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小陈税务讲讲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档

合集下载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知识点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知识点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知识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1、一般原则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形成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期间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使得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出额减少,节约了企业的资金,可以看成是一项流入,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注意的两点:(1)如果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内,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使得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的,该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不应予以确认,所以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2)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特殊交易或事项中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1)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所得税与当期及以前期间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会计分录:借:资本公积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由此可以看出该项会计处理并没有影响利润,“所得税费用”与“利润总额”要配比的,所以不能对应“所得税费用”科目。

那么此处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对应科目就是“资本公积”。

此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还有: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或对前期差错更正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的,这两种情况“所得税资产”对应科目为“留存收益”。

(2)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在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用于抵减以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但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而不予以确认的(在购买日那一天确实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未来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利用,所以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文让你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

一文让你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

一文让你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栾庆忠“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用来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该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该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等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该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用来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按照死方法理解:会计上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说明会计上当期的费用大于税务上的费用,从而会计上的利润小于税务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费用小于应交所得税,形成暂时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上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说明会计上当期费用小于税务上的费用,从而会计的上利润大于税务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费用大于应交所得税,形成暂时的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同理:负债的会计账面价值比计税基础小,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快速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理解方法: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当前会计上不应确认但是税法要求确认的税款,这笔钱当期交了(可以这样理解:相当于预交了这部分税款),但是不应该计入当期费用,应予递延在以后再计入费用,以后会少缴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当前会计上应确认但是税法暂不要求确认的税款,这笔钱当期未交(可以这样理解:相当于暂时未交这部分税款,以后要多交税),但仍应该计入当期费用,以后再实际缴出去。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理解.d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理解.d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理解2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是财务会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于衡量和记录企业在税务层面上的未来潜在利益或风险。

递延所得税资产表示企业在未来可以从税务方面获得的纳税收入,而递延所得税负债表示企业在未来需要缴纳的额外税费。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产生是基于税务和会计两个不同层面的原因。

税务层面上,企业可能会享受到税务政策的优惠,例如减免税、折旧和费用扣除等。

这些优惠在会计记录中被称为“税务暂时差异”,因为它们会导致企业在税务利润和会计利润之间存在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产生是因为企业在当前期间实际上支付了更多的税费,而在未来可以通过利用已确认的税务暂时差异来减少税负。

这些已确认的税务暂时差异可以是资产的计量,在未来可抵扣税负。

例如,如果企业因会计准则的规定可以提前扣除一项费用,而税法规定只能在未来几年内分摊扣除,企业就会因为这个差异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产生是因为企业在当前期间享受到了税务优惠,但是在未来需要缴纳额外税费。

这些已确认的税务暂时差异可以是负债的计量,在未来需要缴纳所得税。

例如,如果企业在会计利润中确认了一笔收入,而税法规定只能在未来几年内分摊申报,企业就会因为这个差异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需要注意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都是基于预期未来的税法变化和资产负债的计量而计算的。

因此,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时,企业需要依据可靠的预测和估计来确定未来的税法和财务状况。

这就要求企业在报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时,必须进行透明度和谨慎性的披露,以确保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能够准确理解企业的税务风险和潜在利益。

总结起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是企业用于记录未来的税务利益或风险的重要概念。

递延所得税资产表示企业在未来可以从税务方面获得的纳税收入,而递延所得税负债表示企业在未来需要缴纳的额外税费。

这些资产和负债的产生是基于税务和会计两个不同层面的原因,要求企业进行准确的预测和估计,以便进行适当的计量和披露。

会计|用最通俗的话帮你彻底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会计|用最通俗的话帮你彻底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会计|用最通俗的话帮你彻底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公认地,递延所得税是会计中最难以理解的内容之一。

此时,尝试不使用任何专业会计语言,仅根据资产和负债最本源的定义,用最通俗的话帮你总结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概念,请先记住2个关键词——未来和费用。

下面开始:关键词一:未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时,一定是看未来。

导致未来少交税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导致未来多交税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我们先回顾一下资产和负债的本质区别——资产: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

未来少交税,相当于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出。

未来多交税,相当于未来经济利益流出,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看到了吗,资产和负债的本质区别是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入还是流出,因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时,时间上一定是看未来期间多交还是少交,而不是看当期多交或少交。

关键词二:费用记住一句话:未来的费用高是好事,未来的费用低是坏事。

原因很简单,企业所得税是根据利润总额计算的,而费用会影响利润总额,费用高则利润总额低,所得税就低;反之,费用低则利润总额高,所得税就高。

上面说了,导致未来少交税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导致未来多交税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那么,如何判断未来所得税是多交还是少交呢?答案是看税法口径的未来费用大小。

看税法口径的未来费用大小。

看税法口径的未来费用大小。

(重点是税法口径!)对于会计初学者,很多的人会直接让你背这样一条公式: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计税基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但没解释背后的原理。

下面用最通俗的话给你分析:资产和费用本质是同一个事物。

假设账上记载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是100万,由于固定资产要折旧,这就意味着账上这100万在未来期间会变成费用,也就是说——资产账面价值最终会变成会计口径的未来费用资产计税基础最终会变成税法口径的未来费用(计税基础的本质是就是税法口径的账面价值)那么下面的推理就很好理解了:资产计税基础>资产账面价值——税法口径的未来费用大——未来费用高是好事——未来少交税——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计税基础<资产账面价值——税法口径的未来费用小——未来费用低是坏事——未来多交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注意:上面判断未来费用的多少,一定要用税法口径的未来费用!因为企业交税的多或少是税法和税务局说了算。

2021年税务师讲义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2)

2021年税务师讲义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2)

2021年税务师讲义最新版2021年1月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知识点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1.确认的一般原则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企业在确认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除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一手最快更新 VX:cicpa16116)2.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形有些情况下,虽然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出于各方面考虑,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主要包括:(1)商誉的初始确认。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确认为商誉。

对于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不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解释】商誉=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享有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则减少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断循环状态。

(2)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项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3)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般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除外:①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②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满足上述条件时,投资企业可以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决定暂时性差异的转回,如果不希望其转回,则在可预见的未来该项暂时性差异不会转回,从而无须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中级会计实务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中级会计实务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中级会计实务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根据当期会计利润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未实际纳税或退税的未缴所得税额。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级会计实务中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相关知识。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概念及分类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当期会计利润额按照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与税务部门核定的应纳税额之间的差额。

对于企业来说,这段差额将来可以用于抵扣未来的实际纳税,因此构成了一种资产。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分为两类: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考虑不确定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预计将来能够利用的税收减免、亏损结转、捐赠赤字可抵扣等因素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考虑不确定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时,除了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所考虑的因素外,还要考虑将来是否能够实现与遗落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关的收入、费用、税收减免和亏损结转等情况。

对于这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需进行披露说明。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概念及分类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由于会计利润与纳税利润之间存在差异而形成的尚未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额。

这是企业将来必须支付给税务部门的一种负债。

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类似,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可以分为两类: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考虑不确定性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将来可以利用的税收减免、亏损结转、抵免漏报税款等因素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考虑不确定性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时,除了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负债所考虑的因素外,还要考虑将来是否能够实现与遗留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关的收入、费用、税收减免和亏损结转等情况。

对于这部分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需进行披露说明。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是一个需要注意的环节。

(二十二)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十二)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上海
商业
37,600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的进出口业务(按批文)国内贸易(除规定事项外)
41,432.54
100
100

上海龙头家纺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上海
商业
21,600
针纺织品、纺织复制品、纺织装饰品、纺织原辅料、染化料、纺织机电设备及配件等、自营进出口
24,226.80
2、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情况
项目
购买日
上一资产负债表日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资产
764.88
764.88
925.29
925.29
负债
692.73
692.73
799.96
799.96
净资产
72.15
72.15
125.33
125.33
被购买方
自购买日至本期期末的收入
自购买日至本期期末的净利润
1,867.46
美元
2,857,245.20
6.2855
17,959,214.70
2,006,292.62
6.3009
12,641,449.17
欧元
160,985.61
8.3176
1,339,013.92
9,544.40
8.1625
77,906.17
日元
782,841.00
0.0811
63,488.41

上海针织九厂太原销售中心(注1)
全资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山西
商业
100
批发、零售针织衫袜
100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txt等余震的心情,就像初恋的少女等情人,既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听说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回想起来,我竟然七手八脚地裸奔了二十多年!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话想说,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我的话说完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相互抵销问题的举例在新准则下,所得税的会计目的。

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立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将差异的所得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所得税费用。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了利润表债务法新准则中递延所得税的核算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这是一种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

旧制度中所得税的核算方法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类,其中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可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又称利润表债务法)。

由于新准则中所要规范的暂时性差异来源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暂时性差异主要表现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存在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较少,两者相抵后仍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因此,对企业而言,暂时性差异往往表现为未来的一种债务。

旧制度的债务法之所以称为利润表债务法。

原因在于它只是核算时间性差异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不能处理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而时间性差异是基于会计和税法双方在收入、费用上入账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利润差异,当税率发生变化或开征新税时,都需要调整已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新所得税准则以资产负债表为会计重心,资产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成为财务会计研究的核心内容,资产负债表的逻辑合理性受到重视,不允许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任何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跨国经营、整体资产转让或置换、兼并或重组、合并或分立等复杂经济事项日益增多,势必产生大量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

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均无法反映和处理这些差异。

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核算所有的暂时性差异,包括时间性差异和非时间性差异能转回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实务类价值文档首发!听小陈税务讲讲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财税法规解
读获奖文档
录音补充: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有不需要纳税调增就产生的,就是可弥补亏损,也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间接计算方法
纳税申报表,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理解
1.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通俗的讲:暂时性差异,现在纳税调增,将来纳税调减,将来少缴企业所得税,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就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考虑特殊情况,比如弥补亏损,因将来能抵税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2.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转回期间将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在其发生当期,构成企业应支付税金的义务,应作为负债确认。

通俗的讲:暂时性差异,现在纳税调减,将来纳税调增,将来多缴企业所得税,产生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就形成递延所得税负责
3.理解下面这些话,建议多举例子,不要硬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