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实践活动 写作 自由作文导学案 苏教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教案

《第六单元写作》教案
自由作文
◆写作目标:
自己确定内容和主题写一篇文章,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才智。
◆写作指导:
1、知识盘点:引导学生理解“自由作文”的含义;帮助学生复习必要的写作规范。
2、思路点拨:从客观环境看校园风光、家乡风物、山川形胜、众生世相,我们可以看到什么,由此想到什么,就可以写什么;从主观世界看,青春絮语、人生顿悟、亲情咏叹、故土情怀,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
3、心灵火花:让学生说说自己打算写什么内容,为什么选择这个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激起写作欲望。
◆写作修改:
形式:小组修改
要求:文章要合乎文体特点,不能不伦不类;内容应当积极健康;感情要真切自然。
◆写作评价:
学生点评:小组派一代表评讲修改中遇到的共性化的问题和感受,推荐一篇好的读给全班听并说明推荐理由。
教师评价:在自由作文这块领地里,同学们可以自由观察和体验,自由想象与联想,你可以尽情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任意描绘大千世界的多
姿多彩,从而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智。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自由作文教案 苏教版

第六单元写作自由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写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把想说说的意思写具体、清楚。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与评改作文的能力。
3、情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如何把作文写具体、清楚。
教学难点: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评改别人的作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欣赏到风景如画的山川,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
生活中充满快乐,同时也不乏烦恼。
这多姿多彩的生活一定会激起你的写作欲望。
今天这次作文不规定题目,也不规定内容范围,请你自由的写,好不好?二、明确习作要求:小黑板出示习作要求:动笔前,先认真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
要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写清楚,注意不写错别字,写完以后加个题目,有不满意的地方修改一下。
1、轻声读读习作要求,思考:本次习作都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2、分组交流一下自己对要求的理解。
3、全班交流,明确要求。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三、写作指导:1、想: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可以是美丽的景色;可以是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事或物;可以是自己的快乐或烦恼,也可以是自己的梦想或希望。
)(1)学生闭眼静思。
(2)在小组内说说。
(3)指名说说。
(师重点指导写人、景、物的写法。
)2、写:具体、清楚。
(抓住重点;分清主次;按一定顺序写;恰当运用好词佳句(格言谚语、名人名言、古诗名句);运用修辞方法;不写错别字……)3、改:内容:改错别字、不恰当的词、用错的标点和不通顺的句子……方法:删、、补、调、换。
利用四个句子来指导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1、王奶奶是一位七十多岁年纪很大的教师。
2、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3、爸爸出差带回一包贝壳五颜六色的。
4、我的作文获了奖,老师鼓舞我说:“今后继续努力!”四、自由写作:同学们,请你拿起笔,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写出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写真话、吐真情。
第六单元写作—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写作—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课设计
第六单元写作—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
文教课设计
学习目标:写出真情实感,进行自由作文创作第11 课时:讲堂学习:教课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省
组织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写作自由作文》
2明确“自由”的含义。
全班沟通
3回首本学期的作文专题,认识写作上需要恪守的必需规范。
阅读作文专题第 12 课时:教课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
后反省 1 明确本次自由作文的要求在规准时间内达成作文 2 组
织学生自改自己改正课后学习:自改作文,也可互相
改正。
第13 课时:教课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省 1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沟通,互改 2 学生介绍作文,师生
互动评改作文 3 教师听取各组建议指导学生评分第14 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略)第15 课时:单元总结课前学习:回首
这一单元的学习,记下你的收获或还存在的疑难问题。
讲堂
学习:教课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 组织学生沟通收获或疑
难问题。
沟通。
2 你准备用哪一种形式来展现你学习了这一
单元内容的成就。
思虑,议论总结方面获取利润存在问题讲
堂讲话的状况。
达成作业的状况。
参加活动的状况。
学习兴
趣的加强。
学习能力的提升。
感情态度的升华。
对老师建议、
评论教课反省
1 / 1。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作文指导:_第六单元_自由作文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作文指导:第六单元自由作文题解本单元的习作要求“自由地表达”,即自由作文。
自由作文,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的放矢;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
自由作文的最大自由,是让同学们“在需要的时候说恰当的话”。
同学们只要投身生活,关注生活,就会产生写作的“需要”;只要充分认识“需要”什么,就会进而琢磨把话说“恰当”。
能力指向:学会自由地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目标与要求:1.要贴近生活,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做到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2.抒写真情实感,要有深刻的感情流露,切入点要小。
3.做到详略得当。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作文指导:1.题目一:写自己周围的生活,也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有真切感受的题材。
题目二:了解亲人的经历,写亲人的故事。
题目三:重点写自己的所感所想,“感”和“想”必须扣紧人和事,不能空发感想和议论。
但三个题目都侧重于叙事。
2.本次写作题材多样,因此也可以表达多种中心。
可以赞美生活的美好,可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可以反映生活的巨大变化,可以表现任务的不同境遇,可以抒发内心的感动,也可以表达对人物的讴歌赞美。
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都要紧扣中心,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
3.文体不限,可根据内容需要自由灵活地选择表达方式,所写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切。
表达感情,可直抒胸臆,也可借景抒怀、托物言志。
范文增高我是个矮子,我想增高。
我最不愿提及我的身高,甚至会因此感到自卑。
每次量身高时都会被那始终停留在的“155”所深深打击。
上初中了,虚荣心作怪了,我开始想方设法增高了。
我垫过增高垫,穿过高帮鞋,甚至还在高帮鞋里垫增高垫。
一夜之间,我便“长”高了不少,超过了班上的一众矮个儿,跻身中游行列,这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第一次俯视他人的感觉真美好啊,可以摸对方的头而让他无可奈何,可以勾对方的肩让她羡慕不已。
我似乎听到了别人羡慕嫉妒恨的声音,我终于得偿所愿了。
苏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写作和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一)导入导语: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度。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
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是养育艺术鲜花的源泉,历代的优秀人物都十分注重从中汲取思想和文化的精华与营养。
吟咏与背诵是学习古典诗歌的重要方法。
背诵古典诗歌,如同面对良师益友,可以聆听教诲,可以受到熏陶,有利于培养高尚美好的思想情操。
背诵古典诗歌,又如在花海中徜徉,可以感受艺术奇葩的芳香,得到艺术雨露的滋润。
为了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语言修养,培养我们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今天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古典诗歌背诵比赛。
(二)活动实践必答题:1.默写竞赛方法:限定时间,看那个小组默写古典诗歌的数量多,错误少。
默对一首给10分,累积小组成绩。
评出优胜小组予以表扬、奖励。
参考资料:学生学过的古典诗歌。
2.默写古诗词名句、名对。
方法:主持人将写好单句的诗词的卡片,分发给四个小组,小组成员按要求默写古典诗歌中名句、名对。
默对一句给5分,累积小组成绩。
评出优胜小组予以表扬、奖励。
参考资料:(1)绿树村边合,。
(2)开轩面场圃,。
(3)大漠孤烟直,。
(4)明月松间照,。
(5)竹喧归浣女,。
(6) ,宵眠抱玉鞍。
(7) ,月涌大江流。
(8) ,雪拥蓝关马不前。
(9) ,病树前头万木春。
(10) ,春风吹又生。
(11)春蚕到死丝方尽,。
(12)疏影横斜水清浅,。
(13)日出江花红胜火,。
(14) ,留取丹心照汗青。
(15) ,似曾相识燕归来。
(16)嘈嘈切切错杂弹,。
(17)枯藤老树昏鸦,。
(18) ,润物细无声。
(19) ,僧敲月下门。
(20) ,禅房花木深。
(21) ,一览众山小。
(22)千呼万唤始出来,。
(23)路漫漫其修远兮;。
(24)蝉噪林逾静,。
(25)海内存知己,。
抢答题:1.对诗方法:主持人运用媒体依次播放名诗、名对的上句或下句,各小组根据所给诗句,抢答名诗、名对的下句或上句。
答对一句给5分,累积小组成绩。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诵读古今名家优秀诗文,陶冶情操,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1 .感受本单元诗篇中生动的形象与意境,体会诗中丰富的想像和情感。
2 .懂得写诗作文皆由感而发,因情而生,能进行自由作文创作。
3 .积极参加赛诗会,编手抄报、壁报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热爱诗词,提高4文学素养和品位。
课时14二、单元课时安排:共课时 2《毛泽东词二首》课时 1单元整体学习课时 2《现代诗二首》课时 3《古代诗词三首》课时 1《诵读欣赏》课时 1《歌词三首》课时 1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2写作:自由作文课时 1单元小结三、教学设计:本单元是诗歌单元,其教学宗旨就是要借助诗人的创造精神和诗歌的深蕴各课设计神韵的领悟。
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体验思想的启迪,意来教化学生,思路简单介绍如下:通过朗读可更好的传递词的磅礴大气,在诵读中体会和:《毛泽东词二首》把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朗读背诵有机感受毛泽东的伟大情怀和胸襟,比较阅读。
》可采用卜算子·咏梅《地结合起来,其中塑造了木兰这样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①《木兰诗》:《古代诗词三首》,如何能让学生打破教材的局限,多角度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理解木兰的形象特点,使这一人物回归本色生活,应是教学的重点。
因此,在教学本诗时把分析木兰的形象特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意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人物,把握文本主题。
这首诗风格刚健清新,语言质朴生动,既有雄浑的气势,又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学习本诗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
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处境的深切同情,《观刈麦》②深深的谴责。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来体会诗的含义。
《破阵子》③教学时引导学表达了作者虽有伟大的抱负却壮志难酬的悲愤,生想象词中描绘的梦境,体会作者驰骋沙场的壮志豪情。
、形式歌民”天游信“运用语言通俗,::①《回延安》《现代诗二首》和拟方法比兴激动安的延重返发了地抒酣畅方法,淋漓修辞张等人、夸式和形民歌运用恰当诗中分析学生感情;引导力量,体现的表方法修辞,让学生课前布置“我所知道的徐志摩”②《再别康桥》。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改得恰当》教案

《改得恰当》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要求改写一篇文章,做到文从字顺并符合原著的中心意思。
2.熟悉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特点。
能够灵魂切换写作模式。
3.在改写中既要做到创新又要不违原著主旨、符合原著的基本内容。
真正改的恰当。
教学重点:在改写中既要做到创新又要不违原著主旨、符合原著的基本内容。
真正改的恰当。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改变是一种全新的形象展示出来。
请同学们来看一组照片。
(出示照片)师:从一个杀马特青年,变成一名空军战士,从一个柔情少女变成一个铁血士兵。
这是一个怎样的转变?生:(自由阐述)师:一个人换一身衣服就会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出现。
人没有变,变得是出场形象。
这种现象用在写作上叫做改写。
师:改写是根据一定的要求,改变文体、语体和表达方式的一种作文练习。
师:最常见的改写是把长篇小说改写成电视剧本,然后根据剧本拍成电视剧。
二、出示目标1.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2.指名读。
3.说一说。
(讨论目标)三、复习准备1.师:如果要改写一篇文章,你知道要从哪几个方面下手吗?。
生:学生根据材料回答。
预设:改变文体、改变语体、改变表达方式。
2.师:如何改变文体?师:诗歌可以改成散文,当然散文也可以改成诗歌。
小说可以改成故事,故事也可以改成小说,还可以改成剧本,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改写。
在改写中要注意各个文体的特点。
3.师:如何改变语体?师:说白了就是现代文改成文言文,当然文言文也可以改成现代文。
预设: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里到外、从整体到局部、按照游览顺序等。
师:特别提醒:改写不是翻译,不是翻译,不是翻译。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4. 师:怎样改写才会富有创意?生:思考回答。
预设:改变记叙顺序、改变人称。
四、写作指导1.师:怎样写好一个故事呢?让我们来梳理一下。
第一步,选一篇文章,把握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这是不可改变的,要首先明确。
第二步,根据改写要求选择合适的文体,使用符合文体特点的语言。
第三步,适度创造性地改变记叙顺序、人称等进行二次创作。
苏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写作和综合实践活动1.pdf

教学目标:能发现语句表达的毛病并能做修改教学过程:一、试做练习1.下面一句话中,编号的地方有些是可以删去的。
请将可删去的序号写在题后横线上。
由于①人体②脂肪的③密度远④小于人体⑤肌肉蛋白和水的密度⑥,所以减掉一公斤脂肪后⑦所减去的体积⑧远大于由脱水而减少的体积。
可以删去的是2.下面是某校黑板上的一篇报导,在标点、词语、语法方面都有一些毛病。
读完后完成(1)(2)两题。
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
到会的15名与会者,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
大家踊跃发言。
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
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不把这一点重视好,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
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1)找出文中的毛病,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横线,并标出①②,,序号。
(2)把序号改正结果填入表中。
修改时不能改变原意(将正确处改错要扣分)序号改正结果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字数不得增减)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4.下面一段文字,在数字表达、语法等方面存在毛病,请根据要求做题。
(1)文中数字表达不规范的是,应分别改为。
(2)文中有两处语病,()处修改为,()处修改为。
5.把下面的长句改成短句。
许德珩同志讲述了他为了救国救民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曾两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意志弥坚的亲身经历。
参考答案:1.①②③⑤⑥⑦(删去的标准是:一要简明,二要不影响内容的表达(包括程度等),三要使语句的结构合理、完整。
④⑧不能删除,每删除一处,扣一分;删除两处,此题不得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自由作文
【教学目标】
1.在自由作文中,自由观察与体验,自由想象与联想,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智。
2.认识到自由是相对的,自由作文的最大自由是在需要的时候说恰当的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从多个角度进行自由作文。
难点:能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导学过程】
一、上作点评
二、我来说题
(学生就本题交流自己的理解及写作思路、方法等)
三、写作指导
1.命题设想
题目:以自己周围的生活为题材,写一篇文章,或记载事实,或编织故事,或刻画人物,或描写景色,内容不限,文体不限,只要所写内容具体,所抒情感真实。
本作文题来源于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264页。
在这个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社会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体验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由此也会产生各种感受,有悲欢离合,有喜怒哀乐……有些感受可能转眼之间就忘记了,有些却会积聚在心里,进而生出“一吐为快”的愿望。
此时,我们可以拿起笔来,不受拘束地记录下一幅幅充盈着时代气息、洋溢着生命活力的生活场景。
这不是对生活的简单的拷贝和“克隆”,而是卓绝的精神创造。
你的这一篇篇有感而发的作文即是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精神产品,而你就是这种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拥有者。
2.训练目标
鼓励学生打破思维的条条框框自由作文,在自由写作的过程中,自由观察与体验,自由想象与联想,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智。
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自由作文的最大自由是“让同学们在需要的时候说恰当的话。
”
3.思路点拨
(1)自定文体。
自由作文,文体选择自由。
可以编述故事,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还可以临摹写真,展开想像。
选择文体,既要根据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事物需要,又要切合自身的写作欲望。
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展现自身才华。
(2)自主选材。
自由作文,选材极为广泛。
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选材的制约很少,二是选材的范围很宽。
没有固定的框框约束,也没有僵死的条条限制。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材料的认识和情感,决定材料的取舍。
(3)自由立意。
自由作文,立意多向发散。
同一种材料,同一个话题,可以多角度、多方位选角定向。
即使选定了一个角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让思路多向发散,让思想自由驰骋。
自由作文,是同学们培育创造才能的肥沃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