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承诺与人格的相关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人格的培养

关键 词 : 育 ; 业 道德 ; 业 道 德 人 格 德 职 职 作者 简 介 : 丽 华 ( 9 一) 女 , 江缙 云 人 , 江 丽 水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副教 授 , 究 方 向 为思 想政 治教 育 卢 1 7l , 浙 浙 研
途径 . 同时 也 是 从 业 者 安 身 立 命 的 基础
( ) 信 — — 讲 究 质 量 、 意 信 誉 二 诚 注
社 会 主 义 职 业 道 德 把 讲 究 质 量 和信 誉 作 为 重 要 的 道 德
规 范 . 要 求 从 业 者 立 足 于 以质 取 胜 、 信 立 本 , 对 忽 视 它 以 反 质量 、 不讲 信 誉 , 消 费 者 及 用 户 不 负 责 任 的作 风 和 行 为 对 质 量 问题 关 系 到 人 民 群 众 和 国家 的根 本 利益 .也 是 企 业 顺
中 图分 类 号 : 7 5 G l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7 1 ( 0 0 0 — 0 7 0 1 0 — 5 8 2 1 12 0 7 — 2
《 共 叶 央 关 于 全 面提 高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的 若 中 1 干 意 见 》 中发 『 0 16号 ) 出 : 等 职业 院 校 要 坚 持 育 人 ( 2 61 0 提 高 为本 , 育 为 先 , 立 德 树 人 作 为 根 本 任 务 要 以 《 共 中 德 把 中 央 国 务 院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和 改 进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意 见 》 中发 [  ̄ ]6号 ) 指 导 . 一 步 加 强 思想 政治 教 育 , ( 2 0 1 为 进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格现状及完善途径-最新教育资料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格现状及完善途径一、完善人格与完善的职业人格关于完善人格的内涵,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诸多领域争论不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完美人格应该是一个人完美的生活方式。
”这种完美的生活方式,有与别人的关系,也包含自己的内部品质,有以别人为取向的品行(如慷慨、同情等),也有以自己为取向的品行(如自律、修养等)。
两者密切相关,互为表里。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说:“完善人格归纳起来由相互关联的三部分构成。
它们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实质是知善、欲善、行善。
”我国理论界也从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作过类似概括。
尽管各家说法有所侧重,但一致的认同趋向是,完善人格是人的内在品质(知善、欲善,或知与情)与外部表现(行为)的协调统一。
我们认为完善的职业人格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在职业培训和实践中所形成对待职业的认知、情感、道德等方面的特征及相应的行为模式。
建立在健康心理状态下,以智慧力量、情感力量、意志力量为底蕴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
职业院校学生首先是社会人,思想行为与社会规范和谐一致,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又是职业人,有清晰的职业理念、良好的职业性格、健康的职业心态、精湛的职业技能等,获得幸福工作,快乐生活,积极创新,乐于奉献的职业人品质。
二、学生职业人格现状分析1.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人格现状分析。
笔者对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松原职业技术学院、长春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承德旅游职业学院5所高职233名将要顶岗学生的职业人格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33份,回收有效问卷226份。
从调查情况来看,产业行业、职业角色认知、职业情感、合作态度、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匹配性分别是84.25%、86.16%、82.27%、93.33%、91.81%、79.28%。
观测结果显示,职业人格相关性接近职业标准,但与“零对接”尚有差距。
高职大学生的MBTI人格类型研究

男性
4.1% 10.8%
0% 5.4%
女 性
效度 极佳 。[3]
型人 数 ,且 具有 显 著差 异 。(2)从 各 维度 的分布 推
(三 )统 计 方法
测 ,高 职 院 校 大 学 生 典 型 的 MBTI类 型 应 该 是
统 计 结 果 采 用 SPSS 17统 计 软 件 和 EXCEL ETSJ。
分 析 处理 。
2.MBTI各类 型 的分布
2.男 、女高 职大 学生在 各维 度上 的差 异分 析 将 74名男高职大学生组成一个独立样本 ,另 外 128名女 高职 大学生组成另外一个独立样本 , 进 行两 个独 立 样本 T检 验 ,分 析他 们 各维 度 的均 值或中心位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经过方差齐 性 检验 ,各 维 度 上代 表 总体 的样 本 并没 有 显 著差 异 ,可认为样本所在各总体方差齐性 ,样本可以代 表总体 ,可以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 :在 p=0.05的水平下 ,男 、女高职大 学生只有在 N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1), 具 体来 看 ,男 高 职大 学生 在 N因子 上 的得 分 明显 高于女高职大学生 ,而在其他因子上并未 出现显 著 性差 异 。
(二 )男 、女 高职 大学 生 MBT1人格 类 型概 况 1男 、女高职大学生 MBTI各维度 因子得 分 比较 经过配对样本 T检验统计分 析得 出:男 、女高 职 大学 生在 E、T、S、J因子上 的得分 均 高 于 I、F、N、 P因子的得分 ,说 明高职大学生具有外向、思考 、感 觉 、判断 方 面 的人 格倾 向 。研 究 发现 ,MBTI的 E型 个 体 具有 热 心 、积 极 主 动 、乐 于 表 达 、合 群 爱 交 际 等人格特征 ;T型个体稳重 自恃 、具有推理 、质疑 、 讲道理的行为特点 ,能保持心理健康 ;S型个体善 于 留意 和信 任事 实 、细节 和现 状 ,较 务实 有 效 ;J型 个 体 喜欢 有 组 织 系统 地 思 考 问题 ,能有 条 理 和 快 速 做决 定 。而 I型个 体则 注重 内心思 想 ,感 受 回忆 : 通过反省信息 、想法和概念获取能量 ;F型个体具 有 将 心 比心 、怜 悯 同情 、温 柔 的特 点 ;N型 个 体 的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人格的调查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人格的调查研究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就业人格会影响到他们的就业之路,本研究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从就业个性倾向和就业心理品质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定位模糊、职业价值观呈功利化取向、就业心理主要呈现挫折承受力差、过于自卑或自负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了高校就业人格培养的对策。
高职高专就业人格调查研究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而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中的劣势也较为凸显。
大学生就业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就业形势和环境的问题,也存在就业人格上的问题。
从狭义上讲,就业人格通常是指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意志品质,包括压力应对方式、受挫力、自我评估等;从广义上讲,就业人格除了包括就业的心理品质之外,还包括就业的个性倾向性,如个体的职业期望、兴趣、价值观等成分。
就业个性倾向中相当稳定的价值取向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个体的就业观念;而就业心理品质不仅影响个体就业能力的发挥和就业表现,而且会影响个体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
为了更好地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人格,本文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就业个性倾向、就业心理品质两方面对我校大学生的就业人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
此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500份,且有效问卷1257份,其中男生43.4%,女生56.6%;大一28%,大二47.6%,大三24.4%。
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一、就业个性倾向就业的个性倾向性中价值观念是核心,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
职业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深刻影响个体的就业活动,并通过个体的择业标准、职业评价、职业态度、职业理想等表现出来。
本研究分别从择业意向、自我评估等因素对就业个性倾向进行考察。
1.专业认识度提高,职业规划欠缺调查数据显示,84.9%的同学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初步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情况。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摘要: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对于如何有针对性地引导这部分学生的人格更健全地发展这一问题,本文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做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人格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045-02一、问题的提出“人格是现实的有特色的个人,经由社会化获得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是人思想和行动的综合。
”在国家层面提倡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今天,高职教育的基础还相对薄弱,学校的人文底蕴和育人环境还不够厚重,社会舆论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的评价也不尽相同,认为高职学生在学习态度和精神面貌方面和普通高校在校生比也有许多的差距;学生构成有独特性,也就是说目前高职院校招生主要面向普通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尤其是自主单招、中专学校学生直通车等灵活多样的录取方式,使得部分学生的分数和心态以及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等方面一定程度上都存在一样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应该承认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格发展是乐观的。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具有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比较好的学习生活适应能力,具有挖掘自己潜能的愿望。
毋庸讳言,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人格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自我缺乏准确客观的认识,心境起伏波动大,缺乏自信;二是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显得薄弱,学习生活中经常表现出对前途缺乏信心,对学习和所做的事情缺乏足够的兴趣和耐力,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冷静地应对,理性地分析;三是情绪管理能力欠缺,当消极情绪出现时,不能适时地宣泄、排解、转移和升华;四是亟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生活品质、服饰搭配、饮食环境、艺术熏陶等方面的积淀尤为欠缺;五是个别人沾染了所谓的江湖习气,言而无信、恃强凌弱、品行低劣。
对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人格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南通一所高职院校的一名学生,一学期竟然出现了200次校外上网的记录,还有一名学生出现了多达几十次的开房记录。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承诺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其 中男 生 2 8人 ,女 生 2 8人 ;文 科 1 3人 ,理 科 1 8 4 6 5 9
人 。工 科 15人 。 6
2测 量 工 具 .
付 出相 应努 力 的积 极 态度 和行 为 。 【 大 学 生 主要 的 活 1 1
动是 专 业 学 习 ,其 对 专业 学 习 的承诺 反 映 了大 学生 对 所 学专 业 的认 同 、喜 爱 、愿 意付 出的努 力 和 良好 的行 为 表 现等 积 极 的学 习心 理 。大学 生 专业 承 诺水 平 可 以作 为 大 学生 转 专业 意 向 和学业 专 业度 的预测 指 标 ,为 大学 生 专 业 承诺 咨 询 和 干 预提 供 理 论依 据 。 [ 职 院 校 是 以 培 2 1高 养生 产 、建设 、管理 、服务 一线 的高 素质 技 术 应用 型 人
高 职 院校 学生 专业 承 诺 现状 ,进 一 步研 究影 响学 生 专业 承诺 的因素 ,从 而寻 找有 效 的方法 提 升专 业承 诺水 平 。
一
、
研 究 对 象 与 方 法
1研究 对象 . 以深 圳 某 高职 院校 的 学生 为 调查 对 象 ,采 用 问卷 调
3数据 统计 处 理 .
特 长 , 有 利 于 实 现 自己 的 理 想 和 抱 负 ;规 范 承 诺 ,指 学 生 认 同 所 学 专 业 的 规 范 和 要 求 ,呆 在 所 学 专 业 是 出 于 义
才为 主 的全 日制 普通 高 等 院校 。高 职 院校 以高技 能 人 才
为 目标 ,以 职业 能力 为 本位 ,着力 培 育 “ 大学 水 平 的 能 工巧 匠 、能工 巧 匠 型 的 大学 生 ” 。根 据 高 等 职业 院 校 的 培养 目标 ,从 专业 承 诺 的角 度来 考 察深 圳 高职 院校 学生 的专业 选 择和 专业 发 展 ,对 于促 进 高职 院校 学 生 的专 业 定 位和 职业 生涯 规划 具有 指 导意 义 。 高 职 院校人 才 培养 目标 的特 殊性 决定 了提 高学 生 的 专 业认 可 度和 职业 认 同感 的 重要 性 。 国 内学 者 从不 同角 度研 究 影 响大学 生 专业 承诺 水 平 的 因素 .从 而探 讨 提 升 大学 生 专业 承诺 水 平 的方 法 和途 径 ,包 括大 学 生 的专 业
高职院校大学生专业承诺的相关因素研究

摘 要: 随机选 择绍 兴市两所 高职 院校 的 27名学生作为研究 对象. 图从专 业承诺 相关 因素 的关系人 手 , 讨提 高专 业 3 试 探 承诺 的路径并建立相关模 型, 为进 一步做好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 考. 结论 :. a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兴趣 , 就动机 和 成 专业承诺之 间存在显著相关 ; . b 成就动机在职业兴趣 和专业 承诺 之间起 中介作用 ;. c 高职 院校 大学生 职业兴趣 、 价值 观与 成 就动机对专业承诺具有预测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专业承诺指的是大学生认 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 出相应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为, 对本专业的认 同程度 将直 接影 响其 当下 的专业学 习和未来 的职业定 位 , 大学 的专 业 教育 往 往决 定 了一 个人 进 人 社 会后 的职 业
生涯 状况 . 专业 承诺这 个概 念最 早是从 组织 承诺 和职业 承诺 中借鉴 过来 的 , 括其测 量维 度也 是从 这两 个 包 概念 中移植 而 来 的 , 们之 间有 着密切 的联 系. 他 因此 , 在研 究 专 业承 诺前 必 须 对组 织 承诺 和 职 业 承诺 作 些 探讨 . 组织 承诺 作为 当代 组织行 为学 中 的一个 概 念 , 国社 会 学 家 贝克 尔 ( ekr16 ) 早 提 出 了这 个 美 B ce,90 最
往往别人的意见特别是家长的意见占有很重的分量. 进到学校以后 , 却发现 自己并不喜欢所选 的专业 , 要 求转 专业或 讨 厌 自己选择 的专业 的同学不在 少数 , 有些 同学甚 至 出现 了消极对 待专 业学 习 的现象 , 影响 了
自身 健康发 展 . 因此 , 稳定 大学 生 的专业 思想 , 提高 大学生 的专业 承 诺在 高职 院校显 得尤 为重要 .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研究-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研究一、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是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为[1]。
大学生主要的活动是专业学习,其对专业学习的承诺反映了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喜爱、愿意付出的努力和良好的行为表现等积极的学习心理。
大学生专业承诺水平可以作为大学生转专业意向和学业专业度的预测指标,为大学生专业承诺咨询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2]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过度的学习压力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身体上的一系列负面反应。
当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状态[1]。
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是反映大学生积极和消极学习心理的两个重要的综合指标,专业承诺水平过低将引发学生学习倦怠严重化,影响了学生专业学习效果、生活满意度,危及学生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应针对高职办学特色,采取积极措施提升学生的专业承诺,以促进大学生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改善学生学习倦怠状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以深圳某高职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其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状况的特点。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大学生550人进行问卷调查。
按照统一的指导语进行团体施测和个别施测,当场发放并回收问卷。
剔除无效问卷后,实际有效问卷为516份。
其中男生248人,女生268人。
(二)测量工具。
1.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心理结构包含了4个基本维度,它们分别是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理想承诺[2] [3]。
本研究采用连榕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共27个项目,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等级记分,得分越高说明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越高。
2.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共20个项目,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与成就感低3个维度。
5级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学习倦怠程度越高。
情绪低落,反映大学生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中的问题与要求,表现出倦怠、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行为不当,反映大学生由于厌倦学习而表现出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不交作业等行为特征;成就感低,反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低成就的感受,或指完成学习任务时能力不足所产生的学习能力上的低成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承诺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是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为。
[1]大学生主要的活动是专业学习,其对专业学习的承诺反映了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喜爱、愿意付出的努力和良好的行为表现等积极的学习心理。
大学生专业承诺水平可以作为大学生转专业意向和学业专业度的预测指标,为大学生专业承诺咨询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2]高职院校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高职院校以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着力培育“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从专业承诺的角度来考察深圳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选择和专业发展,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影响大学生专业承诺水平的因素,从而探讨提升大学生专业承诺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包括大学生的专业承诺与成就目标、学习观、[3]学习风格、[4]就业压力、学习倦怠、[5]社会支持等的相关性研究。
[6]本研究尝试从人的心理状况即人格的角度来分析,深入认识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承诺现状,进一步研究影响学生专业承诺的因素,从而寻找有效的方法提升专业承诺水平。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深圳某高职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其专业承诺和人格的特点。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大学生550人进行问卷调查。
按照统一的指导语进行团体施测和个别施测,当场发放并回收问卷。
剔除无效问卷后,实际有效问卷为516份。
其中男生248人,女生268人;文科153人,理科198人,工科165人。
2.测量工具
(1)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心理结构包含了4个基本维度,它们分别是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理想承诺。
[1]继续承诺,指学生呆在所学专业是出于自身能力、素质、就业机会及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工资、待遇等经济因素的考虑;情感承诺,指学生呆在所学专业的一种强烈愿望,不愿意转换专业主要是因为个人对所学专业充满了深厚感情;理想承诺,指学生呆在所学专业是因为该专业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规范承诺,指学生认同所学专业的规范和
要求,呆在所学专业是出于义务和责任的考虑。
[4] 通过施测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作为大学生专业承诺状况有效、合理的评价工具。
本研究采用该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1]共27个项目,包括
情感承诺、理想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4个维度。
该量表采
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等级记分,得分越高说明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越高。
(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包括4个分量表: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和社会掩饰性L,共48个题目,精神质分量表得分愈高表明精神质程度愈高,内外向分量表得分愈高表明愈外向,神经质得分愈高
表明情感愈不稳定。
3.数据统计处理
采用SPSS11.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
1.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承诺的差异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情感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4个分量表平均得分见表1,可见整体水平并不高,呈中上水平(中间值为3)。
其中,规范承诺高于平均值,情感承诺、理想承诺、继续承诺均低于平均值。
显然,必须提高我国大学生的专业承诺。
表2显示男大学生的理想承诺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理想承诺有显著差异;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在总承诺及四个层面上差异显著;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没有显著差异。
多重分析表明:大二学生较大一和大三学生的理想承诺低;在理想
承诺和继续承诺上,文科与工科差异不显著,文科、工科与理科具有显著差异,即理科比文科、工科的情感承诺更高;在理想承诺上,
文、理、工科存在显著差异,理科最高,文科次之,工科最低;在规范承诺上,理、工科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理、工科与文科的规范承诺存在显著差异,即理工科比文科的规范承诺更高。
2.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的差异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的有精神质N、神经质P、内外向因子E 和社会掩饰性因子L4个因子平均得分见表3。
表4显示男大学生的精神质N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社会掩饰性L有显著差异,多重分析表明大一、大二学生的社会掩饰性L低于大三学生。
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在精神质P、内外向E上差异显著,多重分析表明大一的精神质P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年级越高学生越外向。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精神质P、内外向E上差异显著,多重分析表明省外生精神质P最低,市内生次之,市外生最高,市内生和省外生的比市内生外向。
3.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承诺与人格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精神质P与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等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神经质N与专业承诺各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
即精神质程度越高,情感越不稳定,学生专业承诺水平也越低,反之亦然。
内外向E与专业承诺各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越外向的学生其专业承诺水平越高。
人格L与规范承诺呈显著的负相关,学生越容易掩饰其规范承诺水平越低。
4.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承诺与人格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专业承诺诸因子与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各量表
之间的确切关系,以专业承诺各因子为因变量,艾森克人格的各
量表(P、E、N、L)为预测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精神质N、神经质P、内外向因子E和社会掩饰性因子L。
从表6可以看出,人格中的P、E、N是情感承诺有效的预测变量;人格中的E、N是理想承诺有效的预测变量;人格中的P、N、L是规范承诺有效的预测变量;人格中的P、N是继续承诺有效的预测变量。
回归分析表明。
预测专业承诺各因子中都有N变量,因此大学生的神经质N是大学生专业承诺的重要预测变量。
三、结论
比较其他院校的专业承诺,[5-8]院校的专业承诺水平偏低。
主要原因由于职业规划的缺乏,以及大学体制造成转专业的可行性低,使得学生对本专业定位不明确。
学生普遍存在随时改行的思想,读大学的目的只是相关文凭,专业是否对口并不是求职中
考虑的主要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承诺与人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精神质(P)程度越高,情感(N)越不稳定,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越低;越外向(E)的学生其专业承诺水平越高。
P得分高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孤独、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他人不友好等特征,N得分高的学生往往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反映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表现师生关系紧张、与同学间缺乏交流,难以适应大学生活,无法进行专业上的学习交流,导致专业学习困难,更谈不上对专
业的认可,这些学生更需要引起学校的关注。
E分得分高的学生
往往是外向型,表现在爱社交,喜欢冒险,反应快,乐观,好谈笑,但情绪倾向失控,做事不够踏实。
专业教师可考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体合作,多方面开展团体小组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
总之,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与人格的调查研究证明,个体的人格特征对于专业承诺有重要影响,良好的人格有助于促进其有效开展专业学习,并提升专业承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