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的正确使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84消毒液配置及使用方法ppt课件

84消毒液配置及使用方法
▪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 剂,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有效氯含量5.5~ 6.5%,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对金 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液不 稳定,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酸碱度、温度、 有机物是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常用 的含氯消毒剂。
➢适用范围 ➢消毒方法 ➢配制方法及比例 ➢注意事项
▪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 和铁制物品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 太长。
▪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 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 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或容器中,用手轻轻搅动,消毒液配制完成。 ▪ 3、分别喷洒或擦拭、浸泡可能 ▪ 4、30分钟后,将消毒物品在清水下冲洗干净,在指定的
地方进行晾晒。 ▪ 5、脱去手套,消毒完成。
量具使用及84消毒液配制方法
▪
一、量具
▪
4升(4000毫升)容器
▪
500毫升量杯
▪
二、84消毒液配制
▪
以有效氯含量为50—60克/L(5.0-6.0%)的84消毒液为例,分别配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一、消毒方法:
采用浸泡、擦拭,喷洒,拖洗消毒。
三、配置方法及比例
▪ 欲配制药液浓度x欲配制药液数量/原药含量=所需原药量 ▪ 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加水量 ▪ 1、按照配制比例,在消毒桶或容器中加入所需水量。 ▪ 2、配戴手套,用量杯量取所需要的84消毒液倒入消毒桶
制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1000mg/L的84消毒液。
▪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 剂,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有效氯含量5.5~ 6.5%,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对金 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液不 稳定,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酸碱度、温度、 有机物是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常用 的含氯消毒剂。
➢适用范围 ➢消毒方法 ➢配制方法及比例 ➢注意事项
▪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 和铁制物品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 太长。
▪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 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 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或容器中,用手轻轻搅动,消毒液配制完成。 ▪ 3、分别喷洒或擦拭、浸泡可能 ▪ 4、30分钟后,将消毒物品在清水下冲洗干净,在指定的
地方进行晾晒。 ▪ 5、脱去手套,消毒完成。
量具使用及84消毒液配制方法
▪
一、量具
▪
4升(4000毫升)容器
▪
500毫升量杯
▪
二、84消毒液配制
▪
以有效氯含量为50—60克/L(5.0-6.0%)的84消毒液为例,分别配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一、消毒方法:
采用浸泡、擦拭,喷洒,拖洗消毒。
三、配置方法及比例
▪ 欲配制药液浓度x欲配制药液数量/原药含量=所需原药量 ▪ 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加水量 ▪ 1、按照配制比例,在消毒桶或容器中加入所需水量。 ▪ 2、配戴手套,用量杯量取所需要的84消毒液倒入消毒桶
制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1000mg/L的84消毒液。
常用消毒剂培训课件

毒性分类:根据毒性大小,消毒剂可分 为低毒、中等毒和高毒
毒性影响:消毒剂的毒性可能对人体健 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安全防护:在使用消毒剂时,应采取必要 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消毒剂防护措施
佩戴防护设 备:如口罩、 手套、护目 镜等
保持通风: 确保工作场 所通风良好, 避免空气污 染
避免接触: 避免直接接 触消毒剂, 使用工具进 行喷洒
01 过氧化氢:最常见的过
氧化物消毒剂,具有强 氧化性,能杀灭多种微 生物
03 过氧化苯甲酰:具有强
氧化性,能杀灭多种微 生物,但具有腐蚀性, 需稀释后使用
02 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
性,能杀灭多种微生物, 但具有腐蚀性,需稀释பைடு நூலகம்后使用
04 过氧化二异丙苯:具有
强氧化性,能杀灭多种 微生物,但具有腐蚀性, 需稀释后使用
消毒剂的选择:根据消毒对 象和消毒目的选择合适的消 毒剂
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佩戴防护设备:使用消毒 剂时,应佩戴手套、口罩 等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 触皮肤和呼吸道。
消毒时间:根据消毒剂说 明书,确保消毒时间足够, 以达到最佳消毒效果。
安全存放:消毒剂应存放 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防止发生危险。
安全存放: 将消毒剂存 放在安全、 干燥、通风 的地方,避 免儿童接触
01
02
03
04
谢谢
02
性病原体进行消毒 低浓度消毒剂:适用于对一般性
03
病原体进行消毒 浓度调整:根据消毒效果和消毒
04
对象进行浓度调整
消毒剂使用方法
01
04
消毒剂的注意事项:根据消 毒剂说明书和消毒对象注意 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毒性影响:消毒剂的毒性可能对人体健 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安全防护:在使用消毒剂时,应采取必要 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消毒剂防护措施
佩戴防护设 备:如口罩、 手套、护目 镜等
保持通风: 确保工作场 所通风良好, 避免空气污 染
避免接触: 避免直接接 触消毒剂, 使用工具进 行喷洒
01 过氧化氢:最常见的过
氧化物消毒剂,具有强 氧化性,能杀灭多种微 生物
03 过氧化苯甲酰:具有强
氧化性,能杀灭多种微 生物,但具有腐蚀性, 需稀释后使用
02 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
性,能杀灭多种微生物, 但具有腐蚀性,需稀释பைடு நூலகம்后使用
04 过氧化二异丙苯:具有
强氧化性,能杀灭多种 微生物,但具有腐蚀性, 需稀释后使用
消毒剂的选择:根据消毒对 象和消毒目的选择合适的消 毒剂
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佩戴防护设备:使用消毒 剂时,应佩戴手套、口罩 等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 触皮肤和呼吸道。
消毒时间:根据消毒剂说 明书,确保消毒时间足够, 以达到最佳消毒效果。
安全存放:消毒剂应存放 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防止发生危险。
安全存放: 将消毒剂存 放在安全、 干燥、通风 的地方,避 免儿童接触
01
02
03
04
谢谢
02
性病原体进行消毒 低浓度消毒剂:适用于对一般性
03
病原体进行消毒 浓度调整:根据消毒效果和消毒
04
对象进行浓度调整
消毒剂使用方法
01
04
消毒剂的注意事项:根据消 毒剂说明书和消毒对象注意 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消毒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3、其他含氯Biblioteka 毒剂按说明使用。• (三)过氧乙酸 属高效消毒剂,要求原液浓度为16%-20%
• (1)喷洒发;对一般污染表面用0.2%-0.4%(2000-4000mg/L),作用30min-60min; • • (2)熏蒸法;将过氧乙酸置耐腐蚀容器内加热熏蒸消毒。用量可按1-3g/m3计算,当室温
.
2.“84”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
“84”消毒液原液有效含氯量不少于5%,为中效消毒液,高浓度(≧667mg/L)时为高消毒剂。
1、使用方法;
(1)浸泡法;对一般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500mg/L作用10min以上,对分枝杆菌和致病性芽 孢菌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作用30min以上。
.
(6)有机物可消耗消毒剂中有效氯,降低其杀菌作用,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
二, 含氯消毒液
• 万金泡腾消毒片(二氯异氰尿酸)每片含有效氯500mg,
• 取1片放入装有800ml水的容器内,5-10分钟后泡腾片会自己溶解,稍搅拌即成有效氯600mg/L的 消毒液;
• 1、消毒时应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2、注意事项:
(1)“84”消毒液不稳定,易挥发,应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2)配置使用时应测定有效含氯量,并现用现配; (3)浸泡消毒物品时应将待消毒物品浸没于消毒液内,加盖,且在有效期内使用(有效期为3个月); (4)消毒剂有腐蚀和漂白脱色、损坏的作用,不应作有色织物的消毒; (5)浓度高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氯臭味,配制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 2、使用方法:
•
医疗器械灭菌:2%戊二醛加盖浸泡10h; 医疗器械消毒:2%戊二醛加盖浸泡一般10~45min;
• 3、注意事项
常用消毒剂分类及消毒方法ppt课件

食品加工行业使用要求
1 2 3
食品级消毒剂 必须选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消毒剂,如食品级 次氯酸钠等。使用时需注意浓度和残留问题,避 免对食品造成污染。
加工器具消毒
对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刀具、砧板等器具进行 定期消毒,可采用煮沸、蒸汽或食品级消毒剂浸 泡等方法。
生产环境消毒 定期对食品加工车间、仓库等环境进行消毒,可 采用喷雾、擦拭等方式,注意避免对食品原料和 成品造成污染。
常用消毒剂分类及消 毒方法ppt课件
目录
• 消毒剂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常用消毒剂分类介绍 • 各类消毒剂适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正确使用各类消毒剂方法指导 • 安全性评价与环境保护考虑 • 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消毒剂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消毒剂定义及作用原理
消毒剂定义
消毒剂是指能够杀灭或去除外环境 中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 求的制剂。
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消毒策略
公共场所消毒 对商场、超市、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地面、墙面、门把手等 高频接触部位进行定期消毒,可采用喷雾、擦拭等方式。
交通工具消毒
对公交车、地铁、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座椅、扶手、门窗等 部位进行定期消毒,注意选择刺激性小、易挥发的消毒剂。
空气消毒
对密闭空间如电梯轿厢、候车室等进行空气消毒,可采用 紫外线灯或空气消毒机等方式,注意人员要离开消毒区域。
醛类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醛类消毒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等,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精密仪器等物品的消毒。使 用时需将待消毒物品放入密闭容器内,加入适量消毒液,采用熏蒸或浸泡等方式进 行消毒。
注意事项
醛类消毒剂有刺激性气味,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使用时需在通风良好的环境 下进行,并佩戴防护用具。同时,醛类消毒剂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后需及时清洗。
《消毒技术规范》课件

质量控制
通过定期培训和内部检测,提高消毒操作规范性和 效果,保障消毒质量。
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制度
1
制度要求
制定日常消毒管理制度,设置消毒点位,建立消毒档案,并定期对员工进行消毒 培训。
2
消毒质量控制
通过标准化操作、日常检测和巡视等方式,保障消毒所用剂量、时间和方法的正 确性和效果。
3
应急处理措施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感染疫情等突发事件做好消毒和防控措施。
手卫生和消毒的重要性和流程
手卫生
养成勤洗手、少碰口、鼻、眼的好习惯,对预防感 染病非常有效。
消毒
手部消毒和表面消毒是预防感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可以使用洗手液或手部消毒剂进行消毒。
医疗机构无菌操作室的消毒规范
1 摆放物品
无菌操作必须在无菌室内 进行,只摆放符合无菌要 求的物品。
2 手部消毒要求
必须按规定使用手套,做 到随时随地保持手部清洁 和消毒。
高温、高压灭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
1
原理
通过高温高压灭菌,破坏细胞核酸和结构蛋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各 种病原微生物。
2
操作步骤
洗涤物品-装入灭菌器-加入适量水-设定参数-加热加压-灭菌完成。
化学消毒剂的质量评价指标
1 有效物质含量
确定消毒剂中有效成分含 量,保证消毒效果。
2 PH值
3 易挥发性有机物
1
原则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和消毒器械,
物理消毒
2
量力而行,保证消毒效果,不应盲目提高 消毒强度。
高温、高压、紫外线等,适用于耐高温、
不易变形的物品和表面。
3
化学消毒
主要包括氯系、醛类、过氧化氢、二氧化 氯等,可应用于各种物品和表面的消毒。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PPT课件

使用方法
将含氯类消毒剂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 ,均匀喷洒或擦拭在待消毒物品表面 ,作用一定时间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空气、环境、医疗器械 等的消毒。
使用方法
将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按照一定比 例稀释后,通过喷雾、熏蒸等方 式进行消毒,作用一定时间后,
通风换气。
注意事项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不稳定,易分 解产生氧气,使用时需现配现用 ;不能与还原性物质混用;对眼 睛和皮肤有刺激性,需做好个人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 法PPT课件
目 录
• 消毒剂概述 • 使用方法与技巧 • 注意事项与误区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 总结与展望
01
消毒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或抑制微生物 生长繁殖的化学或物理因子。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成分,消毒 剂可分为氧化剂、酚类、醇类、 季铵盐类、含氯消毒剂等。
通风换气
在使用消毒剂时,应保持室内 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密闭环 境导致有害气体浓度过高。
妥善处理废弃物
使用过的消毒剂包装瓶等废弃 物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
成污染。
注意存放安全
消毒剂应存放在儿童触及不到 的地方,避免误食或误用导致
安全事故发生。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 示
家庭环境中常用消毒剂选择及使用方法
很多人对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剂量、浓度等 缺乏了解,容易造成使用不当或误用。
3
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部分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存在一定的危害,如刺 激性气味、皮肤刺激、环境污染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绿色环保消毒剂将更受欢迎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绿色环保、无毒无害的消毒剂 将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医院内常用化学消毒剂ppt课件

的杀灭作用。
使用范围
适用于医院内的环境表面、医 疗器械、排泄物等的消毒。
注意
含氯消毒剂对皮肤和呼吸道有 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时应做好
个人防护。
含碘消毒剂
种类
碘酊、碘伏等。
特点
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细菌、 病毒、真菌等均有较强的杀灭 作用。
使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黏膜等的消毒。
注意
含碘消毒剂对皮肤有一定的刺 激性,使用时应避免接触眼睛
05 消毒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含氯消毒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安全性
含氯消毒剂具有较好的氧化性和杀菌能力,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相对安全。
环保性
含氯消毒剂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分解,不会造成长期的环境污染。
含碘消毒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安全性
含碘消毒剂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对 人体安全,但对皮肤和黏膜有一定的 刺激作用。
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剂具有刺激性气味,使用时 应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 肤和眼睛;存放时应远离火源和高温 环境,以免发生爆炸。
将含氯消毒剂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 用于擦拭物体表面、拖地、浸泡物品 等。
含碘消毒剂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结词
含碘消毒剂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消 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细 菌、病毒、真菌等均有良好的杀
使用方法
将过氧化物消毒剂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用于浸泡物品、喷洒环境 等。
注意事项
过氧化物消毒剂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应存放在阴凉避光处;对皮肤和 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应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接触眼睛和伤口。
04 消毒剂的杀菌原理和效果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原理和效果
总结词
高效广谱,对细菌繁殖体、病毒 、真菌等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使用范围
适用于医院内的环境表面、医 疗器械、排泄物等的消毒。
注意
含氯消毒剂对皮肤和呼吸道有 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时应做好
个人防护。
含碘消毒剂
种类
碘酊、碘伏等。
特点
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细菌、 病毒、真菌等均有较强的杀灭 作用。
使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黏膜等的消毒。
注意
含碘消毒剂对皮肤有一定的刺 激性,使用时应避免接触眼睛
05 消毒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含氯消毒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安全性
含氯消毒剂具有较好的氧化性和杀菌能力,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相对安全。
环保性
含氯消毒剂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分解,不会造成长期的环境污染。
含碘消毒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安全性
含碘消毒剂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对 人体安全,但对皮肤和黏膜有一定的 刺激作用。
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剂具有刺激性气味,使用时 应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 肤和眼睛;存放时应远离火源和高温 环境,以免发生爆炸。
将含氯消毒剂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 用于擦拭物体表面、拖地、浸泡物品 等。
含碘消毒剂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结词
含碘消毒剂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消 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细 菌、病毒、真菌等均有良好的杀
使用方法
将过氧化物消毒剂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用于浸泡物品、喷洒环境 等。
注意事项
过氧化物消毒剂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应存放在阴凉避光处;对皮肤和 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应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接触眼睛和伤口。
04 消毒剂的杀菌原理和效果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原理和效果
总结词
高效广谱,对细菌繁殖体、病毒 、真菌等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ppt课件

存放要求
将消毒剂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 高温环境。同时,应注意将消毒剂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避免误食或误用。
使用期限
注意消毒剂的使用期限,过期的消毒剂应及时处理,不应再 使用。
02
各类消毒剂使用方法详解
醇类消毒剂使用方法
01
02
0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手 部和皮肤消毒等。
解决方案
在使用消毒剂前,了解使用者的过敏史,如有过敏风险,应更换其他类型的消毒剂; 发生过敏反应时,立即停止使用消毒剂,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处,必要时进行紧急 救治。
其他可能遇到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1
消毒剂长时间未使用导致过期。
解决方案
定期检查消毒剂的保质期,及时更换过期产品;对于易过 期的消毒剂,应控制采购量,避免浪费。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醛类消毒剂
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具有强氧化性, 可杀灭各种微生物。
如甲醛、戊二醛等,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 孢、病毒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
适用范围与选择依据
适用范围
不同类型的消毒剂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物品消毒。如醇类消毒剂适用于皮肤、手、物品表面及小件物品的消毒; 含氯消毒剂适用于地面、墙面、物品表面、餐具、水等的消毒;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适用于空气、物品表面、耐腐 蚀物品的消毒等。
先消毒清洁部位,再消 毒污染部位;从高处到 低处,从内到外进行消
毒。
注意事项
消毒过程中要保持通风, 避免消毒剂气味对人体
造成不适。
后续处理及储存要求
后续处理
01
消毒后应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避免消毒剂残留对物品或人
体造成损害。
储存要求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
(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 板)制成的反射罩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6
紫外线消毒
(注意事项)
(4) 环境相对湿度低于80%、温度为 20℃~40 ℃时。
(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 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5,消毒剂的使用剂量掌握不准
不会计算稀释倍数,有效成分不明,浓度过高、过低
6,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不清
强度、时间、温度、湿度、pH、有机物等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2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物理法:
压力蒸汽、干热(烤箱)、电离辐射、微波、 紫外线、红外线、超声波、等离子体、强光、过滤 除菌、机械去除等。 化学法:
使用各种消毒剂。
4
紫外线消毒
(杀菌性能)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
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芽胞等。
物体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5
紫外线消毒
(注意事项)
(1) 消 毒 使 用 的 紫 外 线 是 C 波 紫 外 线 , 杀 菌 作 用 最 强 的 波 段 是 250nm~270nm。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0
过氧乙酸
(1) 概述:过氧乙酸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对金属及织物有 腐蚀性,刺激性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等的消毒与灭菌; (3) 使用方法:擦拭、浸泡、喷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1
过氧化氢
(1) 概述: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 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高浓度刺激性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 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等特点。
(6) 注意保持灯管清洁。
(7) 无人情况下使用。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7
紫外线消毒
(时间计算、种类选择)
杀灭细菌繁殖体,照射剂量达到10 000μW.s/cm2; 杀灭细菌芽孢,照射剂量应达到100 000μW.s/cm2; 100 000μW.s/cm2 ÷ 70μW/cm2 = 1429 s ÷ 60s ≌ 24min。 有臭氧:无人情况下空气、物表消毒; 无臭氧:动态空气消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九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2014.7.21
1
消毒剂使用中存在的 问题
1,消毒的概念不清 2,需要消毒的对象不明
马路消毒、空气消毒
3,对消毒剂不了解
高、中、低,杀菌性能,安全性,腐蚀性,环境压力
4,消毒方法选择不当
有人情况下使用紫外线、过氧乙酸、臭氧,人身上喷洒消毒剂,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7
碘伏
(3) 使用方法 ① 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碘伏溶液的容器 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碘500mg/L 的 消毒液浸泡30min。 ② 冲洗法。对阴道粘膜及伤口创面的消毒,用含有效碘 250mg/L 的消毒液冲洗3 min~5min。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植物,隐形眼镜、不 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饮水等消毒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
(3) 使用方法:浸泡、喷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2
二氧化氯
(1) 概述:二氧化氯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杀菌作 用。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 较大的特点,二氧化氯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餐(茶)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3) 使用方法:浸泡、擦拭、喷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4
乙醇
(1)概述:乙醇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 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 稳定等特点。
(2)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
② 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3)注意: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 作为原材料配制消毒剂。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6
碘伏
(1) 概述:碘伏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粘膜 无刺激并无黄染、对铜、铝、碳钢等二价金属有腐蚀性,受有机物 影响很大,稳定性好等特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粘膜等的消毒。
消毒剂的正使用
15
乙醇
(3) 使用方法
1)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灭菌蒸馏水将 乙醇稀释成所需浓度。
2) 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① 浸泡法。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 用75% 的乙醇溶液浸泡 10min以上;个别对其它消毒 剂过敏者,可用 75% 的乙醇溶液浸泡5min。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8
碘伏
③擦拭法: 外科洗手: 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3min。 手术及注射部位的皮肤: 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2min; 口腔粘膜及创面: 有效碘 500 mg/L~1000mg/L 3 min~5min。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8
甲醛
甲醛是一种灭菌剂, 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 包括细菌繁 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甲醛气体灭菌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对 消毒、灭菌物品无损害。
甲醛有致癌作用, 不可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9
戊二醛
(1) 戊二醛属灭菌剂,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 (2) 常用灭菌浓度为2%。也可使用卫生行政机构批准使用的浓度;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4) 不适于空气熏蒸或气溶胶喷洒消毒; (5) 不适于食饮具消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3
化学消毒
1.气体消毒剂:
甲醛气体消毒、环氧乙烷气体、灭菌臭氧
2.液体化学消毒剂:
戊二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乙醇、 伏
乙二醇,碘
季胺盐类消毒剂:新洁尔灭
酚类消毒剂:来苏尔
含氯消毒剂:漂白粉 漂白粉精 二氯异氰尿酸钠 三 氯异氰尿酸 次 氯酸钠(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卫生、 食品加工、餐(茶)具、饮水及 环境表面等消毒。
(3) 使用方法: 浸泡、擦拭、喷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3
含氯消毒剂
(1)概述:含氯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速效、对金属有腐 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粉剂稳定而水 剂不稳定等特点。
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①液氯,②漂白粉,③漂白粉精,④次氯 酸钠,⑤二氯异氰尿酸钠,⑥三氯异氰尿酸,⑦氯化磷酸三钠。
(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 板)制成的反射罩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6
紫外线消毒
(注意事项)
(4) 环境相对湿度低于80%、温度为 20℃~40 ℃时。
(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 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5,消毒剂的使用剂量掌握不准
不会计算稀释倍数,有效成分不明,浓度过高、过低
6,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不清
强度、时间、温度、湿度、pH、有机物等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2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物理法:
压力蒸汽、干热(烤箱)、电离辐射、微波、 紫外线、红外线、超声波、等离子体、强光、过滤 除菌、机械去除等。 化学法:
使用各种消毒剂。
4
紫外线消毒
(杀菌性能)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
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芽胞等。
物体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5
紫外线消毒
(注意事项)
(1) 消 毒 使 用 的 紫 外 线 是 C 波 紫 外 线 , 杀 菌 作 用 最 强 的 波 段 是 250nm~270nm。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0
过氧乙酸
(1) 概述:过氧乙酸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对金属及织物有 腐蚀性,刺激性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等的消毒与灭菌; (3) 使用方法:擦拭、浸泡、喷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1
过氧化氢
(1) 概述: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 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高浓度刺激性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 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等特点。
(6) 注意保持灯管清洁。
(7) 无人情况下使用。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7
紫外线消毒
(时间计算、种类选择)
杀灭细菌繁殖体,照射剂量达到10 000μW.s/cm2; 杀灭细菌芽孢,照射剂量应达到100 000μW.s/cm2; 100 000μW.s/cm2 ÷ 70μW/cm2 = 1429 s ÷ 60s ≌ 24min。 有臭氧:无人情况下空气、物表消毒; 无臭氧:动态空气消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九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2014.7.21
1
消毒剂使用中存在的 问题
1,消毒的概念不清 2,需要消毒的对象不明
马路消毒、空气消毒
3,对消毒剂不了解
高、中、低,杀菌性能,安全性,腐蚀性,环境压力
4,消毒方法选择不当
有人情况下使用紫外线、过氧乙酸、臭氧,人身上喷洒消毒剂,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7
碘伏
(3) 使用方法 ① 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碘伏溶液的容器 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碘500mg/L 的 消毒液浸泡30min。 ② 冲洗法。对阴道粘膜及伤口创面的消毒,用含有效碘 250mg/L 的消毒液冲洗3 min~5min。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植物,隐形眼镜、不 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饮水等消毒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
(3) 使用方法:浸泡、喷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2
二氧化氯
(1) 概述:二氧化氯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杀菌作 用。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 较大的特点,二氧化氯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餐(茶)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3) 使用方法:浸泡、擦拭、喷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4
乙醇
(1)概述:乙醇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 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 稳定等特点。
(2)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
② 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3)注意: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 作为原材料配制消毒剂。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6
碘伏
(1) 概述:碘伏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粘膜 无刺激并无黄染、对铜、铝、碳钢等二价金属有腐蚀性,受有机物 影响很大,稳定性好等特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粘膜等的消毒。
消毒剂的正使用
15
乙醇
(3) 使用方法
1)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灭菌蒸馏水将 乙醇稀释成所需浓度。
2) 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① 浸泡法。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 用75% 的乙醇溶液浸泡 10min以上;个别对其它消毒 剂过敏者,可用 75% 的乙醇溶液浸泡5min。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8
碘伏
③擦拭法: 外科洗手: 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3min。 手术及注射部位的皮肤: 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2min; 口腔粘膜及创面: 有效碘 500 mg/L~1000mg/L 3 min~5min。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8
甲醛
甲醛是一种灭菌剂, 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 包括细菌繁 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甲醛气体灭菌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对 消毒、灭菌物品无损害。
甲醛有致癌作用, 不可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9
戊二醛
(1) 戊二醛属灭菌剂,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 (2) 常用灭菌浓度为2%。也可使用卫生行政机构批准使用的浓度;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4) 不适于空气熏蒸或气溶胶喷洒消毒; (5) 不适于食饮具消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3
化学消毒
1.气体消毒剂:
甲醛气体消毒、环氧乙烷气体、灭菌臭氧
2.液体化学消毒剂:
戊二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乙醇、 伏
乙二醇,碘
季胺盐类消毒剂:新洁尔灭
酚类消毒剂:来苏尔
含氯消毒剂:漂白粉 漂白粉精 二氯异氰尿酸钠 三 氯异氰尿酸 次 氯酸钠(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卫生、 食品加工、餐(茶)具、饮水及 环境表面等消毒。
(3) 使用方法: 浸泡、擦拭、喷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3
含氯消毒剂
(1)概述:含氯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速效、对金属有腐 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粉剂稳定而水 剂不稳定等特点。
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①液氯,②漂白粉,③漂白粉精,④次氯 酸钠,⑤二氯异氰尿酸钠,⑥三氯异氰尿酸,⑦氯化磷酸三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