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基础过关测试试题第12章无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绕O点转动,重物通过绳子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

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动力臂的是()A.l1B.l2C.l3D.l42.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压力B.铡刀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3.如图甲是古代舂米的场景(舂米,就是把稻谷去壳,做成白米),舂米装置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使用这种装置可以()A.省力B.省功C.费距离D.省距离4.2021年12月18日,沪渝高速转大广高速的一段500 m长的匝道桥发生侧翻,侧翻的匝道桥的下部结构为单柱式桥墩,侧翻的原因之一是一辆11轴货车超载400%,总重达198 t。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桥梁可以看成是以桥墩为支点的杠杆B.超载车辆只要走在桥梁中间就不会对桥梁造成危害C.车辆的超载对桥梁路面的危害极大,要严禁超载D.该超载车辆行驶在路一侧,对桥梁的压力和压力的力臂乘积过大,造成桥梁侧翻5.如图是某兴趣小组用轻质杆制作的杆秤,经测试发现量程偏小。

下列操作能使杆秤量程变大的是()A.将a点向左移B.将b点向右移C.换一个质量较小的秤砣D.将a、b点都向左移等长距离6.如图所示,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如果物体重为1 N,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A.0.5 NB.1 NC.1.5 ND.2 N7.如图所示是高空作业的师傅在美化楼体外墙的结构原理图,已知吊篮的质量为50 kg,工人及工具的总重为600 N,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的大小为500 N。

在电动机拉力的作用下,吊篮在10 s内上升了2 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拉动的速度为0.2 m/sB.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3.3%C.若绳子的最大承受能力是600 N,则吊篮中的工人与工具的总重不能超过900 ND.装置动滑轮的重力为200 N8.如图所示,在拉力F作用下,一个重600 N的物体以0.1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沿直线匀速运动了10 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了150 J的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150 NB.拉力F的大小为50 NC.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50 ND.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0 N9.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0 N,斜面长2 m、高1 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过关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过关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过关测试题一、填空题1.指出图中所列工具分别属于哪种简单机械,剪刀__________;钻头__________.2.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夹子,此时手对夹子施加的力为F1,夹子上的卡簧对夹子的作用力为F2,则F1____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用该夹子夹住衣服时,夹子是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3.如图甲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车箱和泥土的总重G=1600N,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大小至少是______N;如图乙所示,物体重600N,当人在绳端的拉力为400时,物体仍静止不动,此时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 平衡力,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_N.4.如图所示的均匀杠杆,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的A 刻线处挂2个钩码。

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那么应该在B刻线处挂_____个钩码。

(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5.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 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图赛艇比赛的场景,赛艇的桨可看成一个杠杆。

若把杠杆按省力杠杆、等臂杠杆和费力杠杆进行分类,赛艇的桨属于______杠杆;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船就前进,使船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

7.边长为0.5m的正方体,质量为60kg.现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该物体,当拉力F为400N时物体刚好能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拉力F的功率为_____ W.(g=10N/kg)8.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可忽略绳重和摩擦。

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绳端,将重为6N的物体提升0.2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拉力为_____N,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的机械》达标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图中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关于简单机械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杠杆在拉力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图所示。

现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C.一直不变D.先变小后变大4.(南通中考)如图所示,裤架上的两个夹子分别夹住一条毛巾,以下方法能使裤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 )A.右边夹子向左移动B.左边夹子向左移动C.右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左边的夹子上D.左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右边夹子上5.(聊城中考)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将A、B 两物体匀速向上提升,若所用拉力大小相等,绳端在相同时间内移动了相同的距离。

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B.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C.两次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相等D.两种装置中拉力做功的功率相等第5题图 第6题图6. (聊城中考)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等重),在相同时间内把重物G 提升相同高度。

若F 1和F 2大小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F 1和F 2做功的功率相同 B.力F 1和F 2做的总功相同 C.两个滑轮组机械效率一样大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滑轮组高7.(自贡中考)如图所示,重为G 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的底部移到顶部,设沿斜面移动的距离为s ,高为h ,拉力为F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 。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A.Gh fsB.Gh FsC.Gh (F +f )sD.Gh (F -f )s第7题图 第8题图8.★(重庆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使用的一种起重机的滑轮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测试题及答案

密 封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下列常用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开瓶起子B.镊子C.老虎钳D.订书机2.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应用费力杠杆的是( ) A.用钢丝钳剪钢丝 B.用船桨划龙舟 C.用独轮车运砖头 D.用指甲剪剪指甲3.我们身边有许多应用杠杆的实例,以下一定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4.在图2所示的四种剪刀中,最适用于剪开较硬物体的是( )5.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钳子B.船桨C.自行车手闸D.剪枝剪刀6.如图5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J 的有用功,100J 的额外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A.75%B.66.7%C.33.3%D.25% 7.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杠的是( )线内不8.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

若G1=G2,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F1>F2 η1<η2 P1<P2B.F1>F2 η1=η2 P1=P2C.F1<F2 η1<η2 P1<P2D.F1<F2 η1>η2 P1>P29.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A、B两个物体,使它们均升高0.2m,测得A、B所受的重力为GA=4.5N,G B=9N,甲滑轮组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A=2N,则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则乙滑轮组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B=N(不计绳重和摩擦)。

10.推动军车绕千斤顶转动即可实现原地掉头(如图)分析正确的是()A.千斤顶应放在车底部靠近车轮的位置B.千斤顶应放在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上C.只要在车前部推就最省力D.只要在车上离千斤顶最远的地方推就最省力11.下列有关简单机械的叙述正确的是()A.剪纸用的剪刀是一种省力杠杆B.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C.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功D.任何机械做功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密封线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得答题12.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物体A和B下端同时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C.杠杆仍能平衡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3.如图12所示,用F=50N的力通过滑轮组水平拉重为80N的物体,使其向左匀速运动,在这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40J,已知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60N,则物体运动的距离为______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过关练(含答案)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过关练(含答案)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过关练一、单选题1.骑自行车是一种时尚、环保的运动,深受人们的青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自行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行车的车把是一个费力杠杆 B .自行车的尾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C .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自行车的坐垫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压强2.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非常广泛,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 核桃夹子B .托盘天平C . 筷子D . 食品夹3.如图所示,用力打开夹子过程中,标注的夹子支点、动力、阻力正确的是( )A .B .C .D .4.码头上的工作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一桶淡水从地面转移到船上(杠杆始终保持水平)。

挂在A 端的的桶重100N ,内部底面积为2600cm ,桶内装有800N 的水,水深1m 。

重600N 的工作人员用绳子竖直拉住B 端,工作人员的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2300cm ,:1:3OA OB =。

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331.010kg m ρ=⨯水,g 取10N kg )A .水对桶底的压强为41.010Pa ⨯B .水对桶底的压力为600NC .人对地面的压力为375ND .人对地面的压强为41.010Pa ⨯5.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A.B.C.D.6.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如图所示,若不计绳、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当物体以0.1m/s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分别为( )A.30 N0.1 m/s B.30 N0.2 m/ sC.60 N0.2 m/s D.150 N0.1 m/s7.小红用滑轮组将重力为1.5 N的物体匀速提升10 cm的过程中,绳子拉力为1.0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 cm,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A.50 % B.60 % C.70 % D.80 %8.杆秤是中国独立发明的,是人类历史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衡器,小明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了一个杠杆,如图所示,他发现杆秤实质是杠杆,在称量范围内,不同物体总会被小小秤砣在秤杆上某个位置找到平衡点,并读出物体质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试题(含答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检测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要将重为1000N的木箱拉到1.5m高的车厢里,他将一块5m长的木板搁在地面与车厢之间构成斜面,然后站在车上用400N的拉力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车厢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人所做的总功为5000JB.工人所做的有用功为2000J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D.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为400N2.如图所示,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将质量为80kg的木箱从2m长的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可以把木箱看作质点),斜面的倾斜角为30°,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木箱重力力的0.1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箱克服摩擦力做功80J B.拉力大小为480NC.斜面的机械效率80%D.拉力做功为880J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做法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有A.增加物体被提升的高度B.增大动滑轮的重力C.改变绳子的绕法,减少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D.增加物体的重力4.在我国古代,简单机械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装置就是一个例子,如图所示。

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吊桥可以看成一个()A.省力杠杆,支点是B点B.省力杠杆,支点是C点C.费力杠杆,支点是B点D.费力杠杆,支点是C点5.如图所示,分别用一定滑轮和一动滑轮提起同一物体,利用定滑轮的拉力是F甲,对应的机械效率是η;利用动滑轮的拉力是F乙,对应的机械效率是η乙;(忽略机械摩擦和绳重,动滑轮重小于物重)下列说甲法正确的是()A.F甲>F乙η甲<η乙B.F甲>F乙η甲>η乙C.F甲<F乙η甲>η乙D.F<F乙η甲<η乙甲6.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B.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越大C.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7.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标”“本”表示力,“权”“重”表示力臂B.图中的B点为杠杆的支点C.“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D.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8.如图,重为G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的底部移到顶部,设沿斜面移动的距离为s,高为h,拉力为F,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测试卷1.下列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用钓鱼竿钓鱼B.用起子开瓶盖C.用钳子剪钢丝D.用撬棒撬石头2.利用定滑轮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时,若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F1、F2和F3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B.F1<F2<F3C.F1>F2>F3D.F1>F2=F33.将一个定滑轮改为动滑轮使用,则它的机械效率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A.一定提高B.一定降低C.一定不变D.无法判断4.关于机械效率和功率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D.时间越长,功率越小5.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6.一根重150 N的均匀直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是( )A.50 NB.75 NC.25 ND.100 N7.不计摩擦和绳重,用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同种钩码,则它们的机械效率( )A.η甲>η乙B.η甲<η乙C.η甲=η乙D.无法比较8.如图所示,用方向不变的力F,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情况有(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D.无法判定9.一辆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总重力G=1 200 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它是一个杠杆.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 应为N.10.如图所示,把重为2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摩擦,所用拉力F 为N,拉力所做的功为J.11.如图所示的钢丝钳是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剪铁丝时动力臂长为10 cm,阻力臂长为2 cm,若铁丝被剪断需要800 N的力,小明至少用N的力才能将铁丝剪断.12.如图,用大小为1.2 N的拉力将重为2 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10 cm,则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13.如图所示,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把重力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所用拉力F甲F乙(选填“>”“<”或“=”),拉力做功的功率P甲P乙(选填“>”“<”或“=”).14.如图所示,杠杆调平衡后,将两个体积相同的重物分别挂在杠杆两侧的A、B处,杠杆仍然平衡.则两重物重力大小之比G A∶G B=;若将两重物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的端将上升.15.下图是使用钓鱼竿的示意图,O为支点,F1是手对竿的作用力,F2是鱼线对竿的作用力,请在图中画出F2的力臂.16.小亮利用轻质木条和透明塑料桶等器材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测量密度的秤.只要把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体倒入小桶中,就能通过移动秤砣的位置,从木条上的刻度读出液体的密度值.(1)设计中所用到的物理知识主要有、 .(2)该秤的刻度是(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3)若木条上A、B、C中有一点是零刻度,应该是点.(4)若让秤砣位置不变,仍可用该秤测量液体的密度;则应把刻度标在塑料桶壁上,刻度(选填“上”或“下”)边的数值大.17.小明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长度s=0.50 m的木板搭成一个斜面,用弹簧测力计将重力G=5.0 N的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1)小明在实验中,调整斜面的高度为h=0.22 m,将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0 N,则有用功为J,机械效率为.(2)小明利用上述器材进一步研究发现,木板搭成倾角不同的斜面时,将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的过程中,额外功W额外与斜面的水平长度L(木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长度)有如下关系:L(m)0.450.400.350.30W额外(J)0.900.800.700.60通过数据分析,小明得出初步结论:W额外与L成比,小明查阅资料后证实此结论是正确的.根据此结论,当斜面的水平长度L=0.40 m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当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拉动木板上的物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18.如图所示(滑轮组的绕绳未画出),人以600 N的力向下拉动绕在滑轮组的绳子一端10 s,使绳端向下移动了1.5 m,重物匀速上升了0.5 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g=10 N/kg).(1)按题意画出滑轮组的绕绳.(2)人所做功的功率多大?(3)被吊起的重物质量多大?19.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可绕点O转动,在杠杆的A端挂一重为60 N的物体甲,在B端施加一个力F,已知OB=12 cm,AB=8 cm,求:为使杠杆水平平衡,作用在B端的力F的最小值和方向.参考答案1.A2.A3.B4.B5.B6.B7.B8.C9.省力 36010.100 40011.省力 16012.0.2 83.3%13.> =14.3:5 左15.如图所示:16.(1)杠杆密度(2)均匀(3)A(4)下17.(1)1.1 55%(2)正 65.2% 218.(1) 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段数是n= s=3,所以绳子的固定端应从动滑轮上开始缠绕,如图:(2) 拉力做的功为W总=Fs=600 N×1.5 m=900 J;拉力的功率为P==90 W.(3) 根据η=×100%,有W有=W总·η=900 J×70%=630 J又W有=Gh,则G==1 260 N;又G=mg,物体的质量为m==126 kg.19.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在B 端施加一个力F,则动力臂为OB 时最大,动力最小,方向垂直于杠杆竖直向上.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得, F ×OB=G ×OA,所以F=G=20 N,所以为使杠杆水平平衡,作用在B 端的力F 的最小值为20 N,方向是竖直向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十二章达标检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生活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瓶起子开启瓶盖核桃夹子压碎核桃钳子剪断钢丝筷子夹菜A B C D2.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绳的自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3.如图所示的不锈钢空调架,安装时横杆OB伸出墙外由斜杆AC支撑,其中O、A两点固定在墙上,C端固定在横杆OB上,通常将空调室外机置于该支架上,不靠近墙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调架对墙没有力的作用B.若以O为支点,OB一定是一个省力杠杆C.若室外机向外移动,AC对OB的支撑力变大D.室外机不能紧靠墙体主要是为了美观4.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在A处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最小为(g取10 N/kg)()A.15 N B.6 NC.3 N D.1.5 N5.如图所示为吊车从图示位置向上吊起货物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 点缓慢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不变B.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C.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大D.吊臂是一个省力的杠杆6.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要将重为1 000 N的木箱拉到1.5 m高的车厢里,他将一块5 m 长的木板搁在地面与车厢之间构成斜面,然后站在车上用400 N的拉力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车厢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人所做的总功为5 000 J B.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为400 N 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D.若工人将木箱加速拉到车厢,所做的总功不变7.在建设过程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物,当工人师傅们用1 000 N的拉力F向下拉绳,使重1 600 N的重物匀速上升了5 m,此过程中克服绳重和摩擦做功500 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滑轮重为400 N B.克服重物重力做功为7.5×103 JC.拉力F做功为1.5×104 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8.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 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如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甲A.0~1 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 N B.1 s~2 s内,拉力F做的功是187.5 J C.2 s~3 s内,拉力F的功率是100 W D.2 s~3 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如图所示,赛龙舟所用的船桨是一个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的杠杆,为了划桨更轻松一点,划桨的手应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支点.10.如图所示,重为15N的物体挂在B处,O为轻质杠杆的支点,要想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若在F处施加的最小的力是________N;若在H处施加3N的力,此时杠杆________(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保持水平平衡.11.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简单机械.如图所示是家用手摇晾衣架,A、B两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___;若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20 N,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止时绳的拉力F=________N.12.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每个滑轮的重量都相同),在相同时间用力F1和F2把物重为G的物体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如果用η1和η2分别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P1和P2分别表示F1和F2做功的功率(不计绳重及摩擦),则η1________η2,P1________P2.(均选填“<”“>”或“=”)13.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OA∶O C=2∶1,G1重为60 N,G2重为20 N,G2放在C点上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绳子对G1的拉力为________N,此时G1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N.14.拉杆式旅行箱可看成杠杆,如图所示.已知OA=1.0 m,OB=0.2 m,箱重G=120 N,则使箱子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施加在端点A的最小作用力F=________N.为了让施加的动力变小,可以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15.如图所示,工人用一质量均匀的杠杆将重为90 N的货物匀速提高1 m,货物挂在杠杆的中点位置,而工人所用的拉力为60 N,则在此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__J,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16.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200 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到2 m高的平台上,动滑轮重20 N,则他所用的拉力为___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不计绳重和摩擦)17.人在绳子的自由端用拉力F通过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放在罐笼A中的重为1 440 N建筑材料匀速提升10 m,用时10 s,绳子自由端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拉力F所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忽略摩擦及钢丝绳、动滑轮的重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甲乙18.某同学家新房装修时,在地面与窗台间放置一斜木板,将瓷砖沿木板从地面匀速拉上窗台.如图所示,已知窗台高3 m,木板长5 m,瓷砖重500 N,沿斜面所用拉力为400 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斜面上的摩擦力为________N.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9分)19.(9分)(1)如图甲所示,用绳子将电线杆竖起,请画出此时拉力F的力臂l.(2)如图乙所示,某人站在地面上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使用滑轮组最距离的绕法.(3)如图所示,AOD为可以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A点挂一重物,作出阻力F2和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动力F1.甲乙丙20.(6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调节杠杆上的________,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这是为避免__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________________.(2)图中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相同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需将挂在B处的钩码________________.(3)若取掉图中挂在B处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钩在C处对杠杆施加拉力,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则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方向是________.(4)此实验多次改变挂在支点O两边钩码的质量和悬挂位置,收集杠杆平衡时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7分)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动滑轮重物重G/N物体上升绳端受到绳端移动滑轮组的序号G动/N的高度h/m的拉力F/N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10.510.10.60.355.6%20.520.1 1.00.366.7%30.540.10.3(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2)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________(选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3)第3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_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①物体上升的高度相同时,随着物重的增大,额外功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要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种即可)的措施.22.(7分)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她首先测出小车的重力,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θ的大小多次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斜面倾斜角θ小车重力G/N斜面高h/m斜面长s/m拉力F/N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12°50.21 2.1 1.0 2.147.6 30°50.51 3.6 2.5(a)69.4 45°50.71 4.3 3.5 4.3(b)(2)表格中的空格中的是数据应为:(a)________(b)________.(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斜面倾斜角θ越大,斜面拉力越__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4)若将小车换成等质量的木块做实验,则表格中每组数据中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机械效率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7分)23.(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6 kg、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物体A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细绳系于轻质杠杆BOC的B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且BO=10 cm,CO=30 cm,在C端用F=10 N的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细绳被拉直(物体A未离地),求:(细绳重量不计,g取10 N/kg)(1)物体A重力.(2)B端细绳的拉力F拉.(3)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24.(9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物体重为300 N,拉动物体匀速上升4 m,所用的时间是10 s,拉力做功的功率是150 W.求:(1)提升重物时拉力做的功.(2)提升重物时拉力的大小.(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若动滑轮重50 N,在拉动物体匀速上升4 m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及绳重做的功是多少?25.(9分)如图所示,斜面长s为1.2 m、高h为0.3 m,现将重为16 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若拉力F为5 N,拉力的功率为3 W,求:(1)在此过程中做的有用功、总功和斜面的效率.(2)物体由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用了多少秒?参考答案一、1.D 2.C 3.C 4.D 5.B 解析: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l 1小于阻力臂l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大于阻力,是费力杠杆,故D 错误.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阻力不变,阻力臂减小,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减小,所以支持力逐渐变小,故B 正确,A 、C 错误.6.C 7.D 解析:克服重物重力做功为有用功W 有=Gh =1 600 N ×5 m =8×103 J ,故B 错误.由图可知n =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nh =2×5 m =10 m ,拉力F 做的功W总=Fs =1 000 N ×10 m =1×104 J ,故C 错误.额外功W 额=W 总-W 有=1×104 J -8×103 J=2×103 J ,此过程中克服绳重和摩擦做功W f =500 J ,则提升动滑轮做的额外功W 动=W 额-W f =2×103 J -500 J =1.5×103 J ,由W 动=G 动h 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 动=W 动h =1.5×103 J5 m=300 N ,故A 错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有W 总=8×103 J1×104 J=80%,故D 正确. 8.B二、9.费力 远离 10.5 一定不 11.B 30 12.> < 13.10 50 14.24 减小阻力臂 15.90 75% 16.110 90.9% 17.14 400 72% 18.75% 100三、19.(1) (2)(3)20.(1)平衡螺母 杠杆自重 测量力臂 (2)向右移动1格 (3)竖直向上 (4)寻找普遍规律21.(1)(2)匀速上升 (3)1.8 74.1% (4)①变大 克服摩擦做功更多 ②增加提起的物重(或减轻动滑轮重等)22.(1)匀速直线 (2)3.6 81.4 (3)大 高 (4)变大 变小四、23.(1)物体A 重力G =mg =6 kg ×10 N/kg =80 N .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拉l OB =Fl OC ,B 端细绳的拉力F 拉=Fl OC l OB =10 N ×30 cm10 cm=30 N . (3)物体A 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力,A 对地面的压力F 压=G -F 拉=60 N -30 N =30 N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即受力面积S =10 cm ×10 cm =100 cm 2=1×10-2 m 2,物体A 对地面的压强p =F 压S =30 N 1×10-2 m 2=3×103 Pa.24.(1)由P =Wt 得提升重物时拉力做的功W 总=Pt =150 W ×10 s =1500 J . (2)由图可知,n =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2h ,提升重物时拉力的大小由W =Fs 得F =W 总s =W 总2h =1 500 J2×4 m=187.5 N . (3)提升重物时拉力做的有用功W 有=Gh =300 N ×4 m =1 200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有W 总=1 200 J1 500 J=80%.(4)提升动滑轮做的额外功W 外1=G 动h =50 N ×4 m =200 J ,克服摩擦及绳重做的功W 外2=W总-W 有-W 外1=1 500 J -1 200 J -200 J =100 J.25.(1)物体由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时,有用功W 有=Gh =16 N ×0.3 m =4.8 J ,总功W 总=Fs =5 N ×1.2 m =6 J ,斜面的机械效率η=W 有W 总=4.8 J 6 J =80%. (2)根据P =Wt 可知物体由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所用的时间t =W 总P =6 J3 W =2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基础过关测试题第12章无答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级姓名
一、杠杆
1.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所以作用点在上;动
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
反。

2.力臂画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①找支
点O;②画线;③过支点作
线(虚线);④标上大括号和字母。

3.研究杠杆平衡(是指静止或匀速转动)条件:
⑴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在
平衡。

这样做目的是:便于。

⑵结论:杠杆的平衡条
件。

公式
⑶要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需要做到:①
在找的点,②过该点作这个点与
连线的。

4.应用:当需要较大的力时,应选择杠杆;为了使用方便,
省距离时,应选杠杆;任何机械(杠杆、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轮轴、斜面)都遵循一个共同规律:省力时,费力时。

二、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的滑轮。

1.定滑轮②实质: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但是
能。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2.动滑轮②实质:
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但不
能。

吊重物:拉力F= (不计轴
间摩擦和滑轮重)
吊重物:拉力F= (只忽略
轮轴间的摩擦)
拉重物:拉力F=f/2
距离S绳= S物速度v绳= v物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3.滑轮组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又能
③组装:首先根据n= 求出绳子段数。

然后根
据“动定”的原则组装。

吊重物:拉力 F= (不计轮轴间的
摩擦和滑轮重)
吊重物:拉力F= (只忽略
轮轴间的摩擦)
拉重物:拉力F=
距离S绳= S物速度v绳= v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的功。

w有用=(提升重物)=
2.额外功:的功。

w额= = (忽略轮轴摩擦的滑轮)
3.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或所做的功。

w总= w有用+w额= = w有用/η
4.机械效率:的比值。

公式:
机械效率总是 1;机械效率越高,不能表示做功
越,而是表示的比值
越。

5.斜面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有关,其关系
是:
6.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和
有关,与绳子的绕法关。

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
机械效率越;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多(越
重),机械效率越。

练一练
1.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200 N的砂子在4 s内提到6 m高的脚手架上,
所用的拉力F=120 N,那么做的有用功是,拉力的功率是,机械效率是
2.一台起重机将重5.0×104 N的货物匀速提高了4 m,起重机做的
有用功是J,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80%,起重机所做的
额外功是J.
3.一个人用动滑轮把重力为400 N的货物提高4 m,人对绳的拉力
是240 N,则有用功是_________,总功是_________,动滑轮的机
械效率是_________.
4.如果使用撬棒的动力臂是100 cm,阻力臂是30 cm,当用60 N的动力时,能撬动重______ N的物体.
5.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100 N,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5∶1,
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N
6.分别用杠杆、动滑轮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
A.杠杆最多
B.动滑轮最多
C.滑轮组最多
D.一样多
7.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
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
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
8.有一不等臂天平,把物体放在左盘测得m1=350 g,放在右盘测得m2=360 g,则物体的质量是 ( )
A.710 g B.10 g C.355 g D.300 g
9.用力F通过滑轮组提高重物.下述几种方法中能够提高机械效率
的是()
A.改变绳子的缠绕方法
B.增加重物提升高度
C.减少重物提升高度
D.增加重物质量
10.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大,表示机械做功越多
B.功率越小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低
C.机械效率越高,一定越省力
D.无论机械效率高低,机械都不能省功
11.如图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
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
A.两边各加一个钩码
B.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
C.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
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12.在下面两个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
13.如图所示,杠杆的B端挂一重物,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
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上,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14.重2540 N的货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它提升1.7 m.若不计摩擦阻力,也不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则:
(1)绳端拉力F是多少?
(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3)若考虑摩擦及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在绳端所施拉力F为800 N时,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5.沿着长1000 m、高250 m的斜坡,将一辆重6×103 N的矿车以2 m/s 的速度由坡底拉到坡顶,如果拉力是2×103 N,求:
(1)由坡底到达坡顶所用的时间;
(2)拉力做的有用功;
(3)拉力做功的功率;
(4)利用此斜面做功的机械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