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豪都精通会计

合集下载

论古今中外的“会计名人”

论古今中外的“会计名人”

论古今中外的“会计名人”作者:陈文华陈尚司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6期古今中外,很多没有接受过系统会计教育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令接受过正统会计专业教育的大师级人物自叹弗如的成就。

本文介绍的这些‘会计名人’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它证明了非会计专业出身的人也可以作出卓越的会计成就。

一、孔子尝为委吏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虽然出身于贵族,但家道中落。

三岁丧父,更加重了生活的负担,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为了生存,孔子不得不一边自学,一边从事各种能够养家的工作。

孔子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会计教育,史书中也没有孔子接受会计教育的记载。

可以说,孔子是自学成才的优秀会计工作者,这可以从下面的记载中得到证实。

据《孟子·万章》记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分析,‘当’有三层含义:其一是会计工作中对于经济收支事项要遵循财制,处理得当;其二是对会计事项的计算、记录要正确;第三是从统治者方面讲,要善于选择合格的、适当的会计人才。

这不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会计定义,也足以证明孔子的委吏工作做得很出色,他不仅做了会计工作,而且将会计工作提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在2500年前能够有这样的高深会计理论深度,这不可不说是惊人的会计创举。

二、宋代文豪都精通会计宋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在我国历史上是可圈可点的。

宋代的文学家队伍更是超群脱俗,他们不仅文采出众,而且各个精通会计、善于理财。

曾巩(公元1019~1083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

曾巩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以散文见长,也能诗。

曾巩不仅文采出众,对会计也非常精通,他曾写《经费议》一文,论述了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宋神宗看后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曾巩把节用作为理财之要,目前谈论财政者,都未注意到这个问题”。

曾巩认为“用之有节,则天下虽贫,其富易致也;用之无节,则天下虽富,其贫易致也。

柳永ppt课件

柳永ppt课件


柳永活着的时候,他的词让歌妓们有了很好的营生,而柳永
付出的代价是“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歌妓们亲切地称沦落
市井的柳永是柳七哥,感情还真不一般。歌妓们之所以追慕柳七
哥,是她们的淡薄名利,是她们的远离富贵,是她们只想与柳七
哥共度人生的追求。柳永赢得歌妓们的尊敬,是因为他擅长描写
歌妓们的百媚千娇,他用“花心柳眼” 四个字把歌妓们的气质
让我们再一次拨动千年前的“柳条”-“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 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 愿识柳七面。”
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他是一
个充满叛逆精神的人,还真的敢“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一回!柳永与歌妓们相处,将才气尽力发挥在为青楼酒肆乐妓所
写的词乐作品里,因而最为贴近乐妓生活。他过着诗酒风流的浪
子生活,体验着写词人与唱曲者之间共鸣的感情。
醉生梦死的青楼生活,每每让柳永留下了“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咽”的伤感情怀。他深切体会到青楼歌妓受凌辱、受践 踏的痛苦生活处境,因此也有同情心:“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 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柳永的词是 美丽的,可是柳词只能拯救她们的灵魂,却无法拯救歌妓们的命 运。柳永死了,歌妓们营生的天空暗淡了,原本翠柳成荫的词坛 长起了荒草。歌妓们是柳永生命尽头的接纳者,她们捐钱合葬了 不该消逝的词魂。试问:世间的黄金绫罗珍贵吗?不,不如心中 的柳七哥珍重;再问:掌权的君王神仙令人敬畏吗?不,不如敬 爱的柳七哥可靠。于是“柳七谣” 把柳永的人生价值与尊严提 升了。歌妓们那种执著的爱恋,赤诚的悲欢,永远的呼唤,都献 给了她们的偶像柳七哥。怀着对故乡词人柳永的一份纪念,我曾 写过这样的诗句:“柳永呵,柳永,你用自己迷乱的柳色,绿了 北宋的流行歌曲,而留给自己人生的,是晓风残月中,几句歌谣, 几句口碑。” 有时, 历史会否定一个人的价值;有时,历史又 会重新肯定一个人的价值。当今崇拜柳永的,已不是旧时传唱柳 七谣的歌妓们。柳的长青,词的妩媚,如扎根于泥土中的芳草, 一遇春风,就能让今日歌者与柳永唱和,或跌宕,或缠绵,让词 苑一片翠绿。重新返青的柳词,将回归我们需要宣泄感情和抒发 胸臆的这个时代。

211004704_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公益慈善事迹

211004704_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公益慈善事迹

78古镜今鉴·Past Events as Present Day Lessons 古镜今鉴Past Events as Present Day LessonsThe Philanthropic Deeds of Su Dongpo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公益慈善故事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巍峨高耸的山峰,近千年来,他的诗歌、散文、书画各领风骚,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瑰宝。

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公益慈善理念和事迹,也成为人民敬仰他的原因之一。

协助治杭州苏轼的一生有两次任职杭州。

1071年,苏轼到杭州担任通判,辅佐知州处理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

当时的杭州知州陈襄与苏轼一见如故。

苏轼与陈襄不但有相同的政治主张,还有极其接近的审美观点,所以,他们二人不仅是上下级关系,还是志趣相投的莫逆之交,他们在杭州都十分关心民间疾苦,一起赈灾救民、治理杭州,共同主持为杭州修复了六口井,引来西湖之水,解决了当地的吃水问题。

设立“救儿会”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从此苏轼变成了苏东坡。

初到黄州的某一天,有个叫黄天麟的朋友来看望苏东坡,向他讲起了黄州地区的一个恶习:老百姓因天灾人祸家庭不堪负担,往往淹杀初生婴儿,其中又以女婴为多。

无权无职的苏东坡听到此事义愤填膺,即刻写信给武昌太守朱寿昌,希望太守能过问此事,书信写得情真意切:“佛言杀生之罪,以杀胎卵为□ 崔炯翔by: Cui Jiongxiang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Past Events as Present Day Lessons·古镜今鉴79重,六畜犹尔,而况于人。

”苏东坡还建议设立举报之制,奖励举报人,举报淹杀婴儿者及隐瞒不报的乡官。

该如何解救这些无辜的婴儿呢?一番思索之后苏东坡开始利用起自己的“名人效应”,多方奔走,筹建起一个慈善团体,取名为“救儿会”,挽请心肠慈悲为人正直的邻居读书人古某担任会长,兼掌管钱物,又请安国寺一个和尚当会计,主管帐目。

宋代文豪苏轼的艺术成就

宋代文豪苏轼的艺术成就

宋代文豪苏轼的艺术成就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豪。

他以其出众的才华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在宋代,苏轼的文学成就和文化影响力都达到了巅峰。

本文将就苏轼的艺术成就进行详细探讨。

一、作为一代文豪的苏轼苏轼在文学领域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

他擅长诗词、散文、赋等多种文体,涉猎广泛。

他的诗歌作品充满情感,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苏轼的散文写作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他的文学才华广为赞誉,被誉为“诗鬼”、“文豪”。

苏轼的作品丰富多彩,充满了艺术魅力,令人陶醉其中。

二、苏轼的诗词艺术苏轼的诗词堪称经典之作。

他以诗为志,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苏轼的诗风轻盈明快,自然流畅。

他的诗作以独特的意境和精湛的技巧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苏轼的诗词描绘了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状况的关注。

他的诗作流传至今,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苏轼的散文创作苏轼的散文作品也是其艺术成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散文作品既有北宋时期的政论文章,也有记叙自述的文章。

苏轼在散文创作中注重表达个人感受和思考,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积极的写实手法。

他的散文作品充满了对人生、艺术和社会的思考,思想深刻,表达独特。

四、苏轼的书法艺术除了文学创作,苏轼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作品熔汇了古今书法艺术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苏轼的书法潇洒大方,笔势挥洒自如,字体遒劲有力。

他的书法作品造型美观,线条流畅,寓意深远。

苏轼的书法成就在当时就已经备受赞誉,并且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苏轼的文化贡献苏轼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出色的成就,还对当时的文化与学术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热爱读书,广泛涉猎各种学问,对经史子集有着深入的研究。

苏轼在文化界被誉为“东坡先生”,他倡导多元文化,崇尚自由思想,提倡个性独立。

他对当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后来文化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北宋文人

北宋文人
北宋文学家,哲学家,儒学家
柳永
(约987年—约1053年)
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 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 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 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 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 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 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 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 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 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 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代表作。
张载
(1020年-1077)
张载,又称张子。北宋哲学家,理 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的表叔,理 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 孔庙西庑第38位。与周敦颐、邵雍、程 颐庙、程颢庙合称“北宋五子”。字子 厚,汉族,祖籍大梁(今开封),徙家 凤翔郿县(今宝鸡眉县)横渠镇,人称 横渠先生。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 进士,授祁州司法参军,调丹州云岩令。 迁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熙宁 二年(1069),除崇文院校书。次年 移疾。十年春,复召还馆,同知太常礼 院。同年冬告归,十二月乙亥卒於道, 年五十八。嘉定十三年(1220),赐 谥明公。
程颢
(1032年~1085)
程颢 ,北宋,字伯淳,人称明道 先生,生于湖北武汉黄陂区。宋代 大儒,理学家、教育家,封“先 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 与 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 “二程”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 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 的理学体系。其家历代仕宦,曾祖 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 程遹曾任黄陂县令,赠开府仪同三 司吏部尚书,卒于该县。父程珦年 幼无力返乡,遂居于黄陂,曾任黄 陂县尉,后官至太中大夫。二程就 是在其父任黄陂县尉时所生,自幼 深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 父程珦影响,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称。

宋代文人及著作

宋代文人及著作

五、宋代文学1、唐宋八大家(1)韩愈:唐代。

八大家之首(2)柳宗元:唐代。

(3)欧阳修:提倡“文”“道”并重。

《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新体裁,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代表作《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醉翁亭记》《秋声赋》。

(4)苏洵:著有《嘉集》。

(5)苏轼:《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代表作《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苏辙:代表作《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

(7)王安石:代表作散文《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祭欧阳文忠公书》,诗歌《明妃曲二首》《书湖阴先生壁》《泊船瓜洲》《登飞来峰》《梅花》《元日》,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清平乐.留春不住》。

(8)曾巩:《元丰类稿》《隆平集》2、南宋四大家(1)陆游:爱国主义诗人,有“小李白”之称。

诗有《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词有《诉衷情》《钗头凤》《卜算子.咏梅》,文有《过小孤山大孤山》,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2)范成大: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

(3)杨万里:名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著有《诚斋集》。

(4)尤袤:代表作《遂初堂书目》、《梁溪集》。

3、苏门四学士(1)秦观:代表作《鹊桥仙》《望海潮》《满庭芳》。

(2)黄庭坚:与杜甫、陈师道、陈与义合称“一祖三宗”,代表作《登快阁》《寄黄几复》《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3)晁补之: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名篇有《照碧堂记》、《拱翠堂记》、《有竹堂记》等。

(4)张耒: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著有《柯山集》、《宛邱集》。

4、婉约派(1)柳永:“情长公子”。

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著有《乐章集》。

(2)晏殊:“别恨公子”。

(3)李清照:“闺语美女”,我国第一位女词人。

中国古代文豪的会计情结

中国古代文豪的会计情结

中国古代文豪的会计情结在中国古代绵延几千年的古代社会,涌现出一批才华出众的大文豪。

这些文豪因为种种人生际遇,与会计产生了不小的交集。

本文扒一扒一些大文豪的会计情结。

会计当而已矣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重要思想家、教育家,实际上也是一位大文豪,从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豪。

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富有传奇色彩;他的思想流传万古,至今熠熠生辉。

孔子曾短暂从事过会计性质的工作,即使如此短暂的工作经历,孔子也没有敷衍,留下了不少深刻见解。

孔子20岁时,在鲁国执政的大贵族是季氏,孔夫子就是在季氏的手下当上了一名主管仓库会计的小官吏――委吏,一个财务小官,每个月拿到的钱粮很有限,刚刚够养家糊口。

那时候的会计没有分工牵制一说,孔夫子凡事都得自己动手。

那时候的会计虽然没有现在复杂,不需要填写很多单据、不需要做财务报表、不需要制作全面预算表……但周王朝的制度还是很完善的,孔子对周王朝的礼仪制度一向心有所向,所以他做得很投入。

他终日守候在库房里,盘点数量,做好记录,监督着仓库的财物出入。

他谨慎地辨别着出入事项,在竹简上刻画、登记,力求使每一笔“账目”都正确无误。

孔子也是一个乐于思考的人,他十五便立志于学,研究问题总是“发愤忘食”,最后总要追究出一个结果,他对待仓库会计这项工作的态度亦如此。

“作会计的关键是什么呢?”平素孔夫子每每想到这个问题,便琢磨不停,日子久了,他从中悟出一个道理。

一次,他语重心长地对旁人说:“会计,当而已矣。

”孔子这一说可了不得,他的门徒把这句话刻在“汗青”上,传之后世,于是,会计便有了名人名言。

“会计当而已矣。

”这句话,是非常简洁的,但它包含的意思非常丰富。

据郭道扬教授考证:孔子的“会计当而已矣”的“当”字涵义很多,其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对于经济收支事项要遵循会计制度得“当”;二是对会计事项的计算与记录要处理得“当”;三是使用会计人员要德才兼备得“当”。

在《四库全书》中,孔子的“会计当而已矣”共有15处注释,其解释的内容大致相同,可见孔子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认真负责。

宋代奇事:多少文豪官场起步是当“县公安局长”

宋代奇事:多少文豪官场起步是当“县公安局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宋代奇事:多少文豪官场起步是当“县公安局长”导语:唐宋时代,人们常将主簿与县尉并称,通呼作“簿尉”,但顺序上还是排出了前后:一个县衙门中,主簿是老三,县尉是老四。

明朝开始,县尉这个唐宋时代,人们常将主簿与县尉并称,通呼作“簿尉”,但顺序上还是排出了前后:一个县衙门中,主簿是老三,县尉是老四。

明朝开始,县尉这个职称没有了,另以典史敷充其职,老百姓在习惯上叫作“四老典”或“四爷”。

此外,县令称“正堂”的话,县丞便叫“左堂”,县尉或典史便叫“右堂”,不过这又是绅士们的叫法了。

从头讲起的话,县尉是秦汉时就已确立下来的官职。

紧随东汉其后,魏、蜀、吴三国的缔造者,都是县署丞尉出身。

《三国志·吴书·孙坚传》记,孙坚先是受朝廷除授任盐渎县丞,几年后调任盱眙县丞,又转任下邳县丞。

曹操的起家是“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洛阳是京县,这种县尉有四个,曹操是分管北部治安的。

据《三国志》裴注引《曹瞒传》说,曹操“初入尉廨,缮治四门。

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

甚至连权宦蹇硕的叔父亦不能幸免,只因犯了不许夜行的禁令,便被活活打死。

皇帝周围的人看着他讨厌,又抓不到把柄中伤他,于是故意说他好话,给提升一下,撵到顿丘去当县令。

刘备是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而被委派到安喜当县尉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

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著马柳,弃官亡命”。

《三国演义》把这段情节移到张飞身上,未免辱没刘备本色。

“解绶”的描写,说明当时的县尉就有印绶;“初入尉廨”,又说明县尉也有独自的衙署;至于杖杀权宦叔父的行迹,就更说明两汉时小小县尉的威风了。

隋唐时代,县尉的职掌依然承袭汉晋,还是主管一县治安。

长安有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文豪都精通会计
宋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在我国历史上是可圈可点的。

宋代的文学家队伍更是超群脱俗,他们不仅文采出众,而且各个精通会计、善于理财。

曾巩(公元1019~1083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

曾巩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以散文见长,也能诗。

曾巩不仅文采出众,对会计也非常精通,他曾写《经费议》一文,论述了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宋神宗看后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曾巩把节用作为理财之要,目前谈论财政者,都未注意到这个问题”。

曾巩认为“用之有节,则天下虽贫,其富易致也;用之无节,则天下虽富,其贫易致也。

”曾巩在议论经费时,不是空洞地进行说教,而是采用了因素分析法,对景德、皇佑和治平三朝费用开支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景德户七百三十万,垦田一百七十万顷;皇佑户一千九十万,垦田二百二十五万顷;治平户一千二百九十万,垦田四百三十万顷。

天下岁入皇佑、治平皆一亿万以上,岁费亦一万亿以上。

景德官一万余员,治平并幕职州县官三千三百有余,其总三万四千员。

景德郊费六百万,皇佑一千二百万,治平一千三十万。

以二者校之,官之众一倍于景德,校之费亦一倍于景德。

”曾巩作为一个文学家,其在会计上的造诣也很不一般。

苏轼(公元1037~1101年),中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文学造诣很深,诗、词、散文、书画等无一不精,脍炙人口之作甚多。

苏轼曾著《省费用》一文,其主旨大意与曾巩的《经费议》大致相同。

苏轼认为国有三计,“有万世之计、有一时之计,有不终月之计。

”凡“计”均应以费用为中心,费有计,则国安。

如能节天下无益之费,使国有储备,则无大患难。

苏轼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节约费用开支对国家的好处和意义。

在苏轼为官的生涯中,他都能以会计的思维和理财的方法为当地的百姓增加财源,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苏辙(公元1039~1112年),中国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

元佑初年,苏辙与户部尚书李常等人主编了《元佑会计录》三十卷,并为该书作序。

苏辙认为:凡节冗官,精士卒,克众用,便国富有余。

若冗员充积,国用奢侈,积糜耗多,便会导致财匮不给。

《宋文鉴》卷八十七记载:其在《上皇帝书》中以“去冗”为主题,发表了自己关于节约费用支出的看法。

他认为:害财者三,一曰冗吏,二曰冗兵,三曰冗费。

而要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做到节约支出,就必须“以简自处,而以繁寄人。

以简自处,则心不可乱。

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

以繁寄人,则事有所分。

事有所分,则毫末不遗,而情伪必见。

”即在会计工作中,手续、程序要简便易行,账簿设置要少而精,冗员冗费减少了,才能节约支出,使机构运行合理有序。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能诗文及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公元1101年,黄庭坚到湖北去访友。

在荆州的路上,正好邂逅自己八年未见的老朋友李辅圣,心里异常激动。

黄庭坚赋诗一首相赠,诗中以会计的有关知识和老友叙旧,并和老朋友开了个玩笑。

此诗诗名《赠李辅圣》,记载在《黄山谷年谱》一书中。

诗的全文如下: 交盖相逢水急流,
八年今复会荆州。

已回青眼追鸿翼,
肯使黄尘没马头?
旧管新收几妆镜,
流行坎止一虚舟。

相看绝叹女博士,
笔研管弦成古丘。

诗人这里运用了在宋朝官厅会计中常用的会计核算法――四柱清册法的知识和老朋友李辅圣叙旧。

诗中涉及的“旧管,新收”本是四柱清册法中四柱中的二柱,其他二柱为“开除”和“实在”。

四柱清册法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是一种重要的会计核算法。

四柱清册法在当时来讲,其先进程度远远超过西方。

四柱清册法写成公式就是: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或: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它相当于今天的: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
或: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
这也充分说明了黄庭坚对“四柱结算法”是十分精通的。

比黄庭坚稍后的辛弃疾诞生于公元1140年、逝世于公元1207年。

出生时,其家乡山东已被金人所占。

其词在数量上超过前辈和当时的作家,风格多样, 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

辛弃疾晚年仿效晋代隐士陶渊明, 过着恬淡、舒适的田园生活,有词为证。

万事云烟忽过,
百年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
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
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旧管些儿,
管竹管山管水。

这首词见于《稼轩长短句》卷十,《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它基本上反映了辛弃疾晚年的生活和心境。

这首词的下半部,以掌管家事而悠然自得,以计量收支而称心自娱。

词中所用“出、入”乃当时官厅会计所用记账符号,“收、支”乃民间会计常用的记账符号。

辛弃疾将之用到自己的词中,自有一番新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