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化工杯初赛试题和答案
化工实验比赛试题及答案

化工实验比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哪种性质?A. 反应物的浓度B. 反应物的物理状态C. 反应物的化学性质D. 反应物的温度2. 在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设备通常用于分离气体混合物中的组分?A. 蒸馏塔B. 离心机C. 萃取塔D. 吸附塔3. 根据亨利定律,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该气体的总压力成正比。
B. 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该液体的总压力成正比。
C. 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该气体的分压力成正比。
D. 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该液体的分压力成正比。
4. 在化工实验中,测量溶液pH值的常用仪器是:A. 量筒B. pH计C. 滴定管D. 分光光度计5.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化学分析中的定性分析?A. 光谱分析B. 色谱分析C. 元素分析D. 滴定分析6. 在化工实验中,为了加快固体溶解的速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 增加溶剂的量B. 提高溶液的温度C. 将固体粉碎D. 所有上述方法7.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体积的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含有的分子数相等。
这一定律适用于:A. 理想气体B. 液体C. 固体D. 所有物质8. 在化工实验中,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时,通常需要将样品制备成:A. 固体B. 液体C. 气体D. 粉末9.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缓冲溶液的组成部分?A. 弱酸及其共轭碱B. 强酸及其盐C. 弱碱及其共轭酸D. 强碱及其盐10. 在化工实验中,为了减少误差,通常采用的测量方法是:A. 单次测量B.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C. 目测D. 估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化工实验中,常用的干燥剂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硅胶、硫酸钠、磷酸12.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用________定律和________定律来描述。
上海市2020年(东华杯)高三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

2020年上海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予质量(原子量):H一1、C—12、N—l4、O—l6、F一19、Na一23、K一39、Ca一40、Mn一55、Fe一56、Cu一64、Zn一65、Ag一108、Pb~207。
一、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错误的是……………………………………………( )A.亚硝酸钠——调味剂 B.苯甲酸钠——防腐剂C.碳酸氢钠——疏松剂 D.叶绿素——着色剂2.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20年3月21日宣布:lll号元素(符号为Rg)的中文名称为“錀”(读音为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1号元素的质量数为lll B.1ll号元素是过渡元素C.111号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111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ⅣA族3.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显示的颜色正确的有…………( )①蛋白质遇浓硝酸一黄色;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一蓝色;③溴化银见光分解一银白色;④热的氧化铜遇乙醇一绿色;⑤新制氯水久置后一无色;⑥苯酚在空气中氧化一粉红色。
A.2个 B.3个 C.4个 D.5个4.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①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③同素异形体之间的互变;③福尔马林用来浸制标本;④同分异构体之间的互变;⑤蜂蚁螫咬处涂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可以减轻痛苦;⑥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导电。
A.3个 B.4个 C.5个D.6个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几种关系: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8.单质与化合物属丁.交叉关系C.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上海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华理-化工杯”)初赛试题.doc

上海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予质量(原子量):H一1、C—12、N—l4、O—l6、F一19、Na一23、K一39、Ca一40、Mn一55、Fe一56、Cu一64、Zn一65、Ag一108、Pb~一、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错误的是……………………………………………( )A.亚硝酸钠——调味剂 B.苯甲酸钠——防腐剂C.碳酸氢钠——疏松剂 D.叶绿素——着色剂2.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3月21日宣布:lll号元素(符号为Rg)的中文名称为“錀”(读音为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1号元素的质量数为lll B.1ll号元素是过渡元素C.111号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111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ⅣA族3.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显示的颜色正确的有…………( )①蛋白质遇浓硝酸一黄色;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一蓝色;③溴化银见光分解一银白色;④热的氧化铜遇乙醇一绿色;⑤新制氯水久置后一无色;⑥苯酚在空气中氧化一粉红色。
A.2个 B.3个 C.4个 D.5个4.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①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③同素异形体之间的互变;③福尔马林用来浸制标本;④同分异构体之间的互变;⑤蜂蚁螫咬处涂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可以减轻痛苦;⑥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导电。
A.3个 B.4个 C.5个D.6个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几种关系: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8.单质与化合物属丁.交叉关系C.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A、B、c、D、E五种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与B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AB32-、A2B4B.E的氢化物的沸点比C的氢化物的沸点高C.B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B呈正价D.由这5种元素中的几种形成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多于4种。
大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大?A.氯化钠B.碳酸钠C.硫酸钠D.碳酸钙2.下列哪种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酸碱中和反应B.置换反应C.加合反应D.水解反应3.下列哪种物质是还原剂?A.氢气B.氧气C.氯气D.硫磺4.下列哪种溶液的pH值最小?A.0.1mol/L盐酸B.0.1mol/L氢氧化钠C.0.1mol/L醋酸D.0.1mol/L氨水5.下列哪种化合物是分子晶体?A.氯化钠B.二氧化硅C.硫磺D.铜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检测水样中的氯离子含量。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合成苯甲酸。
3.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测定硫酸铜的溶解度。
4.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硝基苯和苯。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防腐剂含量。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解释化学平衡常数Kc的概念,并给出计算公式。
2.解释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3.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并给出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解释电负性的概念,并给出电负性大小的判断依据。
5.解释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并给出分子间作用力的种类。
十、附加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和应用。
2.简述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保护基团及其作用。
3.简述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4.简述绿色化学的概念和原则。
5.简述生物催化技术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
一、选择题答案:1.A2.B3.A4.A5.C二、判断题答案: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错误三、填空题答案:1.氧化还原反应2.分子间作用力3.氢氧化钠4.0.1mol/L5.硫磺四、简答题答案:1.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剂是指在反应中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指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
2.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酸+碱→盐+水。
2018年上海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附答案

2018年上海市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可能用到的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一12 N-14 0-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 Br-80 l-127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油”中所含主要有机成分的类别与奶油相同的是()A. 汽油B. 甘油C. 酱油D. 豆油【答案】D【解析】【详解】奶油中所含的主要有机成分有油脂;A.汽油主要成分是C4~C12的烃类混合物,与奶油主要有机成分类别不同,故A不选;B.甘油是丙三醇,属于醇类物质,与奶油主要有机成分类别不同,故B不选;C.酱油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与奶油主要有机成分类别不同,故C不选;D.豆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和脂肪,与奶油主要有机成分类别相同,故D选;故答案选D。
2.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对应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加碘食盐中的主要成分是NaCl和KIO3,故A错误;B.漂粉精是氢氧化钙溶液与Cl2反应生成,主要成分是CaCl2、Ca(ClO)2,故B正确;C.食用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故C错误;D.常用的铝热剂是Al与Fe2O3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故D错误;故答案选B 。
3.下列单质均为1.000g 时,含有原子数量最多的是( )A. C 60B. O 3C. P 4D. S 8【答案】A【解析】【分析】由n =m M 可知,当质量相同时,摩尔质量越小的原子所含原子数反而越多,而摩尔质量以g/mol 作单位时与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上相等,故比较各物质所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即可。
【详解】C 60中C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O 3中O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P 4中P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S 8中S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为C<O<P<S ,故答案选A 。
1995年上海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华理─化工杯”)试题f

一九九五年“东华杯“化学竞赛试题I卷本试卷用到的原子量:H=1,O=16,C=12,N=14,Na=23,P=3l,Ca=40,Cl=35.5,Mn=55,Fe =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四组物质相比较,已能肯定纯度最高的是()(A)经过多次蒸馏精制的酒精(B)硅元素含量为99.9%的多晶硅(C)含碳元素为14.2857%的某种碳酸氢钠(D)含磷元素为100%的单质磷2.下列每个圆表示氯原子的电子云界面图,若氯原子的半径用d/2表示,则正确的图示应为()3.用足量的铜跟含有8摩HNO3的浓硝酸充分反应,收集到的NO2气体可能是()(A)4×(28+32)克(B)4×6.02×1024个分子(C)4摩(D)4×22..4升4.元素单质中用于提炼铀的是()(A)F2(B)Cl2(C)Br2(D)I25.1924年我国药物学家陈克恢检验了麻黄素有平喘作用,于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麻黄素作为平喘药一度风靡世界。
若将10克麻黄素完全燃烧,可得CO226.67克,H2O8.18克,同时测得麻黄素中含氮8.48%和它的实验式为C X H Y N Z O W。
据此推断麻黄素的分子式是()(A)C10H15NO (B)C20H30NO (C)C10H15N2O3(D)C20H30N2O6.同温、同压下,等容积的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充满由126C、147N、18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碳和氮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和分子数相同(B)质量和分子数不相同(C)含有相同的质子数,但质量不同(D)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中子和质子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的熔点还要高(B)电子层数越多的原子半径一定越大(C)酸碱中和一定生成盐和水(D)晶体中若有阳离子一定就有相应数目的阴离子存在8.常温下,下列物质中,含离子数目最多的是()(A)20毫升冰醋酸(B)20毫升0.2摩/升CH3COOH溶液(C)20毫升0.2摩/升BaCl2溶液(D)20毫升0.15摩/升AlCl3溶液9.在核外电子排布如下的原子中,有最高化合价,且其值为最大是()(A)1s22s22p2(B)1s22s22p63s23p6(C)1s22s22p5(D)1s22s22p63s210.NH4Cl溶于重水(D2O)后,产生的一水合氨和水合氢离子均为正确的是()(A)NH2D·H2O和D3O+(B)NH3·D2O和HD2O+(C)NH3·DHO和D3O+(D)NH2D·DHO和DH2O+11.下列叙述中与右图曲线相符合的是()(A)向H2S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SO2pH(B)向饱和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H2S(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D)向MgCl2和AlCl3的混和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12.下列每组有三种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相等的溶液,分别将它们取等体积充分混和后,不会产生淀沉的是()(A)AgNO3、NaBr、HNO3(B)FeCl3、Ca(OH)2、HNO3(C)CaCl2、NaHCO3、NaOH (D)NaAlO2、Ba(OH)2、HCl13.从海水里提取溴的过程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 3+3H 2SO 4→3Na 2SO 4+3Br 2+3H 2O ,下列反应中,从原理上讲最近似的是( )(A)2NaBr+Cl 2→2NaCl+Br 2 (B)2Na 2O 2+2H 2O →4NaOH+O 2↑(C)2H 2S+SO 2→2H 2O+3S ↓ (D)AlCl 3+3NaAlO 2+6H 2O →4A1(OH)3↓+3NaCl14.1923年化学家Bronsted 和Lowory 提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按此理论,下列微粒组合中既都是酸又都是碱的是( )(A)HS —、CO 32—、C 2H 3O — (B)HS —、HPO 42—、H 2O(C)NH 4+、HS —、H 2S (D)HPO 42—、HCl 、OH —15.向Na 2CO 3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二氧化碳为止,则此过程中溶液里HCO 3—离子浓度变化的趋势是(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 (D)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16.如图所示:烧杯甲中是空气,烧杯乙中通入CO 2。
最新上海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暨华理-化工杯初赛试题和答案(word)

(“华理—化工杯”)初赛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F-19、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Cr-52、Mn-55、Fe-56、Co-59、Cu-64、Zn-65、Br-80、Ag-108、I-127、Ba-137、Pb-207一、选择题1、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化学物质添加错误的是……………………………()A.含氟牙膏中加入氟化钠B.加碘食盐中加入碘酸钾C.高钙牛奶中加入氧化钙D.富铁麦片中加入铁粉2、下列芳香族有机物在常温下呈液态的是……………………………………()A.萘B.苯酚C.三硝基甲苯D.溴苯3、钡离子具有毒性,但在肠胃放射性检查中,却常服用“钡餐”。
为减少微量溶解的钡离子对人体的伤害,“钡餐”中含有一种保护成分,其可能为A.碳酸钡B.硫酸钠C.稀硫酸D.碳酸钠4、下列有关甲醛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比例模型:B.电子式:C.结构式:HCHO D.最简式:CH2O5、许多物质除了人工合成外,在自然界中也能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鸡蛋腐败产生硫化氢B.成熟的苹果能释放放出乙烯C.粮食发酵产生乙醇D.一些树木表皮可以分泌出酚醛树脂6、下面是有关微粒的若干相关物理量…………………………………………()1个12C原子质量的1/12=X g1个氢原子的直径=Y m1个氧分子所有电子的质量=Z g若只考虑数字,则这些物理量的数值大小关系为A.X>Y>Z B.Y>X>Z C.Y>Z>X D.Z>X>Y7、下列物质中,n(阳离子)/n(阴离子)等于1的是………………………………()A.稀盐酸B.碳酸氢钠溶液C.碳化硅晶体D.草酸晶体8、硫循环与碳循环是自然界中两种重要的元素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这两种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会进入大气,而硫元素则不会进入大气B.碳循环过程有生物圈参与,而循环过程无生物圈参与C.人类活动对碳循环和硫循环都造成巨大影响D.碳元素可以有机物形式参与循环,而硫元素都以无机物形式参与循环9、原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的轨道上,成为激发态原子,化学反应活性也随之增大。
上海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暨华理化工杯初赛试题和答案(word)

(“华理—化工杯”)初赛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F-19、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Cr-52、Mn-55、Fe-56、Co-59、Cu-64、Zn-65、Br-80、Ag-108、I-127、Ba-137、Pb-207一、选择题1、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化学物质添加错误的是……………………………()A.含氟牙膏中加入氟化钠B.加碘食盐中加入碘酸钾C.高钙牛奶中加入氧化钙D.富铁麦片中加入铁粉2、下列芳香族有机物在常温下呈液态的是……………………………………()A.萘B.苯酚C.三硝基甲苯D.溴苯3、钡离子具有毒性,但在肠胃放射性检查中,却常服用“钡餐”。
为减少微量溶解的钡离子对人体的伤害,“钡餐”中含有一种保护成分,其可能为A.碳酸钡B.硫酸钠C.稀硫酸D.碳酸钠4、下列有关甲醛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比例模型:B.电子式:C.结构式:HCHO D.最简式:CH2O5、许多物质除了人工合成外,在自然界中也能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鸡蛋腐败产生硫化氢B.成熟的苹果能释放放出乙烯C.粮食发酵产生乙醇D.一些树木表皮可以分泌出酚醛树脂6、下面是有关微粒的若干相关物理量…………………………………………()1个12C原子质量的1/12=X g1个氢原子的直径=Y m1个氧分子所有电子的质量=Z g若只考虑数字,则这些物理量的数值大小关系为A.X>Y>Z B.Y>X>Z C.Y>Z>X D.Z>X>Y7、下列物质中,n(阳离子)/n(阴离子)等于1的是………………………………()A.稀盐酸B.碳酸氢钠溶液C.碳化硅晶体D.草酸晶体8、硫循环与碳循环是自然界中两种重要的元素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这两种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会进入大气,而硫元素则不会进入大气B.碳循环过程有生物圈参与,而循环过程无生物圈参与C.人类活动对碳循环和硫循环都造成巨大影响D.碳元素可以有机物形式参与循环,而硫元素都以无机物形式参与循环9、原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的轨道上,成为激发态原子,化学反应活性也随之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