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
安顺市西秀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林下经济即在坚持生态优先、遵循可持续经营的原则下,依托林地资源、林下空间和森林生态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摘业及森林旅游业等在内的生态友好型经济[1],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操作简单、发展空间巨大等优势。
北魏末年,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桑下种豆是我国关于林下经济最早的记载;1929年,国外学者Smith J R 在其著作中首次详细阐述了林下经济的经营方式[2],即如何在林下生产饲料并保持森林环境健康,之后国外便开始关注林下经济问题。
国内对于林下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到1998年,随着我国林区经济的转轨变型,林下经营其他农作物及林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自2003年6月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农经﹝2020﹞1753号)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林权制度改革,国家林业“六大工程”的全面实施,林业种植产业化、规模化速度明显加快,在全国掀起林下经济发展热潮[3]。
发展林下经济,在巩固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成果的同时,可保护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带动乡村振兴,丰富林业发展模式,促进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现不砍树就能致富[4-6],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依托西秀区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摸底调查数据,在分析西秀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西秀区林下经济发展对策,为西秀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参考。
1现状1.1西秀区概况西秀区隶属于安顺市,地处贵州高原中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上,属贵州西部高原山地区黔中丘陵盆,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
境内海拔介于900~1700m 之间,地势高低起伏,年均气温在13.2~15℃,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数在968~1309mm ,雨水充沛,年均降水量1250~1400mm ,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土壤种类多样,以黄壤、石灰土为主,境内蕴藏煤、铁、硫磺、金、银、氟石等矿产资源。
安顺市西秀区概况

安顺市西秀区概况
安顺市西秀区位于贵州省中相部腹地,贵州省省会贵阳市以西90公里。
是地级安顺市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
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汉、苗、布依、回、仡佬等民族80余万人。
西秀区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扼锁滇黔”之称,历来被视为黔中“旱码头”,“商业之盛,甲于全省”。
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建成至今,迄今也已达六百余年。
西秀区是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优选区,是贵州西线旅游中心,早在1985年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
周边环绕国家级四大风景区:西行45公里有世界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及天星桥景区,南行27公里有“水上石林”龙宫,东行65公里是“高原明珠”红枫湖;北行157公里有“天下第一洞”织金洞。
全区自然风光弘富,人文景观别致,民族民间风情多姿多彩,被誉称为“旅游线上的明珠”、“蜡染之乡”、“地戏之乡”、“屯堡文化之乡”。
西秀区交通发达、便捷,是贵州中西部交通枢纽,贵昆铁路、株六铁路复线、滇黔公路、贵黄高等级公路和清镇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军民两用黄果树机场,形成航空、铁路和公路协调发展的交通网络。
西秀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水文资源。
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前来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我们真诚地欢迎广大有识之士前投资兴业。
2018年安顺市西秀区的旅游景点-范文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安顺市西秀区的旅游景点西秀区隶属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相部腹地,贵阳市以西90公里,为安顺市政府所在地,是安顺市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安顺市西秀区的旅游景点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安顺市西秀区的旅游景点安顺武庙安顺武庙,原为慈云寺,始建于明代,坐落于城中心中华东路首端北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顺市博物馆设于此。
安顺武庙的前身为慈云寺,明季城中居民捐资而建,择地于大十字钟鼓楼东向北侧,仅一门一院一殿,其碑记在后来的重修中湮灭,故建成年代不详。
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入主,崇尚教化,兴建庙宇。
出于祀典,各地当有文武二庙以供春秋祭祀。
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即将驻跸安顺的贵州提督李本深征拨慈云寺,大兴土木,改建为武庙,安顺武庙自此始建。
慈云寺改建武庙,不唯将原大殿全部拆除重建,建成面阔五间,前后带廊,三十六根整料石柱,殿高六丈之歇山顶石木结构建筑,还兴修牌楼式山门,中有额曰:“文武圣神”,门前竖下马碑。
新建院中泮池、泮池后宫墙、礼门、义路、天子台、两庑等建筑,俨然与文庙规制相符。
大殿中塑关帝坐像、行像各一。
此后,每至岁时,安顺城中文武官绅由提督率先,举行祭祀大典;安顺府属武进士、武举人、武秀才亦在此游泮、祭圣。
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改建殿后观音楼为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建筑,底层平面为方形,面阔进深皆三间四丈,左右及后面筑石墙。
左廊柱侧刻题改建观音楼题记,楼中祀观音大士。
观音楼阶下左右各建厢房三间,供庙中住持居住。
其余武庙各殿宇、泮池、宫墙等亦加以培修。
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又重修,典籍中有此次重修的记载。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5年)提督徐印川将泮池后宫墙拆除,修成厅房五间,作岁时各官祭祀更衣休憩之所。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地区代码

522426000000
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522427000000贵省毕节地区赫章县522428000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522600000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
522601000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
522622000000
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
520114000000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
520121000000
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
520122000000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
520123000000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
520181000000
贵州省六盘水市
520200000000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
520201000000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
522728000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
522729000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
522730000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
522731000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
522732000000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
520329000000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
520330000000
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
520381000000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
520382000000
贵州省安顺市
520400000000
贵州省安顺市市辖区
520401000000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
520402000000
安顺西秀区旅游景点

安顺西秀区旅游景点
安顺市西秀区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以下是其中一些值得推荐的景点:
1. 黄果树瀑布:位于西秀区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大型瀑布之一,具有天然、壮观的景色,是安顺市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2. 中国少数民族遗址博物馆:位于西秀区梭瓦苗族乡麦秀村,是一座展示和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博物馆,展示了贵州各族群众的生活、文化和艺术品。
3. 龙宫:位于西秀区官仓乡,是贵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以奇特的溶洞地貌和壮丽的地下河流而闻名,是游览溶洞景观、探险和漂流的好去处。
4. 安顺市博物馆:位于西秀区安乐北路,是一座集馆藏、展览、研究、教育、宣传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展示了安顺及贵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5. 燕子沟风景区:位于西秀区市区北部,是一个以山水风光和温泉资源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多样化的温泉浴场,是休闲度假和疗养的好地方。
以上只是安顺西秀区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风景名胜和文化景点等待游客的探索。
西秀区旅游景点

西秀区旅游景点
西秀区是贵州省安顺市的一个区,这里有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
1. 黄果树瀑布:位于安顺市西南部的黄果树镇,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
瀑布壮观峻美,激起的水雾弥漫整个山谷,景色非常壮观。
2. 中山桥:位于中山路上,是安顺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桥建于明代,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石拱桥,可以欣赏到安顺城市的全景。
3. 凤凰石园:位于西秀区凤凰山脚下,是一个集石林、花卉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旅游景点。
园内有各种造型独特的石头和各种花卉,给人以美丽的视觉享受。
4. 龙洞堡:位于西秀区乌蒙山脉南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堡遗址。
这里保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可以感受到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的历史风貌。
5. 安顺森林公园:位于西秀区北部,是一个美丽的自然公园。
公园内有广阔的草坪、茂密的树林和湖泊,适合散步、野餐和观赏自然风光。
这些旅游景点都有独特的特色,可以让游客领略到西秀区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历史。
安顺市西秀区自然地理

安顺市西秀区自然地理区境属黔中丘原区,地质处于中国著名的川黔径向构造体系,地层为岩溶与非岩溶地貌相间发育特征,山峰、溶洞遍布,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资源类型多样,水资源丰富,有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的良好自然环境。
一、地质地貌土壤矿产地质境内大地构造处于川黔经向构造体系南部西缘,及南岭复杂构造带北面黔西山字型东翼西侧。
以东北——南西向沿黄腊——江平——甘堡——三股水一线为界,西北部以北东——南西的华夏构造体系为主,东南部以南北向的经向构造体系较为发育。
西北地区因黔西山字构造体系东翼的延伸,发育北东——西南的断裂褶皱,有果者——水洞逆断层,小屯街逆断层,驿马寨——塘官正断层,大西桥——头铺——幺铺大断层,塘官——大坝向斜层等,多属华夏构造体系。
在西南部出现的马头寨向斜、平寨背斜、新场背斜、凤山向斜、赖岩背斜、腊岩向斜、黄连坝背斜等褶皱构造,多为北东——南西平行斜列伸展,属后期地应力复合作用下形成的新华夏构造体系。
南北向的经向结构体系分布于境内东南部地区、褶皱多为倒转的向、背斜呈长条形分布,有市梅背斜、下所坝向斜、猛邦倒转背斜、杨武局部倒转向斜、毛粟坡反复倒转背斜、杉木倒转背斜、磨满上苑背斜、山京向斜、烂坝断截倒转背斜及甘堡向斜等平行排列褶皱。
在其翼部有延伸较长的走向冲断层,如补董冲断层,甘堡——鸡场冲断层,均向南北走向延伸。
东西向的横断层虽然规模不大,但显示清楚。
在地质史地壳运动中,不仅受到东西挤压力的作用,也受到北东——南西向及北西——南东的扭力等联合地应力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形成错综复杂的地质构造形迹。
地貌境内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地处贵州高原中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的轿子山——跳蹬场一带,海拨1400——1600米左右,中部大部分地区在1300——1400米,东南部在1150——1300米之间。
西北部的石人大坡为境内海拨最高点,高度为1694.8米。
安顺旧州古镇游玩景点

安顺旧州古镇游玩景点安顺旧州古镇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
这里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是一处旅游胜地。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安顺旧州古镇的主要景点。
一、古城墙安顺旧州古镇的城墙是一道古老而壮观的建筑,全长约2.5公里,高约10米,厚约3米。
城墙上有着众多的箭楼、城门、城楼等建筑,构成了一道完整的城防体系。
在城墙上漫步,可以感受到古镇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
二、古街巷安顺旧州古镇的古街巷是一处充满浓郁历史气息的地方。
这里有着众多的明清古建筑,如古民居、古宅院、古庙宇等,保存完好。
在古街巷中漫步,可以感受到古镇的独特魅力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三、古桥安顺旧州古镇的古桥是一处古老而美丽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里有着众多的古桥,如石桥、木桥、石拱桥等,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古桥上漫步,可以感受到古镇的宁静和美丽。
四、古寺庙安顺旧州古镇的古寺庙是一处充满宗教气息的地方。
这里有着众多的古寺庙,如观音寺、文昌阁、天后宫等,保存完好。
在古寺庙中参拜,可以感受到古镇的宗教文化和信仰精神。
五、古塔安顺旧州古镇的古塔是一处古老而神秘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里有着众多的古塔,如钟楼、鼓楼、角楼等,构成了一道神秘的风景线。
在古塔中探寻,可以感受到古镇的神秘和历史文化遗产。
六、古井安顺旧州古镇的古井是一处古老而神秘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里有着众多的古井,如龙井、凤井、鹰井等,构成了一道神秘的风景线。
在古井中探寻,可以感受到古镇的神秘和历史文化遗产。
总之,安顺旧州古镇是一处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值得游客前来探寻。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镇的独特魅力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培训中心项目建议书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一)项目名称1、项目名称: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培训中心2、承办单位: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3、项目负责人:程途4、学校简介: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创建于1983年,4月,学校校园占地124006.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11987平方米。
拥有多功能教室2个,图书室1个,牧医专业实训室1个、电子电工实训室1个、家电维修实训室1个、制药实训室1个、体育健身房1个、书画室1个、琴房3个、语音室1个、阶梯教室1个、计算机室4个、幼教专业舞蹈室2个、录播室1个。
各类设备价值400余万元,各类设备300余台(套),各类图书资料 3万余册。
学校设有农林、制药、园艺、畜牧、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汽修、学前教育、电子电工、机械制造技术应用等专业。
其中电子电工、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为我们学校的骨干专业,学生来自安顺市各个县区乡镇。
学校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70名,研究生1名, 中高级职称教师40名,占专业教师总数54%,执证上岗率100%。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性环节的教学,重视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
每个专业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专业实训(实验)室。
校内实训基地也初具规模。
学校始终坚持一手抓教育质量和专业调整,一手抓就业市场培育,不断强化办学特色,扩大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形象逐年上升。
是校是一所省级示范职业高中。
(二)项目概况1、建设背景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的形式下,我区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区是劳动资源大区,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措施,按照国发 [2012]2号文件精神及区政府的教育规划,学校总体发展是到2011年在校生学历教育人数将由目前的300余人增至500余人,通过职业教育为农民致富作出贡献。
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地处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农业人口众多,按照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全区每年九千多初中毕业生近一半要到职业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这给我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剩余劳动力数量也越来越多,每年未能升入高校深造的学生也年复一年地加入其中,他们缺乏一技之长,出门很难就业。
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学有一技之长并以之养家立业,将是他们大多数人的主要出路。
目前学校亟待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生源问题,随着学校办学质量和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的提高,招生人数越来越多,教学整体规模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二学生公寓、培训中心、教师住房、学校食堂、招待所、通往学校的道路建设急需解决。
三是学校专业齐较多,各个专业建设都需要增加设施。
四是专业实训室少,缺少校外实训基地。
五是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大体相当的目标,实现教育的协调发展,急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建设地点项目拟建于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校园内。
该校园位于西秀区宁谷镇,占地186亩。
3、建设内容和规模(1)新建一栋五层培训中心大楼,总占地面积近5亩,拟建建筑基底面积12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一楼为办公室、接待室;二楼为培训专用教室;三楼为多功能教室;四楼为普通教室;五为陈列室及会议室。
(2)新建一栋3层楼的学生公寓,总占地面积近3亩,拟建建筑基底面积1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3)新建一栋2层楼的学生食堂,总占地面积近2亩多,拟建建筑基底面积600余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一楼为餐厅及食品加工操作间;二楼办公室、储藏室、职工生活住房。
(4)新建一栋5楼的教师宿舍。
总占地面积近3亩之多,拟建建筑基底面积600余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
(5)新建一栋3层楼的招待所。
总占地面积近2亩之多,拟建建筑基底面积500余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
其中一楼为办公室及餐厅、二、三楼为客房。
(6)通往学校的道路。
改扩建道路总长度约1千米。
4、规划设计方案(1)建筑设计总体规划及设计原则A、符合学校总体规划,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B、创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和一流的实验实训空间。
C、功能分区明确,避免相互干扰,并解决好噪音、风向、日照等技术问题。
D、营造不同空间环境个性,采用动静有别、大小有致的建筑格局,争取最大的环境效益。
E、立面设计立足于简洁大方、美观,内部空间布置力求功能齐全合理、具有超前性和示范性。
(2)建筑结构选型本项目为多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
钢材选用优质HPB235级钢、HRB335级钢,砼和砖石材料均为标准环保节能且符合有关规定的建材。
5、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拟在20个月内完成全部前期工作和建设内容,具体安排如下:本项目计划于2012年4月至6月底完成前期审批,2012年7-10月底前完成项目初设、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及办理开工手续,2012年11月开工建设并购置设备,土建施工期12个月,计划2013年11月竣工,12月份验收并投入使用,项目建设期20个月。
第二章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和条件(一)发展规划分析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我省属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加快我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必须看到,在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如果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影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制约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
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明确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力争达到普高、职高生比为1:1的目标。
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认真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依法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
(二)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分析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关于职教中心建设的有关产业政策,符合安顺市西秀区关于职教中心建设的有关产业政策。
项目建设单位符合拟建项目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建设规模(一)新建一栋五层培训中心大楼,总占地面积近5亩,拟建建筑基底面积12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一楼为办公室、接待室;二楼为培训专用教室;三楼为多功能教室;四楼为普通教室;五为陈列室及会议室。
(二)新建一栋3层楼的学生公寓,总占地面积近3亩,拟建建筑基底面积1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三)新建一栋2层楼的学生食堂,总占地面积近2亩多,拟建建筑基底面积600余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一楼为餐厅及食品加工操作间;二楼办公室、储藏室、职工生活住房。
(四)新建一栋5楼的教师宿舍。
总占地面积近3亩之多,拟建建筑基底面积600余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
(五)新建一栋3层楼的招待所。
总占地面积近2亩之多,拟建建筑基底面积500余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
其中一楼为办公室及餐厅、二、三楼为客房。
(六)通往学校的道路。
改扩建道路总长度约1千米。
第四章、项目工程方案拟建培训中心、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师宿舍、招待所均为框架结构。
(一)结构设计严格按照建筑结构设计等有关规范、标准执行。
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条文说明】(含08局部修订)(08-14);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010-2002;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2。
7、抗震设防:根据中国震动系数设防图,贵州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二)建筑结构选型本项目为多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
钢材选用优质HPB235级钢、HRB335级钢,砼和砖石材料均为标准环保节能且符合有关规定的建材。
(三)主要建筑物工程一览表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项目投资规模估算项目总投资预计为2311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111万元,培训中心6000㎡,1300元/㎡,共计780万元,学生宿舍3000㎡,1300元/㎡共计390万元,学生食堂1200㎡,1300元/㎡,共计156万元,教师宿舍3000㎡,1300元/㎡共计390万元,招待所1500㎡,1300元/㎡共计180万元;公路1千米215万元。
公共设施费80万元,其他费用50万元,基本预备费30万元。
不可预费40万。
(二)项目资金筹措本项目所需资金由国外贷款(职业教育北投)第六章效益分析近年来,学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根据生源素质和用人市场需求的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基础,以“能升学、能就业”为承诺,以培养实用型、专业型初级和中级技术人才为目标,学校坚持一手抓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一手抓就业市场的培育,构建了“一门进、多门出”的职教模式。
本项目建成后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一)项目建成后,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扩大联合办学之路,职业培训规范化、正规化、经常化,多渠道培训各种技能人才。
使目前在校生人数由500人变2000人,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建成后,学校实训条件将大大改善,通过培训中心,加强学生就业前培训及面向社会培训各类所需技能人才。
(三)项目建成后,学校职业教育更具特色,符合市场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符合就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本项目的设计和建设符合安顺市西秀区发展规划,符合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和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要求。
项目建成以后,将会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学校的育人环境将会更加人文化、规范化、科学化,将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促进全区乃至全市职业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为本市区经济的振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