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评A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我们学过的《社戏》出自他的小说《呐喊》B. 记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作者就一事、一物或者一种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现代杂文相似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C. 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约定成俗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清明节扫墓端午节赛龙舟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答案】B【解析】B项“说”与“记”的概念混淆“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2.(1)解释下面画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问女何所忆()②愿为市鞍马()2.(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2.(3)(一)文第三段对木兰征途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4)结合(一)(二)两文说说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案】(1)①思念, ②买【解析】(1)①句意问木兰在思念什么忆思念②句意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市买【答案】(2)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解析】(2)阿爷父亲大儿大儿子长兄兄长【答案】(3)渲染了凄凉悲壮的气氛刻画了木兰奔赴战场途中的思亲情怀也通过地点的转换写出了行军的急速与艰辛【解析】(3)“黄河流水”“黑山”“燕山胡骑”等描写了萧瑟凄凉的环境渲染了凄凉悲壮的气氛“不闻爷娘唤女声”表现了木兰的思亲情怀“旦辞…… 暮宿(暮至)……”描写了地点的转换写出了行军的急速与艰辛【答案】(4)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勇敢孝顺老人又报效国家【解析】(4)在“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的情况下木兰代父从军为国分忧一方面表现了木兰对国家的忠诚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木兰的孝顺木兰代父从军是木兰“忠”“孝”精神的表现木兰这一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可以看出她的勤劳她身上有普通民间少女的特点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等可以看出木兰的机智勇敢她身上有矫健勇士的特点3.(1)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3.(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语①乡书何处达()②公欣然曰()③人不知而不愠()④逝者如斯夫()3.(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②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3.(5)细读《咏雪》一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6)按要求回答问题①【丁】文中孔子说“贤哉回也!”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颜回的“贤”体现在哪些方面②有人认为选文【丙】中的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原谅他不应“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请说明理由A.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先写“客路” 后写“行舟” 点明诗人途经地点及出行方式B. 颈联中的“生”和“入”二字使“日”“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C. 尾联运用设问的形式呼应首联用“归雁传书”的故事寄托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D. 全诗写景逼真运用多种修辞描写了冬末春初北固山的壮丽景色【答案】D【解析】(1)D项“描写了冬末春初北固山的壮丽景色”赏析有误该诗写景逼真运用多种修辞描写放舟于绿水之上所见之江景【答案】D【解析】(2)A项句中的意思按时/今义时间时代时候B项句中的意思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C项句中的意思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缘故D项句中的意思和今义都是“礼貌”的意思故选D【答案】(3)①到达, ②高兴的样子, ③生气恼怒, ④往、离去【解析】(3)①句意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达到达②句意太傅高兴地说欣然高兴的样子③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愠生气恼怒④句意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逝往、离去【答案】(4)①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是什么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②(元方)回答说“(父亲)等您很久(您)都不到已经离开了”【解析】(4)①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惑迷惑疑惑天命上天的意旨耳顺通常解释为“能听进不同的意见” 句子译为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是什么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②待等待去离开句子译为(元方)回答说“(父亲)等您很久(您)都不到已经离开了”【答案】(5)运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的聪明、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解析】(5)阅读文章可知《咏雪》一文是通过对话即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文中通过描写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表现了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力和灵活想象力【答案】(6)①不在乎饮食、居住环境的清贫能经受住这些艰苦条件的考验而不改变自己的乐趣②示例一同意这一看法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人作为父亲的朋友既然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不是“入门不顾”示例二不同意这一看法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实际上是在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同时也是在给行事不端的友人一个教训【解析】(6)①颜回的“贤”结合“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围绕“不在乎物质条件的简陋艰苦(能经得住困苦贫穷的考验)不改变自己的乐趣(以自己的兴趣为乐)”回答即可②这道题属于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无论回答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都要结合文本内容言之有理若不同意可以从“对朋友的失信、无礼”等角度来作答若同意可以从“朋友承认错误并道歉”的角度来作答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4.(1)文中写了“我”和奶奶的哪四件生活琐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奶奶给“我”讲关于人死后变成星星的故事4.(2)文章第⑥段画线词“漫长”用来形容“奶奶的背和腰”很不符合常理但又很贴切请谈谈你的理解4.(3)分析第⑰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4)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奶奶哄“我”睡觉, ②“我”给奶奶踩背, ③“我”误把奶奶出门当作奶奶离世【解析】(1)通读文本可根据文段中的关键语句概括“我”和奶奶的另外三件生活琐事根据第①段内容“‘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可概括为奶奶哄“我”睡觉根据第⑥段内容“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可概括为“我”给奶奶踩背根据文章第⑪段内容“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四处都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可概括为“我”误把奶奶出门当成奶奶离世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2)“漫长”原指时间长此处写出了年幼的“我”认为为奶奶踩腰背的时间很长(认为奶奶的腰背总是踩不完)表现出了“我”为奶奶踩背时的不耐烦【解析】(2)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词语的语境义和作用“漫长”本意表示长得看不到尽头形容时间或者道路长得看不见尽头结合前文“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可知句中“漫长”一词写年幼的“我”认为奶奶的腰背总是踩不完表现出了“我”为奶奶踩背时的不耐烦【答案】(3)渲染了夏日夜晚宁静祥和的氛围烘托了祖孙二人乘凉时的惬意和温馨深化主题点明奶奶讲的关于星星的故事让“我”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为下文奶奶去世后“我”仰望星空怀念、感激奶奶作铺垫【解析】(3)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或作为情节线索等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性格、情绪④奠定情感基调“草茉莉都开了”“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 语句运用景物描写渲染出夏夜宁静祥和的气氛烘托了“我”和奶奶乘凉时的温馨与惬意同时点明奶奶讲述的关于星星的故事让“我”认识到死亡并不可怕深化了文章主题结合后文“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猜想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地回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会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分析可知第⑰段景物描写也为下文奶奶去世后“我”仰望星空怀念、感激奶奶作了铺垫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答案】(4)奶奶去世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星星 , 奶奶给“我”的鼓励就像天上的星星一直照亮、指引“我”的人生之路【解析】(4)作答此题要认真阅读文章从文章内容、中心等方面去分析根据文章第⑫段内容“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和第⑲段内容“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猜想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可知“奶奶的星星”的表层含义是指“奶奶去世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星星” 结合第⑯段内容“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第⑱段内容“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及第⑲段内容“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会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分析可知“奶奶的星星”的深层含义是指奶奶给“我”的鼓励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一直照亮、指引“我”的人生之路5.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文中写“我拔何首乌”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A. 表现“我”小时候很淘气毁坏东西B. 表现“我”小时候有想吃何首乌成仙的幻想C. 表现百草园的生活充满无穷乐趣D. 表现“我”小时候很好奇勇于实践【答案】C【解析】百草园乐趣无穷,一年四季都是乐趣横生,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表明了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向往因此选C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6.(1)第④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6.(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答案】(1)在“我非常的悲哀”前加“又使”【解析】(1)阅读第④句可知“我非常的悲哀”中途易辙应在其前加“又使”【答案】B【解析】(2)B项“非常气闷”是偏正短语7.(1)【我阅读我朗诵】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②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A.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7.(2)【我阅读我分享】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7.(3)【撰写对联】由于活动需要请你根据上联拟写下联上联悬梁刺股求学路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②A【解析】(1)①可根据句子成份来进行划分这句话的主语是“幽暗的松林” 谓语是“失去” 宾语是“喧响” 故可划分停顿为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②本诗所写为夜景表现了夜的幽静所以语调应为舒缓的故选A【答案】(2)①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 ②不耻下问, 虚心请教【解析】(2)第一句话中的“诗歌”已经包括了“古典诗词” 去掉后者即可第二句话中的“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虚心请教”【答案】(3)囊萤映雪苦读身【解析】(3)解答此题时要了解一些对联的知识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还要在内容上符合要求分析上联“悬梁刺股求学路” 可知其形式为“××××(勤奋读书的故事)+××(动词)+×(名词)” 可以依照此形式续写如囊萤映雪苦读身8.(1)请你写出两个关于交友的成语成语一成语二8.(2)如果由你筹划本次活动你准备设计哪些项目?依照示例补充完整项目一心情驿站说一说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项目二云开见日项目三真情碰撞8.(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就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成语一示例肝胆相照成语二示例情同手足【解析】(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结合自己掌握的关于交友的成语如“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生死之交、莫逆之交、义结金兰、忘年之交、生死之交”等等从中任选两个作答即可【答案】(2)说一说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朋友对自己的帮助 , 说说自己和好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取得的成功【解析】(2)参考给出的项目内容形式结合学习生活实际来设计即可注意设计的活动项目要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答案】(3)网络交友有利有弊有利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友圈弊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窗口但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解析】(3)本题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可认为有利也可认为有弊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意清晰语序合理即可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名著常识《朝花夕拾》是一部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_______________(文学体裁)集这里有表达对日本师长怀念的《藤野先生》有表达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正直倔强的爱国者同情和悼念的《_______________》有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旧中国儿童的可怜悲惨处境的《_______________》【答案】散文, 范爱农, 二十四孝图【解析】《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饱含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范爱农》一文中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作者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Ⅰ.单项选择。
(每小题1分,共15分)( )1.I found ________ eraser.________ eraser is black and white.A.a;The B.an;AnC.an;The D.an;A( )2.—Is your watch ________ your bag?—Yes,it is.A.for B.in C.of D.at( )3.—Is this your computer?—No.________ my sister's.A.It B.ItsC.It's D.They're( )4.Here is Jane's telephone number. You can ________her at it.A.ask B.callC.e-mail D.spell( )5.(天津中考)I don't like ________ watch. I like ________.A.me;your B.my;yourC.me;yours D.my;yours( )6.—Who is she?—She is ________ mother. She is a teacher.A.Tom and Kate B.Tom' and KateC.Tom's and Kate's D.Tom and Kate's( )7.My watch is in the room. Ask my mom ________ it.A.for B.onC.in D.of( )8.—This is ________ map.________ do you spell “map”?—M-A-P.A.your;What B.yours;HowC.your;How D.you;What( )9.—Are those Jenny's pencils?—________.They are Mary's.A.Yes,they are B.No,they aren'tC.No,it isn't D.Yes,it is( )10.My brother lost his key. He must ________ it.A.find B.sayC.thank D.lose( )11.—Is this pencil box ________?—Yes,it is. And the notebook is ________,too.A.Gina;her B.Gina's;herC.Gina;hers D.Gina's;hers( )12.—What's this in English?—________.A.It's a baseball B.It's yellowC.Yes,it is D.It's good( )13.—This blue notebook is Lucy's.________ this yellow notebook?—It's Li Cheng's.A.What's B.What aboutC.How's D.Who's( )14.—________,is this your pen?—No,it isn't.A.Nice to meet you B.Good morningC.Excuse me D.Have a good day( )15.—Thank you for your help,Tom.—________.A.Good morning B.I'm fineC.Goodbye D.You're welcomeⅡ.完形填空。
部编教材(2024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2024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确凿.(záo)涟漪.(yī)搓.捻(cuō)花团锦簇.(cù)B桑葚.(shèn)浩淼.(miǎo)企.盼(qǐ)人迹罕.至(hān)C秕.谷(bī)徜.徉(cháng)绽.开(zhàn)人声鼎沸.(fú)D蝉蜕.(tuì)镌.刻(juān)绚.丽(xùn)谆.谆教导(zhū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浑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
B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密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C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宵里去了。
D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元宵节到了,东山公园里人声鼎沸....,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B她非常喜欢读书,对于自己喜欢的语段,总是不求甚解....,反复仔细地诵读。
C观看了普通劳动者不辞辛苦、默默奉献的事迹,孩子们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D那辆失事车子冲上人行道,站在香烟摊前的男子便首当其冲....,被压在了轮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汇总统计、调查登记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B.无论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追求、有闯劲、敢奋斗,任何人都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画线的“和”“但是”都是连词B. 《驿路梨花》《太空一日》《一棵小桃树》《伟大的悲剧》题目都是偏正短语C. “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D.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作者通过他头发的凌乱、书桌上“众物腾怨”等细节表现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时专注认真、锲而不舍的精神【答案】C【解析】C项“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错误排比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该句不符合排比要求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2.(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①陶后鲜有闻()②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2.(2)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贞以立志2.(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2.(4)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1)①少, ②这样【解析】(1)①句意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鲜少②句意为正因为这样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是这样【答案】(2)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贞/以立志【解析】(2)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注意限断一处①句意为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主谓之间断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句意为凭着坚贞的节可以立志状语和中心语断开贞/以立志【答案】(3)①只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以靠近赏玩呀②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做正直、不偏不倚的人【解析】(3)①亵玩靠近赏玩亵亲近而不庄重焉语气词②性秉性中立不倚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答案】B【解析】(4)B项乙文的主旨是借赞美竹来赞美君子之德3.(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①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_________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_______________③不逾矩 _______________④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3.(2)翻译下列句子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1)①生气恼怒, ②竭尽自己的心力, ③越过, ④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解析】(1)①句意为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愠生气恼怒②句意为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忠竭尽自己的心力③句意为不会越过法度逾越过④句意为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答案】(2)①学习之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②温习学过的知识能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解析】(2)①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悦” 愉快②温温习【答案】A【解析】(3)A项“《论语》是佛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错误应为《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4.(1)A段文字描绘百草园的生活着重突出哪两方面?这体现出“我”什么天性?4.(2)选文中B段省略的内容是属于记叙当中的_______________ 叙述这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4.(3)结合选文谈谈作者对百草园什么感情?【答案】(1)突出植物、动物两方面体现“我”调皮、贪玩的天性【解析】(1)从文段“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等地方来看主要写了百草园中的植物与动物表现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体现了“我”作为孩子的顽皮好动的天性【答案】(2)插叙引发好奇心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解析】(2)省略号处省略的是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属于插叙这段插叙为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也能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答案】(3)喜爱、留恋【解析】(3)结合作者对百草园描绘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对草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情感对那时做的事都记忆犹新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与留恋之情5.(1)请给上面所选的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5.(2)昂子喻能够成功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原因有哪些?5.(3)请说说选文第④段画横线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表达效果在他的居室内有一张书桌两把椅子高中这几年的无数个夜晚昂子喻和父亲都会坐在这里一个写一个读5.(4)结合语境在第⑨段的横线上填写几句恰当的话【答案】(1)示例一永不言弃示例二努力的人不会被辜负【解析】(1)通读全文可知本文主要讲述了盲人青年昂子喻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考取大学的故事结合文中“我的人生只有4个字——永不言弃”“只要是努力的人就从来不会被辜负”等关键语句可提炼出文章的主旨——执着追求努力拼搏才会拥有瑰丽的人生据此可以用“永不言弃”“努力的人不会被辜负”作为文章的标题【答案】(2)昂子喻坦然面对现实为了理想和目标日复一日的坚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昂子喻父母尽可能地让儿子接受教育多读书昂子喻父母坚持不懈的陪伴给他信心和鼓励盲人李金生成功报名高考的事例更让昂子喻一家看到了希望【解析】(2)通读全文根据“父母跟他说了之后他当时也担心和焦虑为此他做了很多练习比如闭眼倒开水提前预演此后的人生昂子喻回忆儿时很坦然‘不接受也没有办法如果一直焦虑下去也不会对现状有任何改变’”“我的人生只有4个字——永不言弃”“在读高二、高三以及之后复读的这几年中永不言弃的昂子喻日复一日地坚持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学到12点半不管是通过点写器把word文档转为盲文学习还是晚上花费更多时间去做作业和练习”“昂子喻的父母都是教师尽管那时并不知道未来的路会怎样但仍想尽可能地让儿子多接受教育无论有什么困难必须坚持学习下去即使不能参加高考也要读书学习知识这对儿子的将来有好处”“盲人李金生成功报名高考的事例更让昂子喻一家看到了希望”“在他的居室内有一张书桌两把椅子高中这几年的无数个夜晚昂子喻和父亲都会坐在这里一个写一个读”“父亲每次都去陪考在负责给儿子念题的同时给他信心和鼓励”“为此父亲的朗读又多进行了1年是儿子的韧劲让他跟着走下去”等语句从昂子喻永不言弃父母让昂子喻多读书、多接受教育李金生事例的鼓舞以及父母的陪伴与鼓励几方面来概括作答即可【答案】(3)“一张”“两把”写居室内摆设简单“无数个”“都”写昂子喻和父亲日复一日地坚持一方面表现了昂子喻永不言弃的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限的爱【解析】(3)“一张书桌”“两把椅子”写出了昂子喻居室内物品的简朴“无数个夜晚”“都会坐在这里”写昂子喻坚持不懈地学习写父亲日复一日地坚持和陪伴这几个画线词语既表现了昂子喻永不言弃的精神又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答案】(4)示例越是懂得努力的人心智会越清晰方向会越明确精神也就会越专注【解析】(4)从语段位置来看结尾段要收束全文点明题旨结合前后文分析作者引用白岩松的话是要告诉读者拼搏的路漫长且布满荆棘唯有目标远大、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人才能获得成功据此填写只要能使前后文连贯且点明题旨即可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6.【活动一听时代之音】时尚是传统的“美颜” 传统是时尚的“灵魂” 从洋货到国货从国萃到国潮传统文化频频亮相主流时尚市场引领新一轮消费潮流打开了国门融入了全球这充分证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时尚潮流的内核底蕴和跨界IP只要以科技、流行、多元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重塑实现时尚化表达传统文化就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崛起谍变之路(1)求真组的同学们浏览了《让文化遗产展现“时尚风采”》一文发现摘录的以上两段文字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并改正6.【活动二炫非遗之彩】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奶奶炕头的窗花皮影勾勒的世界吴侬软语萦绕的丝绸故宫雄伟的大殿穿越千年的鼓韵……【甲】“小小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传统文化读本日前推出第一辑【乙】包括《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西安鼓乐》《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五本(2)弘毅组的同学们选取时事新闻进行午间报道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6.【活动三品经典之韵】(3)启智组的同学们用“你问我答读经典”的方式阅读《艾青诗选》请将“我答”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答案】(1)①“萃”改为“粹” ②“谍”改为“蝶”【解析】(1)①“国萃”应写为“国粹” ②“谍变”应写为“蝶变”【答案】A【解析】(2)B项“吴侬软语”是偏正短语“穿越千年”是动宾短语C项【甲】句的句子主干应是“读本推出第一辑”D项书名号使用正确中间不必增加顿号故选A【答案】(3)①来开, ②示例不畏强暴、不屈不挠【解析】(3)读《礁石》可知第一小节的韵脚为“ai” 押韵的两个字分别是“来”“开”《礁石》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写的虽然是自然界海洋但又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海洋更多的是人类生活的海洋在诗人笔下“礁石”不仅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更象征了我们民族的那种不可或缺的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精神7.(1)你准备在这一主题下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出两项示例主题班会、、7.(2)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表示最想感谢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甲说“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乙说“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你接着说“母爱是”请仿照甲乙两人的发言形式在横线上续写你的发言)7.(3)主题班会结束前老师展示了一则材料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的人数比例一次为100%、62%、40%、8% 请概括材料的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答案】(1)主题板报、演讲比赛【解析】(1)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如果题目中给出某些活动还要注意所补充活动的格式要与之相同据此可设计活动为主题板报或是演讲比赛等【答案】(2)一丝温和的春风, 吹走我的忧愁【解析】(2)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例句分析例句表现的主题例句的格式例句的修辞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格式为“母爱是…… ……” 同时前后有关联“阳光”温暖“心灵” 据此可仿写为母爱是一丝温和的春风吹走我的忧愁【答案】(3)清楚自己母亲生日的中学生人数最少感想母亲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子女却很少有人懂得感恩和回报【解析】(3)此题围绕着我们应该多关心一下母亲回答即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可知学生最关心自己和明星的生日而记得母亲生日的人最少母亲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子女却很少有人懂得感恩和回报所以我们应该多关心一下母亲因为母亲养育了我们8.(1)请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设计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8.(2)某同学打算选择下面这首诗歌参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打开尘封的门窗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走向生命的原野让风儿熨平前额博大可以稀释忧愁深色能够覆盖浅色(选自汪国真《假如你不够快乐》)①请给下面诗句划分停顿(划2处)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②朗读这首诗比较适合的语调是()A.低沉悲痛 B.轻快喜悦 C.舒缓深沉 D.激昂高亢③仿照画线诗句续写两句诗8.(3)本次活动将会邀请安徽青年诗人张培亮参加下面是邀请函请你根据提示进行修改邀请函尊敬的张老师“青春校园赛诗会”将在我校阶梯教室举行我们谨代表本年级全体同学诚邀您光顾现场并担任本场比赛评委届时我们还将敬赠礼物一份请您务必抽出时间参加对此我们深表感谢团委、学生会2020年12月30日①画线句子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一词应改为“_______________”②邀请函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__” 可删去③邀请函的内容有欠缺请提出修改意见【答案】(1)示例①让青春在诗歌中飞扬②诗歌沟通你我青春成就梦想【解析】(1)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标语所拟写的宣传标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拟写时应围绕“青春校园赛诗会”的特点用一两句话简洁地表述出来注意要通俗易懂如“让青春在诗歌中飞扬”“诗歌沟通你我青春成就梦想”等【答案】(2)①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 ②C, ③示例迎接早晨的太阳让希望常驻心间【解析】(2)①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要理解句意弄清句子成分“阳光雨露”作“洒遍”的主语应在其间停顿“每个角落”作“洒遍”的宾语应在其间停顿故句子停顿应为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②诗中“假如你不够快乐” 是想帮读者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不能用悲伤的语气假如读者不快乐也不能用欢快的语气来表达本诗风格优美偏向散文化自然也不能读的很激昂故选C③解答此题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词语运用、句式结构、修辞运用、语意表达等方面根据画线的例句可以提取出“动词+ 名词+‘的’+名词‘让’+名词+动词+名词”的格式在仿写时注意语意通顺、连贯【答案】(3)①光顾, 光临, ②务必, ③补添上“青春校园赛诗会”的时间 2021年1月2日上午8点【解析】(3)①光临敬称他人来访的敬辞也有君临、荣誉所及的意思光顾主人对宾客来访时讲的敬语后来多用作商店或服务性行业欢迎顾客上门时讲的客套话根据语境应改为“光临”②“务必”有命令语气用于邀请他人过于强硬故删去③邀请函应告知活动具体时间如 2021年1月2日上午8点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朝花夕拾》中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_______________》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_______________》9.(2)下面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描写请写出对应的人物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_______________)②我其时觉得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_______________)【答案】(1)狗·猫·鼠, 二十四孝图【解析】(1)在《狗·猫·鼠》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借动物比喻人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资产阶级反动文人《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据此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狗·猫·鼠》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二十四孝图》【答案】(2)①范爱农, ②衍太太【解析】(2)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节、精彩片断、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时就要对名著常识知识做好积累依据文本材料①中“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的人物特点可知这个人物是范爱农他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依据文本材料②中的教唆人“拿首饰去变卖”、教人学坏的事可知这个人物是《锁记》中的衍太太。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B. 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C. 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D.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答案】C【解析】A项“水质量”与“增加”搭配不当应将“增加”改为“提高” “信心”与“果断”搭配不当应将“果断”改为“坚决”B项“谈论”和“热议”语义重复应删去“谈论”D项主语残缺应去掉“在”故选C2.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A. 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lì)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lì)啬了B.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jiàn)赏这是荒原人迹罕(hǎn)至所以不相宜C.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yùn niàng)鸟儿将窠(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D. 任何不称(chèn)职的或者愚蠢(chǔn)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答案】A【解析】A项“吝”应读作“lìn”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B. 威威黄河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C.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值得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D.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答案】C【解析】C项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用于褒义词中的“可”即“值得” 所以不能说“值得可歌可泣”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4.(1)解释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意思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__4.(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4.(3)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论语〉十二章》提出做到“①_______________” 就可以使自己心情愉悦做到“②_______________” 就可以做老师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张做学问应该在“③_______________”字上多下功夫做好这一点才能实现远大目标(请用原文回答)4.(4)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宁静、明志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答案】(1)①生气恼怒, ②修养【解析】(1)①句意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愠生气恼怒②句意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治修养【答案】(2)①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②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解析】(2)①愠生气恼怒君子指有才德的人②驰疾行指迅速逝去【答案】(3)①学而时习之, ②温故而知新, ③静【解析】(3)回答本题在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信息即可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知第①空应填写“学而时习之” 由“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知第②空应填写“温故而知新” 由“非宁静无以致远”可知第③空应填写“静”【答案】(4)示例我认为读书要宁静致远要有目标也要学与思相结合要淡泊、宁静以“明志” 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学与思相结合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反之一味地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终究会一无所获【解析】(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回答时先给出观点再说明理由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5.(1)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5.(2)下列画线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5.(3)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词语①次北固山下次②未若柳絮因风起因③三十而立立④元方入门不顾顾5.(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5)细读《咏雪》一文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5.(6)按要求回答问题①【丙】文画线句属于哪种描写方法?表现出元方怎样的性格特点?②《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两个成语A. 诗的首联点题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表现了诗人将要回家的喜悦之情B. 颔联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C.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由此诗人想要借“归雁”来给他传递家书D.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答案】A【解析】(1)A项“表现了诗人将要回家的喜悦之情”错应是“表现了诗人思乡之情”【答案】A【解析】(2)A项古今义都是“选择、选取”的意思B项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C项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子女D项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故选A【答案】(3)①停宿, ②趁、乘, ③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④回头看【解析】(3)①句意在北固山下停宿次停宿②句意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因趁、乘③句意三十岁能有所成就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④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答案】(4)①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②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解析】(4)①期行相约同行委舍弃句子译为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②义正当于介词对对于如浮云像浮云一样句子译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答案】(5)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解析】(5)作答时要在总结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段内容分析“公大笑乐”表现了谢太傅欣喜的心情“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答案】(6)①动作描写这一动作表现了元方这个孩子方正、直率、情感容易外露的性格特点②示例温故知新、不亦乐乎、三十而立、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解析】(6)①“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的意思句子译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画线句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出元方方正、直率、情感容易外露的性格特点②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写出两个成语即可如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逾矩”流传下来的成语是“三十而立” 意为“三十岁能有所成就” 由“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流传下来的成语是“温故知新” 意为“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等6.(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①吾日三省吾身省 _______________②传不习乎传 _______________③于我如浮云如浮云 _______________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 _______________6.(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3)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答案】(1)①自我检查、反省, ②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③像浮云一样, ④好的方面优点【解析】(1)①句意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省自我检查、反省②句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③句意对我来说像浮云一样如浮云像浮云一样④句意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善者好的方面优点【答案】(2)①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②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解析】(2)①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 热水为“汤” 肱胳膊②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答案】(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这是可供学习的地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短处这是值得自省的地方对别人的长处要加以学习并保持对别人的短处要加以警惕并戒除这样无沦别人好与坏对自己都有益处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解析】(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多个人同行在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再结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这是可供学习的地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短处这是值得自省的地方要选择别人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别人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无沦别人好与坏对自己都有益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A. “东临碣石”中的“临” 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C. 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D. 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答案】C【解析】(1)C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无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没有丝毫悲凉伤感的情调【答案】(2)这几句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茫茫大海与天相接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景象壮丽【解析】(2)这四句属于虚写诗人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表达了统一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豪迈气概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概括“我”在百草园里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儿8.(2)选文第②段中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写景物?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8.(3)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8.(4)选文第③段表达了“我”哪些情感?此段在全文中的结构作用是什么?【答案】(1)捉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解析】(1)根据“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可以概括归纳出“我”在百草园里可以做得有趣的事儿有捉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答案】(2)【示例】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味觉“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解析】(2)文章调动多种感官对百草园进行描写使景物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何首乌有拥肿的根”都是从视觉角度进行的描写“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中鸣蝉的“长吟” 油蛉的“低唱” 蟋蟀的“弹琴”都是从听觉进行的描写“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中的“又酸又甜”则是从味觉角度进行的描写【答案】(3)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鸣叫声音好听写出了百草园生活的趣味(带给“我”的快乐)【解析】(3)从句子内容来看“低唱”和“弹琴”是人的动作和行为作者将油蛉、蟋蟀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给泥墙根一带带来的无限生机与乐趣表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写出了百草园生活的趣味【答案】(4)对家人送“我”去书塾的不解对百草园的生活的不舍承上启下【解析】(4)“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到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表现出“我”对家人送“我”去书塾的不解“Ade 我的蟋蟀们!Ade 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表现出“我”对百草园的生活的不舍文章前半部分记叙了“我”在百草园的生活文章后半部分记叙“我”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本段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从写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渡9.(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9.(2)选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了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写视觉的 _______________写听觉的 _______________写味觉的 _______________9.(3)说说下面两句话中画线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9.(4)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在文段中的表达作用9.(5)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百草园的美丽景色(乐景)【解析】(1)概括文章内容类的题目可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理清线索梳理情节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这个文段描写了百草园的美丽景色以及给作者带来快乐的的事情因此可以概括为百草园的美丽景色(乐景)【答案】(2)写视觉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写听觉的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味觉的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解析】(2)解答这类题目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可以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是视觉的角度“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是听觉的角度“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是味觉的角度【答案】(3)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解析】(3)①“伏”在这里不仅表示“停止”的意思还有“趴”的意思表现出黄蜂的肥胖写出了“黄蜂”的可爱而“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窜”在这里写出了叫天子飞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而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答案】(4)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泥墙根一带带来的无限的乐趣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解析】(4)从句子内容来看“低唱”和“弹琴”是人的动作和行为作者将油蛉、蟋蟀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给泥墙根一带带来的无限生机与乐趣表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更符合儿童心理【答案】(5)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解析】(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此段文字妙趣横生直接表达了童年时代的“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0.(1)默写①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思而不学则殆(《论语》)③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④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朱自清《春》)⑤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⑥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0.(2)课外阅读积累《朝花夕拾》是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其中《藤野先生》一文中和(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的想法【答案】(1)①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学而不思则罔, ③山岛竦峙, ④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⑤枯藤老树昏鸦, ⑥岐王宅里寻常见【解析】(1)①注意“君”的正确书写②注意“罔”的正确书写③注意“竦峙”的正确书写④注意“酝酿”的正确书写⑤注意“藤”的正确书写⑥注意“岐”的正确书写【答案】(2)鲁迅, 看电影, 匿名信, 弃医从文【解析】(2)《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既用写匿名信者的卑劣行为来反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又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的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11.(1)请你根据示例将下表中的读书方法补充完整11.(2)下面是某位同学此次活动后写的心得请根据提示进行修改【A】众所周知读书有利于修身养性、扩展视野、获取知识读什么书因人而异行当不同喜好不同读的书也就不同【B】任何一本经过精心编辑出版的图书一定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智慧、生活经历、人生情感阅读那些有正确人生价值取向的书对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大有裨益总而言之【C】通过阅读可以使我们丰满羽翼为梦想插上翅膀①【A】句语序不当请加以修改②【B】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_______”③【C】句有语病应当删除“_______________”一词11.(3)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阅读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请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图提取两条结论结论一 _______________结论二 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三到法, ②再读法【解析】(1)①根据“读书要有三到”可知这是朱熹的读书“三到法”②根据“重新再读一本旧书”可总结为“再读法”【答案】(2)①将“修身养性”与“获取知识”调换位置, ②抒发, 注入(倾注), ③通过【解析】(2)①【A】句语序不当应改为“获取知识、扩展视野、修身养性”②【B】句搭配不当应将“抒发”改为“注入(倾注)”③【C】句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应删去“通过”【答案】(3)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主要是18~49周岁人群 , 在18~70周岁这一区间数字化阅读率随年龄升高逐渐降低【解析】(3)观察图表图表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 从中可以看出 18~29周岁、30~39周岁及40~49周岁人群占比均较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主要是18~49周岁人群从整体趋势看在18~70周岁这一区间数字化阅读率随年龄升高呈现逐渐降低趋势据此概括作答即可12.(1)默写①东市买骏马 _______________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②_______________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③_____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④当窗理云鬓 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⑤_______________ 雌兔眼迷离(《木兰诗》)⑥_______________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⑦谁家玉笛暗飞声 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⑧杨花榆荚无才思 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⑨文武之道 _______________ (课外名句)12.(2)名著阅读《骆驼祥子》是①_______________(作者名)的作品作为语言大师的他创造性地运用②_______________(地名)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 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浓浓的京味儿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力车夫的心酸故事主人公祥子的最大梦想不过是③_______________ 但残酷的现实让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作者正是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在祥子的心中可投奔、倚靠的人有两个一个是④_______________ 另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⑤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西市买鞍鞯, ②万里赴戎机, ③朔气传金柝, ④对镜帖花黄, ⑤雄兔脚扑朔, ⑥深林人不知, ⑦散入春风满洛城, ⑧惟解漫天作雪飞, ⑨一张一弛【解析】(1)①注意“鞯”的书写②注意的“戎”书写③注意的“柝”书写④注意的“帖”书写⑤注意的“朔”书写⑥注意的“深”书写⑦注意的“洛”书写⑧注意的“惟”书写⑨注意的“弛”书写【答案】(2)①老舍(舒庆春), ②北京(北平), ③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自己买一辆车), ④小福子, ⑤曹先生【解析】(2)《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老舍在写作时尝试着用群众语言来充分地描境状物表情达意小说中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比之一般化的知识分子语言更能生动地表现北京市民生活并加浓了老舍小说特有的“京味” 小说中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这个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在祥子的心中可投奔、倚靠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她善良坚韧、善解人意另一个是曹先生他信奉社会主义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选文出自《_______________》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该书讲述了_______________的故事13.(2)请结合章节选段说说玉帝为何大怒齐天大圣究竟犯下哪些罪行?【答案】(1)西游记,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解析】(1)《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答案】(2)齐天大圣因没有被邀请而不满偷吃了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偷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了天宫【解析】(2)根据名著阅读积累回答本题齐天大圣孙悟空不满自己没在王母娘娘蟠桃盛会的邀请之列跑到蟠桃会上偷吃蟠桃偷喝御酒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而且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然后返回花果山玉帝大怒派四大天王协同托塔天王和哪吒太子等下界捉拿孙悟空。
七年级英语上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A)(含答案)

七年级英语上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A)(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听力(每小题1分,满分20分)A.听对话回答问题,每段对话听两遍。
( )1. Where are they talking?( )2. What does Julia want to do first?( )3. What time is the meeting?( )4. What colour is the teacher's shirt?( )5. Where is the school library?A. In front of the playground.B. Behind the playground.C. We don't know.( )6. On which floor can you see an art room?A. On the first floor.B. On the third floor.C. On the fourth floor.( )7. How often does Amy go to the cinema?A. Every Sunday evening.B. Every Saturday evening.C. Every Friday evening.( )8. When is the man's birthday?A. On Tuesday.B. On Wednesday.C. On Thursday. ( )9. 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the room?A. Two.B. Five.C. Three.( )10. How much are these rice dumplings?A. Three yuan.B. Eight yuan.C. Twenty-four yuan.B.听对话和短文回答问题,每段对话和短文听两遍。
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3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3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3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七年级英语第三单元的测试对每个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都很重要,那么先来做一份英语试卷吧。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3单元检测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3单元检测卷一、词组互译(15分)(一)英汉互译(10分)l.敲……_________ 2.celebrate Chrstmas_________3.对……搞恶作剧_________4.take him for a walk_________5.装扮成_________6.trick or treat_________7.儿童节_________ 8.Teachers’Day_________9.你最喜爱的节日_________ 10.paint our faces_________(二)用上面的词组填空(5分)1.The children like_________ others.2.How do the people_________?3.What is your_________?4.You can_________ after lunch.5.At Halloween we often_________.二、词汇(15分)(一)根据汉语提示及句意写出单词(5分)1.Boys and girls,letk_________ (fJl~)Thanksgiving Day together.2.Tom gets lots of_________ (礼物)from his friends on his birthday.3.The film is so_________ (有趣的)that we all like it very much.4._________ (12月)is the twelfth month of the year.5.How many_________ (图书馆)are there in your hornetown?(二)根据首字母提示及句意写出单词(5分)6.M_________is the third month of the year.7.Next week we’11 go to London for a h_________.8.Don’t s_________in the classroom.Your classmates are doing their homework.9.一Which is your favourite f _________?一Chinese New Year.10.At Halloween many people wear s_________costume with masks.(三)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完成句子(5分)11.—_________ (Who)lantern is it? It’s David’s.12.You can’t go to the museum because it is_________ (close)today.13.We_________ (not celebrate)Christmas in China.We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14.Tim goes to see his parents_________ (two)a year.15.It’s my_________ (one)time to come to China.I like it very much.三、单项选择(10分)( )1.一Hobo,what are you doing?一I’m_________as a Monkey King.A.celebratingB.dressing upC.1ookingD.excited( )2.They make _________dragon boats every year.A.own theirB.ownC.them ownD.their own( )3.Can you make a lantern_________a pumpkin?A.inB.toC.fromD.out of( )4.一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一Some_________.T omorrow is Easter.A.rice dumplingsB.mooncakesC.chocolate eggsD.pumpkin lanterns( )5.一_________are you buying so much food?一Because your uncle is coming for dinner.A.WhatB.HowC.WhereD.Why( )6.一Where is your friend?一I_________he’s at home.A.1ook atB.knowC.seeD.think( )7.They will have a party_________the evening of October l.A.inB.atC.onD./( )8.I read the newspaper_________breakfast.A.asB.forC.atD.in( )9.Each student_________to make a poster.A.haveB.hasC.hadD.to have( )10.What do you do_________National Day?A.inB.forC.withD.by四、句型转换(10分,20空)1.There is only one woman teacher in that hospital.(改为复数句)There are many_________ _________in that hospital.2.The B1acks will stay in Beijing for a week.(对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_ _________will the Blacks stay in Beijing?3.Kate does well in drawing.(改为一般疑问句)_________Kate_________well in drawing?4.There will be a wonderful football match this evening.(改为否定句)There_________ _________a wonderful football match this evening.5.It,s your turn to have a rest.(对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_turn is_________ to have a rest?6.The woman in red runs quickly in the match.(对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_ _________runs quickly in the match?7. Mary always lends Jerry her bicycle.(改为同义句)Jerry always________the bicycle________Mary.8.My mother’s birthday is on May Day.(改为同义句)My mother________ ________on May Day.9.Chinese people in America live in a place.They call the place Chinatown.(合并成一句)Chinese people in America live in a place________ ________.10.Do you want to go shopping this weekend?(改为同义句)________you________to go shopping this weekend?五、根据中文补全句子(10分,10题)1.Kitty戴眼镜。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分层单元测专题03 第三单元(A卷基础篇)(解析版)

【专题03】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同步检测题(B卷提升篇)(本卷共五大题,26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卷两部分(9—12页)组成,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不能得分。
2.答题前,请先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等相关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34分)(1-7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8小题4分,9小题3分,10小题6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A. 譬.如(bì)系.绳(xì)感慨.(gài)斑蝥.(máo)B. 缠络.(luò)拼凑.(còu)倜傥.(tǎnɡ)模.样(mó)C. 觅.食(mí)宿.儒(sú)陌.生(mò)曲肱.(gōng)D. 秕.谷(bǐ)激.荡(jí)竹筛.(shāi)喜好.(hào)【答案】A【解析】【详解】A项,“譬如”的“譬”应读为“pì”,“系绳”的“系”应读为“jì”,“感慨”的“慨”应读为“kǎi”,共有3处错误。
B项,“模样”的“模”应读为“mú”,只有1处错误;C项,“觅食”的“觅”应读为“mì”,“宿儒”的“宿”应读为“sù”,共有2处错误;D项,“激荡”的“激”应读为“jī”,只有1处错误;故选A。
2. 下面词语书写错误最少的一项是()A. 悔恨神秘人声顶沸混水摸鱼B. 严励蜈蚣川流不息甘败下风C. 博学鸣蝉小心意意不求胜解D. 蟋蟀脑髓兴高彩烈油然而生【答案】D【解析】【详解】A.人声顶沸——人声鼎沸,混水摸鱼——浑水摸鱼,2处错误;B.严励——严厉,甘败下风——甘拜下风,2处错误;C.小心意意——小心翼翼,不求胜解——不求甚解,2处错误;D.兴高彩烈——兴高采烈,1处错误;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评A第一部分阅读(60分)一、默写(5分)1、,月是故乡明。
2、已诉征求贫到骨,。
3、又送王孙去,。
4、,无家问生死。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二、基础知识。
(15分)(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分)6、充炭直.()7、吏呼一何..怒()8、吴楚东南坼.()9、正思戎马..()10、宫使驱将..()(二)填空题。
(5分)11、《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作者是朝的,抒发了作者。
12、《又呈吴郎》的作者是,本单元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首叙事诗。
(三)选择题。
(5分)13、“不为穷困宁有此”一句中的“此”指的是()。
(1分)A.妇人扑枣B.妇人无食无儿C.恐惧D.遍插疏篱14、下列说法不符合诗歌内容的一项是()。
(2分)A.“日夜浮”三字,写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漂泊无归的感情。
B.“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表现诗人当时孤单贫苦、潦倒无助的生活境遇。
C.诗歌首尾呼应主要反映在“凭轩”与“今上”、“昔”与“关山北上”。
D.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余韵无穷。
15、下列说法不符合诗歌内容的一项是()。
(2分)A.用“试玉”、“辨材”来比喻,意在形象说明识别真伪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这一道理。
B.“不用钻龟与祝蓍”这句话旨在强调诗人提出的“方法”是非常完美的。
C.这首说理诗主要借助历史事件来说明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道理。
D.诗人在说理的同时,也巧妙地总结自己和好友被诬陷的情况。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7、杨大年对的对子好在哪里?(1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薛谭学讴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②,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③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注释】①讴:唱歌。
②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
③遏:阻止。
8、解释下列加点字。
(2分)(1)未穷.青之技()(2)秦青弗止.()9、用现代文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2)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10、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2分)11、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1分)(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8分)勤训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言虽近而旨则远。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12、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2分)13、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4分)A.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则举大名耳。
14、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2分)二、现代文(共35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1分)滹沱河和我牛汉①1929年的秋天,我已在村里小学校读一年级。
一天,窗户才透亮,我梦醒似的睁开了眼,仿佛被谁猛推一下。
我首先感到了一种大到似乎听不见的声音,它应当是声音,但天和地因有它而变得异常地(A.安静 B.寂静)了:一切已知的和熟悉的声音都被它吞没了。
我问祖母:“这是什么动静?”祖母小声说:“大河发水了。
”大河就是滹沱河。
我一骨碌从炕上下到地上,衣服也来不及穿,拔腿就朝门外跑,一边跑,一边喊:“为什么不叫醒我?”“它半夜来的,它来时谁也不知道。
”这时,我似乎听见全村的几百条狗都在呻吟!我家的两条狗正仰着脖子,但我没有听到叫声,它们的声音被滹沱河吞没了。
它们大概也觉得奇怪,开始不叫了,缩着脖子伏在地上,两只耳朵直竖了起来。
它们并没有见过滹沱河。
那声音,不,那滹沱河一会儿像是从深深的地下喷出来的;一会儿又觉得天空在打闷雷,像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
祖母又一次对我说“这就是滹沱河。
”这时,我虽还没有见到滹沱河,却真的已感到它来了。
这一片呻吟般的狗吠声,村里人远远近近的呼唤声,平常谁的声音我都能听出来,此刻全分辨不出来了。
还有,这充满整个空间的动荡不安的气氛……这就是滹沱河来了的气势。
②祖母双手伸开,拦着不让我去。
她哪里能拦阻住我,我不是个小滹沱河吗?滹沱河的声息越来越大,大水仿佛淹没了我们的村子。
我听见有谁立在房顶上闷声闷气地喊:“后生们,快堵水去,带上铁锹,带上四齿铁耙!”我()是个小后生,照吩咐的扛上锹,跑向大门外。
人们全都朝大河那里跑,我融入了人流之中……③前几天,不断下暴雨,今天并没有云,天却令人感到是黑沉沉的,而且很低。
我不歇气地随着大人们跑着,一过关头(一段古城墙),()地望见了滹沱河。
它不像水在流动,是一大块深褐色的土地在整个地蠕动。
看不见飞溅的明亮的水花,是千千万万匹野兽弓起了脊背在飞奔。
由于飞奔,它们一伸一缩的身躯拉长了多少倍,形成了异常宽广的和谐的节奏。
滹沱河分成了明显的上下两部分。
下面是凝重的水的大地,上面是飞奔的密密匝匝一色的野兽,它们仿佛空悬地飞奔在水的大地上。
我所听到的那淹没一切的声音,正是这千千万万匹野兽的狂吼,还有它们践踏的水的大地的喘息声。
④姐姐和宝大娘挑野蒜的那片树林子已不见了,引起过我伤感和惶恐的灰灰的沙和石头全都不见了,()都被滹沱河活活吞没了。
我现在才明白姐姐说的岸是什么,岸是河时刻想吞shì的大地,并不安稳。
大后生们不准我和别的小后生们走向岸边,但我还是钻过了赤裸的与滹沱河同色的脊梁和腿脚的栅栏,走到河的跟前。
我觉得脚下的地似乎不由自主地扑向河,我伸手到混浊的河里,我想摸摸滹沱河,它几乎把我揪到了它的怀抱里,我感触到了它强有力的手掌把我的手紧紧地握了一下。
有一个汉子把我提起来,扔到人群的后面。
⑤姐姐来寻找我,她并没有强迫我回家,只是死死地抓住我的手,立在一块高地上。
越过人群,我看见岸边的河水上浮着一层木屑般的泡沫。
这里是一个弯曲处,许多勇敢的汉子从河里用四齿耙捞起整棵的树、淹死的羊、木椽、窗户、门扇,还有衣裳……但没有人下到河水里。
⑥来到滹沱河跟前,我似乎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连大人们的喊叫都听不见,只看见他们张大的嘴和xī动的鼻孔,河的声音变成了凝固不动的空间。
⑦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⑧几天以后,洪水消退,我去看了一次滹沱河。
岸又显现出来了,石头又露出来,滹沱河似乎没有远走,像是整个地陷进了深深的大地的内部,它随时能走出来。
⑨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
它大,我小。
我永远长不到它那么大,但是,我能把它深深地藏在心里,包括它那深褐色的像战栗的大地似的河水,那颤栗不安的岸,还有它那充满天地之间的吼声和气氛。
15、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1)吞shì(2)xī动16、选择适合的词语填入括号内。
(3分)(1)我()是个小后生,照吩咐的扛上锹,跑向大门外。
(2)一过关头(一段古城墙),()地望见了滹沱河。
(3)()都被滹沱河活活吞没了。
A.显然B.当然C.赫然17、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并说明理由。
(3分)我首先感到了一种大到似乎听不见的声音,它应当是声音,但天和地因有它而变得异常地(A.安静 B.寂静)了:一切已知的和熟悉的声音都被它吞没了。
理由:18、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的一句是()。
(2分)A. 她哪里能拦阻住我,我不是个小滹沱河吗?B. 那滹沱河一会儿像是从深深的地下喷出来的;一会儿又觉得天空在打闷雷,像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
C. 看不见飞溅的明亮的水花,是千千万万匹野兽弓起了脊背在飞奔。
D. 我伸手到混浊的河里,我想摸摸滹沱河,它几乎把我揪到了它的怀抱里19、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20、怎样理解第⑨段中作者说的“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3分)21、当“我”将“手伸到浑浊的河里”,“想摸摸滹沱河”时,“我”的心里一定是感慨万千的,请你为“我”设计一段60字左右的内心独白:(5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①我把母亲接到城里住,她的一亩三分责任田就租给同村的张六叔耕种,田租是每年300斤大米。
②开始,张六叔把上好的大米送进城来,煮出的饭又软又香。
母亲说,张六叔心眼儿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
可是两年后,张六叔送来的米就不好了,煮出的饭粗糙无味,难以下咽,我不想吃这种饭,叫母亲也不要吃,但母亲照吃不误,她说吃老六送来的米,就想起乡下的田。
张六叔又一次送米来时,母亲抓起一把米,看了看问:“老六,我租给你的田专出这种糙米?”张六叔不好意思地说:“这种米是在城里便宜买的。
现在种田不容易。
”母亲说:“我知道种田难。
这样吧,那田租减一半,你以后每年送150斤米给我就行了,但一定要我那块田种出的大米。
”张六叔非常感激,立即把糙米拉走,改送好米来。
③大约又过了两三年,有一天,张六叔空手来我家,对母亲说:“老嫂子,这田是越种越难种了。
你是不是再减点田租?”母亲笑一笑说:“老六,我不跟你说田租了。
我的田你照种,送多少米来随你的心意,十斤八斤也行。
吃一点乡下的米,我心里舒坦。
”④此后,张六叔真的每年只送几斤米来。
我说:“这个老六叔,也太吝sè了。
”母亲说:“不要多讲,随他。
种田苦,你看他头发都快白完了,老得多快。
”⑤谁知,老六叔还不知足,这年冬天,他进城来对母亲说:“老嫂子,种田实在难啊!要贴百把块钱给我,我才敢种你的田。
”一向宽容的母亲也捺不住性子了,她没好气地说:“老六,你不要得寸进尺。
天下哪有倒贴钱租田的道理?这田你不种就算了,我另租给人种。
”张六叔说:“那你就租给别人种吧。
”⑥我陪母亲回乡下的老家,处理那一亩三分田。
我许多年没有回老家了。
看见村里新建了一些小洋楼,原来最穷的刘二叔也住上了洋楼。
母亲说:“刘二叔心眼儿好,我们就把田租给他种吧。
”⑦我和母亲走进刘二叔的家里,说想把田租给他种。
可我们还没讲完,刘二叔就摇头拒绝了。
母亲说:“老二,你听我说完。
我是送田给你种,并不收田租,一年只要两斤米,吃一口家乡饭就行。
”刘二叔说:“老嫂子,要米你就拿,你的田我却不敢种,一年苦到头,连小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
我两年前就改跑生意不种田了。
你看河对面,野草长得最高的那一块就是我的田。
”我向门外望去,小河两边茫茫的田野上,确实东一块西一块地长着高高的野草。
⑧我和母亲再也不敢提租田的事。
母亲老了,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
我们也不得不像刘二叔一样,让那一亩三分田生长野草,另外再拿钱交公粮、水费和这种费那种费。
⑨第二年夏天,母亲一个人悄悄地又回老家去。
我不放心,追到老家。
那时正是收割稻谷的时节,田野上打谷机响个不停。
母亲顶着烈日,在她的一亩三分田上割野草。
我站在田边问:“妈,你干什么?”母亲说:“这么肥的田,丢荒可惜啊!”母亲连头都不抬一下,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
我理解母亲对土地的深情。
我不忍心劝阻母亲,但又不愿让她受苦,于是只好走下田去,递给母亲一瓶矿泉水,接过她手里的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