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挤土防护施工实例
静压预应力管桩常见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土薄壁管桩 ( 代号 P C) T 三种。预应力混凝 土管桩是 在大型 加工厂内生产 制作 、流水作业 ,桩 本身生产 质量稳定容 易
得 到控制和保证 ,一 般不会 出现大 的质量问题 。但在施 工
过 程 中会 因 施 工人 员 对 管 桩 的 一 些 工 艺 技 术 原 理 及 工 艺 过 程 了解 不 够 ,可 能 会 造 成 一 些 管 桩 施 工 质 量 问题 。预 应 力 管 桩 在 施 工 过 程 中常 出 现 的 质 量 通 病 主要 有 以下 几 种 :桩
从 而确 保 施 工 质 量 。
起静压桩机倾斜 , 桩 受弯矩 、剪力 作用 而断裂 ;②桩 机 ・ 瞥
的配 置 在 桩 机 平 台 放 置 不 对 称 ,造 成 桩 身 内 部 重 力 偏 心 ,
超过桩身混凝 土抗压强 度极 限值 ,引起桩 身断裂 ;③发 现
桩身倾斜而强 行纠偏 ,产生 过大侧 向应力 。④桩 混凝土强 度与设计要求不符或 桩本身存在 质量 缺陷 ;⑤桩 机施工 时
土的侧向压力把后施工 的桩推 向一侧 , ,引起桩身倾斜 ;⑤ 合理安排基坑开挖 方式 ,开挖深 度一次 部应太 深 ,土侧 向 压力引起桩身弯 曲变形。
素如桩进入软 土层 ,可继续 进行静 压管桩 的施工 ,如果非 地质结构 因素 ,应 分析造成 该现象 的原 因 ,研究是 否发生
③一旦 发生桩身倾 斜应及 时采取 有效措施 进行 纠偏 ,但 不
随着 国民经济的快速 发展 ,高层建 筑在城市建 设 中越
材
来越多 ,而地基处理技术是影响高层建 筑发展的重要 因素 , 以前采用较 多的地基处理 方式主要 有混凝 土灌注桩 、高压 旋喷桩 、深 层搅 拌桩 等施 工技术 ,但 由于其 施工 噪音 大 ,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浅谈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摘要:静压桩施工技术是指静力压桩机利用压桩机自重及桩机上加设的配重, 将桩徐徐压入土体中的一种工程桩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 预应力管桩有着桩身质量稳定可靠、强度高、单桩承载力高、施工快捷方便、噪音小、无污染等优点,在基础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运用工程实例介绍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一些关键环节。
关键词:静压管桩;压桩技术;施工质量一工程概况厦门市老人疗养院工程地上3幢14~17层, 地下1 层, 建筑高度5.00~55.00m, 建筑面积为40470.88m2 (含地下建筑面积5508.3m2);建筑结构类型: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
地质情况: ①素填土,厚度0.60~6.80m;②粘土,厚度1.10~9.30m;③凝灰岩残积土,厚度1.80~10.60m;④全风化凝灰岩, 厚度1.00~20.10m,层顶埋深4.50~28.10m;⑤散体状强风化凝灰岩,厚度0.90~16.00m,层顶埋深6.20~34.70m;⑥碎块状强风化凝灰岩,最大揭露厚度9.70m,层顶埋深15.60~37.30m;⑦辉绿岩脉,最大揭露垂向厚度11.60m;埋深18.20~24.80m。
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采用静压预应力混凝土a型管桩,强度等级c80。
工程总桩数476根:phc 500-125-a的桩为170根;phc500-100-a的桩为241根(含抗拔桩31根);phc400-95-a的桩为65根。
抗压桩单桩承载力设计值:phc500-125为2700kn、phc500-100为2400kn、phc400-95为1700kn,抗拨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318kn。
桩端持力层为⑤散体状强风化凝灰岩,设计桩长约为18~24m,桩顶设计标高为-3.45m~-6.85m,局部达-7.35m。
二施工技术(一)机械选择压桩机的选型一般按1.2~1.5 倍管桩极限承载力取值, 静压桩机采用抱压式, 本工程选用全液压静力压桩机(zyj-800 型) 桩机。
静压法预制管桩施工工艺课件

安全与环保注意事项
1 2 3
遵守法律法规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与 环保法律法规,确保施工活动合法合规。
定期检查
对施工设备、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进行定期检查 ,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 和环保问题。
加强沟通协作
加强与当地居民、政府部门和环保组织的沟通协 作,及时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施工 活动的顺利进行。
06
静压法预制管桩施工案 例分析
案例一:某住宅楼静压法预制管桩施工
总结词
高效、环保、低成本
详细描述
某住宅楼采用静压法预制管桩施工, 通过合理规划施工流程,有效控制施 工成本,同时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 响,提高了施工效率。
案例二:某商业中心静压法预制管桩施工
总结词
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
详细描述
某商业中心采用静压法预制管桩施工 ,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 管理,确保了管桩的精度和质量,有 效缩短了工期。
合设计要求。
静载试验
对施工完毕的管桩进行静载试验 ,检测其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设计
要求。
常见问题与处理
管桩破裂
可能是由于管桩质量不佳或压桩力过大造成。应 更换管桩或调整压桩力。
压桩深度不足
可能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或设备故障造成。应调 整施工方法或维修设备。
管桩上浮
在饱和软土中施工时,可能会出现管桩上浮现象 。应采用锚杆或其它固定措施。
压桩施工
总结词
稳定、高效、环保
详细描述
采用静压法进行压桩施工,通过大型压桩机将预制管桩稳定地压入土层。施工过程中需控制压桩速度和压力,确 保桩身垂直度和稳定性。同时,静压法施工噪音小、振动低,有利于环境保护。
静压式高强度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

南景园安置区西园一期工程静压式高强度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南景园安置区西园设计图纸;➢南景园安置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工程概况本工程采用静压式高强度预应力管桩基础,以全风化花岗片麻岩中下部或强风化岩作桩端持力层。
桩径分别为D400(壁厚95mm)、D500(壁厚125mm),管桩类型A,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80,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D400:Ra=1300KN;D500:Ra=1900KN。
有效桩长27~33m;一期工程管桩数量566根,其中D400(壁厚95mm) 57根、D500(壁厚125mm)为509根,总桩长约17000m。
桩的最大静压力为该直径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2.5倍,每次稳压持续时间为5秒,复压次数为3次。
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1)会同相关单位搞好现场接收工作;现场交接的重点是施工测量控制点的确认,详细复核有关红线点。
2)熟悉和会审施工图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理解施工图纸设计意图,全面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参加图纸会审,提出改进设计便于施工的合理化建议,图纸会审中的有关问题与时形成技术文件归档。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公司牵头,项目经理主持,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具体阐明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劳动力组织和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的保证措施,收集以往施工的各种经验性的资料,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审批后严格执行。
4)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分别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结合具体关键工序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进行交底,技术交底采取“双层三级”制,即技术负责人同班组长和质检员交底,班组长接受交底后组织工人进行反复学习贯彻执行。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防治对策1、挤土效应和振动影响原因分析:静压法施工预应力管桩属于挤土类型,往往由于沉桩时使桩四周的土体结构受到扰动,改变了土体的应力状态,产生挤土效应;桩机施工过程中焊接时间过长;桩的接头较多而且焊接质量不好或桩端停歇在硬夹层;施工方法与施工顺序不当,每天成桩数量太多、压桩速率太快、布桩过多过密,加剧了挤土效应。
防治方法:(1)控制布桩密度,对桩距较密部分的管桩可采用预钻孔沉桩方法,孔径约比桩径小50-100MM,深度宜为桩长的1/3-1/2,施工时应随钻随打;或采用间隔跳打法,但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形成封闭桩。
(2)控制沉桩速率,一般控制在1m/min 左右;并制定有效的沉桩流水路线,并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宜先高后低,若桩较密集,且距建筑物较远,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筑物时,宜从相邻建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向远进行;桩数多于30根的群桩基础,应从中心位置向外施打;承台边缘的桩,待承台内其他桩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有围护结构的深基坑中的静压管桩,宜先压桩后再做基坑的围护结构,这样的施工顺序可以避免由于基坑四周的围护结构使压桩的土体无法扩散,造成先施工的管桩被后施工的管桩挤上来,使桩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又避免了在基坑的压桩过程中土体扩散而挤坏四周的围护结构及降低基坑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同时应对日成桩量进行必要的控制。
(3)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消除部分超孔隙水压力,减少挤土现象;设置隔离板桩或地下连续墙;开挖地面排土沟,消除挤土效应。
(4)沉桩过程中应加强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观测、监护,对靠近特别重要的管线及建筑物处可改其它桩型。
(5)控制施工过程中停歇时间,避免由于停歇时间过程,摩阻力增大影响桩机施工,造成沉桩困难。
同时,应避免在砂质粉土、砂土等硬土层中焊接,制定合理的桩长组合。
PHC预应力砼管桩静压施工工法三篇

PHC预应力砼管桩静压施工工法三篇篇一:PHC预应力砼管桩静压施工工法一、前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成型工艺,并经过10个大气压、180 ℃左右的蒸汽养护,采用工厂化生产的一种等截面空心圆筒型的混疑土预制构件。
在施工现场,采用锤击或静压的方式沉入地下作为建(构)筑物的基础。
这是一种新型的基桩,是近年来快速发展兴起的一种地基基础处理形式。
根据混凝土强度及壁厚分为PC、PHC(高强)、PTC(薄壁)三种类型,其中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桩)应用最为广泛。
因其施工工艺简单、单桩承载力高、质量可靠、单位造价便宜等诸多优点,是目前预制桩同类型基础中比较先进的一种基础类型,同时与诸如混凝土灌注桩等其它不同类别的基桩相比,其技术先进且质量稳定。
PHC管桩静压法施工,是通过桩机自带吊装设备或另配吊机吊装、喂桩,压桩机以其自重和桩架上的配重作反力将PHC管桩压人土中的一种沉桩工艺,与锤击法管桩施工工艺相比具有低噪音、低污染的环保特性,对土层及周边建(构)筑物影响小、桩身质量破坏小的特点。
预应力管桩发展前期仅仅应用在沿海及软弱地层地区,经权威数据统计,PHC 管桩在桩基中的比例不足10%,管桩在中东部地区会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其先进的技术对于同类型工程有着借鉴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在天津站改扩建无站台柱雨棚工程桩基施工中,采用了静压施工技术进行了施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工法特点PHC管桩施工工艺主要有锤击法和静压法两种,在管桩发展前期主要是锤击机械引领着管桩的施工作业,近几年来,随着大吨位( 8000KN ) 的液压压桩机的问世和静压沉桩施工工艺的完善,静压法施工工艺与锤击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因此发展十分迅速,正在逐步取代锤击法施工的工艺。
1、质量可靠、单桩承载力高由于管桩材料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高速离心成型工艺和二次湿热养护工艺工厂化制作,桩身质量及沉桩长度可用直接监测,管桩质量可靠;施工中采用静压桩机进行沉桩施工,压桩力可通过压力表直观、安全、准确地反映,因而对桩体承载力的控制、判断精确度高;静压法沉桩与锤击法沉桩施工相比,因沉桩过程是慢速均匀加载,无冲击和反射应力波,对桩身冲击应力小,施工质量易保证。
静压PHC管桩施工挤土效应的机理分析及防治措施

性” 产生较大的剪切变形 , , 并形成具有很 高孔 隙水压 力的扰动 重塑 区, 降低 了土 的不排水 抗剪强度 , 促使 桩周 围邻 近土体 因 不排水剪切而破坏 , 与桩体积等量的土体在沉桩过程中沿着桩 周围发生较大的侧 向位移和 隆起 。在地 面附近的土体 是 向上 隆起 , 而在地面 以下较深层 的土体 , 由于覆 盖土层压力 作用而 不能 向上隆起 , 便往水平方 向挤压 。群桩施工中的迭加作用会 导致 已打入的桩与附近管线产 生较大 的侧 向位移 和上浮 。随 着桩群越密 , 桩基 面积越大 , 地基 的软弱 土层越厚及含 水率越 高, 土的位移越大 , 也就 导致地面 隆起高度越大 , 施工过程 中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 桩时 , 1压 由于桩周 围土层被 压密或 挤开 , 使得土体产生水平移动与 垂直隆起 , 并且 对周边建 ( ) 构 筑物及地下管线造成一定 的影 响 ;) 2 压桩导致 土中超孔 隙水压 力升高 , 就使土体受破坏 , 而未破 坏的土体 也会 因超孔 隙水压 力的不断传播 与消散而产生蠕变 , 以致于土体 水平位移 与垂直 隆起 ;) 3 压桩过程 中, 桩周 围土体被剧烈扰动 , 的原始结构受 土 到破 坏 , 的 工 程 性 质 发 生 改 变 ; ) 端 停 歇 于 硬 土 层 内 的 时 土 4桩 间过长 , 以及施工方法与施工顺序不得当 、 每天压桩数量过多 、 沉桩速率过快 、 桩过 密等情 形都 有可 能加剧 挤土 效应 的产 布
自上个世纪 9 O年代 以来 ,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以下简 称P HC管桩) 应用 于厦 门沿海 滩 涂与 软 土地 区 的房 屋建 被 筑、 桥梁 、 码头等工程 中, 尤其 是近几年来 , 随着管桩 生产企业 的增多 、 施工工艺的逐渐成熟 , HC管桩 已成为厦 门地区广泛 P 采用的桩基型式 。目前 , 该种 桩型在 国内经济较发达 的沿海地 区被普遍推广应 用 , 它在许多地区 已取代其 它的各种传统桩型 而成为桩基工程 中的主导桩型 ,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P HC管桩具有 以下优点 : 用工 厂化 成批量生产 , 采 其质量 稳定可靠 ; 桩身混凝土强度 高、 穿透 能力强 、 桩承载力高 ; 单 对 不同地 质条件与不 同沉桩 工艺 的适 应性强 ; 施工速 度快 、 噪音 小、 对环境无污染 、 检测方便 、 工程 成本低 。因此 , HC管桩被 P 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所采用 , 也让越来越 多的人认识 到采用该 桩型的优越 性 。然 而 , 压 P 静 HC管桩 属 于排土 置换桩 , 桩 压
预应力静压管桩挤土效应及控制措施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RG.CORP. LTD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项目预应力静压管桩挤土效应及控制措施方案中建二局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述 (1)2.1工程概况 (1)2.2场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1)2.3水文地质条件 (3)3. 施工方案选择及施工部署 (3)3.1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选择 (3)3.2试桩检测 (3)3.3施工部署 (4)3.4施工临时设施 (6)4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 (6)4.1监测目的 (6)4.2监测项目 (6)4.3控制点布设 (6)4.4监测方法 (6)4.5监测测点的埋设 (7)4.6监测精度及所采取的措施 (7)4.7监测频率及监测预警 (8)5挤土效应应急措施 (8)6监测人员安排及数据传递方式 (8)1.编制依据2.工程概述2.1工程概况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项目位于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德新区。
拟建工程位于长德经济开发区德贤路以南,102国道以东。
用地东北侧为长德甲三路,东南侧为长德丙一街,西南侧为机械城用地,西北侧长德大街。
建筑面积134460.95㎡;地上建筑面积为107277.72㎡,地下建筑面积为27183.23㎡;主要结构选型(地上/地下)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此工程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米。
终压值为2.2Ra。
设计管桩信息表2.2场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2.2.1地形地貌长春市位于松辽凹陷的东部边缘,是北东向展布的郯庐断裂与东西向展布的中朝古板块与西伯利亚古板块陆缘碰撞褶皱造山带的交切复合部位,古生代时期的沉积物较少,局部有二叠纪地层出露,在中生代地台下降,在东部山区有侏罗纪的沉积层。
长春基岩有厚层白垩纪泥质砂页岩陆相沉积,第四纪中更新世有长白山岩浆活动。
2.2.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勘查报告,拟建区地层从上至下依序为:第1层素填土:黑、灰黑色、褐色,以近期人工回填粘性土为主,稍湿,松散-稍密,局部地段为耕土,含大量植物根系,层厚0.40~5.4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挤土防护施工实例
周国华 ,焦大伟
(苏州市中坚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苏苏州215007)
摘要:结合太仓上海广场大楼主楼工程桩实例,简要介绍了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挤土防护的方
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管桩;挤土;防护
中图分类号:TU473.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O04—5716(2013)08—0007—03
1概述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质量稳定可靠、造价 低、工期短、施工工艺简单、无噪声、无振动、无泥浆等 特点;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能够显示和记录压 桩力,可定量观察整个沉桩过程,桩的承载力能够得到 保证,所以在目前的民用和工业建筑基础工程中得到 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混凝土管桩的挤土效 应,如处理不当会引发地面隆起、桩产生水平位移或挤 断、邻桩上浮、对周边建筑构作物和地下设施产生破坏 等问题。本文简要介绍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挤土的 防护方法和措施。 2工程概况 2.1一般概况 拟建太仓上海广场位于太仓市上海路与太平路交 叉口东南角,总用地面积8452m ,总建筑面积 43987m 。拟建建筑物包括办公楼l幢18~19层,酒店 公寓l幢16418层,3层商业裙房及l层地下车库。主 楼(18419层办公楼)工程桩采用静压预应力管桩,工 程桩的相关数据见表1。 表1工程桩相关数据表 2.2周边环境及管线情况 拟建场地北侧为上海路,西侧紧临太平路,马路人
行道下埋有管线,地下室边界线离建筑红线仅3.044
4.49m,建筑红线外即为马路人行道;东侧为尚未开工
的待建场地;南侧紧靠居民住宅楼,地下室边界线离居
民住宅楼仅4.45~10.49m。
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要
2.3.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室内地坪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
3.700m。自然地面相对标高约为-1.300m。场内土层
地质条件分布如表2所示。
2.3.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勘探深度内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为上部孔
隙潜水和下部微承压水。
(1)孔隙潜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粘性土
及③层粉砂中,粘性土的导水性及富水性较差,③层粉
砂的导水性及富水性相对稍好,受大气降水人渗和部
分侧向径流补给,以地面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勘探
期问测得潜水初见水位标高在0.59~O.68m之间,稳定
水位标高在1.16~1.49m之间。
(2)微承压水。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④ 粉砂夹粉
土中,其富水性及透水性由上而下逐渐增强;受上部浅
层地下水垂直人渗和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以地下水
侧向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
依据江苏苏州环境水文监测站区域监测资料显
示,场区该二类地下水间水位动态均具随季节性变化
之特征,其水力联系密切。年变幅一般在1.00m左右,
近期多年最高水位标高为2.00m。
收稿日期:2013—04—02
第一作者简介:周国华(1976一),男(汉族),江苏盐城人,工程师,现从事建筑工程施_T管理工作。
筑
龙
网
w
w
w
.
z
h
u
l
o
n
g
.
c
o
m
3减小静力压桩挤土效应的措施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预钻排水防挤孔(即应力释放孑L)。在桩基施
工区域周边钻应力释放孔,孔径 500mm,孔深20m,
应力释放孑L成孔后在孔内填满5~15的瓜子片。南侧 和西侧布置2排应力释放孔,孑L间距为1800mm,两排 间的距离为1550mm,应力释放孑L呈梅花型布置。应力 释放孔应布置在围护结构的外侧,以免影响围护桩的 施工。应力释放孔布置情况见图1。 钻排水防挤孔的作用是疏排孔深范围内的地下 水,降低孑L隙水压力,达到减小土体位移的目的。 (2)开挖防挤沟(缓冲沟)。本工程北侧为上海路, 为减小压桩对北侧道路的影响,在桩基施工区域与周 边道路之间开挖一条防挤沟,沟宽1.5m,沟深2.Om。
3.2施工期间的防治措施
(1)控制打桩速率。在实际打桩过程中,应控制每
天的最多沉桩的根数;每天进行地面隆起和水平位移
的测试,如发现变形量较大,则应减少每天的沉桩根
筑
龙
网
w
w
w
.
z
h
u
l
o
n
g
.
c
o
m
图1应力释放孔、防挤沟平面布置圈
数,甚至停止沉桩l ̄2d;合理控制打桩速率,使土体留 有时间释放内力。 (2)合理安排打桩顺序。在各种防护措施中,合理 的压桩顺序是最经济实用的。施工顺序的科学安排, 遵守背离被保护对象的原则,先施工靠近被保护对象 处桩位,然后背离该被保护对象施工。因先打的桩有 “遮帘”作用,这样做可削弱后排桩的挤土效应,减少土 体位移。 本工程总体施工方向自西向东进行,内部施工顺 序由南、西、北三侧包围式向东进行施工。开始先在南 面最外侧由外向背离居民楼方向施工3排桩,然后在西 面最外侧由外向背离太平路方向施工3排桩。 (3)钻孔取土(引孔)。由于浅层挤土效应比较明 显,因此可采用钻孔取土来减少挤土效应。本工程桩 压桩前在桩位处进行钻孔取土,取土孔孔径为50Omm, 取土深度为23m;钻孔取土应随钻随用,不宜放置时间 过长。 3.3压桩过程的监测 施工过程中,应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等进行 严密的监测,建立信息化数据档案,以便及时采取相应 的保护措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期间应根据监 测数据及时控制和调整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 3-3.1监测内容 (1)在桩基施工区域外侧沿周边每隔20m布置一 个监测点,监测土体水平位移和地表隆起量。 (2)在施工区域周边建筑物上每幢布6个监测 点,监测土体水平位移和地表隆起量对建筑物的影响。 (3)摸清施工区域周边高压电缆、污水、雨水、电 信、自来水及燃气管线的准确位置,对其进行监测。 3.3.2监测要求 (1)所有测试点、测试设备需加强保护,以防损坏。 (2)桩基施工前,必须取得初读数,且至少2组。 (3)在桩基施工期间,观测频率2次/d。 (4)监测报表应及时上报业主、监理和施工方。 3.3-3变形监测允许值 (1)周围道路变形:地面隆起量小于50mm,水平位 移小于4Omm。 (2)污水、雨水、电信等管线变形:隆起量小于 4Omm,水平位移小于30mm。 (3)周边建筑物的变形允许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 计规范》(GB50007—20O2)确定。
4监测结果
本工程在压桩过程中对南面建筑物、西面和北面
的道路及管线进行了实时监测,监测结果见表3:
表3监测结果表
5结束语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虽属于挤土桩,施工过程中
会对周围建、构筑物及道路、管线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
响,但从本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只要施工过程中
挤土防护方法得当、措施到位,就不会产生破坏性的影
响,还是可以将影响程度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的。
参考文献:
[1】林顺康,林昌勤,谢正宇.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挤土效应
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5(18):lO5-1o6.
【2】黄喜华.挤土效应对建筑密集区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危
害及防治[J].广西城镇建设,2007(10):79-80.
筑
龙
网
w
w
w
.
z
h
u
l
o
n
g
.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