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单元复习

合集下载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与提高++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与提高++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如何用刻度尺比较准确地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和一根铜丝的直径?请写出你的方法。
解析
可以用累积法。先测出一摞纸的总厚度,然后除以纸的数量,就 得到一张纸的厚度了。 测铜丝的直径时可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密绕n圈,求出其总长度L, 则直径d=L÷n。
2.要想测量注射器的活塞直径,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请把它们写出 来。
相对于月球表面、嫦娥四号,桅杆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是在运动的;
解析
相对于太阳翼,桅杆位置不变,所以是静止的。
5.观看电视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 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我们为什么会认为他 们是运动的呢?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屏幕中可以看到背景在飞快的后退,以背景作为参照 物,可以判定运动员跑的很快。
解析 "100"的含义是平均车速不能超过100km/h; 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不能少于:
9.某同学自制了一个每秒滴下2滴水的“滴水计时器他把滴水计 时器固定在玩具车上,并把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木板上,用来测量 玩具车运动的速度,如图1-4甲所示。释放玩具车后,水滴在木 板上的位置如图1-4乙所示。如果他要测量玩具车在A、D间的速 度他还需要知道什么物理量?玩具车在4、D间的速度是多少?
7.某老师从家步行去学校,用时25min。他手机 上的运动应用程序记录的数据如图1-2所示。他的 步幅(一步的距离)约为多少米?他步行的速度是多 少?
解析 解: 步幅约为:1650m÷2243=0.74m 步行速度是:
8.图1-3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其中“100“的含 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区间的时间 不能少于多少分?
解析 还需要知道A到D之间的而距离s家住在21楼。乘坐电梯回家时,他用手表测出:电梯从 1楼一直运行到5楼用时8s;在5楼时有人出电梯,电梯停了10s; 接着电梯一直运行到21楼,又用时30s。已知每层楼的高度为 3m,则电梯从1楼到5楼、从1楼到21楼运行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第1章 机械运动 单元复习(原卷版)

第1章 机械运动 单元复习(原卷版)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鱼翔浅底,鹰击长空B.蜗牛在慢慢爬行C.月亮升起来了D.水凝固成冰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B.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C.误差是由测量者操作不规范造成的D.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6s内通过30m路程,则第2s的速度是( )A.15m/B.5m/C.10m/D.无法确定4.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长度时,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B.测量时,课本的左边未对准“0”刻度线,就把课本右边所对的刻度值当作课本的长度C.读数时,估读到了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D.读数时,人的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5.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物体行驶时间之比为( )A.9:8B.8:9C.2:1D.1:26.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8.60cmB.1.69cmC.1.6cm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7.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B.12.365cmC.12.36cmD.12.37cm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9.0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5.1m/s9.如图所示是各插一面彩旗的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以房子为参照物,两车均是运动的,甲向右运动,乙向左运动B.以房子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右运动的,乙车一定是静止的C.以甲车为参照物,房子一定是向左运动的,乙车可能是静止的D.以乙车为参照物,房子可能是向右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10.小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如图为她在6月12日的步行情况。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

确保小车终点始终在同一位置 (4)实验中斜面的末端放有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实验中测量时间容易产生误差,为减小实验误差的做法是___________ 多次测量取 平均值 。 增大斜面的倾角(使小 (6)如果想增大小车的平均速度,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车从斜面更高处下 (写出一种即可)。 滑) (7)木块沿斜面自由下滑时,它的速度会越来越____( 快 选填“快”或“慢”); 若将斜面由上往下依次分为AB、BC两段,则这两段的平均速度(vAB、vBC)与全 vBC>vAC>vAB 。 程的平均速度(vA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 (8)小车在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小车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 一对__________ 相互作用 力;撞击底端金属挡板后,挡板发生了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________ 形状 。
例2. 用两把不同分度值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0
1
2
3
4
(cm)
1.66cm 准确值为_________ 1.6cm ,估计值为________ 0.06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1.7cm 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 1cm ,估计值为______ 0.7cm
板块二、运动的描述
答案:⑥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⑦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事先假定不动,作为标准的物体
⑧同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情况的描述也可能不同
考点2、有关参照物的问题
1.参照物的选择:
2.运动与静止的判断:

第一单元《机械运动》单元复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一单元《机械运动》单元复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解:(1)汽车的速度v=60km/h,t=0.4h,则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为: s=vt=60km/h×0.4h=24km
(2)返回时的时间为t1=30min=0.5h,小明一家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 v1=s/t1=24km/0.5h=48km/h
答:(1)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24km; (2)小明一家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48km/h。
再由速度公式,得汽车通过该特大桥主桥大约需要的时间为
t s 1.8km 1.8102 h 64.8s v 100km / h
答:汽车以设计时速通过该特大桥主桥,大约需要64.8秒。
二、专题突破
典例11、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汽车以6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4 h才到达旅 游景点.傍晚,他们沿原路返回,从景点到家用了30 min.求: (1)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 (2)小明一家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
行驶的平均速度
v1
s1 t1
306km 1.5h
204 km
h
(2)小明观察到车厢上显示的速度是300km/h,通过隧道用了整整3分钟,则该隧道的
长: s vt 300 km h 3 h 15km 1500m
60
二、专题突破
(五)利用图像分析运动情况 运动图象也是一种科学表达“语言”,图象能把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 地表示出来,有直观、简明的优点,为解决物理问题提供思考的依据。 在物理学中,常用路程(s)-时间(t)图象和速度(v)一时间(t)图象来描 述物体的运动情况。(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它是一 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象,应知 道图线是否为直线反映了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的倾名斜程度反映 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图线越陡,说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即运动 得越快。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谢谢!
易错题集
11.某跳伞员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正在上 升,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上的人来讲是D( ) A.上升 B.静止 C.降落 D.都有可能
易错题集
12.如图所示,岸上旗子和甲乙两船上的旗子随 风飘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一定向左运动 B.甲一定静止 C.乙一定向右运动 D.乙一定向左运动
线运动,其理由
是 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若测得纸锥在A、
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
锥的速度为 16
cm/s.
(2)下右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能反应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 是 C 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选
易错题集
(3)此实验应复习
C 目录 ONTENT S
1 思维导图 2 知识梳理 3 易错题集
2
思维导图
量程
分度值
被测物体
垂直
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值
单位
m
思维导图
s 秒表 测量值
实际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思维导图
物体位置的变化 作为标准的物体
运动快慢
相对
路程与时间之比
m/s、km/h
3.6
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
①会放: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 与被测物边保持平行,不能 歪斜 。
②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 垂直 ,不得斜
视。 ③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一 位。
(3)记录:要记录数据和 单位
,测量结果由
准确值、估计值和 单位 组成
知识梳理
二、时间的测量 1.时间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 表 。
易错题集
8.(202X•内江)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 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 的空气)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 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复习(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复习(

6
1.5
正方形
1
20
6
9.24


31、找出下图中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的 错误之处。 解:本题的错误之处为: ① ; ② 。
32、亮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的振动时猜测:即 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 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自 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于是在实验室中实验,下表是他在实验 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材料 长度 /厘米 横截面积/平方厘


29、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某个物体的长度进 行测量,甲同学测量的记录结果是15.82cm, 乙 同学测量的记录结果是15.80cm, 丙同学测量的 记录结果是15.8cm,他们在测量中都遵守了测量 规则。那么甲、乙两位同学测量的结果不同的 原因是测量时每个人的 有可能不同, 甲、 丙两位同学测量的结果不同的原因是所用刻度 尺的 不同。 30、在降落伞比赛的活动中,小丽将活动中的 具体数据进行了记录,来用于研究降落伞的滞 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 据并回答问题。

A
B C D E

钢 尼龙丝 铜 尼龙丝
20
20 30 40 40
0.3
0.7 0.5 0.5 0.5
材料 米
长度 /厘米
横截面积/平方厘




(1)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 调与弦粗细的关系,则他应选 用表中编号 的琴弦。 (2)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 调与弦材料的关系,则他应选 用表中编号 的琴弦。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 骤: 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 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 论等。 则亮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 所采取的合理顺序应该 是 。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A.在记录实验资料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B.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C.尽量使每次测量值相互相等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B解析:B【详解】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可以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以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故选B。

2.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A.乙的速度越来越大B.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C.在第1.5s时两车相距1.5m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C解析:C【详解】A.由运动图像可知,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有关,无法比较二者通过的路程大小,故B错误;CD.甲乙运动的速度分别为3m/s v=甲,4m2m/s2ssvt===乙乙乙甲的速度较大,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在第1.5s时两车相距()(2m/s1m/s) 1.5s 1.5ms v v t∆=-=-⨯=甲乙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A.刻度尺B.天平C.量筒D.弹簧测力计A 解析:A【详解】A .刻度尺是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

此选项符合题意;B .天平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大小。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4.小明一次50m 短跑过程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明通过第2个10m 所用的时间为4.00sB .前20m 小明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 .小明通过距离0点20m 处的速度一定为5m/sD .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解析:D(1)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关键就在于分析物体的速度是否变化。

(2)平均速度等于路程除以在这段路程上所用的时间,和某时刻的速度无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1页)

一定不、不一定)
例2: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第1s内运动了1m,第 2s内运动了2m ,第3s内运动了3m,第4s内运动 了4m,则物体( D ) A.在这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1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第4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D.在这4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例3.列车从甲地到乙地,先以54km/h 的速 度行驶了2.5h,然后停车0.5h,再以72km/h 的速度行驶1h ,到达终点,求列车在全程 中的平均速度. t2 V 2 t3 V 1 t1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不相等
定义 特点
快慢的表 示方法
s v= t
可表示任意一段 路程上的速度
速度
平均速度
v= s t
应指明哪段路 程或哪段时间
例1: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第1s内运动了1m,第 2s内运动了1m ,第3s内也运动了1m,则该物 不一定 体在3s内___ ____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定、
甲 V= s t s1 = s2 s1 + s2 t1 + t2 + t3 乙
例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公式V=s/t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例5:百米赛跑时,某同学前30m做加速运动,后 70m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7m/s,测 验成绩是15.0s,那么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6 _____m/s, 他在前3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6.67
课型:复习
第一章 机械运动
长度:
单位及换算:
测量:刻度尺 使用方法:认、放、看、读、记
一、长度和 时间: 时间的测量: 测量:停表、钟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是___绝__对___的,静止是___相__对___的;同一个物体 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 于所选的___参__照_物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三:运动的快慢
1.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__路__程____;相 同路程比较__时__间____。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__快__慢____的物理量。 (3)定义:__路__程____与__时__间____之比。 (4)公式:________。 (5)单位:基本单位是__米__每__秒__,符号是__m_/_s__。交通运输 中的常用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1 m/s=__3_._6__km/h。
常考的物体运动的速度的估测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 m/s.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2.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__直__线____且速度__不__变____的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成__正__比____。 (2)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象
A.草地 B.袋鼠妈妈 C.天空 D.灌木丛
热身反馈,小试牛刀
3.图中的物体长度是___1_._5_0__cm。
4.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 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___相__同__时__间__比__路__程_____。
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的快慢,公式为 v=st,这种方法与 日常方法____②____(选填“①”或“②”)是相同的。常用的速 度单位有 m/s 和 km/h,其关系是 1 m/s=___3_._6___km/h。
类型一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最小格所代表的被测尺寸 的数值)为1 mm,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所测物体的长度为2.50 cm.
【名师点拨】 刻度尺使用前要先看刻度尺是否磨损 以及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1)测量值= 末端刻度-起始端刻度;(2)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 下一位;(3)测量结果=数值+单位.
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
课桌的高度约0.75 m;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 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 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2.时间的测量 (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____秒____,符号是 ______s__。 换算关系:1 h=___6_0__min=___3_6_0_0s。 (2)测量工具:钟、表、停表。 (3)了解:人每分钟呼吸20~30次;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min 。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3.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在
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等于物体通过
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
为: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四.测量平均速度
从公式v s t
可知,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
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二: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位__置____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2.参照物 (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__标__准____的物体。
(2)选取标准:①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 体是__静__止____的。②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__任__意____的, 但不能将研究的___对__象__本__身___作为参照物。③为了研 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___地__面__或__地__面__上__静__ 止__不__动__的__物__体___作为参照物。
常考的时间估测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 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 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3.误差 (1)定义:_测__量__值___与_真__实__值___之间的差异。 (2)减小方法:___多__次__测__量__求__平__均__值_____、选用__精__密__仪__器____、 改进__测__量__方__法____。 (3)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__不__可____避免的,只能尽量__减__小____ ;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__可__以____避免的。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一:长度、时间的测量及误差
1.长度的测量 (1)单位:基本单位是___米_____,符号是___m___。 (2)测量工具——刻度尺的使用 ①看:刻度尺的___量__程___和___分__度__值___。 ②选: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和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 值合适的刻度尺。 ③放:要将刻度尺的刻度线贴靠被测物体,与被测长度 ___平__行___,不能将刻度尺放歪斜。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垂__直___,并且要估读到 ___分__度__值__的__下__一__位_。 ⑤记:记录结果要有___准__确___值、___估__计___值和___单__位__。
热身反馈,小试牛刀
5.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 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9_0_____km/h,合___2_5____m/s。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类型一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例1 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 1 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50 cm.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
长度、时间的 测量及误差
平均速度 的测量
机械运动
热身反馈,小试刀
1.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 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B )
热身反馈,小试牛刀
2.如图所示,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 地上向前跃进。说小袋鼠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