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法醇解合成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研究

合集下载

正辛基三乙氧基甲基硅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正辛基三乙氧基甲基硅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正辛基三乙氧基甲基硅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是正辛基三乙氧基甲基硅烷(简称TEOAM)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中含有一个硅原子和三个乙氧基甲基基团。

TEOAM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有机硅化合物,TEOAM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首先,TEOAM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在许多有机溶剂中溶解,并能稳定存在于液体状态下。

其次,TEOAM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在高温条件下稳定存在。

此外,TEOAM还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够在酸碱等恶劣环境中保持良好的性能。

在材料科学领域,TEOAM被广泛用作功能材料的合成和表面修饰剂。

由于TEOAM分子结构中的甲基基团和乙氧基基团的特殊性质,它可以用于改善材料的表面润湿性、降低表面能和增强材料的附着力。

此外,TEOAM还可以作为粘合剂、涂层剂和填料等多种功能性材料的组分,从而提高这些材料的性能和功能。

在化学工程领域,TEOAM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TEOAM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用于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固定和稳定。

此外,TEOAM 还可以用于有机合成中的反应介质、溶剂和反应助剂,对提高反应效率和控制反应选择性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正辛基三乙氧基甲基硅烷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的有机硅化合物。

它在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诸多创新思路和实践可能性。

未来的研究工作将继续深入探究TEOAM的性质和应用,并进一步拓展其在功能材料和化学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以满足人们对新材料和高效工艺的不断追求。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描述了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述。

在本篇文章中,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第一个要点2.2 第二个要点2.3 第三个要点3. 结论3.1 总结要点3.2 对未来的展望3.3 结束语接下来,我将对每个部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甲基烷氧基硅烷及其衍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甲基烷氧基硅烷及其衍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甲基烷氧基硅烷及其衍生物合成研究进展曾小波;陈科峰;罗孟飞【摘要】介绍了甲基烷氧基硅烷及其衍生物的概况,叙述了对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合成方法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对几种重要的甲基烷氧基硅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认为目前研究的重心已转移向甲基烷氧基硅烷衍生物的开发和性能研究中,硅烷衍生物的合成原理比较复杂、副反应较多、影响因素纷繁,仍有很多问题需探讨.【期刊名称】《化工生产与技术》【年(卷),期】2011(018)001【总页数】4页(P47-49,54)【关键词】甲基烷氧基硅烷;衍生物;长链【作者】曾小波;陈科峰;罗孟飞【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浙江,衢州,324004;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64.1+1自从Rochow发明了直接法合成有机氯硅烷,带动了有机硅单体品种的飞跃发展[1]。

有机硅化合物兼备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双重特性,是一类品种众多、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应用广阔的新型化工产品。

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等多种类型的成千上万个品种,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出重要的应用价值。

有机硅烷及其衍生物中重要一类单体就是甲基烷氧基硅烷及其衍生物,通式为CH3Si(OR)3,其中R为含1~8个碳的饱和碳氢基团或者不饱和碳氢基团,如甲基、乙基、丙基、乙烯基和苯基等。

当OR基被1种或1种以上的其他基团取代后所得的衍生物,则称之为相应的取代基硅烷,取代基团可以为卤素、烷氧基和酰氧基等。

甲基氯硅烷是合成甲基烷氧基硅烷的主要原料,通过与相应的醇的亲核取代反应得到附加值高的有机氧硅烷,再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得到有机氧硅烷的衍生物,不但增加了有机氧硅烷的新品种,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2]。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气凝胶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气凝胶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气凝胶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气凝胶(Methyltriethoxysilane Aerogel)是一种基于硅气凝胶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极低的密度,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

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得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气凝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能源、空气净化和物质分离等领域。

气凝胶是一种由固体的气体分子所组成的材料,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大量小孔和极低的密度。

由于其亚微米和纳米级别的孔隙结构,气凝胶可以紧密地包裹气体,从而表现出优异的热,声,光学和吸附性能。

目前,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物质就是气凝胶。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热解法和超临界干燥法等。

其中,超临界干燥法是制备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气凝胶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的步骤如下:首先,将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乙醇或丙酮中,用搅拌器充分搅拌,直至形成透明溶液。

然后,在摇床或搅拌器中加入小分子的交联剂,如醋酸或甲醛,使溶液进行部分聚集。

接下来,将交联剂与凝胶剂一起加入到溶液中,并搅拌均匀。

然后,将溶胶填充到加热的金属模具中,并将其放置在真空下进行凝胶。

最后,将凝胶体放置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下进行干燥并去除孔隙中的剩余液体,制得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气凝胶。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气凝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1. 能源和环境:如太阳能和风能领域中的热性能增强和吸收器,热隔离材料和减少热漏失器。

2. 空气净化: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气凝胶可以制造为空气过滤器,从而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

3. 物质分离: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气凝胶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因此在化学制造和分离过程中常用于吸附和分离有毒气体和污染物。

4. 医疗:该材料可以用作医用材料,如人工血管,组织工程和药物递送材料等。

总之,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气凝胶是一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气凝胶将有更广泛的应用。

用硅与醇直接合成三烷氧基硅烷的研究进展

用硅与醇直接合成三烷氧基硅烷的研究进展

工业上使用。 2 . 1 . 7 其他催化剂 ] 1 5 据专利[ 报道, 银或银卤化物是一种非常有效
1 6
工业催化
2 0 0 5年第3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含三乙氧基硅烷约6 三乙氧基硅烷对四乙氧基 0 %, 硅烷的选择性为7 5 %。 2 . 1 . 3 氢氧化铜催化剂 使用氢氧化铜作催化剂可以避免使用卤化铜催 化剂所带来的问题。在工业上可以不需使用昂贵的
[ ] 1 防腐材料作反应器。犕 用氢氧化 犲 狀 犱 犻 犮 犻 狀 狅犉犇 等 1
犣 犈 犖 犌犡 犻 犪 狅 犻 犪 狀, 犇 犈 犖 犌犉 犲 狀 犻 犲, 犔 犝 犗犔 犻 狌 犫 犪 狅, 犔 犐犉 犲 狀 犻 犼 犵 犼 犵 狔 ( , , , 犆 犺 犲 犿 犻 犮 犪 犾 犆 狅 犾 犾 犲 犲 犖 犪 狀 犮 犺 犪 狀 狀 犻 狏 犲 狉 狊 犻 狋 犖 犪 狀 犮 犺 犪 狀 3 0 0 4 7 犆 犺 犻 狀 犪) 犵 犵犝 狔 犵3
- 6的锡就对反应有副作用) ; 水应尽量避 含7 5×1 0 [] 免, 其质量分数应在 0 3 % 以下。如专利 2 中用的
三烷氧基硅烷分子是由一个硅原子、 三个烷氧 基团和一个氢原 子 构 成。其 中 既 有 活 泼 的 犛 —犎 犻 键, 又有能水解的 犛 —犗 键。它们可以进行共聚合、 犻 共缩聚、 歧化等一系列反应, 制得一系列有用的物 质。这些物质是制偶联剂、 织物表面处理剂、 隔热剂 等的初始原料, 也可以用于制备半导体设备的高纯
] 1 。 硅烷[
直接法反应方程式: ( ( 犛 犻 +犚 犗 犎 →犎 犛 犻 犗 犚) 犻 犗 犚) 3+犛 4+犎 2 该反应的发生要使用一定的催化剂和一定的溶 剂, 对硅粉和催化剂要进行活化。反应条件对反应 的影响很大, 硅粉的颗粒大小也对反应有影响。

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制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制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制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硅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用作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表面处理剂以及涂料、油墨等材料的添加剂。

本文将重点介绍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及其反应机理,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中,将首先概述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定义、制备方法和反应机理。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探讨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应用前景,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整体结构清晰明了,让读者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和特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及其反应机理,通过系统性的研究,深入了解该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领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促进对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认识和了解,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能够为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正文2.1 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定义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学式为MeO(Me)Si(OC2H5)3,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

该化合物是一种有机硅醚,其中硅原子与一个甲氧基和三个乙氧基相连。

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通常是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

它在有机合成领域广泛应用,可以作为硅烷试剂,催化剂或起始剂。

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化学惰性强,稳定性高,易于处理和存储。

它在有机合成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作为硅烷试剂可以参与氢硅化反应,作为催化剂参与有机反应,如缩合反应,还可以作为聚合反应的起始剂。

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溶剂

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溶剂

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溶剂
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Poly(methylsilsesquioxane))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硅溶剂,通常用作涂料、粘合剂和密封剂中的成分。

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工业和商业应用中得到广泛使用。

作为溶剂,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粘度,能够有效地将颜料和其他成分分散在涂料中,从而提高涂料的涂覆性能。

此外,它还能够提供涂层的抗粘附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在粘合剂和密封剂中,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可以增强产品的耐磨损性能和耐候性,同时还能提供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从环境友好的角度来看,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溶剂通常具有较低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这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溶剂在涂料、粘合剂和密封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直接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理论研究

直接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理论研究


计算方法
产物 (P 1 、 P 2、 P3 ) 的平衡几何构型用能量梯度法全 乙醇 ( C 2H 5 O H ) 反应生成表面物种 P 1 ; 在表面上, S 优化计 算及 其超分 子结 合体 ( C 2H 5 O H + R 1 、 P1 + 键受到另一个乙 醇分子 的攻击, 生成 -H C2H 5 O H � � C2H 5 O H 、 P 2 + H 2、 P 2 + C2H 5 O H 、 C + C + P3 ) ; 对于 二乙氧基硅烷物种 P 2, 它进一步与乙醇 C 2H 5 O H 作 [8, 9] 过渡态 (TS 1 TS3 ) 则用本征矢跟踪法 ( EF ) 全优 用, 生成三乙氧基硅烷 P 3. 硅从金属主体相中迁移 [1 0] 化计算, 并经振动分析计算验证 .根据 IR C 理论 到表面又产生硅铜中间物种 . 一部分表面铜物种与 得到了 该歧化 的内禀 反应坐 标 IR C 途径 (I � � � � � � � � 表面化合生成金属铜, 使催化剂还原 . 曲线 . � � � � � � � �)
收稿日期: 2 006- 04 - 08 作者简介: 徐文媛 (1 975 - ) , 女, 江西省南昌市人 , 副教授, 从事有机硅反应体系的研究 .
第 杨小敏, 等: 微接触印刷法诱导沉积 � � 4期 � 4C 微图形结构
[1] 何构型参数略, 它们的具体结构 (用 C 羟基 ) 原子 间的距 离为 0.1875486 � � 3D 程序
3 主反应坐标, 当 ( 1 中的
态 1 3 中参与反应的活跃原子的间距分别介 于其相应的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应间距之间 .图 2 也 能为此证明 .
) -
12

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生产

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生产

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生产
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硅化合物,其主要用途是
作为耐水性和耐气候性结构密封剂、防水防潮剂以及表面润滑剂等。

该化合物的生产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和品质,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
绍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生产过程。

首先,在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甲硅油、
乙醇以及盐酸等原料。

在反应器中,将甲硅油添加到乙醇中进行搅拌,加入盐酸后进行反应,生成甲硅油的加合物。

接着,将加合物通过滤袋、冷却蒸馏和浓缩等步骤,得到黄色的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速度和反应温度。

反应速度
过快会导致化合物的品质下降,反应温度过高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反应速度和反应温度的监控,保证产
品的品质。

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具有一定的毒性,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
操作步骤和安全设施。

工人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保持良好的
通风状态,避免因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

在进行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控制反应速度和反应温度,保证产品的品质。

2. 加强对安全事故的防范,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伤害。

3. 加强对产品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生产过程虽然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就能够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产品,并为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剂法醇解合成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由甲基三氯硅烷与乙醇在无氮气条件下,采用溶剂法进行醇解反应制备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方法。

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对合成的影响,讨论了氯化氢的去除方法,确立了最优合成工艺为:温度55~58℃,甲基三氯硅烷与无水乙醇比摩尔为1:2.9,采用两边滴加的方式,反应7小时,所得产物收率可达87%左右。

关键词:甲基三氯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醇解反应前言:有机硅是一类品种多、性能优异、应用广阔的新型化工产品。

在有机烷氧基硅烷的中间体中含有两个化学性质截然不同的基团,这两个基团可以分别和有机物、无机物紧密结合,成为有机物和无机物间的桥梁,因而被广泛的用作无机填料表面改性剂、涂料改性剂以及树脂改性剂等。

当前,各类硅烷、硅氧烷中间体以及由它们制得的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包括它们的二次加工品)等产品,已在电子电气、建筑、汽车、纺织、轻工、化妆品、医疗、食品等行业获得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近十多年来,有机硅产品在国内外发展很快,特别是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事有机硅科研、生产及应用的单位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与壮大。

连续多年来,有机硅产品的消费量以每年百分之十几乃至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向前推进,并且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甲基三氯硅烷ch3sicl3是重要的有机硅单体,别名甲基硅仿,主要用于制备硅烷偶联剂、硅树脂等【2】。

ch3sicl3通常与ch3oh、ch3ch2o醇解反应生成ch3si(och3)、ch3si(och2ch3)3.甲基三乙氧基硅烷ch3si(och2ch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烷氧基硅烷,主要用以生产硅树脂,苯甲基硅油及防水剂,由甲基三氯硅烷与乙醇醇解合成,由于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的hcl,hcl与ch3oh发生副反应生成的水,不但使产品ch3si(och2ch3)3水解缩聚,生成硅氧烷低聚物;也使原料ch3sicl3易水解缩聚,生成相应的低聚物,降低产品的收率。

所以,提高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产率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及时地排除生成的hcl。

人们先后采用了有机试剂中和法、抽真空法氨气中和法、氮气驱赶法等除掉氯化氢,以提高产率,取得一定的效果。

哈尔滨化工研究所的杨春丽等利用有机溶剂中和法与氮气驱赶法相结合的方法合成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用醇钠做中和物,氮气鼓泡代替搅拌,产品收率达到83%;吉林石化公司的李秀娟等在改进的装置中采用溶剂法与氮气驱赶法结合醇解合成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取得很好的效果,收率在92左右%。

溶剂与氮气驱赶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硅氧烷的产率,但氮气驱赶hcl的过程中,同时也驱赶了一些反应原料和溶剂,在反应过程中氮气消耗量也比较大,导致硅氧烷生产成本偏大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选用石油醚做溶剂,无氮气的条件下,初步探讨反应温度、时间、投料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寻求更有效的合成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一)仪器设备gc1690气象色谱仪、n-2000双通道色谱工作站、dgf30电热鼓风干燥箱、电磁搅拌加热器、通风柜、三颈烧瓶、滴液漏斗、蛇形冷凝管、加盐冰快、干燥塔、干燥管、量筒等。

(二)实验试剂甲基三氯硅烷(工业品,星火化工厂,未经处理)、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福晨化工试剂)、石油醚(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工试剂厂)、正戊烷、液体石蜡、固体氢氧化钠。

(三)实验方法主反应:ch3sicl3+3ch3ch2oh→ch3si(och2ch3)3+3hcl副反应:ch3ch2oh+hcl→ch3ch2cl+h2och3sicl3+h2o →聚硅氧烷1.合成方法在带有搅拌子、回流冷凝管的250ml三颈烧瓶内加入40ml石油醚,接上放水装置,按设计方案,两个滴液漏斗中原料与石油醚分别按2:1的体积比加入。

开动搅拌、油浴加热,当温度达到指定值时,开始向反应瓶中滴加反应物,控制滴加速度。

反应结束后,降温,得ch3si(och2ch3)3液体混合物。

产物含量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进行测定。

2.氯化氢的去除方法醇解反应产生的hcl气体是影响氯硅烷醇解反应收率关键因素,而hcl气体在氯硅烷和有机硅氧烷中的溶解度非常大【4】,如不及时除去,便会和乙醇反应生成水,而水的存在会使甲基三氯硅烷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从而降低产率。

由于hcl气体不溶于有机溶剂,而原料和产物都能溶于有机溶剂,我们通过用石油醚做溶剂,在合适的温度下将反应生成的hcl气体赶走并用氢氧化钠吸收,探讨温度,时间,投料比,投料方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方案【3】二、结果与讨论(一)反应温度对目的产物含量的影响在其它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反应温度,控制温度在25℃至70℃之间,温度对产物含量的影响如表2.由表2可以看出当温度控制在55~60℃时产物的含量最高。

再升高温度,ch3si(och2ch3)3的含量降低,其原因可能是在反应过程中,随着hcl的生成,温度的进一步提高加快了hcl与ch3ch2oh 副反应,产生了更多的水分,副产物逐渐增多。

同时水的存在使得ch3si(och2ch3)3在高温下发生缩聚反应,降低了目的产物含量。

另外,甲基三氯硅烷的沸点低(66.5℃),挥发性很强,在高于60℃时,会随着蒸发的石油醚一起逸出,物料损失严重。

(二)反应时间对目的产物含量的影响反应时间对产物组成有很大影响,从图1和图2反应混合物的气相色谱图看出,反应4h时显示含有大量低沸点的产物,估计可能是由于反应时间太短,醇解反应不完全,生成一步醇解产物ch3sioch2ch3cl2和二步醇解产物ch3si(och2ch3)2cl。

反应7h 时,基本转化为目的产物,副产物变成一个峰。

我们在前面的最佳反应温度的前提下,其它反应条件不变,探讨反应时间对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反应6~7小时,产物含量最高。

有机合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反应才能进行完全。

反应时间太短,反应进行不完全,产物中含有甲基二乙氧基氯硅烷,甲基乙氧基二氯硅烷等。

反应生成的hcl没有彻底除去,会使产物水解,影响其储存。

反应时间过长,一则浪费时间降低生产效率,二则加大副反应发生的程度,造成产物水解,降低收率。

(三)原料配比对目的产物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温度和合适的反应时间条件下,其它实验条件不变,探讨原料的比例对醇解反应的影响,结果如表4所示:通常,改变原料配比是增加昂贵原料转化率的一个有效办法。

于本反应而言,投料配比是否恰当对产物的选择性有较大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原料配比控制在n(ch3sicl3():n(ch3ch2oh)=1:2.9时,产物收率最高。

这主要是因为甲基三氯硅烷的沸点比较低,在反应过程中部分甲基三氯硅烷来不及反应就随hcl一起挥发出来,所以参与反应的配比要大于理论配比1:3.0。

表4也显示,乙醇过量偏大时主要产物的收率会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反应物中乙醇的浓度加大,使副反应发生的几率增大。

(四)投料方式对目的产物影响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是多步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反应釜中的原料比例对产物收率有较大影响。

在总的溶剂量不变的情况下,滴夜漏斗中的原料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2:1,我们选择以下三种投料方式:a—三颈瓶中放入甲基三氯硅烷,从分液漏斗中滴加无水乙醇;b—三颈瓶中只放溶剂石油醚,从两个分液漏斗中同时滴加无水乙醇和甲基三氯硅烷;c—三颈瓶中放甲基三氯硅烷,分液漏斗中滴加甲基三氯硅烷;考察投料方式对目的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三种投料方式中,b投料方式产物含量最大;其主要原因是甲基三氯硅烷与乙醇进行醇解反应初期较快,放出的大量hcl气体没有与可能发生副反应的原料过长时间的接触,减少了副反应提高了产率。

实验中也发现,乙醇速度滴加过快,反应不易控制, hcl气体也不能立即排出体系,增加了副反应发生,再延长反应时间也难进一步提高目的产率。

多次实验表明滴加速度可根据hcl气体排放情况来控制。

(五)优化条件下目的产物产率的测定甲基三氯硅烷在高温下容易缩聚成聚硅氧烷,目的产物甲基三乙氧基硅烷高温下也会发生类似的复杂反应,减压蒸馏能减少此复杂反应的发生,但仍不能准确的测定实际收率,在样品量不是太多的情况下,甚至造成称出的量与实际产量有很大差距。

我们取142-143.2℃间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馏分与反应后剩下的最主要原料石油醚混合,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定出校正因子,据此算出目的产物在最优反应条件:反应温度55~58,甲基三氯硅烷与无水乙醇摩尔比1:2.9,采用两边投料的方式反应7小时所得产物收率为87%。

三、小结甲基三氯硅烷与乙醇醇解反应的最佳工艺是:(1)无氮气条件下,60-90℃石油醚仍为溶剂法合成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良好溶剂。

(2)中温有利于hcl的接受。

适宜的反应温度为55-60℃。

(3)最佳投料方式是:两边同时滴加甲基三氯硅烷和无水乙醇。

(4)最佳原料配比为:甲基三氯硅烷与无水乙醇的摩尔比1:2.9. (5)最佳反应时间为6~7小时。

(6)该工艺可使产率达到87%。

参考文献:[1]r,h kmeble method of preparing methylfiloxanes and methyle]doride[p].us:2 381 138,1952[2] 幸松民,王一璐.有机硅合成工艺及产品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39[3] 卜向明,钟宏.氯硅烷醇解中氯化氢的去除方法[a].广东:广东有色金属报,2004.12[4]晨光化工研究院.有机硅单体及聚合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