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总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一部分:只是清单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2014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复习学案

三、合作探究:
1、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甲尺的分度值是;乙测量的结果是,乙尺的分度值是,尺
测量较准确。
2、右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3、请你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跑100m的时间约是12;
2、能对已知长度的物体进行长度的估测。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
3、会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学习重点
会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
学习难点
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能对已知数据的物体进行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教具
教学课件
学法指导
阅读八年上物理教材10—15页。
②刻度尺的使用(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A、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和;
B、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
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把刻度尺的与被测物边缘对齐(对于有厚度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备注
认真阅读教材,巩固记忆!
9、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A.1mB.2mC.5mD.8m
10、小翔同学参加身体素质测试,部分数据记录如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质量50kgB、身高1.65m
C、握力400ND、立定跳远成绩2.4m
精诚合作!
四、作业布置:
1、生活中需要对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80mm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m/s
二、重点、考点分析
机械运动复习要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jīxièyùndòng)和声音(shēngyīn)背诵(bèi sònɡ)一、相对运动(xiānɡ duì yùn dònɡ):1、机械运动(jīxièyùndòng)三要素:解题关键点:找出被研究对象,即某个动、或者不动的物体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一般参照物选取题目中出现的。
如果题目中只有一个物体,则参照物可选择大地或者太阳。
3、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4、题型一、判断运动、静止(1)坐在汽车内的乘客,如果以车中的座位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分析:被研究对象是:(2)坐在甲车里的人看到树木向后退,则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的分析:被研究对象是:(3)坐在甲车里的人看到树木向北运动,则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运动;分析:被研究对象是:(3)坐在甲汽车里的人看到停在马路旁边的乙车向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运动分析:被研究对象是:5、题型二、选取参照物(1)月亮在云中穿行分析:被研究对象是(2)甲乙两个同学并排走,甲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分析:被研究对象是(3)坐在动车上的小明,看到树木向后退,他选择的参照物是()分析:被研究对象是(4)小小竹排江中游,微微青山两岸走。
前半句参照物是()后半句参照物是()分析:被研究对象是:(5)小英乘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小英是以为参照物的。
分析:被研究对象是:(6)中秋的夜晚,小华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小华选择的参照物是。
分析:被研究对象是:6.相对静止: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都是静止的。
例: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是相对静止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也是相对静止的;正在行驶的传送带与上面(shàng miɑn)的货物也是相对静止的7、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biànhuà)。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复习

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D92次列车从南昌发 车的时刻是8:34,到上海南的时刻是13:49,故 行驶的时间为5小时15分,即315 min。 (2)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5小 时15分,即5.25 h,运行路程是840 km,故平 均速度������=160 km/h。
不是。前半路程的速度为5 cm/s,后半路程的速度为 7.5 cm/s,前后半路程的速度不同,不符合匀速直线 运动沿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的条件。
• 6. (2013•佛山)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 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 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 达肇庆,请求: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直线 且________ 速度 不变的运 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________ 动. 6.平均速度:在直线运动中,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和所用时
s 间的比值,公式为 v . t
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 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 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 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 的厚度约0.1 mm. 常考的时间估测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 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 数约75次.
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 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 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D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 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 均速度相同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3、在行驶的列车上,妈妈叫小孩“别乱跑”, 这个 “别 乱跑”的参照物是( D ) A.铁路边的树木 B.远处的房屋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小孩子的座位
4、小华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的, 选取的参照物是( B ) A.河岸边的树木 B.所乘坐轮船的船舱 C.流淌的河水 D.迎面驶来的轮船
5、马路上站岗的交通警察相对岗亭是 静止. 的,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是 运动的。(填 “运动”或“静止”)
河岸 6、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 河岸 _______为 _____为参照物的,“船高”是以 参照物的。
三、运动的快慢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路程相同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运动快) 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运动快)
②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与错误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1)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3)减小误差的方法:
选用更精确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三种特殊的测量
(1)累积法 (2)化曲为直法 (3)组合法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测圆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例1、如图所示, 木块的长度为 3.49 cm,其中准确值为 3.4 cm,估计值为 0.09 cm。
例2、测出图中两物体的长度和球的直径.
LA= 1.48 m;LB= 1.50 dm;球C的直径= 1.00 cm.
一、时间的测量
四、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实验原理: 。 v=s/t 测量仪器: 刻度尺 和 停表 等, 分别用来测量 路程 和 时间 。
【复习提纲】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节内容结构图导学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长度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国际单位制)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单位换算:知识点2:长度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1)会认使用任何测量工具时,首先了解量程和分度值,进行合适选择。
量程:测量范围。
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2)会放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
(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视线垂直于被测物体及刻度尺)(4)会读注意区分大格以及小格的数目,长度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例如: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则读数为3.00cm。
(5)会记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长度的估测: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1.5m;课桌高度大约0.75m;一层楼高度约3m。
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用一些粗略的方法来测量长度,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成年人两臂侧平伸直时两中指间的距离约1.7m【1庹(tuǒ)】;张开手时拇指尖到中指间的距离约20cm【1拃(zhǎ)】;正常成年人手掌宽约1dm,小指宽约1cm。
知识点3: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国际单位制)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单位换算:1h=60min;1min=60s用停表测量时间:(1)归零;(2)按动停表控制按钮开始计时;(3)按动停表控制按钮结束计时;(4)读数:秒针和分针对应的时间值相加。
分针转小盘一圈15min,分度值为0.5min;秒针转大盘一圈30s,分度值为0.1s;先读小盘后读大盘;前半分钟读0~30s,后半分钟读30~60s;如图读数为2min6s。
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

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m,1m=dm=cm=mm=um=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
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或秒)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不同,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提纲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提纲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用字母表示是,常用单位有:,,,,,。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 m; 1m= dm; 1dm= cm; 1cm= mm;1mm= μm; 1m= μm; 1m= nm; 1μm= 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填上合适的单位:黑板的长度2.5 ;课桌高0.7 ;篮球直径24 ;指甲宽度1 ;铅笔芯的直径1 ;墨水瓶高度6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 ;手掌宽度1 ;5.特殊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 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 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mm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圆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或细铁丝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夹测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①直尺三角板夹测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8 c,下列数据最接近实 际的是( A ) A.课桌高度约为80 cm B.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 ℃
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 g
D.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间约为5 s 【解析】课桌高度约为80 cm;考场内的气温约为 27 ℃;一份 理化试卷的质量约几十毫克;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 间小于1 s(约为0.4 s);本题应选A.
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
0.16 m/s. 速度为________ (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 速度不同. 纸锥的质量 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 个影响因素)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 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诗一首,即“满眼风光多 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 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B ) A.满眼风光多闪烁 C.仔细看山山不动 B.看山恰似走来迎 D.是船行
(烟台)诗人常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述物体的运动.如图所 示是一首描述“云”和“月”运动的诗,之所以对这个现象“
12.(2014中考变式题)“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
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 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蜓飞行的 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 的时间,在下列四幅图中,与照片相吻合的是( A )
3.2012年4月27日晚9点46分,重庆飞北京3U8515航 班从江北机场起飞,约 10 分钟后,飞机在涪陵区上 空约 2100 米左右位置遭遇飞鸟撞击,导致驾驶舱挡 风玻璃产生裂缝被迫返航.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 飞行,这是因为( D )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3 . (福州 )2012年国际田联 110 m栏赛中,刘翔以 12秒 97破赛会 纪录夺得冠军.刘翔在跨栏时,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 可选的参照物是( A ) A.刘翔 C.地面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7.(哈尔滨)如图所示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 C.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D.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解析】运动员到终点时,由于人有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 C 选项符合题意;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和地面之间有位置 的改变,所以运动员是运动的;运动员鞋底的花纹很深,增大 鞋底表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运动员跑得越快,跑相 同的距离用的时间越短,即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短.
是运动的.
16.(2014中考变式题)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
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
先变大后不变 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________(填“不变”
“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测量平均速度
考点一 长度、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基本单位:____ 米 ,常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使用前要先观察 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记录结果应包括_____ 数字 和_____ 单位 两部分. 2.时间的基本单位: ___ 秒 ,常用测量工具:秒表、钟表. 3. _____ 测量 值与_____ 真实 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误差 _____ 不可 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_____ 可以 避免.
4.李军的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 1 m/s 的速度 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的速度走完 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A ) 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
5.(菏泽)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
8.(上海)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为如图所示 a、b、c三 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A )
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9.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图中的四 种工具不属于测量长度的是( A )
10 .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 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 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A ) 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360 km,高速列车2小时左右到达,则列车的平
均速度为______km/h ,或为____m/s. 180 50
(济宁)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 1.83~1.86 cm.
解析:此题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 长度时,首先要观察,是否是零刻线与物体边缘对齐,如果不 是要从读数中减去物体左边对应的数值,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
例1 (杭州)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 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 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 A ) A.向甲运动 B.向乙运动 C.静止不动 D.在原位置转动
解析:当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由于鸡蛋具有惯 性,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乙看到鸡蛋向甲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指( C
)
A.运动和静止都取决于人的主观感觉 B.同一物体不可以说它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 C.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运动的结果也不同 D.选择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的对象就是静止
的
(天津)如下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
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
的下一位.
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 就分度值而言,__ A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__ B 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________. 2.20cm
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 B )
A.1 mm2 B.1 cm2
C.1 dm2
D.1 m2
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 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C.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A.米(m)、千克(kg)、小时(h)
B.千米(km)、千克(kg)、小时(h)
C.米(m)、千克(kg)、秒(s)
D.米(m)、牛顿(N)、秒(s)
2.(广州)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 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 ) A.量程3 m,分度值1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
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 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w/h 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汽车在遵守
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
_____ 1.5 h.
6.(咸宁)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 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 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右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 变速 直线运动(填“匀速”或
“变速”),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不相等 。
(2)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
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 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C
A
B
C
D
考点训练
1.(潍坊)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 分别是( C )
2011 年 11 月 3 日凌晨,我国自行研制的太空轨道空间站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 号”与运输飞船“神舟八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合为一体,如图所示.开始对接时两个飞 行器相距 5 km,经过 1 h 8 min 的时间完成对接.对接过程中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 则“神舟八号”的平均飞行速度为 1. 2 3m/s ;当对接成功后它们的相对运动速度为 0m/s. ( 结 2· 贵阳) 果保留两位小数)
14.
1月 3 日凌晨, 我国自行研制的太空轨道空间站第一个 15. (鸡西)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 神舟八号”在太空成功对接, 合为一体, 如图所示. ________ ,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 ________ 过 1 h 8 min 的时间完成对接.对接过程中若以“天宫 静止的 流水 均飞行速度为 1.23m/s;当对接成功后它们的相对运
用时t3,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 s/(t1+t2+t3) ;团体赛中 ,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 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地睡觉了!” 乌龟 为参照物的. 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________
s 答案: 乌龟 t1+t2+t3
正在修建的宜昌至武汉高速铁路专线全长
难意会”,
不知道运动和 是因为________ . 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游云西行”是说云在向西运动,它可以选地面或自己 为参照物;“月儿东驰”是说月亮向东运动,这时云在向西, 假定云是参照物,月亮相对云就是向后即向东运动了.而人们 望月时感觉不到月亮是动的,所以感觉到原来“不动”的物体 都成运动的了,学了运动相对性原理,这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