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

前言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200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共同编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统一发布。

2007年,根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实施方案》中确定的299个环境质量监测站位,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成员单位依据不同情况和监测条件,进行了二至三期的监测,共监测站位296个,其中渤海49个测点、黄海54个测点、东海95个测点、南海98个测点,监测面积277826平方千米。

2007年,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对607个污水日排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污染源和169个入海河流断面进行了污染物入海量监测。

2007年,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对黄渤海、东海、南海的43个重要鱼、虾、贝、藻类的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自然保护区及养殖水域进行了监测,监测水域总面积1724万公顷。

海水质量评价采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质量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海洋渔业水质评价标准采用《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中没有的项目,根据其特性采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相应的类别标准;沉积物质量评价采用《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

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判别法,即某一测点海水中任一评价指标超过一类海水标准的,该测点水质即为二类,超过二类海水标准的即为三类,依次类推。

平均浓度和超标率均以样品个数为计算单元,海水超标率计算统一采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二类海水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沉积物超标率计算统一采用《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中的一类标准作为评价标准。

(本公报内容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的数据)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1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状况

2007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基本保持稳定,与2006年相比略有下降。按照监测点位计算,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2.8%,比2006年下降4.9个百分点;三类海水为11.8%,上升3.8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为25.4%,上升1.1个百分点。全国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类别见图1。

2007年近岸海域监测面积共277826平方千米,其中一、二类海水的面积为188443平方千米,三类海水面积32203平方千米,四类、劣四类海水面积57180平方千米。

四大海区近岸海域中,南海、黄海水质良,渤海为轻度污染,东海为重度污染。九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和北部湾海域水质良好,辽东湾、渤海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为重度污染。

山东、海南和广东近岸海域水质优良;天津、上海和浙江近岸海域水质为重度污染。丹东、葫芦岛等22个城市近岸海域水质较好,全部为一、二类水质;嘉兴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全部为劣四类水质。

2007年影响我国近岸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溶解氧、pH、铅、铜和非离子氨有不同程度超标。

图1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类别

2 四大海区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渤海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3.3%,与2006年比较,下降6.3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为22.4%,上升0.7个百分点。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铅。

黄海水质良好,一、二类海水比例为85.2%,与2006年比较,上升1.5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为5.5%,下降0.6个百分点。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东海重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28.4%,与2006年比较,下降13.1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为55.8%,上升3.6个百分点。主要污染因子是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和铅。

南海水质良好,一、二类海水比例为83.7%,四类、劣四类海水为8.1%,与2006年基本一致。主要污染因子为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

渤海黄海

东海南海

图2 四大海区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图3 四大海区一、二类海水比例图4 四大海区四类、劣四类海水比例

3 重要海湾水质状况

9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和北部湾水质良好;一、二类海水比例超过80%。闽江口为中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50%,四类、劣四类海水比例也为50%。辽东湾、渤海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均为重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均不足40%。

图5 重要海湾一、二类海水比例

图6 重要海湾四类、劣四类海水比例

4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2007年,全国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变化不大,但普遍受到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影响。山东、海南和广东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海水比例达到75%以上。天津、上海、浙江近岸海域水质污染较重。

辽宁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71.4%,三类海水比例为14.3%。四类海水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14.3%。与2006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下降1.6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下降1.2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上升2.8个百分点。影响海域水质的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铅和铜。

河北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75.0%,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25.0%,无三类海水。与2006年相比,各类海水比例基本持平。影响海域水质的主要超标因子是无机氮。

天津重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30.0%,三类海水比例为20.0%,四类海水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50.0%。与2006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下降10.0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上升10.0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持平。海域水质主要受到无机氮和非离子氨影响。

山东水质优,一、二类海水比例为90.2%,三类海水比例为4.9%,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4.9%。与2006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下降6.8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上升4.8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上升2.0个百分点。只有青岛市和潍坊市近岸海域出现超标情况,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江苏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8.8%,三类海水比例为25.0%,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6.2%。与2006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上升6.3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持平,劣四类海水比例下降6.3个百分点。影响海域水质的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

上海重度污染,无一、二类海水,三类海水比例为10.0%,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90.0%。与2006年相比,三类海水比例上升2.8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下降2.8个百分点。海域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浙江重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20.0%,三类海水比例为14.0%,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66.0%。与2006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下降11.1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上升5.1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上升6.0个百分点。海域普遍受到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影响,部分海域化学需氧量超标。

福建中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48.6%,三类海水比例为20.0%,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31.4%。与2006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下降22.8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上升17.1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上升5.7个百分点,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铅。

广东水质良好,一、二类海水比例为80.4%,三类海水比例为7.8%,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11.8%。与2006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下降4.3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上升4.0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上升0.3个百分点。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局部海域活性磷酸盐和非离子氨超标。

广西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77.4%,三类海水比例为13.6%,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9.0%。与2006年比较,各类海水比例基本相同。主要超标因子

为无机氮。

海南水质优,一、二类海水比例为96.0%,三类海水比例为4.0%。无四类和劣四类海水。与2006年比较,一、二类海水比例上升8.0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下降8.0个百分点。个别海域水质受化学需氧量和铜的影响,但程度较轻。

图7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

图8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各类海水比例

5 沿海城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全国监测的54个沿海城市中,丹东、秦皇岛、大连、葫芦岛、滨州、东营、烟台、威海、日照、汕尾、惠州、江门、茂名、海口、三亚、文昌、琼海、陵水、昌江、儋州、临高和澄迈等22个城市近岸海域水质较好,全部为一、二类水质;嘉兴市近岸海域水质较差,全部为劣四类水质;盘锦、泉州、厦门、汕头、温州、漳州、唐山、莆田、阳江、青岛、盐城、钦州、北海、防城港、连云港、珠海和湛江等17个城市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在50%以上。

图9 全国沿海城市一、二类海水比例

图10 全国沿海城市四类、劣四类海水比例

6 海水浴场水质状况2007年6月1日至9月30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16个沿海城市对28个海水浴场开展了水质监测工作。共监测392个次,发布17期海水浴场水质周报。

监测结果表明:海水浴场水质为“优”的个次占46.7%,比2006年(45.48%)上升1.22个百分点,“良”占30.4%,比2006年(38.19%)下降7.79个百分点,“一般”占15.1%,比2006年(6%)上升9.1个百分点,“差”占7.1%,比2006年(10.3%)下降3.2个百分点。影响浴场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粪大肠菌群。

在16个沿海城市28个海水浴场中,每周水质均为“优”的浴场为锦州孙家湾浴场、威海国际海水浴场、日照海水浴场、珠海飞沙滩海滨浴场、北海银滩公园浴场、三亚大东海和亚龙湾共7个浴场,与2006年相同。水质较好的有舟山朱家尖浴场、

青岛金沙滩海水浴场和葫芦岛313海滨浴场,“优”的个次占80%以上。水质一般的有厦门鼓浪屿浴场、深圳大梅沙海滨浴场、厦门曾厝埯浴场和葫芦岛兴城海滨浴场,“差”的个次所占比例分别为37.5%、35.29%、31.25%和23.08%。主要污染因子为粪大肠菌群。

图11 沿海城市海水浴场水质状况

全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物状况

2007年,影响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依然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个别海域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溶解氧、pH、铅、铜和非离子氨超标。

1 近岸海域海水主要污染物

监测结果表明,四大海区的主要污染物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铜除黄海海区未见超标样品外,其它三海区均有超标;铅在东海和渤海海区有超标;溶解氧、pH、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在各海区均存在超标样品,但超标数量均较少。

表1 全国近岸海域海水主要污染物

海区主要污染物最大超标污

染物

超标倍

全国无机氮(11.3) ;活性磷酸盐(7);石油类

(6.8)

无机氮11.3

渤海非离子氨(2.6);无机氮(11.3);化学需氧量

(0.7);铅(2.3);铜(1.3);PH;活性磷酸盐

(1.1);石油类(5.1);溶解氧

无机氮11.3

无机氮(8.6);铅(0.9);非离子氨(1.4);石油

类(2.8);

无机氮8.6 活性磷酸盐(2.3); 铜(0.4); 化学需氧量

(2.2)

黄海无机氮(3.1);PH;石油类(1.8);活性磷酸盐

(2.6)

无机氮 3.1

南海非离子氨(2.8);无机氮(8.7);活性磷酸盐

(7); 无机氮8.7 石油类(6.8); PH; 化学需氧量(0.2)

2 营养盐无机氮测值范围为0.004~3.69毫克/升,均值0.339毫克/升,样品超标率为34.1%。最高值出现在嘉兴近岸海域,超过二类海水标准限值11.3倍。除威海、茂名、海口、滨州、大连、丹东、潍坊、日照、汕尾、惠州、葫芦岛、秦皇岛、三亚、文昌、东方、儋州、昌江、陵水、琼海和临高等20个城市外,其他33个沿海城市近岸海域均有样品超标。四大海区中,无机氮浓度均值和样品超标率以东海海区最高,其次为渤海海区,南海和黄海海区基本相同。

与2006年相比,近岸海域海水无机氮的平均浓度和超标率均略有上升;四大海区中,东海和黄海的无机氮平均浓度有所上升,南海、渤海基本持平;样品超标率均有所上升。

图12 全国沿海城市近岸海域海水无机氮平均浓度

图13 全国沿海城市近岸海域海水无机氮样品超标率

活性磷酸盐测值范围为未检出~0.239毫克/升,均值0.016毫克/升,样品超标率13.4%。最高值出现在深圳海域,超过二类标准限值7.0倍。除三亚、陵水、秦皇岛、葫芦岛、东方、日照、汕尾、钦州、防城港、湛江、威海、丹东、东营、海口、琼海、惠州、临高、厦门、珠海、阳江、沧州、澄迈、昌江、莆田、汕头、茂名、潍坊、文昌、江门、滨州、盘锦和烟台等32个沿海城市未超标外,其它22个沿海城市均有样品超标。

与2006年比较,近岸海域海水活性磷酸盐的平均浓度和样品超标率基本持平。四大海区中,活性磷酸盐的平均浓度和样品超标率黄海略有上升,渤海和南海海区

均略有下降,东海海区的平均浓度持平,超标率略有上升。

图16 全国沿海城市近岸海域海水活性磷酸盐平均浓度

图17 全国沿海城市近岸海域海水活性磷酸盐超标率

3 有机污染化学需氧量测值范围为未检出~9.68毫克/升,均值1.11毫克/升,样品超标率为2.1%。最高值出现在嘉兴海域,超过二类标准限值2.2倍。除北海、天津、舟山、连云港、锦州、青岛、阳江、嘉兴、沧州和东方10个沿海城市有样品超标,其它44个沿海城市均无样品超标。

与2006年比较,近岸海域海水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和样品超标率均基本持平。四大海区中,除黄海的平均浓度有所下降外,其他海区基本持平;样品超标率东海、黄海有所下降,渤海、南海有所上升。

图20 全国沿海城市近岸海域海水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

石油类测值范围为未检出~0.390毫克/升,平均浓度0.020毫克/升,样品超标率为3.0%。最高测值出现在深圳海域,超过二类标准限值6.8倍。各沿海城市中,深圳、三亚、威海、湛江、防城港、汕头、北海、天津、福州、泉州、青岛、营口、盐城、沧州和潍坊等15个沿海城市近岸海域有样品超标,其它39个沿海城市均无样品超标。

与2006年比较,近岸海域海水石油类平均浓度和样品超标率基本持平。四大海区中,样品平均浓度均基本持平;超标率除黄海海区有所上升外,其他海区均略有下降。

图23 全国沿海城市海水石油类平均浓度

4 重金属铅测值范围为未检出~16.3微克/升,样品超标率为4.0%。最高值出现在锦州近岸海域,超过二类标准限值2.3倍。与2006年相比,全国近岸海域海水铅的平均浓度和样品超标率均有所下降;四大海区中,平均浓度渤海有所上升,其他海区基本持平;超标率渤海和东海海区有所上升,黄海和南海海区有所下降。

铜测值范围为未检出~22.6微克/升,样品超标率为1.4%。最高值出现在锦州近岸海域,超过二类标准限值1.3倍。与2006年相比,全国近岸海域海水铜的平均浓度基本持平,超标率略有上升。四大海区中,平均浓度渤海和黄海海区有所上升,东海和南海海区有所下降;超标率渤海海区有所上升,黄海和东海海区基本持平,南海海区有所下降。

汞测值范围为未检出~0.190微克/升,未出现超标样品。与2006年相比,全国近岸海域海水汞的平均浓度和样品超标率均基本持平。

镉测值范围为未检出~4.90微克/升,未出现超标样品。与2006年相比,全国近岸海域海水镉的平均浓度和样品超标率均基本持平。

5 其它pH测值范围为7.20~8.71,样品超标率为2.2%。四大海区除东海海区外其他海区均有样品超标,超标率分别为:渤海3.0%,黄海4.6%,南海3.4%。烟台、天津、北海、防城港、深圳、儋州、连云港、阳江、钦州、盐城、营口和潍坊等12个沿海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超标率在2.3%~33.3%之间,其中营口和潍坊近岸海域的样品超标率最高,均为33.3%;其余42个沿海城市无样品超标。

溶解氧测值范围为0.86~24.2毫克/升,样品超标率为2.3%。温州、深圳、莆

田、天津、泉州、上海、舟山、宁波、台州、宁德等10个沿海城市近岸海域存在超标现象,样品超标率范围在2.4%~13.0%之间,其中上海、舟山、宁波和台州分别有2.4% 、1.6%、4.3%和4.7%样品超四类标准;其它沿海城市近岸海域无样品超标。

非离子氨测值范围为未检出~0.075毫克/升,样品超标率为1.0%;锦州、天津、唐山、福州和深圳5个沿海城市近岸海域存在超标现象,其超标率分别为7.1%、8.3%、11.1%、13.3%和13.3%;其它沿海城市近岸海域无样品超标。

陆源污染物入海状况

2007年,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对全国169个入海河流断面、607个日排污水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污染源进行了主要污染物入海量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入海河流水质总体较差,河流污染物入海量大于直排海污染源污染物入海量。

1 入海河流污染物入海情况(1)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

169个入海河流监测断面中,46个断面为Ⅱ、Ⅲ类水质,占断面总数的27.3%,58个断面为Ⅳ、Ⅴ类水质,占断面总数的34.3%,65个断面为劣Ⅴ类水质,占断面总数的38.4%。入海河流的主要污染物为CODMn、氨氮和总磷。入海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见图26及表2 。

图26 全国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

表2 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

水质类别

海区I类II类III类IV类V类劣V类合计渤海0 0 1 6 11 28 46 黄海0 5 6 4 4 7 26 东海0 3 14 14 6 13 50 南海0 8 9 11 2 17 47

合计0 16 30 35 23 65 169

图27 四大海区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

(2)入海河流主要污染物入海情况

169个入海河流断面的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为:COD Mn 443.2万吨;氨氮84.2万吨;石油类6.02万吨;总磷25.0万吨。

四大海区COD Mn排放总量分别为:渤海17.1万吨;黄海28.4万吨;东海295.1万吨;南海102.6万吨。

四大海区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渤海3.68万吨;黄海4.14万吨;东海57.62万吨;南海18.71万吨。

四大海区石油类排放总量分别为:渤海0.15万吨;黄海0.40万吨;东海3.27万吨;南海2.20万吨。

四大海区总磷排放总量分别为:渤海0.33万吨;黄海0.81万吨;东海20.74万吨;南海3.09万吨。

(3)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入海情况

对部分河流入海断面进行了重金属和挥发酚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仅个别监测断面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挥发酚未超标。其中:铜监测146个断面,入海量为4622吨;铅监测162个断面,入海量为3565吨;汞监测162个断面,入海量为34吨;镉监测162个断面,入海量为286吨;挥发酚监测152个断面,入海量为2894吨。

(4)COD Mn入海总量前10位的入海河流断面

COD Mn入海总量前10位的河流断面依次为:长江朝阳农场、闽江琯头、珠江磨刀门、珠江莲花山、横门水道中山港、鸭绿江厦子沟、钱塘江闸口、新沂河海口控制工程、珠江鸡啼门、潭江苍山渡口。前10位断面的COD Mn入海量占所有监测断面入海总量的83.85%。COD Mn和其它各项主要污染物入海量情况见表3。

表3 COD Mn入海量前10位入海河流断面监测结果

单位:石油类:吨/

2 直排海污染源污染物入海情况

2007年,对607个日排污水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综合排污口进行了监测,污水排放总量为41.6亿吨。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 Cr 41.5万吨、石油类0.284万吨、氨氮5.06万吨、总磷0.481万吨、汞0.23吨、六价铬27.13吨、铅14.5吨、镉 2.24吨。

(1)直排海工业污染源

361个直排海工业污染源污水排放总量为11.0亿吨,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 Cr 4.09万吨、石油类467吨、氨氮2375吨、总磷196吨、汞0.0044吨、六价铬2.80吨、铅0.7吨、镉0.5吨。

(2)直排海生活污染源

112个直排海市政生活污染源污水排放总量为6.9亿吨,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 Cr9.0万吨、石油类970吨、氨氮10179吨、总磷1366吨。

(3)直排海污水综合排放口

134个直排海污水综合排放口污水排放总量为23.7亿吨,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 Cr28.4万吨、石油类1405吨、氨氮3.8万吨、总磷3250吨、汞0.2吨、六价铬24.33吨、铅13.8吨、镉1.8吨。各类直排海污染源排放情况见表4。

表4 各类直排海污染源排放情况

(4)四大海区受纳污染物情况

607个直排海污染源排入四大海区的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总量为:

废水量:渤海2.8亿吨;黄海7.7亿吨;东海20.4亿吨;南海10.7亿吨。

COD Cr:渤海4.8万吨;黄海8.5万吨;东海17.2万吨;南海11.0万吨。

石油类:渤海135吨;黄海501吨;东海1077吨;南海1129吨。

氨氮:渤海0.66万吨;黄海0.99万吨;东海1.90万吨;南海1.52万吨。

邯郸市环境质量公报2013

邯郸市环境质量公报2013年度 一、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2013年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为54天,占全年天数的14.8%。主城区空气质量一级天数1天,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HJ663-2013),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12.85。全年首要污染物为PM2.5。PM2.5年均值为0.138毫克/立方米,超年II级标准3.9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一氧化碳、臭氧五项污染物年均浓度超过年二级标准;降尘浓度17.93吨/平方公里·月,达到河北省推荐标准;硫酸盐化速率浓度15.94 SO3/100平方厘米·碱片·30日,超过国家推荐标准;全年未出现酸雨。 二、水环境质量状况 滏阳河九号泉断面,马颊河的冢北桥、赵小楼桥断面断流,滏阳河的张庄桥断面水质类别达到Ⅲ类,刘二庄、苏里、曲周、莲花口断面水质类别达到Ⅴ类,整体为轻度污染;漳河各断面均达到规划水质标准,整体水质为优;卫河各断面都劣于Ⅴ类水质,整体为重度污染。 羊角铺井群、岳城水库两水源地均为优于Ⅲ类水体,水环境评价稳定在良好、清洁水平上,能满足现用水域功能。东武仕水库符合水功能区划要求,整体水质为优,以富营养化指标总氮污染为主。 城区地下水水质较差,稳定在Ⅴ类,属无机盐类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总硬度。 三、声环境质量状况

主城区声环境质量相对稳定。2013年各类功能区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全年平均值全部达标。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等效声级的平均值为68.40分贝,与去年持平,夜间等效声级的平均值为59.47分贝。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的平均值为53.29分贝,夜间等效声级的平均值为 44.98分贝,噪声源主要来自生活噪声,占噪声源构成比的46.0%。 四、污染物排放 2013年邯郸市辖区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水排放总量为32508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30405吨,氨氮排放总量为13395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99815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33135吨,烟(粉)尘排放总量为198876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478.3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3378.78万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64.42万吨)。

我国环境状况年度公报

更多资料请访问.(.....) 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状况 (一)环境污染状况 1.污染物排放 (1)废气 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量(不含乡镇工业)11.4万亿立

方米(标)。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与上年差不多持平,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 80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5万吨,与上年差不多持平,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341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83万吨,比上年下降5.5%。 (2)废水 199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不含乡镇工业)365.3亿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5.5亿吨,比上年下降1.8%。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681万吨,比上年增长9.4%;重金属排放量 1697吨,比上年增长 4.7%;砷排放量 1038吨,比上年增长 14.4%;氰化物排放量2548吨,比上年增长2.8%;挥发酚排放量5442吨,比上年增长8.9%; 石油类排放量55748吨,比上年下降10.l%。 (3)工业固体废物 199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不含乡镇工业)6.2亿吨,与上年持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0.19亿吨,其中排入江河的工业固体废物为0.07亿吨,较上年有所减少。工业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堆存量64.6 亿吨,占地55697公顷。 (4)乡镇工业近年来,我国乡镇工业进展迅猛,污染呈加重趋势。

据有关部门测算,1994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43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6.6%;工业粉尘排放量580万吨,占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的 49.9%;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2亿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 16.2%。与 1989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调查结果的可比指标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65.4%,工业粉尘排放量增长23.4%,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56.9%。 2.环境质量 (1)大气全国都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在89一849微克/立方米之间,北方都市平均407微克/立方米,南方都市平均25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据85个都市统计,45个都市年日均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以兰州、吉林、焦作、万县污染为重。据84个都市统计,降上半月均值在 3.20—64.61吨/平方公里/月之间,北方都市平均为 24.76吨/平方公里.月,南方都市平均为 10.57吨/平方公里·月,有57.3%的都市超过了暂定限值。污染严重的都市有包头、焦作、鞍山、大同、唐山、哈尔滨、太原和石家庄。据88个都市统计,二氧化硫浓度年际

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状况 (一)环境污染状况 1.污染物排放 (1)废气 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量(不含乡镇工业)11.4万亿立方米(标)。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 80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341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83万吨,比上年下降5.5%。 (2)废水 199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不含乡镇工业)365.3亿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5.5亿吨,比上年下降1.8%。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681万吨,比上年增长9.4%;重金属排放量 1697吨,比上年增长 4.7%;砷排放量 1038吨,比上年增长 14.4%;氰化物排放量2548吨,比上年增长2.8%;挥发酚排放量5442吨,比上年增长8.9%; 石油类排放量55748吨,比上年下降10.l%。 (3)工业固体废物 199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不含乡镇

工业)6.2亿吨,与上年持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0.19亿吨,其中排入江河的工业固体废物为0.07亿吨,较上年有所减少。工业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堆存量64.6 亿吨,占地55697公顷。 (4)乡镇工业近年来,我国乡镇工业发展迅猛,污染呈加重趋势。据有关部门测算,1994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43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6.6%;工业粉尘排放量580万吨,占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的 49.9%;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2亿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 16.2%。与 1989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调查结果的可比指标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65.4%,工业粉尘排放量增长23.4%,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56.9%。 2.环境质量 (1)大气全国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在89一849微克/立方米之间,北方城市平均407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25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据85个城市统计,45个城市年日均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以兰州、吉林、焦作、万县污染为重。据84个城市统计,降上半月均值在 3.20—64.61吨/平方公里/月之间,北方城市平均为 24.76吨/平方公里.月,南方城市平均为 10.57吨/平方公里·月,有57.3%的城市超过了暂

环境调查问卷报告格式

环境调查问卷报告格式 一、请问你注意保护环境吗? 回答会的有8人,占40%。回答不会的有3人、占15%。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有9人,占45%。看来,大家还是对环境问题不太重是啊。 二、你会主动义务帮助保护环境吗(如清除“牛皮藓”、回收废电池、清除白色污染等)? 回答会的只有2人,都是老人、占10%。回答老师布置了就去,不布置就不去的有5人,占25%,都是小学生。还有一些回答不会去的有13人,占65%。大家都是把这些工作当作别人的事情,不太关心。 三、平时,看报纸,新闻会不会对环境方面的新闻引起重视? 大多数回答说不会,、只关注一些娱乐或别的方面的,占55%。回答会的只有1位,占5%。回答有时候会看一看,但是不太回去引起重视,只觉得这个事情与我们无关的有8人,占40%。 点评:看来,人们对于环境问题人染是无动于衷,不太回去关心。

地球上共同的环境问题是: 1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如南极的臭氧层空洞。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被破坏的面积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欧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2淡水资源危机。地球地面虽然2/3为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为淡水,但其中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5%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我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由于人类的破坏使得地球水资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3土地荒漠化。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

2015年沈阳市环境质量公报

2015年沈阳市环境质量公报 2015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07天;辽河干流沈阳段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水质标准;浑河干流沈阳段水质劣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水质标准;沈阳市辖区内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沈阳市道路交通噪声强度为二级,区域声环境总体水平为三级;沈阳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良,适合人类生存。 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5年,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07天,与2014年相比,增加16天。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同比下降,一氧化碳(CO)浓度升高。 (一)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2015年,沈阳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56.7%,其中,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Ⅰ级(优)天数28天,Ⅱ级(良)天数179天,Ⅲ级(轻

度污染)天数96天,Ⅳ级(中度污染)天数30天,Ⅴ级(重度污染)天数24天,Ⅵ级(严重污染)天数8天。(二)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 2015年,沈阳市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如下: 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均浓度为115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6倍;全年日均值达标率为78.6%。 细颗粒物(PM2.5)的年均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1倍;全年日均值达标率为67.4%。 二氧化硫(SO2)的年均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1倍;全年日均值达标率为87.1%。 二氧化氮(NO2)的年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2倍;全年日均值达标率为93.4%。 一氧化碳(CO)的年均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2.2毫克/立方米,全年日均值达标率为100%。 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24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55微克/立方米,全年达标332天,达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生态环境部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 质量公报 200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6年3月

目 录 前 言 (3) 一、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5) 二、全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物状况 (15) 三、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23) 四、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状况 (27) 五、海上重大污染事故 (29)

前 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第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五条、第十五条有关编制及发布环境质量公报的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农业部、交通部共同编写了《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2005》,现予以发布。 2005年,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实施方案》中确定的299个环境质量监测站位,网络成员单位依据不同情况和监测条件,进行了二至三期的监测,共监测站位293个,其中渤海47个测点、黄海54个测点、东海93个测点、南海99个测点,监测近岸海域面积为271851平方千米。监测项目为:水温、悬浮物、盐度、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碱性锰法)、石油类、活性磷酸盐、无机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汞、铜、铅、镉、非离子氨等16项。 海水质量评价采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其中:一类海水水质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二类海水水质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三类海水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四类海水水质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 海水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判别法,即某一测点海水中任一评

环境状况公报范文

环境状况公报范文 环境状况公报范文 公报环境状况公报范文 环境状况公报范文 根据《福建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现将我市****年度环境状况公告如下: 一.综述 ****年,xx市环境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党的xx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论,围绕改善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目标,组织实施《xx市 xx 环境保护规划》,推进九龙江、汀江、闽江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大气污染治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 二、环境状况 1. 城区空气环境质量 xx市城区空气污染指数年均值为77 ,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年优、良以上天数305天,占8 3.5 %。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其浓度平均值为每立方米0.104毫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034毫克、 0.021毫克,二项指标达到质量二级标准,城区自然降尘量6.61吨/平方公里月,优于省标准8吨/平方公里.月。 漳平城区空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分别为每立方米0.090毫克、0.055毫克、0.026毫克,三项指标均

达到或优于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自然降尘量6.19吨/平方公里月,优于省标准8吨/平方公里.月。 永定、长汀、上杭、武平、连城县城空气环境质量均保持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xx城区全年降水ph平均值为5.70,酸雨频率3 2.1%,同比下降5.57%;漳平城区全年降水ph平均值为5.89,酸雨频率 2.3 %,同比下降1 3.9%。 2. 水环境 九龙江、汀江、闽江三条主要河流17个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占9 2.1%,同比提高1%,九龙江、汀江、闽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分别为88.9%、100 %、100%,三条水系水质持续好转。xx城区内河水质功能区达标率20.8%;汀江支流旧县河、黄潭河水质有所好转,旧县河达标率为8 3.3%、黄潭河为达标率50%,超标污染物主要是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总磷、bod5,呈现较明显的有机污染。 3.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 xx城区、连城县城的集中供水仍以地下水为主,水质符合地下水ⅱ类标准;漳平、永定、上杭、武平、长汀县以地表水为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隐患,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渐凸显。 4. 声环境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199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状况 (一)环境污染状况 1.大气 1993年,全国废气排放量11.0万亿标立方米(不包括乡镇工业,下同)。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二氧化硫排放量1795万吨,比上年增长6.5%;工业粉尘排放量617万吨,比上年增长7.1%。全国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均值范围为108-815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407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南方城市平均251微克/立方米,较上年略有上升。据74个城市统计,38个城市年日均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尤以吉林、万县、大原、兰州、乌鲁木齐等城市为重。据73个城市统计,降尘半月均值在l.0-83.5吨/平方公里·月之间,较上年有明显增加,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污染严重的城市依次为包头、鞍山、大同、唐山、哈尔滨、济南、银川、石家庄、长春和大原。据77个城市统计,二氧化硫年均值范围为8-451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l00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96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超过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有贵阳、宜宾、重庆、南充、济南、青岛、乌鲁木齐、大同、保定、石家庄、宜昌、天津、唐山、洛阳和太原,占统计城市数的20.0%,较去年有所增加。据77个城市统计,氮氧化物年均值范围为10-147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北方城市平均59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40微克/立方米。污染较重的城市有乌鲁木齐、大连、广州、

兰州、北京、郑州、深圳、长春、沈阳等。酸雨仍限于局部地区。据73个城市统计,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3.94-7.63,pH年均值低于5.6的占49.3%。赣州、长沙、南充、宜宾、怀化、重庆、梧州、南昌、沪州、杭州、衡阳和桂林酸雨出现频率在70%以上。 2.水 199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355.6亿吨,比上年下降3.0%,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9.5亿吨,比上年下降6.2%。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622万吨,比上年下降12.5%;重金属排放量1621吨,比上年增长6.9%;砷排放量907吨,比上年增长4.0%;氰化物排放量2480吨,比上年下降30.7%;挥发酚排放量4996吨,比上年下降22.2%;石油类排放量71399吨,比上年增长9.7%。全国大江大河干流的水质状况基本良好,流经城镇的河段污染较重。在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水质评价的123个重点河段中,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1、2 类的占25%,符合3类标准的占27%,属于4、5类标准的占48%。监测结果表明,全国江河水质污染类型为有机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长江流域水质总体良好,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但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河段岸边水域污染严重。在50个重点河段中,符合1、2类标准的占37%,符合3类标准的占31%,属于4、5类标准的占32%。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部分河段铜、砷化物超标。黄河流域的干流水质较好,但重点监测的支流河段中,汾河、渭河、伊洛河、小清河部分河段有机污染十分严重。在16个重点监测河段中,符合1、2类标

宝鸡2017年环境质量公报

宝鸡市2017年环境质量公报 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我们对宝鸡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要素、各类声环境指标及辖区内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等进行了监测。现将宝鸡市2017年环境质量公告如下: 一、环境空气质量 1.市区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由市环境监测站、技工学校、三陆医院、竹园沟、陈仓环保、文理学院和三迪小学等7个质量评价站点和庙沟村1个清洁对照站点构成,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SO2、NO2、PM10,PM 2.5、O3和CO指标;2017年共监测365天,优良天数247天,比上年增加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67.7%。 2.2017年市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12μg/m3,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浓度为2.1 mg/m3,臭氧滑动8小时第90百分位浓度155μg/m3,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年均值104μg/m3,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值59μg/m3,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41μg/m3,均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3.在市环境监测站、技工学校、三陆医院、竹园沟设置降尘监测点逐月监测,城区平均降尘量5.15吨/km2·月,较上年略有降低。 4.在市环境监测站、技工学校、三陆医院设置大气降水监测点,共采样分析20次降水过程,年采集降水量约1416mm(站点采集均值),降水pH值测定范围为6.65-- 7.04,市区全年未出现酸雨。 5. 依据各县区2017年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各县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优良天数排名见下表、图。

2017年各县区空气质量情况统计表 2017年四区九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排名单位:天 2017年市区颗粒物PM10、PM2.5浓度年均值超标,夏季臭氧污染频发,是 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略有超标,市区空

上海环境质量公报

概述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本市环保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方针,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坚持走“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节能减排”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平台,依托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以迎“世博”为契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和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公众参与创建生态文明,塑造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良好形象。 “污染物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 按照《2008年上海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2008年上海污染减排目标为:SO2和COD排放量分别削减5%和4%。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把节能减排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列为2008年市政府22项重点工作的首项内容。 2008年,在确保已建成治理设施发挥减排效益的同时,完成了外高桥等8家电厂18台共622.5万千瓦燃煤机组的脱硫改造项目,并投入运行。新建的外高桥第三电厂200万千瓦燃煤机组同步配套脱硫设备,完成了杨树浦发电厂等22.5万千瓦燃煤小机组关停。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扩容改造按期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郊区新建成了松江等9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40多万立方M/日,建成571公里污水收集管道。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年共有500多家化工、纺织印染、医药等高污染企业完成了结构调整,为本市较好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经环境保护部按照全国统一的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审核后,确认:本市2008年SO2 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10.39%,COD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9.4%,超额完成了2008年减排目标。 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 截止2008年底,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52个项目中,除个别项目受规划调整、项目审批、动拆迁等因素影响进度滞后外,98%的项目全面完成或基本完成计划节点目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的环境综合

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8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予公布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 二○○九年六月四日

目 录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1) 淡水环境 (4) 海洋环境 (22) 大气环境 (30) 声环境 (35) 固体废物 (38) 辐射环境 (41) 自然生态 (45) 土地与农村环境 (50) 森 林 (54) 草 原 (57) 气候与自然灾害 (59) 专栏 环境保护部成立 (66) 三大基础性战略工程进展顺利 (67)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环境应急 (68)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 (69)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环境应急 (70)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成功发射 (71) 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72) 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与深化 (73) 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74) 强化环境准入,坚持科学审批 (75) 化学品管理 (76) 履行国际环境公约 (77) 地方病防治 (78) 全国特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79) 环境宣传教育 (80)

2008年10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摄 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新华社记者 摄

2008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环境保护史上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抗击自然灾害和北京奥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全面加强环境监管和环境应急工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各项环境保护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环境保护工作既有效应对了经济高增长、财政高收入、企业高效益的发展局面,也经受了增长速度下行、财政收入下滑、企业效益下降带来的严峻挑战,经济与环境逐步协调发展,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十项重要措施之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组建环境保护部,强化了统筹协调、宏观调控、监督执法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为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调整改进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管理工作,完善审批机制,简化审批程序,认真兑现七项承诺,对符合环境保护准入条件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对“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项目严格把关。三是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分别下降4.42%和5.95%,比2005年分别下降6.61%和8.95%,首次实现了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度,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圆满完成特大自然灾害环境应急处置和北京奥运环境质量保障任务。五是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淮河、海河等七项

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一) 2011-06-07 | 作者:| 来源:国家海洋局| 【大中小】【打印】【关闭】 1 概述 我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面积为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 900余个,管辖海域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入海河流众多,流域范围广阔,有鸭绿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1 500余条河流入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已记录的海洋生物22 629种,分布有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草床、海岛、海湾、入海河口和上升流等多种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环境为沿海经济社会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海洋环境质量、海洋功能区、入海污染源及海洋环境灾害监测工作,推进了全海域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专项监测工作。2010年,各级海洋环境监测业务机构完成了全海域约9 800个监测站位的现场监测工作,共获得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250余万个。 2010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基本满足海域使用要求,海洋赤潮和绿潮灾害有所减轻,但江河污染物入海量增加,溢油等突发事故灾害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严重。近岸局部海域富营养化、海洋环境灾害频发和海岸带生境破坏是影响我国海洋环境状况的突出问题。 我国管辖海域的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但尚有4.8万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近岸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各项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均在91%以上。 我国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总体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90%监控区域的生态系统基本维持其自然属性,生态服务功能能够正常发挥;局部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变化较大,生态服务功能受损。 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主要保护对象或保护目标基本保持稳定。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娱乐用海功能得以正常发挥。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养殖活动要求。海洋倾倒区基本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油气开发活动未对邻近海域海洋功能造成影响。 受入海径流量增大的影响,2010年河流携带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入海量较上年明显增加。监测的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比例为46%,总磷、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达标率均有所提高;但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较上年未见明显改善,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较差。 全海域发现赤潮69次,累计面积10 892平方公里,赤潮发现次数与2009年基本持平,但累计面积减少3 208平方公里,赤潮多发区主要集中在东海近岸海域。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重灾区主要

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7 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苏州市环境保护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发布2007年度《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八日

目 录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水环境状况 2 空气环境状况 4 声环境状况 6 生态环境状况 8 污染物排放控制状况 9 环境综合整治 10 生态市建设 13 循环经济建设 14 环境监督管理 15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苏州市下辖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吴江市和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吴中区、相城区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苏州工业园区。全市总面积8488.42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占2.65%,水域面积占42.52%。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全市户籍总人口624.43万人,其中市区总人口235.30万人。 经济总量跃过5000亿元大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5700.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970亿元,比上年增长17.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7:63.7:34.6,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41.82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9.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提高。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83%;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58%,提高6.17个百分点;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26天,提高2天。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有序推进,蓝藻防治工作扎实有效,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中有升,国家生态市建设稳步推进,环境监管现代化建设步伐继续加快,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面完成各项环保工作任务,有效促进了苏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989中国环境状况公报1989年

198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现将198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告如下: 一、环境污染状况 (一)大气环境 我国大气环境总体来说是好的,污染主要集中在人中城市。城市大气污染为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据全国统计和监测,1989年烟尘排放量力139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氧化硫排放量力1564万吨,较上年略有增加。城市大气污染冬、春季较重,夏、秋季较轻。北方城市烟尘污染较重,南方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较重。 据国家大气质量监测网监测,1989年全国城市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的平均值为432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为526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为318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污染减轻的城市占37%,加重的城市占3%,其余城市变化不大。全国城市二氧化硫年日均值的平均值为105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为93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为119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污染减轻的城市占4%,加重的城市占4%,其余城市变化不大。超标城市数的比重由14%上升到16%,其中,北方城市超标为11%,南方城市超标为21%。大部分城市冬季二氧化硫污染严重,日均值超标的北方城市为43%,南方城市为29%,同上年相比,出现酸雨的地区无明显变化,但酸雨区面积扩大。 (二)水环境 我国大江大河水质基本良好,流经城市的河段污染较重。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其次是耗氧有机物和挥发酚。生活污水、工业废渣、矿业开采、农业生产等也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据全国统计,1989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力252亿吨,较上年减少16 亿吨,下降6%。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汞、铜、铅、六价铬)的排放量为2089吨,比上年下降5%,砷排放量力1281吨,比上年下降16%,氰化物排放量力4468吨,比上年下降8%,酚排放量力7613吨,比上年下降4%,石油类排放量力71051吨,比上年下降8%。 据国家水质监测网监测,1989年流经城市的河流仍然存在岸边污染带,局部水体污染严重,72%的纳污河段各项污染物的平均值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河流的城市段污染,小河流重于大河流,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 六大水系中,长江干流水质尚好,但不如上年,各监测断面悬浮物年均值均超标,氨氮污染加重,个别江段挥发酚、汞、石油类等污染物超标。黄河干流水质较上年略有改善,砷污染减轻,但氨氮和耗氧有机物污染加重,所有监测断面悬浮物均超标。珠江水系大部分江段水质良好,重金属污染有所减轻,但部分江段氨氮、耗氧有机物、亚硝酸盐氮污染有所加重。淮河水系水质恶化,氨氮、挥发酚、亚硝酸盐氮以及铅、铜污染加重,但耗氧有机物污染有所减轻。松花江水系污染加重,耗氧有机物、氨氮、挥发酚、亚硝酸盐氮污染呈上升趋势,个别江段仍有汞和石油污染。大辽河水系在六大水系中污染最重,水质较上年恶化,所有监测断面的氨氮、耗氧有机物年均值均超标,挥发酚、耗氧有机物和氨氮污染均加重。 1989年,从总体上看,大部分海域水质尚好。沿岸海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油类、有机物、营养盐类和重金属。锦州湾海域水质污染有所减轻。胶州湾水质污染面积达海湾面积的10%,东岸河口、滩涂和港区的底质污染严重,生物种类减少。长江口、珠江口水质良好,但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时有赤潮发生。本年度是我国

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2015-03-13) 2014年我国管辖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 本网讯近日,国家海洋局发布《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但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陆源排污压力巨大,海洋环境灾害多发等问题依然突出。 根据《公报》,2014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2万平方公里、4.1万平方公里和5.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夏季重度富营养化海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重点监测的44个海湾中,20个海湾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出现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 《公报》显示,2014年海洋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自然分布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海草、红树等群落结构保持基本稳定。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的海洋生物资源、自然遗迹和生物多样性等保护对象基本保持稳定。但81%实施监测的近岸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部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下降。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

不合理开发是造成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的主要原因。 2014年,主要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较差,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72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劣于第五类地表水水质标准的比例均超过50%。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约1760万吨,较2013年增加5%。但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率仍然较低,445个陆源入海排污口全年达标排放次数仅占监测总次数的52%。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差,91%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无法满足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的环境保护要求。 根据《公报》,2014年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基本保持稳定。油气区及邻近海域环境状况基本符合海洋功能区的环境保护要求。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基本满足增养殖活动要求。在游泳季节和旅游时段,23个重点海水浴场和17个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 2014年全海域发现赤潮56次,累计面积7290平方公里,赤潮次数和累计面积均较2013年有所增加;黄海沿岸海域浒苔绿潮影响范围为近5年来最大。 2014年,国家海洋局继续对2011年发生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和2010年发生的大连新港油污染事件实施跟踪监测。监测数据表明,事发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但其生态环境影响依然存在。 来源:中国海洋报

2014年晋江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2014年晋江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晋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4年对辖区环境空气,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现将晋江市2014年环境质量公告如下: 一、空气环境质量 2014年晋江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为67,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2014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的天数为347天,优良率95.1%,其中空气质量优的天数为63天,良的天数为284天。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三项污染因子浓度的年日均值分别为0.084mg/m3、0.028mg/m3、0.034 mg/m3,污染因子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浓度较2013年略有上升,污染因子二氧化硫年日均值浓度较2013年略有下降。 2014年未出现酸雨,全年降水pH在6.27至7.01之间,平均值为6.78。 二、水环境质量 (1)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 2014年我市地表水水体监测点位断面是加沙、乌边港和杏坂,

所属水体名称九十九溪和南低渠,功能类别为Ⅲ、Ⅳ类,分别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Ⅳ类标准,全年监测频次各6次。本年度监测频次共18次,监测达标频次18次,全年水质达标率100%。 (2)城市饮用水环境质量 2014年我市饮用水源地(南高干渠田洋取水口)水质保持良好,水质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三、声环境质量 (1)道路交通噪声 2014年度对我市21条交通干道进行监测,总长15.35km,车流量均值为1750辆/h,21个监测点位交通噪声监测数据范围为67.2-71.8dB(A),均值为68.6 dB(A),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表1环境噪声限值4a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2)城市区域噪声 2014年晋江城市区域噪声共设置监测点位128个,监测结果范围为51.6-62.8dB(A),均值为56.5dB(A),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表1环境噪声限值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晋江市环境保护局 二O一五年二月

2017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9d18555578.html,)/总结报告/调查报告 2017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 “中国美国商会的会员企业看好中国市场,但随着中国致力于经济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企业仍需适应中国商业环境不断演变的挑战。”2月11日,中国美国商会联合贝恩公司在北京发布《XX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吉莫曼(jameszimmerman)在发布仪式上如是表示。 “我们的会员企业了解并能够感受到中国领导层在进行经济平衡和实施改革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然而,在中国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在XX年及之后的日子将会任重而道远。”吉莫曼补充说。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注意到,就在该报告发布的头一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针对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依法作出处理,责令高通公司停止相关违法行为,处XX年度在我国市场销售额8%的罚款,计60.88亿元。 《XX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为中国美国商会针对其会员企业开展的一项调查。该调查显示,XX年企业收入继续增长,但已赶不上过去几年快速增长的步伐。尽管如此,有超过70%

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公司处于“盈利”或“大幅盈利”的状态,其中有42%的报告称利润处于增长状态,但增幅低于前几年;另有44%的企业则称,利润与他们在全球内的平均利润相持平。六成企业报告称其收入高于XX年,约两成的企业报告称其收入与上年持平。 在增长趋平的市场环境下,有超过30%的企业表示,XX年没有投资扩张计划,这一比例为XX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高数据。贝恩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会员企业仍保持乐观态度,主要考虑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的上升。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和进一步的城镇化也向企业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今年的深入分析也揭示了各个行业的差别,相较于资源和工业企业,服务型企业对增长机会持更为乐观的态度。 “中国市场目前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因此,与之有利益关系的企业需要决定是否留在中国继续发展和投资,或者优先选择其他增长机遇。”贝恩全球合伙人及本报告合著者石教立(stephenshih)说,“决定在中国继续开展业务的企业需要确保他们的战略能够很好地适应变化中的中国市场机遇和挑战。” 与去年相同,企业目前面临的两大主要挑战仍然是高劳动力成本和不确定的监管环境。从事资源与工业行业的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中,约1/4的企业因劳动力成本高的原因已经或正计

2019关于环境保护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关于环境保护调查报告范文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2019关于环境保护调查报告范文(一) 现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愈来愈凸显其重要性。不仅是大城市等供工业发达的地方存在环境问题,而今,农村的环境污染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为此,我在暑假做了关于环境实践的报告。 经济的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例如,家里的水不再清澈,泛黑的池水长满水草,随处漂着肮脏的杂物,水里还会出现好多死鱼的现象.查其原因,因为我们村里有了几个小型工厂,化工厂的排污是主要原因.近些年来,农村频频出现这种情况. 除此之外,现在农村开始现代化,居民集中居住,工业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因此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大量的生活污水和乡镇工业废水排入我们周边的水域,从而造成大面积的水域受到污染。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农家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及日常生活的污水,而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伤害,农药、化肥、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使大量水域造成严重的化学性污染,并且这些难以处理的。 再加上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从而农村固体垃圾污染加重。目前我国农村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并且这地固体垃圾大部分是那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废旧电池之类的有害物质。

还有,最重要的是白色污染问题。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了一些教师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发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