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月考测试卷
九年级月考物理人教版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月考物理人教版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小孔成像B. 平面镜成像C. 彩虹D. 日食E. 月食2.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小孔成像B. 平面镜成像C. 彩虹D. 日食E. 月食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A. 小孔成像B. 平面镜成像C. 彩虹D. 日食E. 月食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色散?A. 小孔成像B. 平面镜成像C. 彩虹D. 日食E. 月食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衍射?A. 小孔成像B. 平面镜成像C. 彩虹D. 日食E. 月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3.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5. 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2.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 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5. 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______侧。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 简述光的反射现象。
3.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
4. 简述光的色散现象。
5. 简述光的衍射现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求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2. 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求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3. 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求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4. 一束光从水中垂直射入空气,求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5. 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求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卷

选择题: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
A. 路程
B. 速度(正确答案)
C. 时间
D. 加速度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会如何变化?
A.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断变化
B.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 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单位是用来表示速度的国际单位?
A. 米/秒(正确答案)
B. 米/秒2
C. 千克/米3
D. 牛顿/米
当一个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它将保持什么状态?
A.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正确答案)
B. 加速运动
C. 减速运动
D. 曲线运动
下列哪个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主要原因?
A. 重力
B. 弹力(正确答案)
C. 摩擦力
D. 惯性力
在力的三要素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力的大小
B. 力的方向
C. 力的作用点
D. 力的种类(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现象可以用惯性来解释?
A. 物体受到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正确答案)
C.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保持静止
D.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改变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描述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A. 质量(正确答案)
B. 速度
C. 加速度
D. 力
当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
A. 一对平衡力(正确答案)
B. 一对相互作用力
C. 只有一个力作用
D. 没有力作用。
物理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物理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冬天,雪花纷飞。
B. 八月,桂花飘香。
C. 扫地时,灰尘漫天飞。
D.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2.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 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 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的。
3. 下列关于热量、温度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4. 对于比热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B. 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可能不同。
D.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5.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C),将质量为2kg的水从20^∘C加热到60^∘C,需要吸收的热量是()A. 3.36×10^5JB. 3.36×10^4JC. 6.72×10^5JD. 6.72×10^4J6.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7. 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机的效率可达到100%B. 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关闭的冲程是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
C. 柴油机上安装一个笨重的飞轮,是为了提高它的效率。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哎呀呀!一提到这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我这心里可真是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
你说这物理试卷咋就这么难呢?我拿到卷子的时候,眼睛都瞪大了,这一道道题就像一个个小怪兽,张牙舞爪地等着我去打败它们。
第一道题还算友好,就像是一只刚刚睡醒的小怪兽,迷迷糊糊的,我轻轻松松就把它解决了。
我心里还美滋滋地想:“哼,这试卷也不过如此嘛!”可接下来,我就傻眼了。
那第二道题,就像一只凶猛的大怪兽,我左思右想,抓耳挠腮,就是找不到头绪。
我着急地问旁边的同学:“喂,这道题你会做不?”他摇摇头,一脸无奈地说:“我也正愁着呢!”我心里那个郁闷啊,真想大喊:“这到底是啥题呀,怎么这么难!”
再看看后面的题,更是一个比一个难。
就好比爬山,我刚爬过一个小坡,以为能松口气,结果前面是一座更高更陡的山峰。
特别是那道关于电路的题,那些电线、电阻、电流啥的,在我脑子里搅成了一团乱麻。
我一边画图,一边自言自语:“这电流到底咋跑的呀?难道它还会迷路不成?”
还有那道力学的题目,什么力的分解、合力,感觉就像在玩一场复杂的拼图游戏,可我手里的拼图块怎么都拼不到一起。
我忍不住抱怨:“物理老师啊,您出这么难的题,是要考验我们的智商极限吗?”
好不容易熬到交卷,我感觉自己就像打了一场败仗,垂头丧气的。
和同学们对答案的时候,发现自己错了好多,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不过,经过这次考试,我也明白了,学习物理可不能马虎,得下苦功夫。
就像盖房子,基础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我得好好总结错题,多做练习,下次一定要把这些“小怪兽”统统打败!
总之,这次物理月考可真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教训,我可得加油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月考试卷(附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月考试卷(附带答案)(考试范围:第十三、十四章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9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答案】B【解析】A. 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所以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故A错误;B.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吸收了热量,内能是变大的,故B正确;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故C错误;D. 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汽化吸热,故D错误;故选B.点睛:温度、热量、内能是不太容易理解,容易混淆的量,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实质是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热量是个过程量,表示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注意加深理解,多练习.2.“N95”型口罩(如图所示)对直径为0.075 μm±0.020μm的非油性颗粒(如粉尘、PM2.5、飞沫、微生物)具有95%以上的过滤效率,它由三层构成:内层吸水层,中间过滤层,外层疏水层。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B.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C.中间过滤层通过工艺带上静电,可以增强对颗粒的吸附能力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答案】C【解析】A.飞沫是宏观的,用肉眼能看到,而分子是微观的肉眼看不到,所以飞沫传播不是分子运动,故A 错误;B.由分子热运动知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口罩材料分子之间也有空隙,故B错误;C.中间过滤层通过工艺带上静电,微小的不带静电的物体当靠近带静电的物体时,由于静电感应现象,靠近带静电物体的一端感应出与带静电物体相反的电性,就会被吸引贴附于带静电物体上,所以可以增强对颗粒的吸附能力,故C正确;D.因为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分子,因为是吸收所以体现的是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没有体现出来,故D错误。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凌云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每小题为2分,12、13题为多选,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共28分)1.(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C.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D.甲型H1N1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2.(2分)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的改变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B.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D.热量也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3.(2分)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正常工作时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那么1s内该汽油机做功的次数为()A.1800次B.30次C.15次D.2次4.(2分)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B.该图表示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该冲程是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行压缩C.该冲程中汽缸内气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加剧D.该冲程中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汽缸内物质的内能5.(2分)下列四组物体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A.陶瓷、干木、塑料B.碳棒、人体、大地C.硬币、石墨、空气D.水银、塑料、盐酸6.(2分)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
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带负电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D.乙带负电,丙带负电7.(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灯泡始终完好,当开关S断开时,三个灯泡都发光,则开关S闭合时()A.L1、L2亮,L3不亮B.L1亮,L2、L3不亮C.L1、L2、L3都不亮D.L1、L2、L3都亮8.(2分)临沂是“中国物流之都”,仓储管理尤为重要。
某仓库管理员设计了一个电路,确保无论前后门来人按下开关,电铃都会响起,但代表前后门的灯会分别被点亮。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A卷(考试版)【测试范围:6.1、6.2、6.3】

1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A 卷•基础知识达标测(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6.1-6.3(沪教版)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022秋·上海·九年级位育中学校考期中)用过一段时间的橡皮未发生改变的物理量是()A .体积B .形状C .质量D .密度2.(2022秋·上海嘉定·九年级统考期中)一张报纸平摊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A .1帕B .10帕C .100帕D .15000帕3.(2022秋·上海徐汇·九年级校联考期末)注射器针头做得尖细是为了()A .减小压力B .增大压力C .减小压强D .增大压强4.(2022秋·河北邯郸·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图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A .茶壶B .水池下的回水弯管C .船闸D .微小压强计5.(2022秋·上海嘉定·九年级统考期中)将两端开口的长玻璃管下端用轻塑料片托住,插入水中一定深度,发现塑料片不会脱落,如图所示。
若此时塑料片所处深度h 为0.2米,以下方案中,可使塑料片脱落的是(ρ酒精<ρ水<ρ盐水)()2(1)在长玻璃管内倒入深度为(2)在长玻璃管内倒入深度为(3)将长玻璃管缓慢抬起,使塑料片所处深度为(4)将长玻璃管倾斜至.野牛的角.骆驼的巨掌.啄木鸟的嘴.鹰的利爪2023秋·上海·九年级上海民办南模中学校考期末)如图所示,两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使甲、乙剩余部分的深度均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抽出部分的质量A .=m m ∆∆甲乙p p ∆<∆甲乙3C .m m ∆<∆甲乙p p ∆>∆甲乙D .m m ∆<∆甲乙p p ∆<∆甲乙8.(2022秋·上海黄浦·九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实心均匀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S 甲>S 乙)。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人教版)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人教版〕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2×12=24分〕1.一个物体的质量为 2×107mg,这个物体可能是〔〕A.一头大象B.一只蚂蚁 C.一只山羊 D.一只兔子2.一个铅球,在以下情况下,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A.熔化成液态铅B.轧成一张薄铅片C.从北京运到上海 D.用砂纸对其打磨加工3.关于密度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ρ越大B.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成反比C.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D.因为密度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对于同一种物质,ρ的数值不变,不随m、V改变而改变4.通常情况下,人们说“铁比木头重〞,这是指〔〕A.铁比木头质量大 B.铁比木头受到的重力大C.铁比木头的体积大 D.铁比木头的密度大5.在使用天平时,取砝码必须用镊子,其主要原因是〔〕A.用镊子比用手方便、灵敏B.砝码不至弄脏、生锈,影响称量的准确度C.用镊子夹取砝码可以轻拿轻放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6.有四个容积都为500 mL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7.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挪动游码的作用是〔〕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C.相当于向右盘中加小砝码D.挪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8.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是3∶1,那么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1∶1 B.1∶3C.3∶1 D.9∶19.一瓶矿泉水喝去半瓶,那么剩下的半瓶矿泉水〔〕A.质量减半,密度减半 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C.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D.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10.有一同学在测物体质量时,错把物体放在右盘,在左盘放了50 g、20 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到4 g处使天平平衡,这个物体的质量应是〔〕A.78 gB.74 gC.70 gD.66 g11.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 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 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 g氧气,那么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A.1 kg/m3B.2 kg/m3C.2.2 kg/m3D.2.5 kg/m312.将等体积的金属A和金属B制成合金的金属球,假设两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A 和ρB,那么合金球的密度ρ是〔〕二、填空题:〔2×16=32分〕13.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中,________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________物质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________物质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碗厂中学2009年下学期第四学月测试卷物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放松心情,相信自己,注意认真审题,仔细分析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还要注意规范书写.努力了你就是最棒的!祝你成功!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下列各题所列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给3分,选错或不选的给0分)1.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被“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B.密闭容器内的冰融化成水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水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是()A.同一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轮船所受的浮力增大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3.如图1所示:用水平外力F将黑板擦压在竖直的黑板上保持静止,当逐渐增大外力F 时,黑板对黑板的摩擦力将()A.保持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无法确定4.如图2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干费力杠杆的是()5.如图3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水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若m1<m2,则肯定相碰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6.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5min内通过的路程是6km,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图2图1图3A .汽车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牵引力和摩擦力B .汽车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依次是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内燃机中用水来做为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C .汽车的速度是72km/h ;以驾驶室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D .汽车的方向盘是轮轴模型;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载重汽车轮子很多,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7.一个长方体物休漂浮在液面上,如图4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
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 ,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 浮,P 浮,F 浮与h 有关系如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8.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2N 的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杯接住,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大于2NB .溢出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NC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ND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N9.滑轮组即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建筑工人在10s 内,用自制的滑轮组把600N 的重物匀速提升2m ,如图6所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250N 。
若不计一切摩擦和绳子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拉力做的总功为1200J ,机械效率为80%B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8m ,拉力做的有用功为1200JC .动滑轮的重力为150N ,拉力的功率为150WD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2m/s ,物体上升的过程中动能增大 10.在图7的四幅图中,人做了功的是 ( )11.如图8所示,一个封闭容器装满水后,静止放在水平面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对桌面图4 图5图6C妇女手推童车在水 平地面上匀速前进DA举重运动员举着 杠铃原地不动B行人手提物品在水 平地面上匀速走动人在推木箱时累得出 汗也没有把木箱推动图7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 1、P 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 1/、P 1/;当把容器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静止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 2、P 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 2/、P 2/,则( ) A .F 1=F 2,P 1=P 2;F 1/=F 2/,P 1/=P 2/B .F 1>F 2,P 1>P 2;F 1/=F 2/,P 1/>P 2/C .F 1=F 2,P 1<P 2;F 1/>F 2/,P 1/=P 2/D .F 1<F 2,P 1<P 2;F 1/=F 2/,P 1/<P 2/1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通过的距离,二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所用的时间,这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
请判断以下四个实验中,没有采用这种方法的是( )A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B .研究不同液体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C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D .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
第II 卷 (非选择题 共6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13空,每空2分,共26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目的横线上)13.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
小航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8甲所示,测出盐水的体积;接着小航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然后他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11乙所示;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kg/m 3,测出的结果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4.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
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________,还使落叶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15.汽油的热值是4.6×107J/ kg ,若完全燃烧420g 汽油能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____kg 水,从20℃升高到43℃。
16.把重10N ,体积为1.2×103cm 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是___图8图9_。
(填“漂浮”、“悬浮”、“沉到水底”)17.星期天,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登山.小明用了40min 登上山顶,爸爸用了50min 登上山顶,爸爸和小明的体重之比为3:2,则小明与爸爸登山时所做功之比是____,功率之比是____。
18.不计绳重和摩擦,且动滑轮重小于物体的重力,用它们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如图9所示,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
则F 甲____F 乙 η甲____η乙(选填“>”、“<”或“=”)。
19.“溜溜球”是学生喜爱的一种玩具。
图10是其结构示意图,使用时将线绕好,然后手持绳的上端自由释放。
假如手不提拉,由于空气阻力,“溜溜球”上升的高度将越来越小,这一过程中____能转化为____能;为使“溜溜球”上升的高度不变,在其上升的过程中,人必须提拉绳子,提拉的过程实质上是人通过绳对“溜溜球”____的过程,从而使它的机械能得到不断的补充。
三、解答与探究题(一)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第20题2分,第21题4分,共计6分) 20.如图11所示,物体M 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它的受力示意图。
21.⑴芜湖临江桥是安徽首座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如图12所示。
将大桥的结构简化,可抽象成图12乙所示的杠杆模型,若将其中O 点视为支点,请在图乙中作出拉索对桥面拉力F 的力臂L 。
(保留作图痕迹)⑵用如图13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 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5m 时 ,重物升高0.5m ,请你在图2中画出绳子绕法。
F 乙G 甲乙图9图10图11 图12图13(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如图14所示是某冷饮店推出的一种服务产品:店方为顾客提供一种密度为950kg/m 3的果汁饮料,饮料中放冰块。
已知饮料质量是0.6kg ,冰块质量是20g ,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cm 2,杯中饮料的深度为10cm ,求杯底受到饮料和冰块的总压力是多少?(g=10N/kg )23.用如图15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拉力F=80N ,物体重G=120N ,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
求:⑴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⑵当提升另一个重力为160N 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怎样变化?通过计算说明。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24题4分,第25题4分,第26题12分,共20分)24.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16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作图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图14FG图15图1625.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⑴比较序号为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⑵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6.小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⑴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
甲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乙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图17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物块B________________反映出来的。
⑵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________法。
如:甲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________,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乙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________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____________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