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 PPT课件

④加热固化过程中,伴随脱水反应而与基材形成共价键连接。
一般认为,界面上硅烷偶联剂水解生成的3个硅羟基中只有1个 与基材表面键合;剩下的2个Si—OH,或与其他硅烷中的Si—OH 缩合,或呈游离状态。
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例, 当用它首先处理无机填料时(如玻璃纤维等),硅烷首先水解变成硅醇, 接着硅醇基与无机填料表面发生脱水反应,进行化学键连接,反应过程如 下: 硅烷中的X基团水解——水解后羟基与无机填料反应——经偶联剂处理的 无机料填进行填充制备复合材料时,偶联剂中的Y基团将与有机高聚物相互
硅烷偶联剂
主讲内容
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定义与结构 硅烷偶联剂作用机理 有机硅烷偶联剂的选择原则 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及应用 硅烷偶联剂使用方法
偶联剂
一、偶联剂定义 偶联剂( Coupling agent),又称表面改性劑。在塑料配混中,改善合成树脂 与无机填充剂或增强材料的界面性能的一种塑料添加剂。
单烷氧基焦磷酸酯型
螯合型
适用于树脂基多种复合材料体系,适合于 含湿量高的填料体系;
适用于树脂基多种复合材料体系,由于它 们具有非常好的水解稳定性,特别适用于 含水聚合物体系; 适用于多种树脂基或橡胶基复合材料体系 适用于多种热固性树脂,也适用于多种热 塑性树脂。
配位体型 铝酸化合物偶 联剂 硅烷偶联剂 含铝酸的低分子量的无机聚合 物 在分子中同时含有两种不同化 学性质基团的有机硅化合物
161.5 190.3
相对密 度 (25℃)
1.26 0.93
折射率 (25℃)
1.432 1.395
闪点 /℃
21 54
沸点/℃ (101.324×1 03Pa)
19 161
乙烯基三氯硅烷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硅烷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kh560CAS号:2530-83-8 国外牌号: A-187(美国奥斯佳有机硅有限公司)(原联碳公司),美国道康宁Z-6040,日本信越KBM-403。
KBM-403(日本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化学名称及分子式: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H560性质:物理形态:无色或微黄色液体。
沸点:290℃。
折光率:(nD25) 1.4260-1.4280,比重(dD25)1.065-1.072。
溶解性:溶于水,同时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释放甲醇。
溶于醇、丙酮和在5%以下的正常使用水平溶于大多数脂肪族酯。
硅烷偶联剂KH560用途:1.是一种含环氧基的偶联剂,用于多硫化物和聚氨酯的嵌缝胶和密封胶,用于环氧树脂的胶粘剂、填充型或增强型热固性树脂、玻璃纤维胶粘剂和用于无机物填充或玻璃增强的热塑料性树脂等。
2.硅烷偶联剂kh560增强基于环氧树脂电子密封剂和封装材料及印刷电路板的电性能,提高树脂与基体或填充剂之间的粘结力。
3.硅烷偶联剂KH-560能够增强许多无机物填充的尼龙,聚丁烯对苯二酸酯在内的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
对范围广泛的填充剂和基体,象粘土、滑石、硅灰石、硅石、石英或铝、铜和铁在内的金属都有效。
4.从添加硅烷偶联剂KH560获益的具体应用,包括:用石英填充的环氧密封剂、预混配方,用砂填充的环氧树脂混凝土修补材料或涂层和用于制模工具和金属填充的环氧树脂材料。
5.免除了对多硫化物和聚氨酯密封胶和嵌缝化合物中独立底漆的要求。
6.硅烷偶联剂KH560还可以改进含水丙烯酸胶乳嵌缝胶和密封胶,基于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的涂层中的粘合。
7.生产包装运输:KH560用塑料桶包装,每桶净重5kg, 10kg, 20kg,代办托运。
(用量注意:硅烷偶联剂处理无机表面材料并非用量越多越好,理想的添加量是能够使硅烷偶联剂在无机材料表面里形成一层单分子层,与无机材料表面羟基反应,从而提高无机材料的亲油性。
如果硅烷偶联剂用量过多,则偶联剂自身水解后发生交联反应,从而是材料力学性能降低。
硅烷偶联剂及其应用课件

在涂料中添加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涂层对基材的附着力,以及涂层的耐候性、 耐磨性等。
提高胶粘剂的粘结强度
在胶粘剂中使用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胶粘剂对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粘结强度 ,以及耐水、耐热等性能。
硅烷偶联剂应用案
04
例及效果分析
橡胶领域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
提高橡胶与填料的相容性
改善界面性能
通过硅烷偶联剂的“分子桥”作用,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界面性能可 以得到显著改善,如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气性能、耐候性能等。
03
耐水性
硅氧烷基团的水解反应使得硅烷偶联剂在湿态环境下也能发挥效能。
硅烷偶联剂在橡胶领域的应用
提升橡胶与填料的分散性
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橡胶与填料之间的相容性,提高填料的 分散性,从而提高橡胶的力学性能。
THANKS.
提高耐磨性和抗老化性
通过改善橡胶表面的性能,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橡胶的耐磨 性和抗老化性。
硅烷偶联剂在塑料领域的应用
增强塑料的力学性能
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塑料与填料或增 强材料之间的界面粘结力,从而提高 塑料的力学性能。
提高塑料的耐候性
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塑料的表面性能 ,提高其耐候性。
硅烷偶联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涂料、胶粘剂等)
竞争格局
当前,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涉足硅烷偶联剂领域,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企业在不断提高技 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前景展望
随着人们对环保、高性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硅烷偶联剂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市场将 更加关注产品的环保性能、高性能化和功能性。
硅烷偶联剂的创新发展方向
高性能化
为满足高分子材料在高强度、高模量、高耐磨等方面的要求,硅烷 偶联剂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性能,如耐热性、耐候性、耐化学品性 等。
kh570硅烷偶联剂分子式

kh570硅烷偶联剂分子式
一、kh570硅烷偶联剂简介
KH-570硅烷偶联剂,也被称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是硅烷偶联剂的一种。
主要用于改善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之间的结合性能,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电气性能和耐久性。
KH-570硅烷偶联剂具有高度的反应性,可以与许多不同类型的材料发生反应,包括玻璃、陶瓷、金属和橡胶等。
二、kh570硅烷偶联剂的分子式
KH-570硅烷偶联剂的分子式为:CH2=CHCOO(CH2)3Si(OCH3)3。
其化学结构包含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烯丙基、碳碳双键和硅氧烷部分。
烯丙基和碳碳双键的结合提供了反应性,使得KH-570可以与不同类型的有机材料发生反应。
硅氧烷部分则提供与无机材料如玻璃、陶瓷和金属的结合能力。
三、kh570硅烷偶联剂的应用
KH-570硅烷偶联剂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
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用于提高玻璃纤维和有机聚合物之间的粘结力,从而
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2.陶瓷和玻璃的表面处理:增强无机材料与有机涂层或粘合剂的粘结力。
3.橡胶和塑料的改性:改善橡胶和塑料的抗老化性能、耐热性和电气性能。
4.粘合剂和密封剂:提高粘合剂和密封剂与各种材料之间的粘结力。
5.涂料和油墨:改善涂料和油墨在各种基材上的附着力。
四、结论
KH-570硅烷偶联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
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能够桥接无机和有机材料,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通过了解KH-570硅烷偶联剂的分子式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各行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偶联剂相关资料

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又名硅烷处理剂、底涂剂,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低分子有机硅化合物,其通式为RSiX3,式中R代表与聚合物分子有亲和力或反应能力的活性官能团,如氧基、巯基、乙烯基、环氧基、酰胺基、氨丙基等;X代表能够水解的烷氧基,如卤素、烷氧基、酰氧基等。
硅烷偶联剂是在分子中具有两种以上不同反应基的有机硅单体,它可以和有机与无机材料发生化学键合 (偶联),增加两种材料的粘接性。
通式中n为0~3的整数; X表示水解性官能基,它可与甲氧基、乙氧基、溶纤剂以及无机材料(玻璃、)等发生偶联反应; Y为有机官能团,如乙烯基、乙氧基、氨基、环氧金属、SiO2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巯基等,可与无机材料、各种合成树脂、橡胶发生偶联反应。
典型硅烷偶联剂性能如下表:用于玻璃纤维、无机填料表面处理。
用作密封剂、胶粘剂和涂料增稠剂。
还应用于使固定化酶附着到玻璃基材表面、油井钻探防砂、使砖石表面具有憎水性、使荧光灯涂层具有较高的表面电阻、提高液体色谱中有机相对玻璃表面的吸湿性能等。
由硅氯仿与带有活性基团的烯烃在铂催化剂催化下加成再经醇解制得。
代表性硅烷偶联剂如表所示。
根据硅烷偶联剂的反应机理,水解性官能基X遇水生成硅醇。
如果是无机材料(如玻璃),则偶联剂和玻璃表面的硅醇发生缩合反应,在玻璃和硅烷偶联剂之间形成共价键。
利用这一特点,硅烷偶联剂可用于处理玻璃纤维(制增强塑料)、改进涂料和粘合剂性能以及用于处理无机填料的表面等,对于玻纤增强不饱和聚酯来说,以用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为宜;对于环氧树脂层压板,则以用环氧化硅烷及氨基硅烷为宜。
硅烷偶联剂的新用途是作为聚乙烯交联剂,通过聚乙烯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共聚,或通过聚乙烯与硅烷发生缩合反应进行交联。
经过处理的聚乙烯可用作电缆及复杂的异型材料。
为了适应功能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发展,已开发出一些新型硅烷偶联剂,如γ-脲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及N-苯基-γ-氨基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等。
硅烷偶联剂

偶联剂
亲无机物 的基团
亲有机物 的基团
降低合成树脂熔体的粘度
,改善填充剂的分散度以 提高加工性能
整理课件
3
二、偶联剂的作用
偶联剂被称作“分子桥”,用以改善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界面作用, 从而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如物理性能、电性能、热性能、旋光性能 等。
偶联剂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在于它既能与增强材料表面的某些基团反 应,又能与基体树脂反应,在增强材料与树脂基体之间形成一个界面层, 界面层能传递应力,从而增强了增强材料与树脂之间粘合强度,提高了复 合材料的性能,同时还可以防止其它介质向界面渗透,改善了界面状态, 有利于制品的耐老化、耐应力及电绝缘性能。
硅烷偶联剂
整理课件
1
主讲内容
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定义与结构 硅烷偶联剂作用机理 有机硅烷偶联剂的选择原则 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及应用 硅烷偶联剂使用方法
整理课件
2
偶联剂
一、偶联剂定义 偶联剂( Coupling agent),又称表面改性劑。在塑料配混中,改善合成树脂 与无机填充剂或增强材料的界面性能的一种塑料添加剂。
硅烷偶联剂结构
结构通式为YnSiX(4-n);
1.通式中n为0~3的整数;
2. X为可水基团,遇水溶液、空气中的水分或无机物表面吸附的水分均可引起分解, 与无机物表面有较好的反应性。典型的X基团有烷氧基、芳氧基、酰基、氯基等; 最常用的则是甲氧基和乙氧基;
3. Y为非水解的、可与高分子聚合物结合的有机官能团。如乙烯基、乙氧基、氨基、 环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巯基等,与各种合成树脂、橡胶有较强的亲和力或反应 能力。
整理课件
6
常用的代表性硅烷偶联剂
偶联剂名称
乙烯基三氯硅烷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
硅烷偶联剂

KH-550(对范围广泛的填充剂和基体,象粘土、滑石、硅灰石、硅石、石英或铝、铜和铁在内的金属都有效。
)
水解PH值条件
1 准备醋酸浓度为0.1~2.0%的水溶液若硅烷偶联剂的溶解性良好,则可以降低醋酸浓度。
若是硅烷偶联剂KBM-6123,KBM-573,KBM-575除外),则无需添加醋酸。
2 在充分搅拌醋酸水溶液的同时滴入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的浓度一般为0.1~2.0%,搅拌速度应控制在不使液体溢出状态。
另外,若滴入时间过短则不利于硅烷偶联剂的扩散,极易生成凝胶状物质。
3 滴入工作结束后,继续搅拌30~60分钟待水溶液几乎呈透明状态时,硅烷偶联剂的加水分解工作方告结束。
4 根据需要对硅烷水溶液进行过滤,当出现不容物或悬浮物时,若施以过滤会取得好的效果。
在连续使用硅烷水溶液时,建议采用孔径为0.5um以下的染料溶滤笼做循环过滤处理。
[水溶性]
属于硅烷偶联剂的烷氧基甲硅烷基,一旦溶于水中,则成为硅烷醇基。
这个硅烷醇基是不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缩合反应,其结果是与硅氧烷结合而凝胶化。
虽然通常情况下硅烷醇基在水溶液中并不稳定,可一旦进入弱酸性环境,则变的极其稳定。
此外,胺硅烷基于与氨基的相互作用,它在水溶液中是非常稳定的。
为了改善溶液保存的稳定性,可以使用调节溶液的ph值(ph4~5)同时使用乙醇以及在低于常温的环境下储藏等方法。
硅烷偶联剂及其应用课件

油田污水处理
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污水中杂质的分离效果 ,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密封胶
要点一
粘接力增强
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密封胶与基材的粘接力,提高密封效 果。
要点二
耐候性改善
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密封胶的耐候性,使其在各种气候条 件下保持良好性能。
化妆品
皮肤护理
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护肤品中的营养成分的 渗透性和吸收性,提高皮肤护理效果。
同时,硅烷偶联剂还可以改善建筑涂层的表面 性能,提高涂层的抗沾污性和耐擦洗性,使建 筑外观保持整洁美观。
05
硅烷偶联剂在胶粘剂工业中的 应用
热熔胶
热熔胶是一种在加热后会熔化成液态,在冷却后又能够固化 成粘合剂的胶粘剂。硅烷偶联剂在热熔胶中的应用主要是通 过改善其粘附性能和耐热性能,从而提高热熔胶的粘合力。
彩妆持久性
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化妆品如粉底、口红等 的附着力,使妆容更加持久。
THANK YOU
硅烷偶联剂通过与热熔胶中的聚合物分子结合,形成化学键 ,从而提高粘合力。此外,硅烷偶联剂还可以改善热熔胶的 耐热性能,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粘附性能。
压敏胶
压敏胶是一种可以粘附在各种材料表 面上的粘合剂,其特点是可以在常温 下快速粘合,并且不需要加热或加压 。硅烷偶联剂在压敏胶中的应用主要 是提高其粘附力和耐久性。
橡胶材料
01
硅烷偶联剂在橡胶材料中主要 起到补强、增粘和抗老化等作 用,提高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 、耐热性、耐油性和耐候性。
02
通过硅烷偶联剂的引入,橡胶 材料可以与多种填料和助剂进 行良好的结合,优化橡胶制品 的性能。
03
硅烷偶联剂在橡胶复合材料中 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复合 材料的界面粘结力和整体性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烷偶联剂一项目建设的目的:为减少单一产品的经营风险,改进有机硅主要产品的结构,考虑发展有机硅下游产品——硅烷偶联剂,降低经营风险,在市场占据有利形势。
近几年,由于我国玻纤行业和子午线轮胎生产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对硅烷偶联剂的需求量增长很快。
我国的玻璃纤维产业属于朝阳产业,而随着建筑、机械、电子等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应用领域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玻璃纤维产业正在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
预计“十一五”期间,玻纤生产量的发展速度将接近10%,2010年我国玻璃纤维量有望达到130万吨,对硅烷偶联剂的需求量将达到18000吨左右;加上橡胶行业及其他行业发展的需求,预计2010年国内硅烷偶联剂总需求量将达到25000吨以上。
目前国内虽有多家硅烷偶联剂生产企业,但绝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而且产品档次较低,品种规格较少。
因此,有条件的地区或企业建设较大型的多功能硅烷偶联剂生产线,提高我国硅烷偶联剂的生产水平是必要的。
二概述1 基本情况:硅烷偶联剂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低分子有机硅化合物,其通式为RSiX3,式中R代表氨基、巯基乙烯基、环氧基、氯丙基、氰基及甲基丙烯酰氧基等基团,这些基团和不同的基体树脂均具有较强的反应能力,x代表能够水解的基团,如卤素、烷氧基、酰氧基等。
硅烷偶联剂是由三氯氢硅(HSiCl3)和带有反应性基团的不饱和烯烃在铂氨酸催化下加成,再经醇解而得。
硅烷偶联剂既能与无机物中的羟基又能与有机聚合物中的长分子链相互作用,使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偶联起来,从而改善生物材料的各种性能。
2 用途:硅烷偶联剂的应用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 用于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
硅烷偶联剂能改善玻璃纤维和树脂的粘合性能,提高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抗水、抗气候等性能。
2004年玻璃纤维使用的硅烷偶联剂约占其消耗总量的50%以上,其中用得较多的品种有乙烯基硅烷、氨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等。
(2) 用于无机填料的表面处理。
硅烷偶联剂在对无机填料及树脂进行偶联时可预先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也可直接加入树脂中,以改善填料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及粘合力,提高工艺性能和填充塑料(包括橡胶)的机械、电学和耐气候等性能。
(3) 用作密封剂、粘接剂和涂料的增粘剂。
硅烷偶联剂能提高它们的粘接强度、耐水、耐气候等性能。
硅烷偶联剂往往可以解决某些材料长期以来无法粘接的难题。
3 硅烷偶联剂的品种:硅烷偶联剂品种很多(常用硅烷偶联剂品种见下表),其中产量最大的是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Si-69或KH-846),它是由三氯氢硅、氯丙烯为原料催化合成γ-氯丙基三氯硅烷(它是生产多种硅烷偶联剂的中间产品),然后进行醇解得到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再与硫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而制得。
它是橡胶料行业中得到成功使用的多功能硅烷偶联剂,广泛应用在子线午轮胎及其它橡胶制品中。
目前常用的硅烷偶联剂品种由于硅烷偶联剂的生产工艺有一定的通用性,即通过变换原料和调整操作参数可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多个品种,因此本项目以生产硅烷偶联剂Si-69为主。
二生产工艺1 生产工艺生产硅烷偶联剂Si-69,需要中间体γ-氯丙基三氯硅烷。
由于中间体一般为生产厂家自用,因此,也给出它的合成路线。
(1)中间体: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合成目前生产γ-氯丙基三氯硅烷是采用三氯氢硅和氯丙烯在铂化物的催化下的合成方法。
反应式如下:HSiCl3 + CH2=CH-CH2Cl —→ClCH2CH2CH2SiCl3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工艺流程简述:将已提纯的一定量的三氯氢硅(98%)和氯丙烯(99%)先打入混合釜内充分混合,在氮气保护下与批量的铂化物的异丙醇溶液一起打入真空度为0.03-0.04Mpa 并冲有氮气的加成釜内,油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充分反应5~6小时,在反应的过程中催化剂分批录加入,加完后,使反应液逐渐升温至80℃,回流,当回流液渐渐减少,直至看不到回流液时,终止反应,把反应液打入分馏釜内进行分馏,釜内压力0.04Mpa ,温度控制在160℃,分去低沸物,粗产品再进一步精馏即得γ-氯丙基三氯硅烷产品。
(2) Si-69的合成γ-氯丙基三氯硅烷进行醇解得到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再与硫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而制得。
①ClCH 2CH 2CH 2SiCl 3+3C 2H 5OH℃100~8003.0Mpa ClCH 2CH 2CH 2Si (OC 2H 5)3+3HCl ClCH 2CH 2CH 2Si(OC 2H 5)3Na S (OC 2H 5)3Si(CH 2)3S 4(CH 2)3Si(OC 2H 5)3++__无水乙醇+NaCl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低沸物流程简述:将γ-氯丙基三氯硅烷与99.9%乙醇打入酯化釜内,釜内压力0.03MPa ,温度45℃,在酯化过程中,无水乙醇分批量加入,并将生成的盐酸不断排出。
充分反应约6h ,待无水乙醇加完后,逐渐升温至100℃,回流2h ;再把反应液打入分馏釜,分去低沸点物,即得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将无水乙醇加入反应器内,在搅拌下依次加入Na 2S,Na ,S ,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搅拌,在恒温下反应,保温4-5h ,然后,将反应物料放出反应器,静置,过滤。
蒸馏,精制即得成品Si-69。
2 技术来源(电话交流)①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提供KH-550/KH-570技术。
③ 原盖州市有机硅厂老技术员马老师能提供技术。
产品:KH-550/KH-560/KH-570/Si-69/KBM-602。
④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陈教授能提供技术。
产品: KH-570 /KBM-602。
⑤ 南京新淮科技有限公司 刘老师技术提供产品:KH-550/KH-560/KH-570/Si-69/KBM-602等等Si-69反应料Si-69成品乙醇 分馏同时根据他的陈述,550 带压反应550/570月产量300—500左右Si-69 太饱和蓝星几万吨的规模⑥湖南株洲卜老师四主要原材料消耗(下面数据来自哈工大)五市场情况1 需求情况:我国硅烷偶联剂主要消费于玻璃纤维行业和橡胶行业。
2004年我国硅烷偶联剂消费量应在13500吨左右,消费结构大致为:在玻璃纤维行业中的使用量占硅烷偶联剂总消费量的60%以上;第二大消费领域是橡胶加工行业主要是子午线轮胎,占总消费量的30%左右,其余用于涂料等领域。
2005年,我国硅烷偶联剂的总消费量估计增至17000吨左右,其中主要是玻纤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硅烷偶联剂消费的增长。
根据对玻纤行业、子午线轮胎以及硅烷偶联剂其他应用领域的发展预测,预计2010年,我国硅烷偶联剂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25000吨以上。
2 生产能力近几年,我国硅烷偶联剂发展较快,目前全国生产能力达2.5万吨/年左右,大大小小生产企业有20多家,其中比较大的生产企业主要有:另外还有江苏华盛化工有限公司、丹阳市有机硅材料实业公司、曲阜市万达化工有限公司、南京创世化工助剂有限公司、江苏省溧阳市宇峰化工有限公司、青岛海诺新业化学有限公司等。
南京曙光化工集团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硅烷偶联剂生产厂商。
集团控股子公司中德合资南京曙光雷福斯硅烷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000吨含硫有机硅烷偶联剂,为子午线轮胎专用有机硅偶联剂;同时配有年产7000吨氯丙基硅烷生产线,为其生产硅烷偶联剂提供原料。
集团公司参股子公司南京康普顿曙光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建有年产1500吨氨基硅烷生产线。
集团公司控股的南京曙光氯碱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年产7万吨氯碱及相应规模的三氯氢硅生产装置,该项目投产后,三氯氢硅不仅能实现生产自给,并有富余量供应国内外市场。
由于我国硅烷偶联剂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硅烷偶联剂市场发展很快。
受市场需求的拉动,国内有些企业也在纷纷新建硅烷偶联剂项目,预计今后几年国内硅烷偶联剂的产能仍将得到较快的发展。
六偶联剂使用的原料说明:1 三氯氢硅:三氯氢硅是合成有机硅的重要中间体,同时也是制备半导体级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级多晶硅的主要原料。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多晶硅产能较小,因此三氯氢硅主要用于有机硅橡胶偶联剂以及其他有机硅材料,多晶硅的用量很小。
三氯氢硅工艺技术方案:①硅氢氯化法:该方法是用冶金级硅粉作原料,与氯化氢气体反应,是用铜或铁基催化剂,反应在280~320℃和0.05~3Mpa下进行:②四氯化硅氢化法:该反应为平衡反应,为提高三氯氢硅的收率,优选在氯化氢存在下进行,原料采用冶金级产品通过预活化出去表面的氧化物后,可进一步提高三氯氢硅的收率。
反应在温度280~320℃和0.05~3Mpa下进行:2 氯丙烯:①高温氯化法丙烯经预热后进行高温氯化,经冷凝得粗品,精馏得成品。
②氧氯化法以丙烯、氯化氢和氧在碲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气相反应制取。
3 一甲基二氯硅烷:我们鲁西化工集团有机硅的副产物,纯度99%。
4 氯乙烯:氯乙烯的生产方法①氯乙烯首先在工业上实现生产是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是使用电石水解成,乙炔和氯化氢进行加成反应得到的。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2 + 2H2O → Ca(OH)2 + C2H2C2H2 + HCl HgCl2CH2CHCl②在50年代初期。
实现了由乙烯和氯气生产,乙烯成为生产氯乙烯更经济、更合理的原料氯乙烯的工业生产路线。
该工艺包括乙烯直接氯化生产二氯乙烷及二氯乙烷裂解生产氯乙烯。
随后,人们注意到二氯乙烷裂解过程,除生成氯乙烯外还生成氯化氢。
由此,工业界想到由氢化氢可以连同乙炔生产工艺一起生产氯乙烯。
CH 2=CH2十C12→ CH 2C1—CH 2C1CH 2C1-CH 2C1 → CH 2=CHC1十HC1CH CH十HCl → CH2=CHC1③ 50年代后期,开发出乙烯氧氯化工艺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对氯乙烯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乙烯、氧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二氯乙烷,和直接氯化过程结合在一起,两者所生成的二氯乙烷一并进行裂解得到氯乙烯,这种生产方法称为平衡法。
总反应式:2CH2=CH2 + Cl2 +12O2→ 2CH2=CHCl +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