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规律探究

合集下载

解析: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

解析: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

解析: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一直以来都备受,因为它不仅是对考生地理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更是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

本文将从试卷结构、考点分布、题型分析、难度分析、命题特点等方面,对202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进行解析。

202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结构与往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4分,共40分;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3个大题,选考题3个题目中选2个作答,共50分。

整个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02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考点分布广泛,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说,试卷考查了地球与地图、大气、海洋、陆地、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点。

从考点分布来看,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等。

其中,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填空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细节把握能力;简答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作图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体来说,202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难度适中。

其中,选择题部分难度相对较低,但也有一些题目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才能正确作答;非选择题部分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学生深入分析材料和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从整个试卷来看,难点主要集中在一些需要学生深入分析的问题和作图题上。

202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命题特点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卷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但都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基础知识,这要求学生必须扎实掌握这些知识。

强调综合运用能力。

试卷中很多题目都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综合运用能力。

突出实践性和创新性。

试卷中很多题目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才能正确作答,这要求学生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新山东省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规律探究

最新山东省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规律探究

山东省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规律探究山东省2007年高考首次实现自主命题,到2010年已经整整四年。

四年来,山东卷文科综合卷地理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要求,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坚持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方向和高考命题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思路。

试题贯彻新课改精神,落实新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特点。

下面将山东省近四年(2007~2010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以探究试题特征和命题规律,预测2011年地理高考的命题趋势。

一、山东省近四年(2007~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一)试卷组成地理试卷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

客观性试题包括8个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主观性试题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知识考查的覆盖面较宽,分值共占46分。

从试题内容上看,必修部分和区域地理分值占68分,选修部分分值占10分。

必修部分和区域地理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分值如下:2007年 2008年2009年 2010年自然地理 32分 36分30分 26分人文地理 36分 32分38分 42分可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值前两年相差不大,但2009年和2010年人文地理所占比重明显高于自然地理。

此外,选修部分的试题也多侧重于人文地理考查。

四年的地理试题都在注重考查人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始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近四年山东高考地理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及分值分布如下表:年份题号呈现形式知识点分值(分)2010年1—2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83-4 某地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图大气的热状况、逆温现象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85-6喀斯特地质地貌剖面图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及其影响87-8 河口三角洲卫星影像图海港建设条件、海水浴场选址、三角洲形态变化等826 文字描述、区域图、气候类型图和统计表气候类型判读和成因分析及其影响;天气系统图绘制;工业化和城市化2529(3)(4)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单位GDP能耗变化的原因分析;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分析10分30 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旅游地理:海水浴场和滨海公园的选址及其原因;旅游防范措施1031 台风路径示意图自然灾害与防治:台风过境前后的气压和风速变化;防御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的措施1032 某流域示意图环境保护:污水排入河流产生的危害;流域内农业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102009年1-2 非洲北部区域图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区位8 3-4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雨区分布位置的原因、区时计算8 5-6 艾丁湖一万年来变迁示意图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及其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8 7—8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柱状统计图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826文字描述、区域图、模式图和曲线统计图区域地理特征、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的措施、等高线25 29(3)(4)文字描述和数据统计表环渤海地区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11 30 文字描述和乡村旅游区示意图旅游地理: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分析;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可参与的旅游活动1031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和串发性特点:旱灾引发森林火灾,火灾引发其他灾害10火灾次数统计表32 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环境保护: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动物物种减少灭绝的原因分析102008年1-2 中南半岛区域图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产业转移8 3-4 统计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农业区位8 5-6 区域示意图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水循环87 文字描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8 文字描述地理信息技术 426 文字描述和图形、统计表天气系统、粮食安全、交通运输、湖泊生态环境治理25 29(1)(2)文字材料和示意图城市化1130 文字材料和示意图旅游资源: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1031 我国局部轮廓图自然灾害与防治:渍涝灾害的分布、成因和预防1039 文字材料和示意图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102007年1-2 世界某区域图洋流、自然带、气压中心和地球运动的大量意义83 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内外力作用与地貌 44-5 文字描述地理信息技术、时间计算8 6-7 华北某小城镇略图工业区位区位的选择和城市空间结构88 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人口增长、迁移、人口比重和人口分布 426文字描述、局部地形图、土地利用状况图、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流域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水文特征)、经济开发和流域环境问题及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水库选址)25 29(3)(4)文字描述和数据统计表山东省外商投资集中分布地带、原因及其影响1130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经过地区及其沿途海拔变化图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分布、地区差异和旅游业的作用1031我国干旱灾害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示意图自然灾害与防治:不同区域干旱季节的分布特征、成因、影响及次生灾害的类型与监测1032 文字描述和三峡库区示意图环境保护:三峡库区支流水质差异及成因;污染物的危害及治理措施10 (二)试题特征1.命题严格依据国家考试大纲和山东省历年考试说明,稳中有新四年来,地理试题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不偏不怪,不回避重点,着意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山东省地理学科高考复习与命题思路研讨

山东省地理学科高考复习与命题思路研讨

立意:考查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换算
7.(08山东)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19年奥运会 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 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 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 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灭的那天(8月24日)
8.(07山东)图4是我国第五此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 有官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 表的省份依次是
A.辽宁 江苏 湖北 贵州 B.贵州 湖北 江苏 辽宁 C.江苏 辽宁 贵州 湖北 D.湖北 江苏 辽宁 贵州
立意:借助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知识, 考查区域经济与人口增长模式的关系
29(.(3)0主7山要东集)中(在35分东)部根沿据相海关地资带料,完胶成济下列铁问路题沿。线地带(或
试题的结构: 1、试题立意 2、试题情境 3、试题设问
山东文综地理试题特点
山东文综地理试题特点之一
命题依据考试说明, 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 储备,考查最基础但又是 最主干的地理知识
(07山东)图1为世界某地
区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
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洋流属暖流
B.②处景观为荒漠
西安
11:11
12:23
D776
深圳
广州
11:18
12:28
表注:长春(43°53′N;125°20′E) 长沙(28°11′N;113°00′E)
西安(34°15′N;108°55′E)
广州(23°00′N;113°11′E)
5.(07山东)根据提速动车组时刻表,乘坐表1中哪一车 次的旅客到达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A.D21 B.D201 C.D584 D.D776

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评析

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评析变中求稳,注重创新——2019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评析2019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出现了新的变化:选择题增加16分(四道题),非选择题增加6分。

试题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结合我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做到了稳中有变,变中创新。

试卷既注重对考生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考查,又体现了地理学科能力的要求;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学生,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试卷考查内容分布合理、覆盖面广、问题设计凸显层次且科学性强、难度适中。

综观整套试题,特色鲜明,亮点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考查全面,突出主干今年地理试题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仍然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内容涉及“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影响气候基本因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热力环流的成因”“常见的天气系统”“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流域的开发”“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地理意义”等。

与往年相比,由于试卷结构的改变、分值的增加,使得考查点覆盖面更广、更全面。

考试说明中涉及的必修四个部分及每部分的每个专题均有相当程度的覆盖,有助于全面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通过考查学科的核心内容和主干内容,体现最基本的地理学科素养,对高中地理教学起到明确的导向作用。

二、注重基础,回归原理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考生回归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强调基本技能和方法的灵活运用。

如选择题1~2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是造成某一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迁移逐渐成为一种基本的、重要的人文现象,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基础内容,本组试题以散点图来呈现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户籍人口数”与“常住人口数”,考查考生对人口迁移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

山东高考地理试卷官方评析

山东高考地理试卷官方评析

山东高考地理试卷官方评析2021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表达了地理新课程理念。

在立意上,注重考查考生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差不多技能的把握程度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具有鲜亮的时代特点;在试题出现形式上,表达了以图表为主的学科特色。

一、立足主干知识,兼顾考查内容的广度试题坚持对中学地理教学的正确导向,侧重对考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

内容均属于学科主干知识且知识点覆盖面广。

选择题组考查了人口迁移、都市化、都市交通问题、都市空间结构、荒漠化、太阳辐射对地球的阻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质构造、自然带等核心知识。

综合题考查了等高线图的判读、地势特点、气候类型、农业区位、农业区的可连续进展、工业区位、交通布局的阻碍因素等核心知识。

试题考查的内容以地理概念、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为主,如试题中人口迁移、都市化、荒漠化、地质构造、自然带等诸多地理概念,农业区位、工业区位、都市空间结构、交通布局阻碍因素等地理原理,自然带分布、昼夜长短的分布等地理规律。

这些教材中的原理、规律是解答地理问题的基础,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依据。

二、注重能力立意,考查考生的地理探究能力试题侧重对地理信息的猎取,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要紧特点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的运用,通过比较、判定、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等能力的考查。

考查了考生地理技能的熟练度与地理思维的灵敏性,凸显了新课程中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培养考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1.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试题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对考生的自主学习和发觉问题能力进行了考查,如第3~4题组、第7~8题组,第一引入教材中没有涉及的“钟摆交通”、“日照时数”的概念,考查立足试题信息,要求考生学习和明白得新概念并迁移已有知识,在此基础上分析解答问题。

从高考试卷谈高三地理复习备考

从高考试卷谈高三地理复习备考

已学的概念
新 情 境 中 的新概 念 生 活 常识中的概念
2020年 滑坡 、滑坡体 、古堰塞湖 ,北京时 间,断层,“ 农 地 杨 树化” , 农 地 流转,高原反
构造 湖,石灰 岩,补给来 源类型, 岩溶地貌;同 城 化 、 首位客 运 应 , 渔 产 湿地 ,地形、 地势、地质 ;气团、 锋、冷锋、流 向 , “ 本地多 样 暖 锋 ; 干 季、湿 季;月输沙 量、月流 量、高 化 ” ; 露 点、干 线 含 沙 量 ; 外力作 用;黄土丘 陵沟壑区 、风沙
☆新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高校人才选 拔的要求
☆考试说明与大纲 ×
☆教材
×
四、明确的两个问题
2. 关于教材的定位问题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 ☆教材是教学落实课标的材料
教材使用贵在:弄清弄透地理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规律, “以不变应万变”,切记“死 记硬背”。
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2分)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山东卷“钟情”于作图
• 2020年山东卷 • 17.(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冷锋、暖锋。
山东卷“钟情”于作图
• 2021年山东卷 • 19.(1)从图12中找出人工岛周边建造沙坝的合理位置,并在相应虚线框内
填涂阴影。(3分)
14.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 )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 丁处
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 丙处
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 处
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15.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 型为( )
A.大陆岛
B.珊瑚岛
C.冲积岛

山东高考地理试卷

山东高考地理试卷

山东高考地理试卷在中国的教育领域,高考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和选拔人才的重要考试,一直备受。

而在中国各地的高考中,山东省的高考地理试卷因其独特的命题风格和考查内容,成为了众多考生和教师的焦点。

本文将对山东高考地理试卷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命题特点、考查内容以及考生应具备的能力。

一、山东高考地理试卷命题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山东高考地理试卷在命题时,非常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卷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等内容,涵盖了高中地理学科的主要知识点。

同时,对于这些基础知识的考查不是简单的记忆,而是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应用。

2、强调能力立意的考查山东高考地理试卷不仅仅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强调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试卷中涉及到的能力包括读图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考查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还需要考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体现山东地方特色山东作为中国的重要省份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地理资源和文化传统。

山东高考地理试卷在命题时,充分体现了这一地方特色。

试卷中涉及到的材料和问题多与山东本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有关,如山东的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城市发展等。

这不仅增加了试卷的地方特色,也增强了试卷的实用性。

二、山东高考地理试卷考查内容1、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融合山东高考地理试卷在考查自然地理的同时,也注重对人文地理的考查。

试卷中既有对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的考查,也有对人口、城市、产业等人文要素的考查。

这种融合式的考查方式能够更好地检验考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掌握和应用能力。

2、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山东高考地理试卷在考查内容上非常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

试卷中涉及到的材料和问题多与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相关,如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等。

同时,试卷中也设置了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解释等,这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山东卷统计近几年地理高考考点及考查形式

山东卷统计近几年地理高考考点及考查形式

图表外商投资比重表省份粮食资料表格城市化水平折线图城市等级金字塔图资料表格资料表格折线柱状图气温降水图剖面图区域图柱状统计图区域图区域图图表:知识点注意:设问(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3)依据表4概括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简要回答这种分布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大气状况。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10分)(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

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3)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4)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1)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分析B地年降水量少于A地的原因。

(2)在制作地图时,我们可以根据相邻实测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待定高程点的位置来绘制等高线。

请用此方法绘出(3)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

(4)比较分析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

(4分)对该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

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3)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规律探究山东省2007年高考首次实现自主命题,到2010年已经整整四年。

四年来,山东卷文科综合卷地理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要求,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坚持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方向和高考命题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思路。

试题贯彻新课改精神,落实新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特点。

下面将山东省近四年(2007~2010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以探究试题特征和命题规律,预测2011年地理高考的命题趋势。

一、山东省近四年(2007~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一)试卷组成地理试卷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

客观性试题包括8个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主观性试题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知识考查的覆盖面较宽,分值共占46分。

从试题内容上看,必修部分和区域地理分值占68分,选修部分分值占10分。

必修部分和区域地理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分值如下:2007年 2008年2009年 2010年自然地理 32分 36分30分 26分人文地理 36分 32分38分 42分可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值前两年相差不大,但2009年和2010年人文地理所占比重明显高于自然地理。

此外,选修部分的试题也多侧重于人文地理考查。

四年的地理试题都在注重考查人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始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近四年山东高考地理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及分值分布如下表:年份题号呈现形式知识点分值(分)2010年1—2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8 3-4 某地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图大气的热状况、逆温现象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85-6 喀斯特地质地貌剖面图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及其影响87-8 河口三角洲卫星影像图海港建设条件、海水浴场选址、三角洲形态变化等826 文字描述、区域图、气候类型图和统计表气候类型判读和成因分析及其影响;天气系统图绘制;工业化和城市化2529(3)(4)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单位GDP能耗变化的原因分析;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分析10分30 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旅游地理:海水浴场和滨海公园的选址及其原因;旅游防范措施1031 台风路径示意图自然灾害与防治:台风过境前后的气压和风速变化;防御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的措施1032 某流域示意图环境保护:污水排入河流产生的危害;流域内农业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102009年1-2 非洲北部区域图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区位8 3-4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雨区分布位置的原因、区时计算8 5-6 艾丁湖一万年来变迁示意图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及其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8 7—8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柱状统计图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826文字描述、区域图、模式图和曲线统计图区域地理特征、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的措施、等高线25 29(3)(4)文字描述和数据统计表环渤海地区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11 30 文字描述和乡村旅游区示意图旅游地理: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分析;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可参与的旅游活动1031火灾次数统计表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和串发性特点:旱灾引发森林火灾,火灾引发其他灾害10 32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环境保护: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动物物种减少灭绝的原因分析102008年1-2 中南半岛区域图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产业转移8 3-4 统计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农业区位8 5-6 区域示意图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水循环87 文字描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8 文字描述地理信息技术 426 文字描述和图形、统计表天气系统、粮食安全、交通运输、湖泊生态环境治理2529(1)(2)文字材料和示意图城市化1130 文字材料和示意图旅游资源: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1031 我国局部轮廓图自然灾害与防治:渍涝灾害的分布、成因和预防1039 文字材料和示意图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102007年1-2 世界某区域图洋流、自然带、气压中心和地球运动的大量意义83 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内外力作用与地貌 44-5 文字描述地理信息技术、时间计算8 6-7 华北某小城镇略图工业区位区位的选择和城市空间结构88 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人口增长、迁移、人口比重和人口分布 426文字描述、局部地形图、土地利用状况图、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流域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水文特征)、经济开发和流域环境问题及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水库选址)25 29(3)(4)文字描述和数据统计表山东省外商投资集中分布地带、原因及其影响1130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经过地区及其沿途海拔变化图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分布、地区差异和旅游业的作用1031我国干旱灾害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示意图自然灾害与防治:不同区域干旱季节的分布特征、成因、影响及次生灾害的类型与监测1032 文字描述和三峡库区示意图环境保护:三峡库区支流水质差异及成因;污染物的危害及治理措施10 (二)试题特征1.命题严格依据国家考试大纲和山东省历年考试说明,稳中有新四年来,地理试题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不偏不怪,不回避重点,着意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巧妙地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很好地落实了山东省各年考试说明的要求和素质教育体现能力的要求。

山东省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高考,是面对四种不同版本高中地理教材的高考。

从三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均采用了不拘泥于任一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积极寻找和创设新的考试平台,在命题素材选取上,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命题全部选取了各个版本的教科书之外的、与中学地理教学有关的材料(包括图文、表格等不同的形式),创设了“新”的问题情景,但是考查的落脚点又没有脱离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

可以说是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

这样充分体现了对全体考生的公平和公正。

试题情境新颖,但又不偏不怪,既能较好地控制难度,又具有较强的区分度,这是高考地理命题逐渐走向成熟的体现。

2.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山东试题体现了对地理基础性知识、地理基本原理性知识等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这些知识始终是地理学习和应用的前提。

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天气和气候;地形、河流、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农业工业生产活动与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和城市化;交通运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时间计算;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及其影响;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自然灾害的特点与防治;动物种类减少原因等,均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

3.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突出对地理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试题很少涉及对地理知识记忆方面的直接考查,阅读图表和文字表述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可以说是解决每一道试题的关键,都充分体现了对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试题加大了题面信息量,注重题面信息与设问之间的联系,注重考生的思维过程与质量。

综合题的第26题,注重对学生据图准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考查,科学、合理的语言表述成为影响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4.读图表、识图表、分析图表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地理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突出了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尤其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考查。

地理试题向来是无图表不成题的,图表是最基本的呈现方式。

如2010年山东文综试题中第一卷选择题前8题都是地理题,涉及到4幅图;第二卷第26题涉及到三幅图,再加上绘制的等高线图,共4幅图,第26题还有两个表,第29题(3)(4)小题涉及到一幅图,选做题第30、31、32题都得借助于图表完成。

全部地理试题涉及到10幅图2张表,无图表不成题表现的完全彻底。

地理图表大体分三大类:第一是区域图,第二是等值线图(如等压线、等高线图等),第三是数据统计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数据表格等)。

图表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它们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图上判读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各类地图、图表的呈现,不仅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对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有利于对学生区域位置的空间定位,以及对数量关系和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考查。

5.热点问题与主干知识相结合如台湾海峡附近区域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多年来一直受到关注。

2010年高考第31题选取台湾海峡局部地区图为命题的区域背景,考查台风知识和防御措施。

6.山东地理的有关内容逐渐减少,山东地理不是每年必考2009年的山东高考地理试题中,涉及山东区域的很少,没有专门的试题考查山东地理,仅是第7~8题组的题图中包还有黄河三角洲的影子。

纵观2007~2010年的山东高考地理试题,涉及山东省的题目逐年减少,2007年最多时分值曾经达到11分。

究其原因:一是山东高考虽然自主命题,但仍然是国家级的考试,没有必要过于关注某一个区域的问题和内容;二是山东区域的热点问题和内容过于集中,各地市的高考模拟题中已有大量的涉猎,故高考命题采取回避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三是高考地理试题过于关注某一个区域,不利于对中学地理教学的正确引导。

当然,适当地体现山东地理的有关内容,是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是新课程地理教学新理念的具体表示,对此我们在备考中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7.围绕专题设问,答案言简意赅近四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在设问上多采用针对某一个地理专题进行设问的命题手法,如2009年高考试题,8道选择题每两个题分为一组,每组都针对一个小专题设问,考查相关问题。

综合题第26题考查的专题是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9题第(3)~(4)题考查的专题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高考地理中,考生应注意运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描述或说明所涉及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地理特征、地理过程等。

答案力求直奔主题,抓住要点,言简意赅。

8.重视选修内容的考查新课改高考试题与以往高考试题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新增加了选修内容的比例。

选修部分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重大大增加,而且选修部分试题也很典型。

2007~2010年,山东卷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都是各出一道题,分值占到全卷地理科分值的近13%。

选修部分试题一般难度不大,但能力要求在逐年提高,且关注点多落脚在我国。

二、2011年地理高考命题趋势的分析通过对2007~2010年,尤其是对2010年山东高考试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预测一下2011年的地理高考命题趋势,虽然总体上仍会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原则,但在趋势上应该有以下几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