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密码学会2015年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学术交流分会场征文要求doc-附件2

附件2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学术交流分会场征文要求一、论文征集要求(一)论文所反映的信息和学术成果须是2009-2013年完成的;年会论文集只收录未曾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每人限投一篇论文,且每篇论文只能投一个分会场,一稿多投将被取消收录资格。
(二)论文请勿涉及保密内容,请作者确保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文责自负。
(三)请根据论文内容按照已设立的分会场主题投稿,将论文全文、报名表等报送相应分会场组织单位。
其中,报名参加国际分会场者请投递英文文章,并附中文摘要。
(四)论文投送截止日期为2013年3月15日(以当地邮戳为准),请同时提供论文打印稿、电子版及报名表,通过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网络平台()注册个人信息、提交论文。
(五)请自留底稿,论文入选与否,均不退还来稿。
本届年会论文集收录的文章可另投其他学术期刊发表。
(六)为扩大年会学术成果影响,拟将论文集向有关论文收藏机构和检索机构(清华同方等)推荐。
凡未向年会作特殊声明—1 —者,视为已同意授权推荐。
二、中文论文格式要求1.论文排版要求:论文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A4版面,单倍行距,页边距上下各2.5cm、左右各2cm,页眉页脚取默认值,插入页码居中。
文题和正文中的数字及西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全文字数不超过5000字,版面不超过5页。
2.文章结构:论文应依次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其中,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通讯地址、邮编、摘要、关键词分别用中英文表示。
论文应完整且简明扼要,需包括必要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等;应保留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并注明数据来源。
根据论文集出版需要,编辑有权对稿件进行删改。
3.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排,文头顶空一行,段后空0.5行。
题目中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小三黑体。
4.作者姓名:小三号楷体_GB2312,居中排,两字姓名中间空一全角格,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段后空0.5行。
科普: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学的进展和应用

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学的进展和应用引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量子物理学的进展带来了许多颠覆性的技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学。
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学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安全的信息传输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学的进展和应用,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一、量子通信的进展量子通信是一种前沿的科技,利用了量子力学的一些奇特特性,如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来进行信息的传输。
这种技术并非简单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而是涉及到复杂的制备、测量和传输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被编码在量子态中,这些量子态可以处于叠加态或纠缠态等奇特的状态。
叠加态是指一个量子系统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而纠缠态则是指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它们的状态是相互依赖的。
这些状态在传输过程中不会泄露任何信息,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
传统的通信方式容易被窃听和干扰,而量子通信则因为其独特的性质而无法被破解,从而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因此,量子通信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技术,未来可能会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金融、军事、政府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出现。
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新型通信技术。
其基本原理涵盖了量子态的制备、测量和传输三个关键环节。
在量子态的制备阶段,信息被编码为量子态,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对光子或离子等基本粒子的操作。
这些粒子在特定的物理系统中被激发和操控,以产生携带有信息的量子态。
在测量环节,对量子态的观测是获取信息的关键步骤。
这种观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使用光子探测器或离子捕获技术。
当观测者对一个量子系统进行观测时,观测者的行为会干扰量子系统的状态,导致量子态发生塌缩。
塌缩后的量子态是一个经典态,可以直接读取并解码出原始信息。
量子态的传输则依赖于物理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例如,在量子隐形传态协议中,传输者首先将量子态与自己之间的粒子进行纠缠,然后将纠缠态发送给接收者。
量子密码学实现保密通信系统安全设计

量子密码学实现保密通信系统安全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量子密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密码学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针对量子密码学实现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设计进行探讨。
首先介绍了量子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然后详细阐述了量子密码学实现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设计要点,包括密钥分发、认证和加密等环节。
最后,对量子密码学在保密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1. 引言如今,信息的保密性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传统的加密方法在量子计算机的威胁下,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被破解。
为了克服传统密码学的缺陷,科学家们转向了量子密码学这一新兴领域。
量子密码学利用量子力学的原理进行密钥分发和加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实现量子密码学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设计。
2. 量子密码学的基本原理量子密码学是利用量子力学的原理进行密钥分发和加密的一种密码学技术。
它依靠量子态的超弦性质和测不准原理来保证通信的安全。
2.1 密钥分发在量子密码学中,密钥的分发是保证通信安全的基础。
量子密钥分发协议通过利用量子纠缠和量子态的特性,实现了安全地分发密钥。
其中,BB84协议是最经典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量子比特的不可克隆性和信息的量子态不可测性来确保密钥的安全分发。
2.2 量子认证在量子密码学中,为了保证通信双方的身份真实性和通信渠道的安全性,需要对通信双方进行认证。
量子认证可以通过量子态的特性来实现,确保通信双方的身份不被冒充,同时保证通信渠道的安全。
3. 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设计要点为了实现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性,需要针对密钥分发、认证和加密等环节进行安全设计。
3.1 密钥分发安全设计密钥分发是保证通信系统安全的基础,其安全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1 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并结合现有的安全算法进行优化。
例如,选择适用于长距离通信的BB84协议,并结合经典的一次一密安全传输算法。
量子信息技术引领新革命

量子信息技术引领新革命作者:孙媛媛来源:《小康》2024年第10期量子科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通信方式所不具备的极高安全特性,在未来国家科技竞争、新兴产业培育和经济建设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前景。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壮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量子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中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两次提及,政府工作报告在2023年工作回顾中提到“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未来将“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2024年量子技术产业创新有望继续获得政策支持。
在量子信息技术的研发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对此,《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专访了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韩正甫。
他于1989年开始从事量子密码技术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量子信息技术的研究者之一,承担2018—2023年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高性能量子密钥分发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项目。
曾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曾担任国家“863”计划量子信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目前担任中国密码学会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主任。
量子通信从神话迈向实用化《小康》-中国小康网: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量子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韩正甫:严格意义上说,量子信息技术是用量子态对信息进行编码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或者叫用量子态代表信息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我们现在用的信息技术,绝大部分编码采用电压或者光强,发一个高电压脉冲代表“1”,再发一个低电压脉冲代表“0”,通信上用一道强光代表“1”,再用弱光代表“0”——这就是当前的信息技术手段。
但是到量子层面,我们用“量子态”来代表信息,量子态也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可以用其中的某一种代表“1”,另外一种代表“0”。
密码的前世今生

密码的前世今生
江南
【期刊名称】《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从远古开始,人类就编制着各种密码。
计算机时代到来前,密码术主要是易位和替换。
统计结果说明,经过加密的密文被破解的概率极低。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江南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8
【相关文献】
1.三大密码体制:对称密码、公钥密码和量子密码的理论与技术
2.“中国密码学会密码芯片专业委员会2014年密码芯片学术会议”在北京成功举办
3.密码密码轰——如何安全设置大量的常用密码
4.密码密码轰——如何安全设置大量的常用密码
5.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前世今生——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前世今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量子密码的安全性研究

Study on the Security of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作者: 彭卫民
作者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出版物刊名: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39-4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量子密码;窃听者;绝对安全
摘要:量子密码的安全性是基于量子原理正确性的基础上的,因而是物理上安全的密码.但是窃听者可以在不违反物理原理的基础上对量子密码的产生过程进行攻击.本文将详细介绍量子密码过程当中窃听者的攻击手段,其中包括单独攻击、集体攻击、角色扮演攻击、光子数劈裂攻击.。
2015密码学年会会议议程

韩正甫
光大两楼宴会 厅
17:15-17:35
17:35-17:55
中国密码学会2015年会议程
日期 时间 18:00-20:00 20:00-22:00 10月24日 7:00-8:00 8:00-8:55 8:55-9:50 9:50-10:10 10:10-10:55 10:55-11:40 11:40-12:25 12:30-13:45 14:00-14:40 14:00-14:20 14:20-14:40 14:40-16:00 14:40-15:00 特邀报告: 赵运磊 报告题目:SSL/TLS: 历史、现状及展望 特邀报告:翁健 报告题目:CCA-Secure Keyed-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 特邀报告:王磊 报告题目:消息认证码的安全分析 午餐(自助餐) 内容 晚餐(自助餐) 自由论坛 早餐 特邀报告:François-Xavier Standaert(比利时) 报告题目:Side-Channel Attacks: Theory & (Good) Practice(s) 特邀报告:Hongjun Wu(新加坡) 报告题目:Recent Developments in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茶歇 陈克非 刘胜利 李 超 光大两楼宴会 厅 光大两楼宴会 厅 光大两楼宴会 厅 光韵厅 吴文玲 光大两楼宴会 厅 来学嘉 王小云 来学嘉 主持人 地点 光韵厅 光韵一楼1号厅 参见酒店早餐 券 光大两楼宴会 厅 光大两楼宴会 厅
曹珍富
光大两楼宴会 厅
15:00-15:20
15:20-15:40
15:40-16:00 14:00-16:00 14:00-14:30 14:30-15:00 15:00-15:30 15:30-16:00 16:00-16:20 16:20-17:00
中国密码学会2020年会征文通知

张凡等:一种高效的范围证明方案211曾志强(m72 ).内’VWi 商都/、.I 硕士,正髙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 martinzeng2019@ 刘喆(1974-),辽宁辽阳人,硕 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宂领域 为信息安全.stayherel974@中国密码学会2020年会征文通知中国密码学会2020年会(ChinaCrypt 2020)拟于2020年10月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本次年会由中 国密码学会主办、贵州大学和贵州省公共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旨在汇聚国内外密码领域专家、学 者、业界精英以及在校学生,共同探讨密码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及发展趋势,促进国内密码领域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我国密码理论、技术与应用共同进步.会议现面向全国从事密码学和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在校研究生 公开征稿.一、 征文内容年会征文涵盖密码学理论和应用的各个分支.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对称密码、公钥密码、数字签 名、杂凑函数、安全协议、密钥管理、后量子密码算法、量子密码学、混沌密码与混沌保密通信技术、生 物特征密码技术、侧信道分析与泄露容忍密码算法、密码芯片、密码软件、大数据密码技术、区块链技术 与应用、云计算安全、物联网与智能终端安全以及工控安全等.会议将编辑年会论文集作为会议交流资料 (不正式出版,允许再投稿),投稿论文可以是己向重要学术刊物或国际会议投稿或新近发表的高水平研究 成果.二、 重要日期论文投稿截止日期:2020年9月15日论文录用通知日期:2020年10月8日三、 投稿要求1. Email 发送电子稿,联系和投稿邮箱为:c a c r 2020@c a c r n e t .o r g .cn .2. 来稿内容应是作者本人的科研成果,数据真实、可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3. 论文用word 格式排版,论文长度不做限制.另附作者信息,包括论文标题、作者、单位、Email 地 址、通信地址、电话等.4. 论文编排顺序如下:①标题;®作者;@单位;④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⑥正 文;①参考文献.四、 联系方式稿件联系人:丁红发187********投稿邮箱:c a c r 2020@c a c r n e t .o r g .c n会议网址:h t t p ://c a c r 2020.c a c r n e t .o r g .en /f a i r /4中国密码学会2020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