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历史复习学案:世界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合集下载

川教版初中历史(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全册中考总复习资料整理

川教版初中历史(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全册中考总复习资料整理

《世界历史》(川教版)九年级(下)总复习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 ——1918.11 )(8-12页)1、一战爆发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国实力发生重大变化。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塞尔维亚青年普西波林在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开枪打死了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

这一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一战开始的标志:1914.7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对类似的暗杀等恐怖事件的看法:我们应坚决反对暗杀等恐怖活动。

它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更不能将暗杀者视为民族英雄。

)2、一战的交战双方是: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是巴尔干半岛,它也是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3 、一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

它发生在欧洲的西线战场,交战双方是德、法;人们把它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此后,德国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4、一战的结果结束: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性质:它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后果):一方面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经济损失3400万美元。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战争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最大的成果)5、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会不会发生?为什么?答: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可能不会发生。

因为:战争的爆发并非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一战的爆发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国际背景,但如果没有象萨拉热窝事件这种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发生,各国矛盾可能会通过和平理智的方式得以解决,那一战就可能不会发生。

)6 启示:(或通过对一战的学习,你有何感受?)答:战争是残酷的。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3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1课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名师教学设计川教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3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1课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名师教学设计川教版

第11课战争的扩大和转折教学目标: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教学重点、难点:苏德战争、珍珠港事件、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莫斯科战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图示法、、讲述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德国东侵苏联过渡讲解,正是在丘吉尔的领导下,在英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战的不屈精神的支撑下,希特勒妄图占领英国的狂妄计划破灭,希特勒对英国的战争止于英吉利海峡,之后他掉头东进,于1941年6月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

而对苏联来说这是一场保卫国家的战争,所以他们称之为卫国战争。

希特勒为了避免拿破仑远征俄罗斯时候因为天气寒冷而导致战争失利的覆辙重演,他把时间定在了夏天,出动了190个师550万人,坦克和装甲车3500多辆,飞机5000多架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妄想用闪电战在六个星期至两个月内击败苏联。

战争初期德军不可一世,长驱直入,占领了苏联的大片国土,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

在苏联人民和军队的顽强抵抗下,使德军占领莫斯科的计划没有得逞,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希特勒的嚣张气焰,也鼓舞了所有被法西斯侵略国家人民斗争的勇气。

二、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12)欧洲战场的战略态势不断扩大,从西欧扩大到东欧,而亚洲战场日本也不甘示弱。

日本想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主宰的囊括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大帝国。

日本的这一计划对有赖于东南亚战略物资供应和在东南亚建立许多军事基地的美国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损害,对此美国对日本实行了贸易禁运,这对战略物质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日本决定乘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主要海军基地和重要后勤基地──珍珠港。

(播放电影《珍珠港》的片段)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到此为止,我们说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中。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3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川教版精编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3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川教版精编版

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掌握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和主要内容,分析会议的背景和影响。

2.理解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作用,记住德国、日本投降的时间,理解二战的性质及后果3.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其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分析二战的性质和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雅尔塔会议;德国、日本的投降。

教学方法:1.讲解分析法。

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需要分析讲解的内容可采用此法,而且应该成为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

2.探究法。

在本课中需要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探究讨论的学习方法来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于一些战争的叙述,采用此法较好。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原子弹爆炸、日本原子弹爆炸后的惨景。

日本当年为什么会遭到原子弹的打击?原子弹是由什么人投放的?在当时的世界上造成了什么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又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会明白的。

【讲授新课】: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板书](一).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板书]1.开罗会议(自主学习)2.德黑兰会议[板书][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过程,并理解其在二战中的作用。

[学生看书](放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视频,让学生了解两次会议的过程,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学生看完后,教师作简单讲述)[教师讲述](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图片)《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也明确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反击“台独”言论的有力的国际文(二).诺曼底登陆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板书](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和看相关影像资料并记住这一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过程及意义,教师重点分析诺曼底登陆和德国投降的意义和影响)诺曼底登陆,形成东西夹击德国进军路线。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及教学反思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及教学反思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教学,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进程、战后影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掌握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例,展示二战的悲惨和残酷;3.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4.学生应能够理解并感受到和平与和谐社会的珍贵。

二、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教师将会在课前做一些准备工作:1.准备一份详细的课程教案,包括教学目标、具体内容、重难点等;2.准备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以展示二战期间的历史场景;3.确定讲课的方法、讲课的时间安排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2. 课堂教学第一部分:导入教师首先应该在黑板上写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三个字,并组织学生讨论该事件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师可以从学生们的讨论中推出一些关键词,然后简单讲解二战的起因和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第二部分:展示历史事件教师将会展示一些二战期间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浏览和分析,了解二战期间的历史背景和实景。

第三部分:理解历史事件教师将会针对二战期间发生的一些事件和人物进行讲解,例如︰日德意大战的发起和结束、珍珠港事件、纳粹的集中营、原子弹爆炸等等。

教师应该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二战的悲惨和残酷,并与学生共同讨论这些事件对于世界的影响和深远意义。

第四部分:共同反思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应该邀请学生对这次课堂学习进行反思。

学生可以通过一些提问的方式、写出课程感悟的方式或是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回顾和总结这次课堂的学习内容和所得。

三、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授课,我深刻意识到:1.在选择素材和图文资料时,应该避免引导学生过度感性化,而是应该用客观、科学、深刻的思想和理论去引导他们。

2.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丰富学生的思维层次和逻辑思考能力,而不是仅让他们记忆某些知识点和特定事件。

3.在讲解历史事件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发性,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从中领悟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本质。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3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名师教学设计川教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3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名师教学设计川教版

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掌握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和主要内容,分析会议的背景和影响。

2.理解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作用,记住德国、日本投降的时间,理解二战的性质及后果3.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其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分析二战的性质和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雅尔塔会议;德国、日本的投降。

教学方法:1.讲解分析法。

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需要分析讲解的内容可采用此法,而且应该成为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

2.探究法。

在本课中需要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探究讨论的学习方法来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于一些战争的叙述,采用此法较好。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原子弹爆炸、日本原子弹爆炸后的惨景。

日本当年为什么会遭到原子弹的打击?原子弹是由什么人投放的?在当时的世界上造成了什么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又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会明白的。

【讲授新课】: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板书](一).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板书]1.开罗会议(自主学习)2.德黑兰会议[板书][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过程,并理解其在二战中的作用。

[学生看书](放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视频,让学生了解两次会议的过程,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学生看完后,教师作简单讲述)[教师讲述](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图片)《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也明确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反击“台独”言论的有力的国际文(二).诺曼底登陆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板书](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和看相关影像资料并记住这一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过程及意义,教师重点分析诺曼底登陆和德国投降的意义和影响)诺曼底登陆,形成东西夹击德国进军路线。

九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3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活动二两次世界大战史综合学习教学设计川教

九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3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活动二两次世界大战史综合学习教学设计川教

两次世界大战史综合学习【课标要求】1.了解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形成的严重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4.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5.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6.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7.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占重要的地位,它上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形势(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下启世界格局的演变(形成了苏美争霸两极格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题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关系的变化,以及民族运动蓬勃发展。

通过自学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获得感性认识,这是本课的重点;在感性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弄清两战对中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从而获得理性认识,这是本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已通过先前的学习,了解了两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不能从历史的横向纵向联系中把握事件的内涵外延,也不能有效的使感情得以升华。

在这里就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把积累的材料去粗取精,使认识产生飞跃,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策略】1、两战的历史时间空间跨度大,内容繁杂,深度问题理解较为抽象,建议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效果。

2、运用比较的方法,将一战同二战作全面比较,从而了解两战的进程。

3、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两战对中国及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4、循序渐进,从感性到理性,在潜移默化中使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主要事件、性质及影响。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3课教学设计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3课教学设计

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对今世世界历史的发展拥有深远的影响。

本学习主题经过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勾勒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酝酿、全面迸发,到逐渐扩大和结束的基本进度。

b5E2RGbCAP第 1 课大战的迸发和早期阶段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的本质,战争的迸发时间,标记事件。

认识法西斯的凶狠和战争的残忍性、损坏性2、过程与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迸发前,以张伯伦政府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国家采纳了牺牲他国利益,苟且偷生,姑息纵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充的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到了巅峰,加快了世界大战的全面迸发。

p1EanqFDPw 德国入侵波兰,以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迸发。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主要要修业生认识法西斯的凶狠和战争的残忍性、损坏性,认识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辛卓越的勇敢斗争;建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点,指引学生关注此刻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DXDiTa9E3d 二、教课要点和难点慕尼黑会议,德国突袭波兰三、教课过程:本课的教课资源相当丰富,课前可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分红学习小组,发放各组的预习案。

包含:二战的全面迸发;德国西进的过程。

RTCrpUDGiT导入1.歌曲(跟着法西斯政权的稳固,实力的增强,对外扩充也愈来愈?嚣张,引起二战。

西方国家能否也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呢,导入新课) 5PCzVD7HxA一、慕尼黑阴谋谈谈看:什么是绥靖政策?思虑与议论:英法为何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纳绥靖政策?(教师要实时的启迪、指引。

如:德国最初的侵略方向;西方国家想祸水东引;一战后,战争的残忍性使西方国家经济军事地位却遇到巨大的削弱,以致英法公司的一部分人不敢同法西斯的侵略扩充进行唇枪舌剑的斗争,只要有妥协的希望,就坚持妥协。

)jLBHrnAILg说一说:绥靖政策的表现。

(慕尼黑阴谋。

)二、德国攻击波兰和战争的迸发本课一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3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3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川教版
第三学习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 胜利
一、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蒋介石、罗斯福与丘吉尔 在开罗会议期间合影
(前排左起)斯大林、罗 斯福、丘吉尔在德黑兰会 议期间合影
二、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时间: 结果: 1944年6月 登陆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
意义:
从此,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国 法西斯的灭亡。
三、雅尔塔会议 背景: 时间: 国家: 法西斯德国失败已成定局,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 1945年2月。 苏(斯大林)、美(罗斯福)、英(丘吉尔)。
制订了最后击败德国的计划
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英等国 分区占领,对德进行军事占领 成立联合国。
内 容
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对 日作战。
四、德国和日本投降
欧洲人民欢呼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大战影响
1.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历时6年多。
●遍及世界各地。
●丧生1亿多。 ●军费消耗1.1万亿美元。
●直接损失4万多亿美元。
战火燃烧的城市
纳粹屠杀了约500 多万波兰人、 600万犹太人。
纳 粹 集 中 营
在“南京大屠杀”中, 日本法西斯屠杀南京居民30 多万人。 南京大屠杀
1944. 6 .6. 诺
曼 底 登

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
讨论霸王计划
说一说:
何为“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的诺蔓底登陆,开辟欧洲
反击德国法西斯第二战场。
思考: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意义?
它拖住了法西斯德军大批兵力,有力地支援了苏军的反攻作战,
同时也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夏威夷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此,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原因: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进逼,使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步地走向联合。
(五)雅尔塔会议:
1.时间地点:1945年2月,在苏联的雅尔塔
1939年9月1日清晨,德国军队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二)德国东侵苏联
1.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二战的扩大。
2.莫斯科战役:1941.10--1942.1苏联军民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二战的进一步扩大、空前扩大)
主备人
何全考
审核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月日
第课时
课题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1、德国突袭波兰;苏德战争的爆发;
2、日本偷袭珍珠港;
3、《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4、雅尔塔会议;
重点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雅尔塔会议;
难点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雅尔塔会议;
教法及教具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一、知识点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3.内容:
①处置德国: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战后德国由盟国军队分区占领,实现德国民主化;
②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5)影响:
①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争进程
②对战后世界秩序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现的世界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
二、典型习题
◆(2013·江苏苏州)19.《太平洋英雄》是一款模拟空战游戏,30个游戏任务都是根据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的真实事件改编的。那么这款游戏的第一个任务应该是
A.突袭波兰B.突袭苏联C.偷袭珍珠港D.诺曼底登陆
◆(2013·江苏常州)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因素是
A.德国突然袭击波兰B.苏德战争爆发
C.日本突袭珍珠港D.凡尔登战役
三、背诵记忆十分钟
四、完成《初中历史复习指导》上的习题。
中英《
个案调整
学生主体活动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当堂作业课外Fra bibliotek业教学札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