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与习题7-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基本组成形式如何?1-2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有几种?何谓开式网络?何谓闭式网络?1-3简述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和要求。
1-4如何评价电能质量,电能质量的三个指标是什么?各有怎样要求?1-5为什么要规定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简述主要电压等级。
1-6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举例说明。
1-7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有几种?什么是年持续负荷曲线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
1-8某一负荷的年持续负荷曲线如图1-11所示,试求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ax图1-11 题1-8的年持续负荷曲线1-9试确定图1-12所示的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图中标示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图1-12题1-9电力系统接线图+抽头,T2运行于主抽头,1-10试求图1-12中各变压器的额定变比,当变压器T1运行于5%-抽头时,各变压器的实际变比是多少?T3运行于 2.5%1-11某电力系统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如图1-13所示,试计算日平均负荷和负荷率。
图1-13题1-11的日负荷曲线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2-1 架空输电线路的电阻、电抗、电纳和电导是如何计算的,影响电抗的参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1 架空线路采用分裂导线有哪些优点?电力线路一般采用什么样的等效电路表示? 2-3 何谓自然功率?2-4 双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一般以什么样等值电路表示?2-5 对于升压型和降压型的变压器,如果所给出的其他原始数据均相同,它们的参数相同吗?为什么?2-7 什么称为变压器的额定变比、实际变比、平均额定电压变比,在归算中如何应用? 2-8 何谓有名值?何谓标幺制?标幺制有什么优缺点?基准值如何选取? 2-9 电力系统等值电路的元件参数计算时,何谓精确计算法?何谓近似计算法?它们分别用在怎样的场合?2-10 试推导由负荷功率求取恒定负荷阻抗或导纳的方法。
2-11 一条长度为600km 的500kV 架空线路,使用4×LGJ-400分裂导线,611110.01870.275 4.05100r x km b S km g -=Ω=Ω=⨯=、、、。
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复习思考题与答案(一) 名词解释?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 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化学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phytohormone) 在植物体内合成的、能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乙烯。
另外有人建议将油菜素甾体类、茉莉酸类也列为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 一些具有类似于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如:2,4-D、萘乙酸、乙烯利等。
极性运输(polar transport) 物质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一端向另一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的现象,如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向基性运输。
乙烯的"三重反应"(triple response) 乙烯对植物生长具有的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增粗和使茎横向生长(即使茎失去负向地性生长)的三方面效应。
偏上生长(epinasty growth)指器官的上部生长速度快于下部的现象。
乙烯对茎和叶柄都有偏上生长的作用,从而造成茎的横向生长和叶片下垂。
生长延缓剂(growth retardant) 抑制植物亚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剂,它能抑制节间伸长而不抑制顶芽生长,其效应可被活性GA所解除。
生产中广泛使用的生长延缓剂有矮壮素、烯效唑、缩节安等。
生长抑制剂(growth inhibitor) 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剂,它能干扰顶端细胞分裂,引起茎伸长的停顿和破坏顶端优势,其作用不能被赤霉素所恢复,常见的有脱落酸、青鲜素、水杨酸、整形素等。
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能与激素特异结合并引起特殊生理效应的物质,一般是属于蛋白质。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并简述其主要功能或作用IAA 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最早发现的一种生长素类植物激素,能显著影响植物的生长,在低浓度下促进生长(主要促进细胞伸长);中等浓度抑制生长;高浓度可导致植物死亡。
运动控制系统思考题参考答案(--(7)

第二章之答禄夫天创作思考题:2-1直流电动机有哪几种调速方法?各有哪些特点?1.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特点:电枢回路的电阻增加时,理想空载转速不变,机械特性的硬度变软。
反之机械特性的硬度变硬。
2.调节电源电压调速特点:电动机的转速随着外加电源电压的降低而下降,从而达到降速的目的。
分歧电源电压下的机械特性相互平行,在调速过程中机械特性的硬度不变,比电枢回路串电阻的降压调速具有更宽的调速范围。
3.弱磁调速特点:电动机的转速随着励磁电流的减小而升高,从而达到弱磁降速的目的。
调速是在功率较小的励磁回路进行,控制方便,能耗小,调速的平滑性也较高。
2-2简述直流 PWM 变换器电路的基本结构。
IGBT,电容,续流二极管,电动机。
2-3直流 PWM 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特征是什么?直流电压2-4为什么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比V-M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比V-M系统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少,电动机损耗及发热都较小;低速性能好,稳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宽;若与快速响应的电动机配合,则系统频带宽,动态响应快,动态抗扰能力强;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损耗小,当开关频率适中时,开关损耗也不大,因而装置效率较高;直流电源采取不控整流时,电网功率因数比相控整流器高。
2-5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当电动机停止不动时,电枢两端是否还有电压?电路中是否还有电流?为什么?电枢两端还有电压,因为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电动机电枢两端电压仅取决于直流。
电路中无电流,因为电动机处已断开,构不成通路。
2-6直流PWM变换器主电路中反并联二极管有何作用?如果二极管断路会发生什么后果?反并联二极管是续流作用。
若没有反并联二极管,则IGBT的门极控制电压为负时,无法完成续流,导致电动机电枢电压不近似为零。
2-7直流 PWM 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是否越高越好?为什么?不是越高越好,因为太高的话可能出现电容还没充完电就IGBT关断了,达不到需要的输出电压。
思考题与习题(马西芹)

思考题与习题解马西芹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1、检测系统由:传感器、测量电路、显示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
如图:图1-1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2、传感器部分的作用:是把被测量变换成另一种与之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并且便于测量的量的装置。
测量电路部分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显示记录装置部分的作用:是使人们了解检测数值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非电量的电测法有哪些优点?答:P3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如何进行?答:1)、采用微差式测量;如图:1-2图1-2、微差式测量2)、微差式测量是综合零位式测量和偏差式测量的优点而提出的一种测量方法。
基本思路是:将被测量x的大部分作用先与已知标准量N的作用相抵消,剩余部分即两者差值Δ=x-N。
这个差值再用偏差法测量。
微差式测量中:总是设法使差值Δ很小,因此可选用高灵敏度的偏差式仪表测量之。
即使差值的测量精度不高,但最终结果仍可达到较高的精度。
例如: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输出电压U。
可表示为U0=U+ ΔU,其中ΔU 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 来讲为一小量。
如果采用偏差法测 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 。
的要求,因此对ΔU 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
当然,可以改用零位式测量,但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如图1-3所示的微差式测量。
微差式测量:⑴、微差式测量电路图中;①、使用了高灵敏度电压表:毫伏表和电位差计; ②、Rr 和E 分别表示稳压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 ③、RL 表示稳压电源的负载;④、E1、R1和Rw 表示电位差计的参数。
⑵、微差式测量过程①、在测量前调整R1,使电位差计工作电流I1为标准值。
②、然后使稳压电压负载电阻RL 为额定值,调整RP 的活动触点,使毫伏表指示为零,这相当于事先用零位式测量出额定输出电压U 。
模拟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模拟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第七章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 7-1 在图P7-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R 1=R 2=R 5=R 7=R 8=10k Ω,R 6=R 9=R 10=20k Ω:① 试问R 3和R 4分别应选用多大的电阻; ② 列出u o1、u o2和u o 的表达式;③ 设u I1=3V ,u I2=1V ,则输出电压u o =解:① Ω=Ω==k k R R R 5)10//10(//213,Ω≈Ω==k k R R R 67.6)20//10(//654 ② 1111211010I I I o u u u R R u -=-=-=,2226525.1)20101()1(I I I o u u u R R u =+=+=, ③ V V u u u I I o 9)1332(3221=⨯+⨯=+=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差分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三种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2 在图P7-2所示电路中,写出其输出电压u O 的表达式。
解: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 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3 试证明图P7-3中,)(11221I I o u u R R u -=)+(解:◆◆ 解:◆◆ 解:◆◆ 习题 7-6 试设计一个比例运算放大器,实现以下运算关系:u O =。
请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并估算各电阻的阻值。
希望所用电阻的阻抗在20k Ω至200k Ω的范围内。
解:上图为实现本题目要求的一种设计方案,使5.0)1()5.0(21=-⨯-=⋅=uf uf uf A A A ,即I O u u 5.0=。
本题的意图是在深入掌握各种比例运算电路性能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电路实现给定的运算关系。
以上只是设计方案之一。
◆◆ 习题 7-71为阻值在1k Ω~10k Ω之间可调的电位器,R 2=R 3=20k Ω,R 4=R 5=33k Ω,R 6=R 7=100k Ω,试估算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比例系数的可调范围。
第7章 多组定量资料的比较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第7章 多组定量资料的比较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C )。
A. 组间SS >组内SSB. 组内组间总MS MS MS +=C. 总ss=组间SS +组内SSD. 组内组间MS MS >E. 组间组内νν> 2. 定量资料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可采用( D )。
A. t 检验B.F 检验C. Bonferroni 检验D. t 检验与F 检验均可E. LSD 检验3. 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 检验结果相比,( C )。
A. t 检验结果更为准确B. 方差分析结果更为准确C. 完全等价且F t =D. 完全等价且t F =E. 两者结果可能出现矛盾4. 若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01.021ννF F >,则统计推断是( D )。
A. 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B. 各样本均数不全相等C.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D. 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E. 各总体均数全相等 5.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组间均方表示( C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B. 处理效应的大小C. 处理效应和抽样误差综合结果D. N 个数据的离散程度E. 随机因素的效应大小 6. 多样本定量资料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应选择( D )。
A. 方差分析B. t 检验C. Z 检验D. Kruskal-Wallis 检验E. Wilcoxon 检验 7. 多组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 检验中,当相同秩次较多时,如果用H 值而不用校正后的c H 值,则会( C )。
A . 提高检验的灵敏度B .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推断成有差别 C. 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推断成无差别D.Ⅰ、Ⅱ类错误概率不变E. 以上说法均不对二、思考题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是什么?答: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不同设计的方差分析,其思想都一样,即均将处理间平均变异与误差平均变异比较。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7章习题及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第7章 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思考题及习题71.帧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的异步串行通信方式是方式。
答:方式1。
2.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波特率的设定应该是的。
答:相等的。
3.下列选项中,是正确的。
A.串行口通信的第9数据位的功能可由用户定义。
对B.发送数据的第9数据位的内容是在SCON寄存器的TB8位中预先准备好的。
对C.串行通信帧发送时,指令把TB8位的状态送入发送SBUF中。
错D.串行通信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送SCON寄存器的RB8中保存。
对E.串行口方式1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设定。
对4.通过串行口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在程序中应使用。
A.MOVC指令B.MOVX指令 C.MOV指令 D.XCHD指令答:C5.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
A.固定的,为f osc/32 B.固定的,为f osc/16C.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设定D.固定的,为f osc/64答:C6.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接收方是如何知道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的?答:当接收方检测到RXD端从1到0的跳变时就启动检测器,接收的值是3次连续采样,取其中2次相同的值,以确认是否是真正的起始位的开始,这样能较好地消除干扰引起的影响,以保证可靠无误的开始接受数据。
7.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答:串行口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有3种帧格式,方式2和3具有相同的帧格式;方式0的发送和接收都以fosc/12为固定波特率,方式1的波特率=2SMOD /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方式2的波特率=2SMOD /64×fosc方式3的波特率=2SMOD /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8.假定串行口串行发送的字符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奇校验位、1个停止位,请画出传送字符“B ”的帧格式。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 )、()、()、( )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 )、()等单元操作.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
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3 将固形物含量为7。
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
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
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 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与习题7
7–1基本概念题:
(1)填空题
① 一个EPROM有18条地址输入线,其内部存储单元有( )个。
② 某SRAM芯片有13条地址线和8条数据线,其存储容量为( )。
③ RAM根据所采用的存储单元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 )存储器和
( )存储器;一个12位地址码、4位输出的ROM,若需将该ROM容量扩展为4K×8,
则需对其进行( )扩展;为构成8K×8的RAM,需要( )片1024×1的RAM,
并且需要有( )位地址译码以完成寻址操作。
④ 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能存储( )的半导体器件。用1024×4位的RAM芯
片2114构成8K×8位RAM,需要( )片2114和一个( )译码器。
⑤ 半导体存储器按存取功能分为( )存储器和( ) 存储器。
(2)选择题
① 下列哪些存储器具有非易失性( )。
(a)PROM (b)SRAM (c)DRAM (d)FPGA
② 以下哪种记忆体不是( )半导体器件?
(a)U盘 (b)硬盘 (c)内存 (d)缓存
(3)判断题
① 具有8根地址线的ROM其存储容量为256。 ( )
② 静态随机存储器的基本特点是可随时快速读写,断电后数据易丢失,因而工作时
必须不断刷新。 ( )
【解】
(1)填空题
① 218;② 213×8bits;
③ 静态随机/SRAM,动态随机/DRAM,位,64,13;
④ 大量二值信息,16,3线-8线;⑤ 只读,读写。
(2)选择题:
① a;② b。
(3)判断题:
① ×;② ×。
7–2已知SRAM2112组成的存储器电路如题7–2图所示,其中2线-4线译码器功能表如
题7–2表所示,分析该存储器电路的容量及地址范围。
【解】该存储器电路的容量为:28×8位=2K位。
内存地址的范围为:10 0000 0000~10 1111 1111,即200H~2FFH。
2112-12112-2
8
A
8
A
9
I/O1 I/O
4
I/O1 I/O
4
D
7
D
0
CSCS
0
Y
2
Y
2线-4线译
码器
1
B
0
B
A7A0A7A0A
7
A
0
7–3 试用两片1024×4的RAM组成1K×8位的存储器。
【解】见题7–3图解。
D0…D3A0A9…1024×4RAMCS……D
0
…
D
3
A0A
9
…
1024×4
RAM
CS
…
…
A
9
A
0
…
CS
D
0
D
3
…
D
4
D
7
…
8
位
数
据
输
出
题7–3图解
7–4 比较PROM、PLA、PAL、GAL等4种SPLD的编程特性。
【解】PROM、PLA、PAL、GAL等4种SPLD的编程特性见题7–4表解。
题7–4表解 SPLD的编程特性
器件类型 与阵列 或阵列 实现函数 输出电路
PROM
固定 可编程 标准与或式 固定
PLA
可编程 可编程 最简与或式 固定
PAL
可编程 固定 最简与或式 固定
GAL
可编程 固定 最简与或式 可编程
题7–2表
1
B
0
B
0Y1Y2Y3
Y
000 1 1 1
011 0 1 1
101 1 0 1
111 1 1 0
题7–2图
7–5 用1片16×4位的ROM设计一个将两个2位二进制数相乘的乘法器电路,列出
ROM的数据表,并画出ROM存储矩阵的电路图。
【解】设被乘数和乘数分别为A3A2和A1A0,乘积用D3D2D1D0表示,则ROM数据表见
题7–5表解。将A3A2A1A0作为ROM的地址输入端A3A2A1A0,实现电路图如题7–5图解。
题7–5表解
被乘数 乘数 乘积 被乘数 乘数 乘积
A3 A2 A1 A0 D3 D2 D1 D0 A3 A2 A1 A0 D3 D2 D1 D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1 0 1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0 1 1 0 1 1 0
0 1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1 1 1 0 1 0 0 1 1
0 1 1 0 0 0 1 0 1 1 1 0 0 1 1 0
0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0 0 1
7–6 试将题7–6图中PLA的各输出函数写成∑m的形式。
YZFF56WXFF34FF
12
【解】 1F(W,X,Y,Z)WXYWXZm(5,7,10,11)
2
F(W,X,Y,Z)WXZWXYm(5,7,14,15)
3
F(W,X,Y,Z)WXY0m(14,15)
4
F(W,X,Y,Z)WXZm(0,2)
5
F(W,X,Y,Z)WXZXYZm(0,2,5,13)
6
F(W,X,Y,Z)XYZWYZm(5,10,13,14)
ROM
16×4
A
0
A
1
A
2
A
3
D
0
D
1
D
2
D
3
被
乘
数
乘
数
乘
积
题7–5图解
题7–6图
图2-71
7–7 CPLD和FPGA有哪些特点?
【解】CPLD和FPGA主要有以下五个优点:
① 芯片规模越来越大。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C,VLSI)工艺的不
断提高,单一芯片内部可以容纳上百万个晶体管,CPLD和FPGA芯片的规模越来越大。芯
片的规模越大,所能实现的功能就越强,同时更适用于实现片上系统(SOC)。
② 芯片投资小。CPLD和FPGA芯片在出厂前都已做过100%的测试,而且CPLD/FPGA
设计灵活,发现错误时可以直接更改设计,降低了设计人员投片的风险,节省了许多潜在的
开销,因此,CPLD和FPGA芯片的投资小。
③ 芯片可以反复编程、擦除、使用。在不改变外围电路的情况下,设计不同的片内逻
辑就可实现不同的电路功能,当电路有少量改动时,更能显示出CPLD/FPGA的优势。
④ 芯片运算速度高于单片机。CPLD和FPGA的工作方式与单片机相比,单片机的指
令有固定的执行方式,至少需要4个时钟周期且时钟频率较低,而CPLD和FPGA的运算
执行方式会根据实现该运算的硬件电路方式不同而改变,因此,CPLD和FPGA的运算速度
会高于单片机。
⑤ 规模大、集成度高、可靠性高、灵活性好。
7–8 CPLD和FPGA之间有什么区别?
【解】CPLD和FPGA的不同之处如下:
① FPGA的集成度比CPLD高,具有更复杂的布线结构和逻辑实现。
② CPLD逻辑寄存器少,更适合完成各种算法和组合逻辑;FPGA 逻辑弱而寄存器多,
更适合完成时序逻辑。换句话说,CPLD更适合于触发器有限而乘积项丰富的结构;FPGA
更适合于触发器丰富的结构。
③ CPLD的速度比FPGA快,并且具有较大的时间可预测性。这是由于CPLD的逻辑
块之间的互联是集总式的,而FPGA的互连则是分布式的。
④ CPLD比FPGA使用起来更方便。CPLD的编程采用E2PROM或FASTFLASH技术,
无需外部存储器芯片,使用简单。而FPGA的编程信息需存放在外部存储器上,使用方法
复杂。
⑤ 在编程方式上,CPLD主要是基于E2PROM或Flash存储器编程,编程次数可达1
万次,优点是系统断电时编程信息也不丢失。CPLD又可分为在编程器上编程和在系统编程
两类。FPGA大部分是基于SRAM编程,编程信息在系统断电时丢失,每次上电时,需从
器件外部将编程数据重新写入SRAM中。其优点是可以编程任意次,可在工作中快速编程,
从而实现板级和系统级的动态配置。
⑥ 在编程上FPGA比CPLD具有更大的灵活性。CPLD通过修改具有固定内连电路的
逻辑功能来编程,FPGA主要通过改变内部连线的布线来编程;FPGA可在逻辑门下编程,
而CPLD是在逻辑块下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