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能专项突破四
中考物理 专项突破题集专题04机械运动含解析

专题04机械运动考点一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1.(安徽中考真题第2题,2分)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cm。
【答案】2.70【解析】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A物体的长度为2.70cm。
故答案为:2.70。
2.(安徽中考真题第13题,3分)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铅笔的长度可以选用毫米刻度尺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C.使用测电笔时要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D.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竖直方向上力的大小【答案】D【解析】A.长度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测量铅笔的长度选用毫米刻度尺是合适的,A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温度计玻璃泡内装的是液体,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要使玻璃泡内的液体温度与待测液体温度相同,热传递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充分接触可缩短测量时间,提高测量的准确性,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用测电笔时,火线、测电笔、人体、大地构成电流通路,测电笔氖管有电流通过发光,若不接触金属笔尾无法形成通路,氖管中无电流通过不会发光,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拉力要沿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施加在弹簧测力计上即可,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安徽中考真题第14题,3分)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答案】A【解析】在测量物理量时,有时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我们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取平均值时,必须保证记录结果符合测量工具的要求,如长度的测量,记录结果保留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BD选项都不符合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当除不尽时或除数结果位数较多时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仍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答案选A。
中职语文 山东春考语文专项突破第四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二节文言文阅读课件88张

8
考点精析
9
考点精析
4.倍 (1)通“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越发,更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察 (1)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2)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6.辞 (1)推辞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告别,辞别 我从去年辞帝京(《琵琶行(并序)》) (3)讲究,计较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4)应酬的言辞 博闻强识……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5)婉言道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3
考点精析
1.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词义小,而 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 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 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2.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词义大,而 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 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妻子”,古代表示妻子儿女之意, 现在则只有“男子的配偶”的意义了。 3.词义的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 到了今天却变成另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 现在指鼻涕;“颜色”,古代指脸色,今义转移为颜色。
6
考点精析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如: (1)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多少:偏义复词,很多。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进入。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如: (1)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2)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三、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 里又是另一个意义,因此应根据具体语境辨别词义。如“此人皆意 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中的“道”是“学说,主张”的意思;而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道”,则应解释为“风尚”。
统考版202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高考选择题专项突破题型4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用途课件

5.[2020·浙江1月]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该物质可由n个单体分子通过缩聚反应生成 B.0.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33.6 L(标准状况)的CO2 C.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之一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D.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3n mol NaOH
A.MPy只有两种芳香同分异构体 B.EPy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VPy是乙烯的同系物 D.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答案:D
省市卷 1.[2022·湖南卷]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其合 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1 B.聚乳酸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1 mol乳酸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1 mol H2 D.两分子乳酸反应能够生成含六元环的分子
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该物质不是乙酸、乙 醇的同系物,B项错误;题给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10H18O3,但结构不同,二 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1 mol该物质含有1 mol羧基,与Na2CO3反应最多 可得到0.5 mol(22 g)CO2,D项错误。
5.[2020·全国卷Ⅰ]紫花前胡醇(
4.[2021·湖南卷]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在现有工业路线 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绿色”合成路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与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 B.环己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己二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有CO2生成 D.环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答案:C
答案:B
2.[2022·广东卷]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碳循环研究。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淀粉是多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烃类 C.1 mol CO中含有6.02×1024个电子 D.22.4 L CO2被还原生成1 mol CO
语法专项突破四语法专练知能闯关

Ⅰ.单项填空1.(2012·济宁模拟)Experts believe that the large number of cancer cases in the area are directly __________ to the new nuclear power station.A.referredB.devotedC.contributedD.related解析:选D。
考查动词辨析。
A项意为“指;涉及;参考”;B项意为“投入”;C项意为“捐助;成为(……的)原因之一”;D项意为“与……相关”。
句意为:专家相信,那个地区很多癌症病例和那个新的核电站有着直接的关系。
故D项符合语境。
2.(2012·滨州模拟)—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name of the place?—I’m afraid that __________ me for the moment.A.remindsB.puzzlesC.disturbsD.escapes解析:选D。
考查动词词义辨析。
remind意为“提醒,使想起”;puzzle意为“迷惑”;disturb意为“打扰”;escape意为“逃避,被忘掉”。
答句句意为:“我”怕是暂时忘记了。
故选D项。
3.(2012·聊城模拟)It is required that all traffic participants should __________ the traffic rules to make traffic safer and faster.A.performB.observeC.possessD.support解析:选B。
考查动词词义辨析。
perform意为“执行;表演”;observe意为“遵守,奉行(法律,规律等)”;possess意为“拥有”;support意为“支持”。
句意为:按照要求,所有与交通有关的参与人员应该遵守交通法规,让我们的交通更安全,更快捷。
高考英语复习专项突破:语法填空(四)(解析版)

语法填空(四)(解析版)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不少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提醒考生,愈是临近高考,能否咬紧牙关、学会自我调节,态度是否主动积极,安排是否科学合理,能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以饱满的情绪迎接挑战,其效果往往大不一样。
以下是本人从事10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的以下学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志者事竟成!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高考英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
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英语最后的复习要树立信心,考试的时候遇到难题要想“别人也难”,遇到容易的则要想“细心审题”。
越到最后,考生越要回归基础,单词最好再梳理一遍,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
另附高考复习方法和考前30天冲刺复习方法。
Test 1(2022·绵阳高三第一次模拟)The field of nutri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settings in which dieticians (营养师) and nutritionists can work.1.____________(register) dieticians and nutritionists can work in clinics, in the community, and in management.In clinics, they work 2.____________(individual) with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hey evaluate,plan,and make dietary strategies and nutritional treatments 3.____________ are concentrated on improving varieties of medical problems such as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obesity. In addition, dieticians and nutritionists in this setting come up 4.____________ plans to help patients to improve their diets and appetite,like cancer patients 5.____________(receive) chemical treatments.In the community,dieticians and nutritionists work in health and recreation 6.____________(center).They work with and target specific populations such as the elderly and children. The goal of this targeting 7.____________(be) to inform the public and make new plans 8.____________(achieve) healthier lifestyles.Lastly,dieticians and nutritionists can work in management. They may work in 9.____________(vary) large-scale food service operations that feed the community. They are needed in these settings to help maintain 10.____________ bett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operations through food sourcing, long-term budgeting, and menu planning.【解题导语】本文主要介绍了营养师和营养学家从事的各种工作,包括工作单位、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等。
2019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突破课件专项04 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

。
密封 保存。
3.原因: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而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无法证明是二氧化碳溶于水还是二 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气压减小。
完善的方法: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观察对比二者反应后的现象
考点突破
二、碱变质的探究
1.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Na2CO3 的溶解度/g 7.1
12.2 21.8 39.7
典题训练
NaOH、Na2CO3 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温度/℃ 18.5~25 NaOH 的溶解度/g 17.3 Na2CO3 的溶解度/g 不溶
进行实验 注:乙醇在实验中只作为溶剂,不参与化学反应。 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打开止水夹,通入 CO2,气球明显鼓起后关闭止水夹
②部分变质,其成分为
③完全变质,其成分为
NaOH、Na2CO ;3 Na2CO3
。
考点突破
(3)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实质是检验固体物质中是否有 C������������
①加酸溶液: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足量稀盐酸 , 如果产生 +H2O 程式表示为 Na2CO3+2HCl 2NaCl+CO2↑。
Ca(OH)2 CaCO3
;
②部分变质,其成分为 Ca(OH)2、CaCO3 ;
③完全变质,其成分为
。
考点突破
(3)检验氢氧化钙的变质程度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酚酞
变质。
溶液,倒去上层清液,向试
管中,滴加 足量的稀盐酸 ,如果 酚酞不变色,有气泡产生,则完全变质;如果 酚酞变红,有气泡产生 ,则部分
(高频考点)新初一分班考专题4-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专项突破)-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高频考点)新初一分班考专题4-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专项突破)-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一个三角形两条边分别长5厘米和9厘米,第三条边不可能是()厘米。
A.13B.9C.5D.4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5cm,4cm,3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A.10B.7.5C.6D.以上答案都不对3.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长10厘米和7厘米,高是8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56B.80C.70D.56或804.关于平面图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句。
(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3)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4)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A.1B.2C.3D.45.在一个长10cm,宽为6cm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是()A.31.4cm B.30.84cm C.25.7cm D.18.84cm6.小圆的半径是2cm,大圆的半径是3cm,小圆与大圆的面积之比是()A.1:2B.1:3C.2:3D.4:97.育才学校的操场一圈是400米,雷艳在操场上已经跑了两圈,她再跑()米就是1千米。
A.100B.200C.3008.一个圆,把它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圆的面积()A.扩大到原来的16倍B.缩小到原来的16倍C.扩大到原来的4倍D.缩小到原来的4倍二.填空题(共8小题)9.一根长1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其中底边长是8厘米,一个腰长厘米。
10.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是12厘米,与它相邻的另一条边的长度是厘米。
1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
三角形的面积是60cm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
12.有一堆木头整齐叠放在地上,底层放了10根,每往上一层就少1根,顶层有5根,这堆木头有层,一共有根。
13.把一个长是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剪下的边角料是平方厘米。
中考数学折叠问题专项突破4--折叠中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中考数学折叠问题专项突破4--折叠中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模块四 图形折叠中的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典例1】如图例3-1,在Rt △ABC 中,∠ACB =90°,∠B =30°,BC =3,点D 是BC 边上一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过点D 作DE ⊥BC 交AB 边于点E ,将∠B 沿直线DE 翻折,点B 落在射线BC 上的点F 处,当△AEF 为直角三角形时,BD 的长为图例3-1图例3-2图例3-3【解析】从题目所给的“当△AEF 为直角三角形时”条件出发,以直角顶点所在位置进行分类讨论. 通过观察及分析可知∠BED =∠DEF =60°,所以∠AEF =180-120°=60°. 即点E 不可能为直角顶点. 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EAF =90°时,如图例3-2所示.∵∠B =30°,BC =3,∴30AC tan BC =︒⨯=⨯2AB AC =,∵∠EAF =90°∴∠AFC =60°,∠CAF =30°在Rt △ACF 中,有:cos AF AC CAF =÷∠÷,24BF AF == 由折叠性质可得:∠B =∠DFE =30°,122BD DF BF === ②当∠AFE =90°时,如图例3-3所示.由折叠性质得:∠B =∠DFE =30°,122BD DF BF ===∴∠AFC =60°,∠F AC =30°∴tan 1CF FAC AC =∠⨯==,所以,BF =2,112BD DF BF ===,综上所述,BD 的长为2或1. 【小结】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具备分类讨论思想及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需要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知识. 通过此题,可总结出:①遇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时,分类讨论的出发点在于直角顶点的位置;②解决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方法是数形结合,先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再用勾股定理或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性质解题.【典例2】如图例4-1,矩形ABCD中,AB=3,BC=4,点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把∠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BE的长为.图例4-1 图例4-2 图例4-3【解析】此题以“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为突破口,分析可能是直角顶点的点,得出存在两种情况,即点B′及点E分别为直角顶点.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CEB′=90°时,如图例4-2所示.由折叠性质得:AB=AB′,四边形ABE B′是矩形.所以四边形ABE B′是正方形.此时,BE=AB=3.②当∠CB′E=90°时,如图例4-3所示.由折叠性质知,∠AB′C=90°,所以∠AB′C+∠CB′E=180°.∴点A、B′、C共线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5由折叠得:AB= AB′=3所以B′C=2设BE=x,则B′E=x,EC=4-x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EC2=B′E2+B′C2即:(4-x)2=x2+22 解得:x=1.5.综上所述,BE的值为3或1.5.【小结】本题解题关键在准确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且作出相应图形,要求学生掌握三点共线的理由,折叠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典例3】如图例5-1,在Rt ABC ∆中,90A ∠=︒,AB AC =,1BC =+,点M ,N 分别是边BC ,AB 上的动点,沿MN 所在的直线折叠B ∠,使点B 的对应点'B 始终落在边AC 上.若'MB C ∆为直角三角形,则BM 的长为 .图例5-1图例5-2图例5-3【解析】通过观察及分析可知,C 点不可能为直角顶点,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CM B ′=90°时,如图例5-2所示.由折叠知:∠BMN =∠B ′MB =45°,又因为∠B =45°,所以∠BNM =90°,∠MNB ′=90° 即∠BNM +∠MN B ′=180°,所以B 、N 、B ′三点共线,此时B ′与点A 重合.所以,12BM BC == ①当∠CB ′M =90°时,如图例5-3所示.由折叠知∠B =∠B ′=45°,因为∠C =45°,可得∠B ′MC =45°,所以△B ′M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BM = B ′M =x ,B ′C =x ,则MC =因为BC ,所以x x +1 解得:x =1,即BM =1.综上所述,BM 或1. 【小结】根据题意判断C 点不可能为直角顶点,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求解.【典例4】如图例6-1,在∠MAN =90°,点C 在边AM 上,AC =4,点B 为边AN 上一动点,连接BC ,△A’BC 与△ABC 关于BC 所在直线对称. D 、E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连接DE 并延长交A’B 所在直线于点F ,连接A’E . 当△A’EF 为直角三角形时,AB 的长为.图例6-1图例6-2图例6-3【解析】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A’FE=90°时,如图例6-2所示.∵D、E分别为AC、BC的中点,∴DE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线,即DE∥BA∴∠A’BA=90°,∴四边形AB A’C为矩形由折叠得AC=A’C,∴四边形AB A’C为正方形,即AB=AC=4.②当∠A’EF=90°时,如图例6-3所示.∵∠A’EF=∠CDE=90°,∴A’E∥CD,∴∠DCE=∠CEA’由折叠知:∠DCE=∠A’CE,∴∠CEA’=∠A’CE,∴A’C=A’E=4又∵E是BC中点,即A’E是Rt△A’BC的中线,∴BC=2A’E=8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B=由折叠性质得:AB= A’B=.综上所述,AB的长为4或.【小结】利用中位线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及正方形判定,用勾股定理求解.1、矩形ABCD中,AB=3,BC=4,点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把∠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BE的长为【分析】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①当点B′落在矩形内部时,如图1所示.连结AC,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5,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B′E=∠B=90°,而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EB′C=90°,所以点A、B′、C共线,即∠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B′处,则EB=EB′,AB=AB′=3,可计算出CB′=2,设BE=x,则EB′=x,CE=4-x,然后在R t△CEB′中运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x.②当点B′落在AD边上时,如图2.此时ABEB′为正方形.【解析】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①当点B′落在矩形内部时,如图1所示.连结AC,在R t△ABC中,AB=3,BC=4,∴AC,∵∠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AB′E=∠B=90°,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EB′C=90°,∴点A、B′、C共线,即∠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B′处,∴EB=EB′,AB=AB′=3,∴CB′=5-3=2,设BE=x,则EB′=x,CE=4-x,在R t△CEB′中,∵EB′2+CB′2=CE2,∴x2+22=(4-x)2,解得x=32,∴BE=32;②当点B′落在AD边上时,如图2所示.此时ABEB′为正方形,∴BE=AB=3.综上BE长为32或3【小结】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注意本题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避免漏解.2、如图,矩形纸片ABCD,AB=4,BC=3,点P在BC边上,将△CDP沿DP折叠,点C落在点E处,PE、DE分别交AB于点O、F,且OP=OF,则ADDF的值为A .1113B .1315C .1517D .1719【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出DC =DE 、CP =EP ,由∠EOF =∠BOP 、∠B =∠E 、OP =OF 可得出△OEF ≌△OBP (AA S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OE =OB 、EF =BP ,设EF =x ,则BP =x 、DF =4﹣x 、BF =PC =3﹣x ,进而可得出AF =1+x .在R t △DAF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 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根据折叠,可知:△DCP ≌△DEP ,∴DC =DE =4,CP =EP .在△OEF 和△OBP 中,∵90EOF BOP B E OP OF ∠∠∠∠=⎧⎪==︒⎨⎪=⎩,∴△OEF ≌△OBP (AA S ),∴OE =OB ,EF =BP .设EF =x ,则BP =x ,DF =DE ﹣EF =4﹣x .又∵BF =OB +OF =OE +OP =PE =PC ,PC =BC ﹣BP =3﹣x ,∴AF =AB ﹣BF =1+x .在R t △DAF 中,AF 2+AD 2=DF 2,即(1+x )2+32=(4﹣x )2,解得:x =0.6,∴DF =4﹣x =3.4,∴1517AD DF =.故选C . 【小结】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解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结合AF =1+x ,求出AF 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E是BC上一点,BE Q是CD上一动点,将△CEQ沿直线EQ折叠后,点C落在点P处,连接P A.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点D运动,当P A的长度最小时,CQ的长为()A.3B.3C.32D.3【解析】如图所示:在R t△ABE中,AE=.∵BC=3,BE=,∴EC=3-.由翻折的性质可知:PE=CE=3-.∵AP+PE≥AE,∴AP≥AE-PE.∴当点A、P、E一条直线上时,AP有最小值.∴AP=AE-PE=2-(3-)=3-3.故选A.4、如图,矩形ABCD 中,3AB =,4BC =,点E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AE ,把矩形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点B '处.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BE 的长为____________.【分析】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 ①当点B ′落在矩形内部时,如答图1所示.连结AC ,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 =10,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B ′E =∠B =90°,而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EB ′C =90°,所以点A 、B ′、C 共线,即∠B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对角线AC 上的点B ′处,则EB =EB ′,AB =AB ′=6,可计算出CB ′=4,设BE =x ,则EB ′=x ,CE =8-x ,然后在R t △CEB ′中运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x .②当点B ′落在AD 边上时,如答图2所示.此时四边形ABEB ′为正方形. 【解析】由题意知,需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90CB E ︒'∠=时,如图1,由折叠得,90AB E B ︒'∠=∠=,AB AB '=, ∴180AB C ︒'∠=,∴,,A B C '三点共线.在矩形ABCD 中,3AB =,4BC =, ∴5AC =.∵AB AB 3'==,∴2B C AC AB ''=-=. 设BE x =,则4CE BC BE x =-=-,B E x '=,在Rt B CE '∆中,222B E B C CE ''+=,即2222(4)x x +=-,解得32x =. ②当90B EC ︒'∠=时,如图2,由折叠可知ABE AB E '∆∆≌, ∴BE B E '=,90B AB E ︒'∠=∠=,∴四边形ABEB '是正方形,∴3BE AB ==.综上,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BE 的长为32或3. 【小结】考查了折叠问题: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注意本题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避免漏解.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E是AB边上一点,AE=2,F是直线CD上一动点,将△AEF沿直线EF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点A′,当点E,A′,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DF的长为_____.【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E,再证明CF=CE即可解决问题.(注意有两种情形)【解析】如图,由翻折可知,∠FEA=∠FEA′,∵CD∥AB,∴∠CFE=∠AEF,∴∠CFE=∠CEF,∴CE=CF,在R t△BCE中,EC==∴CF=CE=,∵AB=CD=6,∴DF=CD﹣CF=6﹣当点F在DC的延长线上时,易知EF⊥EF′,CF=CF′=,∴DF=CD+CF′=【小结】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的突破点是证明△CFE的等腰三角形,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如图,在菱形ABCD 中,∠DAB =45°,AB =4,点P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过点P 作PE ⊥AB 交直线AD 于点E ,将∠A 沿PE 折叠,点A 落在F 处,连接DF ,CF ,当△CDF 为直角三角形时,线段AP 的长为__________.【分析】分两种情形讨论:①如图1,当DF ⊥AB 时,△CDF 是直角三角形;②如图2,当CF ⊥AB 时,△DCF 是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出即可.【解析】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如图1,当DF ⊥AB 时,△CDF 是直角三角形.∵在菱形ABCD 中,AB =4,∴CD =AD =AB =4.在R t △ADF 中,∵AD =4,∠DAB =45,DF =AF,∴AP 12=AF = ②如图2,当CF ⊥AB 时,△DCF 是直角三角形.在R t △CBF 中,∵∠CFB =90°,∠CBF =∠A =45°,BC =4,∴BF =CF,∴AFAP 12=AF=2AP2【小结】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正确画出图象,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题型研析4——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综合题典例剖析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如图为该动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1)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该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时期为________。
(2)若图中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染色体上,该变化引起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①处的基因为a,则该细胞基因组成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或在________时期出现了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解析(1)该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2)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了另一条染色体上,该变化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3)由于该细胞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已分开,①处基因应与其所对应的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相同,如果①处的基因为a,该细胞基因组成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1)4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染色体结构变异(3)基因突变四分体技法点拨1.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的关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2.减数分裂与生物变异的关系(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各种原因(物理、化学等因素)会使DNA复制过程出现差错,导致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产生基因突变,这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而发生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随之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也会出现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的配子,通过配子将这些变异传递给下一代,如人类性染色体异常病中出现的XXY型、XXX 型、XYY型等,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可能是形成精子时异常,也可能是形成卵细胞时异常。
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为某雄性二倍体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等位基因M和m分别位于①和⑤上,则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该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其中①②③④为一组C.该细胞分裂后直接产生两个精子D.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实现了基因重组答案 B解析该图所示的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等位基因M和m分别位于①和⑤上,则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的结果;图中所示的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其中①②③④为一组;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精细胞要经过一系列变化才成为精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或者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2.果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常常发生染色体不分开的现象,因此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并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如表所示:(1)若雌果蝇减数分裂过程正常,雄果蝇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异常,分析出现异常受精卵XO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表现型为雌性可育的果蝇(XXY)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核内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坐标曲线图(标明染色体数目的具体变化和有丝分裂各时期)。
(3)为探究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著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做了下列杂交实验。
让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全部是红眼果蝇;让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雄果蝇全是白眼,雌果蝇全是红眼。
他的学生蒂更斯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大多数雄果蝇都是白眼,雌果蝇都是红眼,但有少数例外,大约每2 000个子代个体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该红眼雄果蝇不育。
请根据上表信息,绘制遗传图解,解释蒂更斯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例外(设有关基因为B、b)。
同源染色体XY没有分开,移向了同一极,形成没有性染色体的精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如图右所示(3)如图所示解析(1)雌果蝇减数分裂过程正常,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出现异常受精卵XO,则雄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中没有性染色体,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XY没有分开,移向了同一极,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X或YY没有分开,移向了同一极。
(2)果蝇正常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雌性可育的果蝇(XXY)体细胞比正常体细胞多1条性染色体,即雌性可育的果蝇(XXY)体细胞中有9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有18条染色体。
(3)根据摩尔根的杂交实验结果可以判定,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根据正常情况下:白眼雌果蝇(X b X b)和红眼雄果蝇(X B Y)交配,子代雄果蝇全是白眼(X b Y),雌果蝇全是红眼(X B X b);但子代中出现少数例外:有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不育红眼雄果蝇,结合表格信息,不育的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 B O,可育的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 b X b Y,从而可以推断白眼雌果蝇(X b X b)产生了X b X b卵细胞和O(无X)卵细胞,并且与正常精子结合。
实验技能突破4——验证与探究类实验技能归纳1.2.实验设计思路的思维过程一是应根据试题要求,确定单一变量,依据实验变量进行合理分组;二是根据实验材料,结合实验原理,确定实验现象的观测指标;三是确保除单一变量外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四是合理确定操作程序,确保程序合理,表达准确;五是注意区分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案;前者只要简单说明思路即可,后者需要较为详细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观察等内容。
典例剖析为了探究三氯化铝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提示:细胞分裂情况可用细胞分裂指数来衡量,即分裂中期细胞数与所观察到的细胞总数之比)(1)实验步骤:第一步,取动物细胞株培养状况相同的A、B培养皿,A中加入10 mL质量浓度为1.0 g/L 的AlCl3溶液,B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第二步:培养72 h后,各取A、B培养皿中细胞若干,经固定染色后,分别制成临时装片A、B。
第三步:观察装片A、B中细胞各300个,分别计算细胞分裂指数。
(2)预期实验结果以及得出结论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AlCl3对动物细胞分裂的影响,你还能提出什么探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AlCl3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其作用可能有三种:促进、抑制或不影响。
根据提示,其影响可以通过对比A、B两组的细胞分裂指数进行判断。
此外可探究的课题还有AlCl3浓度或作用时间对动物细胞分裂的影响。
答案(2)比较A、B两组的细胞分裂指数,判断质量浓度为1.0 g/L AlCl3溶液对动物细胞分裂有促进或抑制作用,或者是没有影响(3)AlCl3浓度或作用时间对动物细胞分裂的影响(或其他合理答案)即时巩固据报道,木瓜叶提取物能杀死癌细胞。
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木瓜叶提取物对小鼠肉瘤有抑制作用。
实验材料:生有肉瘤S-180的实验小鼠10只、木瓜叶提取物制剂、注射器、蒸馏水、生理盐水等(其他材料、器具自定)。
实验步骤:(1)将10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生有肉瘤S-180的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记作A、B组,编号A1、A2、A3、A4、A5、B1、B2、B3、B4、B5。
(2)向A组各实验小鼠注射适量__________________,向B组各实验小鼠注射与A组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
(3)在相同条件下饲养实验小鼠一段时间后,测量统计A、B组实验鼠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实验步骤:(2)木瓜叶提取物制剂生理盐水(3)肉瘤变化量实验预期:A组实验鼠肉瘤平均增重量比B组少解析要证明“木瓜叶提取物对小鼠肉瘤有抑制作用”,需要设置空白对照。
对实验组小鼠注射适量木瓜叶提取物制剂,对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实验的因变量为小鼠肉瘤的生长状况,可以是实验鼠肉瘤变化量。
热点专项聚焦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异常行为变化在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的行为变化时,应抓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三个关键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也可以结合基因的变化,逆向分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加深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解,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内涵的理解,以构建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1.基因突变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所示。
注意突变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是显性突变,也可以是隐性突变。
2.基因数量变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常,往往会引起配子中基因数目的增减。
在分析基因数目变化时,应考虑变化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关,还是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关。
如图1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的配子情况。
图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配子的情况。
典例剖析(2011·山东卷,8)基因型为AaX B 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AA型配子中没有a基因,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与a已经分开,一定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号染色体未分离,①正确,②错误;AA型配子中不含性染色体,有两种可能: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配子由产生的不含性染色体的次级性母细胞分裂而成;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不含性染色体的性细胞,故③正确,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