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

合集下载

重庆市环境统计公报

重庆市环境统计公报

重庆市环境统计公报2008重庆市环境保护局2009年6月1废水排放项目计量单位2007 20081.工业用水总量万吨649039 661356其中:新鲜用水量万吨227908 233701 重复用水量万吨421131 427655 2.废水排放总量万吨134241 145113其中:工业废水万吨69003 67027 城镇生活污水万吨65238 78086 3.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吨251303 241403其中:工业废水中COD 吨105239 101231 生活污水中COD 吨146064 140172 4.氨氮排放量吨24893 23378其中:工业废水中氨氮吨9778 8331 生活污水中氨氮吨15116 15047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万吨63533 62648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92.1 93.52废气排放项目计量单位2007 20081.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吨 826200 782400其中:工业SO2吨 683060 627238 生活SO2吨 143140 155162 2.烟尘排放量吨 197763 184315其中:工业烟尘吨115872 100978 生活烟尘吨81891 833373.工业粉尘排放量吨 182329 1533014.工业SO2排放达标量吨500276 5139215.工业SO2排放达标率% 73.2 81.96.工业烟尘排放达标量吨102897 908437.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 88.8 90.08.工业粉尘排放达标量吨164951 1443979.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 90.5 94.23工业固体废物项目计量单位2007 2008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2087 2311其中:危险废物吨85005 80786 2.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138 149其中:危险废物吨0 0 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万吨1623 1851其中:危险废物吨42293 67673 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万吨29 30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76.7 79.1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万吨163 73其中:危险废物吨38102 20846 6.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万吨192 271其中:危险废物吨4791 11574环境保护投资项目计量单位2007 20081.环境保护投资总额亿元108.20 126.42 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亿元65.70 78.24 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亿元10.01 9.74“三同时”项目环保投资亿元13.55 17.94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资亿元 1.62 1.57工业企业治理设施运行费用亿元17.33 18.93 2.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 2.6 2.55工业企业污染然治理项目计量单位2007 20081.施工项目数个299 184治理废水个93 70 治理废气个163 86 治理固体废物个7 7 治理噪声个8 8 治理其他个28 13 2.资金使用合计万元100070 97396治理废水万元30203 34832 治理废气万元58654 48838 治理固体废物万元4233 4476 治理噪声万元571 3057 治理其他万元6409 6193 3.本年竣工项目数(个)个260 1706环境管理项目计量单位2007 20081.自然保护区数个51 5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 4 42.自然保护区面积万公顷91.31 91.313.当年办理的人大、政协议案、提案件553 5184.排污费解缴入库户数/金额户/万元9716/41730 9901/459325.累计发放排污许可证个数个8220 111266.当年做出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数起1678 13677.当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个317 357限期治理项目投资亿元 2.51 2.45 关停并转企业个205 1638.设立的科研课题个56 279.环保产业单位个700 72910.设立的建设项目个4274 3980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 100 100 完成环保验收项目数个2318 1377 “三同时”执行合格率% 100 1007环保机构项目计量单位2007 20081.各级环保机构数个373 346市级个11 11 县级个125 126 乡镇个237 209 2.各级环保机构年末实有人数人2381 2396市级人414 419 县级人1571 1738 乡镇人396 239 3.年末实有环境监测人员数人687 749市级人164 170 县级人523 579 4.年末实有环境监察人员数人606 688市级人65 65 县级人541 623。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碚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碚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碚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6.23•【字号】北碚府办发〔2015〕59号•【施行日期】2015.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环境保护正文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碚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案》的通知北碚府办发〔2015〕59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部门,各园区管委会,有关单位:《北碚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6月23日北碚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4〕130号),进一步改善我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化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市委四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政府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农村环境整治为目标,以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支撑,打造示范村,提升特色村,整治脏乱村,分区域、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多措并举,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目标任务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推进、示范带动”的原则,从2015年起,整合全区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公路、土地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涉农专项资金,集中整治改造我区农村人居环境。

到2019年,完成全区118个行政村的全面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有效提升。

到2020年,形成“布局优化、街道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的村庄格局。

(三)基本原则1.政府引导,农民自愿。

农民是人居环境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更是建设者。

重庆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重庆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重庆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1月22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通知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3〕4号)要求,我市开展了重庆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

普查对象是在我市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通过这次普查,摸清了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摸清了全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查实了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重庆市统计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分三个公报,将重庆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综合数据公布如下。

其他普查数据将随着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的进度,以不同方式陆续公布。

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8.06万个,占31.6%;制造业4.26万个,占16.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75万个,占10.8%。

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79.25万个,占55.7%;住宿和餐饮业14.50万个,占10.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2.50万个,占8.8%(详见表1-2)。

表1-2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法人单位(个)个体经营户(个)合计2552541422605采矿业22061790制造业4262310794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1929541应业建筑业711955905批发和零售业8060379253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038121551住宿和餐饮业1243614498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57753415业金融业388房地产业8709112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5061120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947347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71017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7613125023教育101333100卫生和社会工作5337605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6824305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7518-注:表中法人单位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2982个;个体经营户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活动的个体经营户731个。

重庆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重庆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重庆生态环境调查报告随着人口密集度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重庆市作为我国重要的中西部城市,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改善重庆市的生态环境,近期市政府对重庆市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本文将对《重庆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调查背景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为了更加科学地认识重庆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制定出科学的保护和治理方案,《重庆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应运而生。

此次调查由重庆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牵头,重庆市环保局等16家单位参与,历时近半年完成。

二、调查结果1.生态环境总体概况重庆市总面积为8.23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区面积为35.6万公顷,占地面积的43.2%。

重庆市境内景观类型较为丰富,主要包括石山、丘陵、平原、山地、湖泊和河谷等景观。

2.大气环境质量重庆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仍处于较差的水平,PM2.5、PM10等主要污染物浓度较高,导致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重庆市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尚可,但南岸区和江北区的江河水质较差,主要原因是排污口集中、废水处理不彻底等问题。

4.土壤环境质量重庆市土壤环境质量较差,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农药、有机污染物等。

其中,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和市区用地的土壤污染比较严重。

5.噪音和固体废物重庆市噪音污染比较严重,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和交通干道。

固体废物处理方面,近年来重庆市推行了一系列垃圾分类、绿色回收等措施,但仍存在垃圾分类难度大、垃圾神仙少等问题。

三、调查分析1.生态环境总体状况重庆市的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还是比较良好的,除了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有许多地方保留了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2.大气环境质量重庆市作为一个山城,地理条件并不利于空气污染排放,因此,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需要更加严格的规章和控制,以减轻空气污染的负担。

水资源和水环境对重庆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水污染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直辖市空气污染指数比较分析

直辖市空气污染指数比较分析

直辖市空气污染指数比较分析任雪;任建君【摘要】以重庆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四大直辖市2001-2011年的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为基础数据,建立API空气污染指数模型,计算出各污染物的分指数,并利用模型中的分指数,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污染物各自的权重;根据目前直辖市大气污染的现状,以及主要污染源中的主要污染物的状况,结合各地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改善各直辖市空气环境质量的建议和对策.【期刊名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31)011【总页数】6页(P98-102,108)【关键词】空气污染指数;API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作者】任雪;任建君【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400067;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重庆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08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四大直辖市都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与工业城市,由于历史和资源禀赋等原因,四大直辖市大气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近年来,北京大气的污染状况相当严重,根据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北京市以81的污染指数排在2011年的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指数120个城市排行榜的第8位,比上海、天津、重庆的污染指数高出30.65%、9.46%、19.12%,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极不相称,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上海城市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密度高;城市的空气污染也较严重。

烟尘、浮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侵蚀着这座城市。

而且,呼吸在有污染的空气中会使得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天津市区域面积较小、人口密度较大、工业分布相对集中,大气污染状况也较为严重,“十一五”期间的监测结果显示,大气主要污染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

重庆主城区历来大气污染较为严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等导致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仍然较大,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均高于全国或发达地区平均水平,初步统计重庆市单位GDP能耗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天津、上海的1.1、1.9、1.4、1.6倍,单位工业增加值的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是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1.72、1.14、1.64和1.93倍[1]。

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6年3月11日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各种风险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150.1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071.8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7497.75亿元,增长11.5%。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45.0∶47.7。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9637.53亿元,增长11.1%,占全市经济的 61.3%。

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809.35亿元,增长12.2%,占全市经济的49.7%。

图1 201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表1 2015年五大功能区域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330元(8402美元),比上年增长10.1%。

表2 2015年五大功能区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16.55万人,比上年增加25.15万人。

城镇化率60.94%,比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

年末户籍总人口3371.84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1391.02万人,乡村人口1980.82万人。

全年外出市外人口505.50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50.21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05‰,死亡率为7.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6‰。

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3,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9.9。

表3 2015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1.82万人。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混凝土外加剂复配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混凝土外加剂复配环评报告

评价使用标准表5续表10环境管理、监测计划和环保验收内容及要求表11续表11结论及建议表12续表12续表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摘录第二十六条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

第三十六条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摘录第二十二条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执行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并纳入工程建设监理范围。

其中有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填报建设项目试生产申报表,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和落实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辐射安全防护措施的证明材料,报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符合条件的,批准投入试生产并核发排污临时许可证;不符合的,书面回复并说明理由。

试生产期不得超过三个月,确需延长的,应当于期满前二十日提出申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批准适当延长,但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试生产期间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污临时许可证规定或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当停止试生产。

未向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并经批准,不得擅自恢复试生产。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摘录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同意,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恢复原状,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重庆和友碱胺实业有限公司2015

重庆和友碱胺实业有限公司2015

重庆和友碱胺实业有限公司污染源自行监测2015年年度报告一、企业基本情况重庆和友碱胺实业有限公司原名重庆氮肥厂,1993年10月更名为重庆碱胺实业总公司。

2004 年底,由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与四川和邦投资(集团)公司重组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更名为重庆和邦碱胺实业有限公司,2010年7月,更名为重庆和友碱胺实业有限公司。

公司位于重庆市西南部的铜罐驿镇,濒临长江,始建于1965年,1970年正式投产,工厂占地总面积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东邻江津柑桔站,南靠成渝铁路线,西接原重庆重晶石粉厂,北是铜罐驿镇建设三社农田和山丘,常年风向:东北方。

公司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农用化肥和基础化工原料的化工企业。

二、公司污染源废水、废气、噪声监测点位、指标、频次和标准1、监测点位、指标和频次2、监测方法、依据和仪器表3、手工监测评价标准、依据及其限值噪声标准、依据及其限值废气有组织排放、依据及其限值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及其限值4、自动监测评价标准、依据及其限值自动监测仪器评价标准及限值三、2015年公司自行监测情况1、根据上级环保部门的要求,我公司制定了自行监测方案2、全年生产天数365天,监测天数365天;3、全年监测情况:手工监测:全年应监测116项次(其中每月监测7项次,每季度监测15项次),实际完成监测116项次,达标116项次,无超标。

自动监测:全年应监测39420项次,其中,废水应监测13140项次,废气应监测26280项次;实际完成监测项次:废水:13127项次,无超标;废气:26100项次。

4、全年废水排放量:65.03万吨5、全年废气排放量:35T锅炉:64025.8万立方米,老锅炉由于在线系统有问题所以气量数据不准确。

6、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公司全年产生一般固体废物:35116吨,已全部交外单位处置;危险废物8.55吨,其中7.8吨废矿物油及其他废物交重庆利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处置;7、周边环境质量影响状况监测结果,全部达标,无超标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清漂经费11300万元,清理河流漂浮垃圾 17.24万吨,消落区垃圾7.5万吨,河流污染整 治取得阶段成效。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全市35个区县编制 完成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并印发实施。开 展潼南区、丰都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督 查。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养殖场600家,完成 163万生猪当量污染治理设施工程整改。
1.4
南岸区
82 17 39 53 143
1.4
北碚区
80 17 36 53 148
1.5
渝北区
80 15 48 53 132
1.4
巴南区
85 18 41 55 143
1.5
两江新区
84 13 50 53 137
1.3
注:国家二级标准(G B3095-2012):S O2年平均值 ≤60μg/m3,N O2年平均值≤40μg/m3,P M10年平均值 ≤70μg/m3,P M2.5年平均值≤35μg/m3,O3日最大8小时平 均值≤160μg/m3,CO24小时平均值≤4mg/m3。
化学需氧量(万吨)
1.28 25.5%
0.50 10.0%
1.14 22.8%
2.09 41.7%
氨氮(万吨)
主城区(城市功能核心区、拓展区)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城市发展新区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图2 2015年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15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 4
措施与行动
深入开展“碧水行动”,出台重庆市《贯 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力 推进“四治一保”工程措施,保障了三峡库 区水环境安全。
黔江区 68 24 30 垫江县 74 14 48
涪陵区 68 22 44 武隆县 73 19 29
长寿区 77 20 25 忠县
68 12 36
江津区 77 19 41 开县
76 13 31
合川区 67 23 25 云阳县 61 10 34
永川区 73 20 37 奉节县 76 10 39
南川区 65 50 36 巫山县 61 11 44
生活污水治理。完成7座城市污水处理厂 扩建工程,新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322座,日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13万吨,全市污水处理 规模达到378万吨/天,全年处理生活污水约 11.5亿吨,城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 91%、78%。
工业污染防治。继续深化工业污染源专 项整治工作,262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问题整 改。建成工业园区和组团工业废水集中处理 设施14座,累计建成46座工业园区(组团)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规模达到 71万吨/日。完成10家主城重污染企业环保搬 迁,累计完成188家主城污染企业环保搬迁。 完成93家工业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 作。
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专项整治集中 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船舶、排污口等污染 源,实施35个水源地200余项污染整治措施。 开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完成500 余个新增及调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 分方案。完成主城区14个城市集中式水源地 环境状况评估和27个重点区域地下水环境状 况评估。争取中央资金4.62亿元,继续实施玉 滩湖、长寿湖64个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累计 完成35个区县备用水源地建设,开工建设万 盛经开区、巫溪县、丰都县备用水源地。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 14 五 大 环 保 行 动 ………………………………………………………………… 14 环 境 民 生 实 事 ………………………………………………………………… 14 环保投融资体制改革………………………………………………………… 15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15 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管理……………………………………………… 16 重 金 属 污 染 防 治 ……………………………………………………………… 16 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 16 环 境 法 治 建 设 ………………………………………………………………… 17 环境保护规划与科技………………………………………………………… 17 环 境 宣 传 教 育 ………………………………………………………………… 18 环 境 信 访 投 诉 ………………………………………………………………… 18 环 境 信 息 化 建 设 ……………………………………………………………… 18 国 际 交 流 与 合 作 ……………………………………………………………… 19 环 境 保 护 投 资 ………………………………………………………………… 19 环 保 系 统 能 力 建 设 …………………………………………………………… 19 环 保 队 伍 作 风 建 设 …………………………………………………………… 20
目录 CONTENTS
综 述…………………………………………………………………………… 2 水 环 境 ………………………………………………………………………… 3 大 气 环 境 ……………………………………………………………………… 5 声 环 境 ………………………………………………………………………… 7 固 体 及 危 险 废 物 ……………………………………………………………… 8 辐 射 环 境 ……………………………………………………………………… 9 园 林 绿 化 ……………………………………………………………………… 10 森 林 与 草 地 …………………………………………………………………… 10 耕 地 与 农 业 生 态 ……………………………………………………………… 11 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 12 气 象 与 自 然 灾 害 ……………………………………………………………… 13
河流湖库整治。继续开展主城区56个湖 库整治工作,累计实施工程措施542项,湖库 水体基本消除黑臭现象,沙坪公园湖、化龙 湖、翠湖、华岩湖等湖库水环境质量明显改 善。实施碧溪河、璧南河、黔江河等14条河 流综合整治,开展800余项流域生活、养殖、 工业污染整治。落实中央资金7800万元,专 项用于綦江河流域水污染整治工作。落实河
梁平县 58 12 19 双桥经开区 62 19 22
城口县 51 38 23
注:国家二级标准(GB3095-1996):SO2年平均值≤60μg/m3, NO2年平均值≤80μg/m3 ,PM10年平均值≤100μg/m3
酸雨 全市酸雨频率为24.5%,降水pH值范围为 3.63~8.21,年均值为5.36。
Ⅳ类 10.3%
Ⅴ类 劣Ⅴ类 Ⅰ类 4.1% 4.1% 1.4%
Ⅱ类 34.2%
饮用水源 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61个城 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污染物排放量 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7.98万吨,其 中:工业源排放量5.04万吨,城镇生活源 排放量21.13万吨,集中式治理设施排放量 0.063万吨,农业源排放量11.75万吨。氨氮排 放量5.01万吨,其中:工业源排放量0.33万 吨,城镇生活源排放量3.46万吨,集中式治 理设施排放量0.016万吨,农业源排放量1.20 万吨。按五大功能区域统计,废水主要污染 物排放量见图2。
表1 主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μg/m3)
区县 渝中区
PM10 SO2 94 14
NO2 PM2.5 O3 CO(mg/m3)
59 60 120
1.5
大渡口区
88 15 56 57 143
1.6
江北区
81 14 44 53 154
1.5
沙坪坝区
88 15 43 53 152
1.5
九龙坡区
89 16 47 57 132
綦江区 73 35 26 巫溪县 56 10 31
大足区 48 13 13 石柱县 49 13 14
潼南区 56 15 15 秀山县 41 15 26
铜梁区 52 20 26 酉阳县 56 12 22
荣昌区 43 11 17 彭水县 64 22 30
璧山区 53 14 28 万盛经开区 58 49 53
9.81 19.8%
2.28 2.08 4.6% 4.2%
35.41 71.4%
二氧化硫(万吨)
3.97 24.2%
0.85 5.2%
1.67 10.2%
9.93 60.4%
氮氧化物(万吨)主城Fra bibliotek(城市功能核心区、拓展区)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城市发展新区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图3 2015年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11.23 29.6%
3.91 10.3%
4.77 12.5%
18.08 47.6%
Ⅲ类 45.9%
图1 2015年长江支流水质类别分布 主要支流水质状况 嘉陵江流域30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 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 80.0%、3.3%、10.0%和6.7% 乌江流域19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 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 78.9%、10.5%、5.3%和5.3%。
2015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 2
综述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环境保护部的指导支 持下,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全面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 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要求,实 施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 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全市生态文明水平进一步提升,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生态环保法治水平逐步提 高,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三级环境监管网络基本形 成,生态环保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峡库区环境安全得到保障。
5 2015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
大气环境
状况
空气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