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青溪
唐诗之王维:青溪

唐诗之王维:青溪王维 (AD 701年– AD 761年) 是唐朝时期最著名、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作品被后人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作构思清新,婉约淡雅,典雅流畅。
在他的作品中,青溪被写得十分动人,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之一。
青溪的背景王维生于洛阳,八岁时随父母迁到长安。
年少时即有好学之心,家境优越,得以广泛接触文化艺术,尤擅长诗歌、画画。
隋唐转变时期,文学艺术空前繁荣。
唐朝开国后,社会经济繁荣,文学艺术也得到广泛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表现了一种高峰式的艺术境地,王维也被视为这一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青溪诗来源于王维生活中的真实景致,青溪又称龙门山,位于陕西省洛南县。
王维赴金州任长史期间,曾到龙门山游览,得到了动人的感受,写下了这首《青溪》。
青溪的文化背景从诗句来看,青溪是一个美丽的山峰、溪流,但它的美不仅仅体现在景色上,而是真正的融合了文学与自然。
青溪这个地方一直被文人墨客所倾心,不仅仅因为这里美景如画,更因它曾经为众多文人所灵感,成为了许多优秀诗歌的象征。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其中的“转朱阁,低绮户”和“照无眠,不应有恨”等不少知名片段都指的是青溪山的景观和背景。
王维也对青溪这个地方非常着迷,他认为文学创作在自然的充分体验下更为丰富,这也是他不断前往自然山水中观察和体验的重要原因。
他在《游龙门》中写到:“白石崖下一泓泉,石间有盆桃李圆。
霞帔闲簇青峰前,一摘阴桃万口香。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高云淡望长安。
”从这些诗句来看,王维深刻领悟到了东方美学中的“山水意境”,即通过人们审美的反应,进入一种意境状态,此情此景、此境此意相互融合,产生出一种直抵心灵的美感。
这种美学思想贯穿于他的诗作之中,从而成为他的一个重要写作特色。
青溪的诗意“青溪”这首诗,除了地理价值和文化价值之外,还具有非常浓郁的哲学意味。
《青溪》(王维)评析

《青溪》(王维)评析原文:《青溪》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评析:王维既为诗人,又擅绘画,诗极山水,而画开南宗一途,诗心画意,每相融通,故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话对于领会王维的山水诗,不无指导意义。
这首诗所题“青溪”,在今陕西省沔县东,是一处不甚知名的所在。
王维初隐之时,常循青溪而进入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游历,此诗约作于是时。
肆意山水,领略自然风光,无疑是一种诗心与画意的结合,要理解王维这首诗,仅仅从一般诗情上是难以真正把握的,还必须涉及到画,诗画相洽,方见真谛。
《新唐书》本传说王维:“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
”明代大画家董其昌亦说:“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
”可见王维所画山水之特点便是采用渲淡手法,一反前人典丽繁复的细密刻画。
所谓渲淡,是用墨渲染为深浅颜色,而这种深浅颜色,对墨之本色而言,都以淡为主,泯除了人为刻饰之迹,顺乎物性,冥合自然。
这样作出的画,“画思入神”,“迥出天机” “参乎造化”,有了意境。
王维自称“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画学秘诀》)这正是他一切创作的秘诀。
“意在笔先”,就是说在创作之前先通过形象思维,达到神悟,与对象得以契合,方始创作,这便自有意境。
前四句交待游历,总写途中情形,稍加点染。
“趣途”即趋途。
此行不足百里,溪水蜿蜒出没,山路曲折,沿山势峰回路转。
这已先夺人意。
接着细写,作者着色处,更见情趣:“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宛然如画。
溪水澄澈透明,在乱石中激起一阵阵喧啸,引起山谷的共鸣;林木葱郁,松色苍翠,溪水汇入,寂然沉没。
这两句极写溪流激石之响动与缓入松林之平静,把动与静相结合,突出了自然的音响与色调变化。
古诗青溪·言入黄花川翻译赏析

古诗青溪·言入黄花川翻译赏析《青溪·言入黄花川》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古诗全文如下: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前言】《青溪》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古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52首。
此诗描写了一条青溪的幽秀景色,诗人用多彩的画笔,绘出青溪流经不同地方时呈现的不同画面。
其中“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两句,以喧响的声音和幽冷的色调形成闹与静的强烈对比,如同一幅“有声画”。
诗的末四句写出诗人心境的闲谈正如清川的闲淡,把自己的精神和自然的精神融和起来,意味隽永。
【注释】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言:发语词,无义。
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声:溪水声。
色:山色。
“漾漾”二句描写菱荇在青溪水中浮动,芦苇的倒影映照于清澈的流水。
漾漾:水波动荡。
菱荇(íng xìng):泛指水草。
葭(iā)苇:泛指芦苇。
素:一向。
闲:悠闲淡泊。
澹(dàn):恬静安然。
澹:溪水澄澈平静。
磐石:大石。
将已矣:将以此度过终生。
已:结束。
【翻译】走进黄花川,我每每追随青溪的流水。
旅程还不到百里之遥,溪水随着山路万转千回。
它流过山间的乱石,发出喧响轰鸣,流经幽深的松林,又带着林间青色的宁静。
菱角和荇菜荡漾在水上,澄净中央岸的芦苇倒映。
我的心向来淡泊闲静,何况面对着淡泊如我的青溪。
从此留在这巨石之上吧,我将以垂钓来度我的余生。
【赏析】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
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
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详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
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
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蜓,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浮动,溪边的巨石上,垂钓老翁消闲自在。
王维青溪古诗带拼音版

王维青溪古诗带拼音版王维青溪古诗带拼音版qīng xī青溪táng dài:wáng wéi唐代:王维yán rù huáng huā chuān ,měi zhú qīng xī shuǐ 。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suí shān jiāng wàn zhuǎn ,qù tú wú bǎi lǐ 。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扩展资料shēng xuān luàn shí zhōng ,sè jìng shēn sōng lǐ 。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yàng yàng fàn líng xìng ,chéng chéng yìng jiā wěi 。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wǒ xīn sù yǐ xián ,qīng chuān dàn rú cǐ 。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qǐng liú pán shí shàng ,chuí diào jiāng yǐ yǐ 。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王维青溪翻译译文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
溪水随着山势,百转千回,经过的路途,却不足百里。
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山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
水草在溪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
我的心一向悠闲,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宁。
但愿我能留在溪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
注释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言:发语词,无义。
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声:溪水声。
色:山色。
漾漾:水波动荡。
菱荇(língxìng):泛指水草。
王维《青溪》原文译文赏析

王维《青溪》原文|译文|赏析《青溪》此诗描写了一条青溪的幽秀景色,诗人用多彩的画笔,绘出青溪流经不同地方时呈现的不同画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青溪》原文唐代: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译文及注释译文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
溪水随着山势,百转千回,经过的路途,却不足百里。
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水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
水草在溪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
我的心一向悠闲,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宁。
但愿我能留在溪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
注释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言:发语词,无义。
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声:溪水声。
色:山色。
漾漾:水波动荡。
菱荇(língxìng):泛指水草。
葭(jiā)苇:泛指芦苇。
“漾漾”二句描写菱荇在青溪水中浮动,芦苇的倒影映照于清澈的流水。
素:一向。
闲:悠闲淡泊。
澹(dàn):恬静安然。
澹:溪水澄澈平静。
磐石:大石。
将已矣:将以此度过终生。
已:结束。
赏析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
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
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蜓,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浮动,溪边的巨石上,垂钓老翁消闲自在。
诗句自然清淡,绘声绘色,静中有动,托物寄情,韵味无穷。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
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
“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
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
王维古诗《青溪》描写青溪幽秀景色

王维古诗《青溪》描写青溪幽秀景色王维古诗《青溪》描写青溪幽秀景色青溪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简介】王维(公元700─761)字摩诘,盛唐大诗人、大画家兼音乐家。
其诗体物精微,状写传神,清新脱俗,独成一家。
他和李欣、高适、岑参以及王昌龄一起合称"王李高岑',是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和孟浩然合称"王孟',又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
至于"禅诗',他更是古今独步。
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字句浅释】解题:此诗又题作《过青溪水作》,写沿青溪游历至黄花川途中所见。
这首描写一条无名小溪的诗却成了一首有名的佳作。
青溪:在今陕西沔县之东。
言:发语词,无意义。
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趣:同"趋'。
漾漾:水波荡动的样子。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食及制淀粉。
荇:即荇菜,水生植物。
澄澄:水清澈不流动。
葭:初生的芦苇。
澹:淡(泊)。
垂钓:暗用东汉严子陵(严光)隐居垂钓的典故,借指隐居。
【全诗串讲】要走到黄花川那个地方,我往往追逐青溪的流淌。
随着山势起伏千回万转,走过的路也不到百里长。
穿行乱石发出喧哗声响,淌过松林水碧松蓝相当。
菱叶荇菜飘在波中荡漾,芦花苇杆映入静水天光。
我心本来已经安于闲适,清川又如此淡泊与清爽。
何不留在这块大磐石上,象严光归隐垂钓富春江。
【言外之意】清溪本无什么奇妙的景致,但沿溪而行、步步写来,却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一幅幅画面各具特色,和谐幽美、传神动人,使人一读而生爱悦之情。
这并非因为诗人有生花妙笔,将凡景写神了,而是因为诗人内在的心境中恬淡、闲适,娴静、安谧的情绪,借助外景反映出来后,传递给了读者。
"一切景语皆情语',读者从景物的描写中所得到的情绪感受正好是来自的心中。
《青溪》全诗赏析

《青溪》全诗赏析《青溪》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下面我们来对这首诗进行一番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整体结构。
《青溪》共有七句,每句五言。
整首诗以描写青溪的情景为主线,通过对溪水、山峰、松树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意象清新淡雅,情感真挚自然,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诗中的意境。
首先,诗中描绘了“青溪流水”的情景,溪水清澈见底,流淌不息,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接着,诗中出现了“松风吹解带”的意象,松树在山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声音,给人以清爽的感觉。
最后,诗中出现了“山光悦鸟性”的意象,山峰上的阳光照耀下来,给鸟儿以愉悦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再次,我们来分析一下诗中的情感。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意象清新淡雅,情感真挚自然,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首先,诗中的意象清新淡雅,情感真挚自然,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其次,诗中的用典贴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诗中的语言简练明快,节奏流畅自然,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总之,《青溪》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极富美感,而且在意境上也极富深意,堪称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
王维《青溪》介绍和赏析

王维《青溪》介绍和赏析王维《青溪》介绍和赏析一、作品简介《青溪》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
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
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祥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
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
《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
《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
《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
《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
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
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
《洛阳女儿行》、《西施咏》则以比兴手法,寄托了因贵贱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对权贵的讽刺。
还有抒写妇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一些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诗,如《送别》“山中相送罢”、《临高台送黎拾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归江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杂诗》“君自故乡来”等,千百年来传诵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
这些小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媲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
《青溪》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古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52首。
[1] 此诗描写了一条青溪的幽秀景色,诗人用多彩的画笔,绘出青溪流经不同地方时呈现的不同画面。
其中“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两句,以喧响的声音和幽冷的色调形成闹与静的强烈对比,如同一幅“有声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溪》作者: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解】:1、逐:循、沿。
2、趣:同“趋”。
3、澹:安静。
【韵译】:每次我进入黄花川漫游,常常沿着青溪辗转飘流。
流水依随山势千回万转,路途无百里却曲曲幽幽。
乱石丛中水声喧哗不断,松林深处山色静谧清秀。
溪中菱藕荇菜随波荡漾,澄澄碧水倒映芦苇蒲莠。
我的心平素已习惯闲静。
淡泊的青溪更使我忘忧。
让我留在这盘石上好了,终日垂钓一直终老到头!
【评析】: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
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
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祥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
吟来令人羡慕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