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沥青半柔性路面应用研究
橡胶沥青混凝土在道路路面中的应用技术实践

橡胶沥青混凝土在道路路面中的应用技术实践摘要:橡胶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路面的质量,提高公路的运行能力和使用寿命。
但是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难度较大,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从质量角度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技术规范开展作业,对其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加以控制,并在全过程施工中采取科学合理的质量管控措施,才能确保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本文将结合橡胶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特点和优缺点,分析道路路面施工的主要流程以及相关工艺技术要求,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结合延庆区妫川路交通综合整治工程ARAC-16c型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为今后工程积累施工经验、有效减少类似错误产生。
使得新型工业技术的应用常态化,促进道路建筑施工的行业技术性发展。
关键词: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一、工程概况延庆区妫川路交通综合整治工程改造范围从大莲路-米家堡桥桩号K11+610-K15+610,改造长度 4km。
道路等级:公路二级,设计速度60km/h,设计轴载BZZ-100。
本次道路综合整治维持现况道路平面线位、纵断不变。
路面结构5 厘米橡胶沥青混凝土 ARAC-16C改性乳化沥青粘层7 厘米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ZAC-25C(路口处加 0.4%抗车辙剂)1 厘米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改性乳化沥青透层现况绿化带和非机动车道、现况机动车道搭接位置,基层顶铺设玻纤格栅,基层之间铺设土工格栅。
二、施工准备1 橡胶沥青混凝土作用橡胶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抗疲劳能力、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改性材料,采用现场改性的方法就能制备,能减少疲劳裂缝和反射裂缝出现的概率,可以有效提升路面抗高温抗变形的能力,使路面的耐久能力和使用性能得到有效改善,使公路路面的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1.1 橡胶沥青混凝土原材料控制橡胶沥青混凝土组成包括橡胶粉、基质沥青、集料、矿粉、水泥等。
其中橡胶粉是橡胶沥青混凝土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橡胶粉的生产方式、掺和量以及质量等都会影响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半柔性路面材料性能分析

半柔性路面材料性能分析半柔性路面材料是介于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之间的一种道路材料,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可塑性。
这种材料常用于低交通量的道路或者临时道路,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减少震动并提供较好的行车舒适度。
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性能分析是评估其适用性和效果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从材料特性、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施工特点等方面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性能进行详细分析。
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材料特性对路面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这种材料通常由沥青、沥青混合料、橡胶、骨料等成分组成。
沥青是半柔性路面的主要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柔性,能够有效地抵抗外界冲击和波动。
橡胶的添加可以提高材料的粘附力和弹性模量,进一步增强路面的柔软性和耐久性。
选用合适的骨料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撑性和抗水性,增加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能对路面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显著影响。
力学性能包括弹性模量、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等指标。
弹性模量是材料抗变形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材料的柔软性和可塑性。
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是材料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对于材料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通过力学性能的分析可以评估半柔性路面材料的适用性和耐久性,为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半柔性路面材料的耐久性是评估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耐久性包括耐水性、抗老化性和耐疲劳性等方面。
由于半柔性路面材料常常暴露在室外环境下,受到太阳辐射、水分、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老化。
选择具有较好耐水性和抗老化性的材料,能够减少材料的老化速度和降低维护成本。
考虑到车辆的频繁通行,半柔性路面材料需要具备较好的抗疲劳性,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施工特点也需要考虑在性能分析中。
半柔性路面的施工相对简单,可以采用常规的铺设方法,如铺装、夯实和养护等。
由于材料的可塑性和柔软性,施工时需要注意控制材料的厚度和压实度,以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平整度。
施工条件和施工质量对路面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做好施工组织和管理,加强施工质量把控。
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现状

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现状一、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概述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是将废旧橡胶制品进行再生利用,与沥青混合后作为路面材料进行施工的一种新型技术。
橡胶沥青路面具有防水、抗裂、抗老化、减振、降噪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等领域。
1. 沥青底层施工:在路面基层进行初期处理,包括清理、修补、打磨等工作,确保路面平整。
2. 橡胶沥青砂浆施工:将橡胶颗粒与沥青、填料等材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形成橡胶沥青砂浆。
3. 橡胶沥青砂浆铺装:将橡胶沥青砂浆铺装在路面基层上,并进行压实、修整,形成橡胶沥青路面。
4. 后续工序:进行路面标线、交通设施等后续工序。
1. 技术成熟度高: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已有多年历史,技术成熟度高,施工标准和规范较为完善。
2. 现场施工效率高: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路面铺装和压实,施工效率高,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施工对道路通行的影响。
3. 施工质量可控: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艺,施工质量可控,能够确保路面平整、无裂缝、抗滑等性能。
4. 路面性能优越:橡胶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抗滑、减振、降噪等性能,适用于高速公路这种频繁通行、高速度的道路环境。
5. 环保可持续: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废旧橡胶资源,具有良好的环保可持续性,符合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现状良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在未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将会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简析橡胶沥青在农村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简析橡胶沥青在农村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
农村公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橡胶沥青因为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如路用性能较好、环保特性较好等,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文章以某农村公路为例,具体阐述了橡胶沥青在农村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实践,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橡胶沥青;农村公路;路面施工通过相关的实践研究表明,在老路改建过程中,如果可以应用橡胶沥青混凝土,就可以有效减少路面的反射裂缝,路面的整体承载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如果使用效果是相同的,那么通过废旧橡胶粉的使用,可以促使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得到减小;如果将橡胶沥青的应力吸收层应用到沥青结构层中,还可以进一步减薄厚度。
相较于普通沥青路面,橡胶沥青路面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它的初期建设费用较低,有着较为优越的路用性能;可以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促使路面大修中修次数得到减少,养护费用以及维修费用得到节约。
同时改善了行车条件,可以促使汽车机件的磨损得到减少,扩大道路的经济效益。
1 工程概述本次主要是对水泥混凝土板块路面进行改造,很久之前加铺了沥青混凝土面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经过几年的营运,又有诸多不同程度的病害出现于路段中,主要是水泥混凝土板块反射裂缝,有着严重的翻浆现象存在于局部路段中,病害的出现,促使道路的技术状况指标得到了降低;为了促使其使用性能得到改善,就可以将一个更加安全快速的行车环境提供给用户,需要大修本路段。
确定下来的路面改造方案是这样的,如果路段有着较差路况,那么处治过原路面病害之后,需要将1 cm的AR-SAMI和4 cm AR-AC13加铺于行车道和超车道,将5 cm厚的AR-AC13加铺于硬路肩,将改性乳化沥青应用到粘结层。
2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作为一种改性沥青层,变形能力较高,它能够集中裂缝部位的应力,避免有反射裂缝出现于沥青路面。
橡胶沥青在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橡胶沥青在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Study 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rubber asphalt in pavement maintenance engineering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未加明确注明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成果。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
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
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长安大学。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摘要随着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的汽车使用量越来越大,而大量的废旧汽车轮胎的处理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以橡胶沥青技术在浙江的研究和应用为背景,结合新昌江拔线的工程案例,从橡胶沥青的性能、评价指标,橡胶沥青的配合比设计以及橡胶沥青的生产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就以下内容进行了试验:1、新昌橡胶沥青试验路段ARAC-13集料采用玄武岩,同时添加占集料2%的矿粉;2、ARAC-1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新昌项目特点,结合《橡胶沥青及混合料设计施工技术指南》的要求,采用了断级配密实骨架嵌挤式级配,采用马歇尔击实法(双面各75次),击实温度控制在175~180℃;3、采用的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2.8,初始油石比采用6.5%,采取双面75次制作马歇尔试件,经过试验确定ARAC1-13的最佳油石比为7.0%。
结合江拔线试验路段的铺设应用,并对该路段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测,为橡胶沥青在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持。
橡胶沥青半柔性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按照现场施工工艺及材料种类可将半柔性路面分为三 大类。1)水泥拌合沥青混凝土。2)水泥乳化沥青拌合混凝 土。3)水泥灌浆沥青混凝土。在工艺、材料等方面,上述 3 类路面类型均存有一定差异,但均具备传统柔性、刚性路面 的结构优势,克服其不足之处。当前应用最多,技术最为成 熟的路面结构为水泥灌浆沥青混凝土。为此,该文仅对水泥 灌浆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分析。
3 橡胶沥青半柔性混合料配合比分析
作为一种降解难度极高的物质,针对废旧轮胎,我国长 期多以地面堆积、简单掩埋为主,这种处理方法根本无法有 效解决废旧橡胶轮胎日益增加的量,甚至会污染环境。将废 旧橡胶作为半柔性路面施工材料,不仅能够实现资源再生, 还能保护环境,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 举措。为此,在全面了解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必须充分 掌握原材料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橡胶沥青半柔性 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保证施工质量。
弹性恢复25℃
%
73
≥70
3.1.3 集料
选择玄武岩碎石作为粗细集料,填料以石灰石矿粉为 主,材料性能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 91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 NO.9(下)
工程技术
3.2 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
4.3 橡胶沥青半柔性路面施工
该文以 2 种类型进行分析,即普通型与彩色型,膨胀剂、 减水剂、水泥等为构成水泥净浆的主要材料,相比之下,彩 色型比普通型多掺加了一种色粉。其配合比见表 2。
3.1 原材料性能
3.1.1 水泥
根据要求,可选择 P.O4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各项性 能应满足技术标准规定。要求密度为 3.11 g/cm³,初凝、终 凝时间为 170 min、334 min,3d、7 d、28 d 抗压强度分别为 21.6 MPa、38.6 MPa、45.0 MPa。3 d、7 d、28 d 抗折强度分 别为 3.6 MPa、4.4 MPa、6.3 MPa。
橡胶沥青技术在公路路面中的应用分析

车辆工程技术87工程技术1 公路路面橡胶沥青施工准备1.1 机械设备配置 通常为了保证我们进行正常的施工,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质量研究和控制的时候,其中我们将会加大对机械设备的研究,主要是为了保证我们沥青路面的质量得到保证。
就本文而言,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好对机械设备进行研究和控制,并能够加大对细节的处理,确保按照施工要求的温度进行施工。
除此之外,我们将会做好对细节的处理工作,并保证橡胶沥青能够正常的施工,确保路面的质量。
1.2 材料选择 对于公路路面的施工,材料的选择工作十分的重要,为了满足质量要求,我们选择的材料大多数是按照国家颁布的质量标准进行挑选,对于沥青的选择,我们需要结合当地的施工条件以及气候等进行选择。
基质沥青基本上符合沥青面层标号的要求。
其次,对于橡胶粉,我们在选择的时候,需要加大对细节的分析和控制,其中我们主要是对灰分、炭黑含量进行控制和分析。
施工的时候,我们需要加大对细节的控制,且能够迎合市场的变化和满足交通的要求。
总之,我们要确保沥青材料能够具备干燥的特点对环境的污染小的特点。
1.3 其他施工准备 我们在进行公路施工的时候,需要加大对设计文件的控制,按照标准的过程进行图纸审核的工作。
审核的工作,需要审核单位和测量单位一起进行审核。
测量单位需要做好对细节的处理,如果发现图纸中存在问题,需要结合新的技术进行解决。
2 橡胶沥青技术在公路路面中的应用2.1 拌制橡胶沥青混凝土 相比其他类型沥青混凝土材料,橡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相似。
通过马歇尔击实试验方式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加以确定,橡胶沥青混合料内通常不进行矿粉添加,代替材料可选取水泥1%及消石灰。
7%到9%之间为橡胶沥青混凝土断级配油石比,通过试验可对实际油石比加以确定,其方式等同于一般沥青混凝土。
要求对橡胶沥青、集料拌制温度、出厂温度进行严格掌控。
使用橡胶沥青混合料前期,需检查其质量,保证其质量符合施工规定。
在拌和橡胶沥青混合料过程中,可在170到185摄氏度之间控制温度,要求在195摄氏度以下控制其温度。
半柔性路面基层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产 品 的双重 优点 。
砾 ) 级 配 、静 态 模 量 、劈 裂 强 度 、无 侧 限 抗 压
2 1 4月 0 0年
石 油 沥 青
PTO E MAP A T E R L U SH L
第2 , 4卷第 2期
半 柔 性 路 面 基 层 结 构 的 研 究 与 应 用
李桂芝
沈 阳五洲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 阳 沈 10 4 ) 10 8
摘要
介 绍 了丰 柔性 路 面基 层 及 混 合 料 的 特 性 ,混合 料 的研 究 过 程 和试 验 结 果 以及 该 技
1 半 柔性基 层技术 简介
型厂拌 设备 拌合 ,摊铺 机双 机摊铺 施工 。该 结构
层 上进 行橡 胶沥青 应力 吸收层 。
3 试验 路路 用材料 的室 内研 究 试验 项 目:单 质 材 料 性 能 试 验 ,石 料 ( 砂
半 柔性基 层是指 由乳 化沥 青和水 泥为 结合料 的一种冷 拌混 合料 ,其 中乳化 沥青破 乳脱水表 现
术在公路路面基层 中的试验路 应用。 关键 词 半柔性路 面基层 沥青 路 面 水泥 乳化沥青 水泥乳化沥青碎石
我 国公路路 面结 构多 年来基 本采用 柔性 和刚 性 型式 ,基 层 主要采 用半 刚性 型式 。该 结构经 过
级 配碎石 。
沈中路 k 6+0 0 k 1+0 0 o一 1 0 ,为 新 建 二 级
青
21 第 2 0 0年 4卷
技术 指标 见 表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福建建设科技2017. No.4■市政与交通建设橡胶沥青半柔性路面应用研究林云腾(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25)[摘要]本文通过对橡胶粉改性沥青半柔性路面的路用性能(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等)进行室内试验研 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在此基础上对橡胶半柔性路面施工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试验路段铺筑。
通过室内试验研 究及试验段铺筑充分表明橡胶沥青半柔性复合路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道路工程;半柔性路面;橡胶沥青;路用性能;施工工艺Study on Application of Semi - flexible Pavement with Asphalt - rubberAbstract :In this paper,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water stability of asphalt - rubber and low - temperature cracking semi - flexible pavement are experimented and the experiment road is paved, which show that semi - flexible pavement with asphalt - rubber has good road performance. On this basis,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studi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works is done. Through laboratory tests and practi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phalt - rubber semi - flexible pavement has good prospects.Key words:road engineering,semi-flexible pavement,asphalt - rubber,road performance,construction technology〇引言橡胶沥青半柔性路面混合料的配合比研究废橡胶粉作为一种新型道路建筑材料,不仅为废橡胶粉 处理提供了一条好途径,而且能够显著改善沥青混凝土的路 用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或城镇道路[1]。
半柔性复合路面 是指在多孔母体沥青混合料中,灌注以水泥为主的胶浆而形 成的复合式路面,其兼具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
国内对半柔性路面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也做了较多的研究。
如1990年湖北宜昌地区公路局铺筑了试验路,介绍了半柔性 复合路面的路用性能和施工工艺。
长安大学及黑龙江省交通 科学研究所也研究过这方面内容。
上海市政工程研究院对半 柔性复合路面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
由于半柔性 复合路面施工工艺配套复杂,使得这种新型复合路面结构一 直未得到大范围推广,本文在已有半柔性路面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半柔性路面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
1.1原材料性能分析(1) 水泥采用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042. 5R普通硅酸盐水 泥,参照《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 - 2005)[2]中的有关方法进行检验,水泥质量合格,能够满足保 水砂浆的要求,主要性能如表1所示。
(2) 橡胶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由70号基质沥青按如下方法进行加工而 成:①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70T:;②将22%(占基质沥青的质 量百分比)的废橡胶粉加人剪切仪进行剪切,剪切时间(40 ~ 50) min,③将其加盖放人烘箱(170 ~ 180) T:保温5h。
得到的 橡胶改性沥青的主要性能如表2。
表1 P.042.5R水泥性能项目密度(g/cm3)凝结时间(!初凝min)终凝抗压强度(MPa)3d7d28d3d抗折强度(MPa)7d28dP.042. 5R 3.1117033421.6 38.6 45.0 3.6 4.4 6.3表2橡胶改性沥青指标检验结果项目试验结果技术要求针人度(25C C、100g、5s)(0. 1m m)6530-70软化点(环球法)w58>54弹性恢复251(%)73為70(3)集料粗、细集料均采用玄武岩碎石,石灰石矿粉作填料,材料 性质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TG F40 - 2004) 的技术要求。
基金项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年研究开发计划项目编号:k-02 作者简介:林云腾(1978 -),男,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道 路路面材料。
1.2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本文研究的水泥净浆是由膨胀剂、减水剂、普通硅酸盐水 泥、水组成的(彩色型砂浆需外加色粉)。
确定水泥净浆的配 合比见表3。
表3水泥净浆配合比类别水灰比膨胀剂减水剂色粉流动度7d强度/MPa(%)(%)(%)(S)抗折抗压普通型0.55100.3—11.7 4.516.8彩色型0.55100.3211.3 4.316.41.3橡胶沥青母体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橡胶沥青半柔性路面结构具有相当强的胶结能力,并由 水泥净浆充分填充骨架结构形成的空隙。
母体沥青混合料的 指标要求对橡胶半柔性路面的力学性能有重大的影响。
因■市政与交通建设福建建设科技2017. No.485此,本文在母体沥青混合料的设计过程中突出了母体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特征,使其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目前国内的半柔性路面材料母体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大部分参考《半柔性路面应用技术指南》[5]中的相关建议,本文也参照该指南选用的沥青混合料(SFAC - 16型)设计指标要求见表4。
表4母体沥青混合料(SFAC-16型)的设计要求项目密度(g/cm3)空隙率(%)沥青用量(%)稳定度(kN)流值(0. 1mm)指标要求^1.920-30 2.5 ~4.5^3.030-60(1)确定母体沥青混合料级配通过体积法计算不同空隙率下的各档材料的比例(如表 5所示),并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确定最优的空隙率为 25%。
在该空隙率取值下,各项路用性能都较为均衡,可作为 半柔性路面材料研究的基础,因此确定本文研究的母体沥青 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为25%。
表5空隙率为25%时的各档集料的用量(% )孔隙率粗集料细集料矿粉25%9154(2)确定母体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进行上述五种沥青用量的沥青混合料的谢伦堡析漏试验 和肯塔堡飞散试验[4],分别绘制析漏量、飞散损失与沥青用 量的关系曲线,由曲线的“拐点”处得到最大(小)沥青用量。
以25%空隙率连续孔结构母体沥青混合料为例,变化5 种沥青用量,实验结果见表6所示。
表6飞散和析漏试验结果(25%空隙率)油石比(%)析漏损失(%)飞散损失(%)2.60.023652.90.024533.20.027433.50.035383.80.04934图1析漏损失与油石比的关系由图1中曲线斜率增大的油石比为3.3%左右,如图做 切线,相交点油石比值接近3.3%,由此确定最大沥青用量为 3.3%0由图2中曲线斜率平缓的变化所对应的油石比约为3. 1%,如图做切线,相交点油石比值接近3. 1%,因此确定最小 沥青用量为3.1%。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得到最佳油石比的取值范围为3.1%〜油石比(%)图2飞散损失与油石比的关系3.3%,最后通过测试马歇尔试件性能,确定最佳油石比为3.2%。
2橡胶沥青半柔性路面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2.1髙温稳定性高温稳定性通过橡胶沥青半柔性路面混合料车辙试验测 得,结果如表7所zK。
表7车辙试验结果立移(m时丨、丨m)空隙率25%普通砂浆彩色砂浆10.02050.063630.04400.131650.05650.1531100.07230.2004200.13180.2861300.18350.3451450.24630.4351600.27840.4682动稳定度(次/mm)1962619033由表7可知,橡胶沥青半柔性路面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为 19626次/m m和19033次/mm,远高于规范中对改性沥青混 合料动稳定度不得低于2800次/m m的要求,可见本文设计 的橡胶沥青半柔性路面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温抗车辙性能。
2.2水稳定性本文研究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由于母体沥青混合料的空 隙率都比较大,虽然有水泥胶浆的灌人,但是由于母体沥青混 合料灌注率无法达到百分之百,因此检验其水稳定性就尤为 重要。
这里采用残留稳定度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水稳定性进 行验证,结果如表8所示。
表8残留稳定度试验结果未浸水稳定度浸水48h后稳残留稳定度母体沥青混合料(kN)定度(kN)(%)设计空隙率(%)3d28 d3d28 d3d28d 2528.12 30.1225.52 27.6490.7591.77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中提出的水稳定性指标,半柔性复合路面材料满足潮湿区马歇 尔残留稳定度的技术要求。
2.3低温抗裂性半柔性复合路面材料低温劈裂试验结果如表9所示。
5555766554433(%)水驿猫SL86福建建设科技2017. No.4■市政与交通建设表9试验结果(28d)试验条件混合料类型劈裂抗拉强度RT破坏拉伸应变sT破坏劲度模量ST (MPa)(MPa)温度-10°c 加载速率SFAC -16(空隙率25%)1.3680.00495475.31mm/ m in普通AC-16C 2.7900.00889540.1由表9可以发现:SFAC - 16的劈裂抗拉强度低于普通 AC - 16C,主要原因是水泥胶浆是刚性材料,使得其在低温情 况下脆性增大;然而SFAC- 16破坏劲度模量优于AC - 16C,因此低温抗裂性能较为理想。
3案例分析本文依托工程为福州市光明港两岸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安 置房小区道路。
该工程路面宽度为7m,双向两车道。
半柔性 复合路面结构施工面积共计500m2,试验段部分设计结构为:4cm厚的SFAC - 16橡胶半柔性混合料替代4cmAC - 5C,下 面层采用AC-20C基质沥青混合料。
3.1试验段施工工艺问题(1) 水泥胶浆制作工艺问题现场将各种材料按顺序(水泥—膨胀剂—减水剂—水)投放,加水之前先将各原材料拌合1〜2min,然后加水再拌和 2〜3min即制备好水泥胶浆。
正常情况下,加水之前应将其 他材料拌合1〜2min,加水再拌和2〜3m in即可制成水泥胶 浆,而此次试验段开始使用的水泥搅拌机为强制式搅拌机,转 速为35i/min,转速太慢,无法将水泥浆拌制均匀,也无法分散 减水剂,所以建议选择转速大于125i/min(实验室用的水泥 净浆搅拌机快速公转速率)的搅拌设备,本次试验段实际采 用转速可达到550i/min的水泥搅拌器进行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