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国控重点流域水质状况

合集下载

“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

“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

“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一步控制水资源消耗,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切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水资源消耗总量,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用水方式转变;控制水资源消耗强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双控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

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以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全面提升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加强对双控行动的规范和引导,强化政府目标责任考核。

完善市场机制,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

坚持制度创新和公众参与相结合。

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促进高效用水的制度体系。

加强水情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全社会爱水护水节水的良好风尚。

坚持统筹兼顾与分类推进相结合。

统筹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产业布局、用水结构和水平,科学合理逐级分解双控目标任务。

分类推进各行业、各领域重点任务落实。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度基本完善,双控措施有效落实,双控目标全面完成,初步实现城镇发展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等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与水资源协调发展。

各流域、各区域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得到有效管控,严重超采区超采量得到有效退减,全国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工作方案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工作方案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用水安全,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以保障用水安全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人水和谐,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实现“十三五”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约束性目标。

(三)工作目标。

“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全面保障;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基本建成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体系,完善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到2020年,全省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60.6亿立方米以内,削减城镇地下水开采量5.94亿立方米;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0%和15%;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92;全省国家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8%,主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全力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

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全力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

过去,巴林左旗水资源费征收主要 靠估算用水量、查定额等办法进行,造 成用水企业用水量申报不实,浪费水资 源现象非常严重,每年征缴的水资源费 仅仅在20万元左右徘徊。现在,安装水 资源智能化远程监控设备后,精确计量 了用水企业水资源量,全旗规模以上企 业实际用水量高于原来估算用水量的倍。 由于计量设施的安装和实行了强有力的 征费措施,逐步扭转了水资源费征收难 的被动局面。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在生产规模不变的 情况下,2010年5月份全旗规模以上企业实际 用水量万立方米,8月份实际用水量万立方米, 12月份实际用水量万立方米,12月份比五月 份少用水万立方米,节水率29.5%,节水效 果非常明显,原因就是由于水资源费的足额
征收,增强了企业的水资源费的成本意识, 促使企业加大了水资源的管理和废水回收利 用力度。截止2010年末水资源费征收达到了 126万元,是历年水资源费平均征收值的6倍 多。
其次,为实现旗委、政府“生态立 旗、工业强旗”,从农牧业旗县向工业 强旗行列迈进这一目标,我们进行水资 源的优化配置。在2010年6月至今年2 月投资60万元编制完成了《巴林左旗水 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综合规划》,为使 该规划更符合巴林左旗实际情况,我们 加大了规划的前期工作,对全旗所有的 机电井工程、引提水工程、蓄水工程逐 村逐地块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每个工 程进行了GPS定位和拍照。该规划的编 制完成,将对全旗国民经济发展布局起 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也为今后水资源的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 支持。
同时,在旗政府所在地还建设了一
处日处理2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由
市、旗环保部门对运行情况实施远程监
控。
(六)抓队伍、强管理、依法查处水资 源违法案件。
巴林左旗水利局始终坚持“预防为 主、快速反应”的原则,对水资源管理 采取定期巡查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专 职队伍与兼职队伍互补的管理办法,在 各苏木镇除利用水管站人员加强当地水 资源管理外,还在各苏木镇聘请2-3名 水资源管理监督员对所辖范围内的水资 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巡查、监督,发现 问题及时上报,尽量把非法开采水资源 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国控重点流域水质状况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国控重点流域水质状况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国控重点流域水质状况2019年9月一、国控河流断面内蒙古自治区共有71个“十三五”国控重点流域河流水质监测断面,涉及黄河、辽河、松花江、海河流域以及西北诸河。

2019年9月实际监测59个断面,伊木河断面处于北部原始林管护局和边境部队管理区,不便于采样,已向国家申请断面调整,尚未得到审批;其他11个断面因断流或第三方采样公司未采集到水样而未监测。

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28个,占监测断面的47.5%;Ⅳ类水质断面10个,占监测断面的16.9%;Ⅴ类水质断面15个,占监测断面的25.4%,劣Ⅴ类水质断面6个,占监测断面的10.2%。

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

2019年9月国控重点流域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状况12二、国控湖库内蒙古自治区共有8个“十三五”国控重点流域湖库水质监测点位,涉及呼伦湖(2个点位)、贝尔湖(1个点位)、察尔森水库(2个点位)和乌梁素海(3个点位)。

呼伦湖、贝尔湖和察尔森水库属松花江流域,乌梁素海属黄河流域。

2019年9月,察尔森水库水质为Ⅲ类,乌梁素海水质为Ⅳ类,呼伦湖和贝尔湖水质为劣Ⅴ类。

评价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2011,试行)。

评价指标: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硫化物21项。

水质定性评价:Ⅰ~Ⅱ类水质状况为优(达标);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达标);Ⅳ类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Ⅴ类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劣Ⅴ类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2019年10月10日3。

内蒙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思路及定位分析

内蒙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思路及定位分析

内蒙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思路及定位分析作者:石蕾杜丽娜杨欢来源:《科技资讯》2016年第26期摘要: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改善全区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环境安全,从内蒙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重要性、总体思路及规划定位等方面进行分析,切实落实“水十条”任务。

关键词:流域水污染防治思考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062-02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任务,做好《内蒙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在规划编制重要性、总体思路及规划定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全面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内蒙古。

1 “十三五”规划编制重要性1.1 “十二五”流域规划工作进展及成效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高度重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为确保完成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自治区成立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流域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自治区政府与12个盟市政府签订了“十二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要求各盟市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

经过全区环保系统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根据环保部的考核结果,该区海河流域和辽河流域考核结果为“好”,松花江流域和黄河中上游流域考核结果为“较好”。

1.2 “十三五”流域规划任务十分艰巨“十二五”以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进展,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也进一步增加,流域水质改善、水污染防治任务仍然艰巨。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10.19•【字号】内政发〔2015〕119号•【施行日期】2015.10.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5〕119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改善全区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环境安全,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湖兼顾,对江河湖库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内蒙古。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区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到2030年,力争全区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

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到2020年,松花江、海河、辽河、黄河中上游四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64%以上,地级城市(各盟市,含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下同)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81.8%,全区地下水质量极差比例控制在9.5%左右。

“十三五”水污染防治主要任务

“十三五”水污染防治主要任务

“十三五”水污染防治主要任务一、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优先保护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严格环境执法,完成饮用水源污染隐患整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防护,完善饮用水源预警监测自动站建设和运行管理。

1.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

巩固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成果,在一级保护区推广物理隔离和短信提示,编制实施全市饮用水源保护规划。

落实保护区污染源清理整治。

各级政府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内饮用水水源安全状况,并向社会公开饮用水水源水质及环境管理状况。

全面推进饮用水源集雨区范围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积极引导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农民下山脱贫或生态移民。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2.饮用水水源地严格环境执法。

按照《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的要求,坚决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所有违法建设项目,严格控制水源地上游及周边地区的开发活动,杜绝水源保护区内违法网箱养殖、渔业养殖、农家乐等活动,严厉打击水源保护区内威胁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严格排查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隐患,全面完成饮用水源污染隐患整治。

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防护。

推广建设在线生物预警系统,加快形成全天候实时监测的水环境质量监控体系。

饮用水水源上游及周边生产、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企业必须制订应急预案,建设事故池,配备应急物资。

落实水源保护区及周边沿线公路等必要的隔离和防护设施建设,加强道路水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应急管理。

二、深入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全面建立河道清淤长效机制。

1.垃圾河、黑臭河污染治理。

全面启动实施“消灭黑臭河、劣五类水三年行动计划”。

巩固“清三河”成果,基本完成黑河、臭河治理,加大“清三河”达标县创建力度。

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运作体系,探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质分类处理。

坚持与“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协同推进,建立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统筹推进河道疏浚、沿河拆违等工作。

211087064_呼伦贝尔芥花油高质量标准体系关键标准比对分析

211087064_呼伦贝尔芥花油高质量标准体系关键标准比对分析

标准比对呼伦贝尔芥花油高质量标准体系关键标准比对分析■ 张 琦 苏布道 吴玉苹(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食品健康和营养的生活需求日益增长,芥花油逐渐从菜籽油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新的食用油品类。

呼伦贝尔是重要的、规模最大的春油菜(芥花油原料)产区。

本文从呼伦贝尔芥花油产业现状及产地环境优势出发,通过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比对结果分析相关地方标准指标水平,以期推动呼伦贝尔芥花油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呼伦贝尔芥花油,标准,比对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08.026Comparative Analysis of Key Standards in High-quality Standards Systemon Hulunbuir Hulola-oilZHANG Qi SU Budao WU Yuping(Inner Mongolia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the growing demand of people for healthy and nutritious food, Hulola-oil has gradually stood out from canola oil as a new category of edible oil. Hulunbuir is an important and the largest spring rapeseed (Hulola-oil raw material) producing area.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ulunbuir Hulola-oil industry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environment of producing ar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evel of relevant local standard indicators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similar standards at home and abroad, so a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ulunbuir canola oil industry.Keywords: Hulunbuir Hulola-oil, standard, comparison0 引 言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百姓消费观念开始转型升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国控重点流域水质状况
2019年1月
一、国控河流断面
内蒙古自治区共有71个“十三五”国控重点流域河流水质监测断面,涉及黄河、辽河、松花江、海河流域以及西北诸河。

2019年1月实际监测50个断面,伊木河断面处于北部原始林管护局和边境部队管理区,不便于采样,已向国家申请断面调整,尚未得到审批;其他20个断面因冰封、断流或第三方采样公司未采集到水样而未监测。

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44个,占监测断面的88.0%;Ⅳ类水质断面3个,占监测断面的6.0%;劣Ⅴ类水质断面3个,占监测断面的6.0%。

污染指标为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

2019年1月国控重点流域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状况
二、国控湖库
内蒙古自治区共有8个“十三五”国控重点流域湖库水质监测点位,涉及呼伦湖(2个点位)、贝尔湖(1个点位)、察尔森水库(2个点位)和乌梁素海(3个点位)。

呼伦湖、贝尔湖和察尔森水库属松花江流域,乌梁素海属黄河流域。

2019年1月,察尔森水库水质为Ⅲ类,乌梁素海水质为Ⅳ类,呼伦湖和贝尔湖水质为劣Ⅴ类。

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氟化物。

评价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2011,试行)。

评价指标: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硫化物21项。

水质定性评价:Ⅰ~Ⅱ类水质状况为优(达标);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达标);Ⅳ类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Ⅴ类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劣Ⅴ类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2019年2月2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