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之岩石圈物质循环总结(紧密复杂版)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冰 川 侵 蚀
形成冰斗、角峰、 “U”型谷、冰蚀平 原、冰蚀洼地(北美 五大湖、“千湖之 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 高纬度地区(如挪威 峡湾、中欧—东欧 平原)
海 形成海蚀柱、海蚀 浪 崖、海蚀穴、海蚀 侵 拱桥等海蚀地貌 蚀
滨海地带
2.沉积作用与地貌
作用
流水沉 积 风力沉 积
沉积特征
沉积物颗粒 大、比重大 的先沉积, 颗粒小,比 重小的后沉 积,具有分 选性 沉积物颗粒 大小不分, 杂乱堆积
缅甸境内多地震,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处 (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地带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地带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
第 2 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一、内、外力作用比较 作用 特点 能量来源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热能 ____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以及地球重力能
缅甸是翡翠原石的主要产地,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是世界上宝石级翡翠的主 要供应国。图5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序号表示岩石圈中的物质, 字母表示各类地质作用。据此回答
岩 浆 岩
岩 浆
变 质 岩
沉 积 岩
缅甸翡翠原石是在变质环境中形成的,图中表示翡翠原石及 其成因的是 A.①一F B.②—G C.③一I D.④—A
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 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1.侵蚀作用与地貌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分布地区 干旱地区
形成风蚀洼地、沟谷、风蚀 风力侵 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 蚀 荒漠等 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 侵 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 蚀 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形成“红色沙漠”“石漠化”
流 水 侵 蚀
高考地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共21张PPT)

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2016年,日本九州
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1.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A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2.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A
重融再生
岩浆岩 冷 却 凝 固
岩浆
沉积岩
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变质岩
1.读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略图,回答问题。
(1)填出方框内字母代表的
物质名称:
A 变质岩 ;B 沉积岩 ;
C 岩浆岩 ;D 喷出岩 。
(2)在A、B、C三类岩石中,
各举出一个实例填在横线上:
A 大理岩 ;B 石灰岩 ;C 花岗岩 。
作业: 《领航》
P98-100 P101-104
核心考点二、三 能力训练5-16
(2016江苏高考地理)下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2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 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
正确的是 A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
2010年10月20日,探险家德鲁·布里 斯托尔和他的团队表演了令人心惊肉 跳的一幕,他们采用缘绳下降法进入 到马鲁姆活火山内部。当时,炙热的 熔岩湖距离他只有100米。马鲁姆活 火山位于瓦努阿图群岛的小岛安布利 姆岛上。读图回答3~4题。
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1)岩浆岩 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侵入岩:花岗岩 喷出岩:玄武岩
1.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2) 常见类型:玄武岩、花岗岩、流纹岩等
玄武岩
花岗岩
2.沉积岩: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1) 成因 地表的岩石
外力作用 搬运 沉积
碎屑物质
沉积岩
化石
3.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
变质岩
岩石
(高温高压)
岩石成分和性 质发生变化
1.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 表 形 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 力 作 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风化
岩浆岩 变质岩 地 壳 物 质 循 环
外 力 作 用
侵蚀 搬运 堆积 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概念 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岩石圈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跟所有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特点一样,岩石圈的组成物质也处于
不停地更新循环过程中。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在地壳物质的复杂变化过程中,岩石要实现转化,必须具备 两个条件:一个是内力作用促使地壳上升(隆起)和下降(凹 陷);另一个是外力作用对岩石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否
则是难以进行的。
1.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
(1)成因:
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岩浆岩
重熔 再生 冷却 凝固
岩浆
变质作用
沉积岩
外力作用
变质岩
地理之岩石圈物质循环总结

地理之岩石圈物质循环总结
做题过程:先找岩浆,再找岩浆岩。
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岩浆经过①上升冷却作用变成岩浆岩。
●岩浆岩在②外力作用变成风化沉积物(沙石、粉末)。
●风化沉积物经过③固结成岩作用变成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经过④变质作用(高温、高压)变成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经过⑤重熔再生作用重新变为岩浆。
资料补充:
岩浆岩
特点:分为喷出型和侵入型。
(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典型岩石:玄武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花岗岩(中粗粒结构)、流纹岩、安山岩等。
沉积岩
特点:多位于地球岩层表层,岩石不坚固,有化石存在;沉积岩是分层结构。
典型岩石:石灰岩(喀斯特地貌)、页岩、砂岩、砾岩等。
沉积岩的产物:化石、煤、石油
变质岩
特点:变质岩属重结晶的岩石,颗粒较粗,不含玻璃质和有机质的残体。
典型岩石:石英岩、大理岩、板岩、片麻岩等。
(石灰岩在变质作用下变成大理岩;砂岩、砾岩在变质作用下变成石英岩;页岩在变质作用下变成板岩)
公众号:2020押题 获取更多免费押题卷。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圈的物质循环
岩⽯圈的物质在内外⼒作⽤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到新岩浆的产⽣,周⽽复始,构成岩⽯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可归纳为下⾯的模式图:
岩⽯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家可以根据下⾯的表格的号码和上图的箭头,依次对应其发⽣过程:
其实,判读关键是在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中,抓住四种物质: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四种作⽤⼒:上升冷却凝固、外⼒作⽤(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变质作⽤和重熔再⽣。
最后,我们来总结其主要发⽣过程:岩浆是来⾃上地幔软流圈及地壳局部地段的⼀种成分复杂的⾼温熔融状物质。
他通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通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变成沉积岩,沉积岩和岩浆岩通过变质作⽤成为变质岩,变质岩、沉积岩和岩浆岩最后通过重熔再⽣⼜成为岩浆。
简图
岩⽯圈的物质循环还深受其他圈层的影响:如⼤⽓圈、⽔圈和⽣物圈。
所以它也是⼀个⽐较复杂的过程。
高考复习资料岩石圈物质循环

高考复习资料岩石圈物质循环
高三温习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和循环一.本课温习目的
二.课前温习
1.三大类岩石特征
2.外力作用与地貌
三.课堂活动
1.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表示图,总结规律
【A组】
图1 图2 图3 【B组】
图4 图5
读图4完成以下效果:
1)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构成进程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进程是
3)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
4)可以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构成进程的代码是
【总结规律】
2.判读地质图,剖析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总结规律
【A组】
1)岩1~岩5属性判读
2)某处岩浆岩外表无气孔且矿物颗粒粗大,
那么能够是岩1~岩5中的哪个?
3)历史上先后发作过哪些地质作用?
【B组】
1)甲~丁岩石属性判读
2)图中三类化石的构成、甲~丁岩石的构成、断层
等地质作用发作的顺序依次是什么?
【总结规律】
五.增补:地质年代表。
考点15-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考点15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重点:★★★★【基础回顾】1.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
(1)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含有化石。
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亦可根据所含化石确定时间先后顺序。
物质构成和化石还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等等。
(3)变质岩: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
如石灰岩受热成为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形成板岩。
2.地壳物质循环多种变式图(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技能方法】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思路(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
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4)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一、知识讲解1.岩石(1)概念:岩石圈(地壳)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2)分类: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3)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常见岩石2.地壳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可归纳为右面的模式图:二、高考经典试题1.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
读图,回答(1)~(2)题。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②B.③C.④D.⑤答案(1)C(2)C2.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双选)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B.②指搬运作用C.③指成岩作用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解析读图可知,①指向沉积岩且在此过程中有离子参与到水圈中,应为化学沉积作用;③由变质岩指向土壤、沉积物,应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②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应为固结成岩作用;④由岩浆指向大气圈,应为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进入大气圈的过程。
答案AD3.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据此回答(1)~(2)题。
(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第(1)题,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之岩石圈物质循环总结
做题过程:先找岩浆,再找岩浆岩。
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岩浆经过①上升冷却作用变成岩浆岩。
●岩浆岩在②外力作用变成风化沉积物(沙石、粉末)。
●风化沉积物经过③固结成岩作用变成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经过④变质作用(高温、高压)变成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经过⑤重熔再生作用重新变为岩浆。
资料补充:
岩浆岩
特点:分为喷出型和侵入型。
(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典型岩石:玄武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花岗岩(中粗粒结构)、流纹岩、安山岩等。
沉积岩
特点:多位于地球岩层表层,岩石不坚固,有化石存在;沉积岩是分层结构。
典型岩石:石灰岩(喀斯特地貌)、页岩、砂岩、砾岩等。
沉积岩的产物:化石、煤、石油
变质岩
特点:变质岩属重结晶的岩石,颗粒较粗,不含玻璃质和有机质的残体。
典型岩石:石英岩、大理岩、板岩、片麻岩等。
(石灰岩在变质作用下变成大理岩;砂岩、砾岩在变质作用下变成石英岩;页岩在变质作用下变成板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