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生物七上《单细胞生物》教案

合集下载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巩固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拓展延伸: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总结反思: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讨论、实验操作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和功能。具体包括:
(1)掌握单细胞生物的定义,了解其与多细胞生物的区别。
(2)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如原生动物、藻类、真菌等。
(3)学习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鞭毛、纤毛等。
(2)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哪些作用?
5.探究题:选择一种单细胞生物,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物或进行实验,了解其生活习性、生殖方式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撰写一篇关于该单细胞生物的探究报告。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书写规范、答案准确。
2.对于选择题和判断题,要求同学们在答题过程中不仅选出正确答案,还要简要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分类、结构和功能进行总结。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3.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方法方面: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创新和实践。

初中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教案单细胞生物年级:初中学科:生物知识点: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2. 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3. 能够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 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2. 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片、载玻片、生物显微镜载玻片、单细胞生物标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生物是什么。

2. 引导学生讨论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不同之处。

二、学习新知(15分钟)1. 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分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3. 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观察单细胞生物标本,了解其结构和特点。

2. 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并记录观察结果。

四、讨论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的重要性和价值。

五、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单细胞生物的重要性和作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撰写关于单细胞生物的简要报告,包括定义、特点、分类和作用等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丰富了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知道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培养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及分类。

2.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难点: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单细胞生物。

2. 讲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及分类:明确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3. 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4. 探讨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讲解单细胞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生活方式。

5. 总结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强调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认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观察身边的单细胞生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草履虫对污水净化作用,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如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让学生亲身体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确保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中。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及时解答,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初中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

初中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

初中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类型和特征。

3. 了解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类型和特征。

教学难点:
1. 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比较。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或PPT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盖玻璃、藻类、酵母等
3. 实验材料:盐水、蔗糖水、叶绿体、细胞膜等
4. 教案、教学指南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提出问题:细胞有哪些形态?细胞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
二、讲授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
1. PPT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调查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三、实验(20分钟)
1. 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2. 制作盐水和蔗糖水实验,观察单细胞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

四、讨论(10分钟)
1. 学生回答问题: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有什么区别?
2. 分组讨论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总结(5分钟)
1. 让学生总结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相互关系。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小论文。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

最新整理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单细胞生物体》等教案范文三篇

最新整理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单细胞生物体》等教案范文三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设计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设计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设计以下教案,供参考!单细胞生物体本节通过讲述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大类活动:观察和探究。

通过第一个观察活动,说明草履虫是一种生物;通过第二个观察活动,让学生能感受到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同时这个细胞还能完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吗?这个活动,更进一步说明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

在这两大类活动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平时对草履虫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如何完成某些生命活动难以理解。

设计理念本节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主题,采用的是美国教育家萨斯曼提出的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充分利用学生对新奇的事物进行探索、调查、研究的心理,由教师向学生提出课题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维、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技能性目标提高制作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性目标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通过科学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精神。

课时安排:本节教学需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①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棉花纤维、细线、胶水、糖、食盐水、牛肉汁。

②挂图或录像(有关草履虫的结构及其生活方面)。

学生: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学习过一种藻类植物小球藻,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小球藻的形态。

学生回答:略。

教师导入:象这种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

今天我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台上放置的培养液,你知道里面培养的是哪种生物吗?学生状态:观察、思考,引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单细胞生物初中教案

单细胞生物初中教案

单细胞生物初中教案
目标: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明白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和活动:
1. 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问题:什么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有哪些特点?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 学习:
让学生阅读关于单细胞生物的资料,并进行讨论。

教师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让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找到不同种类的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进行观察和比较。

3. 活动:
分组讨论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让学生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分享他们的观点。

4. 实践:
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单细胞生物,通过显微镜观察它们的形态和结构,并记录下来。

5. 总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

提醒学生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多加关注和保护单细胞生物。

6. 作业:
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小论文,并附上他们观察单细胞生物的记录。

教学资源:
- 单细胞生物的资料
- 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
- 显微镜
评估方法:
- 学生的讨论和报告表现
-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小论文
延伸活动:
邀请专家来学校进行单细胞生物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有机会亲自观察和了解更多关于单细胞生物的知识。

单细胞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单细胞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单细胞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原生动物和原生植物的分类特征;
3.理解单细胞生物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原生动物和原生植物的分类特征;
2.了解单细胞生物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单细胞生物的重要作用;
2.掌握原生动物和原生植物的分类特征。

四、教学方法
1.课前先让学生看视频,做思考题,由教师带领讨论;
2.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知识分享与交流;
3.组织学生参观水样中单细胞生物的显微镜标本,并由教师进行指导与点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插入课题引入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引入今天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授课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引出单细胞生物的特征,以及原生动物和原生植物的分类特征。

2.让学生自学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利用单细胞生物解决问题的案例。

3.通过学生分享和教师点拨,深入了解单细胞生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操作
1.学生观察水样中的单细胞生物标本,并录入观察结果和认识,教师对其错误认识进行纠正。

2.学生自己操作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单细胞生物标本。

4. 总结
1.教师通过课上操作和学生分享,对学生进行总结点评;
2.发放课后作业。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对于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特点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够自己操作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是本课缺少真实的单细胞生物样本操作,需要配合更多实际操作,强化学生的实际能力。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3)能够识别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图像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利用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3)常见单细胞生物的识别。

2. 教学难点:(1)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常见单细胞生物的识别。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

(2)准备教学课件、图像和模型等教学资源。

(3)准备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

(2)准备好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区别。

2. 教学新课:(1)讲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讲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示例讲解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

(3)介绍常见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眼虫等。

3. 学生活动:(1)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图像和模型,总结单细胞生物的特点。

(2)利用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记录观察到的结构。

(3)小组讨论: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单细胞生物的特点、结构和功能。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

2.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功能。

3. 思考题: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保护单细胞生物的生存环境?六、教学延伸:1.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例如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细胞生物
学习目标:
1.单细胞生物的特征。

2.单细胞生物的生活。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

难点: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课前预习通过阅读课本66-69页,完成本节的基础知识并在书中作出标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只要认真看书,你一定能完成的很好!
一.单细胞动物的结构和生活
1.单细胞生物的身体只有细胞,大多数生活在环境中,有些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衣藻和 ,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

2.观察草履:从草履虫培养液的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和观察草履虫。

盖上盖玻片,在下观察草履虫的和运动。

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再盖上盖玻片。

然后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3.草履虫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但这个细胞能完成动物的各种生理活动,例如:通过的摆动,可以在水中旋转前进;通过在细胞质中的流动,可以消化食物;通过,可以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通过和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4.草履虫靠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利:多数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草履虫还对
有一定的作用。

2.有害:、等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形成
,危害渔业。

合作探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认真讨论以下问题并组织好答案,形成自己的认识,做好展示点评的准备。

1.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①酵母菌②蚯蚓③桃花④衣藻⑤眼虫⑥小白兔⑦草履虫⑧变形虫
A、①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⑦⑧
C、②③⑤⑥⑧
D、①③⑤⑦⑧
2.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这与它体内的某种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
A、表膜
B、食物泡
C、伸缩泡
D、收集管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面不属于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的是
()
A.是鱼的饵料
B.危害人类健康
C.形成石油
D. 形成赤潮
4.草履虫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
A、线粒体
B、叶绿体
C、食物泡
D、线粒体和叶绿体
5.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
()
A、限制草履虫运动
B、增加营养
C、便于计数
D、增加温度
变式训练通过记忆,独立完成下列习题,巩固基础知识。

6.把衣藻和草履虫分别放入蒸馏水中,在充满空气和阳光的环境中,较长一段时间后,可
能出现的现象是()
衣藻和草履虫都相生存 B、衣藻和草履虫都死亡
C、衣藻死亡,草履虫生存
D、衣藻生存,草履虫死亡
7.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草履虫对外界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做了如下实验:在一清洁干
燥的载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在载玻片的另一侧滴加一滴牛肉汁(不含盐然后按下图及文字所示进行操作,分析实验过程中现象发生的原因,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用解剖针将培养液和牛肉汁连通起来,这时草履虫的变化是,说明草履虫能够。

(2)完成上步实验后,如图B所示,在牛肉汁的边缘加上2~3粒盐,观察草履虫的运动,会发现,这说明草履虫能够。

(3)以上实验说明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

8.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 )
A.培养液的表层B.培养液的下层
C.培养液的中层 D.培养液的任何部位
9.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
A、含有叶绿体
B、食物中含绿色藻类
C、含有叶绿素
D、折光的结

聚焦中考
10.草履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
A.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B.水中的温度透入细胞的能量
C.从食物泡中直接得到的能量
D.自身从太阳光能中获取的能量
11.单细胞生物结构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