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理气手法流程
疏肝理气十穴位

疏肝理气十穴位老中医告诉你:疏肝理气的10大穴位,建议转发收藏!1.风池穴——缓解上火头疼取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手法:取穴后,用大拇指按揉风池穴,按揉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主,按揉100下。
2.外关穴——缓解肋骨疼痛取穴:手腕横纹向上,大约有三个手指宽的位置。
手法:用拇指尖按在外关穴的位置,进行揉按就能让局部产生明显的酸胀感就比较好。
3.内关穴——养肝护肝、调畅气血取穴:从手腕根部向上三横指,位于两根筋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可以取正坐或仰卧位,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另一只手的穴位上,两手相互交替按摩,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4.合谷穴——缓解疼痛、恶心、失眠取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手法:按摩时可以采用点压、按揉的方法.具体按摩时侧臂立掌,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尖进行点压、按揉。
5.劳宫穴——安神和胃、熄风凉血取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手法: 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
6.涌泉穴——缓解眼干、耳鸣取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手法: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7.风府穴——缓解眩晕取穴: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用中指由上向下按摩风府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2分钟或者根据需要而定。
8.肝俞穴——平息肝火、补血消瘀取穴:肩胛下角平对第7胸椎,向下数2个棘突为第9胸椎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手法:用两手大拇指指肚各自轻按在脊柱两边的肝俞穴(侧卧。
从低头时最大拱起的骨骼算起,第九个凸起的骨骼正下方凹处,上下各两指处)9.膻中穴——有宁心神、除闷取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此穴。
手法:颤中穴的按摩方法双手作护胸状,用双手的无名指,中拇指,右手无名指的指肚自下高于一切推拿。
疏肝理气的简单动作

疏肝理气的动作主要以缓解身体紧张、改善情绪、促进气血流通为主。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疏肝理气的动作:
1. 深呼吸:
- 坐或站直,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气。
在呼吸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让自己的呼吸变得深沉而有节奏。
2. 揉掌:
- 双手掌心对搓,搓热后迅速放在眼睛上,感受掌心的温热,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
3. 颈部转动:
- 缓慢地左右旋转头部,注意保持颈部舒展,可以缓解颈部紧张,改善血液循环。
4. 揉肚脐:
- 用手指在脐周围顺时针方向轻揉,有助于活络气血,缓解腹部不适。
5. 静坐冥想:
- 寻找安静的环境,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或心跳,有助于冷静思绪,平复情绪。
6. 舒展身体:
- 进行简单的舒展动作,如仰卧起坐、瑜伽的猫式动作等,有助于缓解身体紧张,放松腰背部。
7. 足底按摩:
- 用手指按摩足底,特别是足三里穴,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按摩方法,有助于疏通气血、调整体内的气机。
8. 大笑:
- 尽情大笑,释放愉悦的情绪。
笑声有助于降低身体内的紧张感,促进愉悦激素的释放。
这些动作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帮助缓解紧张和疲劳,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然而,在进行任何新的健康活动之前,请咨询专业医务人员或健康专家的建议,确保这些动作适合你的健康状况。
疏肝理气的方法

疏肝理气的方法
疏肝理气是中医理论中常见的调理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舒缓情绪、缓解压力,对于一些肝气郁结引起的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疏肝理气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情绪调节是疏肝理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情绪的不稳定会导致肝气郁结,因此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缓解情绪压力,从而达到疏肝理气的效果。
其次,饮食调理也是很重要的。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对情绪的调节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疏肝理气。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疏肝理气。
长时间的久坐不动会导致肝气郁结,因此要适当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有助于疏肝理气。
另外,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平复情绪,缓解压力,对疏肝理气有着积
极的作用。
最后,中医还提倡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来疏肝理气。
针灸、
推拿可以刺激经络,调理气血,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情绪不稳定
的症状。
总之,疏肝理气是中医中常见的调理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缓
解情绪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通过情绪调节、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良好作息习惯以及针灸推拿等方式,可以达到疏肝理气的效果。
希
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理身心,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疏肝理气_精品文档

疏肝理气疏肝理气:平衡身心健康的关键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面临着忙碌的生活和压力的挑战。
这种生活方式可能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然而,疏肝理气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被认为是平衡身心健康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疏肝理气的概念、原理和实践方法,以及其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益处。
一、疏肝理气的概念疏肝理气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治疗理论和方法,用于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维持身心健康。
根据中医理论,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它在调节气机和情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疏肝理气的目的是通过调节肝脏的功能,使之回复平衡状态,进而促进整体身心的健康。
二、疏肝理气的原理1.平衡气机:根据中医理论,气机是指经络中的气血运行。
疏肝理气的原理在于通过调理肝脏的功能,促进气机的流通和平衡,从而消除气滞的现象。
2.调节情绪:肝脏与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情绪出现不平衡时,肝脏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气机紊乱。
通过疏肝理气可以调节情绪,使之保持平衡,从而改善身心健康。
3.促进血液循环:疏肝理气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使氧气和营养物质更好地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康复。
三、疏肝理气的实践方法1.饮食调节:适量摄取富含维生素B、C和E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和坚果等,可以帮助疏肝理气。
此外,避免过食油腻和辛辣食物,限制咖啡因的摄入也是疏肝理气的重要方面。
2.中草药疏肝理气:中医药中有许多被认为可以疏肝理气的草药,如柴胡、香附和川芎等。
这些草药可以通过调理肝脏的功能,促进气机的平衡和流通。
3.中医按摩疏肝理气: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疏解肝脏的气滞,促进气机的平衡和顺畅。
常用的疏肝按摩方法包括抚摩关元穴、太冲穴和行间穴等。
4.调节情绪:情绪的不平衡是导致肝脏气机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调节情绪,如放松身心、练习冥想和参与舒缓的身体活动,可以达到疏肝理气的效果。
四、疏肝理气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益处1.促进消化:疏肝理气可以帮助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改善胃肠道功能,缓解胃脘胀闷、恶心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按摩什么穴位可以舒理肝气郁结

按摩什么穴位可以舒理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是中医上的症状,如果肝火长期堆积在人体中,危害非常大。
爱发火的人肝火比其他人更大,所以切莫轻易动怒。
那么按什么穴位舒理肝气郁结?下面就赶紧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舒理肝气郁结按摩的穴位1、按太冲穴疏理肝气郁结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是治疗各类肝病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
它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和中药菊花的功效非常相似,而且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
所以刺激它可以疏肝解郁,还可以使偏旺的肝火下降。
太冲穴很好找,在足背上第一、二脚趾缝向上找,大约有两指宽的地方,在两个骨头之间,按下去有很强的酸胀或胀疼感。
刺激太冲穴的最佳时间是春季,因为,在五行中,肝属木,而术与春季对应,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肝木之气上升,这个时候多揉两侧太冲,泻肝火,可以有效地预防腩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当然,在夏、秋、冬三季按揉太冲穴也有不错的效果。
具体操作方法:晚上9-11点是肝经经气运行最旺的时持一段时间,肝气郁结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2、按阳陵泉穴疏理肝气郁结我们人体有一副看不见、吃不到,却能摸得着的“逍遥丸”,这“逍遥丸”就是人体胆经里的一个重要穴位———阳陵泉穴。
经常按揉它,对肝气郁结的症状,比如:郁闷、易怒、胁下胀或痛,以及因情绪引起的各种疼痛、厌食、嗳气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因此说它是人体自带的“逍遥丸”。
《内经》中说:“肝者,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肝经在里,负责谋虑;胆经在表,负责决断。
肝胆相照,互为表里,肝经的气需要通过胆经来发散。
肝气一旦抑郁,胆经的循行路线就会出现不适。
而胆经疏通了,肝气也会得到发散。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具体来说,就是在膝盖下面的外侧有一个突出的小骨头,而阳陵泉穴就在这个骨头下方的边上,用食指按住它,像拨动琴弦一样,此处有一根筋,反复拨动几次,小腿就会有麻麻的感觉。
拨动双侧阳陵泉穴,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3分钟。
春季中医气功行气活血舒肝功

春季中医气功行气活血舒肝功中医认为,春季是肝旺之时,春季养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
下面,为大家推荐一套“养肝功”,春季常练此功,不仅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激发肝脏功能的作用,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认为对肝虚火旺引起的食欲不振、失眠乏力、两眼干涩、易怒焦躁等症有一定疗效。
下面是“养肝功”的具体做法:1.面朝东(肝与东方有内在联系)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收腹,直腰挺背。
两手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
全身放松,两眼睁开,平视前方。
年老体弱或因病不能立者,可改坐位。
2.采用腹式呼吸,呼气时收腹、提肛,人体重心略向后移,脚跟着力,足趾轻微点地;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腹部隆起。
呼吸要自然均匀,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3.站定放松,呼吸调顺后,两手缓缓上提(掌心向上),经腰上肩,过头顶后,两手重叠,右手掌覆在左手掌上,掌心向里,轻压在枕后,头慢慢转向右侧,微向右上方仰起,上半身随之稍微向右侧转,转动过程中慢慢吸气,待转至右侧,头仰定,两目怒睁(肝开窍于目,故呼字时两眼圆睁,导引肝经之气上行眼部,可预防和治疗眼病),用力呼气,同时发出“嘘”字音。
“嘘”毕,头慢慢转向左侧,重复以上动作。
如此左右反复三遍,共“嘘”六次。
此后,两手向两侧移开,缓缓放下,捋扶胸腹,然后自然下垂,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
(注:呼“嘘”字时动作向上而舒展,两手回收时向下捋扶胸腹可使肝脏条达,舒展郁结。
)4.“嘘”后调息,改用正常呼吸,但仍应坚持鼻纳口吐。
闭目凝神,息心静思,两唇轻合,舌抵上腭,上下齿轻轻相叩36次。
在叩击过程中,口中生津,用力猛咽。
嘘气后调息的目的在于补益“嘘”以后的耗损,补养体内正气。
“养肝功”宜每天早晚各练一次。
练功时衣裤要宽松,全身要放松,动作要柔和缓慢。
念“嘘”音要柔和细长,以两耳听不见为原则,并使气呼尽。
对肝好的几个动作

养护肝脏的几个动作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承担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代谢、解毒、合成蛋白质等。
然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熬夜、压力大等不良习惯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因此,养护肝脏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介绍几个对肝好的动作,帮助您保护肝脏健康。
一、揉按太冲穴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位,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间的凹陷处。
经常揉按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平肝清热、通窍聪耳,还可清肝明目,而且多按摩此穴还可以缓解头晕和焦躁的症状。
具体方法是用大拇指按揉三到五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度。
二、练习分段式俯卧撑这种锻炼方法能够起到强化肝脏的作用。
分段式俯卧撑的做法是先做一个俯卧撑,然后屈肘将上半身抬起,让腰腹肌肉得以拉伸。
接下来再将腰腹放下,这个动作反复进行十五次左右即可。
三、闭目养神中医认为肝脏的好坏会影响到人的脾气和情绪。
如果脾气暴躁、情绪不稳,那么可能是肝脏出现了一些问题。
因此,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闭目养神,这样可以有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闭目养神的时候要注意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不要想太多事情,这样可以让身体更加放松。
四、多吃绿色的食物中医认为绿色入肝,所以多吃一些绿色的食物也可以对肝脏起到很好的滋养作用。
同时,绿色的食物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这些物质对肝脏的健康也是有益的。
因此,建议大家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一些绿色的食物,如菠菜、芹菜、芥蓝等。
五、练习瑜伽瑜伽是一种能够让人心情平静、缓解压力的运动。
通过练习瑜伽可以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从而有助于肝脏排毒和修复。
此外,瑜伽还可以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因此,建议大家在日常中多练习瑜伽,从而让身体更加健康。
六、敲打胆经胆经是人体的一条重要经络,经常敲打胆经可以促进肝脏排毒、提高免疫力、缓解压力等作用。
具体方法是用空心拳从大腿外侧根部开始敲打,一直敲打到膝盖处即可,每次敲打五分钟左右。
疏肝健脾的几个动作

疏肝健脾的几个动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变得越来越重视,而疏肝健脾成为了很多人的追求。
那么如何进行疏肝健脾呢?下面我们分步骤来了解几个动作,希望能帮到大家。
1.原地踏步首先,原地踏步是一个很不错的疏肝健脾的运动。
这个我们可以在室内或户外进行,无需太大的场地。
具体的方法为,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的距离,抬起左脚后用脚尖踢脚心,再抬起右脚用脚尖踢左脚脚心,如此交替进行。
这个动作既可以起到疏肝健脾的作用,也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
2.仰卧起坐仰卧起坐也是比较常见的疏肝健脾的运动,可以刺激下腹部的血液循环,加快身体的代谢速度。
仰卧起坐的方法是仰卧在地上(或床上),双手放于头后方,脚尖向上,然后用腰部力量向上挺起,头部也跟着向上抬起,再回到原来的位置。
每次可做10-20个,每天重复2-3次。
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保持脖子和腰部的舒适度,并且适当控制次数和身体健康状态。
3.深呼吸深呼吸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疏肝健脾的方法。
深呼吸能够以缓和的方式刺激腹腔内的器官,放松身体,缓解压力和疲劳。
具体的方法如下,先坐在舒适的位置上,放下肩膀,把双手放在腹部,然后深深地吸气,让肚子膨胀,吸气完毕后缓慢呼出气,在呼气时放松肚子。
需要注意的是,深呼吸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建议每天早上醒来、睡前、工作中,或者腹部不舒服时都可以进行。
4.俯卧撑俯卧撑作为一项全身性的力量训练,不仅可以锻炼肌肉,还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益于疏肝健脾。
具体的方法是先用手臂和双腿的力量撑起身体,在保持身体的匀称和稳定的情况下,将身体逐渐向下降低,再缓慢地向上推起。
建议初学者每天可做3组,每组不超过10个,逐渐增加难度。
总之,疏肝健脾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这些简单的动作,我们可以在我们平日的生活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加以练习,带给我们健康和舒适的生活质量。
当然,我们仍然需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方法,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锻炼,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more active and refresh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肝理气
一、肝胆养护方法:
1、戒酒戒烟: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不能贪杯过
量,因为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必伤肝!
2、饮食平衡:乙肝大三阳患者不能摄入大量的脂肪和动物油之类的食品。
食用
太多的脂肪导致脂肪肝的几率很大。
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心情舒畅:良好的心态是对病情有所帮助的。
乙肝大三阳患者要尽力做到心
平和,乐观开朗,不能生气生气伤肝。
4、适量运动: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
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的目的.
5、服饰宽松:宽松衣带,披散头发,形体得以舒展,气血不致淤积.肝气血顺畅,
身体必然强健.
二、疏肝理气手法流程:
1、开背。
25分钟
a手心上油---三遍。
b、双掌由肩部向腰骶推,拉回包肩压至腋窝,拉至风池,勾点风池、风府---
三遍。
c、指压推督脉---五遍。
d、指压推膀胱经---五遍。
e、八卦安抚后背---三遍。
f、跪指刮肩颈---三十遍。
g、拿揉肩颈---三十遍。
h、指推肩缝---正反各三十遍。
i、安抚后背---三遍。
j、指按揉肩外腧、天宗、肩贞---每穴一分钟。
k、安抚肩胛(掌压肩胛内缘推至腋下),左右拉理---左右各三遍。
2、热石推膀胱经。
5分钟。
3、后背肝腧、胆腧、肾腧、心腧刮痧。
5分钟。
4、后背肝腧、胆腧、肾腧、心腧定罐。
10分钟。
5、烤灯烤肝胆区。
15分钟。
6、烤灯时,下肢肝胆经上油推经。
7、按揉太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