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也许是解决我国大学生科研思路欠缺的良方

合集下载

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讨

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讨

2015年5月中旬刊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邢美娟(河北省邯郸市卫生学校河北邯郸056001)【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医学方面。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各种新型的教学法已经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这些新型教学法在应用到医学教育中时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医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本文就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PBL教学法医学教育应用存在的问题【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45-01众所周知的是,PBL教学法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被国外一部分先进的学校所采纳,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医学教育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医学知识,还可以大大的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但是,由于我国的医学事业较其他发达国家仍然比较落后,这就使得PBL教学法应用到我国医学教育中的时间比较晚。

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了我国医学教育中去,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医学教育专家必须尽快的认识并且了解所有问题,然后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方面的应用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原西安第二医科大学首先将PBL教学法引进了他们的教学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与我国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有许多的优点。

渐渐的有更多的学校开始将这种教学方法引进了他们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专家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了这种教学方法上去,这种教学方法在应用到我国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从而极大的影响了教学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相关专家必须要深刻的了解并且认识到这些问题,了解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然后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将这种教学方法真正的应用到我国医学教育中去,提高我国医学教育的质量水平。

1.PBL教学方法与实施方案

1.PBL教学方法与实施方案

1.PBL教学方法与实施方案第一篇:1.PBL教学方法与实施方案教学方法与实施方案第二篇: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素质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素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1)、PBL 的定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以此类教学法出名的包括荷兰顶级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世界著名院校。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 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 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

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PBL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PBL是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案例分析是教师先讲解教材,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前提下,然后做案例分析。

2)、PBL 的基本要素PBL 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以下方面:.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其未来的专业领域可能遭遇的“真实世界” 的非结构化的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和过程;.偏重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较少讲述法的教学;学习者能通过社会交往发展能力和协作技巧;.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在每一个问题完成和每个课程单元结束时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3)、PBL教学思路的设计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教师备课中,首先要根据授课的内容查阅相关教材、文献、临床资料等,然后编写病例,结合病例提出问题,课前一周发给每位同学,要求同学根据所提问题充分预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后,课下分组进行讨论,课上教师通过分析病例提出问题,同学以组为单位来回答,回答不足之处,再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重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小结。

问题导向教学法(pbl)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与创新

问题导向教学法(pbl)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与创新

问题导向教学法(pbl)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与创新摘要:1.问题导向教学法(PBL)的概述2.问题导向教学法(PBL)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3.高校课堂中问题导向教学法(PBL)的创新实践4.实施问题导向教学法(PBL)的好处与挑战5.总结与展望正文:一、问题导向教学法(PBL)的概述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实现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二、问题导向教学法(PBL)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1.高校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而问题导向教学法(PBL)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2.问题导向教学法(PBL)在高校课堂的实践将问题导向教学法(PBL)融入高校课堂,教师需进行角色转变,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

三、高校课堂中问题导向教学法(PBL)的创新实践1.跨学科教学模式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打破传统单一学科的教学界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线上自学与线下团队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在问题导向教学法(PBL)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面对挑战,实现教学相长。

四、实施问题导向教学法(PBL)的好处与挑战1.好处(1)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2.挑战(1)教师角色的转变;(2)问题情境的创设;(3)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4)评价体系的改革。

五、总结与展望问题导向教学法(PBL)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与创新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PBL教学法的概念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的概念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02
PBL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 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 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 地参与到知识建构中。
情境性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是与情境相关的,知识的建构应在与现实情况类似的情境中进 行,因此,PBL教学法通常会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学习。
问题解决能力理论
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问题解决能力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对于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解决能力理论 认为,通过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详细描述
在PBL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 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社会生 活和工作做好准备。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结词
PBL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新,通过引导学生 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创新探索,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 创新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通过设置情境或实际 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并提出问题。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确定 问题的关键点,明确学习 目标。
建立假设
提出假设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根据 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解决 问题的假设。
制定计划
小组制定实施计划,明确 分工和时间安排。

PBL教学法介绍

PBL教学法介绍

PBL教学法介绍PBL教学法,即问题驱动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介绍PBL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原则、步骤以及优点。

一、基本概念二、原则1.问题驱动: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

3.团队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4.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5.反思评估:通过反思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促进学生的深层次学习。

三、步骤1.提出问题:选定一个具有挑战和现实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问题自发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独立或合作进行学习探究。

3.小组合作: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探究和研究问题,相互交流和讨论。

4.问题解决:学生整合所学知识和信息,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实践和验证。

5.反思评估: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估,总结经验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优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BL教学法通过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2.培养问题解决能力:PBL教学法强调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3.培养团队合作能力:PBL教学法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和协作能力。

4.提高自主学习能力:PBL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创新能力:PBL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总结: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它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合作、探索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积极、深入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PBL教学模式中的问题设计

PBL教学模式中的问题设计

PBL教学模式中的问题设计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进行PBL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给出了一些PBL教学模式中的问题设计的参考。

1. 问题开放性不足:问题不够宽泛,没有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太阳能灯?”这个问题的解答很明显,学生只需要按照预先给出的步骤操作即可,没有真正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解决方法:设计一个更加开放的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思考。

例如:“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能源危机?”,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2. 问题缺乏挑战性: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可以轻松找到答案,没有动力去深入探究。

例如:“如何计算3的平方根?”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用计算器或者公式计算出答案。

解决方法:设计一个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地球的重力加速度?”这个问题需要学生了解测量的原理,并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需要动手操作和思考。

3. 问题目标不清晰:问题不够具体明确,学生不知道问题的目的和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例如:“如何画一幅美丽的油画?”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导,学生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成果和进度。

解决方法:设计一个具体明确的问题,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如何通过运用特定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花朵的细节?”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运用特定的技巧来表现花朵的细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同时也清楚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4. 问题缺乏实际应用性:问题过于抽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脱节。

例如:“如何解决财政赤字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过于抽象,无法与自己实际生活相联系。

解决方法:设计一个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经验相联系的问题,提升问题的实际应用性。

PBL教学也许是解决我国大学生科研思路欠缺的良方

PBL教学也许是解决我国大学生科研思路欠缺的良方

【 ywo d 】 S ini ctikn ; e c igmo e; r be b sdlann Ke r s ce f n ig T a hn d lP o lm—a e r ig ti h e
1 科研 思 路 的形成
提 f来 的,现在 已被科学界普遍接受 。科学是一个不断提 l I
临春医学工 2 2 第1卷 期 程 0 年7J 9 第7 1 J

10 2 7・
气 中的某种气 体 ” ?并进行 大量试 验 ,从而 发现 了氧气 ,推 翻 有 内 在 动 机 的 学 习 ;用 旧 的 知 识 背 景 解 释 新 的 学 习 :非 常 关 心
了 “ 素说 ”的错误理论 。问题 的提 出等 于成 功了一半 ,会 提 时间的有 效利 用等。其 学习的社会特点包括 :比较 抗拒 体学 燃
“ 问题 ” ,既包括科学 问题 ,也可包括简单 问题 。天才爱 因斯坦 行 。能否发现或提 出一个好 的科学问题是决定 研究课题价值及
指 f: “ I 提出一个 问题 通常 比解 决问题更重要 。 { ”因为解决 问 其成败 的关键 。面对 同一 现象 ,有的人 习以为常 ,也有人对其
收稿 日期 :2 1— 3 1 修 回 日期 :2 1— 4 2 020 —7 020 —O
飞 ,于 是 发 现 了 万 有 引 力 定 律 ,为 牛 顿 力 学 的 创 立 奠 定 了 坚 实
作者简介 :刘本荣 (9 5 ,男 ,湖北恩施人 ,讲师 ,生化与分子 生 的基础。阿基米德为 了辨别 皇冠是否 是纯金做 的 ,冥 思苦想而 17 一) 物学 博士 ,主要从 事心 m管疾 病 的基础研究 :熊玉娟 (9 9 ,女 . 无计可施之下 ,却 因洗澡时发现 随着 身体进入水里 洗澡水溢 … 17 一) 湖北 鄂州人 ,主管技 师,遗传学博士 ,主要从事分 子诊断 、meo N 而想 了辨别皇冠真假 的方法 ,从 而发现 了浮 力定 律。富兰 克 irR A

PBL教学法有效实施的障碍及解决路径共6页文档

PBL教学法有效实施的障碍及解决路径共6页文档

PBL教学法有效实施的障碍及解决路径一、PBL的内涵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1969年由美国的Howard Barrows教授首次提出,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

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讨论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来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是“一种让学生面对情景性的、结构不良的问题去试图找到有意义的解答的教学策略”。

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

PBL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满足终身教育需求,同时也为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二、PBL教学法的研究目前关于PBL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PBL教学法在某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胡笑梅2012,冯蕾2012,刘洋2012,李丽2012,杨建春2012等),其中在医学类课程中的运用研究最为广泛(边专2006,卿平2007,廖建国2013等);二是PBL教学法中师生角色与关系的研究(牛丽红2006,孙洪庆2010,刘铁2007,赵海敬2013)。

此外,有涉及PBL与LBL (lecture-based learning,以讲授为基础的学习)的比较及综合运用等(杨静2013)等的研究。

对PBL教学法中容易出现的障碍及解决途径尚缺乏深入研究。

三、PBL教学法实施中的障碍及其解决路径(一)教师角色的适应与调整1.教师要转变观念。

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所以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教师要认识到PBL教学法的重要性,乐于改革,并力求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走到学生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架构,不仅要专业也要博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7月第19卷第7期1科研思路的形成“科学始于问题”是西方哲学家、证伪主义者波普尔最先提出来的,现在已被科学界普遍接受[1]。

科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进步过程,从简单问题到深刻问题,从旧问题解决到新问题提出的过程。

对问题提出假设性解决方案,各种假说和理论在竞争中接受批判并且遭到证伪,产生新困难,新困难导致新问题。

从广义上讲,“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始于问题”中的“问题”,既包括科学问题,也可包括简单问题。

天才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通常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种实验或专业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思维。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学习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有趣的、或者是难以理解的现象或事物,面对这些现象与事物,善于思考的人通常想了解现象与事物背后的本质,提出许多问题,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推理,形成各种假设,然后设计一系列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以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思维过程便是科研思路。

可见科研思路的形成是围绕问题而生的,也只有围绕问题的科研思路才是清晰的、有条理的、有层次的,一旦离开问题,研究思路将变得混乱,科学研究无法进行。

能否发现或提出一个好的科学问题是决定研究课题价值及其成败的关键。

面对同一现象,有的人习以为常,也有人对其产生的原因感到好奇,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课题。

当看到苹果从苹果树上掉下时,几乎所有人都忽视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只有牛顿对这一现象感到好奇,于是开始研究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而不是往天上飞,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牛顿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阿基米德为了辨别皇冠是否是纯金做的,冥思苦想而无计可施之下,却因洗澡时发现随着身体进入水里洗澡水溢出而想出了辨别皇冠真假的方法,从而发现了浮力定律。

富兰克林通过对雷电问题的研究而发明了避雷针。

拉瓦锡从白磷燃烧后质量增加的现象提出:“白磷在燃烧的过程中是否捕获了空【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我国大学生缺乏创新和科研思路已成为共识,说教式的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以考试为导向的课程迫使学生死记硬背。

科学始于问题,而我国大学生却拙于提出问题,要改善这种现状,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而全球医学院校广泛采用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正是一种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模式。

因此,加强PBL 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将是解决我国大学生科研思路缺乏的良策。

【关键词】科研思路;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中图分类号:R4;G642.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4659.2012.07.1206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 May Be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cientific Think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LIU Benrong 1,XIONG Yujuan2(1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260,China;2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CM,Guangzhou 510105,China)[Abstract]It is well recognized that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unde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re lack of creativity andscientific thinking.Didactic teaching imprisons the students'mind,and the examination directed curriculum compels students learning by rote.Science starts from problem.However,the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bad at coming up with questions.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reformation of teaching model is extremely urgent.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applied in medical education worldwide is a good teaching model,which trains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capability to come up with questions and resolve problems,and simultaneously to advance their logical reasoning ability.Therefore,strengthening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odel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may be a good strategy for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think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Key words]Scientific thinking;Teaching mode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教学也许是解决我国大学生科研思路欠缺的良方刘本荣1,熊玉娟2(1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26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05)收稿日期:2012-03-17修回日期:2012-04-20作者简介:刘本荣(1975-),男,湖北恩施人,讲师,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熊玉娟(1979-),女,湖北鄂州人,主管技师,遗传学博士,主要从事分子诊断、microRNA 及细胞衰老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刘本荣,E-mail:gyliubenrong@·教学研究··1206·2012年7月第19卷第7期气中的某种气体”?并进行大量试验,从而发现了氧气,推翻了“燃素说”的错误理论。

问题的提出等于成功了一半,会提问题的头脑才是一个时刻在思考的头脑,只有善于思考的头脑才不至于盲从所谓的学术前沿。

有很多人由于提不出问题,无法形成新的科研思路,只好重复别人的研究、说别人的话,甚至直接抄袭别人的成果,从而闹出学术丑闻。

提出好的科学问题是形成好的科研思路的前提,那么,如何才能提出好的科学问题呢?好的问题又是从何而来呢?Matcheri S.Keshavan认为“好点子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成为一个成功研究者的关键在于要有一种质疑的态度,敢于质疑当前盛行的任何教条[2]。

然而,如何才能知道所提出的问题是一个新的且值得研究的问题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广读文献,尤其是最新的文献。

其次,参加学术会议,与人讨论也是产生好的科学问题、了解研究前沿的途径[2]。

另外,细心观察、多动脑筋是好问题的丰富源泉。

最后,当遇到与预期不符的观察结果时,在排除操作错误等原因时,请多问为什么。

在科学研究中,当问题提出后,需要从多方面对问题进行评价,包括问题的严谨性、重要性、新颖性、可操作性、是否有证据支持、是否符合伦理道德等。

如果以上条件都满足,那么所提出的问题就是一个好的科学问题,围绕这个科学问题设计一套解决方案,就形成一套研究思路。

可见,科研思路的形成不是靠说教就可以传授的,需要研究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肯动脑,会逻辑推理,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敢于怀疑主流观点等。

然而,所有这些能力又来自于学习生活中的训练,大学生活是学生思想成熟、思维系统化、性格定型的重要阶段,因此,注重对大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

2传统教学不利于科研思路的形成我们的思想观念深受孺家思想的影响,尊师重教本是一种文明的礼仪,然而,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使得这一文明礼仪演变为一种教师的权威,学生不敢质疑老师。

在我国,说教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及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已被广泛应用达数百年。

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下的情境通常是老师在台上滔滔然,学生在下面昏昏然。

当老师提问时,没有几个人会主动回答,尤其是在大学课堂上。

传统的孺家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自控,而忽视甚至压制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其结果就是导致学员们过份谨慎,缺乏冒险精神,其想象力大大受限[3]。

在我们的大学里,课程并不轻松,每堂课的内容多且跨度大,学生很难领会,书本上的知识都消化不了,很难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有深度的问题。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断成熟,变化巨大,可教学方式却少有改变,即使是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仍以宣讲式为主。

到了大学,教学的对象已由未成年人转变为成年人,成年人的学习具有与未成年人不同的认知特点和社会特点,其认知上的特点包括:倾向于自主学习且想支配自己的学习生活;由于以往在学习上的失败或缺乏自信而导致一种自加的认知障碍;和未成年人相比,可能会抗拒一些新的观念;低估自己的学习能力;渴望得到实用的且与他们视为有价值的东西相关的指导;倾向于有内在动机的学习;用旧的知识背景解释新的学习;非常关心时间的有效利用等。

其学习的社会特点包括:比较抗拒团体学习;把老师看作在学习过程中同等的伙伴;要求老师实用且易于相处等。

因此,大学的教学应该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然而,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鲜有机会发表自己的学习见解,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方式疆化、思想惰性形成、逻辑思维能力欠缺,从而导致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听学术报告,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几乎没有人会主动打断讲演者进行提问,即使是在授课或讲演结束后给予充足的提问时间,也很少有人提问,更谈不上提出深刻、新颖且重要的问题。

因为科学始于问题,提不出好的科学问题,科研思路就很难形成。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文化背景不同和东方人含蓄等说词来为我们大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找借口,因为即使一个性格很内向的中国学生只要去国外大学呆过一两年,在各种学术活动中都会表现活跃,只要产生疑问就会马上打断讲演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