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节选)》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2016.11】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2016.11】

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56年,当时卫国战争结束已 经10年,战争结束时肖洛霍夫遇见过一位家 破人亡的军人,根据他讲述的不幸遭遇,构 思成小说,即成本文。
❖ 十月革命爆发(1917年)17岁,参加红军
❖ 国内大饥荒 (1922年)父母去世
❖ 复员——务农——当工人——结婚生子
❖ 卫国战争爆发(1941年)41岁,应征入伍
1、题目中的“一个人” 指的是谁? 2、这个人都遭遇了哪些事情?
兴奋激动 重燃希望 轻松光明 成功逃亡 找到儿子 领养凡尼亚
妻女炸死
儿子牺牲 出车祸
穿心的悲痛 心似断裂
悲愁的心
一个人的遭遇: (三大波折,六次起伏)
索科洛夫在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遭遇时是 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他的讲述,你能概括出 他的性格特点吗? 【提示】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 是感伤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智擒德
军上校,回到队伍,成功逃亡。
❖ ……
3.给下列变红的字注音 掩蔽(bì ) 梗概( ɡěnɡ) 瓦砾(lì )
嗜好(shì ) 和睦( mù) 胡诌(zhōu )睫毛(jié)
窒闷( zhì) 衣襟( jīn)
脸颊(jiá ) 邂逅(xiè) 丝绒(rónɡ)
泥泞(nìnɡ) 吝啬( lìn sè)
课文主题思想分析: 1、思考:在战争中受害的仅仅是所科洛夫一 个人么?题目中的“一个人”应该怎么解释?
——这“一个人”是苏联的全体,索科洛夫是无 数受难的普通人中其中的一个代表,以个性反映 了共性。一个人其实是整个民族,一个人的遭遇 是整个民族的遭遇。
从《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中可以看出,作者 想通过这个人的遭遇向世人诉说什么? 【提示】(1)让人更关注从战争中生存下来的人, 更关注普通人,更关注失去生活能力的人。

2021-2022年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练习苏教版必修2

2021-2022年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练习苏教版必修2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树林里听到我那个同志的叫声和划桨声。

这个陌生的,但在我已经觉得很亲近的人,站了起来,伸出一只巨大的、像木头一样坚硬的手:“再见,老兄,祝你幸福!”“祝你到卡沙里一路平安。

”“谢谢。

喂,乖儿子,咱们坐船去。

”男孩子跑到父亲跟前,挨在他的右边,拉住父亲的棉袄前襟,在迈着阔步的大人旁边急急地跑着。

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什么东西在前面等着他们呢?我希望:这个俄罗斯人,这个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的人,能经受一切,而那个孩子,将在父亲的身边成长,等到他长大了,也能经受一切,并且克服自己路上的各种障碍,如果祖国号召他这样做的话。

我怀着沉重的忧郁,用目光送着他们……本来,在我们分别的时候可以平安无事,可是,凡尼亚用一双短小的腿连跳带蹦地跑了几步,忽然向我回过头来,挥动一只粉红色的小手。

刹那间,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我慌忙转过脸去。

不,在战争几年中白了头发、上了年纪的男人,不仅仅在梦中流泪;他们在清醒的时候也会流泪。

这儿重要的是能及时转过脸去。

这儿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孩子的心,不要让他看到,在你的脸颊上怎样滚动着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1.“男孩子跑到父亲跟前,挨在他的右边,拉住父亲的棉袄前襟,在迈着阔步的大人旁边急急地跑着。

”本来,索科洛夫已经失去了工作,被迫领着孩子到外地谋生,但文中却说他是“迈着阔步的大人”,你如何理解这段描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案:“迈着阔步”说明索科洛夫虽屡遭苦难,但他在苦难中坚忍不拔,受尽摧残却仍对生活抱有希望。

2.与索科洛夫父子分别,“我”为什么怀着“沉重的忧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案:索科洛夫的不幸遭遇震撼了“我”的心灵,以至“我”的心情也显得十分沉重。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2)习题: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2)习题: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有误的注音。

和睦.(mù)挨.打(ái)俘虏(lǔ)弹坑.(kēnɡ)狙.击(zū) 奔丧.(sànɡ) 嗜好(shì) 腮.帮(sāi)粘.住(zhān) 一撮.盐(cuō) 瓦砾.(lì) 睫.毛(ji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狙”应读jū,“丧”应读sānɡ。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导学号:16702036】A.战争结束后的一个春天,“我”在一个渡口邂逅退伍军人安德烈·索科洛夫,他带着一个小男孩到外地去谋生。

B.他告诉我说,还在四二年六月里,德国人轰炸飞机厂,一颗重型炸弹正中我的房子。

C.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

D.树林里听到我那个同志的叫声和划浆声。

这个陌生的,但在我已经觉得很亲近的人……【解析】D项中的“浆”改为“桨”。

【答案】 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16702037】①德国进攻苏联,卫国战争________,41岁的索科洛夫应征入伍。

②我也全身打战,两手发抖……我当时________没有放掉方向盘,真是奇怪极了!③我跟他(凡尼亚)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只是我的心________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A.爆发居然震荡B.暴发反而振荡C.爆发居然振荡D.暴发反而震荡【解析】“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处迸出;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突然发作。

根据语境应选“爆发”。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13.《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13.《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十三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练习与思考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狙.( )击瓦砾.( ) 嗜.( )好一撮.( )盐胡诌.( ) 塞.( )车塞.( )责边塞.( )活塞.( ) 堵塞.( )答案:jū lì shì cuō zhōu sāi sè sài sāi sè(胡诌[húzh ōu]:(动)胡编乱说;随口瞎编)狙.(jū)击瓦砾.(lì) 嗜.(shì)好一撮.(cuō)盐胡诌.(zhōu) 塞.(sāi)车塞.( sè)责边塞.(sài)活塞.(sāi) 堵塞.(sè)二、选词填空。

1.等到我心松开了,血在耳朵里(冲击、撞击)的时候,就想起我的伊林娜……2. 她那颗女人的心当时就(预感、预料)到,我跟她再也不能在这个世界上见面了。

3.一道电流(穿透、刺透)我的身体,我忽然产生一种不祥的预感。

4. 他又把自己的小脸蛋,(靠在、贴在)我那没有刮过胡子的腮帮上,好像粘住了一样。

5. 只是我的心(震动、震荡)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答案:1.冲击【冲击:(水流等)撞击物体。

撞击:(动)用力撞;击打。

】2.预感【预感:(动)事先感到。

预料:(动)事先估计;(名)事先的估计。

】3.刺透【刺透:穿针似地穿过、用尖物刺穿。

穿透:贯通。

】4.贴在【贴在:挨近。

靠在:倚靠、依赖或凭靠】5.震荡【震荡:震动摆荡,不安定,处于动荡状态。

震动:(动)①颤动;使颤动:火车~了一下,开走了。

②(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三、阅读课文,填写下表。

分析主人公命运的三大波折、六次起伏,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

答案:四、有时一个新颖、别致的细节,会一下子打入读者的心底,它连同人物的全部血肉永远留在记忆里。

当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作者写道:“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答案:读懂了索科洛夫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2016.11】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2016.11】
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 法西斯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 约》,动用了190个师的兵力、4 900架飞机和3 700辆坦克,对苏 联发动突然袭击,妄想在三个月 内灭亡苏联。苏联人民奋起自卫, 反对法西斯德国的伟大的卫国战 争开始了。
斯大林在1946年发表演说时说,卫国战争 中苏联死亡人数为700万人。此后不久,苏联官 方又宣布损失人数为1 500万人。后来,赫鲁晓 夫公布的数字为2 000万人。据统计,苏联在卫 国战争中损失的军民总数为2 700万~2 800万人。
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56年,当时卫国战争结束已 经10年,战争结束时肖洛霍夫遇见过一位家 破人亡的军人,根据他讲述的不幸遭遇,构 思成小说,即成本文。
❖ 十月革命爆发(1917年)17岁,参加红军
❖ 国内大饥荒 (1922年)父母去世
❖ 复员——务农——当工人——结婚生子
❖ 卫国战争爆发(1941年)41岁,应征入伍
怎样理解“这儿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孩子的心,
不要让他看到,在你的脸颊上怎样滚动着吝啬而
伤心的男人的眼泪”这句话的含意?
【提示】战争可以夺走一个人的肢体乃至生命, 也可以摧毁一个人的房子乃至家园。但是战争无 法泯灭善良,无法摧毁坚忍,无法颠覆正义。 “我”快流泪时及时转过脸去,不让孩子看见成 人所受的战争之苦,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到成人对 孩子的关爱和责任。呵护孩子就是呵护未来!
海约翰逊搜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难民问题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解1100万人死于集中营纳粹德国贝尔森集中营日军轰炸后的上海火车南站请把我埋浅一些请把我埋浅一些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
和平的祈祷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高中语文课...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高中语文课...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高中语文课...第一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高中语文课堂作业教案课后拓展学案课时练习与详解】【高中语文课时练习与详解】高中语文课堂作业教案课后拓展学案课时练习与详解免费下载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字词梳理1.正音祈祷()邂()逅()...刹那()勋章()..柏林()狙击()..瓦砾()嗜好()..栖息()窒闷()..一撮盐()唧喳()..胡诌()浸透()..答案:祈qí,邂xiâ,逅hîu,刹chà,勋xūn,柏bï,狙jū,砾lì,嗜shì,栖qī,窒zhì,撮cuō,喳zhā,诌zhōu,浸jìn。

2.辨音撮合()一撮胡子()..累赘()日积月累()..劳累().答案:cuō,zuǒ;lãi,lěi,lâi。

3.辨形胡()(zhōu)()纱(zhîu)()纹(zhîu)()散(xiāo)()魂(xiāo)云()(xiāo)良()(xiāo)()丧(jǔ)()击(jū)()拦(zǔ)功()(xūn)()落(yǔn)()命(yǔn)答案:诌,绉,皱;消,销,霄,宵;沮,狙,阻;勋,陨,殒。

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忧郁:忧伤、愁闷。

窒闷:窒息、郁闷。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喜气洋洋: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

神气活现:形容非常突出地表现出得意而又傲慢的样子。

2.词义辨析径自径直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不管他人。

如:他没等会议结束就径自离去。

径直:表示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

如:你径直写下去吧,等写完了再讨论。

吝啬吝惜吝啬指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吝惜指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

暴发爆发希望大家高考顺利高中语文课堂作业教案课后拓展学案课时练习与详解免费下载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又有细微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辨析:在感情色彩上,“暴发”多含贬义,有讽刺味,如:此人穷困潦倒,一夜之间暴发了。

高考阅读《一个人的遭遇》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阅读《一个人的遭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苏联】肖洛霍夫他是个很活泼的小家伙,却不知怎的忽然沉默起来,想了一会儿,一双眼睛又慢慢地从自己那两条向上卷曲的长睫毛下打量着我,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一个小雏儿,可已经学会叹气了。

难道他也应该来这一套吗?我就问他说:“凡尼亚,你的爸爸在哪儿呀?”他喃喃地说:“在前线牺牲了。

”“那么妈妈呢?”“妈妈当我们来的时候给炸死在火车里了。

”“你们是从哪儿来的呀?”“我不知道,我不记得……”“你在这儿没有一个亲人吗?”“没有一个。

”“那你夜里睡在哪儿呢?”“走到哪儿,睡到哪儿。

”这时候,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

我就一下子打定主意:“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我要领他当儿子。

”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

我向他俯下身去,悄悄地问:“凡尼亚,你知道我是谁吗?”他几乎无声地问:“谁?”我又同样悄悄地说:“我是你的爸爸。

”天哪,这一说可说出什么事来啦!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叫得连车厢都震动了:“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等你来找我!”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我的眼睛里蒙上了雾。

我也全身打战,两手发抖……我当时居然没有放掉方向盘,真是奇怪极了!但我还是在无意间冲到水沟里,弄得马达也停了。

在眼睛里雾没有消散以前,我不敢再开,生怕撞在什么人身上。

就这么停了约莫有五分钟,我的儿子一直紧紧地贴住我,全身哆嗦,一声不响。

我用右手抱住他,轻轻地把他压在自己的胸口上,同时用左手掉转车子,回头向家里开去。

我哪儿还顾得到什么谷仓呢?根本把它忘掉了。

我把车子抛在大门口,双手抱起自己的新儿子,把他抱到屋子里。

他用两只小手勾住我的脖子,一直没有松开。

他又把自己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像粘住了一样。

我就是这样把他抱到屋子里。

主人夫妇俩正巧都在家里。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共有700万苏军官兵被俘,他们备受虐待,有的甚至被屠
杀,而即使逃归,也不受信任。
高中·语文
3.文学常识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形象的描写方 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 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故事情节的结构是:(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进行 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领悟】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
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
高中·语文
导入阅读
春天与和平
中国的春天在延伸,和平的花朵开满人间。遥看荆棘的世界,纵有战火的
硝烟在弥漫,纵有屠刀在悄悄举起,你看那诗人的笔下有血腥的味道,你 看那诗人的笔下有花朵的绽放,你看那制造战争的阴谋在被戳穿。那是
参考答案: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感伤的,然而又流露
出几分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朴实,在苦难中坚忍不拔,受 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
高中·语文
2.【对应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课文为什么对索科洛夫领养凡尼亚部分写 得特别详细? 参考答案:该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变化的重要转折,是索科洛夫从战争 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契机。两个饱受战争创痛的人就像被飓风卷到一 起的树叶,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另外,凡尼亚同样是因 为战争失去了一切。他还是一个小孩子,就已经学会了叹气。索科洛夫 为了让这只“小雏儿”永远不再叹气,于是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而关 怀备至地培养春天的幼芽、竭尽全力不让战争的阴影笼罩在孩子的内 心世界,这一点也是本文的中心主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阅读答案
《一个人的遭遇》阅读答案
《一个人的遭遇》同步练习
我吃吃睡睡地养了两个星期。

他们给我吃得很少,但是次数很多,不然,如果让我尽量吃的话,我会胀死的,医生那么说。

我完全养足了力气。

可是过了两星期,却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

家里没有回信来,说实话,我开始发愁了,东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着觉,各种古里古怪的念头尽在脑子里转动……第三个星期,我收到伏罗尼士的一封来信。

但那不是伊林娜写的,而是我的邻居,木匠伊凡·季莫斐耶维奇写的。

唉,但愿老天爷不要让人家也收到这样的信!他告诉我说,还在四二年六月里,德国人轰炸飞机厂,一颗重型炸弹正中我的房子。

伊林娜和两个女儿正巧在家里……嘿,他写道,连她们的影踪都没有找到,在房子的地方只留下一个深深的坑……当时我没有把信念到底。

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

我倒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才又把信念完了。

那邻居写道,轰炸的时候我的儿子阿拿多里在城里。

晚上他回到村子里,瞧了瞧弹坑,连夜又回城里去了。

临走以前对邻居说,他将请求上前线去当志愿军。

就是这样。

等到我心松开了,血在耳朵里冲击的时候,就想起我的伊林娜在车站上怎样跟我难舍难分。

这么看来,她那颗女人的心当时就预感到,我跟她再也不能在这个世界上见面了。

可我当时却推了她一下……有过家,有过自己的房子,这一切都是多年来慢慢经营起来的,而这一切却都在刹那间给毁了,只留下我一个人。

我想:“我这悲惨的生活会不会是一场梦呢?”在俘虏营里,我差不多夜夜——当然是在梦中——跟伊林娜,跟孩子们谈话,鼓励他们说:“我会回来的,我的亲人,不要为我悲伤吧,我很坚强,我能活下去的,我们又会在一块儿的……”原来,两年来我是一直在跟死人谈话呐!
6.“我吃吃睡睡地养了两个星期。

……我完全养足了力气。

可是过了两星期,却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

”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我”为什么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战事紧张,“我”为家中亲人担心。

7.“在俘虏营里,我差不多夜夜——当然是在梦中——跟伊林娜,跟孩子们谈话,鼓励他们说:‘我会回来的,我的亲人,不要为我悲伤吧,我很坚强,我能活下去的,我们又会在一块儿的……’原来,两年来我是一直在跟死人谈话呐!”反复读这段文字,揣摩它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来,两年来我是一直在跟死人谈话呐?”这是作者信念破灭之后的极度悲愤之语。

表达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和对失去亲人的无限悲痛之情。

8.从“我”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了德国人的狂轰滥炸,使“我”失去了房子,也没有了亲人……叙述语调是悲痛和哽咽的,从中可见出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眷恋妻子,关心子女,意志坚强,厌恶战争,追求和平与安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