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语文真正的愤怒教案设计(精品)

合集下载

真正的愤怒教案

真正的愤怒教案

29、真正的愤怒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

理解并积累“龟裂、苟延残喘、水窖、世事洞明、作孽”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尝试概括主要内容,根据提示复述重点小节。

3、通过对人物细节描写的研读,感受祖孙俩对于水的珍视,体会导致“真正的愤怒”的原因。

4、了解我国西北地区饱受缺水的状况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对水的极度珍视,在为祖孙俩克服缺水困难仍坚持植树护绿的行为感动的同时,懂得珍惜有限的水资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1、默读课文,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尝试概括主要内容,根据提示复述重点小节。

2、研读细节,体会主人公视水如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愤怒学生齐读这个词读,体会这个词是表示心里活动的。

2、媒体出示并板书:真正的指导学生读题。

3、媒体出示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指导带着问题读读课文,边读边找找这次经历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

(指名)(4)重点指导事件概括。

(指名交流: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指导学生将六要素的内容连起来说说这一碗水的经历。

三、深入文章,品读感悟。

1、学习描写小姑娘的3句话。

指导学生想想,这三句话分别写小姑娘做什么?2、指名交流。

3、逐句学习。

4、抓住描写环境的词句进一步体会水的珍贵。

(1)媒体出示描写环境的句子。

(a、读读句子,看看图片,你发现了什么?b、但在村头看到了绿色,又感到了什么?)5、作者在此刻环境描写可是有用意的,读下去你就会发现其中奥秘。

6、师:谁也没想到,当水落地那一瞬间,发生了令作者惊呆的一幕。

(1)出示:听到水落地的声音······慢慢地把她搀扶到椅子上。

(第7小节)a、指名读。

b、体会一系列的动词、修饰语和逗号的作用?c、媒体配音乐深情朗读。

29真正的愤怒教案

29真正的愤怒教案

三、深入学文,体会情感的“五棵树村”。

(2)“我”向一个小姑娘要水,经老妇人同意,小姑娘给了我一碗浑浊的水。

(3)“我”用这水洗脸,引起了老人和小姑娘极大的愤怒。

2、根据提纲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1)简要复述还需将重点段落中的主要内容交代得稍加具体些,想一想段意中哪些地方需交代清楚,并适当具体些。

“小姑娘给了我一碗浑浊的水”(抓动作)“引起了老人和小姑娘极大的愤怒”(不同表现及补充说明)(2)自己练说。

提示:依据提纲,适当补充,语句连贯。

(3)交流,评议。

3、说说读文后你还有哪些疑惑。

(一)读文品句,体会西北地区饱受缺水的状况1、出示:七月如火,车子在高高的黄河大堤上爬行,黄河河底龟裂,河水时断时续,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全没有“黄河在咆哮”的气势。

(1)指名读句。

(2)出示媒体“黄河在咆哮”,这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昔日黄河咆哮的气势令人震撼。

可如今早已不复存在,出示媒体,理解:“龟裂”。

(3)“苟延残喘”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文中是指——河水时断时续,似乎就要干涸。

(4)指导读句。

2、资料补充进一步体会西部地区的干旱3、(1)理解“糟蹋”(2)引读:老人说:“我的苗圃一天才用一瓢水”,可现在——,难怪他们会——,(心疼,愤怒,……)(二)细节研读,感受那里人们对水的极度珍视是啊,难怪这祖孙俩真正的愤怒了,那水对于他们而言贵如金子,甚至就是生命啊。

文中多处让人感受到他们对水的极度珍视。

请找到相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根据提纲简要复述课文内容交流指名读句指导读句1、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棵小树苗根上小心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轻抚摸睡梦中的婴儿。

(1)“滴”与“浇”的比较,体会惜水如金。

(2)“好像是在轻轻抚摸睡梦中的婴儿”,体会其动作的小心翼翼,唯恐稍有差池的心理。

2、小姑娘迟疑了一下,转身走向苗圃后面的屋子……(1)因为缺水,心中的不舍也在行动中有了反应。

《真正的愤怒》设计优秀

《真正的愤怒》设计优秀

《真正的愤怒》教学设计一、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体会“一碗水”的重要性《真正的愤怒》这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我国西北地区饱受缺水的人们,视水如命的故事。

在钻研了教材后,我觉得为了“一碗水”的落地而愤怒,这些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是极难体会和理解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媒体播放画面配以老师的解说,弥补了学生认知中的空白,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了我国西北地区严重缺水的现状,为学生理解文章作了很好的铺垫。

又结合班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读为主”的学习目标。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上,我也以读来贯穿全文,把课堂中的大量时间花在朗读教学上,让学生按要求通过默读、自读、小组读、老师的引读来领悟课文,体会“一碗水”的重要性,并从中感受他们把水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珍贵的情感。

教学以后,我也确实发现,学生完全能通过读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女同学要比男同学更进入角色,更投入所创设的氛围。

这无疑给了我一颗定心丸,让我感受到了一直以来在教学中渗透的朗读教育。

当然,通过这堂研讨课,我也深深地意识到:要让学生想读,要读,喜欢读,教师本身也要认真投入地读,以此来影响他们,感化他们,使他们真正与你凝成一团。

二、以“质疑”感悟,以“品字”理解,体会“真正愤怒”的含义合作性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只要我们努力实践、勇于探索,合作学习的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将会不断提高。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将心中的疑问大胆提出来,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找句子抓关键字词提问的能力,这样不但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还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这些细节的同时,深入感悟人物的思想情感。

引导学生质疑:谁真正愤怒了?她们因何而愤怒?这是一碗怎样的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再简要地回答这几个问题。

然后我将学生的质疑加以整合,这样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课堂上,我又重点抓住表现水的珍贵,祖孙俩对水的珍惜的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揣摩、品味文本语言。

如:文中为何用“滴”而不是“浇”呢?学生通过对两个动词的比较,感受到了“滴”更能说明水的来之不易,水非常珍贵,更能说明人们因缺水而惜水如命。

真正的愤怒教案范文

真正的愤怒教案范文

真正的愤怒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过度的愤怒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表达愤怒情绪的能力,学会以积极的方式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团结。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愤怒的情绪,学会表达和控制愤怒。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方式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愤怒的认识和处理愤怒的经验。

2.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愤怒情绪表达和处理方式。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学会正确处理愤怒。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讨论话题和案例,提前分发给各小组。

2.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和场景设置。

3.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愤怒的情绪认识、表达和控制方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愤怒情绪案例,引发学生对愤怒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愤怒的情绪,让学生认识到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愤怒的认识和处理愤怒的经验。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愤怒情绪表达和处理方式。

5.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学会正确处理愤怒。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制定自己的愤怒管理计划。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愤怒情绪处理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愤怒情绪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内容:愤怒情绪的表达方式2. 活动: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愤怒情绪表达的场景,并表演给其他小组观看,进行讨论和反馈。

七、教学内容与活动1. 内容:愤怒情绪的控制方法2. 活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在冲突情境下如何使用冷静思考、深呼吸等方法来控制愤怒情绪。

2019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真正的愤怒沪教版精品教育.doc

2019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真正的愤怒沪教版精品教育.doc

真正的愤怒【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

理解“龟裂、苟延残喘、水窖、作孽”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导致“真正的愤怒”的原因。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祖孙俩如何对待水的句子,能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品悟人们对水的珍视。

3、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缺水状况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对水的珍视,懂得应该珍惜有限的水资源,并感动于祖孙俩克服缺水困难仍坚持植树护绿的行为。

【教学重点】了解导致真正的愤怒的原因。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祖孙俩如何对待水的句子,能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品悟人们对水的珍视。

【教学难点】了解导致“真正的愤怒”的原因,懂得应该珍惜有限的水资源。

【教学方法】1、通过图片和教师引语创设情境来营造学习氛围,拉近文本距离。

2、紧抓中心词“一碗水”与“真正的愤怒”来进行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立足文本进行说话训练为学生品悟课文打好基础。

【技术学习资源应用】多媒体。

【训练与评价】1、注重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以读为主,穿插写作方法及字词理解的训练,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情感体验。

2、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激励作用。

【教学过程】一、理解“愤怒”,揭示课题1、教师板书:愤怒。

2、理解“愤怒”,读一读。

3、补充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第一节,读。

2、默读2-9节,思考:在我的眼中,这是一碗怎样的水?在老妇人和小姑娘的眼中,这又是一碗怎样的水呢?板书:一碗水3、交流。

(1)学习句子:在我眼里,那碗里竟漂浮着一些细小的杂物,在白瓷碗里显得更浑浊!理解,板书“浑浊”。

(2)出示:听到水落地的声音,老妇人和小姑娘不约而同地投来愤怒的目光。

理解“不约而同”。

板书:“珍贵”。

三、深入文本,品读感悟1 浏览课文2~6节,找出能体现水珍贵的句子。

2、交流学习。

(1)黄河河底龟裂,河水时断时续,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全没有“黄河在咆哮”的气势。

理解:龟裂、苟延残喘。

(2)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棵小树苗根上小心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轻抚摸睡梦中的婴儿。

40.真正的愤怒,教案教学设计_真正的愤怒教学设计

40.真正的愤怒,教案教学设计_真正的愤怒教学设计

《40.真正的愤怒,教案教学设计_真正的愤怒教学设计》摘要:滚动复习苗圃、咆哮、跋涉、汲水、凉爽、浸湿、浑浊、糟蹋等词语,理课()学习7节当我用这水洗脸姑娘和老妇人有些什么举动呢?默7节,老妇人说是作孽呀!极指导写作孽孽圈出表示姑娘动作词语,)指导节(四)学习8、9节8、9节,说说你感受教学目标主识若干;滚动复习苗圃、咆哮、跋涉、汲水、凉爽、浸湿、浑浊、糟蹋等词语能理并积累苟延残喘、渍疼、世事洞明、水害、作孽、味深长等词语能静心,边边思,理课题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课3通对人物细节描写研,体会他们把水看得比己生命更珍贵情感教学程、揭示课题出示课题,齐说说你对课题有什么疑问?(板谁真正愤怒了?她们因何而愤怒?)二、整体感知开火车分节课试概括课主要容师带着问题课再简要地回答这两问题,然将它们连成段话参考暑假里我与朋友结伴西行途五棵树村请位姑娘给水姑娘迟疑了下,得位老妇人,打开锁着水窑,汲出水给我喝,而我却用这水洗脸,这让她们愤怒极了3把课主要容记录下可组织桌学生相批,培养学生细心检良学习习惯,检主要要做到通句顺,不写错别三、理课()学习7节当我用这水洗脸姑娘和老妇人有些什么举动呢?默7节,老妇人说是作孽呀!极指导写作孽孽圈出表示姑娘动作词语再7节,从姑娘这连串举动你懂了什么?3交流把己感受通有感情地朗表现出了这节你有什么问题?提出和讨论下如姑娘什么不急着扶摔倒地奶奶?什么要把姑娘所做连串动作写得这么细致?(水对生活我国西北人们说比他们生命更重要对我们不珍惜水举动他们是极其愤怒)(二)学习、5节、5两节圈画出祖孙俩视水如命有关细节描写词句组议议这些细节描写作用3交流()出示水窑设有坚固木盖木盖上牢牢地锁着把铁锁①节说说该句如没有牢牢地句上与原句有什么区别?②交流(水窑里水是老人翻山越岭到二十余里外地方挑半路脚踏空瘸了条腿所以这水很珍贵不能轻易动用若学生答不出,可先存疑)③指导句④了水窑是怎样理世事洞明()出示只见姑娘轻盈地走到水窑前,熟练地打开铁锁,用术桶心地汲出水,倒进干净陶瓷碗里她双手捧着那碗像捧着整世界样走到我面前说走远路渴了吧快喝吧①桌起该句,说说姑娘什么会做出这系列动作?②交流(熟练地打开或许每天她们都要用很多次少量水而每次用水都要打开铁锁,以至动作非常熟练心地汲出水非常珍贵,姑娘生怕倒出滴双手捧着体现了姑娘对水珍视)③齐该句另,出示那水里竟漂浮着些细杂物,白瓷碗里显得更浑浊⑷这句话写与不写有什么不?(这样浑浊脏水,我们眼里根是应该倒而祖孙俩却像看护珍宝样地心守护可见水她们眼里是何等珍贵东西)(三)学习节这样描写绝非多余它很地诠释了祖孙俩行节是否还有类似描写?说说己发现参考对黄河情况及五棵树村名由描写都课祖孙俩愤怒打下了伏笔出示堤上爬行黄河河底龟裂河水断续给人种苟延残喘感觉全没有黄河咆哮气势()齐该句()理苟延残喘勉强拖延口没断气比喻勉强维持生活(3)说说对这句话理3出示姑娘拿着特制瓢,每棵树苗根上心地滴上水,那动作像是轻轻抚摸睡梦婴儿请学有感情地说说加句子起什么作用?(通姑娘心谨慎动作突出她对每滴水珍爱,从侧面突出水珍贵)指导节(四)学习8、9节8、9节,说说你感受引9节难怪老妇人叹了口气,味深长地说3味深长指指齐8节带着这种感情起8节5用我和姑娘对话形式改写8节,并且用上肃然起敬这词四、拓展练习学习7节3句写法把人做某件事连串动作写清楚请你通了下国有哪些地方严重缺水再请你写条公益广告语,提醒人们要爱护地球上有限水。

《真正的愤怒》设计公开课

《真正的愤怒》设计公开课

《真正的愤怒》教学设计《真正的愤怒》生动地描写了我国西部地区饱受缺水之苦的人们视水如命的故事。

本文以一碗水为线索,采用倒叙、顺叙、插叙的写作方法,描写了祖孙俩对水的态度,脉络清晰。

本文的细节描写特别细腻。

小姑娘给树浇水的动作,小姑娘把一盆水捧给我的情景,小姑娘挖起我洗脸时滴湿的泥土埋在小树根旁的过程,都描写得及其细腻,第七小节的内容,很适合学生复述。

教学中,姜老师精心设计安排了教材,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在导入部分,用文中关于黄河的句子引入文章的中心——是这碗水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愤怒,找到贯穿全文的重要线索——“一碗水”。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这是一碗怎样的水?”进入整体感知。

本文有几个句子含义比较深刻,教师也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品析等环节进行理解。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品味文中的关键语句、感情朗读,深入学习课文,在课文的学习中,老师还注重联系上下文随机插入课文其他段落的描写,教会学生在理解句子时要考虑到课文的其他方面内容。

文中叙述的这件事发生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人们因缺水而惜水如命,为一碗水落地而愤怒,这些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是极难体会和理解的。

学生很难体会当地人缺水的感受,所以,课堂中,老师请学生观看“缺水的西部”的幻灯片,再加上课文的描述,他们的心灵都受到震撼。

教学中,老师又通过媒体播放黄河奔腾画面与黄河河床龟裂画面进行对比,填补了学生们认知的空白,拉进了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

课文并没有直接描写西北地区人们缺水的苦,但是从老妇人和小姑娘为一碗水落地后引起的愤怒,苟延残喘的河水以及那把水窖上的大铁锁,从这些字里行间,通过老师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了西北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水的珍贵,以及老妇人意味深长的话等所包含的人们顺应环境、改变生活的信念,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感悟,升华情感。

《真正的愤怒》教学设计

《真正的愤怒》教学设计

真正的愤怒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祖孙俩愤怒的真正原因。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体悟祖孙俩对水的珍视,并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2、能根据提纲简要地复述课文各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能简要地复述整篇课文的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国西北地区的缺水之苦。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文中祖孙俩愤怒的真正原因。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体悟祖孙俩对水的珍视,并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2、能根据提纲简要地复述课文各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能根据提纲简要地复述整篇课文的内容。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复述课文第一部分(2-5小节)。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9课(学生齐读课题——29 真正的愤怒)。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并学习了简要复述的方法。

谁来说一说,简要复述要注意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语言简洁重要情节3、指名学生复述课文第一部分,其他学生评价。

(暑假时,我和朋友结伴西北行,七月如火,黄河河底龟裂,河水时断时续。

我们来到五棵树村,我问一个小姑娘要水,经过老妇人同意,小姑娘用钥匙打开水窖上木盖儿上的大铁锁,汲出一碗水,双手捧着那碗水给我,好像捧着整个世界。

)4、小结复述方法:简要复述时我们要使用简洁的语言,抓住文章重要情节。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第二、三两个部分。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6-7小节),感受祖孙俩对水的珍视。

1、课题是“真正的愤怒”,真正愤怒的人是谁?(老妇人和小姑娘)2、读一读课文第6、7小节,思考:是什么引起了祖孙俩的愤怒?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我”用小姑娘给的那碗水洗脸,引起了祖孙俩真正的愤怒。

你们是在哪一节找到的?(生:第6节)那么具体描写祖孙俩愤怒的语句则在(生:第7节)3、请一位同学朗读第7小节,其他同学用浪线,划出描写祖孙俩愤怒的语句。

(1)指名交流。

(2)出示句子:听到水落地的声音,老妇人和小姑娘不约而同地投来愤怒的目光,老妇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喊了声:“作孽呀!”突然摔倒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真正的愤怒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理解"龟裂、苟延残喘、水窖、世事洞明、作孽"
等词语的意思。

2 了解异致"真正的愤怒"的原因。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读好祖孙俩如何对
待水的句子;能抓住人物的一系列动作复述"小姑娘救水"的过程。

3 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缺水状况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对水的珍视,懂得应该
珍惜有限的水资源,并感动于祖孙俩克服缺水困难仍坚持植树护绿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揭示课题
1 师:这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昔日黄河源头咆哮的气势令人震撼……
(出示"黄河在咆哮"图)
2 理解词语:龟裂、苟延残喘。
(出示"黄河河底龟裂""黄河水时断时续"图)
3 读句:黄河河底龟裂,河水时断时续,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全没有"
黄河在咆哮"的气势。

4 师:曾经有-个游人就在这黄河大堤边,因为一碗水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
愤怒。

(板书:真正的愤怒。)
5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通读课文。思考:谁愤怒?因为什么事情而愤怒?用一、二句话把事情说清
楚。

2 学生交流,教师指异。(板书:一碗水洗脸)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 默读课文2~6节,找出祖孙俩如何对待水的句子,抓住真正愤怒的.原因。
(1)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一棵小树苗根上浇水,那动
作好像是在轻轻扰摸睡梦中的婴儿。

①这是一个特制的大瓢,谁来做小姑娘给树苗滴水的动作?
(出示实物。体会滴水的不易。)
②指导朗读。
(体会小姑娘对每一滴水的珍惜以及对小树苗的爱护。)
(2)她双手捧着那碗,像捧着整个世界一样走到我面前说:“走远路渴了
吧,快喝吧!”

①变换人称,尝试读句。(板书:视如整个世界)
②反复引读,感受西北小姑娘的淳朴善良。
(3)这时我才看见在屋子和苗圃之间有一眼水窖,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
木盖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①理解词语:水窖
②你家中什么东西需要上锁?(板书:视如珍宝)
(4)引读祖孙俩对待水的句子。
(5)小结:一碗水对于祖孙俩来说视如珍宝,视如整个世界,而我却用这
碗水洗脸。这引起了祖孙俩真正的愤怒。

2 学习第7节,感受真正愤怒的表现。
①师生合作读第7节。
②理解词语:作孽
③重点学习小姑娘“救水”的句子。
抓住一系列动词,朗读句子,体会当时情况紧急。
抓住一系列动词,复述句子,体会动词的准确运用。
④ 小结:作者通过对祖孙俩神情、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了他们当时极度
愤怒的情绪和前文小姑娘轻柔的动作,老妇人安详的神情形成强烈的对比。

3 体会老妇人意味深长的话,理解水孕育着希望。
①(出示最后一节)读好老妇人的话。
②借助媒体,体会缺水的苦。
③如此缺水却仍要保证苗圃一天一瓢的用水。正因为对苗圃慷慨用水,精心
打理,苗圃变成这样——

(出示句子)在黄河拐弯处好不容易才见到了一个村子,村子因树而得名,
叫“五棵树”。在树头有个苗圃,绿绿的一片,让长途跋涉的我们略感一丝凉意。

④朗读句子,说说水对于这片土地意味着什么?(板书:孕育希望)
⑤用这孕育希望的水洗脸,难怪老妇人喊:“作孽呀!”
深入理解词语:作孽
三、总结全文
一碗水对于祖孙俩是珍贵的,对于我来说也是珍贵的,因为我从中受到了深
刻的教育。

(朗读第1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