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CCD摄像机最低照度浅析
CCD摄像机常见性能和主要性能指标

关键字:监控监控摄像机摄像机 CCD摄像机监视器CCD摄像机常见性能和主要性能指标(一)摄像机清晰度清晰度数是衡量摄像机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指的是当摄像机摄取等间隔排列的黑白相间条纹时,在监视器(应比摄像机的分辨率高)上能够看到的最多线数。
当超过这一线数时,屏幕上就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片而不能再辨出黑白相间的线条。
工业监视用摄像机的分辨率通常在380~460线之间,广播级摄像机的分辨率则可达到700线左右。
清晰度是由摄像器件像素多少决定的,显然摄像器件的像素越多,得到的图像越清晰,反之也然。
清晰度越高,说明摄像机档次越高,反之越低。
(二)摄像机最低照度最低照度是最低照度是当被摄景物的光亮度低到一定程度而使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电平低到某一规定值时的景物光亮度值。
一般彩色摄像机的最低照度为2~3LUX,照度的测定是以在一定的镜头光圈系数为前提,因此,不能只看摄像机说明书中标明的最低照度,应按摄像机在同一光圈系数下其照度值的大小。
最低照度越小,摄像机档次越高。
相对于彩色摄像机而言,黑白摄像机由于没有色度处理而只对光线的强弱(亮度)信号敏感,所以黑白摄像机的照度比彩色摄像机照度要低,一般可做到0.1LUX在F1.4时,至于微光摄像机则更低。
有关光圈系数的知识请参阅镜头一节。
视频信号的标称值为1Vp-p,标准值为0.7Vp-p,最低照度时的视频信号值为1/3到1/2的标准植。
所以摄像机在最低照度时的图像,决不会“如同白昼一样”。
另外,摄像机在最低照度时产生的图像清晰度,是用电视信号测试卡进行测式的,其黑白相间的条纹,要求黑色反射率近于0%,白色反射率大于89.9%。
而我们在现场观察时有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比如:树叶和草地的反射率很低,反差很小,就不易获得清晰图像。
因此实际使用当中不能以摄像机标称的最低照度作为衡量现场环境照度的标准。
(三)摄像机信噪比信噪比也是摄像机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当摄像机摄取较亮场景时,监视器显示的画面通常比较明快,观察者不易看出画面中的干扰噪点;而当摄像机摄取较暗的场景时,监视器显示的画面就比较昏暗,观察者此时很容易看到画面中雪花状的干扰噪点。
摄像机最低照度

摄像机最低照度的介绍最低照度是测量摄像机感光度的一种方法,换句话说,摄像机能在多黑的条件下看到可用的影像。
但是因为没有管理的国际标准,因此每个大型CCD制造商都有自己测量CCD感光度的方法。
然而一个标注为(1Lux,F10)的摄像机能和标注为(0.01Lux,F10)的摄像机完全一样!!!奇怪吗?为什么呢?另:最常用的测量最低照度的方法称为目标照度法,目标照度表示有多强光线到达CCD表面放置的位置。
尽管清晰的定义不同,然而有三项主要的参数决定结果。
就是:F停止(用来测试摄像机用的镜头F停止)色温(光源的色温,也就是光谱内容)IRE(视频振幅的IRE等级)反射率(目标的反射率和背景)F停止F停止是测量镜头采集光线能力的方法,一个好的镜头能采集更多的光线并集中放射到CCD传感器上,F1.4的镜头比F2.0的镜头能采集2倍的光线,换句话讲,F1.0的镜头比F10的镜头能多采集100倍的光线,因此在测量中标出F停止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结果都是没有意义的。
色温色温是表述光源中光线波长内容的方法,一个3200k的光源多数波长都在600纳米和900纳米之间,而一个9300k的光源多数波长都在300到500纳米之间,因此不同的色温将彻底改变测试结果。
在一个典型的CCD传感器上,一个有600纳米波长的光源将比波长为900纳米波长的光源多产生10倍的电子。
这就是为什么色温特别标注对结果的意义。
IRE等级CCD摄像机的视频输出最大振幅一般设置在100IRE或者700毫伏,一个100IRE的视频表示可以完全驱动一个监视器表现最好亮度和对比度的优质影像,只有50IRE的视频表示只有一半的对比度,30IRE或者210毫伏表示只有原始振幅的30%,通常30IRE是最低的表现可用影像的数值,一个标准的摄像机当自动增益提高到最大增益时噪度等级应该在10IRE,因此能提供3:1或10dB信噪比可以接受的影像。
一个在10IRE下测量的结果可以比在100IRE下测量的结果高出10倍,因此没有标出IRE等级的结果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
CCD摄像机最低照度技术详谈

CCD摄像机最低照度技术详谈
技术定义上讲,最低照度应该是在标准的电视帧比率下,CCD 摄像机输出
电平为某一幅度下所需的屏幕照度,其单位为1ux。
当然这里包括摄像机处于最大增益,光圈最大(所谓光圈最大,即最小的f 数,对于1/2 英寸ccd 摄像机,
典型值为f1.4,而对于2/3 英寸ccd 摄像机,典型值为f1.7);另外,对于屏幕的
反射率也应该是89.9%,色温3,200k,γ为0.45,自动拐点关断等等。
一、最低照度的测试条件
1、最大增益
一般为+18db,但是+24db 和+30db 的摄像机相继出现。
由于摄像机最大增益的不同,其最低照度也会不同,必然产生混乱。
2、输出电平
决定最低照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摄像机的输出电平,是标准电平的
100%(0.7v),还是70%(0.49v)等,怎样才算较为合理。
由罗伯特?以瑟在摄像机低照度性评估一文资料所示(见表1),可以看出,同一类型、不同厂家,或同一
厂家、不同类型的摄像机,其输出电平的要求也不一样。
从表1 可以看出,对广播级摄像机,其输出电平均要求100%,这是比较统一的;但对于后三档的摄像机,要求各异,并无统一标准,可见所声称的最低
照度不是在统一标准下得出的。
3、γ曲线
上面说过,最低照度的一个测定条件是γ=0.45,但并非全是如此。
另外有几种情况影响γ曲线:
a.黑压缩。
这在摄像机中广泛使用,其主要目的是减小低照度下的噪波,。
CCD摄像机常见性能和主要性能指标

关键字:监控监控摄像机摄像机 CCD摄像机监视器CCD摄像机常见性能和主要性能指标(一)摄像机清晰度清晰度数是衡量摄像机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指的是当摄像机摄取等间隔排列的黑白相间条纹时,在监视器(应比摄像机的分辨率高)上能够看到的最多线数。
当超过这一线数时,屏幕上就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片而不能再辨出黑白相间的线条。
工业监视用摄像机的分辨率通常在380~460线之间,广播级摄像机的分辨率则可达到700线左右。
清晰度是由摄像器件像素多少决定的,显然摄像器件的像素越多,得到的图像越清晰,反之也然。
清晰度越高,说明摄像机档次越高,反之越低。
(二)摄像机最低照度最低照度是最低照度是当被摄景物的光亮度低到一定程度而使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电平低到某一规定值时的景物光亮度值。
一般彩色摄像机的最低照度为2~3LUX,照度的测定是以在一定的镜头光圈系数为前提,因此,不能只看摄像机说明书中标明的最低照度,应按摄像机在同一光圈系数下其照度值的大小。
最低照度越小,摄像机档次越高。
相对于彩色摄像机而言,黑白摄像机由于没有色度处理而只对光线的强弱(亮度)信号敏一般可做到所以黑白摄像机的照度比彩色摄像机照度要低,感,0.1LUX在F1.4时,至于微光摄像机则更低。
有关光圈系数的知识请参阅镜头一节。
视频信号的标称值为1Vp-p,标准值为0.7Vp-p,最低照度时的视频信号值为1/3到1/2的标准植。
所以摄像机在最低照度时的图像,决不会“如同白昼一样”。
另外,摄像机在最低照度时产生的图像清晰度,是用电视信号测试卡进行测式的,其黑白相间的条纹,要求黑色反射率近于0%,白色反射率大于89.9%。
而我们在现场观察时有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比如:树叶和草地的反射率很低,反差很小,就不易获得清晰图像。
因此实际使用当中不能以摄像机标称的最低照度作为衡量现场环境照度的标准。
(三)摄像机信噪比信噪比也是摄像机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当摄像机摄取较亮场景时,监视器显示的画面通常比较明快,观察者不易看出画面中的干扰噪点;而当摄像机摄取较暗的场景时,监视器显示的画面就比较昏暗,观察者此时很容易看到画面中雪花状的干扰噪点。
低照度知识

在光线较差的环境中,低照度摄像机无需辅助光源即能识别目标物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本文就从其C C D与配套技术、D S P等方面进行描述,为读者介绍当前低照度摄像机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在2003年以前,红外摄像机尚未普及,低照度摄像机一直是各厂家和供应商追捧的热点,即使在红外摄像机大行其道的今天,低照度摄像机以其特有的性能,仍然不能被取代。
所谓低照度摄像机,即在光线很暗的情况下,无需其它辅助光源仍能识别目标物体的摄像机,常见的有枪式摄像机和半球型摄像机。
环境照度(亮度)通常以l u x(勒克斯)为单位来衡量,其值越小,说明环境越暗。
摄像机的照度指标也用l u x为单位来衡量,其值越小,说明其灵敏度越高,越能看清暗处的物体。
因此,照度的高低成为人们选择摄像机的一个重要参数。
现在,很多厂家(商家)将摄像机的照度参数越标越低,从 1.0l u x 到0.1l u x,再到0.001l u x等等,那么,这些摄像机果真有那么高的灵敏度吗?为了真正认识低照度摄像机,下面从两方面进性阐述。
C C D及配套技术一个完整的摄像设备由有两部分组成,即镜头和摄像机,而摄像机又由感光器件(C C D或者C M O S,本文以C C D为例)、复杂的信号处理电路、滤光片等组成。
镜头作为摄像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为摄像机的C C D聚焦被摄物体的光线,使景物在C C D上成像。
其可摄取光线的多少直接决定了C C D成像的清晰度。
衡量镜头摄取光线的多少,称之为进光量,镜头的进光量用F值(光圈)表示。
F值=f(焦点距离)/D(镜头的有效口径),它与口径成反比,与焦点距离成正比。
在焦距相同的条件下,镜头口径越大,F值越小,镜头进光量就越大。
常见镜头的F值多为 1.2、1.4,目前也有F1.0的镜头。
因此为了使得摄像机获得理想的低照度效果,需要配置相适合的或配置F值较小的镜头。
C C D感光器件目前摄像机常用的C C D主要有三大供应商,即S O N Y、S H A R P 和LG,在这三种C C D中,S O N Y的C C D感光度相对较好,常用的S O N Y C C D低照度技术为S u p e r H A D C C D;后来S O N Y又研发出超感光度C C D,S O N Y称之为E X V I E W C C D,该C C D的感光度为Su p e r H A D C C D的5倍。
摄像机最低照度技术说明

摄像机最低照度技术说明监控摄像机的一个重要性能是最低被摄物体的照度(灵敏度)。
所谓最低被摄物体照度,就是“为了获得可识别被摄物体最低限界的图像输出水平而所需的必要的被摄物体照度”,用lx(勒克斯)表示。
简单地说,就是摄像机在黑暗的地方能够拍摄出什么程度的亮度,数字越小(照度低)表示摄像机的灵敏度能够拍摄出很暗的地方,表示性能越好。
最低被摄物体照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一是使用标准灰度卡测试图(v=2.2),使图像正好充满监视器(欠扫描时)的边框。
测定照明条件必须满足:光源色温为3100k+100k;摄像机设定条件:增益(最大);AGC(ON);电子快门(OFF);白平衡:最佳。
第二种方法是,降低照度使灰度梯级中央的白色达到50%(0.35V)图像水平,显示达到规定水平时的照度(图9所示)。
注意确认项目摄像机的最低被摄物体照度的测定是随着被选镜头的亮度(F值)而变化的。
一般选用亮度为F1.2的镜头,在最低被摄物体照度的测定值上会明确标明镜头指标。
测定时,一般情况下标明灰度阶梯至亮度电平为50%(0.35V)时的照度,不过也有些厂家是25%(0.18V)或最低,甚至有些厂家不标出测试时的亮度电平。
如上所述,因测定条件不同,故不能够只比较绝对值,而是需要看所标示的条件。
同时,使用亮度为F1.0镜头时照度为1/1.4;在白色水平25%(0.18V)下测定时,照度变成1/2,区别很大。
或许,还存在有些标明的摄像机灵敏度看似很好,但实际上性能却完全不一样的情况。
提高最低被摄物体照度(灵敏度)的方法提高摄像机的最低被摄物体照度可以考虑下面几点。
增大固体摄像元件1个象素的开口面积。
由于摄像元件的尺寸固定,增大1个象素的开口面积,象素数会减少,分辨率也会减少。
增加AGC 如果提高增益灵敏度,噪音成份同时也会增加,通常增加20dB~26dB 左右的增益,在产品目录中标示为AGC MAX规格。
追加B&W切换功能白天变暗时,将彩色图像自动切换为黑白模式提高灵敏度,近年来,这种方式利用得越来越多。
低照度监控摄像机的几点知识说明

一、什么是低照度监控摄像机低照度监控摄像机,俗称星光级摄像机,顾名思义是指在相当于星星的光照情况下可以实现清晰彩色的辩识影像、更是实时连续的画面的摄像机。
星光级是指彩色照度达到0。
01LUX,黑白照度能达到0。
001LUX那么这里还得让大家了解下超低照度,也就是超低照度星光级(相当于繁星的光照),是指彩色照度达到0。
001LUX,黑白照度能达到0。
0001LUX,它是一种对光线要求更低的机器。
二、低照度监控摄像机的优势1、低照摄像机与普通照度摄像机相比的优势不言而喻在于它的低照。
也就是说,环境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它也可以实现清晰的彩色图像;2、低照摄像机与红外摄像机相比,优势在于它的稳定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由于红外灯的发热,还有有的厂家为了增加红外灯的亮度,调高了电流,发热就更高了,这样整个电路的元器件很容易老化,元器件老化后,摄像机的问题就随之而来了。
而且电流加大后,对电源的要求就增大了,举个例子:一台25个5MM红外灯的摄像电流一般在400MA以上,那么要求电源的实际电流要达到500MA,客户通常用标1A的电源去用,正规厂家的电源还可以,如果市场上随意买的,加上传输距离过远,或传输线材质量不好的话,就很有可能图像不稳定。
我们可以试想半年到一年以后电源衰减后的会是什么情况。
而低照摄像机的电流通常在70MA左右,对电源要求之低可想而知,而且这么低的电流,发热很小产品稳定、耐久。
三、低照度摄像机的应用环境首先,我们要强调,不是所有的环境都适合用低照度摄像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低照毕竟不是0照,还是需要有光线的,如果完全没有光线的环境大家还是只能用红外机。
这里给大家个建议:用好点的红外灯,千万别用那些很亮的高电流短命产品(那是饮鸩止渴),红外灯的好坏一定不是取决于它有多亮的。
现在,我们现在来梳理一下,哪些环境我们可以选择低照度摄像机。
其实很简单,只要环境24小时有光,或者完全没有光的时候就不需要监控的环境我们就能选择。
把握这些 你就是把握住了低照度摄像机

把握这些你就是把握住了低照度摄像机
目前,随着CCD 成像芯片的不断推陈出新。
监控摄像机的拍摄能力也
随之与日俱增。
尤其在模拟摄像机受到来自网络摄像机越来越多的冲击下,增
加成像质量,与低照度环境下的拍摄能力,似乎成了模拟摄像机难得的救命稻草。
但是,随着各类摄像机品种的日益纷杂,到底什么样的低照度摄像机才是
最好的摄像机?或者是最适合的摄像机?恐怕还需要从如下几个最核心的部件入
手进行分析。
上面提到过,CCD 芯片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监控摄像机视频质量的
提升。
因此,CCD 芯片的好坏无疑对摄像机在低照度环境下拍摄的效果有着决
定性的作用。
目前,主流的CCD 芯片在发展上皆以提升低照度环境下的拍摄能
力作为主要的发展点。
以索尼的产品为例,目前索尼主流的CCD 产品包括:SUPERHAD CCD、EXWAVE HAD CCD、EXVIEW HAD CCD 以及SUPER HAD CCDⅡ等。
其低照度成像质量也是逐层递增的。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芯片是SUPPER HADCCD 芯片,它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一般情况下的夜视环境拍摄。
如果对成像效果有更高需求的话,那么则需选择更先进的EXWAVE HAD CCD、EXVIEW HADCCD 等芯片。
另外,CCD 的尺寸也与成像质量有着一定的关系。
单从感光度而言,尺
寸越大的CCD 芯片感光度就越高,因而夜视成像效果也就越好。
在CCD 芯片接受其实,对于CCD 芯片和镜头的使用来说,并没有哪一
套组合是绝对的最好。
低照度的成像芯片搭配与之相适应的采光镜头才是最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52 | 添加评论 | 发送消息 | 固定链接 | 引用通告(0) | 写入博客 | 广电大型摇臂的调试与维护随着电视业的不断发展,大型摇臂在影视制作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
对于新用户来讲,正确地安装和调试摇臂是用好摇臂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延长摇臂的使用寿命;而对于老用户来讲,几年用下来摇臂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怎样维护保养则是用好摇臂的关键所在。
笔者结合多年使用占美(Jimmy Jib)摇臂的实践经验,对摇臂的安装调整作了一番总结,在这里和各位同行交流和共享。
平衡调整及几个关键点占美摇臂的每一节臂杆(Tube)长度大约为0.9m。
根据安装长度的不同,分为9个级别,如附表所列。
安装摇臂,关键在于平衡调整。
首先调整三脚架的腿长,使其基本水平;再调整云台上的4颗螺栓,观察云台水平仪,使其精确水平。
须要注意的是,只有松开高端的螺栓,才能抬高低端的螺栓,旋紧4颗螺栓,使其受力均匀,如图1所示。
当臂杆连接好后,要配用相应长度的钢索。
支撑钢索较粗,容易辨认。
而侧拉钢索和滑车钢索直径相同,容易混淆,可以根据每根钢索的一端贴有的标记来辨认:标有“*** side”的有两根(例如Super Side)是侧拉钢索;标有“*** pulley”的是滑车钢索(例如Super Pulley)。
臂杆安装好后,再将拍摄所用的摄像机装在头部总成(Head Assembly)上。
下一步用水平尺测量头部支撑杆(Head Support Tube)的水平度,调整滑车钢索与前端钢索(Front Cable)的连接螺管,使水平尺指示水平状态,如图2所示。
接着测量头部总成的垂直度。
将水平尺靠在头部总成上,松开锁紧把手,调整垂直度,再旋紧把手。
如图3所示。
接下来要调整聚焦伺服组件(Focus Servo)。
将聚焦伺服组件正确安装在镜头上,注意:齿轮暂时不要与镜头聚焦环接触。
给控制盒(Control Box)加电,旋转聚焦旋钮至无穷远端,手动旋转镜头聚焦环至无穷远端。
然后再使齿轮与聚焦环弹性啮合。
这里关键是要使聚焦电机的行程与聚焦环的行程吻合。
如果安装不当,那么就会发生:(1)聚焦环已经旋转到底,而电机仍可转动,这样容易损坏齿轮、聚焦环和电机;(2)电机反向旋转到最末端,但聚焦环没有到位,无法实现聚焦。
光圈伺服的安装和聚焦伺服相类似。
然后,调整摄像机的平衡。
调整前连接好所有的电缆。
首先移动摄像机托板的前后位置,直到摄像机达到水平状态,不翘头不倒栽,旋紧托板螺栓,如图4。
接着,将旋转臂(Swing Arm)转90°使之呈水平状态,此时摄像机呈垂直状态。
松开旋转臂旋钮(Swing Arm Knob),调整前后位置,使其水平,旋紧旋钮,如图5所示。
至此,不论摄像机被手动旋转到什么位置,都能保持水平状态,不会因重力作用而转动。
如果有摄像机倒栽或翘头的情况发生,说明平衡没有调整好,需要重新进行以上两步的调整。
最后给整个摇臂配重。
添加适当重量的杠铃盘,使臂杆保持水平状态,要求无论摇臂运动到任何位置,松手后它都能保持不动,不翘头、不倒栽。
至此,摇臂的所有平衡调整就完成了。
电气调整通过解剖占美摇臂的控制盒,绘出其电气原理图,如图6所示。
其核心控制部件是4块功率运算放大器LM675,每一块运算放大器各司其职,分别担负着不同的控制功能:水平旋转(Pan)、垂直旋转(Tilt)、聚焦(Focus)、光圈(Iris)。
摇臂使用若干年后或者控制电路修理过后,有必要对摇臂进行电气调整。
中心调整目的是使摇臂在无人操作时,水平/垂直电机保持静止不转动。
在水平控制(Pan)LM675输出端4和地之间连接一个电压表;将水平滑行(Ramp)旋到最小端,速度(Speed)旋到最大端;调整水平中心电位器(Center),使电压表指示为零。
垂直控制中心调整和水平控制中心调整相同。
聚焦/光圈转动角度调整目的是使聚焦/光圈电机的旋转角度和镜头聚焦环/光圈环的旋转角度一致,防止电机过度旋转而损坏部件。
具体操作:先目测一下所用的镜头聚焦环和光圈环的最大旋转角,做到心中有数;正确安装好聚焦、光圈组;打开控制盒的上盖,找到角度调整电位器(聚焦是R3、光圈是R11);R3出厂时设置在使聚焦环能够旋转90°左右。
调整相关的角度电位器(R3/R11),使聚焦/光圈旋钮从头旋到尾时,聚焦/光圈电机的旋转角度正好和镜头的聚焦环/光圈环的最大旋转角一致。
+5V电压调整目的是使+5V和-5V电源绝对值相等。
打开控制盒的上盖,找到MC79L -5V电压调换模块的第3脚(注意:MC79L有两个,另一个为指示灯供电,注意区分。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值;然后测量LM317正电压调整模块的第2脚,调整电位器R38,使正负电压的绝对值相等。
水平/垂直运算放大器的负偏调整目的是给反相输入端配置一个偏置电压。
当无人操作时,也就是同相输入端第1脚为零电位时,输出端第4脚输出为零电位。
逆时针旋转速度电位器和滑行电位器到末端。
用一根跳线连接水平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1脚到地。
测量运放的输出脚4的电压值,调整偏置电位器R18,使电压为零。
垂直运放的负偏调整与水平运放的负偏调整相同。
最高输出电压调整目的是调整LM675的负反馈量,使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域。
首先确认控制盒由交流适配器供电而不是电池供电(电池置于充电状态)。
测量水平运放的4脚电压;拨动水平操纵杆至最大偏离中心的位置;旋转最高电压电位器R25使4脚电压降至最低;然后反方向旋转电位器,此时电压回升,当电压上升到一定量不再继续上升时,在拐点处停止旋转。
最高电压电位器调整完毕。
垂直运放的最高电压调整与水平运放的相同。
14:50 | 添加评论 | 阅读评论(1) | 发送消息 | 固定链接 | 引用通告(0) | 写入博客 | 广电非线性后期制作网的发展随着IT技术的发展,国内许多电视台为提高节目的制作质量与制作效率、缩短制作周期,引入以计算机为平台的非线性编辑设备,建立以Fibre Channel技术为核心的全光纤集中式存储网(SAN)加以太网的双网构架网络。
通过几年的应用实践,目前国内省级以上电视台都已建立新闻网、制作网等专业网络,规模也从几个站点发展到几十个站点。
非编设备以国内产品为主,部分配有少量的国外产品。
随着电视台业务的不断发展、频道数量不断增加,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成为每个电视台节目的发展方向。
各频道、栏目为加强宣传、树立品牌,对节目制作要求越来越高,建立面向不同业务、不同层次操作人员的制作网络系统的需求日益迫切。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基本流程按照节目的类型划分,电视台节目包括新闻、专题、文艺、纪录片、广告、电视剧等,其制作流程如图1所示。
按照节目制作生产的流程划分,电视台节目制作包括粗编、精编、简单包装和复杂包装,如图2所示。
不同类型的节目可能涉及不同的生产环节。
粗编是电视节目生产流程中的基本环节,它包括素材筛选、剪接、简单的二维特技、字幕和配音等工序;精编除包含粗编的各个制作工序外,还包含色彩校正、复杂的三维特技和音频效果处理等。
一般的电视节目如新闻、专题、文艺、纪录片和电视剧等的制作通过这两个环节可基本完成。
简单包装主要包括分片头、导视模板、图标字幕设计及版式设计等常规的包装制作,要在精编的基础上加入多层合成、抠像、平面或动态设计及二维/三维动画制作,完成此类工作的制作系统一般要求带有剪辑、特技合成、三维动画等功能,通过几个软件协同工作完成。
复杂包装这一环节主要是完成形象片、总片头和广告等的制作,在实际操作中可分解为若干简单包装来实施,在工序上和简单包装类似,只是制作更加复杂、制作量更大,同时需要一些特殊的制作工艺和更高级的特技效果处理系统来完成。
电视台后期制作的基本情况过去,传统的线性编辑模式是电视节目的主要制作手段,每个电视台都配有大量的对编设备和专门的特技设备,系统庞大,节目制作手段单一,投资金额高。
随着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平台的非编系统,它具有功能强大、操作简便、高度集成化、可联网实现资源共享等特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非编系统功能逐步完善,已被大量地应用于电视节目后期制作。
传统线性编辑模式与非线性编辑模式的对比分析:1.传统编辑设备具有快速稳定的特点,适合制作一些要求简单、时效性高的节目。
随着节目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观众对节目的质量和形式要求越来越高,节目部门对后期制作设备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编辑设备已经无法满足节目的制作要求。
2.网络化是后期编辑系统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将非编系统相连,可实现节目资源的网络共享,提高节目的协同制作能力,同时也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随着蓝光盘、P2卡等新一代存储介质的出现,非编设备素材上/下载的技术瓶颈问题也将得到解决,节目的制作效率可望大幅度提高。
可以预期,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非线性后期制作系统将会得到迅速普及,并最终取代传统编辑设备,成为电视台主流的后期制作设备。
非线性后期制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分类一套完善的非线性编辑后期制作系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包括:高质量的视音频输入输出功能;支持多种格式的素材采集和存储;灵活、方便、快捷的剪辑功能;简明精确的音频制作和音效处理;丰富的二维/三维特技;出色的图文字幕处理;专业抠像和颜色校正能力;精确的基于色彩点的跟踪稳定功能;强大的基于矢量技术的绘图系统;大量独特的粒子效果;高效的特技合成和网络渲染能力;完善的素材管理;良好的开放性、兼容性和系统稳定性。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的非编辑产品。
这是由于不同厂家开发的软件产品,可能会针对不同的市场定位、不同的业务和不同层次的操作者。
目前要很好地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多个软件或系统协同工作。
从应用的角度,非编软件可分为后期剪辑和包装合成两大系列。
1.后期剪辑主要是针对粗编和精编两个环节,对剪辑能力、字幕处理功能、二维/三维特技的数量等要求较高,同时兼顾简单的音频处理、抠像和颜色校正能力。
目前国内非编市场多为此类产品,在国内电视台中使用数量最多。
2.包装合成主要是针对简单包装和复杂包装两大环节,要求系统有出色的抠像和颜色校正能力、强大的绘图系统和大量的粒子效果,并提供跟踪稳定功能;它对字幕的要求不高,强调画面和声音的处理能力;对计算机的计算和图形处理能力要求高。
此类软件系统代表了后期制作的先进水平,由于价格高和对编辑人员要求高,目前在国内电视台中只有部分有实力的电视台配有此类设备,同时使用数量也比较少,基本上是国外的产品,国内厂商由于软件开发能力和经验不足而很少开发此类产品。
非编系统使用中面临的问题目前国内用户使用的非编系统以国产品为主,使用效果良好,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面临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图像质量有待提高现在国内使用的非编系统以Matrox和Pinnacle的板卡为主,尤以Matrox的板卡占绝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