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测试与分析系统开发研究

合集下载

汽车座椅舒适性测试方法分析及应用

汽车座椅舒适性测试方法分析及应用

AUTO PARTS | 汽车零部件汽车座椅舒适性测试方法分析及应用1 引言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民众生活越来越富裕,汽车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汽车产品已不再是奢侈品,如今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是民众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出行交通工具。

随着汽车在民众生活中的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汽车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如何满足用户对汽车各项性能的需求,是各汽车主机厂研发的主要目标。

其中,汽车座椅乘坐舒适性尤为重要,它是用户乘坐体验和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通过CONFORMat座椅舒适性设备的测试和分析方法进行简单解析,为汽车开发过程中的座椅舒适性能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2 CONFORMat座椅测试设备组成CONFORMat座椅测试设备由压力分布感应垫(两张,靠背、坐垫各一张)、USB 数据采集器(两个)、USB集线器、测试电脑组成(安装有CONFORMat软件)。

3 设备安装3.1 压力分布感应垫及USB数据采集器安装(a)安装坐垫的压力分布感应垫。

将压力分布感应垫放置在座椅坐垫上,保持平整避免有褶皱;确保“SEAT FRONT”标签在座椅坐垫的前端,传感器线束在乘客的左手侧。

(b)安装靠背的压力分布感应垫。

将压力分布感应垫放置在座椅靠背上,保持平整避免有褶皱;确保“BACK TOP”标签朝向测试人员并处在座椅的上边沿,传感器线束在乘客的左手侧,安装效果见图1。

图1 压力分布感应垫安装示意图BACK TOP朝上,位于座椅上边沿。

传感器线束传感器线束(c)拉起USB数据采集器的锁扣,将两个压力分布感应垫的传感器线束分别插入连个USB数据采集器的连接孔中,确保“THISSIDE UP”和锁扣拉起的朝向一致。

(d)传感器线束插入USB数据采集器连接孔时,操作应顺滑不卡滞,如果出现难以插入的情况,要检查传感器线束末端是否褶皱或是被折叠。

3.2 连接电脑将两个USB数据采集器的USB接头插入集线器中,集线器的USB接头插入测试电脑USB接口中。

汽车研发_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及流程

汽车研发_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及流程

任我通汽车整车座椅制作设计教程;首先制作汽车座椅目的是:个性,舒适,丢弃残旧内饰,进行整改翻新;整车座椅制作改装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表明,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驾驶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程度的重要设施,对于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率有重要作用,汽车驾驶员座椅设计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质量与安全。

故座椅的设计开发在整车的设计中尤为重要。

一、座椅组成及术语1座椅总成的组成1)座椅(seat)供一个成年乘员乘坐且有完整装饰并与车辆结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

它包括单独的座椅或长条座椅的一个座位。

2)固定装置(anchorage)将座椅总成固定到车辆结构上的装置。

包括车身上受影响的部件。

3)调节装置(adjustment system)能将座椅或其部件的位置调整到适应乘员乘坐姿态的装置。

该装置应有如下功能:A. 纵向位移(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B. 垂直位移(vertical displacement)C. 角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4)锁止装置(locking system)使座椅及部件保持在使用位置的装置。

5)头枕(head restraint)用于限制成年乘员头部相对于其躯干后移,以减轻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颈椎可能受到的损伤程度的装置。

2相关术语1)“H”点(“H”point)二维或三维人体模型样板中人体躯干与大腿的连接点即胯点(HipPoint)。

2)“R”点“(R”point)GB11551—2003中附录C定义的乘坐基准点。

基准线(referenceline)为GB11551—2003中附录C附件1图C.1中所示的通过三维人体模型的线。

3)加速踏板踵点(AHP)在加速踏板未压缩时,人体模型的踵点在被压塌的地板覆盖件上的点。

4)拇趾参考点(BOF)在侧视图上过AHP点作人体样板鞋底的切线在该切线上离AHP点203mm处的一个点。

汽车座椅研究报告

汽车座椅研究报告

汽车座椅研究报告
根据汽车座椅研究报告,以下是一些关于汽车座椅的重要发现和趋势:
1. 舒适度提升:消费者对座椅舒适度的需求不断增加。

汽车制造商致力于提供更多的调节功能,例如可调节头枕、腰部支撑和座椅倾斜角度等,以适应不同乘坐者的个体需求。

2. 安全性改善:座椅在汽车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座椅的设计和材料选择需要保证在碰撞时能够提供最佳的保护。

新技术的引入,如座椅预紧装置、侧部气囊和座椅脖椎保护系统等,也有助于提高座椅的安全性能。

3. 材料创新:新一代汽车座椅采用了更先进的材料,以提供更好的舒适度和耐久性。

例如,记忆棉材料可以根据乘坐者的体形和姿势来调整座椅的形状,并且具有较好的吸震性能。

4. 人机工程学设计:汽车座椅设计越来越注重人机工程学原则,以提供最佳的乘坐体验。

座椅的高度、角度和形状都根据人体工学原理进行了优化,以减少驾驶疲劳和身体不适。

5. 座椅智能化:智能座椅的引入使得乘车体验更加便利和舒适。

一些汽车座椅配备了加热和通风功能,可以通过触摸屏或手机应用进行控制。

此外,一些最新的座椅设计还集成了生物传感器,可以监测乘坐者的生理状态并提供舒适调节。

总结而言,汽车座椅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座椅舒适度和安全性
能的需求不断上升,因此汽车制造商积极采用新技术和创新材料来提升座椅的质量和功能,并将人机工程学和智能化设计应用于座椅的开发中。

汽车座椅零部件研究报告

汽车座椅零部件研究报告

汽车座椅零部件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

汽车座椅是汽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汽车座椅零部件则是构成汽车座椅的基础。

现代汽车座椅一般分为椅垫、椅背、头枕、调节机构和安全带等部分,而这些部分又由更多的零部件组成。

汽车座椅零部件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及性能都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针对汽车座椅零部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汽车座椅零部件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探究汽车座椅零部件的种类、特点、优缺点、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等问题。

三、研究方法。

本报告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出版物的查询与搜集,收集和整理汽车座椅零部件的相关文献资料。

接着,对资料进行梳理、筛选和分析,对汽车座椅零部件的种类、特点、优缺点、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探究。

四、研究内容。

1.汽车座椅零部件的种类及特点:介绍汽车座椅零部件的种类和特点,如椅垫、椅背、头枕、调节机构和安全带等部分。

2.汽车座椅零部件的优缺点:分析各种汽车座椅零部件的优缺点,如安全性、舒适性、重量、成本等方面。

3.汽车座椅零部件的应用现状:介绍当前汽车座椅零部件的应用现状,包括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与情况、主流车型及品牌的座椅零部件的类型等。

4.汽车座椅零部件的发展方向:探讨未来汽车座椅零部件的发展方向,包括新材料的应用、节能环保型座椅零部件的开发等。

五、研究结论。

本报告通过对汽车座椅零部件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汽车座椅零部件种类丰富,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2.汽车座椅零部件的应用现状受市场需求、主流车型及品牌的影响。

3.未来汽车座椅零部件的发展趋势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型座椅零部件的开发。

CAE技术的汽车座椅配件冲压分析与设计优化研究

CAE技术的汽车座椅配件冲压分析与设计优化研究

冲压排样设计工艺主要由冲孔、切边、成型、翻边、分割等多道工序组成,为确保零件的精度能够符合检具的要求,需对汽车座椅配件进行前期工艺设计规划,运用CAE分析来模拟零件的动态走料趋势,可以提前发现零件是否存在起皱、变薄、开裂等缺陷现象发生.合理的进行前期工艺设计规划与CAE分析即可提高零件的质量又可以减少后期制作时因工艺缺陷造成的成本浪费。

1 CAE技术概述随着人们对CAE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该项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其已经成为了支持工业和制造行业的一项信息化主导技术,其在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制造质量,降低产品开发成本,缩短产品设计与开发制造周期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了产品创新期间的一项支撑技术。

CAE技术出现已经有数十年之久,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针对CAE软件提供商,以及CAE技术用户企业来说,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的软件应用复杂,实践经验不足等,这都会对CAE技术的应用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从目前情况来看CAE技术主要包括了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限元法的核心对象是零件级,主要包括强度和刚度情况的分析,以及热场和分线性的计算等多项内容。

(2)仿真技术主要包括的内容有流场、虚拟样机以及电磁场计算等,每一项内容都会对技术的应用造成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对各项内容的重视。

(3)优化设计的关键对象是结构参数。

2 CAE技术应用的优势(1)增加设计功能,通过对设计的应用,完成相应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应用,保证最终设计的产品能够满足应用需求,降低设计成本。

(2)缩短设计周期,以及循环周期,能够快速完成设计工作。

(3)CAE分析能够充当“虚拟机”的作用,这取代了传统设计作业开展期间,资源量搭的物理样机检验设计过程,虚拟样机在应用期间起到的核心作用就是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预测,确保设计的产品在整个生周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

(4)通过优化设计,可以精准的找出设计产品的最佳方案,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减少各种材料的消耗量,同时,也可以也能够降低的制造成本。

汽车座椅高度调整机构开发与应用

汽车座椅高度调整机构开发与应用

8 4
赵 波等: 汽车座椅 高度调整机构开发与应用
第4 期
连杆 , 形成 四连杆运动 , 从而使得座盆达到整体抬爿戡 下降的 日 的。主要依据 汽车人机工程学的思想 没计和确定 H点 。有
的 , 达 到 座椅 高 度 调 整 的 目的 。 同样 的手 柄 住 回 复 时所 需 的 点 , 能为 座椅 的高 度行 程 进行 相 关 的 没 计。 椅 在 设 计位 置 、 最终 就 座 最 如 回复力也是由回复弹簧提供。整体式座椅高度调高器结构复杂, 高位 置 和 最低 位 置 时 的情况 , 图 3所示 。通 过 四连 杆 机 构 的 运
【 摘 要 】 用 U X软 件 和汽 车人 机 工程 学理 论 确 定汽 车座 椅 高度 调 整 范 围。运 用优 化 设计 利 GN 理 论 , 合设 计 和 生产 实际要 求 开发 了汽 车座 椅 高度 调 整机 构 的设 计 模 型 , 写 了开发程 序 。 用 结 编 使
A S S1. N Y 0 0工程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 ,分析结果满足汽车座椅 高度调整机构的试验要求。 将理论分
赵 波 李 博
( 上海工 程技术 大学 汽 车工程学 院 , 上海 2 10 ) 0 6 0
D v l me t n p lai f eg t du t gme h n m e e p n a da p c t no ih a jsi c a i o i o h n s
工作性能稳定 , 多配合手柄使用 。高度调节精度 比较高 , 可靠性 动 可以使座椅进行 升降 , 图中圆球所代表的足人体 点 . 在高度 好, 调整范围大但制造工艺相对复杂 , 成本较高。 进行调节 的时候 , H点会随着一起发生移动 , 以 H点所在最高 所 例如座椅 通过到设计生产单位的调研及大量专利技术的研究 ,结 合 位置 与最低位置的垂直距离就是座椅高度 凋整的范围。 4 m, a 上行程 约为 1 t i下行 7 n, o 用 户的实际要求 ,确定进行 整体式汽车座椅高度调整机构 的开 所需 的高度调节范围约为 4 r 其 中,

汽车后排座椅试验法规及优化设计

汽车后排座椅试验法规及优化设计

⑤ ⑥ ⑦
①40靠背总成面套;②40靠背骨架总成;③60靠背骨架总成;④60 靠背总成面套;⑤后排靠背泡沫总成;⑥后排座椅铰链总成;⑦乘客三人 座椅座垫总成(含钢丝骨架和面套);⑧后排座椅头枕总成。
图 C 汽车典型后排座椅总成的组成
- -
2第0270(期7)
技术聚焦
Design-Innovation 后排座椅靠背骨架由 40和 60靠背骨架两部分 持 50mm,纵向距离靠背 200mm。
组成。进行座椅冲击强度试验时,靠背骨架以实际机构 的连接方式固定在白车身上,白车身固定在台车上。座 椅靠背两侧的锁支架连接靠背锁,车身锁钩与靠背锁 处于锁止状态,以固定靠背上部,靠别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上。
后排座椅法规要求
后排座椅法规
汽车后排座椅系统能够为驾乘者提供足够支撑,
确定车上乘员的位置,保证驾驶操作。在汽车转弯时,
座椅系统为驾乘者提供侧向支撑,减轻长途驾驶疲劳;
发生前向或侧向碰撞事故时,座椅系统与安全带、安全 气囊等乘员约束系统一起构成有效的保护装置,降低 乘员遭受伤害的风险。此外,后排座椅可增加加热垫、 通风、按摩垫、扶手、杯托等配置,大大提高了驾乘舒适
图 行李箱冲击试验样块布置示意图
座椅需满足国家法规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
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如果后排座椅和靠背锁保
术条件》,座椅总成零部件级试验需满足 GB15083《汽 持原来位置且功能正常,则认为满足要求。在试验期
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间,允许座椅靠背及其紧固件变形。
设计·创新
汽车后排座椅试验法规及 优化设计
张程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
摘要:在汽车后排座椅开发过程中,其结构造型设计的合理性是乘坐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保证。在汽车工程研制中,必须

汽车座椅的智能化分析

汽车座椅的智能化分析

汽车座椅的智能化分析摘要:汽车智能调节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性,而且可以促进汽车技术现代化发展。

座椅模块是实现座椅调节以及实现座椅舒适性调节的重要控制单元,是实现座椅智能化的前提。

智能汽车座椅调节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因驾驶和操作环境不当而带来的潜在道路安全风险,使用户的出行更加方便、环保。

本文探讨了汽车座椅的智能化分析。

关键词:汽车;座椅;智能化前言:传统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可分为:动力总成、行驶安全系统、车身控制以及娱乐信息系统等4大部分,其中车身舒适系统与娱乐信息系统将会在现代汽车中得到更快的发展,新技术的迭代要比底盘动力系统及主动安全系统快一个周期,网络化、智能化首当其冲的就是舒适和娱乐系统。

1.汽车座椅的功能为了满足消费者基本的乘坐需求,汽车座椅具有各种调节功能和舒适性功能。

1.1位置调节功能同一款汽车座椅需要满足身高和体型不一样的消费者的驾驶和乘坐需求,而且每个消费者的驾驶习惯也不尽相同,所以应具备调节乘坐位置的功能,包括座椅前后调节功能、座椅高度调节功能、座椅角度调节功能、头枕上下调节功能等。

这些调节功能可以通过手动或者电动调节机构来实现。

1.2腰部支撑功能长时间单一姿势的驾驶乘坐,会使驾乘人员感到不适,所以一些车型的座椅配备了腰托功能。

座椅腰托的学名是座椅腰部支撑。

腰托具有调节座椅靠背腰部上下和前后型面的功能。

在长时间乘坐座椅的过程中,通过调节腰托,改变靠背腰部区域的表面形状,使之贴合人体腰部曲线,改善人体靠背的压力分布,缓解疲劳感。

1.3按摩功能为了能更加有效地缓解疲劳感,部分座椅配备了按摩功能。

按摩的方式有三种:机械式,振动式,气袋式。

座椅按摩功能通过周期性地调节和改变座椅型面对人体的支撑位置和支撑力度来改变驾乘人员身体受力的情况,实现减轻疲劳感的功能。

1.4腿部支撑功能为了缓解在长期驾驶的过程中,腿部姿势单一导致的酸疼不适,很多高档汽车座椅配备了腿部支撑功能。

在车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汽车座椅腿部支撑功能一般是由座椅结构内部的电动或者气动系统来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 言
汽 车 座椅 ( 车辆 安全 带 固定 件 ) 汽车 上与 含 是 人体接触最密切 的部 件 ,汽车座椅不但 要乘坐舒适 ,
还应能 承受人体 重量 ,同时 还应 能经受 车辆诸 如起
组 成 如 图 1所 示 。这 几 部 分 相 互联 系组 成 有 机 整 体 。 电气 系 统 负 责 给 研 发 系 统 提 供 动 力 , 测 量 、
方 向。油缸作 为动 力输 出元 件通过 试验装置 直接作
用 在 试 件上 ,液压 油 缸 上 同 时 还 安装 有 位 移 传感
步、加 速、制动 等重复 动作 和碰 撞事故 的冲 击 ,汽
车座椅 是汽车上 重要 的被动 安全 系统之一 。每年 的 汽车乘 员伤亡事 故 中,有相 当大 的比例是 由乘 员与 座椅的二次碰 撞或车 辆 固定件 失效 引起 的。2 0 0 7年 国家正 式实施新国家标准 G 1720 汽 车安全 B 1 6-0 6 4 带 安 装固 定 点 、G 5 8—9 4 汽车 座 椅 、座 椅 B 10 319
研 发 系统 共 设 计 了 四套 加 载 支 架 ,采用 型 材 焊 接 而 成 ,每 个 加 载 支 架 安 装 有 两 套 加 载 油 缸 ,
收稿 日期:2 1 -1 -2 00 0 9 基 金 项 目:广西壮族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桂科 计字 (0 4 3 - 2 0 )4  ̄ ]广 西科 学研 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 目 “ 汽车座椅研发分 析 系统 ” 作者简介:谭克诚 (9 4 17 一),男 ,讲师 ,研 究方 向为车辆工程 。 第3 卷 3 第1 期 2 2 1 — 2 下 ) [1 1 0 0 1 ( 2 5
务I
勺 化
汽车座椅测试 与分析 系统开发研究
Au om obi ai e tan al i y t t l ch rt s d an ys s s s em v opm e e ear e de el ntr s ch
谭 克诚 。 ,许冠 能
T . h n .XU Gu n n n AN Ke c e g。 a —e g
管 路末端 ,用 于吸收 管路 中产生 的杂质 。过 滤器均 在用 可 清 洗 结 构 ,过 滤 网可 以很 方 便 的 拆 卸下 来
进 行清洗 。压力表 用于显 示每条 加载管路 上 的液压
压 力 。减压 阀用于 调节每 条加载 管路上 的压 力。调 速 阀用 于 调节 每 条 加 载 管 路 上 的流 量 ,从 而 控 制 油缸 的运行 速度 。换 向 阀用 于控制 加载油缸 的运 行
图2 机 械 系 统 结 构
1 机 械底座 )
采用 整体铸 造平 板 ,具 有很好 的结构 特性 ,平
板上 表面加 工有安 装用 T型槽 ,以方便其 它支 架及

‘圆 T -
图 1 系 统 主 要组 成
试验 样 品在 底座上 的安装 。机械 底座如 图 3所 示。
2 )液压加 载支 架
(. 1 柳州铁道职业 技术学 院,柳州 5 5 0 ;2 广西汽车拖拉机研究所 ,柳州 5 5 0 ) 40 7 . 4 0 7

要 : 通过对汽车座椅测 试与分析 系统 开发研究 ,确 定系统技术参数 ,实现系统的构成 和功 能 ,系 统在满足 国家最新技术标准的基础上 ,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和 科研机构提供有益的探索。
控 制 系统 起 监 控 作 用 ,保 证 系统 正 常 运 转 ,并 时 时 采 集 试 验 数 据 ;机 械 系 统 是 研 发 系统 的基 础 , 它 和其 他 系统 协调 工作 完成 各项试 验项 目。 12 机械 系统 .
机械 系统可分 为机械 底座、液压加 载支 架、 摆 锤 支 架 。机 械 底 座 是 研 发 系统 的 安 装基 础 ;液 压 加 载 台 架 是为 研 发 系统 提 供 加 载动 力 ;摆 锤 支 架 支撑 摆锤 ,实现 模拟 头 枕 的快 速 冲 击 。机 械 系 统 结 构如 图 2所 示 :

安 装 表面 加 工 有 可调 节 用 T型槽 ,加 载 油 缸 可 以 在 垂 直高 度调 节 高 度 ,加 载 油 缸 安 装板 上 设 计 有 角 度调 节 铰 链 ,可 以方 便 的调 节 油缸 输 出力 的 角
度 , 同时 支 架上 安 装 有 棘 轮 绞 车 和 滑轮 组 ,通过 绞车 手 柄 可 以方便 的调 节 油 缸 的 安 装 高度 。 液压 加 载支 架如 图 3所示 。 3 摆 锤支架 ) 摆 锤 支 架 安 装 在其 中 一 个液 压 支 架 上 , 有升 降 电机 和 和导 向柱 组 成 ,可 以控 制 摆 锤 冲击 ,防止 行 走 电机 过载 。摆锤 支架如 图 3所示 。
关键词 :汽 车座椅 ;测试与分析系统 ;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 :T 3 1 P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 14 21 )2 下) o 1 - 4 9 0 ( 0 1 ( - 25 0 0 3 o
D i 1 . 9 9 J is . 0 9 0 . O . 2 下 ) 7 o : 3 6 / . n 1 0 - 1 4 2 1 1 ( . 6 0 s 3 0
固定装置及头 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 法 ,新标准对 汽
车座椅及车辆 安全带 固定件 的要求 更为严格 。 本 系统 正 是 基 于 新 国家 标 准 颁布 实施 后所 进 行 的开 发 。
1 汽 车座椅 测 试 与分 析 系统 开 发 的 思路
11 系统 主要组 成 .
该 研 发 系统 由 机 械 系统 、液 压 加 载 系统 、 摆 锤 冲 击 系 统 、电 气 系 统 和 测量 、控 制 系统 等 部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