全力打造先进医药制造业基地——记发展中的国家级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1
浙江省医药大事记(1949-1986)

(药学会大事部分)1949-1986浙江省医药总公司编辑说明建国以来,浙江省的医药事业在中央和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有了很大发展,为全省人民防病、治病、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编写《浙江省医药大事记》。
以下简称《大事记》)目的,的,是为了记述我省医药事业成长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希望能再现历史和成就及其经验教训。
再是为了提供省委编写《浙江的三十五年》和编撰《浙江医药史志》的史料基础。
因而有些条文文字较长。
《大事记》依据资料主要来自省卫生厅,商业厅、省供销社、原省医药局,省医药总公司和省医药药材公司、省医药工业公司、省医疗器械工业公司、省医疗器械研究所、省中药研究所以及各市、地医药公司《局)、部份县医药公司,中、西药、械厂的历史资料和《医药动态报》、《医药情况交流》、《医药简报》等刊载的有关报导。
《大事记》按医药行业分类计六个部份和附录,共约30万字。
分上下两册。
上册是综合、中药两部份;下册是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医疗器械工业、药学会和附录五部分。
各类依据事情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一事一条,缺乏具体日期的一般放在每月年之后。
记述综合、中药、医药商业三部份从1949年解放后为开端,化学药品和医疗器械工业上限从建厂开始起记述,下限日期均为1986年止。
《大事记由浙江省医药药材公司、省医药工业公司、省医疗器械工业公司、省药学会等单位参加编写,得到省医药总公司原科教处、企业管理处等有关人员及部分市、地、县医药企业提供资料和大力支持。
谨致谢意。
《大事记》总计1739条其中:综合438条、中药456条,医药商业350条,医药工业196条,医疗器械工业244条,药学会55条。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错、遗、漏和欠妥之处,可能不少,故先作初稿,请领导及读者提出批评指正,冀可再作补充修改。
《浙江医药史志》编写办公室1 9 8 7年8月2 5日目录上册目录一、综合性大事-----------------------------------------1二、中药大事-------------------------------------------120 附表1 浙江省中成药厂变迁简况表------------------------245 附表2 浙江省中药生产历年主要指标实绩------------------247 附表3 浙江省中药商业历年购销调存实绩------------------249 附表4 浙江省中药商业历年利润实绩表--------------------251 附表5 浙江省中药历年价格指数表------------------------255下册目录三、医药商业大事---------------------------------------256四、化学药品工业大事-----------------------------------359五、医疗器械工业大事-----------------------------------380六、药学会大事-----------------------------------------421七、附录-----------------------------------------------430六、药学会大事编写:黄郁祥审核:顾张安1951.5在杭州举行中国药学会杭州市分会成立大会。
浙江省医药工业改革与发展现状分析

浙江省医药工业改革与发展现状分析从近年来统计数据入手,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浙江省医药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浙江省医药工业现存问题,并提出培育龙头企业、保持化學原料药优势、复兴中药与提升技术水平的策略建议。
标签:浙江省;医药工业;现状分析0 引言中国经济目前正在经历一场变革,长期的经济发展积累出巨大的经济总量,经济基数比较高,过去连续多年的经济两位数增长是不可重复的。
供给侧改革,是利用增量改革调整经济存量,增加投资的过程中要优化产业结构与投资结构,在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是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是优化产权结构,政府调控与市场中民营经济相互促进;使改善融资结构,推动资源整合,促使资源配置优化与再生;是实施公平分配,优化分配结构;是完善流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有效总量;是优化消费结构,推动消费品升级,逐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近年来,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浙江省医药产业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挖掘医药产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推动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对浙江省实现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浙江省医药工业改革与发展现状1.1 浙江省大型企业数量趋于平稳截止到2016年,浙江省共有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439家,比2015年减少9家。
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起浙江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数量有所下降,医药企业数量基本趋于平稳,见图1。
2012年至2016年的五年间,浙江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亏损数量也趋于平稳,2016年亏损企业数量比2015年减少7个,占比11.1%,见图2。
1.2 浙江省医药生产稳步上升,增速放缓截止2016年,浙江省医药工业总产值为1395.07亿元,增长9.04%,增幅比去年同期仅提高0.85个百分点,见图3。
2005年至2016年十二年间,浙江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资产总计逐年增长,其中2010年至2016年增速分别为21.24%、14.48%、14.16%、8.38%、12.74%、13.89%、10.86%,增速有逐渐放缓的趋势,见图4。
加速浙江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 Ab s t r a c t 】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y r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p a r t o f t h e Z h e j i a n g e c o n o m y . T h i s a r t i c l e h a s a n a l y z e d t h e p r e s e n t d e v e l o p me n t s i t u a t i o n ,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t h e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i n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 p r o p o s e d t h e i n d u s t y r t r a n s —
2 0 1 3 年 3 月 第 1 O 卷 第 7 期
・ 产 业 与 市场 ・
加速浙江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蒋 芬 李 明珍 张培锋 刘 信 3 1 0 0 0 6 浙 江省 科 技信 息 研究 院 . 浙 江杭 州
[ 摘要】 浙江是 医药大省。本文通过对浙江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 提出了“ 巩固优势 、 先仿
医 药 制 造业 是 关 系 国计 民生 的基 础 , 也 是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经 过 多 年 发展 , 浙江 已经 发 展成 为 国 内最 具 有竞 争 力 的 医药 产 业 基地 之 一 。在 国内外 大 环境 下 , 增 强我 省 医 额, 普 利 类 药物 产 量 居 全 球 第 一 , 化 学 原料 药产 业 优 势 明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医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医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1.12.30•【字号】鄂经信规划〔2021〕196号•【施行日期】2021.12.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医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州、县经信局,省直相关部门: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湖北省医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1年12月30日湖北省医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建设健康湖北和构建万亿级大健康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
为加快推进全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医药产业集聚高地,根据工信部《“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1.规模总量稳步增长。
2016—2019年,全省规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6%,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7%。
2020年,规上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1141亿元,规上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营业收入88.87亿元,医药产业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
2.特色领域优势凸显。
化学药持续增长,规模与产值位居全国前列,形成了维生素、麻醉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抗感染、氨基酸和激素类等6大优势品类。
生物制药与医疗器械加快发展,引进集聚了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疫苗、血液制品、细胞治疗产品、基因工程药物等领域形成比较优势;生化检测与基因测序临床诊断、植(介)入医用材料、医学影像设备、生命维护与支持设备、激光医疗(康复、美容)设备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
中药资源种类丰富,道地药材“一县一品”建设深入推进;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保健食品、中药日用品等中药工业体系链条快速延伸;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与应用取得突破,一批优势中药企业和品牌快速成长。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生命健康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9〕65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生命健康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生命健康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9〕6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加快打造生命健康世界科技创新高地,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超前部署、融合发展、协同发力、开放合作,瞄准全球生命健康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聚焦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推动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源头创新、精准医疗全链创新、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加速融合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技术控制力,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总体目标。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生命健康变革性、交叉性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引领性成果不断涌现。
到2022年,取得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30项,形成长三角地区“医学高峰”;在结构生物学、肿瘤与分子医学、脑与脑机融合、生命健康大数据等领域率先实现“国际领跑”。
——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获得显著成效。
做大做强生命健康领域浙江省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争取布局若干个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引进共建一批在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一批国际一流的创新人才与团队。
到2022年,建成15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
——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初具全球影响力。
涌现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领军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的研究与开发(R&D)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6%以上;基本形成产学研医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建设国家仿制药生产基地的实施方案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建设国家仿制药生产基地的实施方案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11.05•【字号】宜府办发〔2019〕32号•【施行日期】2019.1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建设国家仿制药生产基地的实施方案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宜府办发〔2019〕3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关于建设国家仿制药生产基地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建设国家仿制药生产基地的若干政策措施》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11月5日关于建设国家仿制药生产基地的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国家仿制药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医药产业,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
抢抓国家推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历史机遇,结合宜昌市医药产业现实基础和优势条件,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为核心,以仿制药研发与生产为重点方向,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培育大品种、大品牌,推动医药产业大集聚、大发展,把宜昌建成省内医药产业重要增长极和全国一流仿制药生产基地。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市场导向;质量为本;绿色发展;开放合作。
(三)工作目标。
到2022年,力争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审批上市药品30个以上,培育、引进一批药品研发和生产龙头企业,聚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仿制药大品种、大品牌,医药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基本完备。
到2025年,力争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基本建成国家仿制药生产基地。
二、重点任务(一)科学谋划产业空间布局,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宜昌市医药产业空间布局采取“2+4”模式,以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宜都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主,以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夷陵生物医药产业园、枝江医用纺织产业园、远安国家基本药物产业园为辅。
浙江省湖州市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浙江省湖州市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1、生物医药行业的基本情况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的朝阳产业,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湖州生物医药产业,在经历了近30年的创业和积累,湖州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单打独斗到初步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构架,如今正面临着提质增量的“第三跳"。
我市生物药业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到2008年底,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共有企业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8家,完成工业产值达118亿元,同比增长21。
1%,实现利税11.4亿元.逐步向现代生物医药方向发展,从生物农(兽)药及饲料添加剂拓展到生物诊断试剂与生物芯片、基因工程药物、干细胞与细胞治疗技术等生物医药前沿技术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格局。
一批优势企业也脱颖而出,其中包括生物兽药及农药业的升华拜克、生化药物业的佐力药业、化学原料业的拓普药业、生物芯片业的湖州数康、药用辅料业的展望药业和中维药业、饲料添加剂产业的东立控股等,这些企业大多位列全国同行中的“第一梯队”。
据湖州市“转型升级加速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今年以来,随着一大批工业投资项目的实施和企业技术创新力度的增强,该市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复苏,正在长三角强势崛起。
今年1-2月,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16。
5亿元,增幅高达32。
3%。
我市经委对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32家重点骨干企业的分析调查显示,近90%的企业产销形势明显好于去年同期。
升华拜克、佐力药业等龙头骨干企业今年前两个月产销明显增长,其中浙北药业凭借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抗乙肝新药“恩替卡韦",头两个月销售收入比去年增长近50%.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加速科技创新,为该市生物医药产业强势崛起提供了支撑。
今年以来,全市在建1000万元以上的生物医药工业投资项目共27项,计划总投资31亿元,今年1—2月完成投资额2.21亿元,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中国医药城打造“中国第一、世界有名”医药健康名城

元以上项目6个。
医药园区实现医药产业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17.7%,药品、器械、保化品等申报获批数实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上半年获证数超2019年全年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医药城立足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放大部省共建机制优势,帮助区内企业加快研发生产抗疫产品。
硕世生物仅耗时3天就研发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默乐生物在国内率先推出“一管三检”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硕世、默乐、百世诺等企业先后研发生产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600多万人份;汇伦江苏药业公司研发的注射用西维来司他钠,成为国内首个用于改善新冠肺炎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的药物;新冠病毒mRNA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在中国医药城正式启动,首批志愿者成功接种……中国医药城上下齐心战疫情、协力保生产,在应对大考中展现了使命担当,在全民战“疫”中汇聚了磅礴力量。
吴翔介绍说,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中国医药城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翔中国医药城园区街景2014年建成“疫苗Ⅰ期临床基地”。
这里先后开展了埃博拉病毒病疫苗、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霍乱疫苗等多个国际、国内首创的新型疫苗的临床评价,相关成果发表在《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著名刊物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心参与了多项新冠疫苗的临床研究工作,为全球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通过建立优质高效的创新资源平台,中国医药城招引聚集了一大批海内外高端人才和许多高含金量的研发创新企业,其中两院院士6名,外籍院士3名,国家级高端专家58名,江苏省双创人才124人,省级以上创新团队14个,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已达4 200多名。
此外,ICGEB全球首家区域研究中心、中科院大化所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等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落户园区。
目前,中国医药城已建成以生物医药为特色、产业链完善、技术平台健全、服务水平专业的创新园区,初步形成抗体、疫苗、诊断试剂、医疗器械、化学药、中药、特医食品、保化品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成为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兴业的热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
力打造先退医药制造业基地
—
记发展中的国家级
浙江省化学原料
药基地
文李胜
改革开放年来医药行业
是
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
之一目前我国
能够生产化学原料
药多种化学制剂多种
原料药生产能力已达多万吨成
为世界原料药主要生产国和主要
出
口
国台州作为我国最大的原料药及
中间体的生产和出口基地目前共有
医化企业
近家涉及医药化工上
下游产品多种已形成较完整的
产品链并逐步
形成激素类抗生
类抗肿瘤类幽体激素类等大类
优势产品培育出海正华海九洲
等国内知名大型医药企业具有雄厚
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产品配套能力
为整合浙东南地
区的原料药
中
间体生产企业加快该地区
化学
原料
药生产企业的重组和结构调整
实
现
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发挥整体优
势在年月经由原国家计
委经贸委批准在台州市设立国家
级
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并于
年月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基地
区域环境规划评审是国内化学
原
料
药中间体产业的惟一集聚区总规划
面积平
方公里计划投资亿
元将建设成为我国接受国际化学原
料药生产转移的桥头堡和世界
级的化
学原料药生产
基地
作为国家级浙江省化学原料
药基
地的核心区块基地临海园
区位于
国
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市境内台州
湾的北岸规划总面积平方公
里
首期高标准开发平方公里按照
环保立园标准引人的指导思想
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
力
打造科技含量高工艺先进管理
一
流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园林式的
现
代医化工业城通过两年多的
建设
基地已累计投人基础设施建设资
金
亿元形成了较完备的基础设施配
套
能
力
目前基地内已
有浙江华海
药
业
浙江尖峰药业上海
普
康
药
业
浙江仙据制药等家大中
型企业人
驻企业投资总额超巧亿元从设
立至今基地始终遵循合理利用
环
境
资源积极保护环境资源坚持可持
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以引入
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原
料药中
间体及成药项目为目标引进的企
业
应符合一高二低标准高
科技低污
染低能耗征地面积亩以卫
每亩投资密度须达到万元
以
一
上且环保设施与所引人项目必须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基地
内设有专门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整
个工业园区及附近区域的空气土
壤地面水地下水海域的环
境监
测工作并负责指导督促各化工
装
置
的使用及安全检查
工
作
按照两委规划基地将于
年
内达到亿元销售规模将占世界
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市场份额的
基地按照高起点走
出
去规模化和
统一规划分步实
施滚动开发的方针配套提供
一
体化的公用工程一体
化的服务设
施一体化的物料配送体系最
终将
建设成为规模
大质量高品
种
全成本低的国际化学原料药的
制
造中心贸易中心价格形成
中
心
开发中心和信
息
中
心
口
燎望新闻周刊年月日第期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