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元典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笔谈)——《礼记》导读与文化素质教育

什么 ? 目的确 定 了 , 哪些篇 章 , 讲 怎么讲 的问题也 就
此《 记 》 礼 一书 的 内容也 就 十 分庞 杂 , 涵 盖 的有 关 所
收 稿 日期 : 2 0 0 8—0 3—0 2
好解 决 了 。笔 者 曾在 《 记译 注 》 卷 首 的《 礼 ① 礼记 简
作者 简 介 : 杨 天 字 ( 9 3 ) 男 , 徽 安 庆 人 , 州 大学 历史 学 院 教 授 , 士 生 导 师 ; 星 光 ( 97 ) 男 , 南 获 嘉 人 , 州 大 学 历 史 学 14 一 , 安 郑 博 王 15 一 , 河 郑 院教 授 , 历史 学博 士 , 士 生导 师 ; 延 胜 ( 92 ), , 南 南 阳 人 , 州 大 学 历 史 学 院 副 教 授 , 史 学 博 士 , 士 生 导 师 ; 保 国 ( 95 ) 博 袁 17 一 男 河 郑 历 硕 王 16 一 , 男 , 南邓 州 人 , 州 大 学 文 学 院 副教 授 , 史 学 博 士 , 士 生 导 师 , 东 大 学 文 学 与 新 闻 传 播 学 院 博 士后 。 河 郑 历 硕 山
杨 天 宇
( 州 大 学 历 史 学 院 , 南郑 州 ,50 2 郑 河 405)
《 记》, 礼 又称 《 戴 礼 记 》 凡 4 小 , 9篇 , 中 国古 是 代 的一部 礼学 文献 汇 编 , 是 中 国古 代 礼 文化 的基 也 础 文献 之一 , 同《 它 周礼 》 《 、 仪礼 》 一起 , 构成 了人 们 常说 的所 谓 《 三礼 》 。 在 中 国古 代 , 是 一个很 宽 泛 的概念 , 礼 几乎 涉及 到 中 国古代 的政 治 、 济 、 事 、 经 军 外交 、 思想 、 文化 的
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理念 孝

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理念孝导读: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理念,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古人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古人亦曰:“以孝治天下”。
《论语》中对孝的论述达十四次之多,可见古人是非常注重“孝”字和践行孝道的。
今人中亦有注重“孝”字和践行孝道的人,但这种人越来越少。
相反,不孝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给“孝”字帖上了封建思想的标签,便以为自己可以大行其道了。
父母老了,他们不但不行孝道,甚至连赡养老人的义务也不履行,更甚者则把父母赶出家门。
我曾看过中央电视台十二频道的《道德观察》栏目的两期节目,一期讲的是江西省上饶市皂头镇80岁的姬秋香老人被自己的子孙虐待,记者采访时,还在忍受不懂事的重孙子用木棍打,用椅子砸。
另一期讲的是江苏秦邮94岁的高怀山老人在大夏天被儿子赶出了家门。
令人欣喜的是“孝”字并没有被社会遗弃。
昨天,我从《新闻联播》里看到了辽宁沈阳菩遥山墓园推出大型浮雕“二十四孝景观墙”,辽宁沈阳在大力弘扬孝道。
前段时间我还通过网络看到许多地区和部门都在进行“十大孝子评选活动”,并且在回村的路上看到了我市“十大孝子评选活动”的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孝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鉴于此,我认为有必要把《论语》中的“孝”字梳理一下,看看儒家心目中的“孝”究竟是什么样的。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
儒家认为“孝”与“弟”是“仁”的根本。
《论语·学而》第二章就引用了有子的话谈论了这个问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什么是“亲亲”呢?“亲亲”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一个人的身体是父母给的,一个人之所以能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
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导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导读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教材的导读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
一、教材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教材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历史传统、礼仪习俗等。
教材可以选择经典著作、传世之作、古代文化名人的作品等作为教学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匡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材的导读,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心;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析和批评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交流和碰撞;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5.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量能力。
四、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导读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 笔试: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考察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2.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行文化解读、文章写作等,考察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预度、发言质量、合作精神等,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材导读,我们可以匡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经典,被誉为“儒家经典之首”。
这本书记录的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阐述了一系列的道德品格和
行为准则,如诚信、仁爱、勤奋、学习等。
这些价值观影响深远,成为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经典著作。
它被认为是中国
古代政治哲学和教育理论的精髓。
本书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性。
同时,书中还阐述了中国
传统教育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
《易经》:《易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部关于卜筮、哲学和人生观的经典著作。
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传承,而且
包容了中国传统的科学、宗教和文化的精华。
文中的八卦、六爻和六十四
卦都被广泛应用于农事、治国和人生管理等领域,被誉为中国文化最重要
和最深刻的表达之一。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是中国小说史
上的顶峰之一、它以清代中晚期江南贵族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庞大家族中
的人物形象和传统文化的生活场景。
这本小说以其优美的文学风格和深刻
的人生哲学,打动了无数读者,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价值,反映
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艺术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这些经典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
刻影响了华夏子孙的思想和行为。
教育部推荐小学生必读书目

教育部推荐: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一年级:(共6本)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一年级)3、《中华歌谣100首》4、《谜语三百首》5、《少儿十万个为什么》。
6、《安徒生童话》二年级:(共8本)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二年级)3、《101个经典神话故事》(拼音版)4、《成语故事》(拼音版)5、《格林童话》(选读)6、《蓝猫淘气3000问》7、《三字经》(选读)8、《伊索寓言》三年级:(共10本)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三年级)3、《中华美德故事》4、《皮皮鲁传、皮皮西传》5、《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版)6、《中华上下五千年》7、《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8、《安徒生童话》9、《木偶奇遇记》 10、《鲁滨逊漂流记》四年级:(共10本)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四年级)3、《窗边的小豆豆》4、《爱的教育》5、《中国古代寓言故事》6、《神秘岛》7、《五三班的坏小子》 8、《汤姆.索娅历险记》9、《皮皮鲁传、鲁西西传》 10、《克雷洛夫寓言》五年级:(共12本)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五年级)3、《格兰特船长的儿女》4、《西游记》5、《繁星.春水》6、《昆虫记》7、《世界上下五千年》 8、《格列佛游记》9、《上下五千年》或《中国通史》 10、《童年》11、《居里夫人传》 12、《小王子》六年级:(共12本)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六年级)3、《卓娅和舒拉的故事》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6、《水浒传》7、《三国演义》 8、《地球上的红飘带》9、《论语》(选读) 10、《贝多芬传》11、《夏洛的网》 12、《世界上下五千年》选读推荐篇(1~6年级)《长袜子皮皮》、《金拇指》、《白比姆耳朵》、《小鹿班比》、《阿凡提的故事》、《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希腊神话和传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严文井童话》、《阿伯吹童话》、《叶圣陶童话》、《寄小读者》、《洋葱头历险记》、《一千零一夜》、《青鸟》、《吹牛大王历险记》、《金银岛》、《列那狐传奇》、《椰林风声》、《绿野仙踪》、《堂吉珂德》、《丛林历险记》、《神秘花园》、《八十天环球旅行》、《好兵帅克》、《感动小学生的100篇科幻》、《感动小学生的100个人物》、《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三毛流浪记》、《中外历史故事》、《霹雳贝贝》、《哈尔罗杰历险记》、《雾都孤儿》、《汤姆叔叔的小屋》、《五毛钱的愿望》、《斯巴达克思》、《苦儿流浪记》、《发现科学》(系列丛书)、《资治通鉴》、《契珂夫小说选》、《马克.吐温小说选》、《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丘吉尔》、《基督山伯爵》、《永别了!武器》、《威尼斯商人》、《大卫.科波非尔》、《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红头发安妮》、《说岳全传》、《野性的呼唤》、《老人与海》、《小布头奇遇记》、《调皮的日子》、《女生日记》、《非法智慧》(系列)、《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长腿叔叔》、《第十一根红布条》、《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兰色的海豚岛》、《隐身人时间机器》、《五三班的坏小子》、《哈里.波特》(系列)、《美文选读》(系列)、《朝花夕拾》。
《经典常谈》导读

《经典常谈》导读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了解传统文化的来源和基本概念。
2.探究朱自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见解,了解他的思想和人生观。
3.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让他们能够在文化交流中更加自信和自主。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渊源,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
2.探究朱自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见解,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认同。
教学难点:1.对传统文化的把握和理解,让学生能够在文化的层面上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
2.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觉意识,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更好地参与文化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经典文化的图片和音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探究热情。
二、知识讲授(30分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东汉时期由学者许慎编著的一部文字工具书,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说解共用133,441字,原书分为目录一篇和正文14篇。
在四库全书中为经部,是中国现存最早字典。
对汉字的起源、构造和义理作了详尽解释,是中国文字学和文化史研究的重要参考。
《说文解字》始作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前后经历二十余年,至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许慎卧病在床,才由其子许冲进上。
许慎于《说文解字叙》中指出:“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由于古人没有文字,只用结绳等方法来记事,以致“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及至仓颉造字,才使“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然而,随着文字的演变,而时人又“虽有尉律,不课,小学不修,莫达其说久矣。
”,加上假借字的普遍,使许多字已失去了本义,或者出现误用的情况。
高中必修一语文名著导读

高中必修一语文名著导读随着中国语文课程的改革,高中必修一语文名著已成为许多考生努力掌握的重点课题。
现代中国的文学史以及文明的发展,是让普通人更加理解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
以下是中国几大古典名著的导读:《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描写的是唐朝的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在佛教思想、抗金英雄风和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三个俗家好汉,环游西天、取经,除魔夺宝的故事。
《西游记》把唐朝文化融入文学中,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的读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它描写了18世纪中国社会中的家族贵族生活,采用了宋词、古诗两种语言风格,加上略带古风的故事情节。
通过它,我们也可以了解贵族生活在中国早期社会中的状态,它对中国文学史上影响重大,也是考生必读的经典名著。
《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民间传说中最受欢迎的传统故事,它描绘的是农民起义领袖宋江的传奇故事以及他的伙伴们,以及他们英勇抗争的故事。
它弥漫着激情、勇气和正义的精神,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无法实现的梦想,给读者带来了无穷的启发和感染。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史诗小说,它以草剑特节点的叙事方式把三国魏蜀吴时期的战争纷争记录下来,并结合了神话元素,让我们认识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这段历史发生的背景。
《三国演义》也强调了“人谁都有英雄气概”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三国时期更多的英雄形象,对针对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文献的经典,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历史史学家司马迁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史记》以司马迁的思想为主线,把他对古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观察、思考和记录都展现出来,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史前历史,见识到古代思想文化,感受到古代的文明。
以上就是高中必修一语文名著的导读,它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不仅沉淀着历史的文明积淀,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
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影响•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传统文化可以给人们带来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2.1 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2 《道德经》•作者:老子。
•内容:介绍了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和处世之道。
2.3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内容: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主线,描绘了封建社会的生活和人性的复杂性。
2.4 京剧•特点:结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和武术,展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代表作品:《红楼梦》、《霸王别姬》等。
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意义和价值3.1 传承历史文化•经典作品承载着中国古代智慧和思想,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3.2 培养人的情操和审美能力•经典作品通过精妙的艺术表达和丰富的内涵,培养人的情操和审美能力。
3.3 影响社会价值观•传统文化经典推崇的是中庸之道、道德伦理和人文关怀,对于塑造社会价值观具有积极影响。
3.4 传承民族精神•经典作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传统文化经典的当代意义4.1 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2 塑造个体品格•传统文化经典可以培养个体的品格和修养,提高人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4.3 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通过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和传播,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4.4 面向未来的发展•传统文化经典不仅是历史的瑰宝,也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创新和发展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五、结语•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对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珍视和弘扬传统文化经典,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传承和发扬。
总字数:2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养生送死无憾
所重:民食、丧祭。 这句话是说:施政所注意的重点,在民食,人民的生 活;其次丧祭,就是送死。换句话说,政治的重点, 就是养生送死。 宽则得从,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这句话是说:讲礼治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领导所作 所为将诚信,老百姓才能信任你,敏捷聪明,才能够 建功立业,凡事公正、公平,才能让大家心悦诚服。
2005年3月20日
no kid
二、学问与修养
不孝有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出自十三经注疏《孟子•离娄上》,原文
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
为犹告也”。 汉代赵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
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相对的人为政治
孔子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君”:领导人作到自己真正是一个领导人,领导 人 有领导人的道德。 “臣臣”:作干部的有干部的立场,规规矩矩是个好 干 部,好的宰相,好的辅助人。 “父父”:作父亲的是一个父亲,要有一个作父亲的 标 准。 2005年3月20日 “子子”:作儿女要孝顺,尽儿女的本分。
2005年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上古的政治经济 人治法治并重
“上古为政”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 方之政行焉。 此句解之为:对政治权能的分辨,要非常谨慎; 对制度而言,要为政在人,但是制度的发挥也是 非常重要;一个制度、一个法规、一个行政措施, 是没有不变的,要求我们不断的修正不符合时代 规律的制度;才能使制度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并能 够实行。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春秋(前770-前476)
平王东迁
诸侯争霸 春秋五霸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戏诸侯千金买笑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为复国卧薪尝胆 浣纱女大义救国
西施与郑旦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春秋五霸 霸国 齐国 晋国 秦国 楚国 吴国 创业霸主 齐桓公 姜小白 晋文公 姬重耳 秦穆公 嬴任好 楚庄王 芈侣 吴王 阖闾 历时 前720-前750 前760-前510 前750-前770 前790-前690 前690-前510 时间 (年) 40 160 30 110 30
尧曰:咨!尧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 天禄永终。 天之历数 允执其中 天禄永终
天人合 一的气 数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
做坏了不得好 死,做好了上 天给你禄位, 永远有好的结 果。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辨中边论
什么叫“中”?
即为“平”,所谓“水平不流, 人平不语,不平则鸣”,这就要 求我们个人修养,做人处世都应 如此。
宗圣曾子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 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生于公元前505年 (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 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出身没落 贵族家庭,少年就参加农业劳动。后从师孔子, 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积极推行儒家 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并在修身和躬行孝道上 颇有建树。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 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 “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 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 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 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 “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 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 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 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三纲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 从 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 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 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五常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
二、学问与修养
趣看中美文化对比清单
(美国) “我的”,“你的” 的” 享受服务 制服厌恶 东西各就各位 收信人地址在信封下方 底层楼 黑色的葬礼 “你好,走得好吗?” 2005年3月20日 请求批准 制服崇拜 人各就各位 收信人地址在信封上方 一层楼 白色的葬礼 “你好,吃了吗?” (中国 ) “我们的”,“你们
兴灭继绝
2005年3月20日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二 学问与修养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先师孔丘
万世师表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 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儒家 的创始人,他开办教育,并抱经实 济民之志而游说诸侯各国,以其人 格魅力和感召力浇注了中华民族的 品格。相传孔子有门人三千人,高 足七十人。晚年他致力整理文献典 籍,有《诗》、《书》等,后世将 其称为“六经”、亦或“六艺”。 公元前 479年,孔子溘然长逝,享 年七十三岁。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
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孝感动天 虞舜孝感动天。虞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冀州(今 山西永济一带人)。早年丧母,父亲老实,继母陷害他,他不 但不嫉恨,反而对继母更孝敬,对弟弟更友爱,使他们受到感 化。舜在历山务农时,其孝感动天帝, 使大象来替他耕田,鸟儿替他除草。尧 帝知道了他的贤才,让他做丞相,并传 位于他。舜在位时,咨询四方,选贤任 能,政通事治,名垂千秋,成为历史上 著名的圣君。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民主乎?专制乎?
了解两个人、两本书
曾子
子思
《 大学 》
《 中庸 》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大禹和墨子
大禹—— “致孝乎鬼神”,孔子的全部思想, 推崇的就是大禹的思想。 墨子—— “尚贤”、“尚鬼”、“尚天” “尚贤”就是讲贤人政治。 “尚天”就是崇拜天。 “尚鬼”就是重视鬼神。 墨子是宋人的后裔,宋又是殷商的后裔,所以墨子的 思想继承了宋国的传统,崇尚重视鬼神。
筷子和米饭
向坟墓送食品 咸早点
二、学问与修养
(美国) 安静而灰暗的餐馆 吹嘘所送礼物的价值 当客人面大呼小叫拆礼物 “新年好” 溜狗 照景物相 (中国 ) 吵闹而明亮的餐馆 贬低所送礼物的价值 客人走后悄悄地看礼物 “恭喜发财” 遛鸟 照人物相
坐在地上
汽车为责备他人而鸣笛 女人吸烟时尚
2005年3月20日
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 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五伦
五伦始言于孟子滕文公篇上“使契为司徒,
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几点文化知识?加否
宗族
老表 君子务本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从“中”得到:中国文化史中,文化开创的功劳, 首推尧舜;至于国家建设的奠基,则大禹的功劳 最大,自他以后,建立了以农立国,家天下。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禹分九州 周重九鼎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让我们联想到: 中国文化的 “先天下人之忧 鼎盛,是三代以下 而忧,后天下人 到周朝完成的,孔孟 之乐而乐” 思想就是继承周公的 思想,其思想为“善人是富”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宗圣曾子
不苟同权贵的君子品格
修齐治本的政治理想 天人观中的“人为贵”思想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三面镜子”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学问的外用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温、良、恭、俭、让
唐
唐代以前
代
唐代以后
儒 墨 道
儒 释 道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三家店卖的是什么
儒家 粮食店
冤枉的一打
孔孟思想实乃中国文 化的宝藏
运用中国固有文 化并不是开倒车, 而是以最新的观 念去理解它、运 用它。
佛家 百货店
道家 药店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历史文化的重心—— 公天下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 (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 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 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 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 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 景之治”。
二、学问与修养
(美国) 地图上法国是世界中心 “亚洲人长的全一个模样” “我”(手势指胸脯) 晒黑 抬手叫出租车 走在狗屎成堆的大街上 (中国 ) 地图上中国是世界中心 “欧洲人长的全一个模样” “我”(手势指鼻子) 美白 抬胳膊叫出租车 吃狗肉
刀叉和面包
向坟墓上送鲜花 甜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