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弟子规教案

合集下载

弟子规教学设计6篇

弟子规教学设计6篇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悌”;2、学习“谨而信”中的四句话,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3、将课堂延伸到早读,延伸到课外。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

情感与态度: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行为与习惯: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多读经典,多加积累。

学习经典中的积极之处,好好做人做事。

教学过程:一、复习闯关PPT:《弟子规》封面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

我们打算分成两组,采用竞赛闯关形式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

1、第一关:我会背。

2、第二关:接龙轮背。

2、第三关:快速抢答A、做人要有爱心,应该多亲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余,时间充足,应该多读书学习。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B、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

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这个故事在《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呢?C、古人对待父母是如此孝顺,当父母教导我们、责备我们的时候,《弟子规》又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呢?相应的《弟子规》中的语句是:D、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他们睡下。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E、把财物看轻了,相互之间的怨恨从哪里产生呢?说话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除了。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F、对待长辈要懂得礼貌,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动筷;落座时要让长辈先入座,而走路时也要让长辈在前,晚辈在后。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G、遇到长辈时,骑着马就要下马,坐着车就要下车;长辈走过去时,要在原地待上一会儿,待长辈走出百步后才可以离开。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二、引入新知,多种方式诵读1、教师:《弟子规》与我们平时的生活礼仪有紧密的联系。

今天我们要用弟子规来习礼仪(板书:习礼仪)。

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1篇)

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1篇)

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篇1一、学习内容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二、教材分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无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种过错;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种恶劣的行为了,就会受到眼里的惩罚。

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知错就改。

三、教学目标1、理解本段弟子规的含义与内容2、养成严于律己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由《曹操割发》的故事导入三国时,有一次曹操率领军队去打仗。

出发前,他警告将士,不要毁坏麦田,如果有人违反规定,一定杀无赦。

队伍正在田间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鸟从麦田中飞出来,曹操的战马受惊,冲向麦田,踏坏了一大片麦子。

曹操对军法官说:“我违反了军令,应按军法治罪。

”说着,他拔出了宝剑,说:“我是主帅,不能自杀,就把头发割下来代替砍头吧!”说完,用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

曹操严于律己,有错必纠的品质,表现出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胸怀。

2、指名读出学习目标。

3、齐读学习内容,用五分钟读背这一内容。

4、检查背诵情况。

5、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理解本段弟子规的含义与内容。

6、指名小组发言,说一说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

其他小组补充矫正。

7、教师重点点拨突破难点。

8、小组讨论:如何做一个严于律己有错必纠的中学生?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交流9、集体交流10、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无心)非——错(有心)非——恶非既是错严于律己有错必纠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篇2一、教学内容弟子规关于诚信的有关内容“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二、教材分析诚信是金,《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闻过则喜是其中心内容,漂亮话、奉承话往往害人害己。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弟子规》的第一章“入则孝”。

具体内容包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孝顺父母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记住《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

难点:如何将孝敬父母的理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弟子规》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顺父母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孝道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孝道。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事例,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2. 内容:(1)父母呼,应勿缓;(2)父母命,行勿懒;(3)父母教,须敬听;(4)父母责,须顺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感悟。

2. 答案示例:通过学习《弟子规》第一章,我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时刻牢记这四句话,尽量做到言行一致,让父母感到高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孝道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仍需进一步探讨。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共同讨论如何在家庭中践行孝道,将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付诸实践。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孝道的经典故事,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2. 板书设计中的内容呈现。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弟子规》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弟子规》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弟子规》教学设计(大全五篇)第一篇:《弟子规》教学设计《弟子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教学目标: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弟子规》歌曲,引入所背内容,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快速抢答:(课件出示,说出相对应的语句)(1)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2)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3)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

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4)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5)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6)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7)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弟子规》分成孝悌、谨信、亲仁、学文等篇章,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每一句讲述的都是至关重要的做人的道德和规范,是一本教育孩子如何遵纪守法、规范做人的经典启蒙读物。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孝亲尊师,与人为善”,《弟子规》教人“孝信”的本意便在于此。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精选)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精选)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弟子规》的内容,掌握每一节的主要含义,并能够背诵一部分章节。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将《弟子规》的核心思想与现实生活结合,提高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弟子规》,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增强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二、教学内容1.《弟子规》概述√背景介绍√内容结构√主要思想2.《弟子规》逐节讲解√第一部分:总序√第二部分:三才(天地人)√第三部分:三纲(君臣父子)√第四部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第五部分:日常生活中的规矩3.实践活动√讨论和角色扮演√实践训练与行为规范4.总结与评价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与背景介绍1.导入√教师活动:√播放与《弟子规》相关的短片或音乐,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对《弟子规》的初步理解,例如:“你们听说过《弟子规》吗?它是什么样的书?”。

√学生活动:√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家庭中与《弟子规》相关的习俗。

√通过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对《弟子规》的学习兴趣。

2.背景介绍√教师活动:√介绍《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以及编写背景和历史意义。

√解释《弟子规》的目的:规范学生行为,培养道德品质。

√学生活动:√阅读《弟子规》的概述,讨论其编写背景和目的。

√提问学生对《弟子规》的初步看法和理解。

第二节:逐节讲解《弟子规》第一部分:总序1.内容:总序部分概述了《弟子规》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2.教师活动:√逐句解读总序的含义,解释为何《弟子规》值得学习和传承。

√强调学习《弟子规》的态度,鼓励学生用心学习,付诸实践。

3.学生活动:√背诵总序,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总序的理解。

√完成相关练习题,检验对总序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二部分:三才(天地人)1.内容:介绍天地人的关系,以及作为人的行为规范。

2.教师活动:√解读“天地人”的含义,讲解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

《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13篇)

《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13篇)

《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13篇)《》范文篇1活动目标:1、掌握读书方法,知道读书时要心到、眼到、口到。

2、懂得读书学习时要用心专一。

3、理解认读句子“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活动准备:1、ppt(人物行为对错图片、所学句子及译文、幼儿身体力行表图片)。

2、故事录音《喜欢阅读的小猴子》。

2、图书区的图书。

3、《幼儿身体力行表》。

活动过程:一、师幼谈话,说说自己平时读书的方法1、师幼问好活动开始,师幼互行鞠躬礼,问好。

2、师幼谈话师:孩子们,你们平时读书吗?你们喜欢读哪些书?幼儿回答。

(童话故事、动物大百科、漫画等)3、分享交流师:你们读的书可真多啊!那你们平时是怎样读书的?现在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幼儿回答。

(一页一页的读、轻轻的翻页、边看边读、不东张西望、坚持读完一本书再读另外一本等)4、教师小结师:刚才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方法,有的说一页一页的读,有的说轻轻的翻页,还有的说边看边读,那么到底怎样读书是正确的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图中的人都是怎么做的。

二、观察图片,辨别图中人物行为的对错1、提出问题出示图一(男孩儿边读书边看窗外的蝴蝶),师:男孩儿读书时在干什么?幼儿回答。

(看窗外的蝴蝶)师:他这样做对吗?那应该怎样做呢?幼儿回答。

(不对,读书时要专心,眼睛看着书上的内容)出示图二(阅读时用手指着),师:他们是怎样读书的?这样做对吗?幼儿回答。

(用手指着阅读,对)出示图三(认真阅读),师:再来看看这幅图,他们这样读书对吗?幼儿回答。

(这样读书是对的)出示图四(读书时一本没有看完就看另一本),师:他是怎样读书的?这样做对吗?幼儿回答。

(一本书没有看完就看另一本书,这样做是不对的)2、教师小结师:看了刚才这几幅图,我们知道在读书时要专心,要用眼睛认真看,一本书还没有读完就不要去读另外一本。

三、倾听故事,知道读书时必掌握的方法1、倾听故事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喜欢阅读的小猴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2、提出问题师:森林里住着哪些小动物?幼儿回答。

《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7篇)

《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7篇)

《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7篇)《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弟子规》教案1教学目标: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不但孝,关键是顺。

3、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1、关键在落实上。

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复习导入: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

齐声背诵。

师: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学习、理解内容:1、师:“谁能来读一读今天学习的内容?”A、请2名学生读B、生评议2、师:“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读和背诵,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

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

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

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

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

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

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

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

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

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须顺承——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

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

弟子规教案[合集五篇]

弟子规教案[合集五篇]

弟子规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弟子规教案弟子规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弟子规》(节选一),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谦虚、勤勉,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意识,并认识到攀比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节选一)。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弟子规》(节选一)。

2、看“温馨点击”,师简介《弟子规》(节选一),书中依据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诲,提出了为人处世、言行治学的一般准则,用来教育儿童。

全文三字一句,琅琅上口,非常便于记忆和朗诵。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

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教后反思: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弟子规》(节选一),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谦虚、勤勉,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意识,并认识到攀比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节选一),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分排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1、现在有些小朋友爱比谁的玩具多,谁的文具好。

你能用《弟子规》里的语句劝劝他们吗?2、讨论交流:当有人指出你的缺点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结合上文,讲一讲应当怎么做。

四、评价表现1、自我评价。

如果你能熟练朗读背诵,就将两个苹果都涂红,如果还不太满意,就涂红一个。

2、教师小结。

教后反思:第3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弟子规》(节选二),初步理解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总叙》、第一课《弟子规》
课堂导入:1、老师自我介绍:我是你们新来的刘老师。

大家先认真的看一看我,记住我的样貌。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在一起上课,共同学习《弟子规》这本非常有趣的书啦。

首先我要告诉小朋友们几件事:
*老师想做你们的好朋友。

但上课的时候,你们要做一个好学生。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玩游戏讲故事,老师会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呀。

上课的时候,各位小朋友可以找一个自己比较舒服的姿势,端坐好上课。

上课时间,不允许到处走动,吃东西,喝水,上厕所。

每30分钟,小朋友们可以休息15分钟,你们可以做想做的事情。

*老师非常喜欢自己独立思考、能够多问问题的小朋友。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一定要及时提问。

但提问前,需要举手示意老师。

不可以随意插话,打断老师的授课,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大家来上课,一定要遵守时间观念,不要迟到。

*老师不喜欢说谎的小朋友,犯了错知道错在那里老师不会批评但是撒谎老师就会批评还会讨厌的。

2、学生自我介绍: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

3、《弟子规》是一本怎么样的书?我们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呢?学了这本书,会带给我们怎么样的变化?
授课内容:
1、《弟子规》总叙。

作者李毓秀,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弟子规》最初名为《训蒙文》。

所谓“弟子”,狭义上指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但广义上说,所有人都可以称作弟子。

我们从出生开始要学习,学习如何吃奶,吃饭,走路。

然后上学,学习知识,文化。

除此之外,如何做个优秀的人,如何做个爱妈妈爸爸的好孩子,好学生。

如何和朋友融洽的相处等等。

这些都需要学习。

所以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永远是弟子。

弟子日常的行为规范叫做“规”。

总之,不论年龄大小,想做个合格的弟子,就要学习这本书。

《弟子规》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共360句,1080个字。

具体列举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具备的礼仪规范。

我们第一步呢,先学习这本书,做到读的正确、流利。

然后一点点的把这些规范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

相信各位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做的到。

2、第一课《弟子规》
课文内容: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注释:规:规范,准则。

训:教诲。

弟:通悌,意思是敬爱兄长。

谨:慎重、
译文:学生要有学生的规矩,是古代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言行谨慎,讲究信用。

对大家要有爱心,亲近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有精力,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学习。

3、学生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规矩?有规矩好还是不好?
首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为了我们的成长,健康,每天都在辛勤的工作。

刮风下雨,他们要出去买菜,做饭,工作。

这些都是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所以我们要敬爱父母。

虽然我们还是小孩子,不能够为他们分担所有的事情,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呢?比如说,我们晚上自己把袜子洗好,放好,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整理好,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好这些事,就可以让父母省点心,这也是爱,也是孝顺。

敬爱兄长,现在有些同学,家里有兄长,有的没有,但我们总能遇到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还有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怎么和他们相处好?做到敬爱呢?
次谨信—举止谨慎,讲求信用。

信用对我们,从小大大,都非常的重要。

现在的社会,对信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了。

信用无小事,比如说你有一个很喜欢的玩具,平时很珍爱。

而你的好朋友也想玩,并且答应玩两天就还给你。

你出于对友情的珍惜,你就把玩具借给他了,没想到他不但两天后没有还,还说把玩具玩坏了,丢了。

你说你生气不生气呀?同样一个道理,如果你借了朋友的玩具。

你这么做,朋友是不是也不会高兴呢?这就是信用。

失信的后果是,朋友不再信任你,以后有了玩具,也不会再借给你,慢慢的,还会和你疏远。

所以说,信用,是做人的根本。

非常重要。

泛爱众—友好的对待所有人。

我们都喜欢友好的人。

比如我们和小朋友玩耍。

这个小朋友总是随意发脾气,打人,摔东西。

我们会不会喜欢和这样的人玩耍呢?如果和这样的人玩耍,可能我们要经常的被他打,被他骂。

大家都不会开心,我们也会疼呀。

既然我们都不喜欢这样的人在一起,我们自己就千万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我们要很友好的对待周围的人。

要礼貌,温暖,为人着想,学会关怀其他人。

而亲仁—亲近品德高尚的人。

大家去扔垃圾的时候,是不是都会小心翼翼呀?如果不留神,是不是就会弄脏自己呀。

这个和认识朋友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交往了一个不好的朋友,她就像是你手中的垃圾一样,稍微不留神,就会弄脏自己。

比如说,
这个朋友喜欢骂人,很不礼貌,你和她时间久了,很可能就会沾染上骂人的坏毛病。

所以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要学会选择。

要多和一些有礼貌,说话办事,讲信用,友好的朋友来交往。

有余力,则学文—有空时,多学习本领。

以老师为例,老师很喜欢读书,读书让我开拓了眼界。

可能我们没有去过美国,没有见过月球,但通过读书,开拓了我的眼界。

你们现在的年龄很小,头脑特别好用,所以多学点本领,将来才有用。

4、博学广闻。

第一课中提到一个很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圣人”。

他就是孔子。

他出生于公元前551-479。

73岁,距今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鲁国人。

他的老家就在山东的曲阜。

有时间,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看看。

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教学的言论以及与弟子们的对话被汇编成《论语》一书,千古传颂。

《弟子规》是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编纂而成的。

5、课后作业。

第一课读熟,背诵。

思考,什么是信,自己要如何做一个有信用的人。

对待父母,我们要不要做个孝顺的孩子,力所能及的可以做到哪些事来帮助我们的爸爸妈妈。

思考之后,让妈妈拍个视频发给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