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要点课时跟踪检测: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解析】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课时跟踪监测试题

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课时跟踪监测试题

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课时跟踪监测试题1.(xx·姜堰中学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元素的单质一定是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B .含有最低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还原性C .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电子被氧化D .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2.(xx·扬州中学模拟)ClO 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 2:2KClO 3+H 2C 2O 4+H 2SO 4=====△2ClO 2↑+K 2SO 4+2CO 2↑+2H 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 2是氧化产物B .H 2C 2O 4在反应中被氧化C .1 mol KClO 3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 molD .H 2C 2O 4的氧化性强于ClO 2的氧化性3.(xx·丹阳中学模拟)新型纳米材料MFe 2O x (3<x <4)中M 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常温下,MFe 2O x 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 2转化为S ,流程如下: MFe 2O x ――→常温下SO 2MFe 2O y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MFe 2O x 是还原剂B .SO 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x >yD .SO 2发生了置换反应4.(xx·常州中学模拟)三氟化氮(NF 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 、NO 和HNO 3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 .NF 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因此NF 3在空气中泄漏时不易被察觉C .一旦NF 3泄漏,可以用NaOH 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空气污染D .若反应中生成1.0 mol HNO 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02×10235.(xx·天一中学模拟)一定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转化是( )A .PCl 3→PCl 5B .MnO -4 →Mn 2+C .Na 2O 2→O 2D .SO 3→SO 2-4 6.(xx·苏州中学模拟)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为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①2Sb 2S 3+3O 2+6Fe=====高温Sb 4O 6+6FeS②Sb 4O 6+6C=====高温4Sb +6CO↑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 2S 3、Sb 4O 6B .反应①中每生成1 mol FeS 时,共转移3 mol 电子C .反应②说明高温下C 的还原性比Sb 强D .每生成4 mol Sb 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7.(xx·南师附中模拟)在100 mL 含等物质的量的HI 和H 2SO 3的溶液里通入0.14 mol Cl 2,有三分之一的HI 变为I 2(已知:I 2+H 2SO 3+H 2O===4H ++SO 2-4+2I -)。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础(有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础(有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础(有的答案和详细解析)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表示方法(频数:★☆☆难度:★☆☆)名师课堂导语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属于基础理论知识,双线桥法是串联各概念的有效途径,是后面方程式配平和计算的基础。

1.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和特征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O2和O3的转化。

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示例:在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的反应中Fe 2O 3是氧化剂,CO 是还原剂;C 元素被氧化,Fe 元素被还原;Fe 2O 3具有氧化性,CO 具有还原性;CO 2是氧化产物,Fe 是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三大误区”(学生举出反例)误区1.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误区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只作氧化剂。

误区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则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实例: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到”、“失去”字样。

实例: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图示总结:①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②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速查速测]1.(易混点排查)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SO2、CO等还原性气体(×)(3)NaHCO3+H2===HCOONa+H2O的反应中,NaHCO3被氧化(×)(4)H2O作为还原剂时,产物中一般有O2生成(√)(5)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2.(创新题)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五)氧化还原反应1.下列水处理方法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用明矾处理水中的悬浮物B .用Na 2S 处理水中的Cu 2+、Hg 2+等重金属离子C .用FeSO 4处理含Cr 2O 2-7的酸性废水,再调节pH 除去Cr 3+D .用NaOH 处理含高浓度NH +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解析:选C A 项,用明矾处理水中的悬浮物,利用的是Al 3+的水解反应,不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 项,用Na 2S 处理水中的Cu 2+、Hg 2+等重金属离子,S 2-与Cu 2+、Hg 2+生成沉淀,不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 项,用FeSO 4处理含Cr 2O 2-7的酸性废水,再调节pH 除去Cr 3+,Fe 2+与Cr 2O 2-7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项,用NaOH 处理含高浓度NH +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OH -与NH +4反应生成氨气,不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 +2H 2S +O 2===2X +2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AgSB .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失去电子C .反应中Ag 和H 2S 均是还原剂D .每生成1 mol X ,反应转移2 mol e -解析:选D 根据原子守恒,X 的化学式为Ag 2S ,A 项错误;银针验毒时,氧元素化合价降低,空气中氧气得到电子,B 项错误;反应中Ag 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H 2S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C 项错误;银的化合价升高1,每生成1 mol X ,反应转移2 mol e -,D 项正确。

3.(2020·门头沟一模)中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碳纳米点(CQDs)/氮化碳(C 3N 4)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图所示。

2021届广东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氧化还原反应》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1)

2021届广东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氧化还原反应》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1)

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含解析)1.(2022·安徽模拟信息考试)乙硼烷(B 2H 6)是一种潜在的高能燃料,工业上可用反应:B 2O 3+2Al +3H 2=====AlCl 3高压Al 2O 3+B 2H 6制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氢气作还原剂,铝作氧化剂 B .B 2H 6充分燃烧生成B 2O 3和H 2O C .B 2H 6中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 D .每生成1 mol B 2H 6转移3 mol 电子解析:铝元素反应后化合价上升,作还原剂,氢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A 项错;乙硼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B 2H 6+3O 2=====点燃B 2O 3+3H 2O ,B 项正确;B 2H 6为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C 项错;每生成1 mol B 2H 6,铝失去6 mol 电子,D 项错。

答案:B2.(2022·安徽芜湖一中模拟)有一未完成的离子方程式:+XO -3+6H +===3X 2+3H 2O ,据此推断X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 )A .+7B .+6C .+5D .+1解析:由元素守恒与电荷守恒知框中为5X -,最低负价确定值与最高正价之和为8,则X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

答案:A3.(2022·江西新建一中期中)已知Fe 3O 4可表示成FeO·Fe 2O 3,水热法制备Fe 3O 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 2++2S 2O 2-3+O 2+4OH -===Fe 3O 4+S 4O 2-6+2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 2和S 2O 2-3是氧化剂,Fe 2+是还原剂 B .每生成1 mol Fe 3O 4,则转移电子数为2 mol C .参与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若有2 mol Fe 2+被氧化,则被Fe 2+还原的O 2为0.5 mol解析:在3Fe 2++2S 2O 2-3+O 2+4OH -===Fe 3O 4+S 4O 2-6+2H 2O 中,化合物中铁元素、硫元素用平均化合价,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价→+83价;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价→+5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价→-2价,所以氧化剂是O 2;还原剂是Fe 2+、S 2O 2-3。

【精准解析】2021高考化学(江苏专用)一轮试题: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

【精准解析】2021高考化学(江苏专用)一轮试题: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

生沉降
(2)Cl-+H2O H2↑+ClO-
(3)3NaClO+2FeCl3+10NaOH 2Na2FeO4+9NaCl↓+5H2O NaClO>Na2FeO4>FeCl3 (4)FeO42−、Cl(5)在 Na2FeO4 溶液中加入饱和 KOH 溶液,导致 c2(K+)·c(FeO42−)>Ksp(K2FeO4),析出 K2FeO4 晶体。
3.(2018 盐城期中,18)[Fe2(OH)n(SO4)3-n/2]m(聚合硫酸铁,PFS)广泛用于饮用水等的净化处理。一种制备 PFS 并测定其盐基度的步骤如下:
①称取一定量的 FeSO4·7H2O 溶于适量的水和浓硫酸中。 ②在不断搅拌下,以一定的滴速滴入 30%的 H2O2 溶液,至 FeSO4 被充分氧化。
③经聚合、过滤等步骤制得液态产品:PFS 溶液。
④称取步骤③中产品 1.5000g 置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至沸,趁热加入稍过量的 SnCl2 溶 液(Sn2++2Fe3+ 2Fe2++Sn4+),多余的 SnCl2 用 HgCl2 氧化除去,再加入由硫酸、磷酸组成的混酸及指示剂,立 即用 0.1000mol·L-1K2Cr2O7溶液滴定生成的 Fe2+(K2Cr2O7被还原为 Cr3+),滴至终点时消耗 K2Cr2O7溶液 20.00mL。 ⑤另称取步骤③中产品 1.5000g 置于 250mL 聚乙烯锥形瓶中,加入 25mL0.5000mol·L-1 盐酸、20mL 煮沸后冷

蓝)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①中:2Al+2OH-+2H2O 2AlO2- +3H2↑ B.根据上述实验判断,NaNO3 的氧化性强于水 C.②中:Al+3NO3- +6H+ Al3++3NO2↑+3H2O D.③中使湿润 pH 试纸变蓝的气体是 NH3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2.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讲案(含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2.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讲案(含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讲案(含解析)复习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能对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还原性等概念作出准确地判断。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特别是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2、掌握几种氧化性、还原性判断的方法。

基础知识回顾: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特征及判断依据:化学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2)实质:在化学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3)概念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 n、Fe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Na2SO3、FeSO4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4)过程【典型例题1】【贵州省重点高中xx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列反应肯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迁移训练1】【福建省长乐二中等五校xx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关于3Cl2+ 6KOH KClO3 + 5KCl + 3H2O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l2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B.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为被还原的氯元素质量的5倍C.3mol氯气参加反应转移10mol电子D .KOH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二、电子转移的数目及方向 1、有关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关键是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找出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以及1 mol 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或者1 mol 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例如: 1molCl 2⎩⎪⎨⎪⎧————————————→与足量Fe 反应全部为-1,转移2mol 电子————————————→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变为+1和-1价,转移1mol 电子1molFe ⎩⎪⎨⎪⎧————————————→与足量Cl 2反应生成FeCl 3,转移3mol 电子————————————→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FeS ,转移2mol 电子2、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单线桥法表示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2021高三化学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2021高三化学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最新考纲: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核心素养: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氧化还原的观点,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建立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配平的思维模型。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理解。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注意: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2.氧化还原反应中对立统一的两组概念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要说剂、恰相反”。

例如:在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的反应中Fe 2O 3是氧化剂,CO 是还原剂;碳元素被氧化,铁元素被还原;Fe 2O 3具有氧化性,CO 具有还原性;CO 2是氧化产物,Fe 是还原产物。

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

如:(3)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的物质或微粒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SO2、CO等还原性气体(×) 提示:浓硫酸虽具有强氧化性,但能干燥SO2、CO等还原性气体。

2.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3.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4.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5.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6.H2O作为还原剂时,产物中一般有O2生成(√)提示:H2O作为还原剂时,其中必有某元素化合价升高,氢元素+1价为最高价,只能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产物中一般有O2生成。

7.Na2O2与水的反应中,水是还原剂(×)提示:Na2O2与水的反应中,水既不是还原剂,也不是氧化剂。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五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规律 (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五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规律 (含解析)新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规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

(2019·佛山模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

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C。

另一种化合物为NaClD.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解析】选B。

CCl4和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碳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金刚石的构成元素为碳,属于非金属单质,B项错误;根据原子守恒,CCl4和金属钠反应得到金刚石(碳单质),另一种化合物包括Na和Cl元素,为NaCl,C项正确;根据元素守恒定律可知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D项正确。

2.相同物质的量的KClO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①有催化剂MnO2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②若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470 ℃左右,得到KClO4(高氯酸钾)和KCl。

下列关于①和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C。

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不同D。

生成KCl的物质的量相同【解析】选D。

有MnO2作催化剂时发生反应:2KClO32KCl+3O2↑,被氧化的元素为O,被还原的元素为Cl;若不用MnO2作催化剂时发生反应:4KClO33KClO4+KCl,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都是Cl,由两种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推知等物质的量的KClO3参加反应时,生成KCl的物质的量不同。

【加固训练】(2020·滁州模拟)制取新型水处理剂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明矾净化水 B.纯碱去油污C.食醋除水垢D.漂白粉漂白织物解析:选D A项,明矾净水是明矾电离产生的Al3+发生水解产生了Al(OH)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与物质的氧化性无关,错误;B项,纯碱去油污是利用纯碱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可溶性的物质,与氧化性无关,错误;C项,食醋除水垢,是利用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与物质的氧化性无关,错误;D项,漂白粉有效成分是Ca(ClO)2,该物质与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产生HClO,有强的氧化性,可以将织物的色素氧化为无色物质,正确。

2.下列物质久置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铁杆生锈B.FeSO4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C.Na2O2由淡黄色变成白色D.石灰水表面附有白色固体解析:选D 铁单质→Fe2O3,存在化合价的变化;由溶液颜色变化可知Fe2+变为Fe3+,存在化合价的变化;Na2O2与水或CO2反应生成氧气,存在化合价的变化,A、B、C三项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石灰水吸收CO2,转化成CaCO3,没有化合价的变化,D项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 A .二氧化碳使Na 2O 2固体变白 B .氯气使KBr 溶液变黄C .乙烯使Br 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氨气使AlCl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解析:选B CO 2与Na 2O 2反应,Na 2O 2中氧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CO 2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都不变,A 项错误;溶液变黄说明有溴单质生成,反应后溴元素化合价升高,溴离子被氧化,氯气被还原,B 项正确;乙烯与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使气体乙烯中的碳原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 项错误;氨气与AlCl 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是复分解反应,D 项错误。

4.金属铜的提炼多从黄铜矿开始,黄铜矿在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之一的化学方程式为2CuFeS 2+O 2=====焙烧Cu 2S +2FeS +SO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O 2只作氧化剂B .CuFeS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SO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 .若有1 mol O 2参加反应,则反应中共有4 mol 电子转移 解析:选D 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在反应中CuFeS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O 2只作氧化剂,SO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若有 1 mol O 2参加反应,则反应中共有6 mol 电子转移。

5.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海带提碘 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解析:选C A项,海带提碘是由KI变为I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氯碱工业是电解饱和NaCl水溶液产生NaOH、Cl2、H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氨碱法制取碱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项,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解析:选A A项,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项,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总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项,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总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D项,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7.下列变化中,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ClO―→NaCl B.Na2O2―→O2C.C―→CO2D.CaO―→Ca(OH)2解析:选C 变化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说明选项中的起始物质作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A项,NaClO中Cl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B项,Na2O2无论是与水反应还是与二氧化碳反应,都是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不需要外加氧化剂;C项,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外加氧化剂;D项,CaO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8.实验室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NO2发生氧化反应B.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每生成1 mol 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解析:选C A项,由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知,NaNO2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B项,NH4Cl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氮元素被氧化;C项,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项,每生成1 mol 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

9.某种飞船是以N2H4和N2O4为动力源,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N2+4H2O,反应温度可高达 2 700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H4是氧化剂B.N2O4是还原剂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每生成3 mol N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16N A解析:选C A项,该反应是不同价态的N元素之间发生的归中反应,N2H4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为还原剂;B项,N2O4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为氧化剂;C项,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项,每生成3 mol N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8N A。

10.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选项 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解析:选C A项,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会生成Fe(OH)2白色沉淀,Fe(OH)2被氧化为Fe(OH)3,反应过程中出现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项,由于氯水显酸性,先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后由于HClO具有氧化性,使红色溶液迅速褪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项,向AgCl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发生沉淀的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gCl+S2-===Ag2S+2Cl-,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项,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发生的反应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NO被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的NO2,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11.氧化还原是一类重要的反应。

(1)已知反应Cu+2Fe3+===Cu2++2Fe2+,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性:Fe3+________Cu2+(填“<”或“>”)。

(2)在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中,若转移3 mol电子,则所产生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

(3)在x R2++y H++O2===m R3++n H2O的离子方程式中,对系数m和R2+、R3+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m=y,R3+是还原剂B.m=2y,R2+被氧化C.m=2,R3+是氧化剂D.m=4,R2+是还原剂(4)用双线桥标出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解析:(1)已知反应中Cu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还原剂,由反应可知氧化性:Fe3+>Cu2+。

(2)在已知反应中,只有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分别由-1价变化为0价和-2价,所以转移电子数为2e-,则转移3 mol电子,产生的氧气为1.5 mol,体积为1.5 mol×22.4 L·mol-1=33.6 L。

(3)根据氧原子守恒,所以n=2,根据氢原子守恒,所以y=4,根据R原子守恒则x=m,根据电荷守恒则2x+y=3m,所以x=y=m,在反应中,R的化合价升高,R2+是还原剂,所以R3+是氧化产物,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H2O是还原产物。

(4)已知反应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降低为+2,KMnO4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为2×(7-2)e-=10e-,Cl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为0,HCl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5×2×(1-0)e-=10e-,双线桥标出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为2答案:(1)Cu >(2)33.6 (3)D12.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

在NaOH溶液中ClO2与H2O2反应可以得到亚氯酸钠。

(1)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在制备亚氯酸钠的反应中ClO2作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若反应中生成1 molNaCl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经研究发现NaClO2也可用于制取自来水消毒剂ClO2。

在一定条件下,将Cl2通入填充有固体NaClO2的反应柱内,二者反应可制得ClO2。

还原产物为________,当消耗标准状况下 1.12 L Cl2时,制得ClO2________ g。

解析:(1)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在NaOH溶液中ClO2与H2O2反应可以得到NaClO2,氯元素化合价降低,ClO2作氧化剂;若反应中生成1 mol NaCl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4-3)=1 mol。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

(3)Cl2与NaClO2反应制得ClO2,氯气作氧化剂,则还原产物应为NaCl;当消耗标准状况下1.12 L(即0.05 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2=0.1 mol,则可制得Cl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4-3)=0.1 mol,质量是0.1 mol×67.5 g·mol-1=6.75 g。

答案:(1)+4 氧化剂 1 mol(2)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3)NaCl 6.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