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爱情闺怨诗【有答案】
闺怨阅读答案(诗歌赏析)

闺怨阅读答案(诗歌赏析)
闺怨
(明)周在
江南二月试罗衣, 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 故乡虽好不思归。
8. 诗的一、二两句表达了闺中少妇怎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 分)
9. 诗的三、四两句是如何表现闺中少妇的怨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 分)
参考答案:
8.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 分。
运用了对比手法 1 分。
一、二两句用江南和燕山天气(气候)对比, 表现少妇对丈夫的牵挂 2 分, 第二句燕山雪飞表现了少妇对身在边塞的丈夫的思念和担心 1 分。
9. 借用了子规这一形象 1 分,子规谐音子归 1 分,不说丈夫不回来, 却怨子规鸟没有飞到燕山 2 分, 丈夫听不到啼叫, 所以没有想到已经到了应该回来的时候了2分。
闺怨诗高考题型分析及鉴赏

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 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3 征妇怨诗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
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 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 暖安危 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 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沈佺期 杂诗中写出了一个征妇的怨辞:闻
⒊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盐城市 2008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⑴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分
锁字是诗眼 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 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 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 古代写闺怨诗的多数为男人;为什么
• 多用来暗喻自己怀才不遇或渴望被重用的 心理
探讨:
1总结该类诗的主题范围 2罗列该类诗的意象 3总结该类诗的语言特色 4罗列该类诗的表达技巧
总结主题:
点明时间和地点;写宁静的春宫夜深;花香 袭人;本为乐景;在此以反衬宫中人的怨情
⑵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4分
诗中写的是一位幽闭深宫的少女;作者 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 内心活动;在宫中花香月色无边的春夜; 她百无聊赖地卷珠帘斜抱琴瑟;凝望昭 阳宫;写出了幽闭深宫的深深怨情
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苏州市 第三中学20072008第一学期测试卷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 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芳草;望断归 来路 1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附答案详解)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附答案详解)★2020年高考新课标I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①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②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口亩③蕙,欲采商崖④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碗兮,乂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IlI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Ll疾。
13.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A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14.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乂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U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
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
诗的题Ll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
由此可见,选项A “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
15.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惜的把握能力。
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惜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附答案详解)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附答案详解)★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①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②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③蕙,欲采商崖④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A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14.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
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
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
由此可见,选项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
15.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 在高墙之内;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宫墙)之内,
【常见意象】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 声等言愁意象;
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 行为类意象;
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 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
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 类意象。
《团扇诗》(又名《怨歌行》《怨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怨 思念
寂寞
“从来闭在长门者,必是宫中第一人。”
杂曲歌辞·妾薄命
李端
忆妾初嫁君,花鬟如绿云。回灯入绮帐, 对面脱罗裙。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容颜南国重, 名字北方闻。
一从失恩意,转觉身憔悴。对镜不梳头, 倚窗空落泪。
新人莫恃新,秋至会无春。从来闭在长 门者,必是宫中第一人。
4.征人妇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 捣衣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思念、牵挂
《新乐府·母别子》 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 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 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 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 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 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高考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4.征人妇 子夜吴歌 秋歌 白居易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思念---担忧----厌战-----盼归
5.少女 伤春词 白居易
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寂寞----哀伤
三、主题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一: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
声及其富于变化的演奏的铺叙渲染,表现了音乐的高妙;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 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 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 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一言以蔽之,渲染即对事物进行正面描写铺叙,追求笔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三: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闺中女子不知征人已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 白骨的丈夫,还在梦境中盼望他早日回来团聚,控诉 了战争的罪恶。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四: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 清(宫怨诗)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2、宫怨诗。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 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 的诗作。张祜 《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 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3、征妇怨诗。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 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 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 危。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 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沈佺期 《杂诗》中写出了一个征妇的怨辞:“闻道黄 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 取龙城。”这首诗,写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 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诗中不仅表达了他们的 深挚恋情,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 无能。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二轮复习:爱情闺怨诗

2020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爱情闺怨诗知识回顾:综合提升练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1—2)题。
(9分)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怨刘方平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两首诗的体裁都是绝句,不同的是金诗是五言绝句,刘诗是七言绝句。
题材上都是闺怨诗。
B.金诗塑造了一个白天睡觉、无所事事、泼辣的女子形象,打黄莺的举动显得粗鲁且不可理喻。
C.金诗的思路不是惯常的起承转合,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撕蕉剥笋,正符合所谓“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
D.刘诗从时间布局看,先写时间之晚,后写季节之晚。
首句写纱窗日暮,引出次句窗内独处之人;第三句写空庭春晚,引出末句庭中落花。
2、两首诗均以“春怨”为题,但诗中都没有“怨”字,请分别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怨情”的。
答案1、B解析“白天睡觉、无所事事、泼辣的女子形象,打黄莺的举动显得粗鲁且不可理喻”错,金诗塑造了一个纯真娇憨、思念丈夫的女子形象。
2、①金诗借事抒情:女主人公将枝头莺儿打起,因为它的啼叫声惊醒了自己的美梦,使她没能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相会,诗歌在对一个生活细节的记叙中,寄寓了一份闺“怨”(或通过动作展现:用女主人公被黄莺儿惊醒,起来打黄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不得梦到辽西的悲苦,体现了女主人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诗歌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含蓄而蕴藉地表达了“怨”的主题)。
②刘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中借落日、空庭、满地落花等景物表现主人公孤独、落寞的愁怨心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9分)春思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①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②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③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④,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
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
思妇闺怨诗(教师版,含答案)

诗歌赏析专题——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思妇闺怨诗闺怨诗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
它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
“闺”的本意是小门。
古人建房其内室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以“闺”也常指代女性。
“怨”,埋怨,抱怨也。
一、闺中人的身份:宦妇(官太太)、商妇、征人妇、宫妇、游子妇、弃妇。
二、闺怨诗分类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三、主题归纳;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2.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
丈夫在外出征或在外谋取功名,闺中的妻子自然是日思夜想。
唐代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
这类诗犹以表现宫女的寂寞之情最为突出。
杜荀鹤在他的《春宫怨》里就描写了这样的一位宫女:“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唐代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
几个玄宗天宝年间进宫的老宫人,年轻时都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她们被禁锢在古行宫中,红颜憔悴,成日价闲坐无聊,只有谈论以往。
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4.表现了一种怨战、厌战的情绪。
如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5. 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人身世。
“托志帷房”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
因为“放臣弃妇,自古同情。
守志贞居,君子所托”(陈沆《诗比兴笺》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