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料容积率 绿地率人口密度 建筑密度小区概念
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投资强度

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投资强度
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
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2、容积率: 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但必须是正负0标高以上的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
计算公式: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X100%
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4、建筑密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构筑物占地面积总和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即规划地块内各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基底占地面积/地块面积
即:建筑密度=(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 ÷项目总用地面积X100% 5、绿化率:指的是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
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
1、绿地率
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2、容积率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

简介:消费者在购房时,除了考虑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外,对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注重,他们特别关注在商品房销售的广告中常见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字: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建筑系数消费者在购房时,除了考虑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外,对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注重,他们特别关注在商品房销售的广告中常见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
建筑密度:即建筑覆盖率,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之比。
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特别提示: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1、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1.6;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2、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0;建筑密度:≤40%;绿地率≥25%;3、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0;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4、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0;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5、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兼容旅馆业)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4;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6、用地性质:公共设施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8;建筑密度:≤55%;7、用地性质:商业金融、居住(兼容行政办公)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5;建筑密度:≤26%;绿地率≥35%;8、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兼容旅馆业)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4;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9、用地性质:住宅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6;建筑密度:≤22%;绿地率≥40%;1、规划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1.4;建筑密度:≤20%;绿化率:≥45%;建筑高度:≤35米集中绿地:≥3000平方米建筑间距系数:1.3。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概念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概念1. 建筑容积率建筑容积率是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建筑的总体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它是城市规划中用来规定土地利用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1.1 定义建筑容积率,简称“容积率”,是指地块或一定地域内(如小区、街区等)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该指标用于说明土地的使用强度或利用程度。
1.2 计算公式建筑容积率 = 总建筑面积 / 用地面积1.3 作用建筑容积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和建筑效果。
较高的容积率通常意味着较大的建筑密度和较高的土地利用率,从而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设更多的建筑物。
2.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建筑物占地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它是用来描述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分布密集程度的指标。
2.1 定义建筑密度指的是指定用地范围内建筑物占用的面积与该用地面积的比值。
2.2 计算公式建筑密度 = 建筑物占地面积 / 用地面积2.3 与建筑容积率的关系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都是描述建筑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利用程度的指标,但两者并非完全相同。
建筑密度是描述建筑物在平面上的分布密集程度,而建筑容积率是描述建筑物在立体空间上的分布密集程度。
3. 绿化率绿化率是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绿化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它是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3.1 定义绿化率是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绿化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用来衡量城市绿化水平以及绿化环境对居民生活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3.2 计算公式绿化率 = 绿化面积 / 用地面积3.3 作用绿化率可以衡量城市绿化的程度,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较高的绿化率意味着城市拥有更多的绿地和植被覆盖,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减少噪音、提供生态服务等。
4.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的关系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是三个关系紧密的概念,它们相互影响和制约着城市规划和建设。
4.1 影响关系建筑容积率的增大,通常会导致建筑物的密度增加,即建筑密度增大。
居住区规划中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面积指标

居住区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是居住建筑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控制指标,对居住地块的项目建设强度、环境质量、建筑单体形式具有重要引导与控制意义。
(1)、建筑密度。
指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2)、容积率。
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公顷),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值表示。
(3)、绿地事。
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以上居住区用地指建设项目的净用地面积,不含代征的城市道路和城市绿带。
--------------------------------------------------------------------------------------------------------------------------------------------------------关于建筑户型面积1、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即为购买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销售者销售商品房,必须明示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并注明该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及应当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标注单位应当为平方米。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与实际面积之差不得超过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规定的商品房面积测量限差。
按套或者单元销售的商品房,各套或者各单元销售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整幢商品房的实际总面积。
2、套内建筑面积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是指成套商品房(单元房)的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建筑面积之和。
套内建筑面积不等于地毯面积,完全属于买房人个人私有;与套内使用面积相比,更能完事地反映买房人个人私有部分的产权。
套内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3、套内使用面积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1)套内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道、厨房、卫生间、贮藏间、壁柜等空间面积的总和;(2)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3)不包括在结构面积只的套内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4)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

消费者在购房时,除了考虑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外,对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注重,他们特别关注在商品房销售的广告中常见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
建筑密度:即建筑覆盖率,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之比。
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特别提示: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1、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1.6;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2、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0;建筑密度:≤40%;绿地率≥25%;3、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0;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4、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0;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5、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兼容旅馆业)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4;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6、用地性质:公共设施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8;建筑密度:≤55%;7、用地性质:商业金融、居住(兼容行政办公)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5;建筑密度:≤26%;绿地率≥35%;8、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兼容旅馆业)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4;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9、用地性质:住宅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6;建筑密度:≤22%;绿地率≥40%;1、规划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1.4;建筑密度:≤20%;绿化率:≥45%;建筑高度:≤35米集中绿地:≥3000平方米建筑间距系数:1.3。
什么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

什么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什么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简介:消费者在购房时,除了考虑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外,对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注重,他们特别关注在商品房销售的广告中常见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字: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建筑系数?消费者在购房时,除了考虑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外,对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注重,他们特别关注在商品房销售的广告中常见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
建筑密度:即建筑覆盖率,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之比。
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特别提示: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1、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2、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40%;绿地率≥25%;3、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4、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5、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兼容旅馆业)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6、用地性质:公共设施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8;建筑密度:≤55%;7、用地性质:商业金融、居住(兼容行政办公)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26%;绿地率≥35%;8、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兼容旅馆业)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9、用地性质:住宅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22%;绿地率≥40%;1、规划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20%;绿化率:≥45%;建筑高度:≤35米集中绿地:≥3000平方米建筑间距系数:。
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容积率,就是指一个小区得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得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得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得舒适度。
一个良好得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得限制,并不就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简介容积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Volume Fraction):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
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但必须就是正负0标高以上得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得比值。
容积率就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得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得值就是无量纲得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地上建筑物得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得倍数,即为容积率得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上面这个公式得出处有: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发布《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得通知(市规发〔2006〕851号,2006年7月10日)但在工业上,根据GB50489-2009《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容积率=(厂区建筑面积+构筑物面积)÷厂区占地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各个地区或城市有各自相关规定)。
容积率越高,居民得舒适度越低,反之则舒适度越高。
绿地率也就是如此。
绿地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得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容积率与绿地率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就是从人得居住需求角度,还就是从纯粹赚钱得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相关规定容积率一般就是由政府规定得。
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下编制得各类居住用地得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0、2~0、5, 联排别墅为0、4~0、7, 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 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 18层高层住宅为1、8~2、5, 19层以上住宅为2、4~4、5, 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得,为非普通住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资料容积率绿地率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小区概念容积率绿地率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小区概念
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居住区级道路: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
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小区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组团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
宅间小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其他用地: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
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建筑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标高的比值。
建筑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
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
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
住宅建筑套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
住宅建筑套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
住宅面积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公顷。
住宅面积净密度:也称住宅容积率。
是指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公顷或以住宅建筑总面积(万平方米)与住宅用地(万平方米)的比值表示。
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平方米,公顷或以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与居住区用地(万平方米)的比值表示。
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率 , 。
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
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拆建比:新建的建筑总面积与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土地开发费:每公顷居住区用地开发所需的前期工程的测算投资,包括征地、拆迁、各种补偿、平整土地、敷设外部市政管线设施和道路工程等各项费用万元,ha。
住宅单方综合造价:每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所需的工程建设的测算综合投资,应包括土地开发费用和居住区用地内的建筑、道路、市政管线、绿化等各项工程建设投资及必要的管理费用元,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
绿化有2个概念: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绿化率?绿化覆盖率。
平常习惯的绿化率专业术语应称做“绿地率”,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都是衡量居住区绿化状况的经济技术指标,但不能等同视之。
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化覆盖率的基本计算公式在形式上与绿地率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
而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上。
1、绿地率:管得严,标准高,在计算绿地率时,对绿地的要求非常严格。
从国家的相关技术规范、法规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长草的地方都能算做绿地。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公共绿地。
即使是级别最低的零散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也要求宽度不小于 8米,面积不小于 400平米,该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不少于总面积 70,(含水
面),至少要有 1,3的绿地面积要能常年受到直接日照,并要增设部分休闲娱乐设施。
而宅旁绿地等庭院绿化的用地面积,在设计计算时,也要求距建筑外墙 1.5米和道路边线 1米
以内的用地,不得计入绿化用地。
政府把关的就是绿地率这一指标。
此外,还有几种情况也不能计入绿化率的绿化面积,如目前小区的建设中,有许多地下设施,如地下车库、化粪池,这些设施的地表覆土一般达不到 3米的深度,也就是说在上面种植的大型乔木成活率较低,所以计算绿地率时不能计入“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中;而屋顶绿化、晒台绿化等装饰绿化的面积,虽然也是对小区的绿化与美化有益,但按目前国家的技术规范,这类绿化也算正式绿地。
2、绿化覆盖率:管得松,绿得广
如果严格按照绿地率的要求建设绿化,小区建设的成本虽能降一些,但幅度非常有限,坏处却很多。
最直接的就是小区的环境会很糟糕,小区的品位会降低,这都不利于销售。
谁不喜欢绿草如茵呀,
其次,现在要求“黄土不露天”,像地下车库这样大面积的地下设施,它的地表虽然种不了树,但可以种草呀,即使不种花种草,你也要专门做地面铺砌;像距建筑外墙 1.5米这样的范围,虽然不算正式绿地,但有条件的话种一些草,总比
地砖铺砌更吸引人吧,……不过,既然多栽了草皮,就不能白栽,于是,在小区规划设计中,就有了绿化覆盖率的计算。
计算绿化覆盖率所指的绿地,简单地说,就是有块草皮就可以计入,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做到 60,以上。
在开发商销售楼盘的时候,他们当然喜欢引用绿化覆盖率的概念。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有草的环境总比满地铺砖的广场环境更惬意吧, 现在绝大多数的楼书标称的“绿化率”实是“绿化覆盖率”,“绿化率”号称的30%以上几乎不能实现的。
绿化率不等于绿地率
许多购房者认为衡量一个房地产项目绿化环境的好坏只要看它覆盖率的高低,其实则不然。
绿化率计算的是树冠面积而非实际种植面积,即指树冠投在地面上的树荫的面积。
购房者往往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产生纳闷:明明当初开发商承诺的绿化率很高,一到房子交付时才知远非如此。
这是开发商钻了绿化率计算方法的空子。
绿化率不同于绿地率。
影响绿化率计算的因素有多种。
一是树种。
不同树种有不同的覆盖面积,计算出来的绿化率也自然不同,比如柳树的覆盖面积大,松树、柏树的覆盖面积小;而同样的树种在不同的季节所体现出来的绿化率也不尽相同,春天树叶茂盛,绿化率就高,冬天树叶凋零,绿化率就低。
与此同时,很多开发商将人工湖、屋顶花草也都归入到绿化面积当中,从而得出较高的绿化率,这些都是开发商在弄虚作假。
真正能够反映绿化面积的是绿地率指标。
绿地率是指绿地上的实际种植面积。
它是一个硬性指标,也是小区绿化配套的检测标准。
《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居住区绿地指居住区内除公园以外的绿化用地;第二章第九条规定:新建住宅区绿化用地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不低于,,,。
这里的指标都指实际绿化“用地”,而不是“绿化率”,绿化用地是一个没有水分的确切数字指标,而绿化率就只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很难有准确的计算结果,两者不能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