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有答案版 光学中考试题精编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是∶(2)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3)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如图b,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蜡烛B和像完全重合的现象。
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
2.小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确定,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关系;(2)小峰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发现像会(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若小峰在实验中观察到两个像,则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太(选填“厚”或“薄”)。
3.如图,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4.小晨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1)实验时小晨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成正立的像;(3)实验中,如果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4)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则会导致的后果是.5.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专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专题一、 知识梳理色散 二、考点突破【考点一】光现象1.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柳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线折射形成的B .黑色物体能够反射黑色光C .光线在电影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 .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2.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光现象 光的直 线 传 播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光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的反射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图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像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图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图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 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的颜色 凸透镜凹透镜 作用:________________。
成像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2.如图所示为最新设计生产的一款可视钓鱼装备,组件包括水下摄像头、显示器、鱼竿、鱼轮、高强度钓鱼线和电源盒等。
钓鱼时主要是通过水下摄像头的实时摄像,从而使钓手可以在显示器上清楚地看到水下鱼群的活动情况,提高钓鱼成果。
下列关于可视钓鱼竿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鱼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钓鱼时鱼竿变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钓起鱼时,鱼竿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3.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是实像B.像是虚像C.像比物体小D.像是倒立的4.使用环保型墙面漆粉刷教室墙壁,不仅可以降低教室内的空气污染,由于墙面上留有很多小颗粒形成的凹凸不平,还有利于保护视力.这主要是利用了光的() A.漫反射B.镜面反射C.折射D.直线传播5.如图所示,远看浅浅的湖水,一旦进入水中后,才发现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许多。
水对眼睛的这种“欺骗”,对于想游泳的同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必须要警惕。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发生了折射C.光发生了反射D.某些人的幻觉6.下列有关凸透镜成像原理和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制成的C.近视眼要配戴凹透镜矫正,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照相机7.下列长度单位中,最长的长度单位是()A.千米B.光年C.纳米D.微米8.夏季炎热的午后,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勤劳的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美丽的中华大街上,水不停地洒在地上,给人清凉的感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洒下的水很快就干了,是因为全部渗漏到路面中去的缘故B.洒水车行驶过程中,环卫工人相对于车子是静止的,所以他不具有动能C.音乐总是给人以美的感觉,洒水车上放的音乐不会成为噪声D.车后的水雾中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这是阳光透过水雾发生了光的折射9.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国家大剧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巨大的蛋壳。
中考考物理复习模块1-《光学》经典习题练习有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模块1-《光学》经典习题练习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1.下列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的是()A. 放大镜赏花B. 手影游戏C. 水中折笔D. 水中倒影2.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小孔成像B.光的漫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直线传播3.“月有阴晴圆缺”这一自然规律从光的角度看是由于光的()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D.色散4.在纸上剪一很小三角形,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三角形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A.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影B.是圆形,它是太阳的虚像C.是圆形,它是太阳的实像D.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实像5.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来引导掘进机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C.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D.海市蜃楼考点2:平面镜成像特点1.小春同学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采用了如下方法给她检查视力,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1 m B.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4.6 m C.小春距离她的像5 m D.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2.1 m 2.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比原来亮3.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 )A.苹果透过红光B.苹果只吸收红光C.苹果只反射红光D.苹果折射进红光4.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_(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2)此实验中选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______;(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4)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5、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的玻璃板做实验;同时选用两节相同的干电池,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关系.(2)强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______.(3)强光屏放在电池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4)将电池A朝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电池A的像的大小将______.6、如图,小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未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重合.若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小红选择玻璃板而不用镜子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2)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物距/cm 像距/cm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10.0 10.0第二.15.0 15.0次通过观察: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3:光的反射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上的E点.若要使反射光射到墙上的F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A.平面镜不动,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角B.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定距离C.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适当角度D.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顺时针转动适当角度2.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B.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D.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3.小文同学通过以下的实验过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提出问题】光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设计与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作光屏)竖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2)当一束光贴着左侧纸板沿AO方向射到O点时,在右侧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在纸板前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光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了反射.(3)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会发现反射想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性.由(2)、(3)能发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4)若将右侧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5)再如图乙所示,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则右侧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提到新的问题】(4)、(5)中反射光线存在吗?若存在,射向哪个方向呢?是否还是与入射光线共面呢?【继续实验】在图乙中过O点垂直于镜面立一根铅笔OM,仍以(5)中那条入射光线为入射光线,将纸板再竖立起来旋转纸板,使入射光线与OM共面,再移开铅笔,此时在纸板同一平面上呈现出反射光线.【分析与论证】(1)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过入射点作与镜面垂直的一条直线(用虚线)很有必要,我们物理学中把这根线叫做法线.(2)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评估与交流】探究出上述光的反射规律以后,小文同学在如图甲所示中作出了法线,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法线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都是40°,于是继续补充光的反射规律,得出结论: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现请你对他这样得出的结论及正确性作出评价:(1);(2).4.小亮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他应将硬纸板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当他用激光笔射出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 点时,可在ONBC 面内看到反射光.(2)如图乙所示,在实验中使用可沿ON 折转的硬纸板,折转硬纸板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利用光的反射可以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图2所示,在镜子中出现了小灯泡很多个像.产生此现象至少需要 块平面镜.5.小文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白色纸板竖放在水平镜面上,ON 与镜面垂直.实验中收集到一组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1)依据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2)为使实验结论更可靠,接下来的操作是: . (3)实验中白色纸板的作用是: .(4)如果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新的反射光线沿着原入射光线的反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 .考点4:光的折射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画出光路图。
光学部分中考试题精选(附答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光学部分中考试题精选(附答案)1、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A.镜中花B.水中桥C.林中影D.缸中鱼 2、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 )A .B .C .D .3、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4、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 )5、图5 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 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 像会成在光屏上D. 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6、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 .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A .树荫下圆形光斑B .海市蜃楼C .露珠下的叶脉D .水中“倒影”A .照相机镜头前加装滤色镜B .电焊工人焊接时戴面罩C .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D .小华戴眼镜矫正视力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6、图3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近视眼镜是凸透镜图3D.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8、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9、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10、张宁用图8 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8 乙时, 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中考物理光学试题

中考物理光学试题篇一: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光学专题总复习一、知识结构: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
2、近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矫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透镜。
3、远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矫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透镜。
照相机利用物距,成、的像的原理制成的。
幻灯机利用物距,成、的像的原理制成的。
放大镜利用物距,成、的像的原理制成的。
二、典型例题:考点1:光源和光速例1、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1.5×10 8 km,则太阳发出的光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为。
例2、以下物体是光源的有()①太阳②月亮③燃烧着的蜡烛④镜子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考点2:光的直线传播例3、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浓密的树荫下的太阳光斑B. 教室屏幕上的投影C. 你看到自己镜中之影D. 树在水中的倒影考点3:光的反射例4、如图2-11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是()A.40° 40°B. 40°50°C. 50°40°D. 50°50°。
例5、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60角射到一深井口,现用一块平面镜反射使太阳光竖直向下射入深井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夹角()。
A 75°B 60° C 15° D 45°。
例6、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不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而使平面镜绕入射点转动45,则反射光线改变的角度是()。
A 45° B 90°C 60°D 30°考点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例7、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亮走,地上处是水,背着月亮走,地上处是水。
(填“亮”或“暗”)例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BCD发生镜面反射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黑板“反光”是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反射面粗糙时,反射光线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观察患者牙齿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考点4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例9、某人身高1.8m,站在平面镜前1.2m处,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m,他的像距他。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学作图附解析教师版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学作图附解析教师版一、作图题(共25题;共125分)1.(5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解答】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分界面的法线;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在空气中的角较大,画出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分析】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5分)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图中虚线表示法线)【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解答】根据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如图所示【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5分)一束与水面成60°角的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在水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解答】由图中可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6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30°,即入射角为30°,由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30°,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如下图所示【分析】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5分)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相应的反射光线。
【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解答】在做光的反射图像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如图所示【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5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射向水面O点,画出法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020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学中考题精编汇总

2020人教版光学中考题精编汇总(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0·泰安)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B)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云在水中飘”,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2.(2020·泰安)人在水面下看到岸边景物的正确光路是(C)3.(2020·遵义)在平静的湖水中,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该现象中的云和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云和鱼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B.云和鱼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C.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D.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4.(2020·绥化)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 m处,以1 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D.2 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 m5.(2020·黔西南州)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D.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6.(2020·乐山)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D)7.(2020·临沂)2020年6月21日,天空中上演了本世纪最壮观的一场日环食,火红的太阳逐渐变成了一个金色的“指环”(如图).下列光现象,与日环食成因相同的是(B)8.(2020·衡阳)下列光现象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B) 9.(2020·岳阳)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B)10.(2020·常德)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自行车尾灯是靠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D.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11.(2020·衡阳)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12.(2020·菏泽)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B)13.(2020·南充)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B)A.“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C.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用到了光的反射D.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使用的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温度测量14.(2020·菏泽)如图所示现象或事例中,应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B)15.(2020·重庆A卷)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C)16.(2020·滨州)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17.(2020·自贡)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日环食,自贡城区也观看到了日偏食的奇观.日环食和日偏食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18.(2020·苏州)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40 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D)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光屏上不能呈现像19.(2020·雅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图乙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B.图乙中成的是倒立、大的实像,符合照相机的成像原理C.图乙中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D.在图乙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20.(2020·安徽)图a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C)A.甲→乙→丙→丁B.乙→丙→甲→丁C.乙→丁→甲→丙D.丙→甲→乙→丁21.(2020·自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22.(2020·乐山)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B.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C.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D.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23.(多选)(2020·衡阳)一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先用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有(BD)A.要使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可只将光屏向右移B.要使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可只将蜡烛向右移C.若只移动光屏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像将变大D若只移动蜡烛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像将变大24.(2020·泰安)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18 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像.他判断凸透镜焦距可能是①6 cm、②9 cm、③12 cm、④16 cm,其中正确的是(D)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5.(多选)(2020·聊城)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CD)甲乙丙丁A.图甲:表示矫正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B.图乙: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C.图丙: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是缩小、倒立的D.图丁: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26.(2020·成都)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A.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C.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二、填空题1.(2020·自贡)小明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明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小明被确诊为__近__视眼,应佩戴__凹__透镜矫正.2.(2020·遂宁)2020年2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十分严峻,为了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全国首个测温5G警用巡逻机器人在广州设计制造成功,这款机器人有5个高清摄像头,可实现全景无死角监测,机器人上的摄像头与我们生活中的__照相机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当巡逻机器人靠近人拍摄时,所成的像将__变大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机器人利用__电磁波__把实时拍摄的画面信息通过5G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__绿__、蓝三种基本的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3.(2020·凉山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应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__高度__;若先移动蜡烛使物距为30 cm,再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倒立、__缩小__的实像.4.(2020·泰安)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图中的一束光竖直射入井中,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55°__.5.(2020·聊城)2020年6月21日,在日食发生时,小明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图甲所示的光斑,这些光斑是由光的__直线传播__形成的.观看日食不能用眼睛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比较简易的做法是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如图乙所示).太阳在水中的像是由光的__反射__形成的.6.(2020·成都)小王走向正前方的玻璃窗,想看看美丽的夜景,却发现玻璃窗里有个“自己”迎面走来,这是光的_反射_(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同时她发现,房内电灯通过玻璃成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_减小_三、作图题1.(2020·南京)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射向平面镜,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8福建福州) 08年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逗趣》。
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
活灵活现的手影,让观众大开眼界。
手影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凸透镜成像2.(08渐江宁波)从月球上拍摄的“日食”照片。
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B.这张照片可能是在农历2008年正月初一拍摄的C.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D.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3.(08江苏南京)图3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13(08大连)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2(08芜湖)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 ___________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直线传播、反射、虚像1.(08泰安)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海市蜃楼”奇观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1. (08长春)图3是被水环抱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
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0答案平面镜成像(或光的反射)镜面15(08天津)如图5所示,光与镜面成30。
角射在平面镜上。
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如果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答案:600。
(2分):O0。
(1分)1(08北京)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C2(08太原)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通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B23(08镇江)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
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增大/不变/减小).答案:60。
;减小11(08上海)在图6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12(08江门)如图8所示,S为某发光点,SO是它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
27(08厦门)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入射光线如图14所示,请依次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34(08巴中)如图11,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答案:HD;∠13(08天津)图1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C13(08厦门)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一些(选填“深”或“浅”)。
答案:折射;浅14(08株洲)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
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5所示。
该光斑 C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11(08临沂)在下面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14(08芜湖)图3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___________中。
答案:玻璃;空气10.(08恩施)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DA.小于50° B.大于50° C.大于40° D.小于40°8(08河南)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
你认为,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
你猜想的理由是。
偏向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向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光找偏向法线(合理)3(08南宁)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这是由于下列什么现象引起的A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10(08威海)小明在仔细观察了图5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D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08乌鲁木齐)(2分)乙图是光线从空气射向水面的示意图,在图上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
23. (08资阳)如下左图所示为小明家的鱼缸,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投射在鱼缸中的水面上,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进入鱼眼(已画出)。
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标明入射角r 和折射角θ。
1.如图7所示,画出入射光线由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33(08黄冈)小明站在游泳池边A处,看到路灯B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一条鱼在C点重合,用光学作图法确定路灯B的位置和鱼的大致位置。
6)(2分)(1)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请在答卷图中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大致径迹.8(08大连)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_________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_____色。
8答案漫;黑10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光的漫反射;各种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折射29(08徐州)我市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往年难得一见的彩虹重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现象;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填“相同”或“不同”)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波长依次减小,则七色光中频率最大的是色光。
色散(折射);不同;紫25(08襄樊)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
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黑色的“光”字。
1.(2012浙江绍兴)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答案】D2.(2012湖南益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答案】D3.(2012湖南株洲)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 B.凸面镜C.平面镜 D.幻灯机【答案】A4.(2012贵州铜仁)如右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C.小于50mmD.等于50mm【答案】B5.(2012江苏南京)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答案】B6.(2012山东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A7.(2012四川成都)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B. 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C.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D.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km/s【答案】A8.(2012四川眉山)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答案】C9..(2012四川自贡)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答案】B 10.(2012四川绵阳)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C11.(2012四川凉山)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A.10cm <f<20cm B.f>10cmC.f<10cm D.f>20cm【答案】C12.(2012湖北黄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答案】D26.(2012湖南娄底)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 B.15cm C.10cm D.5cm 【答案】D30.(2012宜昌)4.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个器件相当于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答案】C31.(2012宜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无像【答案】D 37.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