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治疗的进展-朱俊
胺碘酮的正确使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朱俊_1ppt课件(2)

胺碘酮的正确使用
正确使用的要素: ——正确的适应证 ——正确的用法 ——正确的用药准备和监测 ——副作用的观察和处理
工地内堆 放材料 的地面 及行车 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正确的适应证——静脉胺碘酮
心房颤动: ——可用于室率控制和转复 室性心律失常: ——室颤和无脉搏室速改善心肺复苏的效果 ——不伴QT延长的宽QRS心动过速 其他心律失常 主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伴有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 预激合并房颤,电复律的药物准备
工地内堆 放材料 的地面 及行车 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工地内堆 放材料 的地面 及行车 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胺碘酮的正确使用
正确使用的要素: ——正确的适应证 ——正确的用法 ——正确的用药准备和监测 ——副作用的观察和处理
胺碘酮的正确使用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 朱俊
胺碘酮的应用现状
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静脉胺碘酮仍是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主力军 口服胺碘酮有较大争议 应用不足与应用过度现象并存 最大程度获益、减少风险、合理应用仍是主题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目录一、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 (1)二、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解读——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 (3)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5)四、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7)五、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9)六、心力衰竭合并非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 (11)七、心力衰竭常见合并症的临床管理 (14)八、慢性心力衰竭人群运动处方的制定及实施 (16)九、晚期心力衰竭的机械循环支持治疗 (17)十、心衰患者容量管理策略 (19)十一、冠心病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21)十二、正性肌力药物在晚期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23)十三、心力衰竭的实验室诊断 (25)十四、心脏超声基础 (27)十五、急性右心衰竭的规范化治疗 (29)一、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1.在心衰的分期中,哪一期患者表现为有心衰风险因素但无症状和体征?()A.A期B.B期C.C期D.D期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A2.基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心衰分为哪几个类型?()A.急性心衰、慢性心衰B.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C.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D.收缩性心衰、舒张性心衰E.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中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参考答案:C3.以下属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II级的是()A.休息时也有症状B.活动明显受限C.活动轻度受限D.活动不受限E.不能下床并需静脉给药支持参考答案:C4.我国心衰的主要病因是()A.高血压和冠心病B.瓣膜病C.扩张性心肌病D.内分泌代谢性疾病E.肺部疾病参考答案:A5.慢性心衰的治疗目标是()A.预防住院B.改善临床状态C.降低死亡率D.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二、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解读——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1.对心衰“易损期”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指心衰住院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内B.发生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的风险较低C.推荐住院期间临床稳定后或出院前尽早启动GDMTD.出院前应该仔细评估容量负荷状态,优化减容治疗方案E.推荐在患者出院后 1-2 周内进行早期随访参考答案:B2.以下哪项措施不是心力衰竭A期患者一级预防的推荐?()A.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B.高血压患者,推荐积极降压治疗C.定期使用利尿剂D.2型糖尿病,推荐SGLT2iE.高心衰风险T2D患者使用沙格列汀参考答案:C3.以下哪个药物在HFrEF、HFmrEF、HFpEF治疗中均得到I类推荐A.SGLT2iB.β受体阻滞剂C.MRAD.ACEi/ARB/ARNIE.维立西呱参考答案:A4.对于HFrEF药物管理建议,不是I类推荐的是()A.维立西呱B.ACEI/ARB/ARNIC.MRAD.β受体阻滞E.SGLT2i参考答案:A5.以下对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管理错误的是()A.维持药物治疗B.可以停用改善疾病预后“新四联”药物C.定期随访D.继续生活方式管理E.避免大量饮水,过度输液、酗酒参考答案:B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1.关于SGLT2i在HFrEF人群中开展的大型3期临床研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目的均为探索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SGLT2i对射血分数降低性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B.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主要终点均达成C.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均纳入了LVEF小于40%的心衰人群D.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研究对象均合并糖尿病E.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参考答案:D2.以下对VICTORIA研究和对维立西呱相关推荐错误的是()A.研究纳入近期发生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低于45%的患者B.研究证明维立西呱可降低高风险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和首次因心衰住院发生风险C.推荐近期发生过心衰加重事件、NYHA II - IV级,LVEF<45% 的心衰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尽早加用维立西呱(IIa)D.低血压不是维立西呱的禁忌症E.妊娠期妇女是禁忌参考答案:D3.关于ARNi在HFrEF中的应用,描述错误的是()A.对于症状性 NYHA Il-Ill 级的 HFrEF 患者,建议使用 ARNi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1A类推荐B.ARNi有ARB和脑啡肽酶抑制剂的作用,后者可升高利钠肽、缓激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及其他内源性血管活性肽的水平。
最新:心力衰竭临床进展(全文)

最新:心力衰竭临床进展(全文)2021年,心力衰竭(心衰)领域的新研究迭出,有的对未来临床实践影响较大或潜在应用价值较高。
同时,3部有影响的国际心衰指南/专家共识颁布,提出的理念、建议和推荐,具有新意和一定借鉴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临床和实用的角度,搜集这些亮点,加以分析和解读。
一、中国心衰工作水平的提升1. 中国心衰医疗质量控制报告首次发布:《2020年中国心力衰竭医疗质量控制报告》(报告)是我国首次发布的心衰医疗质量控制报告,既是对我国近几年心衰临床工作的总结,又为未来提高我国的心衰防治水平指明方向,值得重视和认真学习。
(1)中国心衰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报告中介绍的“中国心力衰竭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表1)是心衰管理的“地板”(基本要求),基层医院要遵循,三级医院也要遵循;全科医师应执行,心衰专家也应执行。
实施过程中可以酌情“提高”水平,但不能降低标准。
这些指标应该在心衰指南中列为Ⅰ类推荐。
(2)我国心衰工作的现状、进步和差距:报告数据来源于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全国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4 938例心衰住院患者。
据报告分析,我国心衰病因主要为高血压(56.3%)和冠心病(52.8%),其次为瓣膜性心脏病(18.7%)和扩张型心肌病(16.3%)。
合并症主要为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和心房颤动(房颤)或心房扑动(房扑)。
与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的“跟着指南走——心力衰竭”(Get With The Guideline-Heart Failure,GWTG-HF)项目的同期数据比较发现,我国住院心衰患者年龄较小、女性比例较低,收缩压水平较低;心衰病因中高血压的比例明显较低,冠心病和瓣膜性心脏病的比例也较低;合并症中糖尿病、房颤或房扑的比例也较低。
与既往的“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China-HF)”(2012~2015年)[2, 3]结果比较,我国心衰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功能评估)率和利钠肽的检测率,心衰适用人群出院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阻滞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的使用率均有明显提高;但RAS阻滞剂应用的种类有所不同,其中,ACEI或ARB 使用率明显下降,而ARNI使用率显著升高,提示我国心衰患者规范化诊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1)

Ⅱ类药物
阻滞β-肾上腺素能受体 降低交感神经效应 减轻由β-受体介导的心律 失常
Ⅱ类药物
降低Ⅰca-L、起搏电流 (Ⅰf)
缩短病态心肌细胞复极时间 降低复极离散度、提高致颤 阈
Ⅲ类药物
基本为钾通道阻滞剂 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 程 延长复极时间 延长有效不应期
Ⅲ类药物
选择Ⅰk r阻滞剂 d-sotalol dofetilide sematilide almokaland 心动过缓时的主要复极电流 在心率减慢时作用最大 逆使用依赖 易诱发尖端扭转室速
电复律
口服首选:β阻滞剂、异搏定、地 尔硫卓
心衰首选:胺碘酮
室上速
急性发作处理 刺激迷走N、食道调搏、电复律 普罗帕酮 iv 器质性心脏病慎用 ATP iv 西地兰 iv 地尔硫卓、胺碘酮 iv
室上速
防止发作 首选射频消融 口服普罗帕酮、莫雷西嗪
加速交界区自主心律
首选β阻滞剂 洋地黄过量: 停药、补钾 利多卡因、β阻滞剂
有器质性心脏病室速
室速治疗:终止发作、预防复发 (1)终止室速
同步电复律 非同步电复律 药物—静脉给药
Hale Waihona Puke 有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治疗利多卡因 半衰期短、数分钟作用消失 量大时消化道、NS不良反应 加重心功不全 胺碘酮:安全、有效 普鲁卡因、普罗帕酮 用于心功正常者
有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治疗
多形室速心功正常者 首选β阻滞剂:美托洛尔5-10mg iv 次选利多卡因、胺碘酮 再选电复律 单形室速心功正常者 右室临时起搏—超速抑制
房颤
控制心室率 地高辛、β阻滞剂、地尔硫卓、 维拉帕米 心律转复、窦律维持 Af>24h复律治疗 电转复 药物转复Ⅰa、Ⅰc、Ⅲ类药 器质性心脏病首选胺碘酮 无器质性心脏病首选Ⅰ类药
心功能不全---急性左心衰诊治进展

心功能不全---急性左心衰诊治进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研究所作者:卢永昕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迅速引起心排量的降低,导致组织器官低灌注和急性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心脏结构的异常可以表现为急性心肌或瓣膜的病变,功能的异常可以是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也可以由心律失常或心脏前后负荷的不匹配引起。
临床上以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为首要症状,可以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严重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处理。
急性心力衰竭可以发生在既往无心脏病的患者,首次新出现急性心衰或一过性的急性心功能异常;也可以发生在有心脏病的患者,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失代偿。
急性心力衰竭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依其发生频率顺序排列:失代偿性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高血压性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右心衰和高心排血量性急性心衰。
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相继有多个急性心衰的注册研究问世,美国发表了ADHERE,OPTIMIZE-HF研究的结果,欧洲公布了EUROHF-I,EUROHF-II研究,并在2005年推出了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指南。
ADHERE(The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National Registry)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前274医院105,388名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状况,高血压(73%)、冠心病(57%)和糖尿病(44%)是最常见的病因,平均住院死亡率为4%。
收缩功能代偿的急性失代偿心衰约占50.4%,多见于老年、女性、高血压的患者,较少使用ACEI 或ARB,该部分病人的住院期间死亡率低于急性收缩性心衰,分别为 2.8%、 3.9%。
血BUN>37mg/dl, SBP≤120mmHg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
采用利钠肽或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衰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低于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治疗的患者死亡率。
专家简介PPT课件

—如何自我监测心衰状况:如监测体重、水肿 —怎样调整药物刘剂量 —什么时候需要就诊什么医生
29
心衰患者过渡阶段临床表现为心功能差、 仍有心衰症状
30
注意心率:心率增快使过度期 心衰患者死 亡风险升高
31
心率增快导致心衰患者射血分数下降、 心功能降低
32
主要内容
◆急性心衰新进展体现在出现了新的理念、新的流程、 新的药物。强调早期评估,了解病情和做出治疗决策。 还强调消除液体潴留的重要意义。 ◆慢性稳定性心衰的基本治疗为金三角,新药伊伐布 雷定加用在降低心率同时可发挥改善预后的良好作用。 ◆过渡期心衰的处理开始于出院前后,应启动和积极 应用“金三角”。心率管理也是重要举措,伊伐布雷 定可以早期应用并发挥积极作用
◆药物种类 —传统药物:硝酸酯、硝普钠、乌拉地尔、酚妥拉 明 —新的药物:新活素(萘西立肽)
10
急性心力衰竭处理—正性肌力药物
◆应用指征 •—持续有症状的低血压状态 •—低心排血量、低灌注状态 •—心源性休克 •
◆正性肌力药物分类 •—洋地黄类如西地兰 •—拟交感类(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 •—左西孟旦
33
34
金三角(ACEI、β阻滯剂和螺内酯
27
出院前的处理 :掌握好心衰患者出院标准
◆至少在出院前24小时 ◆血流动力学稳定 ◆无容量超负荷 ◆肾功能稳定 ◆无电介质紊乱(尤其低钠血症) ◆已使用基于循证的口服药物(金三角)
28
出院后的早期管理 对心衰患者预后非常关键
• ◆ 应告知患者:出院后1-2周内需要复诊
22
未来慢性收缩性心衰处理流程
23
三、过渡期心力衰竭处理新思维 从心衰的临床病程来看待过渡阶段心衰
2022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主要内容

2022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主要内容我国心力衰竭(心衰)患病率持续升高,心衰患者的高死亡率、高住院率带来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
心衰加重与慢性心衰患者的死亡和再住院密切相关。
近年来预防和管理心衰加重领域有不少新观念和新进展,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电及心功能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中国心衰中心联盟专家委员会共同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参考相关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撰写本共识,从慢性心衰加重的定义、诊断与评估、治疗、预防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和治疗慢性心衰加重患者提供参考。
慢性心衰加重概述慢性心衰是一组复杂的自发进展性的临床综合征,慢性心衰加重是指慢性心衰患者在病情稳定一段时间后出现心衰症状和(或)体征的加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心衰加重是在基础病因和(或)诱因作用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分子机制,心肌能量代谢、心肌细胞数量、细胞结构、细胞外基质等发生变化,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心肌纤维化、心室扩大和(或)心肌肥厚等病理性重构加剧,心肌收缩力及心室顺应性进一步下降。
慢性心衰加重的临床表现1 .心衰症状和(或)体征(如呼吸困难、疲乏、腹胀、纳差、肺部啰音、水肿)再次出现或加重,这是心衰加重的最主要临床表现。
2,心衰合并疾病的症状禾□(或林征出现或加重如心律失常相关的心悸、黑B蒙、晕厥;心肌缺血相关的胸闷、胸痛;感染相关的发热、咳嗽、咳痰;新出现的心脏杂音等。
3.心脏影像学检查提示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加重或者利钠肽进行性升高。
慢性心衰加重临床上多表现为心衰逐渐失代偿(容量负荷增多),严重的患者可发生急的市水肿或心原性休克。
临床评估L确定是否存在心衰加重心衰患者出院后应进行门诊随访,需定期对心衰患者的症状、体征、活动能力进行评估。
症状评估可选择以下指标之一:NYHA心功能分级、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Kansas City cardiomyopathyquestio∩aire scale ,KCCQ )或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innesota heart failure quality of life scale z MLHFQ ∖ 6 分钟步行试验、峰值摄氧量、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
心力衰竭治疗PPT课件

效果不好,合并高血压等情况,可与硝酸甘油合用
7
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一些问题
药物治疗的选择
•洋地黄制剂:用于收缩功能不全,窦性心律时应放在血 管扩张剂后使用,在快速房颤或房扑时应早用(房扑 效果可能不好)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在前述措施无效时使用 ——拟交感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米力农
13
洋地黄研究组实验(DIG)
N Eng J Med 1997;336:525-533
•目的:评价地高辛对窦性心律心衰病人死亡率和发病率 的作用
•观察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设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试验 •病人:6800例LVEF≤0.45,988例LVEF>0.45,所有
病人都是窦性心律,都有心衰 •治疗:地高辛或安慰剂 •随访:37个月(28~58个月) •伴随治疗:鼓励用转换酶抑制剂
心功能不全治疗的进展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朱俊
1
有关心衰理论和实践的进展
2
有关心衰理论和实践的进展
•第一阶段(解剖学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前 ——认识形成心衰的疾病 ——心衰是心肌收缩功能不足所致 ——治疗:强心药(洋地黄)和利尿 •第二阶段(血流动力学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认识心衰的血流动力学机制 ——心衰中前后负荷的作用 ——治疗:血管扩张剂和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
11
关于洋地黄在心衰中的应用
12
关于洋地黄在心衰中的应用
•至今已应用200余年 •心脏病的病种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洋地黄对窦性心律的作用不一致,无法用心率来判定药
物有无作用,而伴有窦性心律的心衰已经占了主导地 位 •已经认识到收缩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的区别,有了 比较可靠的区别二者的检测方法 •需要对洋地黄在窦性心律心衰中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地黄研究组实验(DIG)
结果:LVEF≤0.45组
事件 总死亡率 心血管死亡率 心衰恶化死亡 住院 心血管病住院 心衰恶化住院 室性心律失常和 猝死 地高辛组(%) 安慰剂组(%) 34.8 29.9 11.6 64.3 49.9 26.8 4.2 35.1 29.5 13.2 67.1 54.4 34.7 4.3 p 0.80 NS 0.06 0.006 <0.001 <0.001 NS
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
拟交感胺
多巴胺: ——作用机制:有剂量依赖性
剂量 <2μ g/分.公斤 2~7μ g/分.公斤 >7μ g/分.公斤 作用受体 多巴胺受体 心肌β 1 受体 α 受体 效应 肾、肠系膜血管扩 张 正性肌力作用 外周血管收缩 临床应用 利尿 强心 升压
——指征:各种心衰,包括手术后低心排血量,但不主 张用于急性肾衰无尿的治疗 ——用法:根据指征决定用量,可与硝普钠,硝酸甘油, 氨力农,多巴酚丁胺合用
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氨力农: ——指征:各种心衰,包括术后低心排血量 ——用法:负荷量:0.5~1.0mg/kg iv 维持量:5~10 μg/min.kg 无口服制剂 ——副作用:少数病人有低血压,室性心律失常,长期 用血小板减少
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米力农:第二代产品 ——作用:与氨力农相似。作用比氨力农强15~20倍, 半衰期仅2小时 ——血流动力学效应:与氨力农相似,心率轻度上升, 作用在用药后15分钟最明显 ——指征:同氨力农 ——用法:负荷量:25~75 μg/kg iv 维持量:0.375~0.75 μg/min.kg iv ——有口服制剂,但目前已不提倡使用
SAVE
N Eng J Med 1992;327:669-677
目的:观察开博通是否降低心肌梗死后伴左室 功能不全病人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病人:2231例急性心肌梗死3~16天病人, LVEF≤0.40,无活动心肌缺血和明显心衰症状 随访:24~60月,平均42月 治疗:开博通12.5mg tid开始,逐渐加至50mg tid,或安慰剂。病人可以接受溶栓、阿司匹林 或β-阻滞剂
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一些问题
急性左心衰的特殊疗法
气管插管并终末正压通气: ——机制:防止肺泡塌陷,增加气体交换,减少间质水 肿 ——适应症: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急性肺水肿,伴有明显 CO2潴留,经各种治疗后PAWP>18mmHg,经呼吸 器50%氧通气后PaO2<60mmHg ——终止标准:50%O2, PEEP=0, PaO2>80mmHg; PAWP<18mmHg ——不利作用:胸腔内压上升,静脉回流受阻,心排血 量下降,血压下降
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
目前应用情况:
——仅使用拟交感药物和磷酸二酯酶抑制 剂 ——仅使用静脉制剂 ——仅用于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的短期治 疗 ——一般不作为首选,在利尿,血管扩张 剂,洋地黄的基础上使用
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衰中的应用
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衰中的应用
机制: ——抑制Ag I转变成Ag II,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增加前 列环素的水平。效应为扩张外周小动脉和静脉系统, 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抑制Ag II的不利作用:如局部组织的纤维化,促进 细胞凋亡 ——减少醛固酮的分泌,改善水钠潴留,长期应用有利 尿作用,减少醛固酮受体所致的小动脉收缩作用 ——有助于纠正心衰患者的低血钾,低血镁,降低心律 失常的发生率 ——抑制局部组织的RAS系统,可使肥厚的心肌回缩, 防止心室构型重塑 ——抑制交感神经系统,降低儿茶酚胺水平 ——长期应用可稳定血管结构,改善内皮功能,降低循 环内皮素和其他血管收缩物质的水平
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
分类:
拟交感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羟苯心胺、
吡丁醇、舒喘宁、左旋多巴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米力农 胰高血糖素 1.6-二磷酸果糖
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
拟交感胺
机制:作用于心肌的β1受体而发挥正性肌力作
用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因正 性速率作用,强烈的血管收缩或血管舒张作用, 不利于心衰的治疗
洋地黄研究组实验(DIG)
N Eng J Med 1997;336:525-533
目的:评价地高辛对窦性心律心衰病人死亡率和发病率 的作用 观察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设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试验 病人:6800例LVEF≤0.45,988例LVEF>0.45,所有病 人都是窦性心律,都有心衰 治疗:地高辛或安慰剂 随访:37个月(28~58个月) 伴随治疗:鼓励用转换酶抑制剂
PROMISE
N Eng J Med 1991;325:1468-1475
目的:评价米力农在严重慢性心衰病人中对生 存的作用 观察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设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试验 病人:1088例慢性心衰病人,心功能Ⅲ~Ⅳ级, LVEF≤0.35 随访:1天~20月,平均6.1月 治疗:米力农10mg qid或安慰剂
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一些问题
药物治疗的选择
洋地黄制剂:用于收缩功能不全,窦性心律时应放在血 管扩张剂后使用,在快速房颤或房扑时应早用(房扑 效果可能不好)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在前述措施无效时使用 ——拟交感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米力农 其它:氨茶碱类,激素类等
心功能不全治疗的进展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朱俊
有关心衰理论和实践的进展
有关心衰理论和实践的进展
第一阶段(解剖学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前 ——认识形成心衰的疾病 ——心衰是心肌收缩功能不足所致 ——治疗:强心药(洋地黄)和利尿 第二阶段(血流动力学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认识心衰的血流动力学机制 ——心衰中前后负荷的作用 ——治疗:血管扩张剂和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
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一些问题
药物治疗的选择
一般措施:吸氧,体位,吗啡等 利尿剂:在三大类药物中首选 ——作用:利尿,血管扩张(静脉为主),减轻前负荷 ——制剂:襻利尿剂,如速尿40~200mg 血管扩张剂:无禁忌症时立即应用 ——硝酸甘油:用于冠心病心衰,小剂量减轻前负荷, 大剂量也可降低后负荷 ——硝普钠:用于其它心衰,冠心病心衰单用硝酸甘油 效果不好,合并高血压等情况,可与硝酸甘油合用
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衰中的应用
ACEI在心肌梗死后应用的裨益: ——LVEDP下降,改善内膜下灌注 ——影响冠脉张力,减少缺血事件 ——冠脉壁增厚减慢 ——抑制胶原的早期增长,减少构型重塑
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衰中的应用
早期的临床试验
CONSENSUS I (N Eng J Med 1987;316:1429-1435 ) ——253例心功能Ⅳ级病人,随机应用依那普利或安慰 剂,随访188天 ——用药组总死亡率下降27%(39.4% vs 54.0%, p=0.003) V-HeFT II (N Eng J Med 1991;325:303-310) ——804例病人,随机应用依那普利或消心痛加肼苯达 嗪,随访2年 ——依那普利组总死亡率下降28%(18% vs 25%, p=0.016)
关于洋地黄在心衰中的应用
关于洋地黄在心衰中的应用
至今已应用200余年 心脏病的病种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洋地黄对窦性心律的作用不一致,无法用心率来判定药 物有无作用,而伴有窦性心律的心衰已经占了主导地 位 已经认识到收缩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的区别,有了 比较可靠的区别二者的检测方法 需要对洋地黄在窦性心律心衰中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价
洋地黄研究组实验(DIG)
在LVEF>0.45组,二组死亡率相同 结论:在心衰(LVEF≤0.45)中,地高辛使住院率和因 心衰恶化住院率降低。死亡率、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异
目前的看法:地高辛可以用于收缩功能不全,可用于改 善症状和生活质量。不宜用于舒张功能不全
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
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
拟交感胺
多巴酚丁胺: ——机制:作用于心肌的β1受体和α受体,无多巴胺受 体作用 ——作用:提高心排血量,减低外周阻力,心率增加作 用较轻,无肾动脉扩张作用 ——指征:各种心衰,包括手术后低心排血量 ——用法:2.5μg/分.公斤开始,逐渐加量,最大可达 15μg/分.公斤,可与多巴胺、硝普钠、氨力农等同用 ——副作用:室性心律失常,加重心肌缺血。不宜长时 间使用
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衰中的应用
早期的临床试验 SOLVD(N Eng J Med 1992;327:685-691) ——2569例病人,用依那普利(10mg bid)或 安慰剂,随访41.4月 ——用药组总死亡率下降16%(35.2% vs 39.7%, p=0.0036) ——心血管死亡下降18%(p=0.002),心衰死 亡下降26%(p<0.0001) ——因心衰死亡+住院减少40%
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一些问题
急性左心衰的特殊疗法
血液滤过(CAVH,CVVH): ——机制:体外除去过多的细胞外液,降低前负荷 ——适应症:经药物、PEEP或IABP后PAWP> 18mmHg;伴有严重浮肿;稀释性低钠;伴有肾功能 不全 机械辅助循环: ——IABP:用于AMI并严重心衰和心源性休克,手术 后低心排血量 ——左心辅助泵:当PAWP>18mmHg,CI< 1.8L/min.kg,平均动脉压<65mmHg时考虑应用
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抑制细胞膜上的磷酸二酯酶F-III,cAMP降
解减少, cAMP增加,心肌内钙内流增加而产生正性 肌力作用 氨力农: ——作用:心脏:正性肌力作用,降低心肌氧耗量,对 心率、心电图无影响。血管:直接扩张作用 ——血流动力学效应:PAWP↓,CO↑。SVR↓,PVR↓, 右房压↓,血压轻度↓。作用在用药后120分钟最明显
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
拟交感胺
其他β1受体兴奋剂 ——对羟苯心安:静脉15 μg/分.公斤,口服30~200 μg/ 日 ——吡丁醇:口服20mg tid ——舒喘宁:口服4~8mg tid ——间羟舒喘宁:口服2.5~5mg tid ——左旋多巴:0.25 tid,同时服用Vit B6 10mg tid 以上药物均无确切的疗效和副作用评价,目前已基本不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