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线邯郸路地道工程设计

合集下载

华翔路地道基坑围护设计及安全评估

华翔路地道基坑围护设计及安全评估


机 行
道 l [
留 叠


图 3 地 道 敞 口段 标 准 横 断 面
4 2 围护 结构 选型 .
2 工 程 地 质及 水 文 概 况
2 1 场地 地层 构成 . 拟建地 道 位于 闵行 区 , 线地 势平 坦 , 沿 场地地 貌 类型单 一 , 属滨 海 平原 地 貌 类 型 。土 层 自上 而 下 分 别 为 : 填 土 、 , 黄 ~ 黄 色 粉质 粘 土 、 灰 ① 杂 ② 褐 灰 ②, 色粉砂 ( 易发 生 管 涌 、 砂 ) ④ 色淤 泥 质 粉质 粘 流 、 灰 土( 易发 生 扰 动 及 坑 底 土 隆 起 ) ④ 色 砂 质 粉 土 、 灰
左、 右两 幅地 道下 穿地 面铁 路线 2处 , 暗埋段长 度均
现状华翔路交叉 , 为配合虹桥交通枢纽的顺利实施 , 需对 华翔路 进行 改建 。
华翔路 规划 为城市 主干 路 , 线宽度 5 红 6—6m, 8
为 3m。华翔路道路平面、 5 纵断面及横断面布置, 如
图 1— 3所示 。
地 设计范围内 用明 顺作 道 均采 挖 法施工。 坑 基
最大 开挖 深 度 7 5 场 地 范 围 内地势 平 坦 , 坑 呈 .m, 基 狭 长型 。基坑 围护分 为 以下几 种结 构型式 … : ( ) 道 除 端 头 处 : 钢 复 合 水 泥 土 搅 拌 桩 1地 型 ( MW 工 法 ) S 结合 有 围 檩 的支 撑 体 系 , 排 搅 拌 桩 单 间距 40 m, 孔 直 径 6 0 5m 钻 5mm, 间 搭 接 长 度 为 桩 20 m, 长 85~1.m, 钢 间距 90 m( 0r 桩 a . 65 型 0 r 搁孔 布 a

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新建工程设计5标总体设计

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新建工程设计5标总体设计

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新建工程设
计5标总体设计
刘鑫
【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以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新建工程设计5标段为背景,介绍了中环线浦东段总体设计概况,以及标段内主线高架标准段结构方案、主要节点的设计方案,可为今后类似城市高架桥梁总体设计提供相应参考.
【总页数】4页(P33-35,45)
【作者】刘鑫
【作者单位】上海浦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市2012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2.37
【相关文献】
1.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跨越轨道交通2号线总体设计及基础施工对盾构的影响 [J], 刘鑫
2.上海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新建工程总体方案 [J], 李树逊
3.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变高度连续组合箱梁桥设计 [J], 朱世峰
4.中环线军工路越江隧道 [J], 陈鸿
5.第三方现场安全检查机制在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新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J], 耿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邯郸市中华大街一北环路立交工程桥梁专业总结

邯郸市中华大街一北环路立交工程桥梁专业总结
匝 道 桥 。 工 程 占地 面 积 2 2 1 1 0 0 m ,整 个 立 交 桥 梁面积约5 2 0 0 0 m ,工 程建 安 费 约 3 亿 元 人 民币 。
设计安全等级 :一级 。 ( 5 ) 结 构环 境 类 别 结 构 环境 类 别 :I I 类。 ( 6 ) 标 准桥 面 宽 度 a . 9 . 0 m桥 宽 :0 . 5 m防撞 栏 杆 + 8 . 0 m车 行 道 + 0 . 5 m防撞 栏 杆 = 9 . 0 m。 b .1 6 . 5 m 桥宽 :0 . 5 m 防撞栏杆+ 7 . 5 m 车行道 + 0 . 5 m防撞 栏 杆 + 7 . 5 m车 行 道 + 0 . 5 m防 撞 栏 杆 =
1 6. 5 m。
e .异形 变 宽 段 。
( 7 ) 桥 面纵 、横 坡
桥 面 最 大纵 坡 :4 . 0 %;最 小 纵 坡 :0 %;
桥 面最 大横 坡 :2 % ;最 小横 坡 :O %。 ( 8 ) 台后 填 土
般控制在3 . 5 m以下 ,有特殊需求的台后填 土可 适 当 放 高 。 ( 9 ) 抗 震 标准 抗 震 设 防烈 度 为 7 度 ,抗 震 设 防措 施 等 级 为 8 级 ,水 平 地 震 动 加 速 度 峰值 0 . 1 5 g ,抗 震 设 防类 别
路 网络 的 重 要 节点 ,桥 梁 结 构 型 式 需 首 先 满 足 工
点、 设计要 点 。
关 键词 : 桥梁 ; 设 计原 则 ; 难点 ; 设 汁要 点 中图分 类号 : U 4 4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 1 o 0 9 — 7 7 1 6 ( 2 0 1 4) 一 0 6 — 0 1 5 3 — 0 3
1 工 程 概 况

上海中环线浦东段新建工程总体及立交设计

上海中环线浦东段新建工程总体及立交设计

速度 =5 m h 0k / 。平行 式 主线 匝道 / 4 m h 立交 3 0k / ; =
工程的工程范围内全线共设置全互通立交 4座 , 均为 枢纽型全互通立交 ( 阳路 、 济 杨高路 、 山路和申江路 罗 立交 ) 见 图 1 。此外 , ( ) 全线还设置菱形立交 4组 , 分 别为上南路 、 锦绣路、 沪南公路和金科路。
2 第 期 0 年 5 1 1
高架快速路 , 随后 主线一 直 以高架形 式行 进至工 程
终点。
济 阳路 节 点转 至外 环 线 后 出城 , 因此 本 节 点 东 一 南 、
北一南方向需强化 ; 徐家汇地区的拥堵 , 也促使 了大 量二次过江的中距离交通的产生 , 因此本节点西一北
线 之 间 , 1条 集 散 市 区交 通 的 全 封 闭 环 线 快 速 路 。 是 它 具 有 分 流 内环线 、 流 部 分 外 环 线 交 通 流量 , 轻 引 减 中心城 区路 网 的交 通 压 力 , 衡 路 网 流 量 的 重 要 功 均
能 。它是用 以解 决城 市 副 中心之 间的 快 速交 通 , 到 起
图 1 中环线浦东段 ( 中路越江隧道一 申江路 ) 上 新 建 工 程 地 理 位 置 图
中心城交通的保护壳作用 。 中环线 浦 东 段 ( 中路 越 江 隧 道一 申江 路 ) 建 上 新 工程起点与上中路越江隧道终点相接 ; 工程终点至 申
江路 , 包括 申江 路 立 交 。在 申江 路 立 交 范 围 内 , 环 中 线浦 东段 由南 段 的东西 走 向折 向东 段 的南 北走 向 , 北 端接 中环 线东 段 , 端接 浦东 国际机场 北通 道 。 东 中环 线浦 东 段 ( 中路 越 江 隧 道一 申江 路 ) 建 上 新

中环线浦东段

中环线浦东段

中环线浦东段1. 引言中环线是上海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行优化的重要项目之一。

中环线浦东段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连接了上海市的核心商业区陆家嘴与浦东地区的其他重要区域。

本文将介绍中环线浦东段的规划、建设和现有运营情况,并分析其对浦东地区的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规划和设计中环线浦东段的规划和设计是基于对浦东地区交通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而进行的。

规划部门在考虑了人口密度、商业区位分布、交通流量等因素后,确定了中环线浦东段的基本走向和站点设置。

中环线浦东段的设计目标是提供高效、快速、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并促进浦东地区的交通互联互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环线浦东段采用了地下隧道的方式建设,并配备了先进的列车、信号和通信设备。

3. 建设与进展中环线浦东段的建设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目前,中环线浦东段已经完成了一些重要的建设工作。

首先,建设者充分利用现有的地下空间,进行了复杂的地质勘探和设计方案研究。

随后,他们开始挖掘隧道,并逐渐完成了隧道的建设。

同时,他们还进行了站点的建设和线路的铺设。

目前,中环线浦东段已经进入了测试和调试阶段。

4. 运营与服务预计中环线浦东段的运营将大大改善浦东地区的交通状况。

无论是居民还是商务人士,都将受益于这一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

中环线浦东段将提供快速、稳定且便捷的交通服务,缩短居民和商务人士的出行时间,减少拥堵和碳排放。

中环线浦东段的列车将采用先进的列车控制技术和安全措施,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中环线浦东段还将提供多种服务,如WIFI覆盖、自动售票机、无障碍设施等,以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5. 交通与经济影响中环线浦东段的建设对浦东地区的交通和经济发展将产生显著的影响。

首先,中环线浦东段将提高浦东地区的交通便利度,促进居民和商务人士的流动。

这将有助于加快浦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商业机会。

其次,中环线浦东段的建设将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上海五角场环岛下沉式广场景观设计

上海五角场环岛下沉式广场景观设计

上海五角场环岛下沉式广场景观设计摘要:环岛下沉式广场是中环线五角场立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轮廓为椭圆形,长轴100m,短轴80m,广场地坪标高0.20m,环岛路面标高4.10m。

广场设有5条通道与环岛周边地下商场相连接,每条通道均设有无障碍升降电梯与上、下行自动扶梯。

1 项目背景江湾五角场是上海市规划定位的城市副中心、市级商业中心和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其功能是以杨浦大学城公共活动为特色,融商业、金融、办公、文化、体育、高科技研发及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辐射杨浦及周边区域,服务人口200多万。

江湾五角场位于1929年《上海大都市计划》的市政府所在区域,据“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该地区属于江湾风貌保护区。

环岛下沉式广场是中环线五角场立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轮廓为椭圆形,长轴100m,短轴80m,广场地坪标高0.20m,环岛路面标高4.10m。

广场设有5条通道与环岛周边地下商场相连接,每条通道均设有无障碍升降电梯与上、下行自动扶梯。

中环主线的邯郸路——翔殷路跨线从广场北部上空通过,与地面净空为7m,并有四个桥墩落于广场北侧,该跨线桥为双向8车道,横断面宽度30.5m。

下沉式广场地下为连接黄兴路、凇沪路的地道,布置为双向四车道。

环岛地面为机动车专用道,计算行车速度达35km/h。

2 设计思路2003年6月受五角场开发办公室的邀请,我们开始上海五角场环岛下沉式广场景观设计,对方最初的意图是想在下沉广场中做一个雕塑,也就是通常意义的那种类型。

设计前期工作小组对五角场以及杨浦区的历史、城市现状、未来发展等方面作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同时比较徐家汇城市副中心的现状,并分析五角场作为上海第二个城市副中心的优势与劣势。

我们认为过去的杨浦区是传统工业为主的老城区,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城市的功能产业结构和生活质量发生巨大的转换,由此引发了整个区域的再城市化,而五角场开发是杨浦区再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城市下穿地道工程设计

城市下穿地道工程设计

城市下穿地道工程设计
李国英;尚书侠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07(033)022
【摘要】就太原市机场大道工程马练营路下穿立交地道工程设计,对其总体设计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主要结构的设计,从计算模型、结构计算及纵向受力分析三方面对地道结构进行了分析,城市下穿地道工程解决了干路交叉问题,拓宽了城市道路立交思路.
【总页数】2页(P283-284)
【作者】李国英;尚书侠
【作者单位】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2;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91
【相关文献】
1.城市交通下穿地道短工期的集水明排与降水井的综合施工降水技术应用 [J], 商志辉;骆发江;李鹏;周林;李进利;王震;李艳
2.城市下穿地道工程设计 [J], 白君魁
3.复杂环境下城市下穿地道的跳仓法施工技术 [J], 殷雄;师学腾;骆发江;李鹏;王震;王辉;商志辉;韩辉
4.复杂地基条件下建筑与城市地道一体式工程经验实例与分析——以韩城市桢洲
大街下穿地道工程为例 [J], 顾旭卿
5.复杂地基条件下建筑与城市地道一体式工程经验实例与分析
——以韩城市桢洲大街下穿地道工程为例 [J], 顾旭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车站环路工程地下通道设计实例

某车站环路工程地下通道设计实例
三种截面形式:U 槽段;暗埋段;暗埋工字梁段。 2.2.1 U 槽段
标准 U 槽段采用 U 形槽结构段,地道单孔净 宽 13.5 m,侧墙厚 1.1 m,底板厚 1.2 m,设置 2%横 坡。横断面布置为 1.1 m(侧墙)+0.25 m(装饰层)+ 0.75 m(检修道)+12.5 m(机动车道)+2.5 m(中央 分隔 带)+12 .5 m(机动 车道)+0 .25 m(装 饰层)+ 0.75 m(检修道)+1.1m(侧墙)=31.7 m(见图 3)。
1 工程概况
某车站广场及配套路网工程位于某大街东段 现状某火车站东侧(见图 1)。工程的主要设计内容 如下:
(1)配套路网及送客平台。环线道路、高架送 客平台、接送客上下匝道、广场相接道路及地道 等,环线道路起终点均位于下穿铁路通道,道路及 桥梁总长 2.512 km。
(2)地下车库。占地面积约 305 100m2,地下一
图 3 U 槽标准段横断面图(单位:mm)
2.2.2 暗埋段 标准暗埋段采用单箱双室断面,底板及顶板
厚 1.1 m,侧墙厚 1.0 m,隔墙厚 1.0 m,结构外部尺 寸为 31.5 m×7.7 m,设置 2%横坡。横断面布置为 1 m(侧墙)+0.25 m(装饰层)+0.75 m(检修道)+12.5 m (机动车道)+0.6 m(装饰层)+0.8 m(隔墙)+0.6 m (装饰层)+12.5 m(机动车道)+0.75 m(检修道)+ 0.25 m(装饰层)+1.2 m(侧墙)=31.9 m(见图 4)。 2.2.3 暗埋工字梁段
收稿日期:2018-12-12 作者简介:高松(1984—),男,学士,工程师,从事地下结构工程 设计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环线论文集 中国市盏Z狸 CHINA MUNICIPAL ENGINEE砌NG ・设计与研究篇 

中环线邯郸路地道工程设计 李明娟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200092) 

摘要:邯郸路地道工程两侧是著名学府复旦大学的南北校园。通过对地面、高架和地匝工程方案的比选,确定中环线 主线采用长暗埋段、暗埋开孔段、长暗埋段的三段形式,有效解决地道长度过长带来的通风、消防问题。可供今后快 速路中地道布置设计时借鉴。 关键词:地道;设计;敞开段;暗埋段;中环线(浦西段);快速路; 中图分类号t U4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55(20o7)S1—0034—02 

中环线邯郸路地道工程是中环线北段(汶水 路一邯郸路一翔殷路)路段中重要节点之一。邯郸 路两侧主要是中国著名学府复旦大学的南北校园。 北校园主要承担教育学习,而南校园主要承担生活 休息,所以两侧的人流、自行车流相当频繁,存在 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在规划设计中环线时,为 了使工程方案既能满足交通功能,又能促进复旦大 学的校园发展,采用了分层次解决主次交通问题。 第一层次为过境、快速交通,采用地道形式穿 越复旦大学;第二层次为区域、地方交通,采用地 面道路进行沟通;第三层次为人、非机动车,采用 人行横道线、人行信号灯、非机动车专用道等方式 进行联系。 1 方案比选 从2001年起,为了充分保留复旦大学现有及将 来的校园风貌,对中环线主线穿越复旦大学南北校 园进行了多方案比选。主要进行了地面、高架、地 道3种断面形式的比较。综合交通功能、环境、经 济、实施难度、周边路网结合等因素,中环线主线 地道形式作为中环线邯郸路推荐实施方案,并与五 角场立交进行专题整合研究。为了保持中环线主线8 车道连续,匝道布设位置则充分利用“国定路一国 和路一政通路”保护壳,出中环线(五角场地区) 的匝道布设在国定路西侧,进中环线的匝道布设在 国和路上。 1.1 地面方案 中环线经大柏树立交预留的“直行通道结构”, 在松花江路口以西落地,复旦大学区段道路采用“地 面快速路+两侧辅道”的全地面断面形式。地面快速 收稿日期:2007—05—15 路供过境车辆行驶,两侧辅道供区域交通和非机动车 辆行驶,地面快速路过国定路路口以东接五角场立交 跨线桥。地面快速路在松花江路西侧和国定路东侧设 出人口,与地面辅道连通。该方案优点是:施工方 便,工程投资少,市政管线布设容易。缺点是:道路 用地大,宽度需要67 rn,而邯郸路(复旦大学区段) 规划的红线为50 rn,存在土地征用和补偿问题,动 迁难;南北交通切断,影响五角场的区域交通通行, 松花江路和国定路需增设南北向跨线桥;复旦大学南 北向车辆联系需通过两端立交高架下的净空预留处调 头转向,绕行距离长,且道路断面宽,给自行车和行 人穿越马路带来困难。此方案实施难度较大。 1.2高架方案 两端与大柏树立交和五角场立交跨线桥直接衔 接。高架道路在松花江路西侧和国定路东西侧各设 

一对上下匝道,满足交通出行需求;在复旦区段高 架桥标高可以尽量抬高,创造宽敞的视觉效果,避 免压抑感,桥梁的外形与周围环境尽可能协调。 该方案优点是对解决交通最有利,道路红线、管 线布置都能满足工程要求,工程投资也省;缺点是对 维护复旦大学的人文景观和校园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1.3地道方案 中环线邯郸路快速系统8车道西接大柏树高架, 汶水路高架过大柏树落地后,经一段地面道路(松 花江路交叉口处)在邯郸路桥(合流污水一期总管) 东侧主线8车道开始人地,在国权路西侧主线以总 净宽32.5 rn的地道(8车道)形式穿越复旦大学校 区后,与五角场立交的跨线桥相连。同时在国定路 西侧设置一单车道出匝道,连接五角场立交“保护 壳”——国定路。邯郸路地面道路为双向4车道, 总宽为15 rn,两侧人行道为4~7 rn,考虑行人与非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审圈希政互狸 李明娟:中环线邯郸路地道工程设计 中环线论文集 机动车(复旦大学段)通行。标准横断面见图1。 , 50.0 七 6.75二二_l J_]5 .0二二二二1 4.25二 7 .0 1 。

人行道 绿化带机动行道 绿化带 。^徇苴 

图1 地道方案标准横断面(m) 从国权路至国定路,如采用全地道形式穿越, 长度约为760 m。760 m长度的地道,将带来通风、 消防、造价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减少或缩短地道暗 埋段长度,是本工程的一个关键难点。在方案中考 虑将整个地道切分成2个完全暗埋地道段与1个敞 开地道段,而且地道暗埋长度不应大于4O0 m。具 体为:复旦大学主校园区段(约335 in),考虑设置 暗埋段地道,国定路路口区域设置(约225 in)暗埋 段地道;剩下约200 in长度,设置敞开式地道(开 孑L)。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地道暗埋段长度过长带来的 种种弊端,使地道通风形成点式或线式开口排放的 特殊模式。地道内废气排放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 级标准要求,并有利于火灾时的排烟及救援。 该方案对复旦大学的人文景观和校园环境影响 最小,交通安全较好;缺点是造价较高,道路红线 内管线布置较为困难。 3种方案在交通功能、规划用地、城市景观、工 程技术难度、施工难度、工程造价等方面,均有所 差异(见表1)。地面方案明显差于高架、地道方案; 而高架方案与地道方案各有千秋,经与复旦大学协 商后推荐地道方案作为实施方案。 表1方案功能比较表 交通 规划 环境 工程 实施 校园 交通 建筑 方案 功能 用地 影响 造价 难度 影响 安全 影响 

地面 方案 较差 大 较差 低 小 大 差 大 

高架 方案 较好 小 差 较高 较小 较大 好 较小 

地道 较好 较大 好 高 较大 小 好 较大 方案 

2设计方案 邯郸路地道工程包括邯郸路地道和地面道路。邯 郸路地道是中环线主线,西接大柏树高架,东接五角 

场立交(邯郸路一翔殷路跨线桥),按城市快速路标 准设计,8车道,设计车速8O km/h。地道匝道设在国 顺路以东19 in处暗埋开孔处与国定路地面道路相接, 单车道,设计车速40 km/h;邯郸路地面道路为4-9 车道,设计车速50 km/h。工程范围内共与5条道路 相交,由西向东分别为国权路、国年路、国顺路、国 达路、国定路,其中与国定路为十字交叉,余均为丁 字路口。国权路以西规划红线宽为60 in,国权路与国 定路间规划红线宽为50 in,国定路以东规划红线宽为 62.1 in。国权路、国顺路辟为单向交通,国权路为由 北向南,国顺路为由南向北,组成一对单向交通;国 年路辟成行人和非机动车专用道路、国达路禁止左 转,实行右进右出;国定路是五角场环岛的交通保护 壳,主要供社会车辆通行,维持双向车道通行,起分 流交通、减轻邯郸路地面交通压力的作用。 结合国顺路和国权路的丁字路口和国定路的渠化 设计,恰当地布置过邯郸路的人行横道,从而保证行 人过街的安全、舒适和便捷,尽可能做到人机分离、 分流,尽量做到设施保证、无障碍设计,真正体现以 人为本。 平面线形在规划中心线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保 留了复旦大学校园内的燕园及百年古树。设有上匝道 的横断面采用不对称布置。主线纵断面设计控制点主 要有三处,一是邯郸路桥东侧的桥面标高;二是在国 权路路口要完成人地,路口的地面标高;三是国定路 路口的地面标高。地道暗埋段平均覆土考虑1.5 in以 上,以便于管线布置与绿化种植。最大纵坡小于5%。 地面道路纵断面维持现状,标高控制在4.O0 in左右。 地道断面布置:行车道宽度2x3.5 m+2 ̄3.25 in, 行车道高度4.5 in,路缘带宽度两侧均为O.5 in,余宽 均为O.25 in。道路内侧利用余宽的空间设置斜面型防 撞侧石,外侧配合O.75 in的检修道(含余宽O.25 in) 设置成竖直面防撞侧石。为道路排水需要,路面需设 置单面横坡,横向坡度1.5%,地道净高4.5 in。 地道内主要运营设备有:给排水管、消防箱、照 明灯具、配电箱、车道信号、监控报警设备(如电话 箱、扬声器、电视监控摄像机、CO—VI仪等)以及各 种电缆等。其中各种设备箱布置在地道内两侧钢筋混 凝土内衬预留孑L洞内。电力电缆、预留通信信号电缆 布置在地道结构顶及侧墙的装修层内,消火栓总管布 置在检修道下预留槽内,地道内排水管在结构底板以 下地层中预埋,以引入地道泵房内。其余设备均根据 设备安装、使用、维护要求布置在地道顶部。 (下转第38页) 

3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圊希政互程 陈雍春:中环线大柏树立交工程设计 中环线论文集 ∞ 81n\ 2 皿 I 帅c《 雨 -\ I 

譬 曲阳路合计:8 27l pcu/h 图6汶水路一大柏树地面2025年高峰小时交通流量流向图 路一邯郸路和逸仙路一曲阳路作为十字路口,解决 中环主线地面道路的直行车流为主,将汶水路上的 进口车流转移到中山北一路上。另外将中山北一路 出口流量先移到汶水路再转到中山北一路,这样成 功将一个五路交叉口转换成一个十字交叉路口和一 个丁字路口,事先把其中两条路进口流量合流一股 流量进入交叉口,把两股出口流量合流一股流量出 交叉口,避免所有交通流量在一个路口分解,有效 

分担路口压力,成功解决五路交叉口的交通复杂性。 5结语 进行大型复杂立交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立交交通功能。城市大型立交是不是一定要 做成大而全的形式?层数越多越好?立交建设是为 交通服务的,怎么使交通运行更合理、更安全、更 便利,才是立交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有时候简 洁明快的立交形式运行效果反而更好。 2)立交层次布置及整体高程控制。立交的层次 布置在立交的整体设计中非常关键。好的立交设计 层次布置比较合理,转向匝道布置在较高一层,匝 道相对较窄,桥梁结构形式可以做得轻巧一些,并 且匝道设计标准相对主线要低,线位布置更灵活, 也可以使整个立交造型显得更流畅。 3)立交设计要以人为本。立交建成后是为人们 交通出行服务的,既要考虑行人过街的便利,又要 考虑车辆运行的安全、快捷、顺畅。道路线形设计 要考虑平纵结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 较高的技术标准,使行车更平稳舒适。 

(上接第35页) 为保证地道内各种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营不受 影响,在地道外侧考虑设置0.75 m宽的检修道(含 余宽0.25 m)进行日常巡视和维护。 隧道进行装修,主要目的是提供舒适、美观的 行车环境。顶部装修要求具有防水、防火、吸收噪 声的功能,装修层厚度为3~5 cm。 3工程特点 1)地道设计方案通过主线地道、国定路西侧匝 道及地面道路合理交通组织,分层次解决了中环线 复曼大学段快速交通、区域交通和人与非机动车通 行问题.同时在工程结构上(暗埋开孔)考虑了近、 远期结合,为解决远期交通瓶颈预留了条件。通过 设置200 m暗埋开孔的地道结毒句,将760 m长全暗 埋地道划分为三段:335 m长暗埋段、200 m暗埋开 孔段、225 m长暗埋段,有效解决了地道过长带来的 通风、消防问题。 2)将原坞式加桥式结构进行了调整,实施了暗埋 开孔的结构。由于暗埋开孔结构的横梁、侧墙的设置 使整个结构变成稳定的超静定结构,增加了结构的安 全度、可靠性和行车的舒适度。在暗埋开孔结构的U 型顶板上有一定厚度的覆土,可以解决电力、电信排 管管位问题。在暗埋开孔结构的横梁、u型顶板及侧 墙上,适当配置绿化可充分美化复旦大学校前环境。 3)根据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合理确定工程沿线 快速路与辅道或地面道路设置控制性出入的位置, 并进行出入口和区域路网的交通组织设计,保证快 速路的交通畅通。与本工程范围内相交道路共有5 条,路口相距最大为215.57 m,最小仅为101.56 m, 平均相距只有164.06 m。结合复旦大学校园规划和 上海市路网规划,国权路、国顺路辟为单向交通; 国年路辟成行人和非机动车专用道路;国达路禁止 左转,实行右进右出;国定路是五角场环岛的交通 保护壳,主要供社会车辆通行,维持双向车道通行, 起分流交通、减轻邯郸路地面交通压力的作用。邯 郸路地道主线上匝道设在国顺路以西处敞开段。 4)利用邯郸路地道与东面的五角场立交高架之 间的地面有利地形,在两侧之问设了一对移动门, 在紧急情况及消防需要时,便于中环上的车辆从移 动门处驶入地面辅道,确保车辆及人员的安全。 4结语 该地道已建成通车,完全能满足巾环线的交通 需求,又避免大量的主流交通划复旦大学校园的干 扰。从景观上与校园环境能很好地协调,并减少了 噪声对校园的影响。这种地道布置形式对今后快速 路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