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_断层(4)
第六章线状构造

2021/4/9
8
2、 褶纹线理:先存面理微细褶皱枢纽平行排列 形成的线理。
一般为B型线理,强变形时有时会成为A型线理
2021/4/9
9
3、面交线理:两组面理或面理与层理相交形成 的线理 一般为B型线理
2021/4/9
10
第二节、 大型线状构造
变形岩石中形成的粗大线状构造
-、褶皱的枢纽 一般为B型线状构造, 在韧性剪切带有时为A型线状构造(A型褶皱)
2021/4/9
11
二、布丁(石香肠)构造,B线理
不同力学性质互层岩系受垂直或近垂直岩层挤压时形成的 线状构造。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强硬层不 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构成断面上 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 即石香肠。在被拉断的强硬层的间隔中,或由 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 物质所充填。
质岩石中常见的使岩石劈成铅笔(笔杆)状长条的一 种线状构造。根据铅笔构造的形成作用,可分为两类: ①劈理或剪切面与层理交切或的结果;②成岩压实与 顺层挤压变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多为B线理
2021/4/9
15
第三节、 测量与意义
一、 测量:1)大型线状构造直接或间接测量 2)小型线状构造一般在面理面上测量
二、 意义: 1)应变测量的主轴 2)运动学分析
2021/4/9
16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9
17
巧克力构造、肿缩构造
2021/4/9
12
三、窗棂构造:强硬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圆柱
状大型线状构造。 B线理 窗棂构造沿强弱岩层
相邻的强硬层界面出现。
第六章 断层-2

1)碎裂岩系列--脆性断层
断层角砾岩 碎粒岩 碎粉岩、超碎裂岩 假玄武玻璃或玻化岩
断层泥
(1)断层角砾岩
断层角砾岩是由保持原岩特点的岩石碎块组成。角
砾胶结物为磨碎的岩屑、岩粉以及岩石压溶物质和外来
物质。——一般大小在2mm以上。
(2)碎粒岩
碎粒岩是被断层两盘研磨的更细的断层岩,组成 碎粒岩的是原岩的岩粉或细粉,或是原岩的矿物碎
6)断层角砾岩
如果断层切割并 锉碎某一标志性岩层 或矿层,根据该层角 砾在断层面上的分布 可以推断断层两盘相 对位移方向,
有时断层角砾成 规律性排列,这些角 砾变形的AB面与断层 所夹锐角指示对盘运 动方向。
*断层岩 断层带中或断层两盘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改造( 搓碎、碾磨,甚至重结晶)形成的,且具有特征性结 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
下降盘出现新地层
下降盘出现新地层
上升盘出现新地层
以上讨论的地层重复和缺失,是剥蚀夷平作用 使两盘处于同一水平地面上表现的结果。
*倾向断层引起的效应
1)平移断层引起的效应
倾向断层顺 断层面走向滑 动时,剖面上 会表现为正、 逆断层。 顺错断岩层 倾向滑动的一 盘剖面上表现 为上升盘。
2)正(逆)断层引起的效应
3)平移断层 1和3水平,2直立。
第六章
断层效应
断层
断层形成机制 断层的观察和研究 同沉积断层
韧性剪切带
*断层的识别
滇池断层
1)地貌标志
(1)断层崖
华山断层
由于断层两盘的相对 滑动,断层的上升盘 和下降盘之间所形成 的陡崖称为断层崖。
盆地与山脉间列的盆岭地貌
(2)断层三角面
*主要特征 第一,同沉积断层一般为走向正断层,在剖面上常呈 上陡下缓的凹面向上的铲状; 第二,上盘(即下降盘)地层明显增厚; 第三,断距随深度增大,地层时代愈老,断距愈大;
工程地质第六章[4]
![工程地质第六章[4]](https://img.taocdn.com/s3/m/8e77f54b69eae009581bec8d.png)
第6章 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
6.7不良地质现象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4、斜坡岩土体移动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斜坡稳定性对建物 地基稳定以及安全运营 影响很大。 必须查明斜坡的滑 动性,正确评价斜坡的 稳定性;并将基础设置 于滑动影响带之外。
位于坡顶和坡脚的不稳基础
7
第6章 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
6.7不良地质现象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5、不良地质现象对地下工程选址的影响 地下工程:建筑在地面以下及山体内部的各类建 (构)筑物。如地下交通、地下工业用房、地下储存库 房、地下商场以及地下军事工程等。 地下工程建筑于岩土体介质中,遇到复杂的工程地 质问题在所难免,但既要考虑周围介质对地下工程的不 良影响,又要考虑利用周围介质的有利功能。
6.7不良地质现象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岩溶地带选线原则: 线路尽可能通过难溶岩层; 尽量选择地表覆盖层厚度大、洞穴已被充填或岩溶发育 相对地微弱的地段; 尽量避开构造破碎带、断层和裂隙密集带,必须通过时, 应使线路与主要构造线呈大角度相交; 避开可溶与非可溶岩层接触带以及低地、盆地和低台地 等岩溶易发育地带。并把线路布设在陷穴极少的分水岭和 高台地上;
6.7不良地质现象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ⅰ)洞室轴线平行于岩层走向 水平岩层:需考虑岩层厚度、层间联结性等,如图a所示; 倾斜岩层:对洞室稳定性不利,如图b所示; 直立岩层:避开软硬岩层的分界线,如图c、d所示。
12
Hale Waihona Puke 第6章 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
6.7不良地质现象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ⅱ)洞室轴线与岩层走向垂直正交 属于较好的洞室布置方案(如图e、f所示);但当岩 层倾角较平缓、岩层岩性较差、节理裂隙发育时,洞室稳 定性较差。
矿床学 第六章接触交代矿床

6、围岩蚀变: 主要有矽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黄铁
矿化、碳酸盐化等
14
7、主要矿产: Fe矿(湖北大冶铁矿), Cu 矿(安徽铜官山铜矿) Pb、Zn矿(吉林天宝山铅锌矿) W矿(湖南柿竹园钨矿) Sn矿(云南个旧锡矿) Mo矿(辽宁杨家杖子钼矿)、Co等
15
三、研究意义
22
3、不同类型中酸性岩浆形成不同类型矿床: SiO2 高→低
1)与花岗岩类有关的主要有钨、锡、钼矿床
2)与花岗岩类及花岗闪长岩类的有关的主要有 铅锌矿床
3)与闪长岩类有关的有关的主要有铁矿床
23
4、岩体形状、大小及产状: 有利成矿的岩浆岩多为中小型岩株、岩瘤、
岩钟和岩脉等,侵位于中深到浅成环境的 岩体有利成矿。
19
1)矽卡岩矿物形成温度为800℃-300℃, 2)金属矿物形成温度为500℃-2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金属氧化物(如磁铁矿):形成温度一
般为600℃-350℃(主要在500℃-400℃) (2)金属硫化物(如磁黄铁矿、方黄铜矿、
黄铁矿、黄铜矿、辉铋矿等):一般形成于 450℃-100℃(主要为300℃左右)
矿床学
第六章接触交代矿床
2、矿床分带(受温度影响)
1)内接触带:靠侵入体一侧的内接触带,往往由 不含水的矽卡岩组成,常称为干矽卡岩带,金属 矿物、矿石矿物以氧化物多见。
2)外接触带:主要由含水的矽卡岩矿物组成,金 属矿物以硫化物为主。
一般产于距接触带100-200m范围内
6
3、矿体形态
K:Cu
25
四、构造条件
1、接触带构造 2、围岩层理及层间破碎带 3、断层(裂) 4、褶皱 5、捕虏体构造
第六章(矿井瓦斯4)

性关系(?)。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第五节 矿井瓦斯
三、瓦斯含量的研究
➢煤层瓦斯含量:单位体积或重量的煤体内,在自然条 件下含瓦斯的体积,单位m3/t、m3/m3、cm3/g,它 应包括吸附、游离和溶解瓦斯。
➢ 煤(岩)与瓦斯突出:采掘过程中,在地应力和瓦 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瓦斯由煤体或 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动力现象。常 伴有强烈的响声,是冲击力很大的一种冲击地压 现象。
➢ 瓦斯喷出:大量承压瓦斯从煤体或岩体裂隙中大 量异常涌出的现象,常伴有咝咝的响声,但不产 生煤与岩石抛出的动力现象。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第五节 矿井瓦斯
四、矿井瓦斯涌出量及矿井瓦斯等级
3、矿井瓦斯等级
瓦斯矿井等级是根据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绝对 瓦斯涌出量和涌出形式划分: 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10 m3/t且绝对 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 m3/min ; 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 m3/t或绝对 瓦斯涌出量大于40 m3/min ; 煤(岩)与瓦斯(co2)突出矿井,在采掘过程中只 要发生过一次煤(岩)与瓦斯(co2)突出(简称突出) 的矿井。
▪ (5)煤田的暴露程度:暴露式煤田有利于 瓦斯排放,隐伏式煤田有利于其聚积。
▪ (6)煤层埋藏深度(瓦斯梯度的概念)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第五节 矿井瓦斯
三、瓦斯含量的研究 1、影响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
➢瓦斯梯度:
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每增加1m3/t时所增加的深度;
➢瓦斯含量梯度: 同一矿井内瓦斯含量每增加1m3/t时所增加的深度;
第六章 断层

第六章断层1.什么叫断层、断层面、断层线、断盘?断层:断层是岩石受力发生破裂,两侧岩石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面:断层的断裂滑动面,断层面可以是一个平面也可以是一个曲面,大型断层的断层面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断裂面,往往是具有一定宽度的破碎带,简称断层带。
断层线:断层面与地表或地下某层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线。
断盘是断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
描述方法如:东盘、西盘;上升盘、下降盘。
2.什么是相当点、相当层?相当点:是指未断之前的一个点在断层位移后出现在两盘上的两个点。
相当层:指出现在断层两盘的同一地层。
3.断距和滑距各有哪些类型?各指什么?两相当点之间的距离是断层的真位移,称为总滑距。
总滑距的分量及再分量也都是真位移的分量,均以滑距称之。
依据相当层测算的断层位移是视位移,称为断距。
断距类型:地层断距:指断层两盘相当层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铅直地层断距:指两盘相当层层面之间的铅直距离。
水平断距:指两盘相当层层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滑距类型:水平滑距:总滑距的水平投影。
走向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走向线上的分量。
倾斜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倾斜线上的投影。
铅直滑距:也称断层落差,是总滑距的铅直分量。
倾向滑距:倾斜滑距的水平投影。
4.按形态、力学成因和组合关系,断层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何特征?1)按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a)根据断层产状和所在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相同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地层倾向相同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斜交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地层层面平行根据断层产状和岩层产状关系的断层分类示意图a-走向断层;b-倾向断层;c-斜向断层;d-顺层断层b)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关系分类: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垂直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F 1-纵断层;F2-横断层;F3-斜断层2)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分类正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的断层。
快速成型技术-第六章

6.1 快速成型技术前期处理精度
1、三维建模的形体表达方法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三维建模的形体表达方 法,目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B-Rep法(Boundary Representation,边界表达法), B-Rep法是根据顶 点、边和面所构成的表面来精确地描述三维实体模型的,其优点是能快速 地绘制出立体或线框模型;缺点是由于其数据是以表格的形式出现的,因 此空间的占用量较大,描述不一定是唯一的,所得到的实体有时不很精确, 有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孔洞和颠倒现象。 (2) CSG法(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构造实体几何法),CSG法又称 为 BBG (Building-Block Geometry,积木块几何法),这种方法采用的是布 尔运算法则,将一些较简单的如立方体、圆柱体等体元进行组合,得到复 杂形状的三维实体模型。其最大优点是数据结构简单,无冗余的几何信息, 实体模型也较真实有效,且可以随时修改;缺点是该实体算法很有限,构成 图形的计算量较大而且费时。
(Solid Modeling)和表面造型(Surface Modeling)功能,后者对构造复杂的自由曲面有 着重要的作用。常用三维建模软件种类及特点已在第五章详细论述,目前用得最多 的是Pro/E软件,由于此软件具有强大的实体造型和表面造型功能,可以构造任意复 杂的模·型,因此被广泛使用。
(1) Pro/E软件。Pro/E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TC)研发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建模软件。Pro/E软件彻底改变了机械CAD, CAM等传 统观念,采用参数化、数字化特征进行产品的三维建模,目前它已成为当今世界机械 领域的新标准。利用Pro/E软件进行产品的建模设计,能将设计至生产全过程进行有 机地集成,让所有用户都同时参与进行同一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工作。
工程地质6第六章

各类原生和构 造裂隙,表生 破裂结构面 岩石的隐微裂 隙
3.结构面形态
结构面的形态(平整性、光滑性)直接影响岩体的力学性 能和水力性质。结构面的起伏程度用起伏角表示;粗糙程 度用粗糙度表示。 平直型:包括大多数层面、片理和剪切破裂面。 结 构 面 的 形 态 特 征 起伏度 波状起伏型:如波痕层面、轻度揉曲的片理 锯齿状型:张扭性结构面 不规则型
2. 岩体结构:
结构面和结构体按力学性能可分为若干类 型,不同类型的岩体结构单元在岩体内组合 、排列的形式即为岩体结构。故岩体结构是 指岩体中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的组合特 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岩体的结构单元或结构要素; 第二结构要素的组合特征(不同类型要素的搭 配); 第三结构要素的排列特征(是否有序、是否贯 通等)。
层状结构岩体:结构面以层面与不密集的节理为主,结构面多闭合~
微张状、一般风化微弱、结合力一般不强,结构体块度较大且保持着母岩岩 块性质,故这类岩体总体变形模量和承载能力均较高,可作为工程建筑地基, 但应注意结构面结合力不强的情况。
碎裂结构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常有泥质充填物质,结合力不强,
其中层状岩体常有平行层面的软弱结构面发育,结构体块度不大,岩体完整 性破坏较大,其中镶嵌结构岩体因其结构体为硬质岩石,尚具较高的变形模 量和承载能力,工程地质性能尚好;而层状碎裂结构和碎裂结构岩体则变形 模量、承载能力均不高,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1、关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目前为止,对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可以说仍没有一套比较完善 统一的体系,我国的相关规范中建议使用赤平投影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 ,说明该方法在定性分析方面是比较成熟的。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常常是由糜棱岩进一步重结晶而成的,因此,一
部分矿物颗粒粗大,呈明显的定向排列。
3、牵引褶皱和反牵引褶皱――构造标志 (1)牵引褶皱
断层两盘紧邻断层的岩层,常常发生明显的弧形弯 曲,这种弯曲称为牵引褶皱。
牵引褶皱的弧形弯曲的突出方向指示本盘的运动方 向。 (2)反牵引褶皱 反牵引褶皱的弯曲形态与牵引构造正好相反,弧形 弯曲突出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2)纤维状晶体 纤维状晶体(又称滑抹晶体、擦抹晶体)是在断层 运动过程中,两盘逐渐分开时生长的晶体。 这些矿物晶体的生长方向与断层滑动方向一致,形 成许多平行的纤维状晶体,而且它们又常在横过纤 维的方向上不均匀地被断开,造成不规则的阶梯状 断口外貌。
(3)阶步和反阶步
在断层滑动面上与擦痕直交的微细陡坎,称为 阶步。
深层次――韧性断层――非地震式蠕动――缓慢
视频:旧金山断层活动性的研究 返回本节
五、表示断层的地质图件
1、地质图
示图:徐州地区基岩地质图1:50万 2、地质剖面图
3、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返回本节
本章小结:
断层的几何要素(各种断距的含义)
按断盘相对运动的系统分类
正、逆、平移等断层的一般特征及组合型式
返回本小节
(四)岩浆活动与矿化作用
大断层尤其是切割很深的大断裂常常是岩浆和热液 运移的通道和储聚场所。 因此,如果矿体、矿化带或硅化等热液蚀变带沿一 条线断续分布,常常指示有大断层或断裂带的存在。 一些放射状或环状岩墙也指示放射状断裂或环状断 裂的存在。
返回本小节
(五)岩相与厚度的急变
返回本小节
二、断层类型的确定
1、测定断层的产状
(1)直接测定:断层面出露于地表,直接用罗盘 测量。 (2)间接测定: ● 断层面较平直,断层线出露良好――V字形法则
● 隐伏断层――根据钻孔资料,三点法
2、确定断层两盘的相对位移的方向 (1)两盘地层的新老关系(地层的重复与缺失6中 情况) (2)牵引构造 (3)擦痕和阶步 (4)羽状节理 (5)断层两侧小褶皱 (6)断层角砾岩
1、地层在地面上的重复和缺失
重复:一套顺序地层的部分或全部在地面重复出
现的现象;
缺失:一套顺序地层的一层或数层在地面断失的
现象。
根据断层的性质(正/逆断层)、断层和岩层倾向是否
一致、倾向一致时倾角相对大小,以及剥蚀夷平的地形 条件,可形成6种地层重复和缺失的情况(示图):
断层性质、断层和岩层的倾斜关系、是否重复或缺失,三者
返回本小节
(三)地层标志
(地层重复与缺失的6种情况……)
● 断层与褶皱造成地层重复的区别:
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不对称重复;褶皱造成的地 层重复:对称重复。 ● 断层与不整合造成地层缺失的区别: 断层造成的地层缺失:只限于断层两侧,区域较小; 不整合造成的地层缺失:区域范围广;不整合面上 常有底砾岩;不整合面常为古侵蚀面。
规律的几何关系,则可能是同一次构造运动中形成的。
(4)重力滑动构造:根据卷入断层的最新地层、未被切断
的上覆最老地层确定。
2、断层长期活动的分析
(1)地层发育及厚度、岩相的变化:沂沭断裂(郯庐断裂 山东境内)带将山东分为鲁西和鲁东,两侧至少古生界有明
显不同。说明该大断裂有过长期多次活动的历史。
标志层的角砾岩在断层面上的分布,可以推断两盘 位移方向。
● 碎裂岩:断层带中的破碎物质,若进一步被搓磨 成更细的碎粒或粉末,而后又被胶结而成的岩石, 称为碎裂岩。 原岩颗粒直径d=0.1~2mm,称为碎粒岩;若碎粒 岩中残存一些较大的矿物颗粒,则构成碎斑结构, 称为碎斑岩。 原岩颗粒直径d<0.1mm时称为碎粉岩(超碎裂 岩)。
陡崖,这种陡崖通常称为断层崖。
由于断层两盘相对滑动形成断层崖的过程:
(视频)
2、断层三角面――地貌标志 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的侵蚀切割,乃 形成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即断层 三角面。 由于断层两盘相对滑动形成断层三角面的过程: (视频)
3、错断的山脊――地貌标志 错断的山脊也往往是断层两盘相对平移等运动的结 果。 由于断层两盘相对滑动形成错断的山脊的过程: (视频)
地层断距的大小决定于总滑距和岩层的倾角。
3、平移正(逆)断层引起的效应* (1) 没错动,滑移线平行岩层在断层面上的迹线。 (教材图6-34)
(2) 滑移线在岩层在断层面上的迹线下侧,剖面上 看正断层、平面上看平移断层。(教材图6-35)
(3) 滑移线在岩层在断层面上的迹线上侧,剖面上 看逆断层,平面上看平移断层。(教材图6-36)
2、断裂破碎带和断裂构造岩――构造标志
(1)断裂破碎带
断层两盘发生相对位移,致使两侧附近的岩石破碎, 形成与断层面大致平行的破碎带,成为断层破碎带。
(2)断裂构造岩
断裂构造岩是指断层两盘岩石在断裂作用中被改造 形成的具有特征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 断裂构造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教材P142): ● 断层角砾岩:砾石为保持原岩特征的岩石碎块, 直径在2mm以上。有些断层角砾岩棱角显著,大小 不一,排列无序;有些则棱角被磨蚀,呈透镜状或 椭球状定向排列。 可分为角砾岩和磨砾岩两种。
方向。
断层派生的节理也可能为两组剪节理,其中一组与 断层面成小角度相交,交角一般在15°以下(相当 于内摩擦角的一半),另一组大角度相交或近直交。 小角度相交的节理,其与断层面所交锐角指示本盘 运动方向。 以上派生小构造在断层两侧都可发育,但都不穿过 断层面,分别呈雁行斜列,与主干断层组成“入” 字形构造。
பைடு நூலகம்
返回本节
三、断层断距的测定
● 对于规模不大、两盘岩层和断层产状比较稳定的 断层,断距可通过大比例尺作图和野外实测来确定。 ● 对于规模大、变形强烈的断层,断距要根据被错 动地层的关系确定。 在研究逆冲断层的位移量和缩短率方面,近年来常 采用平衡剖面法。
返回本节
四、断层作用的时间性
1、断层活动时间的确定 (1)断层为不整合面覆盖:断层形成于不整合面缺失地层 的时代之间。 (2)岩脉体同位素年龄:断层被岩脉切断――断层形成早 于岩脉;反之――断层形成晚于岩脉。 (3)构造运动力学成因分析:断层与被其切断的褶皱呈有
返回本小节
(二)构造标志
1、断层面上的特征――构造标志
(1)擦痕 擦痕是断层两侧的岩块相互滑动和摩擦留下的痕迹, 是断层面上常见的一种构造现象,常表现为一系列 彼此平行较均匀的细而密的线条,或为一系列相间 排列的擦脊与擦槽。
● 擦痕有时表现为一端粗而深,一端细而浅,细浅 端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 手指触摸,感觉光滑的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如果一地区的沉积岩相和厚度沿一条线发生急剧变 化,可能是断层活动的结果。 断层引起岩相和厚度的急变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控制盆地和沉积作用的同沉积断层的活 动,引起沉积环境顺断层的明显变化,岩相和厚度 因而发生显著差异; 另一种情况是,断层的远距离推移,使相隔甚远的 岩相带直接接触。
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知道两个条件,即可确定第三个条件。 (示表)
2、地层在剖面上的重复和缺失
返回本节
二、横断层引起的效应
1、正(逆)断层引起的效应
当倾向断层的两盘顺断层面倾斜滑动时,侵蚀夷平
后的两盘岩层表现为水平错移,给人以平移断层的
假象。
示图
2、平移断层引起的效应
倾向断层顺断层面走向滑动时,剖面上会表现为正、逆 断层。 顺错断岩层倾向滑动的一盘剖面上表现为上升盘。
二、断层类型的确定
三、断层断距的测定
四、断层作用的时间性 五、表示断层的地质图件
返 回
一、断层的识别(断层的标志)
(一)地貌标志 (二)构造标志 (三)地层标志 (四)岩浆活动与矿化作用 (五)岩相与厚度的急变
返回本节
(一)地貌标志
1、断层崖――地貌标志
由于断层两盘的相对错动,断层的上升盘常常形成
(2)大型走滑断层:时代愈老,错移距离愈远。
(3)同沉积断层:断层长期活动的证明。 (4)岩浆活动:分析断层是否有长期活动的一个依据。切 割很深的大断裂会促进岩浆活动,同时又是岩浆上升的通道。 ――多次岩浆活动,形成复杂成矿带。
(5)断层滑动方式:
浅层次――脆性断层――地震式滑动――快速
4、山岭和平原的突变――地貌标志
横切山岭走向的平原与山岭的接触带往往是一条较 大断裂。
5、串珠状湖泊洼地――地貌标志 断层引起的断陷形成湖泊洼地,往往顺断层走向发 育,成为断层存在的标志。
6、泉的带状分布――地貌标志 泉水呈带状分布往往也是断层存在的标志。 7、水系特点――地貌标志 断层的存在常常影响水系的发育,引起河流的急剧 转向,甚至错断河谷。
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等)。此外,还可以出现低温
变质的新生矿物,如绿泥石、方解石、绿帘石等。
○糜棱岩中的矿物和颗粒常具有波状消光、膝折、
变形纹等,还具有拔丝构造、核幔构造等。
○可分为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和千糜岩。
● 构造片岩:
凡因断层作用使断层带内的岩石发生显著的重结晶,
具有片状构造的构造岩,称为构造片岩或片理化岩。
第六章
断 层
第六章 断
层
主要内容: 第一节、断层的几何要素 第二节、断层分类 第三节、断层各论 第四节、断层形成机制 第五节、断层效应 第六节、断层的观察与研究
小结 附:怎样在地质图上求断距、落差
第五节 断层效应
第五节 断层效应
一、走向断层引起的效应 二、横断层引起的效应
返 回