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

合集下载

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及护理

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及护理
痛觉:是一种意识现象,属于个人的主观知觉体 验,会受到人的心理、性格、经验、情绪和文化 背景的影响,患方表现为痛苦、焦虑。 痛反应:指机体对疼痛刺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病 理变化,如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出汗、骨骼肌 收缩等,是机体的重要保护机能。
疼痛发生机制
各种刺激作用于机体 受损伤部位致痛物质 作用于 痛觉感觉器 痛觉冲动 沿传入神经传导到脊髓 丘脑 大脑皮质 疼痛
做好患者术前术后教育,教育包括疼痛、止痛药的 认识,疼痛评估的方法,止痛的重要性及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教育,让患者对术后疼痛有控制感及 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情绪,并及时报告疼痛, 以便及时止痛
疼痛药的护理—预防性用药
预防性用对药对疼痛原因清楚、性质明确的患者 如 手术切口疼痛,应采取预防用药和定时用药,而 不是等患者疼痛的难以忍受时用药
预防性用药所需剂量比疼痛剧烈时必须用药剂量小 的多,且镇痛效果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疼痛药的护理—镇痛泵的应用
术中可直接为患者使用镇痛泵,手术镇痛可使用静 脉镇痛泵和硬膜外镇痛泵
静脉镇痛泵要注意保持三通接头的流畅,而硬膜 外镇痛泵要注意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
物理镇痛的护理
物理镇痛在对患者侧肢体血运不存在负面影响的情 况可对患者采取热敷、冷敷、按摩及体位支持等 措施 冷敷存在一定的局麻效果,可使患者的炎性水肿情 况得到缓解;热敷可使患者肌肉痉挛得到缓解, 并改善了局部血运;按摩能够舒筋活血,改善血 运,提高患者舒适度;骨科患者术后因活动受限, 护理工作者可协助其进行翻身,在住院期间保持 舒适的体位,可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
“无痛”希望如何实现?
疼痛的定义
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 感体验。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

护理干预在外科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

护理干预在外科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

护理干预在外科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提要:本文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在外科手术后疼痛方面的效果评价。

无疑,术后疼痛是患者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如果治疗不当,可导致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

因此,我们观察了不同干预方法如何缓解疼痛感。

我们将讨论,通过合适的药物或物理治疗,以及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教育,护士和医生如何帮助患者提高疼痛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背景:外科手术后疼痛是患者面临的最常见问题之一。

如果不治疗,可导致许多不良后果,如:代谢紊乱,循环功能障碍,肺部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以及忧郁症状等。

因此,控制术后疼痛是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护理干预:首先,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患者经常接受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的联合治疗。

我们探讨了一种常用于治疗疼痛的叫做美沙酮的药物。

对于那些无法接受传统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美沙酮的使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美沙酮具有相对较高的成瘾性,同时,过度的镇痛效果和镇痛剂滥用有可能会导致药物滥用的风险增加。

其次,物理治疗又是另外一个常见的服务。

例如对于患者的移动,包括提供患者的体位,交替侧卧等姿势,这些操作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一些物理治疗方法也是提高恢复的必要手段。

例如针灸和放松疗法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减轻疼痛,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达到更好的恢复效果。

此外,另一个重要的护理干预是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教育。

在术后疼痛控制方面,患者的参与和理解非常重要。

因此,护士和医生可以通过解释疼痛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来实现患者的参与和自我管理。

例如,对于可采取的镇痛药物的顺序,以及不同药物的使用原则,如何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来确定给药量等,均需要予以指导。

护士还可以教授患者一些呼吸和放松技巧,这些技巧是控制疼痛的其他可用方法。

结果:我们的评价结果表明,综合利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

通过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支持、教育干预等有效的手段,患者的疼痛感可以有效削弱,并且在康复期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减轻腹部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

护理干预减轻腹部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
参 考 文 献
1 . 2 . 2 . 1 减少探视 , 保持病室安静 , 嘱患者 绝对卧床休息 ,
大出血 时患者取平卧位 , 呕血时头偏向一侧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防止窒息或误吸 , 必要 时准备负压吸引器 , 给予吸氧。
1 . 2 . 2 . 2 严 密观察病情 。每 1 5 a r i n 3 0 ai r n测量记 录 1 次 血压 、 脉搏 、 呼吸及意识 , 准确记 录 2 4 h出量 、 尿 比重 。观察呕 吐物及 粪便 的量 、 性质 、 颜色 。 当出现血压下降 , 脉搏细数 , 面色
吸和心 血管 系统并发症 , 不利 于术后康 复f l 1 。为促进患 者的康 复, 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 我们对腹部手术 患者采取 护理 干预 , 取
【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部外科手术 患者术后疼
1 3 8例腹部 外科 手术 患者按
痛的影响, 评价其 可行性 。方法
照手 术顺序 分为对照组 和观 察组各 6 9例 ,对照组常规腹部外 科 术后护理 , 观察组进行 下列护理干预 : 术前 宣教、 疼痛估 计、
心理护理、 创 造 缓 解 疼 痛 的环 境 、 疼痛护理、 自我 护 理 指 导 。 结
重或血氮升 高者 , 应根 据情况 限制 或禁食蛋 白质 , 病 情好转后
可及 时逐渐增加蛋 白质含量 ; 有腹 水时应少 盐或无盐 , 并避免 进食粗糙坚硬或刺激性食物 。

2组 腹部外科 患者术后 清醒 时疼 痛程度 比较无 显著性 差
1 . 2 . 2 . 5 心理护理 。注意安抚 患者及家属 的情绪 , 尤其是 患者大量呕血时感到非常恐惧 , 做好 与患者的交流 、 沟通 , 鼓励 患者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 嘱患者匀 速呼吸 , 切勿过度换气 , 尤

疼痛护理干预降低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疼痛护理干预降低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疼痛护理干预降低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评估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效果。

方法:选取确诊为普外科手术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74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37例,常规干预纳入到对照组之中,疼痛护理干预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护理前后相关评分、术后疼痛感评分实施对比。

结果:(1)护理前相关评分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

观察组的普外科手术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睡眠质量评分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

(2)手术2h后疼痛感评分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

观察组的普外科手术6h、12h、24h后疼痛感评分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

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行疼痛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患者疼痛感得以有效降低。

【关键词】普外科;疼痛护理干预;疼痛感普外科所收治的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的比例相对较高,手术作为创伤性治疗手段,患者在术后麻醉状态解除后,往往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尤其对于部分疼痛耐受阈值相对较低的患者,术后24h内疼痛感水平相对较高,进而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睡眠质量[1]。

对此,本研究针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讨论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确诊为普外科手术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74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37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共计20例、女性患者共计17例。

普外科手术患者以22-76岁作为其年龄分布区间,(49.39±11.01)岁是患者的平均年龄水平。

对照组男性患者共计22例、女性患者共计15例。

普外科手术患者以22-77岁作为其年龄分布区间,(49.43±11.05)岁是患者的平均年龄水平。

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学会应对 应激 源的方法 , 争取社会支持十分重要 。
4 结论
[ ] 龙 淑珍 . 机磷农药致 中间综 合征 的诊 治[. 1 o 有 J中国医学文摘 ・ 】 内科
学 ,0 6 2 ( :3 . 20 ,75)4 8 [1 原 日康. 1】 排痰 的基 本护理要 点 . 国外医学 - 护理学分 册 ,9 3 1 19 ,2
( )3 1 :.
[ ] 刘 又 宁 . 械 通气 与 『 [ ] 2 . 1 2 机 临床 M . 版 北京 : 京科 学 出版社 , 第 北
1 98: 2 2 . 9 31 —3 2
有机磷农 药中毒是基层医院 的一种常见病 , 特别是急性有
机磷农药 中毒 多有人为 因素 , 患者情绪波 动大、 起病急 、 病情变
[ 牟灵英 , 9 ] 臧全玲 , 王林娟 , 机械通气患者洗 胃插管方法 的探讨 .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0 5 2 ( ) 1. 2 0 , 17 :2
涎、 恶心 、 呕吐等症状时 , 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 。② 出院时告 应 知患者出院后 应在 家休 息 2周 ~ 周 , 3 按时服药不可单独外 出 , 防止发生迟发性 神经损害 。③因 自杀致 中毒者 出院时 , 患者要
[ ] 赵不思 , 1 3 闫晓丽 , 张丹青. 急性有机磷农 药中毒的护理体会叨. 右江
医学 ,0 3,13 :0 . 2 0 3 ( )3 6 ( 收稿 E期 :0 1 0 — 3 l 21-32 )
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 响
雒 锦
( 吕梁市离石区人 民医院 , 山西 吕 0 3 0 ) 梁 30 0
会 。护士要 注意 自身言行 , 同情 患者 , 不要给 患者带来不 良刺 激、 不指责患者 , 在行 动上不能表现出不耐烦 , 怕脏 、 厌恶 , 守护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外科手术后疼痛程度、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
况展开对 比与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所述。
①在患者入院之初进行宣教。 在患者入院之初。 要确定护士
责任制度并加 以落 实 ,由责任护士对该患者在治疗全 程中进行 全面 系统 护理 干预。责任护士要对入院患者展开相关 人院宣传 与教育 。 重 点要对 患者展开疼痛方面教育 。 当患者手术 时间确定 后, 护 士人员要 和患者展 开沟通 与交流 , 对患者 关于疗效 、 疾病 与手术方 面的疑问加 以详细解答 。
及生理反应 。造成的病理生理变化会对患者术后康 复过程造成
下展开, 为患者营造一种可信赖的安全感 。同时。 要对本科室内
护士展开疼痛程度评估培训 。 加强护士对患 者疼 痛程度 的评估 能力 。 以便为 临床镇痛用药提供依 据。
不利影响。 有时还会引发并发症出现【 I . 。 在外科手术护理工作中.
皿衄
M 删T …
现代护理
综 合护理 干预 对外科术后疼痛程 度的影响分析
张 莉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脊柱外科 。 河南郑 州 4 5 0 0 0 0 【 摘 要】 目的 分析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术 后疼痛程度 的影 响。 方法 选 取该院于 2 0 1 2 年 1 月一2 O 1 3 年3 月收治外科 手术治疗患者 6 8 例, 将6 8 例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 4 例, 对照组患者在接 受外 科手术治疗后实施 常规临床护
对手 术后患者疼痛进行有效消除 已成 为重要工 作 内容 。一般情
况下, 在传统术后疼痛护理中。 护士只是对医嘱加以执行 , 而未
③开展心理干预。 对手术后患者不定期展开良 性暗示。 利用 有效分散。同时, 由于患者负面情绪会使患者术后疼痛感显著增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影响论文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影响论文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强调心理指导、病情观察和饮食护理等;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

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程度平均3.17±1.09分,对照组平均6.94±2.47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普外科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普外科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疼痛程度自实施护理干预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例,研究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男22例,女59例,年龄27~74岁,平均39.57±11.25岁;对照组男27例,女54例,年龄23~78岁,平均41.26±10.09岁。

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方法:⑴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

包括专科护理和对症护理,给予患者舒适卧位,保持病房空气清新。

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并定时为患者按摩肢体和翻身。

⑵观察组:①心理指导: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开导和鼓励,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患者对未知的病症会感到不安和焦躁,因此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病情说明,让患者有所了解;术后医护人员和家属人员营造一个相对和谐的氛围,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1]。

②病情观察: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注意患者的脉搏、血压、心率、呼吸。

③特殊处理:仔细了解患者疼痛时的特殊生理反应,按照所掌握的资料差异,用不同方式给患者安慰和鼓励。

同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并记录相关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规划。

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需要如何护理?

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需要如何护理?

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需要如何护理?外科手术中疼痛贯穿始终,术后疼痛是人体机能对手术创伤的修复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理与心理过程。

术后疼痛无论强弱,或多或少对患者手术创伤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加大术后焦虑恐惧,引起心血管方面疾病的并发症。

以往的传统医学认为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对身体有很多的不良影响,而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患者需诉说疼痛并对术后疼痛进行护理[1]。

那么,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需要如何护理?一、术后镇痛的影响因素1.疼痛认知:关于患者对术后镇痛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疼痛感知被认为是影响术后镇痛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由于缺乏诉说术后疼痛感,患者被排除在外,导致未能配合护理工作或采取不适当的镇痛方法。

因此,为患者建立正确的疼痛认知是提高术后镇痛满意度的重中之重。

2.疼痛强度:检查术后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术后24小时疼痛强度、年龄、术后就诊次数、术后24小时焦虑水平、宗教信仰和术后疼痛预期对术后镇痛满意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术后24小时的疼痛强度。

3.护理措施和观念:正确应用护理措施和思路直接影响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镇痛泵引起的尿潴留的效果,发现实施心理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减少尿潴留。

4.疼痛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是提高疼痛护理质量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医务人员术前向患者传达疼痛相关知识,可以提高术后患者满意度。

因此,护士应不断增长疼痛护理的相关知识,掌握疼痛管理技能,并在整个围手术期为患者进行疼痛健康宣教。

5.更新对麻醉止疼药的认识:成瘾是有效止痛的主要障碍,要克服这种障碍,要学会区分麻醉止痛药成瘾性、依赖性、耐药性的差别,用麻醉药止痛会使病人产生成瘾、依赖和耐药。

但只有成瘾对机体无益,且住院病人极少发生。

不论止痛药的剂量多大,用药时间多久,对患者镇痛的成瘾率极小(<1%)。

二、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1.指导患者积极主动学习:针对患者缺乏正确的疼痛认知的情况,护理人员可以要求患者在术前多多了解有关术后疼痛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针对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将本院外科2008年1月
至2010年3月所收治的147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及干预组7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
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

比较2组疼痛情况及住院时间。

结果实施了护理干预的干预组患者在
术后24、72 h疼痛评分、72 h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住院时间等指标都显著优于仅进行了常规护理的对
照组患者。

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促进
患者恢复,为手术预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
疼痛(pain)作为比较复杂的一种生理心理活动,在临床上
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

它既包括外界或内部伤害性刺激对
机体作用后所导致的痛楚感,也包含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
觉反应。

作为伴随着潜在或已发生的组织损伤所产生的一种
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既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
种自我保护机制,进而引发机体进行一系列的防御性保护反
应;但另一方面,仅仅以疼痛作为报警信号也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例如癌症晚期的疼痛)。

临床上或生活中的某些长期剧
烈疼痛,对机体已经成为非常难以忍受的一种折磨1〃】。

因此
临床镇痛工作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患者经临床
外科手术后因术后切口疼痛或其他原因往往会导致机体的
明显应激反应影响到伤口愈合及康复。

近年来随着现代护
理观念以及护理方式的不断更新,如何有效地进行术后疼
痛控制已经成为提高外科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I引。

为了探讨研究针对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应用,我们将本院外科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所收治的147例外科手术患者
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整理与分析总结,现报
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
的147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
为(39.6〒8.2)岁,其中男8l例,女66例。

临床手术方式:胆道
手术患者19例,泌尿系统手术患者1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18
例,胃十二指肠手术患者28例,阑尾手术患者3例,乳腺手术
患者27例,肠梗阻手术患者3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11例。

所有147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干预组74例,2组
患者间年龄、性别、机体临床体征、手术类型、麻醉方式以及临床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
比性。

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仅给予病房常规护理,在围手术期
行最基本的护理配合工作;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
基础上,将护理工作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延伸。

(1)术前健康
宣教指导。

对患者的术前健康宣教由护理责任人专门负责进
行健康宣教与指导,患者均安排在手术前l d进行相应健康教
育以及手术注意事项讲解,包括麻醉方式、术中可能发生的常
见情况,术后注意事项以及常见并发症。

告知患者诸如手术创
伤小、恢复好等显著优势,以便有效缓解患者自身压力并增强
信心。

(2)临床访谈。

通过访谈对患者临床疼痛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对于疼痛原因、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及发作症状等进行综合评估,使得护理工作能够有的放矢,有助于护理工作取得良
好的效果。

建议采用Prince.Henry评分法进行疼痛评街射。

(3) 临床病房环境的营造。

从光线、温度、声音等多种环境角度对病室环境进行适宜性调整,避免患者在围手术期遇见不良条件刺
激导致疼痛。

必要时以播放轻音乐或者读书的方式分散或转移
患者注意力。

(4)11缶床经验的介绍。

护理人员在平时沟通中应注
意对患者进行缓解疼痛方法的介绍,例如在咳嗽发生时应按压
切口两侧,以防止牵扯缝线从而引起伤口疼痛等常见方法。

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本文中对2组患者的疼痛评价
方法从视觉模拟评分法以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两方面进行。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i41(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对照组
和干预组患者术后24、72 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疼痛划线位臵进行疼痛程度的判定。

0分为无痛;
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一lO分为重度疼痛。

此外,对2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4.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
处理,数据以均数4-标准差(;虹)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r检验,尸<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组疼痛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l。

衰1干预组与对照组疼痛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讨论
术后疼痛作为人体对组织损伤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生理
及心理反应。

几乎是临床每一位手术患者会面临的问题I引。

疼痛不但对患者的临床状态有着直接影响,还会导致患者的预
后效果与心理状态不佳。

目前,疼痛已经被临床公认为“第五生命体征”⋯。


本文通过对外科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所收治的
147例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进行对比总结发现,实施了护理干预的干预组患者在24、72 h VAS评分、72 h 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住院时间等方面,都显著优于仅进行了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患者术后疼痛是机体的创伤应激以及后续反应。


护人员在临床上应先进行正确的疼痛评估确认患者疼痛程度,然后采取有效方式进行镇痛护理,以协助患者安全稳定地度过围手术期。

术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术后切口主要疼痛时间、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同时经过细致主动的沟通交流与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悲观情绪树立信心。

对于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促进患者恢复,为手术预后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