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材料力学实验拉伸与压缩实验报告完整版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实验拉伸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实验拉伸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实验拉伸实验报告材料力学实验拉伸实验报告引言:材料力学实验是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行为的重要手段。

拉伸实验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通过对材料在受力下的延伸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获得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如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计算得出结论。

实验装置与方法:实验所用材料为不同种类的金属样条,包括铜、铝、钢等。

实验装置主要由拉伸试验机、测力计和长度计组成。

首先,将金属样条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然后逐渐增加试验机施加的拉伸力,同时记录测力计示数和长度计示数。

在拉伸过程中,要确保样条的应力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的破坏。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不同金属样条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参数。

首先,我们观察到在拉伸实验开始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线性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

随着拉伸力的增加,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应力-应变曲线开始偏离线性关系,进入非线性阶段。

当拉伸力继续增加时,材料逐渐接近其屈服点,此时应力-应变曲线出现明显的拐点。

在过屈服点后,材料进入了塑性变形阶段。

我们观察到在这个阶段,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即应力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材料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晶粒开始滑移和变形,导致材料的强度下降。

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的延伸率逐渐增加,直到达到最大延伸率。

然而,当材料的延伸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材料开始出现颈缩现象。

这是因为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的某些部分发生了局部应力集中,导致材料在这些部分发生断裂。

我们观察到,颈缩现象对于不同材料的发生时间和程度是有差异的。

一般来说,延展性较好的材料在颈缩现象发生前能够承受更大的拉伸力。

结论:通过本次拉伸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金属样条的力学性能参数,并对材料的拉伸行为进行了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但都符合胡克定律。

拉伸压缩实验总结

拉伸压缩实验总结

拉伸压缩实验总结
拉伸压缩实验是材料力学测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材料在不同
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
久性。

本次实验探究了金属材料的拉伸和压缩特性,在实验中采用了万能
试验机对材料进行拉伸和压缩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拉伸实验中,我们选取了黄铜材料进行测试,通过对样品在不同拉伸
应力下的位移变化进行测量,得到了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实验
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拉伸应力的增加,样品的位移逐渐增大,直到材料发
生拉断破坏。

同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典型的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
塑性阶段,其中屈服点和极限点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压缩实验中,我们选取了铝合金材料进行测试,通过对样品在不同压
缩应力下的位移变化进行测量,得到了压缩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

与拉
伸试验类似,压缩试验也呈现出了类似的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塑性阶段,但由于压缩过程中不易出现颈缩现象,因此应力-应变曲线相对于拉伸试
验来说更加平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拉伸和压缩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
和总结,也为我们深入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工程力学拉伸实验实训报告 .doc

工程力学拉伸实验实训报告 .doc

工程力学拉伸实验实训报告 .doc本次实验是对材料拉伸性能进行实验测试。

实验由实验仪器准备开始,仪器识别和编程,实验样品处理,实验过程等部分组成。

实验的目的是测量样品的拉伸性能,如物理强度,塑性变形,断裂负荷,断裂伸长等。

1、实验仪器准备:实验仪器由材料力学拉伸测试机组成,主要包括触控控制台,伺服控制显示器,拉伸测试伺服控制器,转台,加载轴,拉伸夹具杆件等。

实验仪器准备首先需要核实实验仪器数据,继而检查实验仪器受力部位连接情况,核实液压力系统各接口套管和压力,检查机器安全控制锁,核实系统控制设备。

2、实验仪器编程:经过仪器准备后,需要进行实验仪器编程。

使用实验仪器的伺服控制显示器可以完成数据编程,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拉伸实验的最终数据。

首先在编程界面设定拉伸实验的有关参数,如实验转速,加载时间,过渡等,接着进行实验测试,实验仪器将会以显示屏表示拉伸弯曲度,断裂性能等参数。

3、实验样品处理:实验的最终成功与否受样品的处理工艺影响较大。

处理前,首先要检查实验样品的尺寸长度,宽度,厚度。

在实验室范围内,可以用分光计确定样品的外观和尺寸,然后用油砂磨机精磨样品表面,接着用焊接机,把样品对接到测试机上,最后打开实验机上的安全特性,开始实验。

4、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主要包括选取试件,给试件定位,按要求加载,观察试件断裂情况,取试件断裂数据,以及测量其中强度、塑性变形、断裂负荷和断裂伸长等参数。

本次实验经过有序的操作,成功地进行了力学拉伸测试,取得了较为准确的学习结果。

本实验过程不仅可以掌握材料力学拉伸测试的相关原理,认识实验仪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而且也可以学习拉伸实验的组织和操作,为今后的学习和实验提供有益的参考。

材料力学压缩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压缩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压缩实验报告一、引言材料力学压缩实验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施加力来对材料进行压缩,以研究其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

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材料力学压缩实验的原理、步骤和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实验原理材料力学压缩实验主要基于胡克定律,即应力和应变成正比的关系。

胡克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 E ]其中,() 表示应力,E 表示弹性模量,() 表示应变。

在材料力学压缩实验中,施加的压力会导致材料受力变形,从而产生应力和应变,通过测量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材料的弹性模量。

三、实验步骤3.1 准备实验样品1.选择要进行压缩实验的材料样品。

2.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加工和处理,确保其尺寸符合实验要求。

3.2 设置实验装置1.准备好实验设备,包括压力计、压力传感器、压力控制器等。

2.搭建实验装置,确保其稳定性和精度。

3.3 进行实验测量1.将样品放置在实验装置中,并固定好。

2.逐渐施加压力,记录下施加的压力值和相应的应变值。

3.持续增加压力,测量一段时间后停止并记录最终压力值和最大应变值。

3.4 计算结果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2.通过线性拟合得到斜率即为材料的弹性模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材料力学压缩实验,我们得到了样品在不同压力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到了材料的弹性模量。

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的弹性模量与施加压力成正比,这符合胡克定律的预期。

随着压力的增加,材料的应变也随之增加,但增幅逐渐变小,表明材料的变形能力存在一定的极限。

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压缩强度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材料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实验中可能还会发现材料的变形行为,如屈服点、塑性变形等,这些也是材料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五、实验总结材料力学压缩实验是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施加压力来研究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变形行为。

金属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报告

金属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报告

金属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报告
一、前言
拉伸与压缩实验是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性能参数。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金属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探索金属材料的力学特性。

二、实验原理
拉伸与压缩实验的原理是将金属样本放入拉力机中,通过施加相应的拉伸或压缩力,在不同的应变下测量样本的力学性能。

应变可以通过求解样本的伸长量与原始长度的比值得到。

三、实验步骤
1. 将金属样本放置在拉力机上,并调整夹具使样本稳固;
2. 开始拉伸实验,慢慢增加加载量,记录下载荷和伸长量;
3. 当样本出现明显的变形时停止拉伸,记录此时的载荷和伸长量;
4. 根据记录数据计算拉力与伸长量之间的比值,得到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5. 进行压缩实验,步骤同拉伸实验;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压力与压缩量之间的比值,得到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压缩率。

四、实验结果分析
本实验对不同金属材料进行了拉伸与压缩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力学
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中,钢材的抗拉强度最高,铝材的延伸率较高。

对于同一材料,在拉伸和压缩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存在差异,这是由于材料在不同的加载形式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力学特性。

五、实验总结
拉伸与压缩实验是研究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性能参数,有助于了解不同材料的应用范围和性能要求。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样本的选择和制备,以及试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数据记录精确。

拉伸压缩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报告用

拉伸压缩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报告用

l1 l0 100%
O
Dl
l0
低碳钢拉伸曲线
A0 A1 100%
A0
拉 伸、压 缩 实 验
低碳钢拉伸试验现象: 滑移线 屈服:
tmax引起
颈缩:
低碳钢拉伸破坏后,断口呈“杯口”状。
拉 伸、压 缩 实 验
2.测定铸铁拉伸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 ① 强度指标:
F
sb
Fb A0
② 塑性指标:
Fb
F
Fbc
强度极限:
拉伸实验
Dl
O
s
bc
Fbc A0
灰铸铁压缩 实验现象:
tmax引起
拉 伸、压 缩 实 验
四、实验步骤 1.测量试样原始尺寸:直径d0,长度l0。
2.安装试样,进行加载,测量并计算出实 验目的中所要求的各项参数。 3.观察实验过程中试样变形特点,并描述 试样拉伸、压缩破坏后断口特征。
O
铸铁拉伸曲线
l1 l0 100%
Dl
l0
拉 伸、压 缩 实 验
3.测定低碳钢压缩屈服点ssc
F Fsc 拉伸实验
O
压缩屈服点:
s
sc
Fsc A0
Dl
拉 伸、压 缩 实 验
低碳钢压缩实验现象:
低碳钢压缩变扁,不会断裂,由于两 端摩擦力影响,形成“腰鼓形”。
拉 伸、压 缩 实 验
4.测定灰铸铁抗压强度sbc
拉 伸、压 缩 实 验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分别计算拉、压实验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 2.描述断口特征。 3.比较同种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机械性能。 4.强度指标以MPa为单位(1MPa 1N /)mm, 2
并保留3位有效数字。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谢 谢大家!

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

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

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实验目的:一、拉伸实验1. 观察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现象。

2. 确定低碳钢的流动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和面积收缩率;确定铸铁的强度极限。

3. 比较低碳钢(塑性材料)和铸铁(脆性材料)机械性质的特点及破坏情况。

4. 学习电子万能实验机的构造原理,并进行操作练习。

二、压缩实验1.确定压缩时低碳钢的流动极限和铸铁的强度极限。

2.观察低碳钢、铸铁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3.学习电子万能实验机的构造原理,并进行操作练习。

实验设备与仪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应变仪、三相变压器、游标卡尺等。

实验原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参考材料力学课本)实验步骤:一、拉伸实验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对低碳钢试样打标距,用试样打点机或手工的方法在试样工作段确定L0=10 d的标记。

试样越短,局部变形所占比例越大,δ也就越大。

2、测量试样尺寸测量方法:测量两端标据点内侧及中间这三个截面处的直径,在每一横截面内沿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方向各测量一次取平均值。

用测得的三个平均值中最小值计算试件的原始横截面积S0。

3、实验操作步骤1) 接好电源,开启电源开关。

2) 根据低碳钢的抗拉刚度R m(σb)和原始横截面积S0估计试件的最大载荷F m。

3) 调整试验力为“零”。

4)安装试样。

先上后下5) 输入试验编号并回车确认。

6) 试件参数的设定。

点击“试样”键进入试样参数输入区。

输入:试样截面形状:圆形;ID:学号;标距:10 d;直径:测量值的最小平均值mm。

输入后点击“完成并返回”键。

7)开始试验。

点击“开始试验”键,实验开始。

试验时注意观察显示屏上曲线的变化和荷载的变化,观察相应试验现象的变化。

8)试样断裂后立刻点击停止实验。

9)读取在屏幕上的图像曲线上,找出F eH上屈服点(力)、F eL下屈服点(力)、F m最大荷载(力)及对应的荷载数值。

并保存数据,填写记录表。

二、压缩实验1、测量试样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直径d0。

材料拉伸、压缩及扭转实验

材料拉伸、压缩及扭转实验
拉伸、压缩及扭转实验
目录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表格及数值修约 实验思考题
材料力学实验的实验内容
1、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测定 2、验证已建立的理论。 3、应力分析实验。 4、理论分析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结合。 5、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力学概念。
材料力学实验的标准、方法和要求
1、标准:材料的强度指标虽是材料的固有属性但往 往与试 样的形状、尺寸等有关。为了使实验结果能够相互 比较,国家标准对试样的取材、尺寸、形状、加工 精度、实验手段和方法以及数据的处理都有统一的 规定。我国标准的代码是GB。
现象及其破坏特征,并对试样断口进行分析。 (P 155)
二、实验仪器
1、万能材料实验机 2、扭转实验机 3、游标卡尺(单位mm,精度0.02)
三、实验原理
1、拉伸时低碳钢的下屈服强度σs ,抗拉强度σb的测 定(p144,2)
2、拉伸时低碳钢的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的 测定(p145)
3、拉伸时铸铁抗拉强度σb的测定(p146) 4、压缩时,低碳钢的下屈服强度与铸铁的抗压强度
学号排好后交给实验老师。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一种万能力学试验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其操作规程和使 用注意事项;(P 141)
2. 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屈服极限σs 、强度极限σb、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 收缩率ψ ; (P 141)
3. 测定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极限σb ; (P 142) 4. 测定低碳钢的压缩屈服极限σs 和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 (P 150) 5. 测定铸铁材料的抗扭强度极限τb ; (P 155) 6. 测定低碳钢材料的扭转屈服极限τs 和抗扭强度极限τb ; (P 155) 7. 观察比较铸铁和低碳钢两种材料在拉伸、压缩、扭转变形过程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