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五章PPT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五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在微观经济学中,关于供给面的分析通常分为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两种。

短期和长期并不是完全按时间长短划分的,而主要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而定。

在长期条件下,假设生产要素是同质的。

由于同质性,不同部门中的生产要素可以互相使用。

另外,在长期条件下,厂商所使用的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都可以自由调整。

也就是说,长期条件下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间可完全自由流动。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前一章所介绍的要素禀赋理论实际上是一种长期分析,是在长期条件下,从供给方面来探讨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间的关系。

要素禀赋理论出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家又将短期因素引入到要素禀赋理论框架中,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理论。

本章着重介绍要素禀赋理论的短期分析——特定要素模型。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特定要素模型主要用于解释在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与前面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相比,特定要素模型关于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分析更接近于现实,可以更好地解释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根源。

第一节特定要素模型的假设一、特定要素的含义关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短期分析是由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罗纳德·琼斯(Ronald Jones)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假设生产要素可以在一国的不同部门自由流动,而在国家之间不可以流动。

尽管在长期内会发生要素投入在产业之间的流动,但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例如,实物资本纺织机等只能用于特定的用途,它不能被立即被用于汽车的生产。

所谓特定的要素是指短期内不能够流动的要素。

这里仍然假设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

在短期内,通常,我们视资本为特定要素在短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即在不同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

而劳动为非特定要素,在不同的部门可自由流动。

但资本的特定性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不会长久存在。

当时间足够长时,所有部门的资本都可以调整。

例如,纺织行业的资本可经加速折旧转化为货币资本,然后转向汽车行业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国际经济学》(全套)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全套)ppt课件
27
二、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预备知识一: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 者购买一定数量的产 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与 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 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是指企业 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 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 际得到的价格之间的 差额。
国际经济学
P
消费者剩余 F
P1 P2
S
E PE
P2’
D
P1’
、欧盟的水产品中被检出有杂质而受到“暂停进口申
报”。检查结果发现,是渔民在搬运水产品时不小心
夹带了泥沙等杂质。但宁波的水产品出口却因此受累
,1―2月份,全市水产品的出口下跌二成多,其中出
口欧盟市场下跌了97%以上。
国际经济学
14
1998年9月,美国突然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 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 疫机关出具的证书,证明木质包装经过热处理、熏 蒸处理或防腐处理,违规货物将整批禁止入境,这 使我国1/3以上的对美出口受到影响。
国际经济学
24
特惠税:
针对某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口的商品,给予优惠的低关 税或者免税,如洛美协定(Lome Convention )
1975年2月28日,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46 个发展中国家(简称非加太地区国家)和欧洲经济共 同体9国在多哥首都洛美开会,签订贸易和经济协定, 全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 区(国家)洛美协定》,简称“洛美协定”或“洛美 公约”。
根据实情,制定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政策。
国别或地区政策
根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的国别或地区政策。
国际经济学
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促进生产力发展。鼓励先进知识、技术、管理方法引入 实现经济增长。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提高经济福利 达到外部均衡。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经济学5概要PPT70页

国际经济学5概要PPT70页
国际经济学5概要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P
0
yA
y
图5.1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各国主要围绕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进行生 产,同时兼顾需求结构中其他产品的生产。 为了适应本国代表 q P 性需求和其他产品 H F G B 需求,厂商不断扩 大生产,以至产出 D A E 数量大于本国需求 数量的产品。这样 C 就出现了要求出口 的愿望。 0 y yA yB
q
H F G D E C A
P
B
两国重复需要的 商品都有可能成 为贸易品。
0
yA
yB
y
图5.1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 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
q
H F G D E C
0
反之,如果收入水 B 平相差悬殊,则两 国之间重复需要的 A 商品就可能很少, 甚至不存在,因此 贸易的密切程度也 就很小。 y yA yB
yB
P
0
yA
y
图5.1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各国主要围绕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进行生
比如B国的收入水平 国的收入水平 B 决定了它所需汽车质 量范围是Q4- Q8 , Q5 量范围是 这是B国的代表性需 这是 国的代表性需 求。
yB
0
yA
yB
y
图5.1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但在E和F之间的商品,在两国都有需求,即存在所谓的重叠 需求。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 范围内的商品,A、B两国均可输出或输入。
q
F H G D E C A
比如B国的收入水平 国的收入水平 B 决定了它所需汽车质 量范围是Q4- Q8 , Q5 量范围是 这是B国的代表性需 这是 国的代表性需 求。
P

国际经济学 第五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 第五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五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 贸易
2010-12-16
1
第一节 特定要素模型
一、特定要素(specific factor)的概念 特定要素( ) 短期内在不同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的要素。 短期内在不同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的要素。
2010-12-16
2
二、模型基本假设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1.模型的基本假设。 .模型的基本假设。 模型。 (1)2×2×1模型。 ) × × 模型 (2)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收益不变。 (3)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 )劳动是同质的, 流动;劳动总量固定,并充分就业。 流动;劳动总量固定,并充分就业。 (4)资本是特定要素。 )资本是特定要素。 (5)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2010-12-16
8
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的影响
假设资本归业主或股东所有, 假设资本归业主或股东所有,自由贸易将会使出 口部门的资本家(或厂商主)受益, 口部门的资本家(或厂商主)受益,进口部门的 资本家受损。因此, 资本家受损。因此,两个部门的资本家对自由贸 易将持相反的态度。对于两个部门的劳动者来说, 易将持相反的态度。对于两个部门的劳动者来说, 他们对自由贸易的态度不一。 他们对自由贸易的态度不一。 出口部门的利益集团:鼓动政府采取自由贸易 出口部门的利益集团: 政策; 政策; 进口替代部门的利益集团: 进口替代部门的利益集团:鼓动政府采取贸易 限制措施。 限制措施。
2.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rX rX = MPKX PX PY
rY = MP KY P Y
2010-12-16
rY PX
X 部 门 产 出 增 加, Y 部 门 产 出 减 少

国际经济学5章课件笔记

国际经济学5章课件笔记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提取自陈爱贞老师的课件BY Clark•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章节结构•引言•开放经济的标准贸易模型•经济增长: RS曲线的移动•国际收入转移:RD曲线的移动•关税和出口补贴:RS和RD同时移动•总结•提供曲线•本章简介•前几章的贸易理论强调了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劳动生产率差异(李嘉图模型)–资源禀赋差异(特定要素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上述模型具有以下共同特征:–社会的生产能力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来表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不同导致了贸易的产生。

–生产可能性边界确定了一个国家的相对供给曲线。

–世界相对需求和(位于各国相对供给曲线之间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确定了世界的均衡点。

•上述模型是标准贸易模型的特例•两国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两国的开放经济和国际贸易•开放经济的标准模型•标准贸易模型建立在四个重要关系的基础之上–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曲线–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世界相对供给和世界相对需求–贸易条件和国家福利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曲线–模型假设:•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粮食(F)和棉布(C)•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光滑的曲线(TT)–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代表社会实际产出的产品组合,它取决于棉布相对于粮食的价格PC/PF.–等价值线•同一条等价值线的市场产出价值相等且不变图5-1 :产品相对价格决定社会产出图5-2: 棉布的相对价格上升如何影响相对供给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社会消费的价值等于社会生产的价值PCQC + PFQF = PCDC + PFDF = V–同一条等价值曲线上消费点的选择取决于社会的消费倾向,可以用一系列无差异曲线表示社会的消费倾向.–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在同一消费效用水平上棉布(C)和粮食(F) 的消费组合轨迹•无差异曲线有三个特点:–向下倾斜–位置离原点越远,所对应的福利水平越高–曲线越往右越平坦图5-3:标准模型中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棉布的相对价格PC/PF升高,社会的消费选择将从D1 移到D2•从D1 移到D2反映了两种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的影响可能非常大,以至于当PC/PF增加时两种产品的实际消费量都增加,而棉布相对于粮食的消费量却会下降.图5-4 棉布相对价格上升产生的影响贸易条件改变对福利的影响–贸易条件•贸易条件为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一国的福利水平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而上升,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而下降•确定相对价格–假定世界由两个国家组成:•本国(出口棉布)–贸易条件为PC/PF–棉布和粮食的生产量为QC 和QF•外国(出口粮食)–贸易条件为PF /PC–棉布和粮食的生产量为Q*C和Q*F–为确定PC/PF,必须找到棉布的世界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的交点•世界相对供给曲线(RS)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因为PC/PF上升将使各国都增加棉布的生产,减少粮食的生产。

国际经济学(英文)课件CHAPTER5

国际经济学(英文)课件CHAPTER5

——No factor-intensity reversal
4. Both commodities are produced under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in both nations. ——Economies of scal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Intra-industry trade model
Homogeneous Products
Intra-Industry trade
Take advantage of economies of scale in production to keep unit costs low and benefit consumers with more choices
New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Chapter 5
Economies of Scale,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lementary Theories for H-O Theory
Practical Basis of Today’s International Trade
Chapter 5 5
Relaxing Assumptions
5. There is incomplete specialization in production in both nations. 6. Tastes are equal in both nations.
7. There is perfect competition in both commodities and factor markets in both nation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