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学(29)--国际货币制度的修订与发展
国际经济法推荐书目

国际经济法推荐书目国际经济法推荐书目姚梅镇主编:《国际经济法概论》(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第3版。
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
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
朱榄叶编著:《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纠纷案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
冯大同编著:《国际贸易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司玉琢、胡正良、傅廷中、李海、朱清、汪鹏南编著:《新编海商法学》,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董世忠主编:《国际金融法》,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高尔森主编:《国际税法》,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曾令良著:《世界贸易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赵维田著:《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吉林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余敏友、左海聪、黄志雄著:《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国际经济法推荐书目国际政治经济学1.罗纳德·芬德利、凯文·奥罗克著,华建光译:《强权与富足:第二个千年的贸易、战争和世界经济》,北京:中信出版社,2023年版。
2.杰奥瓦尼·阿锐基著,姚乃强等译:《漫长的20世纪:金钱、权力与我们社会的根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年。
3.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著,高祖贵译:《世界经济霸权》,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年。
4.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著,宋承先等译:《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上海:上海译文出版本,1986年。
智慧树答案国际经济法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在中国,下列哪一项不是国际经济法的渊源?()答案:国内判例2.2关于国际经济法主体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答案:包括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3.《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从性质上讲属于()答案:国际商事惯例4.下列哪几项属于国际商业惯例的特点?()答案:国际商业惯例是任意性的规范,不具有强制力;国际商业惯例有助于简化交易程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也有助于减少纠纷的产生;国际商业惯例是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之一5.国际经济组织是国家及地区间基于平等原则,以正式协议方式设立的机构,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组织。
()答案:错第二章1.不可撤销之发价,发价人于发价到达被发价人之前,()。
答案:可以撤回2.卖方有义务自费订立运输合同,并且支付运费的贸易术语有()。
答案:CFR;CIF3.以下属于Incoterms2020新变化的是:()答案:CIP术语下的保险级别提高到一切险,不包括除外责任。
;FCA货交承运人术语下添加已装船批注B。
4.《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适用于卖方对于货物对任何人所造成的死亡或伤害的责任。
()答案:错5.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买方享有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因其行使采取其他救济办法的权利而丧失。
()答案:错第三章1.承运人在收取货物以后,签发的载明船名及装船日期的提单被称为( )答案:已装船提单2.中国甲轮将一批饲料从日本东京运至中国威海港。
甲轮到达目的港后,发现所载饲料因发霉受损。
经检验,发现饲料霉损分别由下列原因所致,其中应由承运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答案:霉损是因为货舱通风不良所致3.根据《海牙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况下,承运人应承担责任?()答案:开航时,船舶未处于适航状态;未尽谨慎义务,装载货物时发生货物的损失4.下列哪几项属于共同海损成立的条件?()答案:采取的措施必须是有意和合理的;船货处于共同危险中5.平安险的保险范围包括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
国际货币法律制度的变革与演进

法学研究法制博览2019年01月(下)国际货币法律制度的变革与演进王俊妮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45摘要: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当下的国际货币制度是被戏称为“没有体系”的“牙买加体系”。
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直接揭示了这样一个经济学规律:以稀有金属作为国际通货将无法满足人类价值总量的增长,以特定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通货也将面临两难的“特里芬难题”。
在经济全球化下,需要一种超越国家主权的货币。
数字货币的诞生是历史的前进的必然,也是一种“回归”。
关键词:国际货币法律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数字货币;超国家主权货币;特里芬难题中图分类号:D99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3-0079-03作者简介:王俊妮(1993-)女,汉族,贵州毕节人,重庆大学法学院,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法。
一、引言历史上,人类从早期的物物交换中发明了货币,先后经历了从金本位制(商品本位)到纸币本位(信用本位)的转变,从固定汇率到浮动汇率的转变。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当下的国际货币制度是被戏称为“没有体系”的“牙买加体系”。
随着数字货币的诞生,货币的本质和特征在进一步演变,国际货币制度也面临着挑战与改变,“牙买加体系”可能随时面临崩溃,各主权国家也都积极地盼望和寻找新的更稳定更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不仅仅是国际法的议题,也是全人类在经济全球化后,迎接货币全球化的准备。
二、国际货币法律制度发展史法律是调整各种社会生活的规范的总称,是规则经由国家认定后的表现。
因而,研究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离不开对特定生活生产领域的认识,国际货币法律制度的发展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历史上各主权国家对货币跨国流动进行规制和协调的历史,是上层建筑,由货币每一时期的内涵所决定,并随其演变而演变。
(一)金本位制前期18世纪初以前,各国基本上都是以金、银这类本身具有价值的贵金属作为支付手段的。
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整理

目录
• 国际经济法概述 • 国际货物贸易法 • 国际投资法 • 国际金融法 • 国际税法 • 国际经济组织法
01
国际经济法概述
国际经济法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跨国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 括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法律规则。
特点
国际经济法具有跨国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涉及 多个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需要平衡不同国家的利 益和法律制度。
公民税收管辖权
国家对公民的全球所得或 财产行使征税权。
居民税收管辖权
国家对纳税人来源于境内 外的全部所得或财产行使 征税权。
国际双重征税与税收协定
国际双重征税
01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纳税人就同一征税对象征收相同
或类似的税。
税收协定
02
国家间为协调税收分配关系而签订的协议,旨在避免双重征税
和税收歧视。
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与责任
跨国公司
指在两个或多个国家拥有资产、 生产和销售活动的公司。
法律地位
跨国公司应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 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责任
跨国公司应承担经济、社会和环境 方面的责任,包括遵守劳动法规、 保护环境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
国际投资争议的解决机制
国际投资争议
指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因投资问题产生的争议。
03
国际投资法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
区别
指投资者参与跨国公司经营决策,并 在跨国公司中拥有一定比例的股权, 直接参与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
国际直接投资涉及到跨国公司的经营 决策和管理,而国际间接投资则主要 涉及金融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中使用的货币规则和机制。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国际货币体系不断演变。
本文将介绍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并分析当前主要的国际货币体系。
1. 金本位制度在19世纪中后期,贸易和金融的国际化程度逐渐提高,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形成。
金本位制度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体系,它将货币与黄金挂钩,即货币的价值由黄金决定。
1875年,拉丁货币联盟和北欧货币联盟发行了共同的金本位货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
2. 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协议是1944年由联合国成员国签署的一项协议。
该协议规定美元以及其他几种货币将保持固定的汇率,而美国政府将兑换任何国际储备美元为黄金。
这意味着美国的金本位制度成为全球的货币标准。
布雷顿森林协议的实施时间持续了25年,但由于美国政府迅速增加了发行的货币数量,导致黄金储备的外流。
1971年,美国宣布暂停将美元兑换为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终止。
3. 浮动汇率制度1970年代后期,各国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和美国经济衰退导致了新的货币制度的诞生——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的变化由市场供求决定,而不是像固定汇率那样由政府来干预。
它可以使汇率更加灵活,并且可以使国家在货币政策上更加独立。
4. 多种货币体系并存目前,多种货币体系并存,其中两种最重要的货币是美元和欧元。
美元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影响着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
欧元是欧洲货币联盟国家的共同货币,已成为欧盟第二大储备货币。
此外,人民币也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中交易的主要货币之一。
在国际经济中,各种货币体系的演变都是由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的发展而来的。
随着全球化加速进行,国际货币体系必将继续演变,我们期待这种演变能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贡献更多的力量。
国际货币制度与世界经济发展研究

国际货币制度与世界经济发展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货币制度的建构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参与者的关注。
国际货币制度是指支配国际货币关系的规则和制度,它涉及货币政策、贸易和投资规则、金融市场发展等多方面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与否,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一、国际货币制度历史演变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已经出现过多种国际货币制度。
例如在19世纪,金本位制盛行,货币的价值以固定的金价为基础,金币与钞票都可以在金库中兑换成黄金。
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更为密切。
此时期的国际货币制度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制度交织出现,如布雷顿森林体系、汇率核算标准、欧元等。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然而,在1971年,美国宣布延长黄金挂钩制度,成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自此,世界各国货币体系开始重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自由浮动汇率也成为国际货币关系的常态。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国际货币制度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维护货币稳定性国际货币制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维护货币稳定性,以此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
稳定的货币关系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为企业和个人创造更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如果国际货币制度混乱无序,货币信用受到严重冲击,那么国际贸易和投资就会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2. 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国际货币制度的第二个重要目标是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自由贸易和投资有助于各国经济实现互利共赢,提高全球经济的整体效益。
因此,国际货币制度要设定相应的贸易和投资规则,促进贸易自由化和自由投资,消除贸易和投资中的各种障碍。
3. 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是资本运作的重要场所,对于各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
国际货币制度要处理好金融风险,促进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规范,进而促进各国经济融入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演变

国际货币体系及其发展与演变1。
国际货币体系概念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结算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系统规定、做法与制度,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逐步形成的。
2。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演变国际货币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870年到1914年的金本位时期;第二个时期为1945年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时期;第三个时期是1976年牙买加协议以来的国际货币多元化和浮动汇率时期.2。
1 以英镑为主导的国际金本位制货币体系在近代以来英国是西方国家中率先崛起的资本主义大国,最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科技革命。
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历史无代价地馈赠给资产阶级的一份“厚礼”。
在1760年之后的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中,英国实现了以机器大工业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厂手工业的革命,并且随着殖民扩张政策的推行,英国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处于世界工业、贸易、金融、和海运的中心的地位。
在此背景下,建立起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货币体系.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度,大约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末,结束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金本位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作为本位币,并使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建立起固定兑换关系的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具有货币的所有职能,如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1816年英国率先颁布了《金本位制》,大约半个世纪以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才相继在国内实行了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度大致形成。
国际金本位包括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等三种具体类型.(一)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的最初形态。
其理想的情况,是纯粹金本位制度。
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及其相关机制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及其相关机制无序的国际货币体系并不必然导致金融危机,但会诱发金融风险。
当前正在进行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缺乏制衡的牙买加体系对于此次金融危机事前无预警,事后也无力救助。
从长远来看,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已经势在必行了。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国际汇率制度安排、国际储备货币或资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其中,国际储备货币的选择是关键。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世界进入混合汇率制度,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
但从全世界主要国家的外汇资产来看,基本没有摆脱美元本位制,美元依然主导国际货币体系。
针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主要存在两种意见:一是建议将特别提款权发展成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这两种意见虽然都是力主改变现状,但二者的区别却很大。
本文分别对两种选择的汇率制度安排、运行条件、影响等加以分析,以进一步厘清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一、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内涵2009年20国首脑会议前,中国等方面提出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
而对于何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从学术界到业界尚无统一定论。
但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来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至少包含绝对意义和相对意义上的超主权。
绝对意义上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超越所有的主权,排除其他主权货币存在。
相对意义上的超主权则只是超越部分或全部主权,但不排斥其他主权货币的存在,与其他主权货币共存。
(一)绝对意义上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绝对意义上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类似于欧盟单一货币——欧元,若将此范围扩大至全球,则形成“地球元”。
此时,所有其他主权货币不再存在,各国失去货币政策主权,统一的国际最后贷款人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各国央行只是执行货币政策的分行。
此时的货币政策的调节基础是世界各国经济总和。
因为不存在可交易的其他货币,无交易对手,国际外汇交易市场消失。
因此,货币政策操作上根本不存在汇率协调、币值稳定的目标。
全球生产要素完全流动,全球各国生产力水平趋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新储备单位是 ( )
A. 美元
B.外汇储备
C. 自由兑换货币
D. 特别提款权
2、( )的主要任务是维持国际间汇率的稳定,消除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和经常性交易中的外汇管制,在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暂时失调时,向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
A.世界银行
B.美洲开发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关于金币本位制,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以按本币的含金量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币B.金币本位制下,在市面上流通的其他金属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地兑换成金币或者等量的黄金
C.金币本位制下,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共同发挥作用
D.金币本位制下,由于黄金是各国惟一的国际储备资产,国际间的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
请解释下列名词:特别提款权、牙买加协议、浮动汇率
简答下列问题:
1、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哪些弊端?
2、牙买加协定在哪些方面对国际货币制度做了修改?
3、现行国际货币制度面临着哪些问题?
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备用安排”的效力。
答案:
以借款国意向书为基础而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出的备用安排不是国际合约。
借款国如不能实现其中调整计划所定的目标,并不带来违反合约的后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备用安排没有事实上的效力。
由于基金组织在国际经济及金融领域的权威性,借款国任意不履行备用安排所订的执行标准,不仅基金组织将中止发放以后各期的贷款,其他国际经济组织、国际商业银行以及各国政府也可能停止对借款国的贷款和援助,这将对借款国形成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