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

"小天使"天真的话语使每个人的心灵为之一震。 一批又一批人倒在了纳粹的屠刀之下。轮到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又向远 处的草坪望了一眼,继续说:“我很喜欢这个世 界,请让我多看一眼吧,让我记住它的美丽,也 许天堂还不如它。”人们都流泪了.一起尽情地 多看了一眼这个世界:然后他们和“小天使”一 起无畏地昂起头.微笑着面对纳粹的枪口。
——这“一个人”是苏联的全体,索科洛夫是无数受 难的普通人中其中的一个代表,以个性反映了共性。 一个人其实是整个民族,一个人的遭遇是整个民族的 遭遇。
补充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蒙受空前
灾难。战火蔓延到40个国家,有56个 国家参战。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死
亡者达5500万人,是历次战争中死
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死亡者中有一半 是无辜的平民。
失去了儿子后,“我没有哭, 眼泪在心里干枯了”,这是为什么?
❖明确:遭遇了许多苦难,
❖
战争带来的创伤使他欲哭
无泪。
遇到凡尼亚后,“我的热泪 怎么也忍不住了”,这又是为什么?
❖明确:身世相同;
❖
同情孩子;
❖
再次找回做父亲的幸福;
❖
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
“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 泪水浸透了”,这泪水有什么含义?
美军对巴格达进行了新一轮轰炸
请把我埋浅一些 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
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 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
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 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身 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当小女孩 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 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他们就 骗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 回来的。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 唱起妈妈教她的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 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吹拂。
一个人的遭遇

妻女被炸死 (3) —找到儿子(6) — 儿子牺 牲(7-9) →收养凡尼亚(11-25) — 出车祸、失驾照(23) — 去卡沙 里
一个人的遭遇:
激动极了 成功逃亡 喜气洋洋 找到儿子 心轻松变软 领养凡尼亚
妻女炸死 穿心的悲痛
儿子牺牲 埋葬欢乐
出车祸 悲愁的心
如何揣摩人物形象?
来分析) 遭遇中的遭遇(转折)——凡尼亚
自由研讨:
索科洛夫和凡尼亚与“我”
告别后,“我”的感慨是作 品主题的升华。请同学们自 由朗读文章结束的那部分小 字找一找其中哪一些语言最 让你有感触?
拓展延伸
一个人的
遭遇
?
这就是千千万万战争中俄 罗斯人的遭遇!!
这就是战争中——人的 遭遇!!!
看看当今的世界,仍然有地方炮火纷飞,仍然有人包括孩子在流着鲜血。为了让 “索科洛夫”的遭遇不再重演,为了人们不再为战争流泪,让我们为和平祈祷吧。
反对战争 珍惜和平
2010年11月30日语文作业
1、摘抄课文词语 2、完成《成才之路》p20页的 相关练习 3、写一篇读后感
两个各自流浪的、“孤苦伶仃的”、 失去了一切的人,彼此在对方身上赢 得了他们融为一体的共同命运,互相 确定了对方在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因 为不单是这男人使得这个孩子确实像 个孩子那样生活下去,而且这孩子也 可以使这男人“刚强起来”——永远 有信心、永远是一个男子汉。 ——苏联德· 勃拉果依
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揣摩:
第一、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情等 方面分析人物;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方面。
第二、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第三、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 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 的性格。 第四、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
《一个人的遭遇》

日本轰炸上海后满身鲜血的幼儿
遭法西斯空袭后的尼卡拉耶夫市区
战争中的伊拉克儿童
纳粹德国贝尔森集中营
或许在我们翻开书本的时候,世界上的枪 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无辜的人在流 血……非正义的战争合适才能结束“索科 洛夫”们的遭遇合适才不再重演“凡尼 亚”们何时不再成为孤儿……
《答案飘在风中》
jiǎo 绞痛 sāng
送丧
gěng gài 梗概 xiè hòu 邂逅 shì 嗜好 zhōu 胡诌 lìn sè
吝啬
gěng 如鲠在喉
yàn 狼吞虎咽
jū 狙击手 zuǒ 1撮盐 chú
小雏儿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全篇
把握情节,索科洛夫有怎样的遭遇
1个人
索科 洛夫
他有怎样的遭遇呢
兴奋激动 重燃希望 心就轻松变软 成功逃亡 找到儿子 领养凡尼亚
3 “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 浸透了”, Para26 这泪水有什么含 义
坚强; 追悔; 担忧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发动2次大战的元凶 据统计,德国在战争中死亡和被俘人数为1360万 人,仅在苏德战场,德军与其盟军死亡人数为600多万 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损失150万人,有128万人向中 国投降,在太平洋战场上损失124、7万人 意大利损失106万多人 德、日、意发动的侵略战争也使这些国家国内的 民众深受其害 在德国本土上,有400万平民死于战 火,1400万人无家可归 1945年8月,日本广岛和长崎 分别遭到美国原子弹轰炸,当时死伤20余万人
请多看1眼
2战期间,在1座纳粹德军的集中营里,关押着数万 名犹太人,他们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 由于长期见不 到阳光和营养不良,他们大都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在每次放风的时候,有1名小男孩总是欢快地跑出 很远,不顾看守的训斥和谩骂,而走到场地边上的1块 草坪,摘1两朵小花送给他的父母和姐姐 由于他的热 情和开朗,大家都愿意叫他"小天使"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优秀教学设计《一个人的遭遇》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一个人的遭遇》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人的遭遇》优秀教学设计 1一、教材分析《一个人的遭遇》编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第一板块“遭遇战争”中,居专题、板块之首。
这个专题还有以反映战争灾难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安妮日记》和《图片两组》。
本专题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积累优美文段,了解写作背景。
(二)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与文本展开对话;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说中关于索科洛夫的心理描写很是细腻,集中表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创伤。
2、难点:对本文的主旨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
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
”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预习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熟读课文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设计预习检查,总结疑惑,见导学案对于肖洛霍夫,你了解多少?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见教材P41 解释①,补充——《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和《一个人的遭遇》都是长篇小说。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一个人的遭遇》外国文学作品简析【苏联】肖洛霍夫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
一个人的遭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个人的遭遇阅读练习及答案《一个人的遭遇》是作家米哈伊尔肖洛霍夫于1956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表达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和对失去亲人的无限悲痛之情。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一个人的遭遇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一个人的遭遇》阅读材料我吃吃睡睡地养了两个星期。
他们给我吃得很少,但是次数很多,不然,如果让我尽量吃的话,我会胀死的,医生那么说。
我完全养足了力气。
可是过了两星期,却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
家里没有回信来,说实话,我开始发愁了,东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着觉,各种古里古怪的念头尽在脑子里转动第三个星期,我收到伏罗尼士的一封来信。
但那不是伊林娜写的,而是我的邻居,木匠伊凡季莫斐耶维奇写的。
唉,但愿老天爷不要让人家也收到这样的信!他告诉我说,还在四二年六月里,德国人轰炸飞机厂,一颗重型炸弹正中我的房子。
伊林娜和两个女儿正巧在家里嘿,他写道,连她们的影踪都没有找到,在房子的地方只留下一个深深的坑当时我没有把信念到底。
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
我倒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才又把信念完了。
那邻居写道,轰炸的时候我的儿子阿拿多里在城里。
晚上他回到村子里,瞧了瞧弹坑,连夜又回城里去了。
临走以前对邻居说,他将请求上前线去当志愿军。
就是这样。
等到我心松开了,血在耳朵里冲击的时候,就想起我的伊林娜在车站上怎样跟我难舍难分。
这么看来,她那颗女人的心当时就预感到,我跟她再也不能在这个世界上见面了。
可我当时却推了她一下有过家,有过自己的房子,这一切都是多年来慢慢经营起来的,而这一切却都在刹那间给毁了,只留下我一个人。
我想:我这悲惨的生活会不会是一场梦呢?在俘虏营里,我差不多夜夜当然是在梦中跟伊林娜,跟孩子们谈话,鼓励他们说:我会回来的,我的亲人,不要为我悲伤吧,我很坚强,我能活下去的,我们又会在一块儿的原来,两年来我是一直在跟死人谈话呐!《一个人的遭遇》阅读题题目 6.我吃吃睡睡地养了两个星期。
我完全养足了力气。
高一语文一个人的遭遇

不久, 小天使"的父亲被叫走后再也没有回来, 不久,"小天使"的父亲被叫走后再也没有回来, 大家都哭了。 小天使"没有哭'他问: 大家都哭了。"小天使"没有哭'他问:"爸爸去了 天堂。那儿有快乐和鲜花花吗?" 天堂。那儿有快乐和鲜花花吗?" 很快.母亲也被折磨死了, 小天使" 很快.母亲也被折磨死了,"小天使"对痛苦的 姐姐说:天堂里的世界比我们的世界还美好吗? 姐姐说:天堂里的世界比我们的世界还美好吗? 我想是的他们去了天堂就不愿意再回来了。 我想是的他们去了天堂就不愿意再回来了。" 最后的日子到来了。 最后的日子到来了。数万名犹太人在纳碎的威 逼下,缓缓地走向刑场进发。 逼下,缓缓地走向刑场进发。刑场是一个早已挖 好的大坑。人们都沉默不语, 好的大坑。人们都沉默不语,死亡是如此真实地 贴近每一个人的生命。面对死亡, 贴近每一个人的生命。面对死亡,恐惧使数万人 没有任何声音。 没有任何声音。 一个清晰的童音响起, 一个清晰的童音响起,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每个 人的心灵: 我们这是去天堂吗?这太好了, 人的心灵:"我们这是去天堂吗?这太好了,天堂 里有自由与快乐,为什么我们要留恋这儿呢?" 里有自由与快乐,为什么我们要留恋这儿呢?"
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卫 国战争文学的一个里程碑。 国战争文学的一个里程碑。 作品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著名作家海明威、 作品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著名作家海明威、 雷马克专门发来贺电向肖洛霍夫表示祝贺。 雷马克专门发来贺电向肖洛霍夫表示祝贺。这部 作品也反映了作家在新的时代对战争的新的思考。 作品也反映了作家在新的时代对战争的新的思考。
一个人的遭遇1312剖析

作者简介:
重要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 《一个人的遭遇》等
194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 1965年,“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 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 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熟悉课文前情梗概 :
十月革命爆发(1917年)17岁,参加红军
国内大饥荒 (1922年)父母去世
复员——务农——当工人——结婚生子
卫国战争爆发(1941年)42年)受伤被俘,智擒德军少校,
……
一个人的遭遇:
兴奋激动 重燃希望 成功逃亡 找到儿子
心轻松变软 领养凡尼亚
妻女炸死 儿子牺牲 出车祸 穿心的悲痛 埋葬欢乐 悲愁的心
文本研习,拓展延伸:
一个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切,再坚强 的人在晚上也是泪湿枕巾。在战争中,这 只是一个人的遭遇而已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蒙受空前灾难。 战火蔓延到40个国家,有60多个国家参战。 在抗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中,双方动用军 事力量9000万人,其中苏联2200万人,中国 有4.5亿人卷入战争。拒不完全统计,战争中 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其中苏联伤亡约3000 万人,中国伤亡约3500万人。
纳粹德国贝尔森集中营
奥斯威 辛集中 营中被 关押的 犹太人!
日军轰炸后的上海火车南站!
“一些人、一些集团的侵占欲望、掠夺欲 望引发了罪恶的战争。”
——查·埃利奥特
文本升华:
体会作者创作的可贵之处?
作者的小说让我们看到个人、小人物、普通人在 战争中,在捍卫国家民族的利益中作出的牺牲和 承担的痛苦。体现了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
“……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完美, 心灵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 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而斗争。如果我 多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是幸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这个故事的倾听者,凡尼亚举手 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 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 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 孩子看到眼泪?
文题是“一个人的遭遇”,这只是一 个人的遭遇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1914年8月——1918年11月): 军人857万人;平民830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1939年9月——1945年8月): 军人1704万人;平民2453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
一 个 人 的 遭 遇
肖 洛 霍 夫
通过索科洛夫悲惨遭遇,你觉得他是 一个什么样的人?
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历 经坎坷,失去妻儿,精神受创。忠厚朴 实,在苦难中坚忍不拔,受尽摧残而心 地依旧善良。
通过对凡尼亚的描写,你觉得凡尼亚 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结合文本具体分 析。
凡尼亚是个战争孤儿,他的遭 遇最震撼人心,战争的残酷性淋漓尽致 地表现了出来;他还是个天真可爱、懂 事心细、渴望亲情的孩子。
动用军事力量2200万人;伤亡约3000万人(一半以上为平民)。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30万人。
这就是:一个人的遭遇!
这就是战争中——千千万万普通
苏联人的遭遇!
这就是战争中——人的遭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