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业45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课件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课件
地方文化特色 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
旅游是人与自然及历史的交
【旅游业】
为旅行、观光、游览服 务的综合性行业 投资少,见效快,收入 高。被称为“无烟工业”
流,是一种享受人生的品赏
和体验。是现代人一种健康、 高尚的生活方式
展 历 史 和 丰 富 ︑ 独 特 的 文 化 内 涵
形 成 的 ︐ 体 现 了 不 同 地 区 人 类 的 发
是 在 当 地 自 然 环 境 基 础 上 长 期 发 展
地 方 文 化 特 色
一 般 指 与 特 定 区 域 相 联 系 的 文 化
地 方 文 化
富 的 总 和
程 中 创 造 出 来 的 所 有 物 质 和 精 神 财
广 义 的 文 化 就 是 人 类 在 社 会 发 展 过
文 化
风土 民俗 工艺 特产 风味 佳肴
适度开发,协调好文化保护和资源的关系
坚决抵制下列行为
对地 旅方 游文 的化 影特 响色
路 南 石 林
古代文化 艺术宝藏
万 里 长 城
布 达 拉 宫
苏 州 园 林
秦 兵 马 俑
北 京 故 宫
北 京 天 坛
颐 和 园
平 遥 古 城
龙 门 石 窟
莫 高 窟
革命纪念地
井 冈 山
八 一 起 义 总 指 挥 部
辛 亥 革 纪 命 念 武 馆 昌 起 义
遵 义 会 议 旧 址
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示意图 (未包括港澳台数据)
旅如 游何 业保 的护 可地 持方 续文 发化 展︐ ︖促 进
北京故宫博物院持续 客流高峰,截至 2012年 10 月 2 日 16 时,参观人数达 18.2 万人次,创单日历史 新高。 长此以往,会给故宫 带来什么影响?你能想到 哪些好的解决方案呢?

2016春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5.2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素材-安岳石刻.ppt

2016春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5.2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素材-安岳石刻.ppt
安岳石刻
安岳,“中国柠檬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石刻艺 术)”、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得天 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安岳成为川东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安岳古属普州,因治所成建于铁峰山上,取“安居于山岳之上” 之义而得名。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东邻重庆,南接内江,西临资阳, 北接遂宁,是成都至重庆、南充至宜宾的捷径交点。国道319和省 道206线呈十字交叉贯穿全境。安岳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年 平均气温17.4℃,冬暖春早,夏热多雨,雨量充沛,生态良好,全 县森林覆盖率达35%。 安岳石刻石窟身处美丽的自然山、水、森林植被之中,景区 内溪谷纵横、湖泊众多、森林幽静、田园优美。安岳石刻上承敦煌、 下启大足,史溯源于东汉,兴于唐,盛于宋,题材融合佛、儒、道, 时间纵贯千余载。石刻内容丰富、规模宏大、艺术精湛,以“古、 多、精、美”著称于世,被誉为 “我国古代雕刻又一伟大宝库”。 现有历代摩崖造像10余万尊,盛唐石窟佛经40余万字,毗卢洞、卧 佛院、圆觉洞、千佛寨、华严洞、玄妙观、茗山寺、孔雀洞等国家 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木门寺国家级古建筑1处,省、市、县级文物 保护单位48处,是石刻旅游的理想目的地。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省资阳 市安岳县石羊镇箱盖山上,距石羊镇6公里, 安岳县城56公里,重庆市大足县30余公里。 华严洞建造于宋代,是集石刻文化与自然景 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 华严洞石窟约700立方米,华严洞造像, 以密宗为主,是释、道、儒同窟造像,题材 达39种。其布局严谨,造型奇妙,动静结合, 虚实得体,采光科学,殿堂似的石窟灿烂辉 煌,气韵生动,在中国石窟造像中独树一帜, 是北宋石刻艺术精品,是安岳石刻旅游区造 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较完好的洞窟。
木 门 寺
位于安岳县双龙街乡孔雀村孔雀寺岩壁间,与茗山寺景区相 邻,距县城60公里。这里沟深岩险,绿树成荫,是远近闻名 的避暑胜地。明代隆庆四年(1750)僧崇智在此建寺。因先 人刻有孔雀明王,故命名为孔雀寺。其洞依岩而凿,高4.7米, 宽4.3米,进深2.7米。有大小龛窟8个,造像75尊,碑刻题记 6处,集中刻于孔雀洞、三佛洞、阿弥陀佛洞、观音经变龛 和地狱变龛内。此处造像开创于北宋,最引人注目的是孔雀 明王造像,龛正中刻一立体全身孔雀,高2.3米,其上趺坐一 个四臂之孔雀明王,头戴化佛宝冠,胸饰璎珞,身著双领下 垂大衣,左手执莲蕾,左下手捧蟠桃,右手握雀羽,右下手 托贝叶经。秀丽大方,造姿优雅,保存完好,晚唐经目石塔, 高12米,8方3层,浮雕小佛像24尊,共刻佛名经目144部。 该洞构思别致,造型奇妙,具有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孔雀 洞后山顶上,有一唐代高台座经目石塔,高15米,8方3层, 浮雕小佛像24尊,该塔古朴秀丽,保护完好,在四川省石塔 中属罕见。

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教案

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教案

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第一节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p36 —p41、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1、饰成2、饮食文化①烹调技术技法多样:讲究用料,讲究刀工,讲究调味,重火候。

(烹调技法如煮、蒸、烤、炒、烧、炖、炸、熘、卤、腌、涮、煎、爆、焖、熏等。

刀工有直刀、片刀、坡刀、花刀等多种方法。

)②名字新奇,耐人寻味:“紫龙脱袍”、“霸王别姬”③八大菜系:山东菜系、四川菜系、江苏菜系、浙江菜系、广东菜系、福建菜系、湖南菜系、安徽菜系等。

④川菜:以麻辣、厚味著称。

(防湿作用)川菜名肴,如“鱼香肉丝” 、“宫爆鸡丁”、“麻婆豆腐”等。

二、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1、地方文化的起源和兴衰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首先,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生物等自然因素是地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其次,各种自然因素,常常成为地方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由于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2、气候影响当地房屋的建筑形式4、服饰的基本功能抵御寒暑、减少日晒、遮挡风雨、防止蚊虫叮咬等。

自然坏境影响人们的服饰。

3、地形对各地的民居等地方文化影响也非常大。

女口:贵州和湘西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山区,因而顺山势盖起吊脚楼;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住房布局较为规则,且多院落,如四合院。

4、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生物资源,为建筑材料提供物质保证。

例如:山区人民充分利用岩石资源,多建筑石屋;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建造窑洞;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利用当地出产的竹木,建造竹楼;西北地区的人们则将黄土直接夯筑成墙,建造房屋。

第二节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p42 —p47一、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1、地方文化特色是在当地自然环境基础上长期发展形成的,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历史及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

2、包括历史文物、文化遗迹、古典建筑、文化艺术、风土民俗、工艺特色、风味佳肴等。

3、到2007年7月,中国已有35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三。

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复习资料(中图版七年级下)doc

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复习资料(中图版七年级下)doc

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第一节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p36—p41一、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1、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

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是最具吸引力、最有魅力的旅游资源。

2、居住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需要。

目的就是适应自然环境,避免受到不利自然条件,如洪水、寒冷等的干扰和损害,以保证人身安全与健康。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无论造型、结构,还是材料、功能,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3、服饰是人们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产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服饰①烹调技术技法多样:讲究用料,讲究刀工,讲究调味,重火候。

(烹调技法如煮、蒸、烤、炒、烧、炖、炸、熘、卤、腌、涮、煎、爆、焖、熏等。

刀工有直刀、片刀、坡刀、花刀等多种方法。

)②名字新奇,耐人寻味:“紫龙脱袍”、“霸王别姬”③八大菜系:山东菜系、四川菜系、江苏菜系、浙江菜系、广东菜系、福建菜系、湖南菜系、安徽菜系等。

④川菜:以麻辣、厚味著称。

(防湿作用)川菜名肴,如“鱼香肉丝”、“宫爆鸡丁”、“麻婆豆腐”等。

二、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1、地方文化的起源和兴衰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首先,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生物等自然因素是地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其次,各种自然因素,常常成为地方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由于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4、服饰的基本功能抵御寒暑、减少日晒、遮挡风雨、防止蚊虫叮咬等。

自然坏境影响人们的服饰。

5、地形对各地的民居等地方文化影响也非常大。

如:贵州和湘西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山区,因而顺山势盖起吊脚楼;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住房布局较为规则,且多院落,如四合院。

6、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生物资源,为建筑材料提供物质保证。

例如:山区人民充分利用岩石资源,多建筑石屋;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建造窑洞;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利用当地出产的竹木,建造竹楼;西北地区的人们则将黄土直接夯筑成墙,建造房屋。

七年级地理下第六章 中国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第一节 地方文化特色

七年级地理下第六章 中国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第一节 地方文化特色
——地方文化特色之旅
文化: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
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尝一尝特色美食
为什么重庆在炎热的夏季也非 常喜欢吃火锅?
重庆
任务卡 一
① 重庆、北京、云南火锅的主要食材? ② 重庆、北京、云南的地形类型? ③ 当地的地形与食材之间的关系?
饮食与自然环境
影响
习惯
自然环境 适应 饮食 食材
真诚是一盏夜幕下的路灯,让行人因它照亮夜色而增添一份夜行的信心。生活中每一回真诚的履践,都会令我们不由自主地萌发对自己心灵 的感动。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认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沉默不是简单地指一味不说话,沉不住气的人容易失败,适时的沉默是一种智慧一种技巧一种优势在握的心态。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道德修养能达到的最高价段,是认识到我们应该控制我们的思想。--达尔文 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口味
住一住特色民居
蒙古包 吊脚楼
四合院 窑洞
任务卡 二
结合P25页“读一读”和以前的知 识谈谈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民居 样式 材料 结构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民居与自然环境 材料 影响
自然环境 适应 民居 结构 样式
穿一穿特色服饰
找相同
傣族
苗族
彝族
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与气候
气温高、空气潮湿—— 衣料较薄、多为棉质或丝质 无领、短小、轻便 女子穿裙、男子裤桶宽且短 脚穿单鞋

(精品)介绍各地文旅局旅游胜地的独特魅力ppt模板

(精品)介绍各地文旅局旅游胜地的独特魅力ppt模板
▪ 文旅局对旅游胜地投资,助力美丽景区建设。
06
文旅局对旅游胜地的未来展望
▪ 旅游胜地未来展望:文化与旅游融合,打造更具魅 力的人文景区。
目录
Content
01
各地文旅局旅游胜 地的特色 Nhomakorabea地方特色的融合
深度挖掘各地文旅局旅游胜地的独特性
各地文旅局需要深入研究旅游胜地的文化背景和历史 渊源,通过独特的旅游产品、线路和活动,展现每个 胜地的独特魅力,满足游客对于旅游体验的个性化需 求。
挖掘地方文化特色
文旅局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内涵,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 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提 高了旅游品质。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各地文旅局注重旅游服务的提 升,通过规范行业管理,提高 从业人员素质,为游客提供更 优质的服务。
促进旅游产业创新
文旅局鼓励旅游产业创新,支 持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推动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旅游业 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旅游胜地营销策略的制定
当地文旅特色
文旅挖掘
历史人物
特色节日
地方文化
经济发展
传统文化 旅游线路 旅游收入
传统工艺 深度体验 相关产业
03
文旅局对旅游胜地 的管理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文旅局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各地文旅局通过推广当地旅游 资源,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了 大量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 展。
2.文旅局应打造独特品牌
独特的品牌是吸引游客的关键。比如,上海迪士尼乐园,以“梦幻”为核心,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主题公园。
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的打造
1.挖掘当地文化特色
各地文旅局应深入挖掘旅游胜地的独特文化特色,如历史、民俗、美食等,提升旅游体 验的独特性和吸引力。据统计,文化旅游已成为全球旅游市场的重要部分,占比超过 20%。

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人口分布
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其中,黑河-腾冲线东南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北部地区人口 少(稀疏)。
民族构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 约占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占比较小。
中国的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中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地 区)、县(市、自治县)三级行政区划。
融入旅游产品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地方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意义
03
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内涵,提
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06
第六章: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01
02
03
04
空气污染
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尤 其是在大城市和工业区,污染 物排放量很高,导致雾霾、酸 雨等环境问题。
感谢聆听
自然景观
中国的自然景观壮丽多彩,包括雄伟的山脉、秀美的溪流、 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等。这些景观为旅游业和生态保护 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自然资源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 能源以及稀土元素等重要矿产资源。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 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为国内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重 要支撑。
加强城市产业规划和发 展,打造产业集聚区, 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
05
第五章:中国的地方文化与旅游
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与发展
80%
地方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地方文化是指一定地理环境下形 成的独特文化形态,包括历史、 民俗、语言、艺术等方面。
100%
地方文化的多样性成因
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社会经济 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地方文化的 多样性。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发展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发展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发展地方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它是历史、地理、民族、风俗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地方文化特色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地方文化特色发挥到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地方文化特色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这些特色可以是传统的民俗风情、历史古迹、地方美食等等。

这些独特的文化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兴趣和好奇心,成为他们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

例如,中国的西安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兵马俑而闻名于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参观。

地方文化特色不仅可以吸引游客,还可以为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纪念品、品尝当地美食、住宿等等,这些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地方文化特色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形象。

旅游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每个地方都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而地方文化特色正是吸引游客的一种有效方式。

当一个地方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时,游客会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增加他们前往该地旅游的意愿。

同时,地方文化特色也可以帮助一个地方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

例如,意大利的威尼斯以其独特的水城文化而闻名于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地方文化特色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形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然而,要将地方文化特色发挥到旅游业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关键。

地方文化特色是一个地方的独特资源,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地方文化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特色,需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地方文化特色的研究和挖掘,将其传承给后代。

其次,要将地方文化特色发挥到旅游业中,需要注重创新和差异化发展。

地方文化特色的发挥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传统的风俗和历史古迹,还需要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中注入创新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