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方形和圆形》课件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主要介绍了使用计算机画图工具绘制方形和圆形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画图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画图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对绘制方形和圆形的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画图工具绘制方形和圆形;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能够绘制出方形和圆形;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熟练运用画图工具,创新绘制出不同的方形和圆形。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操作方法,学生跟随实践,以便快速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个别指导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
六. 教学准备1.硬件准备: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可用的计算机;2.软件准备:打开画图工具,准备好相关素材;3.教学资源:准备一些有关方形和圆形的图片,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方形和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计算机绘制方形和圆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画图工具绘制方形和圆形,讲解相关操作方法,让学生跟随实践。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独立操作画图工具,尝试绘制方形和圆形。
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三课《方方圆圆》教案

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三课《方方圆圆》教案课题:《方方圆圆》课型:绘画课授课教师:XXX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圆形、方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状,能够用线条等方法表现圆形、方形的组合物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视觉、触觉感官体验中感受圆形、方形不同形状特征和概括观察物象的方法;在尝试中体验各种材料工具表现圆形、方形物象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事物的搭配,运用合作精神到生活中。
在参与中感受圆形、方形是一切物象基本形的科学现象;在合作竞赛中,尝试交往与共同努力获取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圆形、方形概括、观察和表现物象。
教学难点:感受圆形、方形不同形状特征和概括表现物象。
教具准备:教科书、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绘画法、演示法、游戏法、观察法、故事法等。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启发导入。
1.故事引入:“从前有两个小朋友,它们的名字叫XXX和XXX,有一天,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朋友多,XXX说:“我的本领可大了,圆形的物体可多了: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皮球是圆的。
”;XXX说:“我的本领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很多,你们看:电视机、房子、盒子都是方的。
”XXX和XXX一直在争辩谁的本领大,到底它们谁的本领最大呢?2.提问:请你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方形的,圆形的?二、游戏体验,理解感知。
1.游戏感知:用两个袋子装着两种不同形状:方形、圆形,请学生摸一摸,分辨形状,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2.找朋友:出现包含两种形状的图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图画),请学生从上面找出各种形状。
3.对比找不同:用实物照片和用几何形概括了的图画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研究用几何形来概括和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形状,便于掌握简单、概括的绘画语言)。
4.提问: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动物,还有哪些的外形分别近似于方形、圆形。
(七星瓢虫、刺猬的外形与圆形相似,牛、羊等动物的外形与方形相似,等等)5.说明:用几何形概括事物的外形,有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外形特征。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说课稿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画方形和圆形》这一课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第10课。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电脑绘制方形和圆形,并了解这两种图形的性质。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和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他们熟悉鼠标和键盘的使用,也能够进行简单的画图操作。
但是,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方形和圆形特点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脑绘制方形和圆形,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方形和圆形的绘制,并理解它们的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方形和圆形的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创意绘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中,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分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此外,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形和圆形的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方形和圆形的物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形,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方形和圆形的性质,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电脑绘制这些图形。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绘制方形和圆形,并总结它们的性质。
4.创意绘制: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绘制,展示自己的作品。
5.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课题:《画方形和圆形》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绘制方形和圆形,理解它们的性质–教学难点:发现和总结方形和圆形的性质,运用它们进行创意绘制4.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法、多媒体演示和讲解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的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方形和圆形的绘制。
一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4课 圆圆、方方和尖尖|岭南版 (共21张PPT)

所以,你们三个谁都重要。只 有三个好朋友在一起了,这个世界 才变得多姿多彩。
走吧,跟着我去看看由你们组 合的世界是多么的美丽…..
康定斯基
米罗
火车爷爷说,我带你们去旅行吧!请你想象一下,在旅 行中会看到什么呢?请你拿起手中的笔画一画。 要求:发挥自己想象利用圆、方和尖画出自己喜欢的画 面。
提示:如:家里、教室里……
:我的身体方方的,我和我的兄弟可 以垒的很高,我的朋友更多呢,不信 一块去瞧瞧!
谁来帮我数数身边还 有哪些是方方的呢?
温馨提示:如:家里、教室里……
:我的身体尖尖的,我站的很稳,谁也推不倒我 别忘了我也有许多的朋友哟!
小朋友们:谁来帮我数数世界万物 中有哪些是尖尖的呢?
温馨提示:如:家里、教室里……
三个好伙伴都生气了,谁也不服谁。请小朋友做 裁判,到底他们谁最多朋友,谁最重要呢?
火车大叔说:别吵了,请大家 展开想象的
翅膀:
1.世界上只有方形会出现怎么的情况? 2.世界上只有圆形会怎样? 3.世界上只有三角形又会怎么样呢?
讨论:大家说说到底谁最…
提示:1、构图 2、 上色 3、色彩搭配
我会评价: 这幅画运用了圆圆、方方和尖尖
的组合画出什么画面。
谁来告诉大家?
义务教育科书岭南美术出版社 一年级上册
方方圆圆和尖尖的故事
一天,方方圆圆和尖尖三个好伙伴结伴去旅游。 路上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很多的东西都是圆形、 方形和三角形的,于是他们考起了谁的朋友多……
说:我的身体圆溜溜,轻轻一碰就可以滚动 ,他们都不行。我的朋友最多了,数也数不清呢!
小朋友们:谁来帮我数数 身边还有哪些是圆圆的呢?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课件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2.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课堂小结
3.圆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在同圆或 等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用字母表 示为d=2r或r= d 。
钝角 120°
练一练
3.一个圆被分成了三部分(如下图)。你能 比较这三个扇形的大小吗?
最小
最大
课 堂 检 测 (教材91页第11题) 1.在钟表上分别表示分针从12起,走5分钟、15分
钟和30分钟所经过的部分。
扇形
课 堂 检 测 (教材91页第12题) 2.每个圆里的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都可以看作什
探究新知
比较 3 个车轮 的直径和周长, 你有什么发现?
车轮的直径越长, 周长就越长。
探 究 新 知 知识点2:圆周率的意义及圆的周长公式
如右图, 在正方形内画一 个最大的圆。 你知道正方 形的周长是圆直径的几倍吗? 在圆内再画一个正六边形, 六边形的顶点都在圆上, 六 边形的周长是圆直径的几倍?
3.14×66=207.24(厘米) 3.14×61=191.54(厘米) 3.14×56=175.84(厘米)
试一试
答:26英寸车轮的周长大约是207.24厘米; 24英寸车轮的周长大约是191.54厘米; 22英寸车轮的周长大约是175.84厘米。
练一练
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14米。它的周长是
圆的位置和( 圆心 )有关。 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为d 2r 或 r d
2
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小学美术《方方圆圆》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3 课方方圆圆教学目标:1.能寻找、认识外形特征近似方形、圆形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
2.能运用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概括出动物的外形,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添画。
3.能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养成概括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概括出动物的外形并能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添画。
教学难点:概括出动物的外形。
教学准备:课件、作画工具、课本教学过程:壱、激趣导入:1.魔术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大家先来看一看这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圆形。
椭圆形。
)师:瞧!方方和圆圆要进行大变身魔术啦,它们会变成什么?2.揭示课题。
原来方方和圆圆都能变出这么多的动物,我们一起走进方方圆圆的世界。
板书课题二、看图感知、概括外形:1.认识方形、圆形。
2.仔细观察图中的动物,找出外形能用方形或者圆形概括的动物。
方方圆圆的好朋友可多了,你能找出外形和他们近似的动物吗?3.说说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动物,还有哪些的外形分别近似于方形或圆形?(七星瓢虫、刺猬等的外形和圆形相似;牛羊等的外形和方形相似)总结:用几何形概括动物外形,有助于我们把握动物外形的特征。
三、观察分析、掌握方法:1.欣赏国画《蜗牛》《羊》得出结论:画动物时,在概括的外形上添加动物们的典型特征,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描画动物。
2.看局部猜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请猜猜这些图片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局部?3.对比观察:欣赏黄永玉《乌龟》,与真实乌龟进行对比,你能找找画与真实动物的相同于不同之处吗?原来在绘画的时候,动物的特征可以有所取舍。
4.讨论一下:动物的哪些特征必须添画,哪些特征可以省略?四、巩固知识、方法讲解:1.师示范步骤:a、用几何形概括动物的外形,并画下来。
b、添加动物们的典型特征。
c、调整完成。
2.优秀示范作品欣赏,注意强调画面构成的合理性。
五、创作表现:作业:你见过哪些动物的外形近似圆形或者方形?用加或减的方法,夸张,概括地将他们描画下来吧!注意要画出动物的特征。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课件)

摸一摸
1
2
3
长方体4正方体Fra bibliotek圆柱三棱柱
画一画
认一认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找一找
找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三角形
长方形 正方形
长方形
长方形
圆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围一围
在钉子板上围出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能围出一个圆吗?
涂一涂
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里分别涂不同的颜色。正方形 涂紫色,长方形涂黄色,三角形涂黑色,圆涂蓝色
数一数
正方形有 4 个 长方形有 5 个 三角形有 3 个
圆有 2 个
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 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你打算回家怎样把它们介 绍给你的爸爸妈妈们听?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和方方》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和方方》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形状世界》的第四章《圆形和方形》,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圆形和方形,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和方形物体,了解圆形和方形的特征,学会用圆形和方形进行创意绘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和区分圆形和方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形和方形的特征及其区别。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和方形卡片、实物模型、画纸、画笔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圆形和方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同时,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圆形和方形的物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圆形和方形的特征(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模型,讲解圆形和方形的特点,如圆形没有角,方形有四个角等。
让幼儿充分感知和理解两种形状的特征。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圆形和方形的物品,让幼儿判断它们属于哪种形状。
通过讲解,让幼儿学会如何辨别圆形和方形。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圆形和方形。
同时,鼓励幼儿用圆形和方形进行创意绘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同时,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大圆形和方形,标明它们的名称。
2. 在旁边列出圆形和方形的特征,方便幼儿观察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圆形和方形物体,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圆形物体:球、盘子、碗、钟表等。
方形物体:书、电视、桌子、椅子等。
2. 作业要求:完成作业后,请家长协助幼儿整理成一幅画,带到幼儿园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认识圆形和方形,让幼儿学会了观察和思考,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